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芩片治疗什么病-连芩抑菌液的功效与主治
问题一:当归汤有什么好处? 当归汤,来源自《百一选方》卷十五。其组成是淡竹叶、灯心、当归(去芦)、红枣、竹猥绥(即海金沙草)、麦门冬(去心)、乌梅、甘草、木龙(即野葡萄藤)各等分,用法为煎汤代茶,频服。主治血淋及五淋。另外,还有诸多来源的当归汤。
总的来说,当归味甘,性温,无毒。当归汤可治疗血虚,祛除风寒,调经止带,调理女性各种身体不适等。
另外,搭配其他不同药物不同做法与服用方法,有不同功效。当然,还可以做成补养的菜品,比如著名的当归乌鸡汤等。
比如:
1、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组成当归 芍药 厚朴 半夏各6克 桂心 甘草 黄耆 人参各9克 干姜12克 蜀椒3克
用法上药十味,哎咀。用水1升,煮取640毫升,分四服;体弱者分六服。
主治脾胃虚寒,湿阻气滞,心腹绞痛。
2、组成当归2两,桂心2两,芎?2两,橘皮2两,生姜2两,吴茱萸2两,芍药3两。
来源《经效产宝》卷中引《经效方》。
主治产后气虚,冷搏于血,血气结滞,上冲心满胀。
用法以水3升,煮取1升,空心服。
3、
组成当归(切,焙)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芎?1两,白术2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主治妊娠胞中虚,胎不荣长,致令萎燥。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大枣3个(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问题二:当归有什么作用? 功能主治 1.功效: 用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① 抗缺氧作用;
②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
③ 护肤美容作用;
④ 补血活血作用;
⑤ 抑菌、抗动脉硬化作用。
2.用法与用量: 炒黑,共研细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许,煎服。6~12克。
3.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当归 4.制剂:当归流浸膏 5.配方:当归、荆芥各等份。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丁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药品规格 全当归一等:干货。上部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根梢不细于0.2厘米,表面棕**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具油性,气芳香,味甘微苦,每公斤40支以内,无苔根、杂质、虫柱、霉变。
二等:基本同上,每公斤70支以内。
三等:每公斤1 00支以内。
四等:每公斤11 0支以外。
五等:(带头归)干货,除以上分等外的小货,全归占 70%,渣占30%,有油性,无苔根、杂质、虫蛀、霉变。
归头一等干货,纯主根,具长圆形或拳状,表面棕**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具油性,气芳香,味甘微苦。每公斤40支以内。
二等:同上,每公斤80支以内。
三等:每公斤120支以内。
四等:每公斤160支以内。
制作配伍 1.主要以辅疗形式添加到粥,汤中。
2.一般生用,为加强活血则酒炒用。又通常补血宜当归身,破血宜当归尾,止血宜当归炭,酒制可增活力之力;和血(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3.心肝血虚而见面色萎黄、唇爪无华、头晕目眩、心悸肢麻者,可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 ,则补血之力更强。
4.月经不调,属肝郁气滞,经来先后无定期者,可与柴胡、白芍、白术等同用。
5.年老体弱、产后以及久病血虚肠燥便秘者,可与火麻仁、枳壳、生地等配伍。
配伍禁忌 1.用量过大 口服常规用量的当归煎剂、散剂偶有疲倦、嗜睡等反应,停药后可消失。当归挥发油穴位注射可使病人出现发热、头痛、口干、恶心等反应,可自行缓解。大剂量给药,可使实验动物血压下降,剂量再加大则血压骤降,呼吸停止。当归提出物毒性较强,少量即可造成实验动物亡。临床使用当归不可过量,服药后也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2.过敏反应 有报道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引起过敏性休克。
3.用药不当当归辛香走窜,月经过多、有出血倾向、阴虚内热、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用药不当会加重出血、腹泻等症状。
4.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历史文献谈禁忌 :
1.《本草经集注》:恶南茹。畏菖蒲、海藻、牡蒙。
