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产品展示

本草岗清草本抑菌膏-本草岗清皮肤抑菌液

本草岗清草本抑菌膏-本草岗清皮肤抑菌液

以下这些资料总会有一条合适你

多睡觉,少熬夜,多做眼部按摩。如果眼部没有什么问题,平时用一些补水的眼霜,如果有黑眼圈或是小细文,可以用一些专门的眼霜,不同年龄也要用不同的。

近视眼:要避免视力衰退,就得多吃鱼,柑桔类水果和红色果实,这是防止近视的有效方法,但不要吃那些加重近视的食物,特别是多种糖果、甜食、全脂

奶酪。

远视眼:应多吃大蒜、洋葱、乳制品、动物肝脏。

青光眼:眼压过高导致青光眼,为了减低眼压,每于喝一升半水。要少吃油腻东西,不要喝茶、咖啡、酒,并应完全戒烟.

你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电脑吗? 眼睛有干涩、血丝、怕光,流泪,甚至红肿的现象吗?如果有,说明你的眼睛已经受到了伤害。眼睛疲倦的原因一般与眼泪的分泌有关,这要引起你的重视,并要加倍保护眼睛,而如果能在饮食中加入一些营养眼睛的食物,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维他命A

不用多说,素有“护眼之必需”之称的维他命A,是预防眼干、视力衰退、夜盲症的良方,以胡萝卜及绿、黄的蔬菜及红枣含量最多。

维他命B

维他命B是视觉神经的营养来源之一,维他命B1不足,眼睛容易疲劳;维他命B2不足,容易引起角膜炎。可以多吃些芝麻、大豆、鲜奶、小麦胚芽等食物。

枸杞子

枸杞子清肝明目的疗效大家早已知道,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他命A、B1、B2、C,钙、铁等,是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

枸杞子的三种食疗配方:

1. 枸杞子+米:煮成粥后,加入一点白糖,能够治疗视力模糊及流泪的现象。

2. 枸杞子+菊花:用热水冲泡饮用,能使眼睛轻松、明亮。

3. 枸杞子+猪肝:煲汤具有清热、消除眼涩、消除因熬夜出现的黑眼圈。

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及润肠的功效,能改善眼睛肿痛、红赤多泪,防止视力减弱。

还要学会睡觉。

你知道吗?睡觉前喝什么水和睡眠的姿势都会影响你的眼睛状况。

1. 睡觉前不能喝过多的水,否则频繁起夜是一方面,还会引起眼泡明显的浮肿;另外,咖啡和茶,会让体内水分迅速挥发,眼睛也因而更容易干涩。

2.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眼睛疲倦的最佳方法,不过要注意睡姿,俯卧和侧睡往往会让眼尾出现皱纹,或出现眼肿现象,恰当的睡姿应该是仰卧而睡。护眼睛不仅仅是滴点高级眼药水,从饮食习惯做起更为重要。因为眼睛需要眼泪的滋润,而眼泪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B2;视物的过程需要维生素A的参与;视神经的传导又需要维生素B族的帮助;预防眼睛的老化需要健康的血管,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此很有帮助。

维生素A是我们中国人容易缺乏的一种维生素。在缺乏维生素A时,眼睛往往感到发干、发涩,容易疲劳,严重时眼白表面干燥、皱缩,甚至导致角膜溃疡。在这些症状发生之前,人的暗光视力已经降低,暗适应能力差,也就是说,从亮处到暗处时很久难以适应。补充维生素A应多吃肝脏、牛奶、蛋黄、绿叶蔬菜、胡萝卜、红薯等。

缺乏维生素B2容易使人口角、唇、舌发炎,也会使眼睛密布血丝、怕光,易流泪。补充维生素B2应多吃肝、肾、牛奶、绿叶菜、蘑菇、红薯等。

此外,牛磺酸对缓解视力低下、眼睛疲劳有很好的作用。牛磺酸在水产动物如乌贼、虾、蟹、牡蛎、贝、海鱼和牛奶中含量较高。

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有助于补肝明目,缓解眼睛疲劳。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蛋黄中,植物性食物只能提供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胡萝卜、西红柿、波菜等蔬果中。

维生素C对眼睛也十分有益。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血液中高出数倍。随着年龄增长,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晶状体营养不良,久而久之会引起晶状体变性。所以要多吃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

胡萝卜富含蔗糖、葡萄糖、淀粉等,其中以维生素A原的含量最多,其作用和鱼肝油相似。此外,胡萝卜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维护眼睛和皮肤的健康。

菠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它不仅是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也是护眼佳品。

其他明目食品:西红柿、韭菜、枸杞子、青椒、 杏 、枣、红薯。

电脑操作者在荧光屏前工作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视紫红质主要由维生素A合成。因此,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而多饮些茶,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会有利于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

绿茶抗辐射作用

专家认为,平时多喝绿茶可起到一定的抗辐射作用。《神农本草》把茶列入365种药物之中,并说“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专家认为,绿茶中含有的维生素C、维生素E,特别是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从而起到抗辐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此外,茶叶中含有胡萝卜素,它在肠壁和肝脏的作用下,可以转变为维生素A。而维生素A具有滋养眼睛、缓解眼睛疲劳、预防夜盲症的作用。

菊花茶呵护眼睛

此外,电脑族也可用菊花茶“呵护”眼睛。华人自古就知道菊花有保护眼睛的作用,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

菊花茶加入枸杞

《本草纲目》记载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现代药理表明,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电脑族,多喝些菊花茶有利无害。

