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草药-林下植物草本抑菌液
今天给各位分享白花地胆草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白花红花地胆头有什么功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地斩头的功效2、地胆草有什么作用?3、农村里常见的地胆草有什么作用呢?应该怎样进行种植?4、地胆头的功效5、白花地胆头有什么药效地斩头的功效地斩头即地胆头,地斩头是客家话,其具有以下功效:
1、清热凉血
在平时的菜肴中加入地胆头一起食用,这样可以清热解毒和降火,并且在配合食用地胆头的同时我们也要控制我们的饮食习性,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使身体恢复更快。
2、治咽喉炎
地胆头不仅能够清热凉血,还具有消炎止痛的效果,对慢性折磨疾病咽喉炎的恢复很有帮助,可以抑制咽喉炎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预防哮喘以及支气管炎的发生,缓解咳嗽的症状。
3、跌打损伤
地胆头中含有某些成分是有活血化瘀以及消肿止痛的作用的,它能促进我们的血液流动,使肿痛处更快消肿,一定程度的减轻患处的疼痛感,另外还可以缓解人的风湿疼痛,对于轻微的风湿关节炎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扩展资料:
地胆头主要价值
1,药材干燥全草,根茎短粗,长1~2厘米,粗约0.5厘米,密被紧贴白绒毛;根生叶多皱缩,黄
绿色,匙形或长圆倒披针形,疏被白色长毛,纸质稍柔。
茎圆柱形,粗2~3毫米,多剪断,断面中
空,茎生叶少而小。
有时茎端带有头状花序,花冠多脱落。
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2,同属植物白花地胆草的全草亦可作苦地胆使用。
其特征为茎分枝极多,被毛,叶生于茎枝上,
椭圆形或矩圆形,花白色。
3,化学成分:地胆草含表无羁萜醇、蛇麻脂醇、豆甾醇及卅烷醇、卅二烷醇、氯化钾。
又含乙酸
蛇麻脂醇酯及去氧地胆草素、异去氧地胆草素,又从其鲜花中分离出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4,药理作用:抗菌作用应用地胆草注射液(水煎浓缩后酒精提取液,再加醋酸铅去掉沉淀制成)作
体外抑菌试验(纸片法,每纸片含生药量约30毫克),对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
用平
板倾注法,每15毫升含生药18~24克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以及金
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百度百科-地胆头
百度百科-地胆头老鸭汤
人民网-一品靓鸭秋燥除补阴益血润肺健脾
地胆草有什么作用?地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苦辛,寒。
1.《纲目》:"味苦。
"
2.《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平。
"
3.《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
4.《闽南民间草药》:"苦,微寒,无毒。
"
归经
1.《泉州本草》:"入肺、肝二经。
"
2.《闽东本草》:"入肺、脾、肝三经。
"
地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凉血,清热,利水,解毒。
治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1.《生草药性备要》:"散疮,凉血,消毒,去痰。
理鼠咬、蛇伤,亦能止血。
"治肠风下血。
"
2.《纲目拾遗》:"叶:可贴热毒疮。
"
3.《广州植物志》:"治湿热。
"
4.《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消胀。
"
5.《南宁市药物志》:"叶:敷热毒疮,乳痈,跌打。
"
6.《广西中药志》:"清热解毒。
治痧气热病,捣烂敷热疮,煎汤熏洗兼内服治眼睛上膜。
"
7.《闽东本草》:"温脾利水,宽中下气。
治水肿,腹胀,咳嗽,疳积,疝气。
"
农村里常见的地胆草有什么作用呢?应该怎样进行种植?农村里常见的地胆草有什么作用呢?应该怎样进行种植?
1、龙胆治疗肺热咳嗽
如果您患有肺热咳嗽和反复咳嗽,您咳出痰,伴有口干、喉咙痛、体温高、尿红、便秘等症状;你可以用水服用30克龙胆草和30克肺心草。
龙胆的功效和功能!
2、龙胆治疮、疖。
如果是由于皮肤、毛发或皮脂腺被抓伤后出现溃疡和疖子、急性化脓性炎症,并在刺痛后感染,可以使用60至120克新鲜龙胆,用水煎炸;然后用少许酒糟和适量新鲜龙胆捣碎外敷或用水煎后外用洗净。
种植方法
土地选择与准备
龙胆是一种对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野生植物。
然而,为了产量和收入,最好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
在山坡和森林边缘地区种植时,应在种植前一年的冬季整地犁地,清理田间的石块和杂草,并根据土壤肥力,施用适量的农家肥作为基肥,以及林下种植或果园间作。
育种方法
龙胆的繁殖方法有移栽、种子直播、劈根繁殖、扦插繁殖等,生产中一般采用移栽或直播的方法。
苗木移栽播种前,种子应先干燥或发芽,然后播种在苗床上。
一般每亩1.5-2公斤,覆盖一层浅层土壤。
出苗后,要做好苗木管理。
当幼苗长到5片叶子时,可以移植。
移栽时,浇水后可进行栽培,以避免根系受损,然后可将其种植在种植地的穴中。
直播适用于纯植或果园,林下间作,地面植物行距为20厘米×开15厘米穴,每穴播种6-8粒,播种后覆盖一层肥沃土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腾出时间进行育苗和定植。
现场管理
苗木移栽成活7-10天后,必须及时检查花园。
如果发现未成活的植物,必须将其连根拔起,并及时补种。
此外,在幼苗之间进行直播也是如此。
在半个月的幼苗填充后,必须及时犁耕和除草,以促进幼苗的生长。
结合翻耕除草,每亩施用500-600公斤腐烂的人粪尿,以加速幼苗生长。
今后应根据苗木和杂草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如果杂草危害严重,除草后应及时追肥,以免植株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后期,为了节省养分,对于不留种子的种植,当8月份出现花蕾时,应及时移去花蕾,并应集中养分供应根和茎的生长,以促进根和茎的产量,提高收入。
地胆头的功效地胆头的功效如下:
1、地胆头(ElephantopusscaberL.),也称地胆草,别名苦地胆、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地胆头、磨地胆。
多年生直立草本。
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之功效,治感冒、菌痢、胃肠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结膜炎、疖肿等症,为中医常用药。
2、性味归经:苦,凉。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急性黄疸型肝
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肾炎,疖肿,湿疹。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扩展资料:
地胆头主要价值:
(1)、药材干燥全草,根茎短粗,长1~2厘米,粗约0.5厘米,密被紧贴白绒毛;根生叶多皱缩,黄绿色,匙形或长圆倒披针形,疏被白色长毛,纸质稍柔。
茎圆柱形,粗2~3毫米,多剪断,断面中空,茎生叶少而小。
有时茎端带有头状花序,花冠多脱落。
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2)、同属植物白花地胆草的全草亦可作苦地胆使用。
其特征为茎分枝极多,被毛,叶生于茎枝上,椭圆形或矩圆形,花白色。
(3)、化学成分:地胆草含表无羁萜醇、蛇麻脂醇、豆甾醇及卅烷醇、卅二烷醇、氯化钾。
又含乙酸蛇麻脂醇酯及去氧地胆草素、异去氧地胆草素,又从其鲜花中分离出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4)、药理作用:抗菌作用应用地胆草注射液(水煎浓缩后酒精提取液,再加醋酸铅去掉沉淀制成)作体外抑菌试验(纸片法,每纸片含生药量约30毫克),对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
用平板倾注法,每15毫升含生药18~24克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以及金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百度百科-地胆头
白花地胆头有什么药效回答:采集
地胆头
夏末采收,洗净泥沙,切碎晒干备用。
药材干燥全草,根茎短粗,长1~2厘米,粗约0.5厘米,密被紧贴白绒毛;根生叶多皱缩,黄绿色,匙形或长圆倒披针形,疏被白色长毛,纸质稍柔。
茎圆柱形,粗2~3毫米,多剪断,断面中空,茎生叶少而小。
有时茎端带有头状花序,花冠多脱落。
以叶多、无花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同属植物白花地胆草的全草亦可作苦地胆使用。
其特征为茎分枝极多,被毛,叶生于茎枝上,椭圆形或矩圆形,花白色。
化学成分地胆草含表无羁萜醇、蛇麻脂醇、豆甾醇及卅烷醇、卅二烷醇、氯化钾。
又含乙酸蛇麻脂醇酯及去氧地胆草素、异去氧地胆草素,又从其鲜花中分离出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抗菌作用应用地胆草注射液(水煎浓缩后酒精提取液,再加醋酸铅去掉沉淀制成)作体外抑菌试验(纸片法,每纸片含生药量约30毫克),对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
用平板倾注法,每15毫升含生药18~24克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以及金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性味苦辛,寒。
地胆头
册5张
①《纲目》:"味苦。
"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平。
"
③《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
④《闽南民间草药》:"苦,微寒,无毒。
"
归经
①《泉州本草》:"入肺、肝二经。
"
②《闽东本草》:"入肺、脾、肝三经。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宜忌
①《南宁市药物志》:"体虚者忌之。
"
地胆头
②《广西中药志》:"寒症勿用。
"
③《泉州本草》:"孕妇慎用。
"
功效
凉血,清热,利水,解毒。
治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散疮,凉血,消毒,去痰。
理鼠咬、蛇伤,亦能止血。
"治肠风下血。
"
②《纲目拾遗》:"叶:可贴热毒疮。
"
③《广州植物志》:"治湿热。
"
地胆头
④《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消胀。