2.《药性论》:恶热面。
3.《本草蒙筌》:当归甚滑,大便泻者须忌。
4.《雷公炮制药性解》:风邪初旺及气郁者,宜少用之。
5.《本草经疏》:肠胃薄弱,泄泻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恶食,不思食及食不消,并禁用之,即在产后胎前亦不得入。
6.《本草正》: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
7.《本草汇言》:风寒未消,恶寒发热,表证外见者,禁用之。
8.《药笼小品》:不宜於多痰、邪热、火嗽诸症。
食疗营养 当归挥发油和阿魏酸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其水醇溶性非挥发性物质,则能使子宫平滑肌兴奋。当归对子宫的作用取决于子宫的功能状态而呈双相调节作用。正丁烯内酯能对抗组......>>
问题三:当归有什么作用对女性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尤其适合女性使用。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
对于女性当归是很好补血佳品,有活血、镇静、止痛等作用,常用于女性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等情况。
问题四:女人吃当归,有什么好处?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通常补血用当归身,活血用当归尾,和血(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功能主治: 1)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用于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 2)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为妇科要药。用于血虚或血虚而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症。 3)补血活血,又兼能散寒止痛,用于血虚,血滞而兼有寒凝,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阻的疼痛证。 4)既能活血消肿止痛,又能补血生肌,故亦为外科痈疽疮疡所常用。 5)养血润肠通便功效用于血虚肠燥便秘。用法用量: 煎服,5至15g。一般生用,为加强活血则酒炒用。
求采纳
问题五:女人喝当归有什么好处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尤其适合女性使用。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
,
,
,
,衰弱
,
,产后瘀血,例经(
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
1.对子宫
的作用
研究表明当归
对兔、
、小鼠、
、狗等动物未孕、早孕、晚孕、产后的离体子宫均有直接抑制作用,使节律性收缩逐渐变
消失,呈弛缓状态。并对抗
、
、
及
等引起的
2.对
的作用
剂或根及叶中所含
可使心肌收缩频率明显受到抑制,可以使兔离体心房
延长,对
或电流引起的麻醉猫及犬
有治疗作用
3.对血液及
口服当归水煎液后,血浆
延长,可使血栓减少,血栓增长速度减慢,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
4.对
对小鼠急性
引起的
具有保护作用;对慢性肝损害有一定减轻
和促进
功能恢复作用。
:当归
对
并发的
和早期或缓解期
有相当疗效,用药后显着改善
,体力有相当恢复。
5免疫作用
当归及其萃取物
和当归多醣对单核-
有明显的 *** 作用,对
的机体也有免疫调解和恢复作用。当归对健康人的
也有促进作用。
6.抗炎作用
当归成分正
及苯
可松弛气管
,对抗
-乙醯胆碱引起的
气喘。
7抗癌作用
当归可广泛用于各种肿瘤,尤其是
,以气血停滞、瘀血凝聚者最宜。对
的中晚期癌症或手术、放疗、化疗后正
弱之患者,亦可选用当归,以扶正抗癌。
8.抗菌作用
剂在试管内对
、
及副
、
、
、
等有轻度抑制作用。
9.除
当归中
具有抗
,能直接消除
,抑制
和
,并能与
结合,保护膜脂质
对组织的损害。
10.抗老防老
剂对小鼠学习记忆具有明显的影响,用ㄚ迷宫法测定,当归能改善
所致的痴呆,降低痴呆小鼠脑的过
质水准,和B型单胺氧化的活性,能治疗
。
11.促进造血
当归水浸液中
和当归多醣,均能显着促进
及
细胞的生成,故有抗
作用。
12.外科亦用此药,对于肿疡期的散瘀消肿,溃疡期的
,都有着良好的疗效。
13.当归有保护肝脏功能。
在医学典籍上,当归的功效和作用主要有如下这些:
1.《注解
》:脉者血之府,诸血皆属心,凡通脉者必先
益血,故
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用当归之苦温以助心血。
2.《主治秘诀》云:当归,其用有三:心经本药一也,和血二也,治诸病夜甚三也。治上、治外,须以酒浸,可以溃坚,凡血受病须用之。眼痛不可忍者,以黄连、当归根酒浸煎服。又云:血壅而不流则痛,
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
3.