喝菊花茶方法简单,只要将市面上销售的,干燥后的菊花泡水或煮来喝就可以,平时可以定时泡一两杯菊花茶来喝,能达到眼睛保健的作用,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对视力也有帮助。

也有人喜欢在菊花茶中加入枸杞,泡出来的茶就是有名的“菊杞茶”,具有更高的护眼睛作用,因为菊花与枸杞都是中药护眼的药材。

值得注意的是,菊花性凉,虚寒体质,平时怕冷,易手脚发凉的人不应该经常饮用,应该适量的喝

参考资料:

和雅虎知识堂

经常喝菊花茶有副作用吗?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等了一年的端午节如期而至,伴随着农历五月最好的阳光,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千百年来,艾草从不曾辜负人们的期许,端午节当日,华夏大地上,勤劳的人们鸡未叫时便已出发,到田间地头,摘下那一叶最具能量的艾叶。

农历五月是艾香满堂的季节,华夏子孙的端午节便是围绕着艾草而展开的: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等民间习俗相传千年。

治病辟邪传“爱”

艾,芳香且益健康,古往今来,百姓无不喜欢。在没有蚊香的年代里,每到夏天晚上蚊子嗡嗡的叫,点一把干艾蒿来驱蚊子,气味芳香且效果很好。若是身上被蚊子叮了一口,肿得难受之时,用陈艾熏熏症状即刻减轻。端午节当日,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驱邪避灾,预防疾病。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香囊,美丽芬芳,随身佩戴,用以驱瘴防疾。

艾,又是一味食疗方,唐代孟洗《食疗本草》记载:“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作馄饨,治一切鬼恶气,上服治冷痢。”时至今日,各地保留着“采艾为粢”的习俗,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的功效,食之有醒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艾,更是一味极好的药材,《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以艾为灸的方法最为医者推崇,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针药不愈的病症,艾灸可以治愈。《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便是说艾能续命。

艾草,自古以来,便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人对艾还赋予诸多美誉,如尊称长老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称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艾不仅是为了辟邪、治病,更是为了祭奠为国忧思的大诗人屈原,是一种怀念。

“艾”与“爱”同音,香雾缭绕,艾叶青青,在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传承中,流传下来的不仅是中华民族那些古老的习俗,更有绵绵不断的“爱”。

最负盛名为蕲艾

在鄂东南地区,蕲春“俯手皆有药,路人皆懂医”,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喜欢用蕲艾与菖蒲等一起或悬置门头,或者点燃熏室。其间有民风民俗使然,亦是医药卫生讲究习惯。

艾草处处有,此蕲艾又有何等神奇?

蕲春,全国唯一一个以药物命名的县,取义“蕲菜逢春而生”。顾名思义,蕲艾因生产于历为州、路、府所在地的蕲州而闻名,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即是蕲州人,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花费27年时间对本草学进行了全新的整理总结,著就皇皇大典《本草纲目》。在书中,对家乡的风物丝毫不惜笔墨,把蕲艾与蕲竹、蕲蛇、蕲龟并称为“蕲春四宝”。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尤其钟情艾草,他曾对不同地区的艾做过比对实验,最后数据显示,产自蕲春的艾挥发油含量较其他地区高,而挥发油含量与艾叶的抗菌、温热、通经化瘀能力密切相关。

另一项不同时间采摘的艾草分析实验印证了千百年来先民们流传下来端午采艾习俗的科学性。作为常见的药品,艾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成分,例如,2-甲基丁醇、顺3-乙烯醛、1-辛烯-3-醇、4-松油烯醇、桃金娘醇、紫苏醇、樟脑、龙脑、甲基丁香油酚、橄榄烯等,除了挥发油,艾叶还含有黄酮类、萜类、桉叶烷类以及豆甾醇、油酸乙酯、苯亚甲基丁二酸等成分。

“实验数据显示,端午当日采出的艾挥发油含量均高于其他时候,因此端午采的蕲艾可谓艾中极品,这也是很多专业中医师指定的艾绒、艾条原料。”吴焕淦表示。

插艾不限于端午

据考证,端午节起源于原始图腾社会龙图腾团族举行的图腾祭风俗。由于这个节日正值初夏之际,是瘟疫和虫害流行与滋生的时期,先民们为了防疫驱虫,保护健康,便采用插艾叶这种简单的卫生设施,以抵抗瘟疫与虫害的侵袭,并一直为国人所采用,直至流传到今日。

“事实上,在端午节这一天,把艾叶悬挂在家中或房门两边,不仅有点缀作用,还的确具有适应夏季清洁卫生与防疫、消毒、杀虫和灭菌之功效。”吴焕淦解释道,艾叶,是一种菊科植物,民间则称“五月艾”,在我国各地均有生长,无论是其叶子,还是其根、茎,均可入药治病。在入药时,尤以正面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叶厚、质柔韧、香气浓郁者为佳。

古人觉得生病是因为邪气,而挂艾后人变得较少生病,于是先民们认为艾草能辟邪。“其实这要归功于艾草特殊的芳香气味,其主要含有桉叶油醇、侧柏酮、菊槐酮、樟脑、龙脑、4-萜烯醇、石竹烯、石竹素等成分,有多种功能,可起到止咳、平喘、化痰、温经、散寒、镇痛、止血、安胎、驱虫、杀菌等作用。”

在吴焕淦看来,插艾并非只限于端午,艾草插于家中可谓是天然的空气消毒剂和蚊香。走入吴焕淦的办公室,隐约透出一股悠悠艾草香,虽然已是初夏时节,门窗敞开,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却并不曾有蚊虫侵扰。吴焕淦微笑着指向自己椅子背后的那一束艾草,“这是前几年放在那儿的,虽然艾叶已经阴干,但气味犹存,我的学生们也总说办公室里蚊虫少空气清新。”

