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产品展示

抑菌液成分检验标准规范-抑菌液的使用

抑菌液成分检验标准规范-抑菌液的使用

稀释因子d是指第一次进行菌落总数测定时的样品稀释倍数。在菌落总数测定中,为了得到可以计数的合适菌落数量,一般会将样品进行稀释。稀释因子d表示的就是第一次进行稀释时的稀释倍数。通过在不同稀释度的平板上进行菌落计数,并结合稀释因子d,最终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菌落数。

美正生物菌落总数片比较不错,如果有相应的问题可以咨询他们技术,服务还是比较到位的,希望能帮到您!

各种抗菌产品的测试标准(部分)-2020-09-11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管碟法在中国典中的应用及操作要点?

录入时间:2010-11-18 10:29:10 来源:青岛海博?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可分为:(1)稀释法;(2)比浊法;(3)琼脂扩散法(管碟法和打孔法)。各国典通常采用后两种方法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管碟法:利用抗生素在摊布特定试验菌的固体培养基内成球面形扩散,形成含一定浓度抗生素球形区,抑制了试验菌的繁殖而呈现出透明的抑菌圈。?

此法系根据抗生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数剂量与抑菌圈直径(面积)呈直线关系而设计,通过检测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比较标准品与供试品产生抑菌圈的大小,计算出供试品的效价。?

原理:利用抗生素在固体培养基中的平面扩散作用,依据量反应平行线原理并采用交叉实验设计方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通过比较标准品(已知效价)和供试品两者对所接种试验菌产生的抑菌圈(直径或面积)大小,来测定供试品效价的一种方法。 ?

管碟法的操作步骤:?

1、预试验:确定最佳的试验条件:调整试验菌的浓度、使用量、抗生素终浓度、培养基等,使抑菌圈的大小符合规定:一剂量法中心点的抑菌圈直径应在16~17.5mm,二剂量法高剂量浓度标准品溶液所致的抑菌圈直径在18~22mm,三剂量法中间剂量浓度标准品溶液所致的抑菌圈直径在15~18mm。?

2、试验准备:双碟、钢管、毛细滴管、吸管的清洗及灭菌;容量瓶、定量吸管的清洗;培养基、缓冲液的准备、半无菌间的紫外消毒等。?

3、双碟的制备:每只双碟加底层培养基约20ml,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双碟放入35~37℃培养箱中,待用。?

4、供试品、标准品溶液的制备:估计供试品的效价,根据试验要求设计供试品、标准品溶液稀释步骤,平行制备供试品、标准品相关剂量的溶液。?

5、菌层的制备:注意菌层培养基温度;根据预试验确定加入菌层培养基的菌液量,注意制备菌层的速度和平整度。?

6、滴加抗生素溶液:注意标准品、供试品高、低剂量溶液滴加顺序,保证滴加速度和加量的均匀一致。 7、双碟的培养:根据培养温度的要求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箱中水平碟放的双碟数以不超过三层

为宜。?

8、抑菌圈的测量:抑菌圈测量仪的使用,每组试验双碟应在相同的测量参数下进行测量。手工测量:游标卡尺?

9、结果的可靠性检验及效价测定:抑菌圈测量仪提供计算结果或手工计算结果。 ?操作要点?

第一步一般应制成500或1000单位/毫升的溶液,以后逐步稀释至供试浓度的溶液,稀释步骤应为3~4步。?

溶解:对于需用乙醇溶解的样品,由于溶解样品时所用乙醇量较大,加灭菌水后溶液放热,因此需充分摇匀后加灭菌水至接近容量瓶刻度,待冷至室温后再稀释至刻度。?

标准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浓度的比值D应控制在±5%以内,以保证两者浓度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 试验菌的菌龄对抑菌圈有一定影响。故检定时应保持菌种及菌液的新鲜。?

一般菌种一月转种一次,冰箱冷藏保存。对易变异的菌株,如藤黄微球菌等在制备菌悬液前进行单菌分离;其他菌株可半年分离一次。?

试验菌传代最好不超过5次,以防止菌种老化变异。芽孢杆菌培养物用灭菌水洗下后,应在65℃加热30分钟,使菌体的菌龄一致,用革兰氏染色,应有芽孢85%以上。?

加入菌悬液的体积,一般不少于0.3ml,并且不大于上层培养基体积的2%。如果加入菌悬液的体积过小,则在同次实验中,不同次加入菌悬液的体积相差较大,造成实验误差;如果加入菌悬液的体积过大,则会使上层培养基变稀,并且因菌悬液的温度较低,加至培养基中可能造成培养基结块,影响测定结果。对于加入菌悬液体积的控制,可通过调节菌悬液的浓度来实现。?