:
,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
4.《
》: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
也。头能破血,身能养血,尾能行血,用者不分,不如不使。若全用,在参、芪皆能补血;在牵牛、大黄,皆能破血,佐使定分,用者当知。从桂、附、
则热;从大黄、
则寒。惟酒蒸当归,又治头痛,以其诸头痛皆属木,故以血药主之。
5.《韩氏医通》:当归主血分之病,川产力刚可攻,秦产力柔宜补。凡用本病宜酒制,而痰独以
浸透,导血归源之理,
亦然。
以人参、石脂为佐,
配以
、
、条芩,不绝生化之源;血积配以大黄,妇人形肥,血化为痰,二味姜浸,佐以利水药。要之,血药不容舍当归,故
以为君,
为臣,地黄分生熟为佐,川芎为使,可谓典要云。
......>>
问题六:中药当归的功效与禁忌是什么 当归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作用,能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诸症。那么,? 当归的功效很多,主要是补血活血。既有抗缺氧作用,又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还有护肤美容作用,更是有补血活血作用。除此之外,当归泡酒是比较好的补药,一般可以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燥滑肠。适用于痛经,腰痛,便秘,产后瘀血阻滞小腹疼痛等症,用途广泛,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当归除了补血活血,还有美容功效。主要有三大美容功效,分别是,护发、祛皱、除斑。当归通常研粉使用,是具有美容功效和医疗功效,性温,味甘辛,无毒。用其敷脸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而当归的水溶液有极强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是对付黄褐斑、雀斑的“杀手锏”,能使皮肤细嫩有光泽的功效。故而,当归既可做面膜或加入面霜中使用,食疗效果也相当不错,是美容之佳品。 当归的禁忌较多,服用要留意。可以吃当归的人群很多,但是一定要适量服用,要不,很容易产生副作用。过量口服当归煎剂、散剂偶有疲倦、嗜睡等反应,停药后可消失。当归挥发油穴位注射可使病人出现发热、头痛、口干、恶心等反应,可自行缓解。大剂量给药,会导致血压下降,剂量再加大则血压骤降,呼吸停止。当归提出物毒性较强,少量即可造成亡。临床使用当归不可过量,服药后也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因而,最好按医嘱服用。 当归可以很好的补血活血,还有美容功效。只要适量服用,不需要太害怕禁忌。适量吃当归可以可以补血活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还能美容护肤。
问题七:当归黄芪有什么作用 百利 黄芪颗粒会员价:¥27.60 黄芪与当归的用药历史长久,在临床和一些药膳中应用广泛。二者配伍,是临床上常用的补气养血活血药对,近年来对该药对调节血脂作用的研究近较为活跃。当归和黄芪无论单独使用,还是作为药对成方,他们都有一定调节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那么,? 当归,辛热,味甘,适合阴寒体质。长期服用可导致腹泻。当归功能补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进食后能增强肠胃吸收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和 *** 卵巢,对妇女延迟衰老有一定食疗作用。所以,中年妇女每日服用当归没有关系。 妇女月经,有的稍多一点,无需治疗。但是如果大量出血,来势很猛,则是病态,中医称为崩证;如果每天出血量并不很多,但经期长,淋漓不止,仍属月经过多,中医称为漏证。 黄芪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中医认为“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垂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这些症状的人,冬天吃些黄芪有益处。 黄芪适用于体质较虚之人,亚健康人群及老人等。但是要注意不能服用过频繁。
喝蓝芩口服液小便黑怎么办
消咽口腔喷雾剂
对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腔溃疡、口腔异味及各种牙痛引起的不适有抑菌清洁作用,并可促进健康...
2006-8-5 [咽炎] - 找药快照
芩连丸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蕴热引起:头痛目赤,口鼻生疮,热痢腹痛,温热带下,疮疥肿痛...
