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产品展示

三黄抑菌液的成分是啥子-三黄抑菌液的作用

三黄抑菌液的成分是啥子-三黄抑菌液的作用

生了痱子不要用手抓,不要用强碱性肥皂洗。不要用热水烫,可用温水冲洗擦干,扑撒痱子粉。抓破后有感染的患者,应涂用抗生素药膏。

痱子新治法

(1) 将10克花椒放入搪瓷缸内,冲入200毫升开水,在小火上煮5~6分钟.煮后待稍凉不烫手时,用药棉蘸花椒水轻擦患处.12小时后,痱子的脓尖一般可收缩干瘪.为巩固疗效,可将剩余的花椒水在小火上温一下,再重新擦洗患处,经这样处理后,痱子即可全部消失.

(2) 用黄瓜切断面,或用捣烂的丝瓜叶涂擦痱子,每天2~3次,几天后可见疗效.

(3) 较重的痱子,可取甘草研末1份,滑石粉2份,扑擦痱子.

(4) 也可取臭梧桐100克,马齿苋200克煎水外洗.

十滴水治痱子

笔者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用十滴水治痒子效果很好。用法如下;先用温于水患处皮肤的汗水和分泌的油脂擦洗干净,然后,挤出数滴十滴水涂于患处,让其自然风干。涂药处的皮肤略有灼热杀痛感,几分钟以后就不那么样,不那么痛了。每日涂抹,两三次即可。两三天就能消炎、消肿、止痒。较为严重者可延长用药。婴幼儿皮肤细嫩,不宜直接擦涂,可将十滴水与温开水按1:10的比例稀释后再用。每天擦涂次数可视其痱子多少而增减。要防止用手指甲抓挠而感染,用棉花棒擦涂为宜另外,也可用洗浴方法防治。方法是每次给小孩洗澡时在温水里加入适量的十滴水(如半小瓶),但要注意只能用清水洗浴,不要使用香皂、浴液等,以保持药力。

生姜汁可治小儿痱子

我儿子1岁9个月,别人介绍用生姜擦头皮可促进小儿头发生长,在擦用中我意外发现生汁可治小儿痱子,而且效果很好。我儿子头上长的痱子,用生姜片擦一次即好。为了验证效果,后来又用生姜片擦他前胸与后背上长的痱子,竟也是一次即好,而且是几个小时之后就消退、消失(睡个午觉之后),并且患处一直未再长痱子。

霜桑叶可治痱子

今年天气闷热,孩子长了痱子。找母亲知道后从江苏老家带来一布袋霜桑叶,说给孩子洗澡,并让我用200克干桑叶、200克绿豆和50克炉甘石共研成粉末。每晚用桑叶熬水洗澡后就涂上一层自制的“痱子粉”。没想到还灵验,只用了四五个晚上,楼里试用的几个孩子都治好了。据母亲说,霜桑叶必须是霜降后采摘或霜打落地的,晾干,用布袋子挂在通风处备用。鲜桑叶也可以,但效果稍差些。

治痱子一法

令夏特别热,许多人长了痱子,我的孩子和爱人也长了痱子。朋友介绍了一种方法,很灵。此方法是:长痱子处用清水洗净,用“郁美净儿童霜”(天津日化厂生产的)擦在长痱子处,每日最少2次。有两三天就可以治好了,而且不反复。

藿香正气胶囊消痱子

前些日子,我的小外孙突然全身起了很多痱子,痛疼难忍。我们给他吃了藿香正气胶囊,第二天痱子就全消失了,至今再没生痱子。

马齿苋治痱子

前不久,我女儿后背起了一层痱子,听老人讲,马齿苋能治。于是,我就到野地里采来一把,将其煮水,用煮过马齿苋的水擦洗痱子,早晚各一次,在擦第二遍后,痱子开始消退,擦过三遍,痱子消失。马齿苋,叶呈扁椭圆形,紫梗,路边。草地均可找到。

擦西瓜皮治痱子

连续高温,会使很多人尤其孩子的身上长痒子,又痒又痛,很不舒服。可用吃完西瓜的瓜皮擦拭患处,每次擦至微红,一天擦两三次,第二天就见效(不痒了),两天后可结痂。我的小孩6岁了,每年长痱子都是用此法治愈的。

生黄瓜汁治痱子

夏天人体由于出汗,有时会引起汗腺发炎,皮肤表面生出很多小红疹,很痒,也就是痱子。用生黄瓜汁或黄瓜片分别贴擦于患处,两三次即可痊愈。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儿。

