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联苯抑菌液喷雾-本草抑菌膏功效和作用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Yanɡ Mei Shu Pi
别名 杨梅皮
来源
药材基源: 为杨梅科植物杨梅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rubra (Lour.) Sieb.et Zucc.[Mosella rubra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多在栽培整修时趁鲜剥取茎皮,根皮或挖取全根,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形。单叶互生;叶片长椭圆或倒披针形,革质,长8-13cm,上部狭窄,先端稍钝,基部狭楔形,全缘,或先端有少数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色稍淡,平滑无毛,有金**腺体。花雌雄异株;雄花序常数条丛生于叶腋,圆柱形,长约3cm,黄红色;雄花具1苞,卵形,先端尖锐,小苞2-4片,卵形,雄蕊5-6枚;雌花序为卵状长椭圆形,长约1.5cm,常单生于叶腋;雌花基部有苞及小苞,子房卵形,花柱极短。有2枚细长柱头。核果球形,迳约1.8cm,外果皮暗红色,由多数囊状体密生而成,内果皮坚硬,迳约9mm,内含无胚乳的种子1枚。花期4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丘陵向阳山坡或山谷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茎皮含黄酮类成分: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杨梅树皮甙(myricitrin),杨梅树皮亭(myricatin),联苯环庚类成分:杨梅联苯环庚醇(myricanol),杨梅联苯环庚酮(myri-canone),杨梅联苯环庚醇葡萄糖甙(myricanolglucoside),杨梅联苯环庚醇没食子酰葡萄甙(myricanol galloylglucoside),杨梅联苯环瘐醇龙胆二糖甙(myricanol gentiobioside);三萜成分:杨梅萜二醇(myricadiol),28-羟基-D-弗瑞德齐墩果-14-烯-3-酮(28-hydroxy-D-friedoolean-14-en-3-one),杨 梅 萜 醇 醛(myricola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齐墩果酸乙酯(oleanolic acid acetate),马斯里酸(maslinic acid),麦珠子酸(alphitolic acid);没食子原飞燕草素衍生物:3,3′-二-O-没食子酰原飞燕草素(3,3′-di-O-galloyl prodelphidin)B-1,B-2,B-5,以及3′-O-没食子酰原飞燕草素(3′-O-galloylprodelphidin)B-2。又含没食子酸(gallic acid),消旋的没食子儿茶精(gallocatechin),左旋的表没食子儿茶精(epigallocatechin),以及香草酸(vanillic acid).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树皮、根皮水煎液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2.止血作用 根皮干粉,对大犬股动脉游离半切断,加压2min,即见止血。
性味苦;辛;微涩;性温;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 行气活血;止痛;止血;解毒消肿。主治脘腹疼痛;胁痛;牙痛;疝气;跌打损伤;骨折;吐血;衄血;痔血;崩漏;外伤出血;疮疡肿痛;痄腮;牙疳;汤火烫伤;臁疮;湿疹;疥癣;感冒;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涑口;或研末调敷;或吹鼻。
注意《泉州本草》: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煎汤洗恶疮疥癞。
2.《本草纲目》: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
3.《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退目翳,止泻痢。
摘录《中华本草》
狗狗皮癣用什么药
1.抗细菌、真菌作用
芦荟的抗细菌作用源于Aloin的细胞素功能,这种具有相对进攻性的生化性质,使得芦荟可以直接杀细菌。
2.抗滤过原体
有文献报道,芦荟可促进被病毒感染的动物和人类的康复。这些文献中提到了猫白血病毒和艾滋病,在被病毒感染的猫的康复过程中,芦荟所起的作用是惊人的。还有一些论文报道了芦荟中碳水化合物的类似物可以刺激细胞产生抗病毒物--干扰素。
3.免疫刺激剂作用
芦荟免疫刺激剂的作用是芦荟对人体的基础作用。芦荟对机体免疫力的提高,使得芦荟在治疗一些由免疫力下降引起的疾病时具有显著的疗效。
4.消炎作用
消炎是芦荟凝胶的一个重要作用。无论是烧伤、物理性伤害、腐蚀性化学物质伤害还是紫外线、热辐射引起的发炎,芦荟凝胶都具有镇痛、消炎作用。实验表明,用芦荟凝胶做成的消炎药,其药效与现代化学合成的消炎药相当,而芦荟凝胶不含有害的成分,对人体无论任何副作用。
5.伤口愈合作用