"
⑤《南宁市药物志》:"叶:敷热毒疮,乳痈,跌打。
"
⑥《广西中药志》:"清热解毒。
治痧气热病,捣烂敷热疮,煎汤熏洗兼内服治眼睛上膜。
"
⑦《闽东本草》:"温脾利水,宽中下气。
治水肿,腹胀,咳嗽,疳积,疝气。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验方
①治鼻出血:地胆头、猪肝各酌量。
同煎服,连服三至四次。
(①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②治阳黄疸:地胆头连根叶洗净,鲜者四至六两。
煮肉食,连服四、五天。
③治单腹殿胀:地胆头二两。
煎水分早晚二次服,或和亦猪肉炖服。
④治尿闭:地胆草五钱至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⑤治脚气:地胆头全草一至二两,豆腐二至四两。
酌加开水炖服。
(《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热淋:鲜地胆草三两,瘦猪肉四两,食盐少许。
加水同煎,去渣,分四次服用。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⑦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地苦胆二钱。
泡入300毫升热开水中半小时,内服,每天一剂。
亦可制成片剂含服。
(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⑧治腋下生肿毒,散肿止痛,脓已成者亦安,亦治一切肿毒:天芥菜以盐醋同捣敷之。
(《医林集要》),治痈肿:一鲜地胆草全草煎水,熏洗患处。
二地胆草全草七钱,酒、水各半煎服。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⑨治指疔、乳痈:鲜地胆草全草适量,酌加甜酒酿糟同捣烂,敷于患处。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⑩治丝虫病淋巴管炎:地胆草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地胆头
⑾治蛇伤:天芥菜同金沸草入盐捣敷之。
(《纲目》)
⑿解暑热:地胆头根,同白豆、片糖煎。
(《牛草药性备要》)
⒀治肺结核病咳嗽痪血:地胆头草根二两,调猪赤肉炖服。
(《泉州本草》)
⒁治头风:鲜地胆头根二两,鸡一只,酌加开水炖熟后,再加少许红酒,分两、三次服。
(《福建民间草药》)
⒂治风湿头痛:鲜地胆草根五钱至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⒃治牙痛:地胆头根煲酒含。
(《生草药性备要》)
⒄治急性睾丸炎、慢性肾炎:地胆头根五至六钱,和鸭蛋一、两个炖服。
(《福建民间草药》)
⒅治乳腺炎:地胆头根捣烂冲酒敷患处。
又可煎水冲酒服。
(《岭南草药志》)
⒆治跌打损伤:地胆草根五钱至一两。
酒水煎熬后服用。
(《福建中草药》)
回答完毕,请给好评,谢谢
白花地胆草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白花红花地胆头有什么功效、白花地胆草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淡竹叶的功效 淡竹叶的副作用
药名
细辛
别名
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汉语拼音
xi xin
英文名
Manchurian Wildginger, Herb of Manchurian Wildginger, Herb of Seoul Wildginger, Herb of Siebold Wildginge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Asarum heteroTCMLIBopoides 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axim.)Kitag.
2.Asarum sieboldii Miq.
3.Asarum sieboldii Miq.f.seoulense(Nakai)C.Y.Ching et C.S.Yang
归经
肺;肾;心;肝;胆;脾经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1.细辛对犬左室功能的作用: 北细辛用乙醇提取至浸膏状,再加水稀释成1:2的溶液(每1ml含生药2g,简称A.H)。在心肺制备犬中静脉注射A.H.0.1-0.4ml/kg。结果显示,LVSP↑、LVEDP↓、MAP↑、CO↑、HR↑、SV↓、dp/dtmax↑、-dp/dtmax↑、t-dp/dtmax↓、Vpm↑、Vce-cpip↑、Vmax↑;在麻醉开胸犬中,静脉注射 0.05-0.4ml/kgA.H除可使MAP↓和SV↑外,其它结果与心肺制备实验基本一致;上述两个实验测得的Lis-sajous图形的正向前降支均向右上方移位。从而排除了前、后负荷的影响,表明泵功能的改善似由于A.H增强心肌收缩性能所致。A.H和北细辛中含的dl-去甲乌药碱(简称H.G)以及异丙肾上腺素(简称I.S)三者进行比较。结果三者均能增强犬左室功能,但A.H可使SV增加,H.G和I.S却使SV减少。其原因可能与A.H使心率增快适度、心室舒张较完全有关。
1.2.细辛对犬心源性休克的作用: 用细辛(AsarumheteroTCMLIBoids)的根制成1:2的水溶液。用犬冠脉前降枝分段结扎和冠状窦扦管阻流法制备心源性休克模型。结果细辛提取物多巴胺和细辛中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均能提高休克动物的mAP,LVSP,±LVdp/dtmax和 SCBF,降低CVR,多巴胺和细辛提取物的作用相似,但多巴胺加快心率而细辛不加快心率。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1.协同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本品挥发油中所含的甲基丁香酚,小鼠腹腔注射50mg/kg,给药后20分钟腹腔注射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15mg/kg,结果给药组小鼠均睡倒,与对照比较P<0.01,具显著协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甲基丁香酚50mg/kg与100mg/kg可明显延长硫喷妥钠(剂量为静脉注射,25mg/kg)的睡眠时间,P<0.01。大鼠腹腔注射甲基丁香酚144mg/kg,可明显加强氯丙嗪(15mg/kg)的中枢抑制作用,P<0.01。
2.2.对不同种属动物的麻醉作用: 甲基丁香酚以每分钟2.0ml(50mg/ml)的给药速度,对不同种属动物分别给药,一般静脉注射后1-2分钟进入麻醉。猫静脉注射50mg/kg剂量时,唾液分泌明显增加及出现颈部强直;犬给药后出现呕吐、排便等消化道反应;而猴、兔给药后基本无上述反应,但如给药过快可出现呼吸减慢,甚至停止,如立即停药呼吸即可恢复。
2.3.镇痛作用: 甲基丁香酚对小鼠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特异性不高。细辛煎剂能阻滞蟾蜍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具可逆性。
2.4.降温作用: 甲基丁香酚对大鼠腹腔注射90mg/kg、144mg/kg,有明显的降温作用,但比氯丙嗪(15mg/kg)为弱。
3.对家兔脑电活动的影响:
细辛挥发油对兔脑皮层、海马、中脑网状结构和心电的同步记录,证明其对中枢的作用与巴比妥类相似,都有去同步化低幅快波→高幅慢波→低幅慢波→间断性脑电消失→脑电持续消失的发展过程。心电消失出现在皮层、海马和中脑网状结构脑电消失之后。
4.对微循环的影响:
用肾上腺素引起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模型。先测定记录给药前的管径、血流情况,然后按体重0.1ml/10g腹腔注射细辛液,观察10分钟内管径及血流变化,再腹腔注射肾上腺素10μg/10g体重,观察10分钟内血流及管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细辛对轻度由肾上腺素引起的微动脉血流停止或减慢有推迟作用,但统计处理不显著。
5.抗炎作用:
由北细辛中提取的挥发油,(简称细辛油),腹腔注射给于大鼠0.24ml/kg,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01。此作用在切除肾上腺的大鼠亦存在,与醋酸可的松40mg/kg的作用相似。细辛油能降低炎症大鼠组织及渗出液中组胺含量,但5-HT和PGE2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对组胺或PGE2引起的大鼠足肿有抑制作用,而对5一HT引起的足肿胀则无抑制作用。细辛油还能对抗组胺或PGE2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能抑制大鼠胸腔因注射角叉菜胶后引起的白细胞游走;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并能使胸腺萎缩,还可降低正常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
6.抑菌作用:
初步体外试验表明,细辛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细辛还能完全抑制黄曲霉素的产生。
7.提高机体新陈代谢功能:
细辛中含的去甲乌药碱具有肾上腺素能B兴奋剂样的广泛生理作用,具有强心、扩大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及升高血糖等功效。去甲乌药碱在附3、细辛、吴茱萸等祛寒药中含有,其药理作用符合祛寒药的药理学基础。
8.抗组胺及抗炎态反应:
从北细辛中分得的甲基丁香油酚、Hakucl、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胺和去甲乌药碱等,均可明显抑制组胺所制豚鼠离体回肠的收缩。细辛的水或乙醇提取物均能使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提示具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9.对平滑肌的作用:
细辛挥发油对兔离体子宫、肠管,低浓度使张力先增加后下降,振幅增加;高浓度则呈抑制。对大鼠离体子宫呈抑制作用。
10.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华细辛醇浸剂静脉注射于家兔,可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甲基丁香油酚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显著的松弛作用。北细辛醇浸剂对离体肺灌流量先呈短暂的降低,而后持续增加,可维持15-30分钟,异丙肾上腺素未见先短暂减少的现象,但在肺灌流量增加和持续时间上,均与细辛类似。因此认为细辛的后续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相似。
中药化学成分
1.辽细辛(辽宁产)全草(干品)含挥发油
2.5%,挥发油中的成分有:a-蒎烯(a-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Y-松油烯(Y-terpin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龙脑(borneol),优葛缕酮(eucarvone),爱草脑(esTCMLIBagole),2-异丙基-5-甲基茴香醚