夏日炎热容易生痱子,长了痱子后,由于痒、刺痛、灼热常使人烦躁不安,影响睡眠。这里介绍几种治痱子的小方法,您不妨一试:

1.将100克新鲜马齿苋放在约1500毫升水里烧开,用煮过马齿苋的水擦洗痱子,早晚各一次。

2.将苦瓜切片,用带汁的苦瓜肉涂擦痱子处,早晚各一次。

3.十滴水涂于患处,让其自然风干。涂药处的皮肤略有灼热痛感,每日涂抹,两三天就能消炎、消肿、止痒。

4.桃叶50克,加水500毫升,将其熬到只剩一半水量时,用煮过桃叶的水直接涂擦痱子。

痱子的外治法

外扑六一散或痱子粉。 外搽炉甘石洗剂(或1%薄荷炉甘石洗剂、1%冰片炉甘石洗剂)或三黄洗剂。 皮疹多者,可先用皮肤外洗一方水煎温洗,再用上述粉剂或洗剂。

痱子的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1)薏苡仁绿豆粥(参照黄水疮的饮食疗法)。

(2)冬瓜薏苡仁汤(参照黄水疮的饮食疗法)。

2.预防调护

在炎夏和高温环境中,应注意通风和降温。 衣着宜宽大轻松,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夏季儿童应常洗浴(温水浴较好),浴后扑痱子粉或六一散。 夏季宜常服清凉饮料,如绿豆汤、五花茶等。

请帮忙,我的小鸡是得了鸡白痢吗?

炉甘石拼音: lu gan shi

炉甘石解释: 医药上指菱锌矿,是治疗眼疾的主要外用药。

炉甘石造句: 1、他在晒斑上涂了一些炉甘石搽液。

2、目的 观察炉甘石洗剂治疗烧伤愈合后皮肤湿疹样皮炎的疗效;

3、韩国科学家将炉甘石洗液的主要成分转化成一种微细的材料,这种材料能够将声波转化成电能。

4、组口服多西环素(品名 强力霉素)外用硫磺炉甘石洗剂。

5、他四肢上涂得厚厚的炉甘石液已干成粉白色。

6、您只需把您的产品在那里,作为一种炉甘石洗剂。

7、目的 测定炉甘石薄荷脑洗剂的有效期。

8、结论应用复方黄连素片剂融入复方炉甘石洗剂外用治疗手足口病安全可靠。

9、目的观察炉甘石混合液用于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

10、目的 建立以炉甘石为主药制剂的小儿撒布粉和炉甘石薄荷脑洗剂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方法进行考察。

11、结论治疗新生儿红臀要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有选择性地使用炉甘石和湿润烧伤膏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12、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炉甘石薄荷脑洗剂中苯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13、佐以清肺热、解热毒、凉心定惊的天竺黄、红花、炉甘石和清热消肿,补肾的烈香杜鹃,可调节和恢复肌体功能。

14、目的建立炉甘石薄荷脑洗剂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15、方法 临床上常见到刚愈合或愈合数十天的皮肤出现红色谷子样丘疹,外用炉甘石洗剂,密切观察疗效;

16、结果与炉甘石洗剂比较,纳米炉甘石凝胶性状稳定,贮存期长,抑菌活性明显提高。

17、帆布芭蕾舞鞋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清洗是表面上擦了擦,直到污渍被删除。

18、目的 研究分析炉甘石炮制方法和机理。

19、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解热、镇痛、服用维生素B、维生素C及酌情使用抗生素、外用炉甘石洗剂等对症治疗;

20、方法在炉甘石洗剂中加入硫酸新霉素及薄荷脑制备成复方炉甘石洗剂,与炉甘石洗剂临床对照应用,观察其疗效。

21、目的研究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考察临床治疗效果。

22、通过临床观察,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解毒止痒凝胶组、三黄水洗剂组、炉甘石洗剂组;

