川贝液有哪些-川贝抑菌液的功效与主治
丹参川贝炖鸡 适合大暑的药膳,丹参川贝炖鸡的配方:川贝母12克,川贝母的主要功效是润肺散结,嗽化痰。丹参10克,丹参有补气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川贝母12克,丹参10克,鸡肉200克,冬菇20克,黄酒10毫升,盐5克,葱10克,姜5克,上汤400毫升。丹参川贝炖鸡的具体制作方法是:把鸡肉洗干净切成4厘米见方的块儿,冬菇润透,洗干净,切成两半;丹参润透,切成3厘米长的段;姜拍松,葱切段。下一步,把鸡肉、丹参、川贝母、冬菇、黄酒、盐、姜、葱放入锅内,加入上汤,用大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煮1个小时就可以了。这道药膳的用法和用量是,每天一次,每次吃鸡肉30克,连汤一起吃掉。 这道药膳的主要功效就是:活血通阳,止咳袪瘀。适用于痰瘀型冠心病患者食用。</SPAN></SPAN>
蛇胆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川贝母是常用中药,传统的功效是润肺、止咳、化痰,而且自古至今用药只取其地下鳞茎。
川贝母的营养丰富,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价值。
川贝母食疗作用: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质润泄散,降而微升;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虚劳久咳,肺热燥咳,肺痈吐脓,瘰疬结核,乳痈,疮肿。
这3对名称相似的中药,你用对了吗?
1.1 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枸杞蛇胆酒给小鼠灌服可延长氨水所致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蛇胆川贝软胶囊也可减少氨水致小鼠咳嗽次数。将蛇胆加热灭菌处理后,发现生物活性未变,依然可减少氨水刺激致小鼠咳嗽次数,显示止咳功效。人工蛇胆同样能抑制浓氨水刺激小鼠所致的咳嗽,延长咳嗽潜伏期。对人工蛇胆川贝制剂与天然蛇胆川贝散对比药效学研究,发现均可明显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而认为人工蛇胆可替代天然蛇胆制成复方制剂应用。蛇胆川贝软胶囊具有提高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而显示祛痰功效,人工蛇胆及人工蛇胆川贝制剂也具有提高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作用。蛇胆陈皮胶囊能明显增加小鼠与大鼠支气管黏膜的分泌功能,在剂量为2.1g·kg-1时,其祛痰作用类似于氯化铵。牛黄蛇胆川贝胶囊可以使组胺和乙酰胆碱混合物所致豚鼠哮喘作用减弱,产生哮喘的动物数减少〔的。另报道人工蛇胆川贝制剂与天然品同样能明显抑制乙酰胆碱所致离体豚鼠气管痉挛反应而具平喘作用。 1.2 抗炎 连续给小鼠灌服构杞蛇胆酒可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小鼠足肿胀。而人工蛇胆制剂对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壳肿胀、蛋清和角叉菜胶致大鼠的足肿胀和棉球法致大鼠的肉芽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也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张丹等报道三蛇胆川贝末并不能抑制二甲苯致炎小鼠耳廓肿胀以及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1.3 免疫调节 构杞蛇胆酒能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小鼠胸腺指数,并能增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张丹等亦报道三蛇胆川贝末对2,4-二硝基氟苯(DNFB)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促进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示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1.4 对心血管的作用 胡霞敏等探讨人工蛇胆及其主要成分牛磺胆酸钠(TCANa)对动物心脏和血压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工蛇胆、TCANa均能显著地降低大鼠的血压及对抗由引起的血压升高,使离体蛙心的收缩幅度及频率逐渐降低,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而二者对家兔的心电图则无明显影响。由此初步认为TCANa是人工蛇胆产生降压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1.5 体外抑菌作用 蛇胆川贝液原液和稀释度为1:10时体外试验,对I型溶血性链球菌抑菌直径分别为24mm和12 mm,而显示一定的抗菌活性。另有报道对三蛇胆川贝末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对金**葡萄球菌、I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0,50,100,200,200,200g·L-1,显示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和条件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1.6 其他促 进肠蠕动。蛇胆陈皮胶囊灌服,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有促进作用,而在2.1g·kg-1时,其作用与新斯的明相似。 抗视疲劳。用珍珠蛇胆明目液与眼神口服液对比治疗视疲劳的临床治疗学研究,结果表明珍珠蛇胆明目液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2 临床应用 2.1 治小儿支气管炎 用蛇胆,鲜竹沥,炙娱蚣、生甘草等制成蛇胆竹沥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82例,痊愈62例,好转18 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 2.2 治疗咳嗽 用三蛇胆川贝末加川贝批把露治疗肺热咳嗽108例,治愈68例,占63%;显效21例,占19.4%;有效11 例,占10.2%;无效8例,占7.4%;总有效率92.6%。应用中药鱼腥草注射液和蛇胆川贝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咳嗽51 例,具有见效快和无副作用等特点。治愈30例,好转15例,无效6例,平均3次有效。 2.3 治疗咽喉病 用龙珠含片(蛇胆汁、珍珠层粉、薄荷等)治疗咽喉病36例,治愈9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88.9%。 2.4 治疗视疲劳 采用珍珠蛇胆明目液(组成:珍珠层粉,蛇胆,冰片,蜂蜜)治疗视疲劳40例74眼,肝阳上亢型有效36 眼,有效率85.7%;肝经郁热型红眼有效27眼,有效率 84.8%;两型平均有效率85.1%。 2.5 治疗痤疮 用蛇胆粉刺净治疗痤疮40例,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 2.6 治疗粉利 用蛇胆汁制品治疗粉刺806例,治愈161 例,显效156例,好转48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8.9%。 2.7 增强免疫力 骆锡全等自制蛇胆保健茶(组成:三蛇胆、罗甘梅等),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选择因咽部轻度红肿,吞咽不适或者有异物感等病357人,分成2组,观察组185人每天饮蛇胆茶,3~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172人饮普通普饵茶。1 个疗程后,治疗组全部治愈,对照组均未治愈。 2.8 其他 另有报道,蛇胆还可护肤、、治疗螨虫、食管癌。
咽喉炎怎么根治?