2006-7-3 [头痛] - 找药快照
鼻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鼻炎治疗时具体采用何种方法需要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以下就鼻炎的各种治疗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以下鼻炎的治疗方法由耳鼻咽喉科在线整理,仅供参考:
1.口服药物:主要是对鼻炎的原发病因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鼻炎,用药有所区别,过敏性鼻炎需要抗过敏治疗,如息斯敏,扑尔敏等。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霍胆丸,种种鼻炎片等。萎缩性鼻炎则需要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2.局部滴鼻药物:滴鼻药物一般主要用来缓解鼻炎的症状,鼻油可以缓解干燥性鼻炎的干燥,呋麻合剂则可以缓解鼻腔阻塞,激素类滴鼻液则有助于减轻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流清水涕等症状。
3.中药偏方:可以做为治疗鼻炎的参考。目前已经有很多偏方都制备成了中成药,请遵医生医嘱。
4.手术:手术主要用于药物无法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的鼻炎,可以解决鼻塞。适用于鼻甲肥大导致的鼻腔阻塞,或者鼻腔极度干燥的萎缩性鼻炎等。
5.激光或者微波治疗: 适用于鼻腔阻塞,并对打喷嚏有愿一定的好处。一般不解决流鼻涕的问题。
6.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炎:适用症同激光和微波,但损伤和副作用比较小。
鼻炎症状有很多种,鼻炎症状之一鼻塞已经在上一页中介绍。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鼻炎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头昏等,但仅靠这些鼻炎症状是不能诊断鼻炎的,还要靠耳鼻喉科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耳鼻咽喉科在线网站内的鼻炎专题内有各种类型的鼻炎介绍,但仅供您参考,因为自己感觉是鼻炎,其实可能是鼻息肉,鼻中隔弯曲,鼻窦炎甚至恶性肿瘤。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鼻炎,不妨首先到耳鼻咽喉科检查,在网上您可以先对照耳鼻喉科相关的症状专题,鼻炎的症状这里主要介绍流鼻涕,如果您有鼻塞点击这里
流鼻涕
1、慢性鼻炎:鼻涕多为粘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2、过敏性鼻炎:为流清水样涕,量较多,伴有打喷嚏,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以季节性发作。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儿。
4、慢性鼻窦炎,多为粘液脓性分泌物,双侧或者单侧,伴有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单侧的鼻窦炎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
5、鼻息肉也可以出现流清水涕 ,感染时可以伴有流脓涕 ,可出现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
6、小儿的分泌比较旺盛,如果没有其它不适,可能为冷空气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特别处理。单侧鼻塞伴涕中带血可能为鼻腔内异物引起。
7、流黄水样分泌物,要考虑鼻窦内囊肿的可能,摄鼻窦X线片或者CT。
8、涕中带血可以参照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9、其它原因还包括脑脊梁液鼻漏,萎缩性鼻炎等,后者以鼻干痂为主,鼻涕稠厚,少且臭。
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缓解症状以及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时间。
一、药物治疗
不同药物治疗的机理可能不同,有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以下列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
抗组织胺药物
扑尔敏,新敏乐等
对抗组织胺,机体在过敏原的刺激下释放组织胺,进而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
预防和治疗
扑尔敏可引起嗜睡,司机,飞行员等禁用,新一代抗组胺药无嗜睡作用。但息斯敏有副作用,慎用。
肥大细胞稳定剂
色甘酸钠眼液及口服药,曲尼斯特
在有过敏原的情况下,阻止机体组织释放组织胺。
预防
可以引起嗜睡。