民间有谚,“农历五月五,天师骑艾虎。蒲剑斩蜈蚣,百虫归地府。”“荒坡艾叶喷喷香,溪边菖蒲伴石长。青烟剑叶能驱疫,岁岁端午站门岗。”

多年来,每逢端午节,吴焕淦仍保持着用艾草、石菖蒲、白芷点燃熏室的习惯。关上门窗,将三年以上的陈艾以及中药石菖蒲、白芷以6:1:1的比例混合后置于房屋中央点燃,熏蒸全屋后人退出家中,待一两个小时后重新回到家中开窗通风。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已更加全面深入。有研究证实,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气有抑菌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所以能避免细菌和病毒入侵呼吸道,起到预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艾与苍术、菖蒲、白芷等混合烟熏对金**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以及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功效。

艾叶坐垫祛体寒

每年一到穿裙子的季节,寒性体质就彻底暴露了。“膝盖太矜持,一露出来就像两坨冰,嗖嗖冒凉气。”“冷气一开,肩颈都要硬上一些,更酸爽了。”“痛经总能更痛一些。”“每年一入夏就准时腹泻”……这样的抱怨声总不绝于耳。在中医师眼中,这都是陈寒在作怪。

“夏天,天气炎热,汗液增多,皮肤毛孔处于舒张状态,一来人体阳气容易宣发过度,二来贪凉吹空调等寒气容易损伤身体。”吴焕淦进一步解释道,“膝盖、肩颈等,夏日贪凉,多无衣物覆盖,加之空调等所致的寒气长久刺激,导致寒邪入体,气血不畅,局部酸痛僵硬。寒可损伤阳气,伤及脾阳,则容易腹泻腹痛;伤及胞宫,则痛经者痛更甚。”

夏天,正是最容易将寒气驱除的时期。夏天是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借助自然界的阳气,提升机体内的阳气,天人合一,就可以轻松驱寒,温阳通络,因而才有“冬病夏治”的古老传统。

随着阳气最盛的端午节的到来,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不辜负艾草这一年的阳光。吴焕淦在临床中总也喜欢推荐给病人一个改善寒性体质、宫寒的——坐垫法。

坐垫法实则是清代名医吴尚先很推崇的。他曾在《理瀹骈文》中说:“若内服药不能达到或恐伤胃气者,以坐为优矣。”

吴尚先的坐垫方子简单明了:艾叶500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患者直接坐于其上,便可“驱寒、通经络、提升阳气”。

“艾叶性温,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效。艾叶装在坐垫里,可通过局部皮肤、穴位,作用于人体,可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温暖子宫及五脏六腑,从而治疗阳气不足导致的腹泻、痛经等症。而依赖艾叶辛温走串,擅长通经络的特性,艾绒坐垫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恐吃药伤胃气的人,而且它能直接、长久地作用在下焦。”尤其面对那些整日坐着办公的白领,吴焕淦总喜欢推荐这个外用的艾绒坐垫。

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甚至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吴焕淦都会建议他们自制一个艾绒腰封。“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多与身体阳虚或者容易感寒邪有关。艾绒腰封,一来可以御寒于外,减少寒邪入体的机会,二来可以借助艾的药效温阳于内,补充体内的阳气,从而缓解、减少痛经、腰腹冷痛。阳气旺盛了,则气血运行顺畅,新陈代谢增强,对部分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也有减肥瘦腰的功效。”

吴焕淦特别指出,夏天到了,用三年陈艾制作一件艾绒肚兜给孩子睡觉时穿,在神阙穴也就是肚脐这块缝入一层艾绒,这样既可防止孩子蹬被子受凉,也可起到安眠作用。

对于肩颈容易受寒、肩颈僵硬不舒服的朋友,做个艾绒肩颈垫子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绒可以做枕头、肚兜、坐垫,靠垫等等。这都是利用艾温阳祛寒通络的功效,通过皮肤穴位等渗透药力。”吴焕淦总结道。

如今,很多家庭已经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而将艾草加水煮半小时,取药液泡脚,更可促进血液循环,除菌止痒,安神助眠。在闽南以及台湾地区流行的“药草浴”,大多也以艾草作为主要成分,也可以自行在家中用艾草熬水泡浴,可令肌肤长久保持湿润,还可预防过敏的发生;产妇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以驱散风寒,促进恢复。

将艾草熬水给小孩洗澡,更可以驱散蚊蝇,预防和治疗痱子、疖疮。民间也有用艾草煮鸡蛋,剥掉蛋壳,用温热的蛋白在婴幼儿湿疹上轻柔滚摩,可以止痒和促进湿疹吸收,也可以在胃部和腹部轻柔滚摩以帮助消化,健脾止泻。

白头翁的功效和作用,白头翁的功效和作用与主治

菊花茶属寒性,不能长期大量饮用。

菊花泡水喝能清热解毒,而且其芳香清甜,深受大众的喜爱,但是喝菊花茶并非百利而无一害,其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点:

1、菊花茶虽然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但对中医所指的阳虚体质就不太合适。

花茶偶尔饮饮无妨,但几乎所有的花茶,都不能长期大量随意饮用,应根据人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

2、由于菊花性凉,体虚、脾虚、胃寒病者,容易腹泻者不要喝。 菊花茶最适合头昏、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以及血压高的人喝。