作者: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欧阳芬子
春末夏初, 风雨较多,早晚温差较大,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及胃肠疾病。
人们常用川贝炖雪梨治疗咳嗽;菊花、决明子泡茶起到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作用。窗口也时常会有患者咨询“贝母怎么比我上次开的大一些?“我家里有菊花可以代替这张处方中的野菊花么?”
川贝母和浙贝母、决明子和石决明、菊花和野菊花 这3对名称相似的中药,你在生活中真的用对了吗?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1、川贝母
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鳞茎,主要含有生物碱。
药性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 :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
应用 :
① 虚劳咳嗽,肺热咳嗽。
② 瘰疬(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颈部淋巴结结核),乳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乳腺炎),肺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川贝母具有镇咳、祛痰、解痉、降压、止泻、增加子宫张力、抗溃疡、镇静、催眠的作用。
2、浙贝母
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主要含有生物碱。
药性 :苦、寒。归肺、心经。
功效 : 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
应用 :
① 风热、痰热咳嗽。
② 瘰疬,瘿瘤(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甲状腺炎),乳痈疮毒,肺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浙贝母具有明显镇咳作用,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有镇静、镇痛、降压作用;能抑制唾液分泌;对肠道有松弛作用。
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区别:
《本草纲目》以前历代本草,皆通称贝母。明《本草汇言》载贝母以“川者为妙”之说,清《轩崎救正论》才正式有浙贝母之名。川、浙二贝之 功效基本相同。
川贝母 以甘味为主,性偏于润,肺热燥咳,虚劳咳嗽用之为宜;
浙贝母 以苦味为主,性偏于泄,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之咳嗽用之为宜。至于清热散结之功,为川贝母、浙贝母共有,但以浙贝母为胜。
1、决明子
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含有蒽醌类物质。
药性 :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 :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
应用 :
① 目赤肿痛,羞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畏光)多泪,目暗不明。
② 头痛,眩晕。
③ 肠燥便秘。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肥、抑菌、保肝、肾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活性、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等作用。
2、石决明
为鲍科动物鲍鱼的贝壳,主要含碳酸钙、有机质等。
药性 :咸、寒。归肝经。
功效 :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应用 :
①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② 目赤,翳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白内障),视物昏花。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石决明具有镇静、解痉、降血压、止痛、止血、解热、消炎、抗菌、抗凝、保肝、降脂等作用。
决明子与石决明的区别:
石决明与决明子 均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皆可用治目赤肿痛、翳障等偏于肝热者。
石决明 咸寒质重,凉肝镇肝,滋养肝阴,无论实证、虚证之目疾均可应用,多用于血虚肝热之羞明、目暗、青盲(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视神经萎缩)等;
决明子 苦寒,功偏清泻肝火而明目,常用治肝经实火之目赤肿痛。
1、菊花
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菊花主要含有挥发油。
药性 :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 :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
应用 :
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② 肝阳眩晕,肝风实证。
③ 目赤昏花。
④ 疮痈肿毒。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并具有降压、缩短凝血时间、解热、抗炎、镇静作用。
2、野菊花
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主要含黄酮类成分。
药性 :苦、辛,微寒。归肝、心经。
功效 :清热解毒。
应用 :
① 痈疽疔疖,咽喉肿痛。
② 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野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和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菊花与野菊花的区别:
野菊花与菊花为同科植物,均有 清热解毒 之功。
野菊花 苦寒之性尤胜,长于解毒消痈,疮痈疔毒肿痛多用之;
菊花 辛散之力较强,长于清热疏风,上焦头目风热多用之。
审稿专家: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童绥菊
药盾公益 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根据起病的情况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可以用德莆抋琰清茶调理。下面是中医介绍的几个咽喉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咽炎1号特效秘方
药方此秘方为5种常见食物制成
用法内服,一日服3次,一次3汤勺,开水冲服。
主治慢性咽炎
疗效轻者1剂即愈,重者连服两剂即愈。
慢性咽炎2号特效偏方
药方此偏方由9种中药组成,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咽痛发热者加金银花30克,板蓝根15克,薄荷6克;伴胸肋胀满,气结郁滞者加服逍遥丸;虚火旺盛,口咽干燥,夜间尤甚,手足心热者加服知柏地黄丸。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主治慢性咽炎
疗效用此方治疗45例慢性咽炎,疗效显著.
慢性咽炎3号特效秘方
药方此秘方为1种常见中成药
用法内服,一日服3次,一次0.5克,每次用川贝10克,野菊花15克,麦冬20克煎汤送服。10天为1疗程。
主治慢性咽炎
疗效疗效较好
慢性咽炎4号特效2偏方
药方此秘方为1种常见中成药
用法用此药30克与参三七15克共研为极细末,分3次用醋调敷于颈前喉结上方凹陷处,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隔日更换1次,经常用醋保持湿润。
主治慢性咽炎
疗效用此方治疗慢性咽炎7例,痊愈5例,显效2例,有效率为100%。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