(2-isopropyl-5-methylanisol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黄樟醚(safrol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细辛醚(asaricin),肉豆蔻醚(myristicin),榄香脂素(elemicin),β-水芹烯(β-phellanrene),β-松油烯(β-terpinene),3,4-二甲基-2,4,6-辛三烯(3,4dimethyl-2,4,6-octaTCMLIBiene),表樟脑(epica-mphor),异龙脑(isoborneol),a-松油醇(a-terpineol),十五烷(Pen-tadecane),β-甜没药烯(β-bisablene),2-甲氧基黄樟醚(croweacin),卡枯醇(kakuol),细辛脑(asarone),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酸胺腔(N-isobutyldodecateTCMLIBaeneamide)。另含和乌胺(hi-genamine)。
2.华细辛(湖北产)全草(干品)含挥油2.6%,挥发油中的成分有:a-蒎烯(a-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ine),γ-松油烯(γ-terpinene),异松油烯(ter[omp;eme),龙脑(borneol),4-松油烯醇
(terpinen-4-ol),a-松油醇(a-terpineol),爱草脑(esTCMLIBagole),萘
(naphthalen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黄樟醚(safrole),正十五烷(n-pentadecan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2-甲氧基黄樟醚(croweacin),细辛醚(asaricin),肉豆蔻醚(myristicin),榄香脂素(elemicin),a-侧柏烯(a-thujene),
细辛素(asarinin)。
3.汉城细辛(辽宁产)全草(干品)含挥发油1.0%。从挥发油中除分离出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黄樟醚(safrole),
细辛醚(asaricin)和优葛缕酮(eucarvone)外,还含有:a-蒎烯(a-
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
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l,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龙脑(borneol),a-松油醇(a-terpieol),
a-羟基-对-聚伞花素(p-cymen-a-ol),爱草脑(esTCMLIBagole),2-异丙基-5-甲基茴香醚(2-isopropyl-5-methylanisole),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肉豆蔻醚(myristicin)和榄香脂素(elemicin)等。
功效
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吴普本草》:细辛,如葵叶,赤色,一根一叶相连。三月、八月采根。
2.《别录》:细辛,住华阴山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3.《本草图经》:细辛,今处处有之,然它处所出者不及 华州者真。其根细而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今人多以 杜衡当之,杜衡吐人,用时须细辨耳。杜衡春初于宿根上生苗,叶似马蹄形状,高二、三寸,茎如麦藁粗细,每窠上有五、七叶或八、九叶,别无枝蔓。又于叶茎间罅内芦头上贴地生紫花,其花似见不见,阁结实如豆大,窠内有碎子,似天仙子,苗叶俱青,经霜即枯。其根成窠,有似饭帚密闹,细长四、五寸,微黄白色。味辛。江、淮呼为马蹄香,以人多误用, 故此详述之。
科属分类
马兜铃科
药(毒)理学
华细辛挥发油对蛙、小鼠、兔等,初呈兴奋现象,继即陷于麻痹状态,逐渐使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减退,同时反射消失,终以呼吸麻痹而亡,呼吸先于心跳而停止,对心肌、平滑肌有直接抑制作用。醇浸出液在兔身上,能拮抗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对小鼠灌胃与静脉注射,其半数致量分别为123.75mg及7.78mg/10g。细辛醇浸出液之毒性大于水煎剂。
小鼠腹腔注射细辛油的半数致量 为1.2±0.04ml/kg。甲基丁香酚给于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量为456.67±43.43mg/kg。3只猴分别静脉注射甲基丁香酚30.8mg/kg,麻醉后再继续给药30分钟,平均总给药量达90mg/kg,停药后维持麻醉时间30分钟。于给药后24小时和72小时分别进行血象、肝、肾功能检查。结果除白细胞略有上升外,其它指标均属正常。2只犬和2只猴分别静脉注射甲基丁香酚,总药量分别为198.1mg/kg、136.6mg/kg,24小时后进行血象、肝、肾功能检查,结果白细胞和尿素氮略有上升,给药72小时后尿素氮恢复正常。5只犬分别每天静脉注射甲基丁香酚50mg/kg,连续给药3天,第4天处解剖,取心、肝、肺、脾、肾、胰腺、胃、肠及脑等脏器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均无病理性变化。
主治
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生态环境
1.生于林下坡地或山沟阴湿而肥沃的地上。
2.生于林下阴湿腐殖质土中。
3.生于林下及山沟阴湿地。
各家论述
1. 李杲:细辛,治邪在里之表,故仲景少阴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也。
2.《纲目》:细辛,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惊痫者,宜用之。口疮、喉痹、齿诸病用之者,取其能散浮热,亦火郁则发之之义也。辛能泄肺,故风寒咳嗽上气者宜用之。辛能补肝,故胆气不足,惊痫、眼目诸病宜用之。辛能润燥,故通少阴及耳窍,便涩者宜用之。
3.《本草经疏》:细辛,风药也。风性升,升则上行,辛则横走,温则发散,故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肌。盖痹及肌,皆是感地之湿气,或兼风寒所成,风能除湿,温能散寒,辛能开窍,故疗如上诸风寒湿疾也。《别录》又谓温中下气,破痰开胸中,除喉痹,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益肝胆,通精气,皆升发辛散,开通诸窍之功也。其曰久服明目,利九窍,必无是理,盖辛散升发之药,岂可久服哉。细辛,其性升燥发散,即入风药,亦不可过五分,以其 气味俱厚而性过烈耳。
4.《药品化义》:细辛,若寒邪入里,而在阴经者,以此从 内托出。佐九味羌活汤,发散寒邪快捷,因其气味辛香,故 能上升。入芎辛汤,疗目痛后羞明畏日,隐涩难开。合通窍汤,散肺气而通鼻窍。佐清胃汤,祛胃热而止牙疼。此热药入寒剂,盖取反以佐之之义也。
5.《本草新编》:细辛,止可少用,而不可多用,亦止可共用,而不能独用。多用则气耗而痛增,独用则气尽而命丧。细辛阳药也,升而不沉,虽下而温肾中之火,而非温肾中之水也。火性炎上,细辛温火而即引火上升,此所以不可多用耳。或问:细辛散人真气,何以头痛反能取效?盖头为六阳之首,清气升而浊气降,则头目清爽;惟浊气升而清气降,头 目沉沉欲痛矣。细辛气清而不浊,故善降浊气而升清气,所以治头痛如神也。但味辛而性散,必须佐之以补血之药,使气得血而不散也。
6.《本草经百种录》:细辛,以气为治也。凡药香者,皆能疏散风邪,细辛气盛而味烈,其疏散之力更大。且风必挟寒 以来,而又本热而标寒,细辛性温,又能驱逐寒气,故其疏散上下之风邪,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也。
7.《长沙药解》:细辛,敛降冲逆而止咳,驱寒湿而荡浊, 最清气道,兼通水源,温燥开通,利肺胃之壅阻,驱水饮而逐湿寒,润大肠而行小便,善降冲逆,专止咳嗽。其诸主治,收眼泪、利鼻壅、去口臭、除齿痛、通经脉,皆其行郁破结,下冲降逆之力也。
8.《本经疏证》:细辛,凡风气寒气、依于精血津液便溺涕唾以为患者,并能曳而出之,使相离而不相附,则血津液便溺涕唾各复其常,风气寒气,自无所容。如《本经》所 载主治咳逆者,风寒依于胸中之饮;头痛脑动者,风寒依于脑中之髓;百节拘挛者,风寒依于骨节屈伸泄泽之液;风 湿痹痛肌者,风寒依于肌肉中之津。推而广之,随地皆有津液,有津液处,风寒皆能依附焉。故在胸为痰为滞结,在喉为痹,在乳为结,在心为癫,在小肠为水,在气分为汗不出,在血分为血不行。此《别录》之与《本经》一贯不异者也。
9.《本草正义》:细辛,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旁达百骸,无微不至,内之宣络脉 而疏通百节,外之行孔窍而直透肌肤。甄权谓治嗽,去皮风湿痹(痹,《政和本草》引作痒),亦仍《本经》之旧。又治风眼泪下,则清阳不升之迎风流泪也。弘景谓含之去口臭,则芳香固可以辟秽,然口气多由胃火,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扬汤止沸,何如釜底抽薪之为愈乎。海藏谓润肝燥,治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按:督脉为病,纯由精血大衰,络脉失养,以致脊强反折,谓为肝燥,未可厚非,然先天肾阴几于耗竭,大补肝肾真阴,恐亦难臻速效,细辛辛温,少少引经,以通阳气,虽无不可,然竟以辛之一字谓润肝燥,而视为此症主药,其弊何如,学者当自知之。石顽谓辛温能散,凡风寒风湿,头痛口疮,喉痹齿诸病用之,取其能散浮热,亦火郁之之义,按:所谓火郁者,有火郁结于内而外寒束之,不能透泄,则升阳所以散火,其郁得泄,而表邪自解,若本是气火上浮,而亦误投温散,则教猱升木,为祸尤烈。
10.《本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肌。明目,利九窍。
11.《别录》: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
12. 陶弘景:患口臭者,含之多效,最能除痰明目。
13.《药性论》:治咳逆上气,恶风,风头。手足拘急,安五脏六腑,添胆气,去皮风湿痒,能止眼风泪下,明目,开胸中滞,除齿痛,主血闭、妇人血沥腰痛。
14.《日华子本草》:治咳,消肌疮肉,胸中结聚。
15.《本草衍义》:治头面风痛。
16.《珍珠囊》:主少阴苦头痛。
17.《纲目》:治口舌生疮,大使燥结,起目中倒睫。
18.《本草通玄》:主风寒湿头疼,痰厥气壅。
19.《本经逢原》:主痰结湿火,鼻塞不利。
采收和储藏
移栽田生长3-5年,直播地生长5-6采收。9月中旬挖出全部根系,去掉泥土,每1-2kg捆成1把,放阴凉处阴干后打包入库。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及山西、陕西及山东、河南等地。
2.分布于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3.分布于辽宁。
选方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附子汤《伤寒论》;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用药禁忌