芦荟凝胶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伤口愈合。芦荟在促进伤口和溃疡的愈合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体表任何一个部位或组织受伤,伤口愈合都是其主要问题,芦荟凝胶可参与这种愈合过程。
6.增强噬菌、解毒及清洁功能
芦荟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便是显著的"噬菌"作用。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噬菌"作用将体内的细菌、感染物和细胞亡后的残骸清除出去。一方面,免疫刺激剂具有噬菌作用,另一方面体内的解毒和清洁功能也具有噬菌作用。对于机体来说,细菌和细菌的残骸都是体内必须清除的毒物。体内被细菌感染并掉的细胞对机体也是有害的,这些亡的细胞和它体内的毒素就要通过噬菌作用清除出体内。因此,增强噬菌作用就是增强了体内解毒和清洁功能。如果一个人由于体内细胞或组织的毒素积累而得了慢,而又要坚持自然疗法,那么服用由芦荟做成的药物,就可以明显地增强机体排毒和清洁功能。据报道,芦荟对于一百多种慢都具有治疗作用。
7.免疫与抗肿瘤作用
芦荟中所含的多糖类可以提高免疫力并具有很强的抑制或破坏异常细胞生长的作用,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三、人类对芦荟的认识过程
芦荟自古以来就有"万应良药"和"急救植物"的美称。芦荟可以治疗灼伤,且可以避免伤后留下疤痕。外用芦荟的汁液,有消炎、消肿、止痛、止痒、收敛和促进皮肤再生的疗效。可治刀伤、擦伤、外伤和昆虫叮咬引起的皮肤搔痒、红肿、发疹、痔疮、龟裂、皮肤粗糙、青春痘、痱子等症,外敷芦荟都有显著疗效。
芦荟作为民间草药和美容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德国籍的古埃及学者耶比鲁斯在埃及特洛伊古城金字塔的木乃伊棺里发现的纸莎草纸,是人类发现最早有关芦荟记载的文字。此书收藏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被推定为公元前1550年的医书,它记载着芦荟的药效。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文化时期,使用芦荟更加普遍,称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迪斯把芦荟应用到了临床治疗上。
公元前4世纪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自然史》中记载了用芦荟配制的各种混合物可以治疗鸡眼和痔疮等多种疾病。
古罗马帝国的第五位皇帝尼禄大帝的御医编著的《希腊本草》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芦荟的多方面药效和制作方法,此书对芦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古希腊、古罗马帝国之后,又出现了历史上极其繁荣的阿拉伯地区的家。在中世纪阿拉伯医学史上,留有芦荟作为缓泻药的广泛记载。阿拉伯医学的最兴旺时期是公元8-11世纪,神父、传教士们传授的同时也携带芦荟同行。芦荟随着基督教的传播也传启蒙欧洲各地。12世纪芦荟被收入《德意志药典》。随后,20多个国家的药典都收录了芦荟,普遍认定了芦荟的药效。
芦荟是在公元8世纪前后传入我国的。在我国的文献中,最早出现芦荟记载的是隋末唐初甄权著《药性本草》。唐开元年间,陈芷器所著的《本草拾遗》称芦荟为纳会、象胆。唐代诗人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在其医书《传言方》里收录了用芦荟治疗顽癣的经验,对芦荟效能颇加赞赏。
宋朝的《开宝本草》、《图经本草》、《政和本草》中都对芦荟做了记载,有的是图文并存。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收集了芦荟。以后的医书记录芦荟就更多了。
从古代医书记载内容分析,宋朝以前人们认识的芦荟,只是块状的黑色树脂,味苦,误被认为是龟胆,又名为象胆。明朝之后,植物芦荟才从海上传播到中国的南方。从此在医书中才将芦荟描述为一种植物。
芦荟在西方世界的一度盛名,随着罗马帝国的衰退而衰退。若干世纪之后,随随着着西方文明的逐渐恢复,带来了一个人类光明的时代。但由于芦荟生长在低纬度地区,为了适应地处高纬度的北方新科学中心,试验所用芦荟叶子是在干燥干燥状态下进行的,当时他们不知道新鲜芦荟的重要性,也不了解其添加量和纯度对用途与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他们是在基本上误解芦荟的情况下开展的芦荟科研工作。因此,他们根本不了解他们所发现的现象,采用了错误的推理方法,给芦荟扣上一个只具有很少的已知价值和没有价值的坏名声,这对芦荟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强烈的偏见。
至16世纪,芦荟及其应用在许多媒介的促进下,又得到进一步地传播。历史常常反复,芦荟知识的传播刚开始便又夭折,它只能耐心地等待再次被发现。
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痛苦的记忆,但大战留下创伤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新的技术,战争期间开发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在和平时代的工业中得到补充和发展。医学领域的X射线新技术的发展使辐射成为现代医学技术的基础之一,但不幸的是过度暴露的辐射会导致疼痛与烧伤,甚至损伤外形。Zee E.Caolagi博士致力于烧伤的努力使翠叶芦荟得到应用,尽管很局限却引起人们对芦荟的潜在功效的极大兴趣,并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催化剂。20世纪30年代快结束时,芦荟的前景充满了光明。