23、结论炉甘石薄荷脑洗剂是治疗儿童局部红色粟疹的有效药品,可以推广使用。

24、结论 改进后的炉甘石洗剂稳定性好。

25、目的探讨应用复方炉甘石外用散进行压疮护理的效果。

26、方法 采用润湿浸泡法制备炉甘石洗剂,通过沉降容积比、翻转次数、含量及临床应用的比较,判定改进后的方法是否可行。

27、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

敷中药面膜要敷3个小时

 不 是 本病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其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不吃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呼吸困难。成年鸡无临床症状,少数感染严重的病鸡表现精神萎靡,排黄绿色或蛋清样稀便,主要病变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脆弱,有坏点,肾脏暗红充血或苍白贫血,常出现腹膜炎变化。产蛋鸡可见卵巢萎缩,卵子变性,病鸡产蛋停止。

防治:①从种鸡入手,对种鸡场进行鸡白痢综合防治及种鸡逐只检疫净化;②可药物治疗,最好先作药敏试验,一般用氯霉素、氟哌酸效果较好。

主要症状:

病雏精神萎顿,缩头,翅下垂,拉白色浆糊状稀粪,肛门常被粪便粘住,排粪时发出“吱、吱”叫声。成鸡多为隐性带菌,只有严重时见有贫血和下痢,母鸡产蛋量明显减少。

治疗:

1、每公斤饲料加入痢特灵200-400毫克(即2-4片)拌匀喂鸡,连用7天,停3天,再喂7天。

2、按每公斤鸡体重用土霉素(或金霉素、四环素)200毫克喂服(每片药含量250毫克);或每公斤饮料加土霉素2-3克(即8-12片)拌匀喂鸡,连用3-4用。

3、每只鸡每天用青霉素2000国际单位拌料喂服,连用7天。

4、每公斤饲料加入磺胺脒(或磺胺嘧啶)10克(即20片)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克(即10片)拌料喂鸡,连用5天;也可用链霉素或氯霉素按0.1-0.2%加入饮水中喂鸡,连用7天。

以上药物最好交替使用,以利提高疗效。

编辑本段流行特点

本病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本病主要危害雏鸡、近年来青年鸡发病亦呈上升趋势。

编辑本段临床特征

1.雏鸡:孵出的鸡苗弱雏较多,脐部发炎,2-3日龄开始发病、亡,7—I0日龄达亡高峰,2周后亡渐少。病雏表现精神不振、怕冷、寒战。羽毛逆立,食欲废绝。排白色粘稠粪便,肛门周围羽毛有石灰样粪便粘污,甚至堵塞肛门。有的不见下痢症状,因肺炎病变而出现呼吸困难,气管,伸颈张口呼吸。患病鸡群亡率为10%—25%,耐过鸡生长缓慢,消瘦,腹部膨大。病雏有时表现关节炎、关节肿胀、跛行或原地不动。

2.育成鸡:主要发生于40—80日龄的鸡,病鸡多为病雏未彻底治愈,转为慢性,或育雏期感染所致。鸡群中不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差的鸡和下痢的鸡,病鸡常突然亡,亡持续不断,可延续20-30天。

3.成年鸡:成年鸡不表现急性感染的特征,常为无症状感染.病菌污染较重的鸡群,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处于低水平。鸡的淘率明显高于正常鸡群。

编辑本段病变特征

1.雏鸡:病鸡脱水,眼睛下陷,脚趾干枯肝肿大、充血,较大雏鸡的肝脏可见许多黄白色小坏点(图13-3)。卵黄吸收不良,呈黄绿色液化,或未吸收的卵黄干枯呈棕**奶酪样。有灰褐色肝样变肺炎,肺内有黄白色大小不等到的坏灶(白痢结节)。盲肠膨大,肠内有奶酪样凝结物。病程较长时,在心肌、肌胃、肠管等到部位可见隆起的白色白痢结节(图13-4)。

2.育成鸡:肝脏显著肿大,质脆易碎,被膜下散在或密布出血点或灰白色坏灶.心脏可见肿瘤样黄白色白痢结节,严重时可见心脏变形.白痢结节也可见于肌胃和肠管.脾脏肿大,质脆易碎

3.成年鸡:无症状感染鸡剖检时入肉眼可见病变,病鸡一般表现卵巢炎,可见卵泡萎缩、变形、变色,呈三角形、梨形、不规则形,呈黄绿色、灰色、黄灰色、灰黑色等异常色彩,有的卵泡内容物呈水样、油状或干酪样(图13—5)。由于卵巢的变化与输卵管炎的影响,常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阻塞,输卵管膨大。内有凝卵样物。病公鸡辜丸发炎,睾丸萎缩变硬、变小。