在制备菌层培养基时,将菌液加入菌层培养基后,立即充分摇匀,但应避免产生气泡。?

加入芽孢悬液时,菌层培养基的温度为65℃,对非芽孢悬液时,菌层培养基的温度一般为48~50℃。 放置孵箱培养时排放应不得超过三层,避免因培养温度不均匀而导致各双碟中抑菌圈大小不一。 ?

抗生素原料:不含辅料的物制剂原料,一般其效价以纯度(u/mg或?g/mg)表示。检验时,可参考该品种的品标准纯度限度规定或厂方提供的纯度估计效价,取样试验,如估计效价与实际效价相差较远时,即测定所得效价超出估计效价的±10%时,则重新估计效价,再做准确测定。?

粉针剂:指用无菌粉末或冻干品,用西林瓶橡胶塞铝盖封装或熔封在安瓶内,一般测定其纯度(u/mg或?g/mg)或整瓶效价。?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称取适量(50mg以上,根据标示量及平均装量折算估计效价,并按估计效价及量瓶体积计算取样量),置量瓶中,加标准中规定的溶剂溶解,稀释,测定,计算出1mg的效价单位数,再根据平均装量及标示量计算平均每瓶的百分含量。?

水针剂(液):即抗生素的灭菌水溶液,标示量一般按每毫升含效价单位计。?

效价测定时,量取平均装量项下的内容物或5~10支的内容物,混匀,用干燥的刻度吸管吸取一定量的供试品,将吸管外壁用滤纸拭净,再弃去多余的溶液,使供试品至吸管刻度,沿量瓶颈部内壁缓缓流入已盛有一定量溶剂(以免抗生素结晶析出)的量瓶内,混匀,继续加溶剂至刻度,摇匀,再量取适量稀释至规定的浓度。?

素片、薄膜衣片:称取20片的总量,求出平均片重,研细混匀后,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1片的重量或根据标示量按平均片重及所用量瓶体积折算取样量),置量瓶中,用标准中规定的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量取适量稀释至规定浓度。?

注意点:研磨时应注意环境干燥,可在干燥操作柜内操作,研磨要迅速,避免吸湿,因片剂内含辅料较多,辅料可能漂浮于溶液表面,稀释时量取供试溶液应读取辅料下层的溶液切面;如沉淀较多,须待其下沉后再量取上层液;有些辅料吸附抗生素,应加以注意。为节约供试品,可与重量差异检查结合进行。 糖衣片、肠溶片:取标准中规定的片数,置于乳钵中,研细,分次加入规定的溶剂,研磨使其溶解,将研磨液转移至瓶口放有小漏斗的量瓶中,量瓶体积根据供试品标示量、所取片数及抗生素储备液浓度(一般为1000单位/ml)选定,用规定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使辅料下沉而抗生素已溶解在溶液内,精密吸取量瓶中的上层液适量,作进一步稀释。个别品种标准如同时收载了糖衣片和薄膜衣片,可能规定薄膜衣片也取整片制备供试溶液。?

胶囊剂: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研细,根据平均装量,精密称取约相当于1粒胶囊的量或按标示量、量瓶体积及抗生素储备液浓度等计算的取样量,置于量瓶中,加规定的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如供试品含有较多的辅料,则照片剂项下的方法进行。?

颗粒剂、干混悬剂: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根据平均装量,精密称取约相当于1袋(包)的量或按标示量、量瓶体积及抗生素储备液浓度等计算的取样量,置于量瓶中,加规定的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量取适量稀释制成供试品溶液。测得效价后,再根据装量差异项下的平均装量,计算出平

均每袋(包)的效价,根据标示量即可算出含量。?

软膏剂、眼膏剂:擦净软膏剂或眼膏剂软管的外壁,切开封口,置于干燥器内约1小时,取干燥的洁净分液漏斗,带手套操作,将膏剂软管连同内容物在天平上称重,取出,将内容物挤入分液漏斗,量约2g,再称取膏剂软管的重量,按减重法以前后称量之差计算分液漏斗内膏剂供试品的量,以不含过氧化物的或石油醚等作溶剂溶解基质,但基质中的抗生素则应不溶于或几乎不溶于该有机溶剂中,以避免提取过程中抗生素的损失。按标准中的规定加提取溶剂至分液漏斗中,振摇,使基质溶解,用规定的缓冲溶液提取抗生素至水相中,用缓冲溶液提取3次,合并3次的提取液,置量瓶中,加缓冲溶液至刻度,依法操作,计算效价。 ?实验要点?