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本草经疏》:凡病内热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虚,气虚 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禁用。《得配本草》:风热阴虚禁用。
动植物形态
1.辽细辛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叶卵状心形或近肾形,长4-9cm,宽5-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上面脉上有毛,有时全体疏生短毛,下面毛较密;芽胞叶近圆形。花紫棕色,稀紫绿色;花梗长3-5cm,花期在顶部成直角弯曲,果期直立;花被管壶状或半球状,直径约1cm,喉部稍缢缩,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片三角状卵形,长约7mm,宽约9mm,由基部向外反折,贴靠于花被管上;雄蕊着生于子房中部,花丝常较花药稍短,药隔不伸出;子房半下位或几近上位,近球形,花柱6,先端2裂,住头侧生。蒴果半球状,直径约12mm。花期5月,果期6-7月。
2.细辛 多年生草本。根茎直立或横走,节间长1-2cm。叶通常2枚,叶柄长8-18cm;芽胞叶肾圆形,边缘疏被柔毛;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长4-llcm,宽4.5-13.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深心形,上面疏生短毛,脉上较密,下面仅脉上被毛。花紫黑色;花便长2-4cm;花被管钟状,直径1-1.5cm,内壁有疏离纵行
脊皱;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直立或近乎展;雄蕊着生子房中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或稍长,药隔突出,短锥形;子房半下位或几近上位,球状,花往6,较短,先端2裂,柱头侧生。葫果近球状,直径约1.5cm。花期4-5月。
3.汉城细辛 本变型与细辛相似,但叶片背面密生短毛,叶柄被疏毛,可以区别。
不良反应及治疗
1.《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
2.《注解伤寒论》: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
功效分类
温里药;利水药;开窍药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冷凉、阴湿环境,耐严寒,宜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忌强光与干旱。易积水的粘重土壤及涝洼地均不宜栽培。种子属于下胚轴休眠类型,经研究表明20-24℃胚发育较快,10-13℃低湿条件下胚很难生长分化,15-18℃生长、分化缓慢。已长根的种子需0-5℃低湿条件打破胚轴休眠,才能出苗。种子粒重4.89g。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为主,也可分根繁殖。种子繁殖:夏播,6月上旬、中旬采果实,置室内堆放1-2d,待果实变软后,去掉果皮,淘洗种子,及时播种。切勿干燥贮藏。或短期沙藏,于7月份播种,条播或穴播。条播按行距10-12cm,播幅4-5cm,每行播120-150粒,1hm2用籽约60kg。播后2-3年可移栽。分根繁殖:将根状茎顶部留根条。栽植时按行株距30cmX20cm开穴,每穴栽2-3段根状茎。
田间管理 出苗后在畦面上盖一层3-5cm厚的树叶或稻草,以保持畦土湿润。生长季如遇干旱,应适当浇水2-3次并及时松土。从6月初开始搭棚遮荫,透光度50%-60%为宜非采种田应在早春摘除花蕾。在松土、除草同时,进行整畦、培土。生长期根外追施2%过磷酸钙溶液2-3次,上冻前施有机肥,盖上枯落叶或防寒土。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菌核病、疫病等,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出苗前用1%硫酸铜消毒畦面。早春开发病时可用多菌灵:代林铵:水(1:1:200)2-4kg/m2灌根。细辛风蝶,可用敌百虫做毒饵或叶面喷施。
炮制方法
除净杂质,用水喷润,及时切段,晾干。《雷公炮炙论》:凡使细辛,一一拣去双叶,服之害人。须去头土了,用瓜水浸一宿,至明漉出,曝干用之。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辽细辛常卷曲成团。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长1-10cm,直径2-4mm;表面灰棕色,粗
糙,有环节,节间长2-3mm。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约lmm;表面灰**;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基生叶叶柄长,光滑,完整叶展平后呈卵状心形或肾状心形,先湍急尖或钝,塞部深心形,长4-9cm,宽5-13cm,表面深绿色,上面脉上有毛,下面毛密。偶见花,紫褐色,半球状,花被裂片由基部反折与花被管相贴。气芳香,味辛辣,略有麻舌感。
(2)细辛与辽细辛相似,但根茎细长,长5-15cm,直径1-3mm,节间长0.2-1cm;叶片较薄,心形。气味较弱。
(3)汉城细辛与细辛极相似,但通常叶背的毛较密,叶柄有毛。栽培品叶的毛疏密变化较大,不易与细辛区分。
显微鉴别 (1)辽细辛根横切面:表皮脱落。外皮层细胞有草酸钙小方八晶和双晶;皮层宽,有油细胞散列;内皮层明显。皮 层与中柱之比为4(-5.6):1。粗根初生本质部三原型;细根多二原型。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根茎根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细胞16-21列,外侧2-3列为厚角组
织;有油细胞、纤维及石细胞分布。内皮层明显。维管束通常4-8个,韧皮部偶见纤维,木质部内侧有纤维。髓部可见石细胞。本品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偶见草酸钙小方晶。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可见不定式气孔及类圆形油细胞,非腺毛1-4
个细胞,表面具壁疣。上表皮非腺毛长48-l00μm。直径32-40μm;下表皮非腺毛长60-140μm。直径 28-40μm。(2)细辛 根中未见草酸钙结晶。根茎中极少见石细胞。叶片北腺毛多为3-7个细胞,上表皮非腺毛长88-100μm,直径36-44μm,下表皮非腺毛长100-280μm,直径28-40μm。(3)汉城细辛根的外皮层细胞几等径。初生木质部四原
型。根茎近髓部有时可见纤维和石细胞。上表皮非腺毛l-7个细胞,长160-240μm,直径40-50μm;下表皮非腺毛4-7个细胞,长280-360μm,直径28-36μm。
药物应用鉴别
生用温散布力强,发表散寒,蜜炙温散力强,润肺止咳。细辛与白芷:皆芳辛温,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鼻塞等证。然细辛为少阴经引经药,又有温通经脉,温肺化饮之效;善治咳嗽、哮喘;白芷为阳明经引经药,消肿排脓之功,善消痈疽。
性味
辛;温;小毒
中药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5ml振摇后浸出15min,滤过。取滤液 1ml置蒸发皿中,待挥散后加1%香草醛浓硫酸试剂,溶液由浅棕色变为棕紫色。(检查挥发油)(2)薄层色谱取本品挥发油,用稀释成1:10溶液供点样用。另取1,8-按油素、甲基丁香酚、黄樟醚、a-蒎烯为对照品。样品液及对照液各适量同点于硅胶G薄展板上,以苯-乙酸乙酯(95:5)展开,展距17.3cm,用至1%香草醛浓硫酸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含杂质不得超过 1%。总灰分量不得超过12.0%。
药材基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细辛及汉城细辛的带根全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9g;研末,1-3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塞耳、敷脐;或煎水含漱。
出处
《中华本草》
这些中药的作用是什么
淡竹叶,又名竹叶麦冬、山鸡米,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全草的地上部分。淡竹叶高数寸,茎细叶绿,非常像竹米落地所生的细竹的茎叶。多年生草本,它的根一颗有几十条须,须上结有子,和麦门冬一样,仅是更坚硬而已。生于山坡林下及沟边阴湿处。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淡竹叶的功效及淡竹叶的副作用。
一、淡竹叶的功效
1、利尿通淋
用于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等,常与生地、木通等同用;或与灯心草、车前子等同用。
2、清心除烦
用于热病后烦热口渴,可与石膏、知母、太子参等同用。
用于小儿心热夜啼,常与钩藤、薄荷、蝉蜕、灯心草等同用。
用于口糜舌疮,因劳心太过、五志过极、心火上炎,发生口疮,常可与生地、黄连、灯心草同用。
二、淡竹叶的作用
1、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证明,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弱,但能明显增加尿中氯化钠的含量。
2、抑菌作用
该品水煎剂体外试验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3、解热作用
用15%酵母混悬液皮射引起大鼠人工发热,用淡竹叶水浸膏灌胃有解热作用.对用大肠杆菌皮射引起的猫和家兔发热,淡竹叶亦有解热作用,每2g/kg淡竹叶的解热效价相当于33mg/kg非那西汀(phenacetin)的0.83倍。
淡竹叶的解热有效成分能溶于水及稀盐酸,但不溶于醇及醚。4、抗肿瘤作用
淡竹叶粗提取物对s、喜。的抑制率为43.1%一45.6%,但对宫颈癌一14和淋巴肉瘤一1腹水型无抑制作用。
5、增强免疫力
并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能提高人体对不良环境和疾病的抵抗力。
6、防衰老
叶中还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研究表明,叶绿素是许多蔬菜抗诱变作用的重要成分,有抗肿瘤防癌变功效,因叶绿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这对预防心血管病和防衰老有积极作用。
三、淡竹叶的副作用
临床观察淡竹叶、鲜竹叶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食用禁忌
1、孕妇忌服。《品汇精要》:孕妇勿服。
2、肾亏尿频者忌服。
3、步不宜久煎,入食以鲜品为佳,煮粥时宜稀薄,不宜稠厚。
编辑总结:关于淡竹叶的功效及淡竹叶的副作用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可以关注。
请高手解答,这个是什么植物,能泡水喝吗?