20世纪40年代由于原子武器的使用,广岛和长崎的爆炸,被烧伤的居民使用了芦荟之后,产生了没有留下疤痕的奇效,因此重新引起了芦荟作为辐射烧伤治疗的研究兴趣。由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发表了一些误导性很强的资料,受其影响,Dleu Roul博士错误地解释了芦荟新鲜程度与治疗效果之间关系,认为不论是新鲜的还是部分分解的芦荟,在使用中都显著同样的效果。实际上,Dleu Roul博士进行试验时,所用的芦荟叶已经部分分解了。不幸的是,这使芦荟几乎再次丧失了名誉。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在南太平洋比基尼岛的氢弹爆炸,造成受害地区以外的居民与附近海域的日本渔民的放射性灼伤,翠叶芦荟得到了另一次被认识的机会。试验显示,采用翠叶芦荟治疗灼伤取得了显著效果,从而建立了翠叶芦荟凝胶的新鲜程度和有效性之间的直接联系。这一发现刺激了新的研究。美国密执安公共健康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翠叶芦荟中含有一种比其它抗菌剂有效的结核菌生长抑制剂。另一试验发现,翠叶芦荟含有75种不同的化学成分可以作为抗病毒剂和抗真菌剂。芦荟的易得性和众多肯定的研究成果,引发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芦荟热。
如果说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早期是一个试图建立芦荟的医疗可用性时代,那么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就是一个建立某种一致性的时代。
20世纪60年代早期,科学家们搞清了翠叶芦荟的化学成分归一化学试验有误导作用。因为芦荟的效能似乎常常与它所含化学成分的准确量不一致,即各成分能如此出色地协调作用,而在单独存在时却显示很小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证实了芦荟凝胶暴露在空气中时通过氧化而被分解,并开始丧失其化学性能。人们终于认识到芦荟的保鲜的重要性,从而使芦荟这一古老植物又开始焕发出新的青春。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回归大自然的影响,人们回顾走过的路程,重新发现周围存在着一个美妙的世界。正是这一时期,人们趋向于使用翠叶芦荟凝胶的稳定化,以保持其有用的化学性质。人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稳定、保鲜、包装和加工芦荟,芦荟产业形成了,包括芦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芦荟产品--化妆品、保健品、药品的工业化生产及芦荟工业化生产管理技术--标准制定、督促、检查等等日致完善。市场的货架上又一次摆上了芦荟产品,芦荟热再一次风靡美国,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对芦荟的开发和研究。
我国从隋末唐初就对芦荟开始有所记载,从唐朝开始,随之在宋、元、明朝,芦荟应用于中医药已相当普及,芦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2年版)中有所收载:芦荟用于热结便秘,痔疮,胃肠病,口内炎,小儿疳积,惊风,外治烧伤、烫伤、湿癣具有疗效。《中国药学大辞典》有更详细记载。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也开始对芦荟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也悄然掀起了一股芦荟热。
芦荟的品种繁多,据报道,芦荟有270多个种、上百个变种和栽培种,在繁多的芦荟品种中,具有上述功能且被人们开发利用的,只有5个品种以及1个变种。
1.翠叶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Aloe Vera Linn)
在西方仍被称为库拉索芦荟(Curasao Aloe),现在美国是翠叶芦荟最大的种植国,因此又被称为美国库拉索芦荟。它的叶子有长方形、尖点形和锯齿形3种,它的底部是一个很大的蔷薇花底座,底座中央会长出花基,顶端一茁一丛丛**或微红色的管状花。翠叶芦荟具有植株大、叶片宽厚和多汁的特点,主要用作食品、饮料及化妆品的原料。
2.木剑芦荟(Aloe Arborescen Miller)
也称木立芦荟、木本芦荟、大芦荟,在我国又称为鹿角芦荟。其特点是其灰绿色叶子细而长、叶厚、边缘锯齿状,茎像树杆,开橙红色花,在原产地可高达6米,木剑芦荟主要用于医药和保健品。
以上两种是我公司目前的主要种植加工品种。
3.开普芦荟(Cape Aloe)
主产于南非的开普州。开普芦荟可分为好望角芦荟、多刺芦荟和青鳄芦荟(Aloe ferox Miller)。开普芦荟是大型品种,它可高达6米,叶大而坚硬,长有锋利的刺,不长侧枝,繁殖能力低。它是芦荟中少有能结籽的芦荟。其叶子里的汁液经干燥后就是药典里的"芦荟末",主要用于医药。
4.皂素芦荟(Aloe Saponaria Haw.)