3、孕妇不能喝菊花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而咖啡因有兴奋作用,饮用过多则会刺激胎动增加,甚至危害胎儿的生长发育。

4、阳虚体质的人,如果一味地喝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菊花茶,容易损伤正气,越喝越虚,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多喝性凉的菊花茶还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导致反酸。可见,用菊花茶来降火清热也是有选择的,不能千人一方。

5、野菊花性苦寒,长期服用或用量过大时会伤及脾胃阳气,出现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大便稀溏等不良反应。

菊花性微寒,有些阴虚火热体质的人喝菊花茶会引起上火的现象,喝之前需要清楚自己的体质,尤其是平时怕冷、易手脚发凉的人不宜经常饮用,以免起到反面效果。

人民网-常喝菊花茶伤身体?阳虚体质不宜喝

喝菊花茶下火,直接吃掉菊花可以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头翁的功效和作用,以及白头翁的功效和作用与主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2、白头翁的功效及作用3、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你知道吗4、你知道中药“白头翁”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5、白头翁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白头翁的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作用及主治:热毒血痢,阴痒带下。

白头翁,中药名。

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别名:野丈人、胡王使者、白头公等。

白头翁喜凉爽干燥气候。

耐寒,耐旱,不耐高温。

生于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缘或干旱多石的坡地。

苦,寒。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常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

扩展资料:

白头翁分布在中国的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黑龙江等省的山岗、荒坡及田野间。

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白头翁在园林中可作自然栽植,用于布置花坛、道路两旁,或点缀于林间空地。

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品种。

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冲积土和粘壤土次之,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不宜栽种。

白头翁

白头翁的功效及作用“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等等。

白头翁的功效

性味

味苦;性寒。

《本经》:味苦,温,无毒。

《别录》:有毒。

《药性论》:味甘苦,有小毒。

李杲:味苦,性寒。

归经

入大肠、肝、胃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二经。

《本草经疏》:入手、足阳明经血分。

《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

功效主治

白头翁性寒;归胃、大肠经;白头翁药用价值高,从上述历代本草专著看出多有记述。

中医认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明目,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等症。

《本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

《别录》:(主)鼻衄。

陶弘景:疗毒痢。

《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

主百骨节痛。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

子:功用同上。

《伤寒蕴要》:热毒下痢紫血鲜血者宜之。

《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

《本草备要》:治秃疮、瘰疬、疝瘕、血痔、偏坠,明目,消疣。

《纲目拾遗》:去肠垢,消积滞。

《现代实用中药》:疗咽肿。

败毒抗癌

用于癌瘤积毒:直肠癌白头翁15克,藤梨根、瞿麦、猪瘦肉各12克加水2500~3000毫升,煎至500毫升,早、晚分服,食肉饮汤。

并用鸦胆子煎水,保留灌肠(用导尿管注入瘤体上方)。

有一定疗效。

亦宜于结肠癌。

白血病白头翁、山慈姑、山豆根各15克,黄药子、白花蛇舌草、龙葵各30克水煎3次服。

宜于发热、出血各型急性白血病。

凉血止痢

用于血热泻痢:热毒血痢白头翁、秦皮各9克,黄柏6克,黄连3克,水煎为白头翁汤,分2次服。

虚热下痢白头翁、秦皮各9克,黄连3克,黄柏、甘草各6克,阿胶珠(烊化竞服)12克水煎为白头翁甘草阿胶汤,分2次服。

原虫性痢疾白头翁15~30克水煎分3次服。

7天为1疗程。

病情较重者另用30~50克加水煎成100毫升作保留灌肠,日1次。

给药后大便次数及红白粘液明显减少,大便镜检原虫转阴时间平均为1.4天,平均7天治愈。

癌毒血痢白头翁、椿皮各15克,黄芩、黄柏各9克,白芍、甘草各6克,黄连、木香各3克水煎,日服2次。

赤白带下白头翁、珍珠菜根各30克,茜草9克,墨鱼1只水煎,服汤食鱼,日1剂。

消肿破结

用于炎性肿结:牙痛龈肿白头翁切碎3份,白胡椒(末)1份加水少许,捣成泥状,塞入牙肿处,上下牙咬紧,几分钟后吐出嗽口。

1次不愈,可再使用1次。

滴虫阴炎白头翁30克,甜酒糟适量捣汗服,渣敷肿处。

瘰肿串结白头翁60克,当归尾、半夏、牡丹皮各30克炒后研末,每服9克,白酒调下。

白头翁的作用

抗菌

鲜汁、煎剂对多种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汤及其四药对各种痢疾杆菌等肠道致病菌均有显著的抑制功效,其中以黄连、秦皮作用最强,黄柏次之,白头翁最弱,各药之间并无协同,也无拮抗。

本品的'抗菌有效成分为原白头翁素和白头翁素。

白头翁素的抗菌活性与链霉素有协同作用。

抗阿米巴原虫和阴道滴虫

本品煎剂和白头翁皂苷体外实验能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繁殖,体内实验也有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的作用。

本品对滴虫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抗肿瘤

本品能抗肿瘤,毛茛苷能抑制DNA的合成,而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毛茛苷细胞毒作用的机制,除因其能抑制DNA的合成外,还与促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有关。

抗病毒作用

白头翁水浸液能延长患流感病毒PR8小白鼠的存活日期,对其肺部损伤亦有轻度减轻。

其它作用

据报道白头翁乙醇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及抗痉挛作用。

国外产之白头翁Pulsatillanigricans有镇静作用,并能降压,使心率变慢,心收缩增强,增进胃肠运动。

白头翁尚能抑制植物种子发芽。

其所含白头翁皂甙A3有一定抑癌作用,于100μg/ml时对P-388的抑制率为53.7%。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你知道吗1、白头翁作为一位清热类的中药,它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明目,燥湿杀虫的功效,以说对于治疗热毒的痢疾,鼻子出血,痔疮出血,瘙痒均有很好的效。

