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碘 碘伏-活碘抑菌液功效和作用
问题分析:
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紫红色晶体,可溶于水,遇乙醇即被还原。医疗上有用作清洁消毒,和用来消灭真菌之用。
意见建议:
碘伏消毒液是以碘为主要成分的抑菌液,适用于皮肤、手、粘膜消毒,不要随意使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你的病情使用。
胥博士灰甲抑菌液治好灰指甲要多久?
碘酊又称为碘酒,为红棕色的液体,主要成分为碘、碘化钾。有碘与乙醇特臭。色泽随浓度增加而变深。适应症为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
为消毒防腐剂,其作用机制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亡,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碘酒是许多家庭常备的外用消毒药。碘酒含碘2%~2.5%,碘化酒含碘1.5%及50%稀乙醇溶液,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和霉菌的作用,并能杀芽胞。
扩展资料碘酒和红药水不能一起使用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副主任秦宇红说,碘酒和红药水确实不能一起用,红药水的主要成分是汞溴红,碘酒的主要成分就是碘,碘和汞溴红混合在一起会析出碘化汞,碘化汞是剧毒。
碘化汞的侵袭力很强,它会侵入到你身体的组织里产生对局部的伤害,主要是(伤口)不愈合、溃烂。如果大量使用碘化汞,身体吸收多的话可能会导致汞中毒。
除了碘酒,碘伏也是含碘的,所以也不可与红药水混用。
红药水的主要作用是抑菌,它的杀菌作用很弱,主要用于表浅的皮肤黏膜消毒。紫药水的杀菌作用相较于红药水来说强一点,主要用于液体渗出性的表浅伤口。
碘伏在医疗中广泛使用,碘伏的渗透性和杀菌性更强,而且刺激性也小。碘酒虽然杀菌力强,但容易在皮肤上残留碘。酒精的消毒作用也相对有限,且刺激性大,不适用与大面积的伤口。
百度百科-碘酊
人民网-碘酒和红药水能不能一起使用?
医用消毒液有哪些?
传统起码要坚持一年才能.很多人往往由于碘的颜色,冰醋酸的气味以及疗程太长而中断.
它含多种除菌养护中草植物成分,对甲板渗透力强,深层次除菌,祛灰指甲,每天涂一涂,让指甲渐渐恢复健康状态。
如何正确使用消毒药水?
1,乙醇
乙醇(ethanol),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2H6O,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俗称酒精,是最常见的一元醇。
2,碘伏
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理烫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
3,氯己定
氯己定又名洗必泰,化学名为双氯苯双胍己烷,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相当强的广谱抑菌、杀菌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杀菌消毒药,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的抗菌作用比苯扎溴铵强。
4,戊二醛
戊二醛, 分子式为C5H8O2,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热水。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作为食品工业加工助剂,菌消毒剂、鞣革剂、木材防腐剂,药物和高分子合成原料等。
5,次氯酸
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结构式H-O-Cl,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是氯元素的最低价含氧酸,但其氧化性在氯元素的含氧酸中极强,是氯元素含氧酸中氧化性第二强的酸。
百度百科-次氯酸
百度百科-戊二醛
百度百科-氯己定
百度百科-碘伏
百度百科-乙醇
中效消毒剂包括哪些
在防治畜禽传染病中,合理使用消毒药是很重要的,针对不同的消毒物体,应选择理想的消毒药物。理想的消毒药应是:杀菌性能好,作用迅速;对人畜和物品无损害;性质稳定,可溶于水;无易燃性和爆炸性;价格低廉,容易得到。但是,现有的消毒药都存在一定的缺点,还没有一种消毒药是完全理想的,也就是说,还没有一个消毒药在任何条件下能够杀所有的病原微生物。消毒药的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增强或减弱,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充分发挥消毒药的效力,对这些因素应该很好了解和应用:
(1)微生物的敏感性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有很明显的不同,例如病毒对碱和甲醛很敏感,而对酚类的抵抗力却很大。大多数的消毒药对细菌有作用,但对细菌的芽孢和病毒作用很小,因此在消灭传染病时应考虑病原的特点,选用消毒药。
(2)环境中有机物质的影响当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如:畜禽的粪、尿、血、炎性渗出物等,这些有机物能阻碍消毒药直接与病原微生物接触,而影响消毒药效力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有机物往往能中和和吸附部分药物,也使消毒作用减弱,因此在消毒药物使用前,应进行充分的机械性清扫,清除消毒物品表面的有机物,以便消毒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3)消毒药的浓度一般说来,消毒药的浓度愈高,杀菌力也就越强,但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对活组织的毒性也就相应的增大了。另一方面,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消毒药的效力就不再增高。因此,在使用中应选择有效和安全的杀菌浓度,例如70%的酒精杀菌效果要比95%的酒精好。
(4)消毒药的温度消毒药的杀菌力与温度成正比,温度增高,杀菌力增强,因而夏季消毒作用比冬季要强。
(5)药物作用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消毒药的效力与作用时间成正比,与病原微生物接触并作用的时间越长,其消毒效果就越好。作用时间若太短,往往会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6)pH的影响环境或病变部位的pH对有些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影响较大。如戊二醛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但杀菌能力较弱;当加入0.3%碳酸氢钠,使其溶液pH为7.8~8.5时,杀菌活性显著增强,不仅能杀多种繁殖型细菌,还能杀芽孢,因在碱性环境中形成的碱性戊二醛,易与菌体蛋白的氨基结合使之变性;含氯消毒剂作用的最佳pH为5~6。以分子形式起作用的酚、苯甲酸等,当环境pH升高时,其分子的解离程度相应增加,杀菌效力随之减弱或消失;环境pH升高可使菌体表面负电基团相应地增多,从而导致其与带正电荷的消毒药分子结合数量的增多,这是季铵盐类、洗必泰、染料类等防腐药作用增强的原因。