茎杆短,绿叶长达50厘米左右,稍向下弯,有美丽的白色斑纹。地下茎四周生长出子株,属群生,繁殖快。叶大肉质厚、含凝胶汁多及药性缓和,被大量用于药物。
5.斑纹芦荟[Aloe L.(Haw) Berger]
又被称为华芦荟,是翠叶芦荟的一个变种,其形态与翠叶芦荟相似。肉质叶茎基部有白斑,表皮绞翠叶芦荟薄,蒽醌类化合物含量较翠叶芦荟低很多。斑纹芦荟主要用于开发食品和化妆品。
茄子生病?了,怎么治?
在发现狗狗身上长癣后,可以使用联苯苄唑、咪康唑、盐酸特比萘芬等药物涂抹,用药应该坚持使用,通常要连续使用半月之久。狗狗身上的癣,一般都是真菌感染,多长于足上、屁股上以及身体上,在用药的时候,还要注意清洁狗窝。如果说用药后没有好转,那就得让专业的宠物医生针对性的治疗了。
其次要注意用稀释的消毒水对室内环境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尤其是狗狗的生活用品,如玩具、狗垫、狗窝、饭碗等,消毒后最好再进行暴晒。
另外要确保狗狗的居住环境干燥通风,这样会比较利于它的恢复,而且也可以降低复发率。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它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豆角蓟马害虫,用什药好?可否混合叶面肥或抑菌剂时喷施?谢
这是炭某病。
可用嘧菌酯处理。
烯效唑,属广谱性、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兼有杀菌和除草作用,是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其活性较多效唑高6至10倍,但其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仅为多效唑的1/10,因此对后茬作物影响小,可通过种子、根、芽、叶吸收,并在器官间相互运转,但叶吸收向外运转较少。向顶性明显。适用于稻、小麦,增加分蘖,控制株高,提高抗倒伏能力。用于果树控制营养生长的树形。用于观赏植物控制株形,促进花芽分化和多开花等。
对草本或木本的单子叶或双子叶作物具有强烈的抑制生长作用。具有矮化植株、防止倒伏、提高绿叶素含量的作用。本品用量小、活性强,10至30mg/L浓度就有良好抑制作用,且不会使植株畸形,持效期长,对人畜安全。可用于稻、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棉花、果树、花卉等作物,可茎叶喷洒或土壤处理,增加着花数。如用于稻、大麦、小麦以10至100mg/L喷雾,用于观赏植物以10至20mg/L喷雾。烯效唑还具有高效、广谱、内吸的杀菌作用,对稻温病、小麦根腐病、玉米小斑病、稻恶苗病、小麦赤霉病、菜豆炭某病显示良好的抑菌作用。
土壤浇灌比叶面喷施效果好。烯效唑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后在植物体内传导,有稳定细胞膜结构、增加脯氨酸和糖的含量的作用,提高植物抗逆性,植物能耐寒和抗旱。
使用方法
1. 稻
稻种用50至200mg/kg。早稻用50mg/kg,单季稻或连作晚稻因品种不同用50至200mg/kg药液浸种,种子量与药液量比为1比1.2比1.5,浸种36(24至28)小时,每隔12小时拌种1次,以利种子着药均匀。然后用少量清洗后催芽播种。可培育多蘖矮壮秧。
2. 小麦
小麦种子用10mg/kg药液拌种,每kg种子用10mg/kg药液150ml,边喷雾边搅拌,使药液均匀附着在种子上,然后掺少量细干土拌匀以利播种。亦可在拌种后闷3至4小时,再掺少量细干土拌匀播种。可培育冬小麦壮苗,增强抗逆性,增加年前分蘖,提高成穗率,减少播种量。在小麦拔节期(宁早勿迟),每亩均匀喷施30至50mg/kg的烯效唑药液50kg,可控制小麦节间伸长,增加抗倒伏能力。
3. 观赏植物
以10至200mg/kg药液喷雾,以0.1至0.2mg/kg药液盆灌,或在种植前以10至1000mg/kg药液浸根,球茎或鳞茎数小时,可控制株形,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
4.花生,草坪等。
建议用量:每亩40克,配水30公斤(约两壶)
注意事项
1. 烯效唑的应用技术还正在研究开发之中,使用时最好先试验后推广。
2. 严格掌握使用量和使用时期。作种子处理时,要平整好土地,浅播浅覆土,墒情好。
请间老师木瓜的主要病虫害有那几
防治豆角蓟马,可以用烟碱类杀虫剂防治,如吡虫啉,啶虫咪,或藜芦碱,苦皮藤素,联苯菊酯,丁硫克百威,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耳霉菌等喷雾防治,加入有机硅一起,效果更佳。