减充血剂
,必通,肾上腺素,呋麻合剂
减轻鼻腔阻塞。
短期治疗
使用不超过3天,最长一周。长期使用会引起药物性鼻炎。
溴化物
减少由组织胺引起的涕多症状。
治疗
临床上不常用。
激素类药物
地塞米松眼液,伯克钠,雷诺考特
减轻对过敏原的反应并抑制炎性反应。
治疗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激素的全身副作用,但一般副作用轻微,尤其是最近用于临床的药物。
鼻用湿化剂
帮助减轻鼻腔内稠厚的分泌物和痂皮。
二、过敏性鼻炎的其它治疗方法
一般的药物治疗可以对过敏性鼻炎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可以采用其它相关的治疗方法。
明显的鼻塞的症状可以使用激光,微波或者等离子射频治疗而达到满意的效果,并通过减低鼻腔内神经的敏感性对打喷嚏和流清涕有一定的好处。最近用于临床的低温等离子系统已有报道对过敏性鼻炎尤其是重度过敏性鼻炎有明显的效果,由于其对粘膜损伤小,无明显副作用,其临床意义已经开始被一些医生所重视,可以做为治疗过敏性鼻炎中替代激光和微波最佳选择,但价格较贵是其缺点,国内较早开展等离子治疗过敏性鼻炎(包括其它类型鼻炎)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医院有: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南京八一医院耳鼻喉科,北京304医院耳鼻喉科,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等。另外中国耳鼻咽喉科论坛内众多医生和患者对低温等离子治疗鼻炎进行相关评论,您也可以进入中国耳鼻咽喉科论坛内查看。
脱敏疗法,用已找出的变应原作脱敏剂,开始均采用小剂量作皮射,并逐渐增加剂量,到最大忍受量时改为维持量,直到症状消失为止。经此法治疗的病人,体内可产生大量特异性IgG封闭抗体,可阻断抗原与IgE抗体的结合,降低介质细胞的敏感性,从而起到治疗作用,但由于过敏原可能很多,往往限制了其效果。详情可以查看本专题内的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
伴有鼻息肉的病人应该进行内窥镜下鼻息肉的手术;为降低鼻腔内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可施行翼管神经切断术或岩大浅神经切断术,据报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因痛苦较大,并且有一定的风险,故我们不主张采用这种手术。
验方
方法1 配方:菊花10克,栀子花10克,薄荷3克,葱白3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上述药物用沸水冲泡,取汁加蜂蜜调匀. 用法: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用3-5日. 适应:急性鼻炎.
方法2 配方:葱须20克,薄荷6克蔓荆子15克.制法:上述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适应:急,慢性鼻炎.
方法3 配方:生姜9克,大枣9克,红糖70克.制法:上述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用3-5日.适应:急性鼻炎.
方法4 配方:炮姜10克,炙甘草20克.制法:上述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早晚分服,每日1剂.适应:急性鼻炎.
方法5配方:葱适量.制法:将葱捣烂取汁.用法:每晚用药棉蘸葱汁,轮流塞鼻炎内.适应:鼻炎.
参考资料:
一类是风热性鼻炎(如鼻窦炎)
一类是风寒性鼻炎(如过敏性鼻炎)
当风热占据主导时,鼻炎表现为鼻干、鼻塞、流浊涕,甚至流鼻血、生鼻疮、鼻甲肥大等;当风寒占据主导时,鼻炎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
当遭受感冒或遭受风寒后,治愈不及时,或治愈不彻底,外邪进入内脏,急性鼻炎就成了慢性鼻炎,治疗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根据以上病因分析,对风热性鼻炎就要以祛风、化湿、清热、开窍为治疗原则;对风寒性鼻炎就要以解表、祛寒、化湿、开窍为原则。
1、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小铝锅内,加入麻油50克,文火煎炸苍耳子,待苍耳子炸枯时,滤取药油装入清洁瓶内备用。
用时以消毒小棉球沾药油少许涂于鼻腔内,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
注:药油涂入鼻腔时,应尽量涂进鼻腔深部。使用本法应持之以恒,尽量不要间断,治愈为止。
2、上等龙井茶 30克 ,川黄柏 6克 ,共研细末 ,以少许药粉嗅入鼻内 ,每日多次。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鼻塞伴脓性分泌物自觉鼻臭等症。
3、孩儿茶适量 ,研为细末 ,吹鼻 ,每日 3次。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流脓者。