1. 泽泻,又名建泽泻、福泽泻,为泽泻科泽泻的干燥块茎。其性寒、味甘淡,入肾、膀胱经,常用于小
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热淋涩痛、高血脂症等,被誉为“利水第一良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泽泻内含多种四环三萜酮醇衍生物泽泻醇A、B、C及其乙酸泽泻A酯、B酯和表泽
泻醇A等,以及卵磷脂、胆碱、天门冬素、植物甾醇、脂肪酸、树脂、淀粉、蛋白质和钾等成分。
药理实验证实,泽泻具有下列作用:1.有降低血清胆固醇、-脂蛋白、甘油三脂,并升高对人体有益
的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可预防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2.可改善血液动力学和心肌的血液供应。3.有抗脂
肪肝的作用。4.可改善糖代谢。5.泽泻浸膏有降血压的作用。6.有较强的利尿作用。7.对金**葡萄球菌
、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由于泽泻本身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对于中老年人,适当用泽泻煎汤饮服既可清
湿热、利小便,又可控制体内胆固醇的升高。若用于健脾化痰、利湿降脂,可选用泽泻30克,半夏、橘红
、山药、白术、山楂、枸杞子各10克,薏仁、何首乌、车前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完。好
转后,可继续以泽泻、车前草、生首乌各15克,山楂、枸杞子各12克,煎汤代茶,每日频饮,坚持服用3
个月,必有良效。
泽泻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等地。并以个大、质坚、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
2.谷芽
功效主治
1.和中消食,谷芽味甘性温,入脾、胃二经。具宽 =消谷之功,故可用于食积不化等证。《本草纲
目》:“快童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2.健脾开胃,谷芽味甘性温,能温煦脾阳,调理中气。故可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各种病证。《本草经
疏》:“具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
3.热毒下痢 , 是指腹痛,里急后重,便下粘液夹杂赤白脓血为特征。《病因脉治·痢疾论》:“
痢疾之症,便下脓血,或赤或白或黄,或三色杂下,里急后重,欲便不得便,既便又复登而厕,逼迫恼人
。”多发于夏秋季,暑热熏蒸,感受时气疫毒,入胃肠与血气相搏,则化为脓血而下痢。谷芽为健脾开胃
、和中之要药,并具下气宽中之功,用后脾强气下,邪热自除。《本草经疏》:“脾胃和,中自温,气自
下,热自除也。”《中草药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
4.津伤烦渴 , 因大病、久病之后,或阴虚火旺,虚火煎灼,或脾虚不能转输津液,均致津少而口
渴。症见日中干燥,喜饮水浆,饮不止渴等。谷芽味甘,可生津除烦,健脾调中,行气而除热。《中草药
手册》:“治烦渴,消瘦。”
5.鉴别应用,谷芽平甘,功效和大麦芽相同,尤善消化谷食和滞。但消食之力较麦芽和缓,每每同
麦芽相须为用,治食积胀满之症。
性味
甘,温。
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本草经疏》:味苦,无毒。
归经
入脾、胃经。
①《本草汇言》:通入脾、胃二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
③《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
健脾开胃,和中消食。治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①《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②《食物本草会纂》:除烦消食。
③《中药材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
3。
荆芥炭又名黑荆芥。是将荆芥切段后,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喷清水,取出晾干入药者。主治:治
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4。《中国药典》:芦根
拼音名 Lú Gēn
英文名 RHIZOMA PHRAGMITIS
别名苇根、芦头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
、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晒干。
性状鲜芦根:呈长圆柱形,有的略扁,长短不一,直径1~2cm。表面黄白色,有光泽,外皮疏松可剥
离,节呈环状,有残根及芽痕。体轻,质韧,不易折断。切断面黄白色,中空,壁厚1~2mm,有小孔排列
成环。无臭,味甘。
干芦根:呈扁圆柱形。节处较硬,节间有纵皱纹。
鉴别取本品粉末 1g,加氯仿 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芦根对照药
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
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
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
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或切后晒干。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 15~30g;鲜品用量加倍,或捣汁用。
贮藏干芦根置干燥处;鲜芦根埋于湿沙中。
备注(1)本品常配合麦冬、天花粉以清热生津;配竹茹、枇杷叶以清热止呕;配瓜蒌皮、知母、浙
贝以清肺止咳;配冬瓜子、生苡仁、桃仁以清肺排脓。
(2)芦根一药,临床上主要用于下列二个方面,既能清肺热而祛痰排脓,又能清胃热而生津止呕。它虽
属性寒,但味甘淡而力,用清肺胃,只能作为辅助的药品。不过,它有一优点,即性不滋腻,生津而不恋
邪,凡温病热恋卫、气,或热病后如有伤津口渴的证候,都可应用。苇茎汤原用芦苇的地上茎,不是芦苇
的根茎,但因一般药店不备,故以芦根代替,临床使用已久,这说明苇茎和芦根的作用相同。故在农村合
作医疗站中可以采集新鲜的芦根和苇茎同用,不但可节约挖掘芦根的人力,且可扩大药源。
5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有
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
、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
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它是农业病害防治
最理想的一味药。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6 黄连
概述:
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又名川连、味连、鸡爪黄连。以根状茎入药。因其根如连珠而色黄,故名
。主要产于中国四川、湖北、陕西等省。以四川栽培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80%,销全国各地
,并有出口。黄连是国家保护植物。
株高15-25厘米。根状茎**,常分枝成簇生状,形如鸡爪,节多而密,生多数须很。复叶基生,叶片卵
状三角形,3-5全裂,裂片再作羽状深裂。春季开黄绿色花,2歧或多歧聚伞花序,有花3-8朵。春末夏
初结果。种子长椭圆形,褐色。
根状茎用作中药时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功效,可治时行热毒、高热烦躁、泄泻痢疾、口疮、痈疽疔毒等
症。药理试验证明,有抑菌及抗病毒、抗原虫作用,并能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黄连含小檗碱、黄连
碱等多种生物碱,另含黄柏酮、黄柏内酯等成分。
同属中尚有三角叶黄连,又名雅连、峨媚连,主产于四川;云南黄连又名云连,主产于云南。其根状茎也
供药用。
7黄柏的功效: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 。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
热;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性味:苦;寒。黄柏与黄连同样含较多的小檗碱,
故其药理作用亦大体相似,参见黄连条。但含量较黄连低,并含有其他成分,作用亦有些差异。
8紫花地丁Zi hua di ding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产于我国长江下游至南部各省。春秋
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切碎,鲜用或干燥生用。
药性苦、辛,寒。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应用1.疔疮肿毒,乳痈肠痈。本品苦泄辛散,寒能清热,入心肝血分,故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消痈散结,为治血热壅滞,痈肿疮毒,红肿热痛的常用药物,尤以治疔毒为其特长。用治痈肿、疔疮、丹
毒等,可单用鲜品捣汁内服,以渣外敷;也可配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之品,如五味消毒饮
(《医宗金鉴》);用治乳痈,常与蒲公英同用,煎汤内服,并以渣外敷,或熬膏摊贴患处,均有良效;
用治肠痈,常与大黄、红藤、白花蛇舌草等同用。
2.毒蛇咬伤。本品兼可解蛇毒,治疗毒蛇咬伤,可用鲜品捣汁内服,亦可配雄黄少许,捣烂外敷。
此外,还可用于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外感热病。
9蒲公英的功效:
蒲公英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
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蒲公英的作用:
1、 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
法,对金**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