防治蓟马的药一般可以混用叶面肥。
蓟马药混杀菌剂的话,得看成分而定,蓟马类药很多是乳油的。典型的杀菌剂嘧菌酯就不可以乳油。所以蓟马药混杀菌剂,得看成分和情况而定。
脚气很严重用什么药
番木瓜花叶病毒病,由蚜虫、蓟马、粉虱传播病毒。用菇类蛋白多糖(或香菇多糖)加天然芸苔素加辛菌胺乙酸盐(或氯溴异氰脲酸)加硫酸锌加噻虫嗪(或啶虫脒)防治,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以钝化病毒,削弱病毒活性,抑制病毒繁殖,杀灭病毒和传播病毒的蚜虫、蓟马、飞虱,就能预防发病,防止蔓延。
番木瓜炭疽病。用溴菌腈,或苯醚甲环唑,或噻菌铜,或噻森铜,或咪鲜胺,或吡唑醚菌酯,或代森锌,或丙森锌等进行防治。
番木瓜疫病。用2500倍52.5%恶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或600倍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0倍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0倍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或2000倍50%嘧菌酯水分散剂等喷雾进行防治,效果很好。
蚜虫为害,用啶虫脒、吡虫啉、藜芦碱、吡蚜酮、烯啶虫胺、苯氧威、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噻嗪酮、联苯菊酯等进行防治。
蓟马为害,用多杀霉素、乙基多杀霉素、藜芦碱、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烯啶虫胺、苯氧威、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噻嗪酮、联苯菊酯等进行防治。
卷叶蛾为害,用甲维盐、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苦参碱、苏云金杆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灭幼脲、除虫脲等防治效果很好。
蚧壳虫为害。用噻嗪酮或噻虫嗪或苯氧威或啶虫脒或毒蜱或藜芦碱或苦参碱等叶面喷洒,只要喷洒到蚧壳虫上,就能将蚧壳虫杀。防治蚧壳虫时必须要注意,不要用高毒剧毒的杀扑磷(速扑杀)防治,以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问题一:脚气很痒用什么药最好 脚气主要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症状一般从轻到重,脚痒、脚脱皮、起水泡、糜烂等。
每天用白米醋泡脚1-2次,每次半小时,自然晾干后,外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克霉唑软膏。禁辣 *** 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尽量穿透气性好的鞋子,尽量用温水洗脚。
问题二:脚气用什么药好的快? 1.趾间有糜烂、渗液者
不可以外用 *** 性强的药,最好先使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可以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改用盐酸特比萘芬等霜剂或软膏。
2.如果皮肤角化增厚严重,抗真菌药物很难渗透吸收
可以先用10%水杨酸软膏或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除去,然后再用抗真菌药。
3.足部起小水疱,未破溃者
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后选用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霜剂。
4.足癣合并细菌感染,原则上应先局部抗细菌感染
可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黄连素溶液湿敷,严重感染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红霉素等。
5.全身治疗
对于顽固的足癣,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口服药。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这些口服药物效果好,但应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副反应,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6.要坚持用药