磷霉素钠,磷霉素钙,磷霉素氨丁三醇 主要问题:抑菌圈偏小 解决:?

pH9.0抗Ⅱ号培养基(pH7.8~8.0)?

2. 滴加液后,室温放置1小时后,放入孵箱内培养。?

3. 培养时间以24小时为宜,培养时间短,抑菌圈清晰度不好,培养24h后如抑菌圈仍不清晰,应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待清晰后再测量。 ?

啤酒酵母菌的培养 主要问题:生长不良?

CP2005:抗Ⅴ号琼脂斜面及抗Ⅳ琼脂斜面?

解决:1. 采用沙氏或YPD酵母菌培养基;2. 32~35℃培养24小时 ?

沙氏培养基 蛋白胨10g 葡萄糖40g 琼脂13g 水1000ml 调节灭菌后pH5.4~5.8?

YPD培养基 蛋白胨10g 葡萄糖40g 酵母粉5g 琼脂13g 水1000ml ?

管碟法特点:?

优点:基本操作和设计适用于各种抗生素,试验结果较稳定;样品用量少,灵敏度高;适合于大批样品的测定。 ?

缺点:凡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都会干扰测定结果;试验过程长,需第二天才有结果;操作手工化,需熟练人员才能得到较正确的结果;受扩散因素的影响,如培养基原材料的质量,一般琼脂中的杂质可能影响扩散速度及效价强度?

上一篇:比浊法自动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片的效价?

下一篇: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求助“平板计数法”的标准步骤

各种抗菌产品的测试标准(部分)

抑菌塑料标准

ISO 846-1997塑料--微生物作用的评价

ISO22196:2007塑料制品表面抑菌性能评价方法

JIS Z 2911-1992抗霉性试验方法

JIS Z 2801-2000抑菌塑料抑菌性能试验方法及抑菌效果

ASTM G21-96(2002)合成聚合材料防霉(耐真菌)性能测试标准

ASTM D4576-2008蓝色原材料(真皮)抗霉菌生长的试验方法

ASTM E2149-2013在动态接触条件下测定稳态抑菌剂的抑菌行为

GBT 24128-2009塑料防霉性能试验方法

GB/T 31402-2015塑料 塑料表面抑菌性能试验方法

QB/T 2591-2003抑菌塑料——抑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抑菌效果

QB/T 4341-2012抑菌聚氨酯合成革 抑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抑菌效果

抑菌金属标准

GB/T 24170.1-2009表面抑菌不锈钢 第1部分:电化学法

YB/T 4171-2008含铜抑菌不锈钢

SN/T 2399-2010抑菌金属材料评价方法

抑菌陶瓷标准

JC/T 897-2014抑菌陶瓷制品抑菌性能

GB/T 28116-2011抑菌骨质瓷器

抑菌玻璃标准

JC/T 1054-2007镀膜抑菌玻璃

抑菌家电标准

NSF P172-2006家用和商用洗衣机除菌性能

GB 21551.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抑菌、除菌、净化功能通则

GB 21551.2-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抑菌、除菌、净化功能 抑菌材料的非常要求

GB 21551.3-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抑菌、除菌、净化功能 空气净化器的非常要求

GB 21551.4-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抑菌、除菌、净化功能 电冰箱的非常要求

GB 21551.5-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抑菌、除菌、净化功能 洗衣机的非常要求

GB 21551.6-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抑菌、除菌、净化功能 空调器的非常要求