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
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蒲公英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 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蒲公英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
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10 功用主治-浮小麦的功效治骨蒸劳热,止自汗盗汗。
①《本草蒙筌》:敛虚汗。
②《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③《现代实用中药》:补心,止烦,除热,敛汗,利小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炒焦研末。
选方①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文武火炒令焦,为末。
每服二钱,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
一法取陈小麦用干枣煎服。
(《卫生宝鉴》) ②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砂糖煎水调服。
(《奇方类编》)
名家论述①《本草汇言》:卓登山云,浮小麦系小麦之皮,枯浮无肉,体轻性燥,善除一切风湿在脾
胃中。
如湿胜多汗,以一、二合炒燥煎汤饮。
倘属阴阳两虚,以致自汗盗汗,非其宜也。
②《本经逢原》:浮麦,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
11桔梗知识介绍: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桔梗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草坡、林缘,有栽培。分布于全国各地。
播种2年或栽培当年秋季采挖,割去茎叶,挖出全根,洗净泥土,乘鲜用碗片或竹片刮去外皮,放清水中
浸2至3小时,捞起,晒干;或去芦切片,晒干。
桔梗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长6至20厘米,直径1至2厘米。表面淡黄白色,微有光泽,有纵沟纹、皮孔、
及支根痕;顶端根茎长0.5至4厘米,直径约1厘米,茎痕排列呈盘节状。质硬脆,断面可见放射状裂隙,
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棕色,木部淡**。气微,味微甜、苦。
以根肥大、色白、质实、味苦者为佳。
桔梗营养分析:
1. 除含糖量较高外,还含较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C以及多种桔梗皂甙、远志皂甙、前胡皂甙和桔梗聚
果糖等。
2. 桔梗皂甙祛痰作用,并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胆酸的分泌。此外还有解热、镇痛、抗炎、镇静等
作用。
3. 桔梗具有祛痰排脓等功效。可作为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等病症的辅助食疗。
桔梗补充信息: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桔梗、炒桔梗、蜜桔梗,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桔梗适合人群:
阴虚久咳及咳血者禁服;脾胃虚弱者慎服。
桔梗食疗作用: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
升中有降;具有宣肺祛痰,下气利咽,消痈排脓的功效;
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失音,胸满肋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肺痈吐脓。
桔梗食物相克:
桔梗畏白及、龙眼、龙胆;忌猪肉。
桔梗做法指导:
1. 可配伍治疗各种痰多咳嗽,临床运用广泛,常与苏叶、杏仁、前胡、薄荷、菊花等配伍。
2. 用于咽痛咽肿、声嘶音哑,常与荆芥、连翘、射干、牛蒡子。
3. 用于肺痈咳吐脓痰,多与甘草,鱼腥草、苡仁同用。
12前胡
性味性微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
13淡竹叶
herba loophatheri
(英)common lopatherum herb
别名 竹麦冬、长竹叶、山鸡米。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ongn.的茎叶。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茎短缩而木化。须根稀疏,中部常膨大为纺锤形。秆直立
,中空,节明显。叶互生,广披针形,长5~20cm ,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收缩成柄状,无毛蔌
两面有小刺毛,脉平行并有小横脉;叶鞘包秆,边缘光滑或略被纤毛;叶舌短小,质硬,具缘毛。圆锥花
序顶生,小枝开展;小穗狭披针形,长7~12mm,宽1.5~2.5mm,最下1花为两性,余为中性,脱节于颖之
下;颖不等长,先端钝,有5脉;第1稃长6~7mm;不育外稃相互包卷,先端有短芒。颖果深褐色。花期7
~9月,果期10月。
生于林下或沟边阴湿处,主产浙江、安徽、湖南、四川、湖北、广东、江西。
采制 夏季未抽花穗前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 含芦竹素(arundoin)、白茅素(cylindrin)、无羁萜(friedelin)β-谷甾醇、豆甾
醇、菜油甾醇、蒲公英萜醇(taraxerol)及氨基酸等。
性味 性寒,味甘、淡。
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蚤休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这看着像是活血丹的叶子
活血丹,的确有金钱草之称。
活血丹(拉丁学名:Glechoma longituba (Nakai) Kupr.)
别名
特巩消、退骨草、透骨草、豆口烧、通骨消、接骨消、驳骨消、风灯盏透骨消、钻地风、赶山鞭、小过桥风、过墙风、穿墙草、疳取草、胎济草、肺风草、咳嗽药、团经药、土荆芥、野荆芥、窜地香、遍地香、四方雷公根、马蹄草、马蹄筋骨草、蛇壳草、蟹壳草、十八额、十八缺、铜钱草、小毛铜钱菜、铜钱玉带、破铜钱、破金钱、金钱艾、金钱菊、金钱薄荷、大叶金钱、对叶金钱草、大金钱草、遍地金钱、方便金钱草、连金钱、金钱草、连钱草、佛耳草、钹儿草、落地金钱
唇形科活血丹属植物种
多年生上升草本,具匍匐茎。茎高10-20厘米,幼嫩部分被疏长柔毛。茎下部叶较小,心形或近肾形,上部者较大,心形,长1.8-2.6厘米,上面被疏粗伏毛,下面常带紫色,被疏柔毛;叶柄长为叶片1-2倍。轮伞花序少花;苞片刺芒状;花萼筒状,长0.9-1.1厘米,齿5,长披针形,顶端芒状,呈3/2式二唇形,上唇3齿较长;花冠淡蓝色至紫色,下唇具深色斑点,筒有长短两型,长者长1.7-2.2厘米,短者长1-1.4厘米,檐部二唇形,下唇中裂片肾形。小坚果矩圆状卵形。 除西北及内蒙古外,全国各地均产;朝鲜也有。生疏林下、路旁、溪边。全草或茎叶入药,治膀胱结石。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及河南,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林缘、疏林下、草地及溪边。朝鲜及俄罗斯有分布。全草治膀胱结石及尿路结石,内服治伤风咳嗽、流感、咳血,外敷治跌打损伤、骨折;叶汁治小儿惊痫、慢性肺炎。
1999 《中国高等植物》 第9卷一般都是煎服,或浸酒,或捣汁。外用则捣敷或绞汁涂敷。
囧,泡水喝,没有效果吧。
再或者与其他药材同煎服。
中草药:蚤休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本草图经》:蚤休,苗叶似王孙、鬼臼等,作二、三层。六月开黄紫花,蕊赤**,上有金丝垂下,秋结红子。根似肥美,皮赤肉白。四月五月采根,日干用。
2.《本草衍义》: 蚤休,无旁枝,止一茎挺生,高尺余。颠有四、五叶,叶有歧,似虎杖。中心又起茎,亦如是生叶。惟根入药用。
3.《纲目》: 蛇虫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螫休诸名。重台、三层,因其叶状也。金线重
拼音名Zǎo Xiū
英文名rhizome of Manyleaf Paris
别名 蚩休、重台根、螫休、紫河车、重台草、白甘遂、金钱重楼、草河车、虫蒌、九道箍、鸳鸯虫、枝花头、双层楼、螺丝七、海螺七、灯台七、白河车、螺陀三七、土三七
来源
药材基源: 为百合科植物化重楼、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 (Franch.)Hara [P.chinensisFranch.] 2.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P.yunnanensis Franch.;P.polyphylla Smith var.platypetala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移栽3-5年后,在9-10月倒苗时,挖起根茎,晒或炕干后,撞去粗皮、须根。
原形态1.华重楼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茎肥厚,直径1-3cm,黄褐色,结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常带紫红色或青紫色,基部有1-3片膜质叶鞘包茎。叶轮生茎顶,通常7片;叶柄长5-18mm;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8-27cm宽2.2-10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膜质或薄纸质。花柄出自轮生叶中央,通常比叶长,顶生一花; 花两性外轮花被片4-6,叶状,绿色,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7cm,内轮花被片细线形,与外轮花被片同数,**或黄绿色,宽1-1.5mm,长为外轮花被片的1/3左右或近等长;雄蕊8-10,排成2轮,花药长1.2-2cm,花丝很短,长仅为花药的1/3-1/4,药隔在花药上方突出0.5-2mm;子房近球形,具棱,花柱短,具4-5向外反卷的分枝。蒴果球形,成熟时瓣裂;种子多数,具鲜红色多浆汁的外种皮。花期5-7月,果期8-10月。2.云南重楼 与华重楼不同点在于:根茎肥厚,直径2-3.5cm,结节明显。叶6-10片轮生;叶柄长5-20mm;叶片披针形、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5-11cm,宽2-4.5cm。外轮花被片绿色,披针形或长卵形;内轮花被片**,线形而略呈披针状,中部以上宽2-6mm,长为外轮的1/2至近等长;雄蕊8-10,排列成2-3轮,花药长1-1.5cm花丝比花药短,药隔突出部分长1-2mm。花期6-7月,果期9-10月。 3.七叶一枝花 与华重楼十分相似,其共别在于:外轮花被片4-6狭卵状披针形,长4.5-7cm;内轮花被片狭条形,长超过外轮或近等长;雄蕊8-12,花药短,长5-8mm,与花丝近等长或稍长,药隔突出部分长0.5-1mm;花柱粗短,具4-5分枝。蒴果紫色,直径1.5-2.5cm,3-6瓣开裂。种子多数,具鲜红色多浆汁的外种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华重楼生于山坡林下荫处或沟谷边的草地阴湿处。 2.云南重楼生于海拔200m左右的高山山沟林下,或阳坡杂木林下。 3.七叶一枝花生于海拔1800-3200m的林下。