4、苦葫芦子 30克 ,将上药捣碎并置于净瓶中 ,以 150毫升好酒浸之 ,1周后开封 ,去渣备用。用时取少许滴入鼻中 ,每日 4次。可通窍。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
5、老干丝瓜末方 :老干丝瓜 2条 ,烧灰研末保存。每次服 15克 ,每日早晨用开水送服。可化淤、解毒。主治鼻窦炎、副鼻窦炎流臭鼻涕者。
6、蜂巢 1片 ,经常嚼食之 ,10分钟左右吐渣 ,一日 3次。主治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7、辛夷花 15克 ,鸡蛋 2枚。辛夷花、鸡蛋加水适量同煮 ,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可 ,饮汤吃蛋。可解毒、消炎。主治慢性鼻窦炎、各种鼻炎。
8、芝麻油适量 ,每侧鼻腔滴 2滴 ,每日 2次。具有润燥、清热、消肿之功效。主治萎缩性鼻炎、鼻炎秋季发作干燥难受者。
9、鲜大蓟根 60克 ,鸡蛋 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 1次 ,连服 1周。具有润肺解毒 ,育阴止血之功效。主治由肺经伏火引起的鼻窦炎、鼻出血等。
10、米醋适量 ,鸡蛋 1枚。将鸡蛋打碎 ,去黄留蛋清在蛋壳内 ,注入醋 ,放在一个预先备好的铁丝架上。置火上煮至微沸 ,取下放凉 ,再置火上煮微沸 ,如此 3次 ,乘热服之。可散淤消肿、润燥生津。主治由肺经郁热所引起的咽痛、鼻疮、干呕、头痛
慢性鼻炎的中药方剂
摘自三九医药,仅供参考
方剂1
白芷30克,薄荷、辛夷各15克,
炒苍耳子7.5克
制用法:共为细末。每次服6克,饭前用葱汤或凉开水送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2
鲜枸杞根90-120克,甘草9-12克
制用法:水煎。代茶饮,连用1个月。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3
龙骨粉、白芷粉各20克,辛夷花粉30克,冰片3-5克,扑尔敏80毫克
制用法: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先用硼酸粉洗净鼻腔,再用消毒棉球蘸此粉末涂鼻腔患部,每日2 -3次,愈后停药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4
荆芥、百合、黄芪、鸡血藤、苍耳子各10克,辛夷6克,细辛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5
苏叶、葱白、生姜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6
丝瓜根、瘦猪肉各适量
制用法:取晒干的丝瓜根研成粉,与瘦猪肉拌和,做在肉丸煮熟。连服半个月见效。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7
桑叶、元参各12克,菊花、桔梗、辛夷各10克,黄芩、杏仁各6克,生石膏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8
辛夷、苍耳子各9克
制用法:水煎成汁,加入葱汁少许。滴鼻,每日3-5次。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9
穿心莲、虎杖各20克,鹅不食草60克,麻黄6克,金盆15克,冰片3克
制用法:研细末,凡士林调成药膏,如黄豆大。每日2次,每次1个,涂入鼻腔内。
适应症:鼻渊
方剂10
桑叶、菊花、当归、川芎、辛夷、苍耳子、黄芩各15克,稆豆衣50克,银花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渊
方剂11
葱须20克,蔓荆子15克,薄荷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渊
方剂12
鱼腥草30克,麻黄3克,杏仁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渊
方剂13
苍耳子、藁本、薄荷各10克,白芷、麦冬各20克,葛根、黄芩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渊
方剂14
薄荷(后下)、石菖蒲各6克,桔梗、牛蒡子、辛夷各9克,荷叶、连翘各12克,细辛3克,元参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风火证
方剂15
连翘、南沙参各12克,桔梗、荆芥、诃子肉各6克,麻黄、细辛各3克,辛夷9克,银花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风寒证
天王补心丹
适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口舌生疮...
2006-6-30 [心悸] - 找药快照
清热祛毒丸
用于小儿热毒蕴积,头面生疮,皮肤溃烂,口舌生疮,心热烦渴,痘疹余毒不清...
2006-6-29 [口疮] - 找药快照
清热丸
清热解毒,散瘀凉血,消肿。用于急热惊风,中暑头昏,吐血,衄血,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齿疼痛,大便不通,小便不通,小便赤黄...