2、白头翁,它的性质比较寒凉,所以对于一些像是虚寒症的人来说就不太适合。

3、另外,白头翁对出一些皮肤病,比如说疮痈,脓肿等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具体的配方以及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你知道中药“白头翁”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中药材白头翁的名字也与此相关,因为这种植物接近根茎处也有类似白绒般的须毛,形似一个白发的老翁一样,所以古人也称这种植物为白头翁草。

白头翁草入药的历史较为久远,《神农本草经》之中便已经收载了白头翁草,并说其具有“解温疟狂热、症瘕积聚”等作用,由此可以定性白头翁属于寒凉之药,具有助人清热之功。

《药性论》之中则明确指出了白头翁善于“疗毒痢、止腹痛”的功效,而且这一功效也得到了历代医者的认可,并一直沿用至今。

到了现代,人们根据历代医者对白头翁的研究及应用认为此物主要有两种功效,一是白头翁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之功;二则是此物有明显的“凉血止痢”之效。

而在实际的应用之中,广大的人民群众还发现了很多关于白头翁入药的妙用,今天就和朋友们稍作分享。

1、白头翁止热毒痢疾的妙用

引起痢疾的因素有很多种,而白头翁重在缓解肠道湿热导致的痢疾。

在古代,人们没有灭菌的概念,加上医疗技术水平有效,每到夏秋之季就很容易出现腹泻痢疾等疾病,白头翁因此也得到了重视,并且被古人称赞为“解痢良药”。

当人们出现痢疾经久不愈,甚至痢疾带有白赤之状的时候,就会使用白头翁煎汤内服,不仅简单便捷,缓解痢疾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医者在此基础上并对症配伍,常将白头翁和黄连、石榴皮、木香、秦皮、黄柏等药同用,发现其清解热毒、止泻止痢的作用更佳。

2、白头翁清热解毒的妙用

白头翁清热解毒的妙用主要表现在它能够帮人们缓解热毒疮痈、瘰疬瘿瘤等方面。

比如皮肤上面常见的毒疮红肿、疔毒不散等情况,古人就常会使用新鲜的白头翁草捣烂后外敷,解毒消肿的效果颇为明显。

此外,中医里面还常用白头翁草配伍蒲公英、连翘、猫爪草、夏枯草等药材煎汤内服,对于瘿瘤瘰疬之症也是很有效的。

而且据现代的医学研究发现,白头翁的有效成分还有一定的抑制肿瘤及调节人体免疫的效果。

尤其是对于淋巴内部的结核、增生,以及腮腺炎等疾病,白头翁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3、白头翁可以止风热牙痛

牙痛是一种让人非常痛苦的疾病,且导致牙痛的原因有很多。

白头翁草虽然有缓解牙痛的作用,但其大多都偏于缓解风热火邪侵袭于牙齿引起的牙痛。

比如有时间我们因为上火、或者受了风热而伴有牙痛之症,就可以用白头翁煎汤在口内含漱并内服,有较好的散热而止痛的作用。

在民间一些地方人们出现此类牙痛之症的时间,也常会直接将新鲜的白头翁捣烂,然后用牙齿紧紧咬住,几分钟后就可以起到止痛的良效。

白头翁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白头翁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人体的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白头翁的功效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头翁的功效

成分:含原白头翁素,皂甙等。

性味:苦、寒。

归经:入胃、大肠经。

功效:治疗痔疮等出血症状。

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

白头翁的作用

1、抗阴道毛滴虫:研究发现白头翁可直接作用于虫体表膜,具有较强的抗滴虫作用。

2、抗氧化、抗炎:白头翁具有阻止肝组织中过氧化物的释放,增长MnSOD的活性,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白头翁水提液具有较强的抗活性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过氧化氢,防止其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而造成细胞或组织损伤。

白头翁醇提物对葡聚糖硫酸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杀虫、抑菌:兰继毓等研究发现白头翁煎剂对杀灭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效果较好。

曹景花等用K-B纸片扩散法测得白头翁水提液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白头翁又叫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作用。

4.煎剂对肠粘膜有收敛、止泻、止血等作用。

5.治疗腹泻:要辨证本品苦寒,要多配用些和胃药。

对慢性泄泻,中医辨证是脾虚者,用了白头翁能滑肠,大便更加稀薄。

故只能用于辨证为湿热、热毒、湿毒的病人,不宜用于脾虚泄泻者。

6.抗菌:鲜汁、煎剂对多种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汤及其四药对各种痢疾杆菌等肠道致病菌均有显著的抑制功效,其中以黄连、秦皮作用最强,黄柏次之,白头翁最弱,各药之间并无协同,也无拮抗。

本品的抗菌有效成分为原白头翁素和白头翁素。

白头翁素的抗菌活性与链霉素有协同作用。

白头翁的注意事项

食用注意:

白头翁虽然对急性,慢性阿米巴痢疾者都有良好效果,但如下痢已久,元气已衰,脾胃欠佳者不要用白头翁,必需用时也要在白头翁汤基础上,再加党参、白术。

1.凡热毒痢疾,湿热泻痢,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者,可与黄连、黄柏、秦皮同用。