CAS 157-2007家用杀菌电冰箱

抑菌布料标准

ISO 11721-1-2001 面料 品 纤维素布料品抑菌性的测定 土埋试验 第1部分:防腐处理的评定

ISO 11721-2-2003面料品.纤维素布料品抑菌性的测定.土埋试验.第2部分:防腐处理长期有效性的鉴定

ISO 20645-2004布料织品--抑菌活性度的测定-琼脂扩散盘试验

EN 14119-2003面料品的试验 细菌影响的评估

BS EN ISO 20645-2004面料 织物 .抑菌活性的测定.琼脂扩散木片试验

DIN EN ISO 20645-2005面料织物.抑菌活性的测定.琼脂扩散木片试验

NF G39-014-2005面料织物.抑菌活性的测定.琼脂扩散木片试验

AATCC 100-2004布料材料抑菌后整理剂的评定

AATCC 147-2004织物材料抑菌活性测定:平行条纹法

AATCC 30—2004面料材料抗真菌性的评定:面料材料的防霉防腐性

ISO 20743:2007抑菌后整理布料品的抑菌性能测定

ISO 13629-2:2014面料品抗真菌性能测试标准 第2部分 平板法

ISO 18184:2014抗病毒面料品测试标准

JIS L 1902-2002面料制品抑菌活性和效率的测试

GB/T 20944.1-2007面料品 抑菌性能的评价 第1部分:琼脂平皿扩散法

GB/T 20944.2-2007布料品 抑菌性能的评价 第2部分:汲取法

GB/T 20944.3-2008面料品 抑菌性能的评价 第3部分:震荡法

GBT 24346-2009面料品 防霉性能的评价

GBT 24253-2009面料品 防螨性能的评价

FZ/T73023-2006抑菌针织物品

SN/T 2162-2008壳聚糖抑菌棉花 纺织 织品检验规程

FZ/T 62015-2009抑菌毛巾

FZT 62012-2009防螨床上用品

FZT 60030-2009家用面料品防霉性能测试方法

FZ/T 54034-2010抑菌聚酰胺预取向丝

FZ/T 54035-2010抑菌聚酰胺弹力丝

DB35/T 1058-2010抑菌涤纶长丝

SN/T 2558.4-2012进出口 功能性面料 品检验方法 第4部分:抑菌性能 平板琼脂法

FZ/T 52035-2014抑菌涤纶短纤维

抑菌鞋类产品标准

ISO16187:2013鞋类和鞋类部件抗细菌性能评估试验方法

DB35/T 1048-2010抑菌鞋用针织物间隔织物

QB/T 2881-2013鞋类和鞋类部件 抑菌性能技术条件

HG/T 3663-2014胶鞋抑菌性能的试验方法

抑菌涂料标准

GB/T 21866-2008抑菌涂料(漆膜)抑菌性测定法和抑菌效果

GB/T 1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

HG/T 3950-2007抑菌涂料

抑菌板材标准

LYT 1926-2010抑菌木(竹)质地板 抑菌性能检验方法和抑菌效果

JC/T 2039-2010抑菌防霉木质装饰板

LYT 2230-2013人造板防霉性能评价

抑菌建筑材料标准

JC/T 885-2001建筑用防霉密封胶

JC/T 939-2004建筑用抑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

抑菌家具标准

QB/T4371-2012家具抑菌性能的评价

抑菌日化标准

QB/T 2850-2007抑菌抑菌型清洗剂

QB/T 2738-2005日化产品抑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DB35/T 977-2010抑菌型纸尿裤(含纸尿片/垫)

抑菌橡胶真皮标准

JIS T9107-2005单用途抑菌外科橡胶手套

QB/T 4199-2011真皮 防霉性能测试方法

HG/T 4301-2012橡胶防霉性能测试方法

抑菌仪器标准

SC 123-1984渔船电子设备防盐雾、防霉、防湿热的技术要求

CH/T 8002-1991测绘仪器防霉、防雾、防锈

JB/T 5750-2014气象仪器防盐雾、防潮湿、防霉菌 工艺技术要求

含量测定标准

GB/T 28023-2011絮用纤维制品抑菌后整理剂残留量的测定

SN/T 2936-2011进出口水性涂料中酚类防霉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离谱法

SN/T 3124-2012橡胶及橡胶制品中酚类防霉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SN/T3655-2013吃品接触材料 纸、再生纤维材料 异噻唑啉酮类抑菌剂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其他抑菌标准

DA/T 26-2000挥发性档案防霉剂防霉效果测定法

GBT 23164-2008地毯抗微生物活性测定

GB/T 4768-2008防霉包装

卫生标准

GB 15981-1995消毒和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附录B:消毒剂定性消毒试验; 附录C:消毒剂定量消毒试验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附录C4:溶出性抗(抑)菌产品 附录C5:非溶出性抗(抑)菌产品