资源分布:1.华重楼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2.云南重楼分布于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3.七叶一枝花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东南部。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冷凉阴湿环境,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或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根茎繁殖。种子繁殖:采用育苗移栽法,在9-10月,当种皮变红时采种。采后立即播种,作1.3m宽的高畦,按沟心距20-25cm,开横沟,深3-5cm,播幅10cm,每行播种子100粒左右,盖细土厚约3cm,次年早春出苗,当年只抽一片叶,培育2-3年即可移栽。苗期注意除草和适当施肥。移栽在冬季倒苗时进行,行株距200cm×12cm,深10-12cm,每穴栽1株,栽后施人畜粪水,并盖火灰,最后覆土。根茎繁殖:可在收获时进行,在老株从茎尖倒数3-5节处切下,作为种根。
性状性状鉴别 (1)华重楼 根茎类圆锥形,常弯曲,直径1.3-3cm,长3.7-10cm,顶端及中部较膨大,末端渐细。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具斜向环节,节间长1.5-5mm;上侧有半圆形或椭圆形凹陷的茎痕,直径0.5-1.1cm,略交错排列;下侧有稀疏的须根及少数残留的须根;膨大顶端具凹陷的茎残基,有的环节可见鳞叶。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粉质,少数部分角质,粉质者粉白色,角质者淡黄棕色,可见草酸钙针晶束亮点。气微,味苦。 (2)云南重楼 根茎类圆形,多平直,直径1.2-6cm,长4.5-12cm。表面黄棕色,少数灰褐色,环节较稀疏;茎痕半圆形或扁圆形,不规则排列。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粉性。 (3)七叶一枝花 根茎类圆柱形,多平直,直径1-2.5cm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1)华重楼 表皮细胞类方形,淡黄棕色,壁微木栓化,外壁增厚;近茎痕处最外为多列后生皮层;后生皮层细胞形状不规则;较粗根茎表皮常破碎或脱落。皮层散有叶迹维管束和根迹维管束;粘液细胞众多,针晶长56-306μm,宽31-94μm。中柱内维管束25-30个,周木型,外侧排列较密,向内渐少。中柱亦有较多粘液细胞分布。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云南重楼 皮层和中柱的粘液细胞少数,针晶长94-201μm,宽40-142μm。中柱内维管束20-35个。 (3)七叶一枝花 皮层较宽,粘液细胞较少,针晶束长达85-133μm,宽38-77μm。中柱内维管束25-40个,粘液细胞罕见。 粉末特征:(1)华重楼 类白色。1淀粉粒单粒圆形、长圆形、菱形、茧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常有类圆形突起或尖突,直径5-16μm,脐点少数可见,裂缝状、点状或三叉状;复粒较少,2-3分粒组成。2粘液细胞较多,直径54-140μm,长106-369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束长86-333μm,针晶直径2-5μm。3薄壁细胞壁具细小纹孔,有的壁呈连珠状增厚。此外,有黄棕色或亮**表皮细胞,螺纹及网纹导管。 (2)云南重楼 类白色。1淀粉粒单粒长圆形、类三角形、类圆形、卵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少数边缘有突起,直径3-15μm;复粒较多,2-4分粒组成。2粘液细胞直径99-130μm;长153-403μm;针晶束长135-190μm,针晶直径约至6μm。3薄壁细胞壁具细小圆纹孔及孔沟,或呈连珠状增厚。此外,可见黄棕色表皮细胞,网纹、梯纹、螺纹导管,鳞叶表皮细胞。 (3)七叶一枝花 灰白色。1淀粉粒单粒长圆形、类圆形、圆三角形或肾形,少数边缘凹凸,直径3-11μm;复粒较多,2-3分粒组成。2粘液细胞直径79-126μm,长85-324μm;针晶束长81-144μm,针晶直径2-4μm。此外尚有黄棕色或亮**表皮细胞,网纹、梯纹、螺纹或环纹导管,鳞叶表皮细胞。
化学成份1.华重楼 根茎含薯蓣皂甙元-3-O-α-L-夫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
1.平喘、止咳作用:豚鼠口服七叶一枝花煎剂有明显平喘作用 (组胺喷雾法)。提取物(共五种)在1/2-l/5半数致量时即有明显平喘作用,效果与 l/2半数致量的氨茶碱相似。提取物之一为皂甙,另三种 Liebermann反应阳性。小鼠灌服煎剂有明显止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无祛痰作用(酚红法)。
2.抗菌作用:蚤休(未注明品种)100%制剂在试管内对肠道杆菌和化脓性球菌等多种致病菌皆有抗菌作用,近来用煎剂未能证明其有抑菌作用。醇提取物7.8mg/ml在体外有杀灭钧端螺旋体作用,同浓度水煎剂则无此作用。用鸡胚接种法证明水或醒提取物对甲型及亚洲甲型流感病毒都有抑制作用,稀释至1:1万至1:10万仍有效,小鼠用蚤休药液滴鼻,5小时后接种病毒,其亡率比对照组略低。蚤休中含鞣质,其抗病毒作用与之有重要关系。
毒性小鼠灌服煎剂30-60g/kg,3天内未见亡。小鼠每日灌服0.4g,每天3次,连续3天;或静脉注射0.2%0.4ml/只,均无亡。故毒性很低。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的水浸液,分别加入带塞2支试管中,1管加5%氢氧化钠溶液,1管加5%盐酸溶液,密塞,振摇1min,产生大量蜂窝泡沫,加碱管比加酸管的泡沫高2倍以上。(检查甾体皂甙) (2)取本品提取液2份,挥干,1份加醋酐1ml溶解,加硫酸2滴,显**,后变红色、紫色、青色、污绿色;另一份加冰醋酸1ml溶解,加乙酰氯5滴与氧化锌少量,稍加热,显淡红色或紫红色。 (3)薄层色谱 取本品乙醇提取液,蒸乾,加2mol/L盐酸回流2h,再用石油醚萃取,蒸乾,加氯仿溶解作供试液,另以薯蓣皂甙元作对照品,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氯仿-甲醇(95:5)展开,用5%磷钼酸乙醇液喷雾,110度烤5min,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性味苦;寒;小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主治痈肿疮毒;咽肿喉痹;乳痈;蛇虫咬伤;跌打伤痛;肝热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3-10g;研末,每次1-3g。外用:适量,磨汗涂布、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注意虚寒证,阴证外疡及孕妇禁服
附方1治风毒暴肿:重台草、木鳖子(去壳)、半夏各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以酽醋调徐之;凡是热肿,熁之。(《圣惠方》重台草散)2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或小儿吹乳:重楼三钱。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3治耳内生疮热痛:蚤休适量。醋磨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4治喉痹:七叶一枝花根茎二分。研粉吞服。(《浙江民间草药》)5治小儿胎风,手足搐溺: 蚤休为末。每服半钱,冷水下。(《卫生易简方》)6治慢惊:栝萎根二钱,白甘遂一钱。上用慢火
蚤休
(《本经》)
异名蚩休(《别录》),重楼、重台、草甘遂(《唐本草》),螫休(《日华子本草》),紫河车、重楼金线(《本草图经》),白甘遂(《小儿药证直诀》),重台草(《圣惠方》),独脚莲(《滇南本草》),三层草(《纲目》),草河车(《植物名实图考》),九道箍、铁灯盏、七叶一盏灯、鸳鸯虫(《分类草药性》),双层楼(《福建民间草药》),多叶重楼、七子莲、铁灯台、枝花头(《广西中兽医药植》),九层楼(《广西药植图志》),螺丝七、海螺七、灯台七(《陕西中药志》),七层塔、八角盘、孩儿掏伞(《闽东本草》),金盘托荔枝、金盘托珠、红重楼、白河车、七叶遮花、金丝两重楼、独叶一枝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及其数种同属植物的根茎。
植物形态①七叶一枝花(《本草蒙筌》)
多年生直立草本,全体光滑无毛,高30~100厘米。根茎肥厚,黄褐色,结节明显,具鳞片状叶及众多须根。茎单一,青紫色或紫红色,直径约1厘米,基部有膜质叶鞘包茎。叶轮生茎顶,4~9片,通常为7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9~23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全缘,基部楔形,膜质或薄纸质,绿色,有时下面带紫色;主脉3条基出。花单生顶端,花梗青紫色或紫红色;外列被片绿色,叶状,4~7片,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内列被片与外列同数,**或黄绿色,线形,宽约1毫米,一般短于外列被片:雄蕊数与花被片同,花丝扁平,长3~5毫米,花药线形,金**,纵裂,长于花丝2~3倍,药隔在药上略延长、或无;子房上位,具4~6棱,花柱短,先端4~7裂,向外反卷;胚珠每室多数。蒴果球形,熟时黄褐色,3~6瓣裂,直径2~2.4厘米,内含多数鲜红色卵形种子。花期4~7月。果期8~11月。