2006-6-29 [中暑] - 找药快照
清热凉血丸
滋阴,清热,凉血。用于孕妇上焦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耳鸣牙痛,孕妇血热子烦...
2006-6-29 [眩晕] - 找药快照
喉痛解毒丸
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喉痹乳蛾,疔疖肿毒以及口舌生疮...
2006-6-29 [口疮] - 找药快照
西羚丹
退热消炎,清胃利便。用于头痛、牙痛、口舌生疮、暴发火眼、咽肿、大便不通,烦躁口渴。高血压、牙龈炎、口腔炎、舌炎、结膜炎等急性炎症属热毒者...
2006-6-29 [头痛] - 找药快照
化毒丹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实火,口舌生疮,牙根出血,颈颊赤肿,周身常生疮疖所致的斑疹、荨麻疹、湿疹、带状疱疹、手足体癣、银血病等疹后余毒不净...
2006-6-29 [口疮] - 找药快照
穿心莲胶嚢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痛肿疮疡,毒蛇咬伤...
地榆煮水喝功效
扬子江 蓝芩口服液¥22.00 我们应该都经历不少服用药物后出现各种奇怪现象的情况,例如小便发黑等,但其实患者们不需过于担心。那么,? 蓝芩口服液的药理作用是:对伤寒、副伤三联菌所致的家兔发热及鲜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有一定的解热作用;能缓解二甲苯和角叉菜胶所致大、小鼠炎症反应;提高小鼠对热板疼痛反应的阈值;体外抑菌试验及鸡胚羊膜腔接种等法显示,本品对金**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及甲、乙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蓝芩口服液是由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组成的中药制剂。蓝芩口服液主要能够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热。 个别患者服蓝芩口服液后出现轻度腹泻,一般可自行缓解。喝蓝芩口服液小便黑是蓝芩口服液的一个不良反应,停药后也可自行缓解,患者们无需太过担心。 康爱多药店是广东康爱多连锁药店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网站利用互联网快捷优势,为客户提供贴身的健康服务,更低价的产品为我们主营目标,“专业的厂家直销网上药店”成为康爱多药店远近传播品牌。康爱多药店的药品齐全且有质量保障,放心大家购买。康爱多药店是可以买到受到大家欢迎的蓝芩口服液,而且价格合理,适合大家购买。 想要购买蓝芩口服液,可到康爱多药店进行购买。康爱多药店致力于帮助老百姓提高用药水平、降低用药费用,为病患朋友提供厂家直供、低价,绝对正品的优质药品。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地榆分地榆炭,酒地榆,盐地榆,地榆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敛疮,地榆的作用是治吐血,咯血,便血,血痢,赤白带下,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地榆用药禁忌是虚寒者忌服地榆。
基本概述
地榆
药名:地榆
别名:酸赭、豚榆系、白地榆、鼠尾地榆、西地榆、地芽、山枣参、蕨苗参、红地榆、岩地芨、血箭草、黄瓜香、野升麻、马连鞍、花椒地榆、水橄榄根、线形地榆、水槟榔。
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止血药。
性味:苦酸;寒;无毒。
归经:肝经;肺经;肾经;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药材基源: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长叶地榆的根。
炮制方法
1、地榆: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浸泡,润透,切成厚片,晒干。
2、地榆炭:取地榆片,置锅内炒至外表变为黑色,内部老**,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3、醋地榆:取地榆片,加麸醋拌匀,吸尽后放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筛去灰屑。每地榆炭100kg,用麸醋10kg。醋地榆长于收敛止血,常用于崩漏下血。
4、酒地榆:取地榆片,加白酒拌匀,吸尽后放入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筛去灰屑。每地榆片100kg,用白酒5kg。
5、盐地榆:取地榆片,用武火炒至外黑内老**,喷洒盐水炒匀,取出晾干。每地榆片100kb,用食盐3kg。
功效作用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1、《活法机要》记载:地榆治久病肠风,痛痒不止;地榆五钱,苍术一两。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日一服。
2、《补缺肘后方》记载:地榆治蛇毒:地榆根,捣绞取汁饮,兼以渍疮。
3、《日华子本草》记载:地榆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4、《沈氏尊生书》地榆甘草汤 记载:地榆治便血: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末五钱,水二盏,入砂仁末一钱,煎盏半,分二服。