2.若产后血虚下痢,或痢久阴伤者,可与阿胶、甘草等配伍。

3.清热、解毒、排脓。

适用于口周皮炎。

白头翁的的食用方法

白头翁薏苡粥

原料

白头翁20克,苡仁25克,梗米50克。

制法

白头翁煎水去渣,将汁与苡仁、梗米同煮为粥。

黄连白头翁粥

材料:

白头翁50克,黄连10克,粳米30克

做法

食疗养生

(1)将黄连、白头翁入沙锅,水煎,去渣取汁。

吃什么好

(2)将锅中加清水400毫升,煮至米开花,加入药汁,煮成粥,待食。

白头翁汤

原料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10g。

做法

水煎,分两次温服。

猜你喜欢:

1.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2.白头翁散的功效与作用

3.白头翁汤的功能主治及药理作用

4.白头翁的药理作用

5.白头翁鸟的经济用途及人工选育

6.中草药的功效大全

7.白细辛的药物功效

8.番石榴的营养价值

白头翁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白头翁的功效和作用与主治、白头翁的功效和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犀角的概况

你好,泡菊花茶没必要喝完再吃菊花的,正常泡茶喝就可以了,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辛辣油腻刺激食物,不要熬夜,保持心情舒畅,这样才更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菊花泡水是不宜过量喝的,因为菊花性寒,过量喝容易加重人体肠胃负担,导致人体出现腹痛、腹泻以及便溏等不适症状发生,严重时还可能会对肠胃造成伤害。

体寒者慎喝

菊花味苦辛性寒,将其泡水过量饮用可能会加重人体寒气,而体寒者寒气较重,饮用之后容易加重畏寒怕冷,导致脾胃虚弱和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或者加重其病情。

脾胃虚弱者慎喝

菊花泡水作为一种中药饮品,是具有一定药性的,加上其性寒,对于老人、小孩或孕妇等脾胃虚弱者来说,他们消化功能弱,饮用菊花泡水会刺激肠胃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或肠胃疾病。

不宜天天饮用

虽说菊花泡水的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比较高,具有一定清热解毒和延缓衰老等作用,但是长期不断的喝,长期饮用可能会对人体肠胃造成负担,不利于其身体健康。

不加冰糖

由于菊花泡水口感有点苦,有人就会想加冰糖,但其实不建议这样做,菊花泡水作为一种汤药,是具有药性的,加冰糖很容易降低其药性,并且对于糖尿病或血糖偏高人群来说,是比较不利的。

不隔夜喝

菊花泡水是不宜隔夜喝的,因为菊花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绿原酸,隔夜之后不仅会造成维生素c的破坏,还会使绿原酸经氧化酸败变质,饮用之后不仅不利于吸收菊花的营养成分,还会损害健康引起腹泻等不适。

犀角,产自泰国,印度,尼泊尔等地。

我国自古就有犀牛的,但是因为种种缘故,已经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我国灭绝 ,目前在世界上也属于濒危野生动物。由于我国1981年4月8日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所以出于保护需要,卫生部根据《国发〔1993〕39号 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的精神 ,取消了犀牛角的药用标准,并从1993年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删除了犀牛角的内容 。

犀角即犀牛角,俗称的亚洲角,小的一二斤,大的十几斤重,犀角为珍贵的中药材和雕刻原料。犀角有纹丝,而且较直,较粗。犀角横切面为小砂眼,形似蜂窝状,斜切面为鱼籽状纹,犀角的纹丝都是直线形,互不粘连,有破茬处用手一撕轻松到头,犀角圆身的上面有一深沟,底部洼进部分底面凸出一条岗,俗称天沟地岗。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和雕刻材料。

犀角 (《本经》)

异名低密(《纲目》),乌犀角(《证治准绳》),香犀角(《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犀等的角。

动物形态①印度犀,又名:独角犀(《纲目》)。

体格粗壮庞大,体重仅次于大象、河马,身长约3.2~3.5米,肩高达1.8米。

头大,颈短,耳长,眼小,鼻孔大。

皮肤坚厚,除耳与尾外,完全无毛。

在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呈楯状,皮肤表面有很多疣状凸起,皮呈黑灰色,略带紫色。

雌雄兽鼻端都有一角,黑色,圆锥状,粗而不长,普通长约30~40厘米。

四肢粗壮,均3趾。

生活于亚热带的潮湿、茂密的丛莽草原。

独栖或两只同栖,夜行性,嗅觉、听觉强,视觉弱。

以鲜枝、嫩芽、竹、芒果等为食。

分布尼泊尔及印度北部。

②爪哇犀,又名:小独角犀。

形与印度犀相似而较小。

皮肤也有厚褶,但背部的3条褶上下完全连接。

本种仅雄兽有角,生于鼻端,角较小,长仅25厘米左右。

生活于热带密林中喜游水,怕日晒。

常独栖或雌雄同栖,以鲜枝、嫩芽、叶、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

分布爪哇。

③苏门犀,又名:双角犀。

体形最小,身长约2.4~2.5米。

身上多毛,呈褐色或黑色,皮粗而厚。

雌雄兽鼻上皆有双角,前角长,后角短,纵列而生。

上唇不突出。

生活习性与上种相同。

分布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地。

以上几种犀的肉(犀肉)、皮(犀牛皮)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犀性凶猛,狩猎时须先隐伏路旁,开枪射杀,或察其足迹出没之路径,在途中设陷阱以捕获之。