GB19192-2003隐形眼镜护理液卫生要求

GB/T15979-2002

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2.无菌操作:操作中必须有“无菌操作”的概念,所用玻璃器皿必须是完全灭菌的,不得残留有细菌或抑菌物质。所用剪刀、镊子等器具也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样品如果有包装,应用75%乙醇在包装开口处擦拭后取样。操作应当在超净工作台或经过消毒处理的无菌室进行。琼脂平板在工作台暴露15分钟,每个平板不得超过15个菌落。3.采样的代表性:如系固体样品,取样时不应集中一点,宜多采几个部位。固体样品必须经过均质或研磨,液体样品须经过振摇,以获得均匀稀释液。4.样品稀释误差:为减少样品稀释误差,在连续递次稀释时,每一稀释液应充分振摇,使其均匀,同时每一稀释度应更换一支吸管。在进行连续稀释时,应将吸管内液体沿管壁流入,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释液内,以免吸管外部粘附的检液溶于其内。为减少稀释误差,SN标准采用取10mL稀释液,注入90mL缓冲液中。5.稀释液:样品稀释液主要是灭菌生理盐水,有的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或0.1%蛋白胨水),后者对食品中已受损伤的细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对含盐量较高的食品(如酱油)进行稀释,可以采用灭菌蒸馏水。1.操作方法: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2.倾注用培养基应在46℃水浴内保温,温度过高会影响细菌生长,过低琼脂易于凝因而不能与菌液充分混匀。如无水浴,应以皮肤感受较热而不烫为宜。倾注培养基的量规定不一,从12~20ml不等,一般以15ml较为适宜,平板过厚可影响观察,太薄又易于干裂。倾注时,培基底部如有沉淀物,应将底部弃去,以免与菌落混淆而影响计数观察。3.为使菌落能在平板上均匀分布,检液加入平皿后,应尽快倾注培养基并旋转混匀,可正反两个方向旋转,检样从开始稀释到倾注最后一个平皿所用时间不宜超过20min,以防止细菌有所亡或繁殖。。4.培养温度一般为37℃(水产品的培养温度,由于其生活环境水温较低,故多采用30℃)。培养时间一般为48h,有些方法只要求24h的培养即可计数。培养箱应保持一定的湿度,琼脂平板培养48h后,培养基失重不应超过15%。5.为了避免食品中的微小颗粒或培基中的杂质与细菌菌落发生混淆,不易分辨,可同时作一稀释液与琼脂培基混合的平板,不经培养,而于4℃环境中放置,以便计数时作对照观察。在某些场合,为了防止食品颗粒与菌落混淆不清,可在营养琼脂中加入氯化三苯四氮唑(TTC),培养后菌落呈红色,易于分别。1.操作方法:培养到时间后,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计算处原始样品中每克(或每ml)中的菌落数,进行报告。2.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3.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若有二个稀释度均在30~300之间时,按国家标准方法要求应以二者比值决定,比值小于或等于2取平均数,比值大于2则其较小数字(有的规定不考虑其比值大小,均以平均数报告)。4.若所有稀释度均不在计数区间。如均大于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均小于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之。如菌落数有的大于300,有的又小于30,但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应按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有的规定对上述几种情况计算出的菌落数按估算值报告。5.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应与稀释倍数成反比(同一稀释度的二个平板的菌落数应基本接近),即稀释倍数愈高菌落数愈少,稀释倍数愈低菌落数愈多。如出现逆反现象,则应视为检验中的差错(有的食品有时可能出现逆反现象,如酸性饮料等),不应作为检样计数报告的依据。6.当平板上有链状菌落生长时,如呈链状生长的菌落之间无任何明显界限,则应作为一个菌落计,如存在有几条不同来源的链,则每条链均应按一个菌落计算,不要把链上生长的每一个菌落分开计数。如有片状菌落生长,该平板一般不宜采用,如片状菌落不到平板一半,而另一半又分布均匀,则可以半个平板的菌落数乘2代表全平板的菌落数。7.当计数平板内的菌落数过多(即所有稀释度均大于300时),但分布很均匀,可取平板的一半或1/4计数。再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该平板的菌落数。8.菌落数的报告,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菌落数在1~100时,按实有数字报告,如大于100时,则报告前面两位有效数字,第三位数按四舍五入计算。固体检样以克(g)为单位报告,液体检样以毫升(ml)为单位报告,表面涂擦则以平方厘米(cm)报告。

GB15979-2002

1 ?

?

?

?

2

GB 15981-1995

3 ?

?

?

4 ?

4.1 ?

4.2

4.3 ?1?1

1)

2)

4.4 ?1?90?901?

4.5 150265026?1?

4.6 250?g/g?

5

5.1 ?2 500 cfu/m3?

5.2 ?20 cfu/cm2?

5.3 ?300 cfu/

6 ?

6.1 ?(ATCC 9372)103?

6.2 ?E6d(ATCC 27142)103?

6.3 (ATCC 7953)103?

7

7.1 ?

7.1.1 ?3.1

7.1.2 ?A?

7.1.3 ?B?

7.1.4 C?

7.1.5 ?D?

7.2 E?

7.3 F?

8

8.1 ?

8.2 ?

8.3

9

9.1 ?

9.2 ?

9.3 ?5?

9.4

9.5

9.6

9.7 ?

9.8 ?

9.9 ()()

10 ?

10.1

10.2 ?

10.3 ?

10.4 ?

11 ?

11.1

11.2 ?

12 ?

12.1 ?

12.2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