实验室诊断

取肝脏坏灶与白痢结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局部组织坏崩解、淋巴细胞、浆细胞、异嗜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增生。将病、鸡的心、肝、脾、肺、卵巢等器定局定局官采集的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学诊断。24小时后,可长出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闪光、灰白色半透明、直径为1厘米的小菌落。取待检鸡血与诊断抗原进行平板凝集试验。

编辑本段防治方法

1.预防:

(1)检疫净化鸡群:通过血清学试验,检出并淘汰带菌种鸡,次检查于60—7D日龄进行,第二次检查可在16周龄时进行,后每隔1个月检查1次、发现阳性鸡及时淘汰,直至全群的阳性率不超过0.5%为止。

(2)严格消毒:①种蛋消毒。及时拣、选种蛋,并分别于拣蛋、入孵化器后、18—19日胚龄落盘时3次用28毫升/米3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出雏达50%左右时,在出雏器内用10毫升/米3福尔马林再次熏蒸消毒。②孵化室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③育雏舍、育成舍和蛋鸡舍做好地面、用具、饲槽、笼具、饮水器等的清洁消毒定期对鸡群进行带鸡消毒。④加强维鸡饲养管理,注意 药物预防。在本病流行地区,育雏时可在饲料中交替添加0.04%的痢特灵、0.05%氯霉素、0.005%氟哌酸进行预防。2.治疗:呋喃类、磺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对本病都有 疗效,应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药物,并注意交替用药。发病时可在饲料中加入0.04%痢特灵、0.1%氯霉素或O.03%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连用3—5天。或在饮水中加入庆大霉至素4万单位/升水,0.008%,氨苄青霉素0.008%,氟哌酸、环 丙沙星或蒽诺沙星0.005%、连用3—5天。。

编辑本段鸡白痢的生态防治

目前鸡白痢的发生日益严重, 其致率达 10% - 60% , 特别在育雏阶段危害更严重, 往往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鸡白痢防治方面,传统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但由于耐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在体内积累等, 已造成了对鸡健康的危害, 而且过量的抗生素排泄到环境中引起的环境污染, 进而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影响, 因而国内外开始

研究生物防治或生态防治, 开发绿色饲料添加剂, 以求解决上述问题。

益生素

益生素(P rob io t ic)也称微生态制剂, 此词是由Paker 于1974 年首先提出的。是一种能够直接饲喂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即将某些对动物机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饲料喂给动物, 在消化道内通过竞争性排斥作用 抑制病原菌 维持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 帮助动物建立有利于宿主的肠道微生物区系, 提高动物机体免疫能力, 维持肠道内的正常菌群, 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严旭玲等(1998)报道了 919微生态制剂对预防雏鸡白痢效果较好, 与对肠道致病菌敏感的氯霉素组发病率相当, 919 微生态制剂组雏鸡亡率为0, 对照组亡率为10. 77%。蔡荣等(2000)以不同的微生态制剂饲喂 1 日龄雏鸡, 连喂 7 日. 在雏鸡 3 日龄时经口接种鸡白痢沙门氏杆茵, 30 日龄检测雏鸡消化道菌群, 统计育雏成活率。结果表明, 微生态活菌制剂能预防雏鸡白痢, 保护雏鸡免遭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攻击, 减少雏鸡亡, 提高育雏成活率, 是控制鸡白痢较好的生态防治方法。王柏青等(1994)研究用益生素治疗鸡白痢试验发现, 治愈率达 96. 71% , 而土霉素和对照组分别为80. 62%和 8. 5%; 预防试验发现益生素、土霉素和对照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 52%、 8. 71%和15. 50%;耐药性试验发现益生素和土霉素的治愈率分别为95. 8%和73%。肖振锋等(1994)通过饮水给仔鸡口服活菌制剂, 对鸡白痢有很好的预防效果。郭延军等(2000)在8 日龄给试验雏鸡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 应用三种剂量(0. 1、 0. 2 和 0. 4 毫升? 只)乳杆菌和庆大霉素治疗, 结果发现对照组存活率为42. 5% , 庆大霉素组存活率为 95% , 乳杆菌组成活率最高的是(0. 4 毫升? 只)组存活率是92. 5%。付殿国等(2001)报道给仔鸡口服乳杆菌制剂整肠抑菌素, 结果表明乳杆菌制剂整肠抑菌素可有效地防治雏鸡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下痢病, 提高成活率和增生率。李书华等(1995)研究表明雏鸡口服益生素后, 6~ 12 h 即可在肠道内定居、繁殖,且有明显的抑制沙门氏菌感染, 及治疗雏鸡下痢的效果显著。刘永杰等(1999)研究结果发现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 饲喂乳杆菌组和末饲喂乳杆菌组相比, 雏鸡盲肠内正常菌群有一定变化, 大肠杆菌数明显降低(P < 0. 01) ,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明显增加(P < 0. 01) , 而且鸡亡率降低。周霞等(2000)报道饲喂双歧杆菌制剂给雏鸡, 对雏鸡下痢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张建红等(1997)、贾立英等 ( 1999 )、陈福勇等 ( 1992 )和丁翠华等(1995)报道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效果十分显著。报道饲喂双歧杆菌制剂给雏鸡, 对雏鸡下痢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张建红等(1997)、贾立英等 ( 1999 )、陈福勇等 ( 1992 )和丁翠华等(1995)报道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效果十分显著。认为苦参等中草药制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无抑菌作用, 但对鸡白痢确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王晶钰等(1999)分别用 35 味常用中药的水煎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抑菌试验, 结果仅有石榴皮、地榆、泽泻、金银花、黄芩、苍术、陈皮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并用这些药物为主制成复合中草药制剂, 复合中草药制剂用于鸡白痢沙门氏菌人工感染鸡的预防和治疗, 保护率达88%~ 90% , 治愈率为75%~ 84. 4%。冯德奉(1995)试验发现“三黄白”制剂系中药三颗针、黄芩、白头翁等研粉配制而成, 鸡白痢的治愈率 在 95%以 上。 陆 钢 ( 1990 )和 李 静 姬 等(1994)用中草药防治鸡白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酸化剂