杀后将犀角割下即可。

药材角呈圆锥形,自底部向上渐细,稍弯曲,长短不等,大者长达30余厘米。

表面为乌黑色,下部色渐浅,呈灰褐色。

底部周边有马牙状锯齿,称马牙边,高约3厘米,表面凹凸不平。

马牙边向上之中部有纵纹及去净的坚硬直刺,习称刚毛,有时并有裂纹;中部向上渐光滑,角尖端钝圆发亮,并可见鬃眼状圆点。

角前面有一纵长凹沟,沟长约9~15厘米,深约3厘米,习称天沟,其下相对的底盘上有一突出的高岗,岗长约6~7厘米,高2~4厘米,习称地岗。

底盘较大,长圆形,前窄后宽,形如龟背,长13~20厘米,宽11~14厘米,灰黑色或黑棕色,向外逐渐变浅,呈灰棕色或灰**,底面凹入3~6厘米,习称窝子,并布满鬃眼状圆点,习称沙底。

角质坚硬,但从纵面劈开,均系顺丝,无绞丝。

镑片呈灰白色,有芝麻花点或短线纹。

气微清香而不腥,味微咸。

以色乌黑光亮、完整无裂纹、沙底色灰黑、鬃眼大、气清香者为佳。

底盘色灰黑、特征不完全或不明显者质较次。

主产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犀角除上述品种外,作犀角使用者,尚有下列二种:①广角:亦称兕角、柱角或天马角,为非洲产黑犀或白犀的角。

角形长大,长可达60厘米左右,自底部向上渐细,中部较圆,上部稍弯,尖端细而稍扁。

上部灰黑色,下部灰**,商品多漆成光亮的乌黑色。

底盘圆形,窝子较浅,五天沟地岗及马牙边,有腥气。

亦有锯成不规则小块者,称为广角瓣。

②小犀角:亦称蘑菇头,为犀牛顶上的小角。

长3~13厘米,色乌黑光亮,下半部色较浅,多有纵裂纹。

顶端圆形似小馒首。

底盘圆形,直径3~9厘米,窝子浅,沙底较细。

纵剖面丝较粗,显顺纹,无绞丝,多灰黑色。

镑片多弯曲。

味稍浊。

化学成分犀角主要成分为角蛋白。

此外还含其他蛋白质、肽类及游离氨基酸、胍衍生物、甾醇类等。

犀角角蛋白的组成氨基酸中,胱氨酸占8.7%,3种碱性氨基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

其分子数比值为1:5:12,因此它与羊毛、牛角等相似,主要属于优角蛋白。

近来在医疗上常用价廉的水牛角以代犀角,因此促进了对于两种角的成分研究。

关于两种角的成分比较,可参考水牛角条。

简单地说,两种角都含胆甾醇,但犀角尚含微量的其他甾醇、碱性肽类的组成氨基酸,犀角有天冬氨酸,而水牛角无之。

又犀角所含胍类较水牛角为少。

犀角煎液,执行纸上电泳,在阳极侧有比半胱氨酸略慢的茚三酮阳性点两个,经水解后,有半胱氨酸。

又发现比半胱氨酸略慢的酸性氨基酸1种。

犀角用热水抽提,可得2毫克/克的氨基酸,中含丝氨酸,甘氨酸等约20种酸。

水煎液又含乙醇胺。

药理作用①对心血管的影响犀角水煎剂对正常及衰弱的离体蟾蜍、兔心脏及蟾蜍在位心脏均有强心作用,犀角对犬、家兔的血压先上升,后下降,然后持续上升,此种血压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心脏和血管的综合作用。

对蟾蜍下肢灌流先表现短暂的收缩而后扩张。

②解热作用犀角与广角对大肠杆菌发热之家兔无解热作用,水牛角混悬剂及水牛角注射液对牛乳发热之家兔亦无明显解热作用。

③其他作用犀角及牛或羊角、猪蹄爪甲煎剂对离体兔肠有兴奋作用。

对家兔白细胞总数在减少后急剧上升。

在体内、体外对葡萄球菌均无抑制作用。

④从离体心脏、肠管、兔血压、解热、血象、抑菌等实验的初步试验结果,有人认为牛羊角及猪蹄爪甲与犀角的作用基本相似。

另谓犀角以生理盐水浸煮后,对离体蛙心在短暂的抑制后有兴奋作用(振幅增大,心率无明显改变);家兔静脉注射后血压上升,兔耳血管扩张,离体兔肠及子宫兴奋;对大肠杆菌发热之家兔,静脉注射可使体温降至正常;对兔眼有轻度扩瞳作用;小鼠静脉注射30%0.5毫升可出现痉挛、呼吸不整、眼球突出,5分钟内消失,以后呈睡眠状态达5~6小时。

炮制犀角片:取犀角劈咸瓣,置温水中浸泡,捞出,镑片,晒干。

犀角粉:取犀角锉粉,研成极细粉末。

①《雷公炮炙论》:凡修治一切角,大忌盐也。

②《本草衍义》:犀角尖,以磨服为佳,若在汤散,则屑之。

性味酸咸,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酸咸,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有小毒。

归经入心、肝经。

①《本草蒙筌》:入阳明。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

③《本草汇言》:入手太阴、少阴,足厥阴、少阴经。

功用主治-犀角的功效清热,凉血,定惊,解毒。

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痈疽肿毒。

①《本经》:治百毒,瘴气。

杀钩吻、鸩羽、蛇毒。

②《本草经集注》):解莨菪毒。

③《别录》:疗伤寒,温疫,头痛寒热,诸毒气。

④《药性论》:辟中恶毒气,镇心神,解大热,散风毒,能治发背、痈疽、疮肿,化脓作水。

主疗时疾热如火,烦闷,毒入心中,狂言妄语。

⑤《食疗本草》:治赤痢,研为末,和水服之;又主卒中恶心痛,诸饮食中毒及药毒、热毒,筋骨中风,心风烦闷。

又以水磨取汁与小儿服,治惊热。

⑥《日华子本草》:治心烦,止惊,退热泪痰,解山瘴溪毒,镇肝明目。

治中风失音,热毒风,时气发狂。

⑦《纲目》:磨汁治吐血、衄血、下血及伤寒蓄血发狂谵语,发黄发斑;痘疮稠密,内热里陷或不结痂。

泻肝凉心,清胃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磨汁或研末,3~6分;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外用:磨汁涂。