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彻底去除。因此,足癣的症状缓解后,仍需坚持用药,皮肤的代谢周期为28天左右,用药时间一定要坚持四周以上。最好进行真菌检查及培养,连续三星期都是阴性才算治愈。
7.不要乱用药
足癣用药最关键的是应按照分型进行连贯正规的治疗。切勿自行盲目治疗,常常使病情延误和加重。
8.用药要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
破溃处不能用酊剂,皮肤变厚,裂口应该用软膏。
9.足癣发生继发感染时,局部出现急性炎症
就不能按一般足癣治疗,应该先处理继发感染。如有红肿,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呋喃西林液冷温敷,必要时还要全身应用抗生素,并按照医生嘱咐适当休息。
问题三:很严重的脚气,用什么药能除根? 达克宁.药房有售
问题四:脚气严重用什么药可以根治 美康 可以
问题五:足癣用什么药最好 治疗足癣,选药最基本的原则是对症下药,切忌胡乱用药,以免贻误病情。具体来讲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选用具有杀真菌功效的药物。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所以要选择能够杀灭真菌的药品。有的战友单纯使用止痒药物,虽然短期内症状可以相对缓解,但是很快就会复发,有时还会加重真菌感染。另外,当合并严重细菌感染或局部出现较严重变态反应症状时,应首先考虑抗炎治疗。
二是选用容易吸收、渗透力强的药物。引起脚气的真菌不仅存在于皮肤表面,还藏在皮肤深层。如果药物仅仅覆盖在皮肤表面,深层的真菌将无法被完全杀灭,使脚气不能根治,时常复发。达克宁乳膏很容易被皮肤吸收,并能渗透到皮肤深层,彻底杀灭真菌。
三是选用干爽清洁、不粘衣袜的药物。战友们在使用药物时最不喜欢油腻的感觉,更担心把药物粘到衣袜上,这样不仅会弄脏衣物,还会造成浪费。达克宁乳膏采用水包油制剂,使用时皮肤感觉清爽舒适,药物很快被吸收,皮肤表面恢复光滑感觉,不会沾染衣物,是非常理想的外用药物。
治疗足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正确选用抗真菌药。常用的治疗足癣的药物有达克宁软膏、克霉唑霜、复方土槿皮酊、韦氏溶液和足癣散等。
二是正确选用剂型:应白天擦软膏(最好包好),晚上浸药液(如足癣散),双管齐下。尤其是浸药液时,一次应浸泡一小时以上,边浸边刨脚掌角质层(即老皮),使药液渗透角质深层,以杀灭僵而不的癣菌。三是坚持用药至足够疗程,切勿半途而废,切勿盲目相信“一次灵”、“一次净”之类的癣药广告。
四是几个月后再进行上述全疗程,以杀灭残余癣菌,并把鞋袜(包括皮鞋等)彻底消毒,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再次感染。
五是忌用一切激素,因激素虽有良好的止痒、抗炎功能,但它抑制人体免疫力,可使感染扩散;且激素是癣菌的良好营养,可增强其致病活力和毒力,使脚气更难治愈。
问题六:我得了很严重的脚气,请问用什么药比较好啊? 求推荐 糜烂长水泡、脚痒,脚臭或是脱皮出水,、脚气都这样的
问题七:发觉最近脚气特别严重,应该用什么药物比较有效 脚气是西医的足癣。多见于成人,儿童少见。以皮下水疱、趾间糜烂、角化过度、脱屑等
临床上可分为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
但常以一二种皮肤损害为主。
1.水疱型有瘙痒感,叠起白皮。
2.糜烂型多见于3、4趾缝间。趾间潮湿,皮肤浸渍发白,除去白皮,基底呈鲜红色,剧烈瘙痒。
3.脱屑型多见于足趾间及足底等处,皮肤角化过度,干燥,粗糙,脱屑,皲裂。多见于老年患者。
外治法:
1.水疱型可选用米醋浸泡去脚气。
2.糜烂型可选用1:1500高锰酸钾溶液、3%硼酸溶液或二矾汤浸泡15分钟。
3.脱屑型可选用米醋或者浸泡剂浸泡。
4.不管是哪种最好是搭配上癣#达净,28天左右就可以了
问题八:脚气非常严重,用什么药能治好,谢谢 有 是脚气。脚气是一种真菌感染。严格来说是营养不均衡所致。治疗效果较好为复合维生素B加醋洗脚。平时经常换洗袜子和鞋子、鞋垫,保持干燥。注意营养均衡,推荐营养汤:大骨、黄豆、东北黑木耳、红萝卜、虾仁。平时 口服些复合维生素B。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