酸化剂主要是针对早期断奶仔猪胃酸分泌不足而开发的一种饲料添加剂, 其研究应用已有三十余年历史。酸化剂的作用包括①可以降低胃肠道pH值, 提高消化酶活性; 杀菌抑菌作用; ③调控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赵淑丽(1997)

试验发现 1%混合酸对鸡白痢的预防效果明显, 保护率达97%。

其它添加剂

根据最近国外研究表明, 乳糖可以降低盲肠内容物pH 值及沙门氏菌的数量, 提高盲肠内容物乳酸的含量, 乳糖能促进肠道中厌氧细菌生长, 和调整微生态环境, 起到防治沙门氏菌感染的作用(D ECo r r ier 等 1992和 1991[ 25 ]

, AM YLW aldroup 等。梁明志等(2000)研究乳糖对鸡沙门氏菌的影响, 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鸡白痢沙门氏菌

数差异不显著, 但试验? 组鸡白痢沙门氏菌数最少,各组总细菌数之间差异不显著, 试验? 组细菌总数最少。化学益生素一种非消化性食物成分, 到达后肠后可选择性地为大肠内的有益菌降解利用, 却不为有害菌所利用。它包括多种物质, 如含氮多糖或寡糖、辅酶、某些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寡糖是目前研究较热的一种, Sp r ing 等(1998)深入研究了寡糖对仔猪的兔疫能力作用, 寡糖能显著提高育成猪血清中lgG 深度和B 淋巴绷胞的数目, 提高了仔猪在体液免疫功能; 寡糖还能提高白细胞介素( IL - 2)DE 的浓度, IL - 2 能使T 细胞增殖和分化, 提高了仔猪的细胞免役。因此可以推测出寡糖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提高鸡对沙门氏菌的抵抗能力, 从而达到防止鸡白痢的目的。

编辑本段展望

目前, 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 一方面疾病也越来越复杂, 使用的药物种类也增多, 抗生素的过多、过量使用, 造成了抗生素药效下降、体内残留和过量的抗生素排泄到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 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另一方面人类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视, 要求更多的绿色食品供应市场, 因此生态方法防治畜禽疾病是一条方便、有效的途径。绿色饲料添加剂的推广与应用, 对推动我国饲料业的绿色进程, 解决药物残留问题, 实现动物源性食品绿色化, 提高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养鸡应注意什么?