宜忌①《雷公炮炙论》:妇人有妊勿服,能消胎气。

②《本草经集注》:松脂为之使。

恶藋菌、雷丸。

③《纲目》:升麻为之使。

恶乌头、乌喙。

④《本草经疏》:痘疮气虚无太热者不宜用;伤寒阴证发躁,不宜误用。

选方①治温热暑疫,痉厥昏狂,谵语发斑,舌色干光,或紫绛,或圆硬,或黑苔;兼治痘瘄毒重,夹带紫斑,暨痘疹后余毒内炽,口糜咽腐,目赤神烦:乌犀角尖(磨汁)、石菖蒲、黄芩各六两,真怀生地(冷水洗净浸透捣绞汁)、银花(鲜者捣汁用尤良)各-斤,粪清、连翘各十两,板蓝根九两,香豉八两,元参七两,花粉、紫草各四两。

各生晒研细(忌用火炒),以犀角、地黄汁、粪清和捣为丸(切勿加蜜,如难丸可将香豉煮烂),每重三钱。

凉开水化服,日二次。

小儿减半。

如无粪清,可加入中黄四两研丸。

(《温热经纬》神犀丹) ②治太阴温病,神昏谵语者:犀角尖二钱(冲磨),元参心三钱,莲子心五分,竹叶卷心二钱,连乔心二钱,连心麦冬三钱。

水煎服。

(《温病条辨》清宫汤) ③治伤寒热毒内盛,身发赤斑:犀角(镑)、麻黄(去根节)、石膏各一两,黄连(去须)三分,山栀子仁一两半。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圣济总录》犀角汤) ④治急黄,心膈烦躁,眼目赤痛:犀角屑一两,茵陈二两,黄芩一两,栀子仁一两,川升麻一两,川芒硝二两。

上药,捣筛为散。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又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圣惠方》犀角散) 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

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

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⑥治吐血似鹅鸭肝,昼夜不止:犀角二两(镑屑生用),桔梗二两(生用)。

上二味,捣罗为散。

暖酒调下二钱匕。

(《圣济总录》生犀散) ⑦治下痢鲜血:犀角(屑)、干地黄、地榆各二两。

上三味,捣筛,蜜丸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温服之。

(《古今录验方》) ⑧治小儿疮疹,不恶寒,但烦躁,小便赤涩,多渴,或赤斑点者:犀角(镑)、甘草(炙)各半两,防风二两,黄芩半两。

上为粗末。

每服抄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奇效良方》犀角散) ⑨治孩子惊痫不知人,迷闷、嚼舌、仰目者:犀角末半钱匕,水二大合,服之。

(《广利方》) ⑩治小儿丹毒,遍身游走,风热烦躁昏愤:牛蒡子(炒)、荆芥、防风、黄芩各一钱,犀角五钱,生甘草五分。

水煎服。

外用精牛肉切片贴之,干则另换。

(《奇方类编》犀角消毒饮) ⑾治热病咽喉赤肿,口内生疮,不能下食:犀角屑一两川升麻一两,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马牙硝半两,黄柏(锉)半两,黄芩一两。

上药捣筛为散,以水四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入蜜三合相和,煎一两沸,放温,徐徐含咽。

(《圣惠方》犀角煎) ⑿治亦眼肿痛:犀角末半两,秦艽(去苗、土)二两,黄连(去须)、滑石(碎)、马牙硝各一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出油)半两。

上六味,捣研为末,和匀,以沙糖水一处入药熬成膏,每用皂子大,沸汤化洗之。

(《圣济总录》犀角膏) ⒀治瘭疽:饮犀角汁。

(《千金方》)

名家论述①《纲目》:犀角,足阳明药也。

胃为水谷之海,饮食药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诸毒。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故犀角能疗诸血及惊狂斑痘之证。

②《本草经疏》:犀角,今人用治吐血、衄血、下血,伤寒蓄血发狂谵语,发黄、发斑,疮疽稠密热极黑陷等证,皆取其入胃入心、散邪清热、凉血解毒之功耳。

③《本草正》:犀角,性升而善散,故治伤寒热毒闭表,烦热昏闷而汗不得解者。

磨尖搀入药中,取汗速如响应。

仲景云: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者,正以此两物俱入阳明,功皆升散,今人莫得其解。

每致疑词,是但知犀角之解心热,而不知犀角之能升散,尤峻速于升麻也。

倘中气虚弱,脉细无神,及痘疮血虚,真阴不足等证;凡畏汗,畏寒,畏散者,乃所当忌。

或必不得已,宜兼补剂用之。

④《本经逢原》:犀角,治吐血、衄血、大小便血,犀角地黄汤为专药。

若患久气虚,又为切禁,以其能耗散血气也。

痘疮之血热毒盛者,尤为必需;然在六、七日灌浆之时,又为切禁,以其能化脓为水也;而结痂后余毒痈肿,则又不忌;惟气虚毒盛之痘,切不可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