5、《唐本草》记载:地榆主带下十二病。
6、《滇南本草》记载:地榆治红白痢,禁口痢:白地榆二钱,炒乌梅五枚,山楂一钱。水煎服。红痢红糖为引,白痢白糖为引。
7、《本草正》记载:地榆清火明目。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
8、《补缺肘后方》记载:地榆治猘犬咬人:地榆根末,服方寸匕,日一、二,亦末敷疮上,生根捣敷佳。
9、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记载:地榆治无名肿毒,疖肿,痈肿,深部脓肿:地榆500克,田基黄200克,研末,田七粉5~15克。调入700克凡士林中成膏,外敷患处。
10、《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记载:地榆治烧烫伤:地榆根炒炭存性,磨粉,用麻油调成50%软膏,涂于创面,每日数次。
11、地榆治湿疹:地榆面、煅石膏面各二十两,枯矾一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
12、《圣济总录》地榆汤 记载:地榆治血痢不止:地榆二两,甘草(炙、锉)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渣,温服,日二夜一。
13、《纲目》记载: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14、《本草正义》记载:地榆苦寒,为凉血之专剂。妇人乳痛带下,多由于肝经郁火不疏,苦寒以清泄之,则肝气疏达,斯痛可已而带可止;然气滞痰凝之乳痛,及气虚不摄之带下,非其治也。止痛除恶肉,皆以外疡言之,血热火盛,则痛而多恶肉,地榆清热凉血,故止疡患作痛,而能除恶肉。
15、《圣惠方》记载:地榆治妇人漏下赤色不止,令人黄瘦虚渴:地榆二两(细锉),以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渣,食前稍热服一合。亦治呕血。
16、《开宝本草》记载:地榆止冷热痢及疳痢热。
17、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记载:地榆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生地榆、太子参各一两,或加怀牛膝一两,水煎服,连服二月。
18、《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记载:地榆治胃痛,胃肠出血。
19、《别录》记载:地榆止脓血,诸痿,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20、《全展选编·皮肤科》记载:地榆治湿疹:地榆面十五两,密陀僧三十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
21、《本草求真》记载:地榆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俾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得此则能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歧,讵知其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或滞,实力解热止血药也。
22、《药物图考》记载:地榆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
23、《纲目》记载:地榆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24、《药品化义》记载:地榆解诸热毒痈。
25、《滇南本草》记载:地榆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26、《药性论》记载:地榆止血痢蚀脓。
27、《小儿卫生总微方论》记载:地榆治面疮赤肿焮痛:地榆八两(细锉),水一斗,煮至五升,去渣,适寒温洗之。
28、《本经》记载:地榆主妇人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29、地榆治湿疹:地榆一两,加水两碗,煎成半碗,用纱布沾药液湿敷。
30、《全展选编·传染病》记载:地榆治急性菌痢:水橄榄根研粉,成人每服三至六分,每天三次,儿童减半。
31、《本草选旨》记载:地榆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以之敛血,则同归、芍。以之清热,则同归、连。以之治湿,则同归、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则同归、萸。以之温经而益血,则同归、姜。大抵酸敛寒收之剂,得补则守,得寒则凝,得温暖而益血归经,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食用方法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用药禁忌
1、虚寒者忌服地榆。
2、《本草经集注》记载:地榆得发良。地榆恶麦门冬。
3、《本草衍义》记载:虚寒人及水泻、白痢,即未可轻使地榆。
4、《本草经疏》记载:胎产虚寒泄泻,血崩脾虚泄泻,法并禁用地榆。
5、《本草汇言》记载:痈疮久病无火,并阳衰血证,并禁用地榆。
6、《医学入门》记载:虚寒冷痢禁用地榆。热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涩早也。
7、《本经逢原》记载:气虚下陷而崩带及久痢脓血瘀晦不鲜者,又为切禁。性能伤胃,误服多致口噤不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