一、中药面膜敷多久

面膜是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隔离外界的空气和污染,让面膜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渗入肌肤表皮的角质层开实现其作用。既然如此,天天做面膜岂不是更好,这就进入了面膜使用误区里,要从误区走出来,要先明确方法。

中药面膜可以天天做吗?需要辩证的看待,当然不是所有的面膜都可以天天做的。像一些清洁面膜,天天做容易引起肌肤敏感甚至红肿,令尚未成熟的角质失去抵御外来侵害的能力;但补水面膜就可以在干燥的季节里每天使用。

除此以外,关于面膜可以天天做吗,还需要考虑到面膜的制作成分,比如一些化学类的面膜,不用多说,相信大家也知道天天做是不可行的,毕竟,面膜是通过水分或者营养液渗入肌肤来起作用的。

但是对于中药面膜来说,都是通过提取的植物精华来达到滋养肌肤的目的,对于肌肤不造成伤害,则是可以天天做的,时时做的,就像提示说明上写的,“可以随时随地给及提供即时的养护”

二、中药面膜有副作用吗 常用的中草药面膜功效

一:粉刺Ⅰ号面膜粉:大黄、连翘、黄连、黄芩、甘草、紫草、冰片、银花、丹皮、赤芍、滑石粉、高岭土、氧化锌等组成

[功 效]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清热凉血、消肿等作用。

[适应症]对各种肤质长出的粉刺(痤疮)、丘疹、脓胞(暗疮)、结节、囊肿、瘘管等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症状有治疗作用。

二:粉刺Ⅱ号面膜粉:丹参、丹皮、赤芍、连翘、大黄、薏米仁、滑石粉、氧化锌、高岭土等组成。

[功 效]具有活血祛瘀、祛痘除痕,嫩滑肌肤等作用。 本文出自:奇丽女性网 //www.71lady.com

[适应症]对偏油性的皮肤出现的各种色斑、粉刺(痤疮)留下的色印、痕迹、疙瘩、和色素沉着等有治疗作用。

三:祛斑面膜粉一:白芷、白芍、白蒺藜、白附子、白僵蚕、白茯苓、白芨、白术、白薏米仁、密陀僧、滑石粉、氧化锌、高岭土等组成。

[功 效]具有调和气血、防斑退斑,滋润光泽、营养护肤等作用。

[适应证]对干性皮肤引起的的黄褐斑、晒斑、雀斑、辐射斑、换肤后出现的色素反弹以及色素沉着有护理和治疗作用。

四:祛斑面膜粉二:当归10、柴胡30、栀子10、白茯苓30、白芷15、白术10、蛇舌草30、白僵蚕10、白蒺藜15、白芍10、白附子10、甘草6、益母草30、薄荷5、红花6、绿豆粉30。

[功效]同(3);[适应证]同(3)

五:营养增白面膜粉:人参、珍珠、白芷、白芍、白术、杏仁、当归、薏米仁、滑石粉、氧化锌、高岭土等组成。

[功 效]具有营养增白、滋润肌肤、防晒等作用。

[适应症]对干性黑黄皮肤引起干燥,肤色无光泽等有护理作用。

六:抑脂爽肤面膜粉:泽泻、草决明、山楂、珍珠粉、白芷、高岭土等等。

[功 效]具有祛脂爽肤,消散脂结、疏导阻塞、软肤洁肤、清凉抑菌等作用。

[适应症]对油性皮肤以及毛孔堵塞、皮肤粗糙和油腻肤质等油脂分泌过度有护理作用。

三、自制中药美白面膜

成分:白术、白芷、白芨、白蔹、白茯苓、白芍、珍珠粉

简介:七子白美白面膜曾是宫廷的不传配方。由于其神奇功效,是古今爱美人士的首选,七子白美白面膜是由白术、白芷、白芨、白蔹、白茯苓、白芍等六种纯中药粉和珍珠粉混合一起制成的美白面膜。七子白美白面膜对于美白皮肤有特效。对于消除皮肤斑点、消除皮肤痘痘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天生或者后天爆晒或者过度使用护肤品而造成的出现皮肤黑、黄、多斑、痘痘、粉刺、暗疮等皮肤特征以后,使用七子白美白面膜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保证100%的效果。让您青春可人,光洁白皙。

用法:让药房帮忙磨成粉粉,比例为1:1:1:1:1:1:1。加入蒸馏水或清水(偏油性加酸奶,偏干性加牛奶)将其搅拌成糊状,涂在脸上,等20 到30 分钟后洗去。

自配中药美白多个良方参考

1.美白去豆:白芷、白术、白茯苓、白芨、白蔹

2.美白去斑:白芷、白术、白茯苓、白附子

3.美白去黄:白芷、白芍、白附子

4.单纯美白:白芷、薏仁、白附子

使用方法:将上面的合适你的方中药全打成粉,再筛出。然后用清水洗净面后取本品10克左右,加入清水(偏油性加酸奶或蛋清,偏干性加牛奶)成分搅拌成糊状,薄敷于脸上,约20分钟左右,用清水洗净即可.二天一次。连做二次。再坚持做15次。一个月后,照镜子时,你就尽可以放心大胆地臭美啦!