(7)配伍禁忌实践中常见到两种消毒药合用,或者消毒药与清洁剂或除臭剂合用时,消毒效果降低,这是由于物理性或化学性配伍禁忌造成的。例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肥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合用时,发生置换反应,使消毒效果减弱,甚至完全消失。又如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等氧化剂与碘酊等还原剂之间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但减弱消毒作用,而且会加重对皮肤的刺激性和毒性。
中效消毒剂包括哪些
大家知不知道中效消毒剂包括哪些呢?中效消毒剂虽然比不了高效消毒剂厉害,但是其性质比高效消毒剂要好很多,那么中效消毒剂包括哪些呢?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一看了解一下哪些是中效消毒剂吧。
中效消毒剂包括哪些
人们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中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 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常用中效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乙醇、碘伏,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低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剂要求的制剂。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 按化学性质的不同,现在较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由于它们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 所有微生物杀灭。
此外,还有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它们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作为皮肤消毒剂。由于这类化合物可以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常将它们与其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
中效消毒剂包括哪些
1、消毒液依照其功效的水准可分成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过滤器消毒液、低效能消毒液。灭菌剂可消灭一切微生物菌种使其做到杀菌规定,包含室内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双氧水、二氧化氯、氢气、硫酸铜、生石灰粉、酒精等。
2、碘伏消毒液是一种医疗器材的消毒液,也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种消毒杀菌应用的液体,可以合理的具有除菌、消毒的作用,对本身创口没什么危害。如果是一些创伤,用消毒碘伏的实际效果非常好,并且碘伏消毒液造成的疼痛较为轻度,更非常容易让病人接纳,好用,主要用途普遍。
3、碘伏消毒液较为合适用以皮肤的消毒杀菌,碘伏消毒液是外敷药,不可以内服,没有腐蚀,外敷可以合理的具有消毒杀菌、除菌的实际效果。医用碘伏浓度值低,具备广谱性抑菌作用,针对体细胞繁育体、细菌和一部分病毒感染,除菌实际效果显著。以外伤外敷,碘伏消毒液也可用以手术治疗前的消毒杀菌。
4、应用碘伏消毒液也需要留意是不是有皮肤过敏的可能,碘伏消毒液对一部分金属材料也有浸蚀的功效,储存碘伏消毒液应放置荫凉、干躁的地区,防止太阳照射,能消灭细菌繁殖体(包含结核菌)、细菌和大部分病毒感染,但对细菌芽孢失效的消毒液。可用以自然环境与环境污染物件的消毒杀菌,不可以用以杀菌解决。中效过滤器消毒液包含碘化合物(碘伏消毒液、碘酊)、醛类和酚类化合物等。
名词解释
消毒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消毒剂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灭菌剂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高效消毒剂
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中效消毒剂
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低效消毒剂
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消毒因子作用的水平
根据消毒因子的适当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作用时间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可将其分为四个作用水平的消毒方法。
(1)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用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
(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电力辐射、微波和紫外线等以及用含氯、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溴消毒剂、臭氧、二溴海因等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和一些复配的消毒剂等消毒因子进行消毒的方法。
(3)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法。
(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定、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
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是指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根据其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三类:
(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子宫帽、避孕环、压舌板、喉镜、体温表等。
(3)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相接触,包括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例如,毛巾、面盆、痰盂(杯)、地面、便器、餐具、茶具、墙面、桌面、床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袖带等)等。
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
一般认为,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1)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
(2)细菌繁殖体。
(3)真菌。
(4)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5)分枝杆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6)细菌芽孢,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7)肮毒(感染性蛋白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