生长于山区山坡、林下或溪边湿地。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②金钱重楼(《本草蒙筌》)
多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根茎横生,肥大,表面粗糙,节明显,每节上有纤维状须根,断面粉质。茎由根茎顶端生出,单一,圆柱形,基部带紫色。叶5~11片,一般为7片,轮生于茎顶,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7~15厘米,宽3~5厘米,叶柄常带红色。夏季茎顶抽出花梗,顶生花一朵;外轮花被片4~6片,卵状披针形,内轮花被片线形,与外轮花被片同数,长于外轮花被片;雄蕊亦与花被片同数,淡**;花柱4~5,子房8~10室。浆果状蒴果近球形,有角棱,成熟时带紫色。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区林下或山谷、溪涧边阴湿处。分布云南、广东、湖北、四川、陕西、安徽、江苏等地。
此外,尚有下列几种同属植物,亦同等入药:
①阔瓣蚤休
叶6~8片,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花的外列被片绿色,4~5瓣,内列被片**,4~5瓣,线形而略呈披针状,中上部宽2~3毫米;花柱4~5短裂。分布四川、云南。
②毛脉蚤休
全株被白色糠粕状的细小短毛,有时近于光滑无毛。叶10~12片,线形至披针形,长7.5~14厘米,宽0.9~3厘米。花的外裂被片4~6瓣,内列被片**,4~6瓣,线形或丝状;花药线形,药隔显著超出药室。分布四川、云南。
③狭叶蚤休
叶11~15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通常略弯曲呈镐刀状,长9.5~19厘米,宽5~9毫米。花的外列被片5~7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8厘米,内列被片5~7瓣,线形,超出外列被片,有时或倍之;花药药隔延伸极短或无。分布四川、云南。
④云南重楼
叶几为革质,6~9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9厘米,宽2~5厘米。花的外列被片6~9瓣,内列被片线形,前端略宽大,长4~6厘米,宽1~2毫米;药隔延长。分布云南。
⑤滇王孙,又名:金沙重楼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叶6~9片,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5~2.5厘米。花柄短于叶片,长2~7厘米;外列被片4~5瓣,披针形,长2~3厘米,宽约5毫米,内列被片4~5瓣,狭线形,长约1厘米,暗紫色;雄蕊6~10,赤紫色,花药线形,药隔暗褐色,于花药顶端延伸约3毫米;子房有时具翼,花柱4或5枚。花期5~6月。分布云南、四川。
⑥轮叶王孙
多年生草本,高30余厘米。叶通常8片,轮生茎顶,披针形。花淡**,外列被片4瓣,叶状,内列被片4,丝状。
分布山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挖取根茎,洗净,削去须根,晒干或烘干。
药材干燥根茎呈灰黄至灰褐色,圆柱形,略扁压,长4.5~8.5厘米,径2.5~3.5厘米,节结密生,呈盘状隆起,棕色鳞叶多已脱落,残留须根及其痕迹。茎基处下陷,时有灰白的残茎,周围密被棕色菲薄鳞叶。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至浅灰**。气微,略有辣味。以粗壮、干燥者为佳。
产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等地。
蚤休商品,除云南、广西外,大部分地区习用蓼科蓼属拳参组多种植物的根茎-拳参。参见"拳参"条。
化学成分七叶一枝花根含蚤休甙、薯蓣皂甙,薯蓣皂甙元的3-葡萄糖甙、3-鼠李糖葡萄糖甙、3-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甙和3-四糖甙,娠二烯醇酮-3-查考茄三糖甙等多种皂甙。
药理作用①平喘、止咳作用
豚鼠口服七叶一枝花煎剂有明显平喘作用(组胺喷雾法)。提取物(共五种)在1/2~1/5半数致量时即有明显平喘作用,效果与1/2半数致量的氨茶碱相似。提取物之一为皂甙,另三种Liebermsnn反应阳性。小鼠灌服煎剂有明显止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无祛痰作用(酚红法)。
②抗菌作用
蚤休(未注明品种)100%制剂在试管内对肠道杆菌和化脓性球菌等多种致病菌皆有抗菌作用,近来用煎剂未能证明其有抑菌作用。醇提取物7.8毫克/毫升在体外有杀灭钩端螺旋体作用,同浓度水煎剂则无此作用。用鸡胚接种法证明水或醇提取物对甲型及亚洲甲型流感病毒都有抑制作用,稀释至1:1万至1:10万仍有效,小鼠用蚤休药液滴鼻,5小时后接种病毒,其亡率比对照组略低。蚤休中含取质,其抗病毒作用与之有重要关系。
毒性小鼠灌服煎剂30~60克/公斤,3天内未见亡。小鼠每日灌服0.4克,每天3次,连续3天;或静脉注射0.2%0.4毫升/只,均无亡。故毒性很低。
性味苦辛,寒,有毒。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别录》:"有毒。"
③《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④《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辛苦。"
归经入心、肝经。
①《纲目》:"足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
③《本草再新》:"入肺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
①《本经》:"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②《唐本草》:"醋摩疗痈肿,敷蛇毒。"
③《日华子本草》:"治胎风搐手足,能吐泻瘰疬。"
④《滇南本草》:"消诸疮,无名肿毒,利小便。"
⑤《纲目》:"去疟疾寒热。"
⑥《生草药性备要》:"补血行气,壮精益肾,能消百毒。"
⑦《本草求原》:"益脾汁,升胃之清气,上行于肺,以益血行气壮精益肾,已痨嗽内伤。活血,止血,消肿,解毒。"
⑧《分类草药性》:"治痔、疔疮。"
⑨《现代实用中药》:"治扁桃体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磨汁、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涂。
宜忌体虚,无实火热毒,阴证外疡及孕妇均忌服。
①《本草汇言》:"热伤营阴吐衄血证忌用之。"
②《本经逢原》:"元气虚者禁用。"
选方①治风毒暴肿:重台草、木鳖子(去壳)、半夏各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以酽醋调涂之;凡是热肿,熁之。(《圣惠方》重台草散)
②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或小儿吹乳:重楼三钱。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③治耳内生疮热痛:蚤休适量。醋磨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喉痹:七叶一枝花根茎二分。研粉吞服。(《浙江民间草药》)
⑤治小儿胎风,手足搐搦:蚤休为末。每服半钱,冷水下。(《卫生易简方》)
⑥治慢惊:栝蒌根二钱,白甘遂一钱。上用慢火炒焦**,研匀。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汤调下,无时。(《小儿药证直诀》栝蒌汤)
⑦治肺痨久咳及哮喘:蚤休五钱。加水适量,同鸡肉或猪肺煲服。(《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新旧跌打内伤,止痛散瘀:七叶一枝花,童便浸四、五十天,洗净晒干研末。每服三分,酒或开水送下。(《广西药植图志》)
⑨治脱肛:蚤休,用醋磨汁。外涂患部后,用纱布压送复位,每日可涂二至三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蛇咬伤:七叶一枝花根二钱,研末开水送服,每日二至三次;另以七叶一枝花鲜根捣烂,或加甜酒酿捣烂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⑾治中鼠莽毒.金线重楼根。磨水服。(《濒湖集简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将重楼根茎去皮,捣碎、磨粉压片。每次3克,每日2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共服三个疗程,每疗程间停药3天。共治疗250余例。第一疗程治疗174例,有效率78%;第二疗程治疗122例,有效率96.7%;全程治疗92例,有效率为97.3%。
②治疗神经性皮炎
将蚤休根茎研成细粉,以香油或热菜油调敷。糜烂湿润病变可以粉剂直接撒布。一般治疗2~8天即可止痒,皮损逐渐消退。
③治疗外科炎症
用蚤休块根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克的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2~3次。治疗过敏性皮炎、痈疖、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结炎共37例,痊愈27例,好转6例,无效4例。
名家论述①《本草汇言》:"蚤休,凉血去风,解痈毒之药也。但气味苦寒,虽云凉血,不过为痈疽疮疡血热致疾者宜用,中病即止。又不可多服久服。"
②《本草正义》:"蚤休,乃苦泄解毒之品,濒湖谓足厥阴经之药,盖清解肝胆之郁热,熄风降气,亦能退肿消痰,利水去湿。《本经》治惊痫,摇头弄舌,皆肝阳肆虐、木火生风之症。又谓之癫疾者,癫即巅顶之巅,字亦作颠,谓是肝风上凌,直上顶巅之病。蚤休能治此症,正以苦寒泄降,能熄风阳而清气火,则气血不冲,脑经不扰,而癫疾惊痫,摇头弄舌诸病可已。若其专治痈肿,则苦寒清热,亦能解毒。治阴蚀,下三虫,亦苦寒胜湿,自能杀虫,其用浅显易知,不烦多赘。濒湖引谚语有"…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知此草专治痈疡,古今无不推重。然此类寒凉诸品,惟阳发红肿大痛名为宜。而坚块顽木之阴症大忌,非谓凡是外科,无不统治也。"
中毒解救《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七叶一枝花有毒部位,地下茎,皮部含毒较多。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引起痉挛。解救方法:一洗胃,导泻,内服稀醋酸,如痉挛则用解痉剂等,对症治疗;二广州草药医师介绍:用甘草五钱先煎水,后与白米醋、生姜汁各二两混和,一半含漱,一半内服。"
提醒您:蚤休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