四、哪种中药面膜好

三黄治痘面膜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治疗青春痘。

材料:黄芩6克,黄连6克,黄柏6克,白鲜皮6克。

做法:清水5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备用。用时以面膜纸吸取药液等敷料八分干即可将敷料去除,用温水将脸清洗干净。

建议:油性肤质每周2次;干性肤质7~10天1次;中性肤质每周1次,青春痘发作期间,可每日敷用。

消斑面膜

功效:淡化面部色斑,美白肌肤。

材料:白及6克,白丁香4.5克,白附子6克,蜜陀僧3克,白芷6克。

做法:清水6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备用。用时以面膜纸吸取药液,敷面30分钟,再以清水洗净即可。

建议:每晚使用,连续两周,休息3天,可继续下一个疗程。

蜜糖茯苓面膜

功效:具去湿散毒功效,此面膜可淡化,舒缓因湿热毒积聚在脸上而引起的雀斑。

材料:茯苓,密糖。

做法:清水1碗加2茶匙蜜糖、30克(约3茶匙)茯苓,煲10分钟,隔渣取液备用。用时以面膜纸吸取药液,在脸上敷30分钟,用湿水将脸清洗干净。

建议:油性肤质每周两次;干性肤质7~10天1次;中性肤质每周1次。

党参当归面膜

功效:补气益血,滋润并改善肤色。

材料:党参25克、当归25克、石膏50克、淮山50克。

做法:清水6碗加材料煲45分钟,用时以面膜纸吸取药液,在脸上敷15至20分钟,用以清水洗净即可。

建议:每星期使用一次。

芦荟亮扶面膜

功效:清热养阴,润肤生肌,光泽肤色,令肤色明亮。

材料:芦荟2~3大片9约30克)。

做法:将整片芦荟洗净后切开,将叶皮与叶肉紧贴的叶子及一层**膜彻底削掉,只取叶肉及汁,再将果肉打碎。或取整片叶肉均匀敷于阳光灼伤的部位,避开发际、眉毛,盖上纱布15~20分钟即可,等敷料八分干后,用温水稍取芒洗患部即可。取芦荟肉时,可将芦荟洗净切开,用汤匙刮取,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且取得干净。

建议:油性肤质每周两次;干性肤质7~10天1交。刚晒伤时,可每日敷用。

杏仁美白面膜

功效:具美白及收紧毛孔的功效,长期敷用可改善肤质。

材料:生杏仁,蛋白,水。

做法:将生杏仁磨为细末。取2~3茶匙生杏仁粉末,半只蛋白调匀,并适量放入数滴水,使 之成奶糊状,再用手均匀地抹在面上敷30分钟。

建议:每晚使用,连续两周,休息3天,可继续下一个疗程。

脚癣能根治吗?

养鸡,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样鸡才长得好,下面就说说养鸡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01

预防针

从小鸡出生时起,就要定期打预防针,这样鸡才不会发生疫情,健康地长大,避免造成巨大的损失。

02

鸡舍

鸡舍要建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要注意防晒,而且鸡舍要经常打扫,干净卫生的环境才有利于鸡的健康。

03

大小分养

要根据鸡的不同大小,将它们分开养,这样就不会出现小鸡抢不到食的情况,使每只鸡能有足够的营养长到成年。

04

散养

养鸡不应该只在鸡舍里养,还要定时让它们到草地上去啄食昆虫和小石子,这样不但肉质鲜美,还能增加小鸡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元素,使鸡肉更有营养。

治疗脚气九法

1、脚上患有脚气、脚癣,连续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愈。

2、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病。

4、夏天脚癣犯了,可先将患脚洗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洽搽患处,每天1~2次,一般次数便可见效。

5、取得烟灰撒在脚趾湿痒处,可治脚趾间水泡瘙痒。

6、犯有多年的脚气,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灵验。

7、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香港脚的丝状菌有特效。

8、取麦饭石1000克,加开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脚气或痤疮、湿疹、痱子等疾患处,有显著疗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匀,晚上将脚冼净擦干后,用药干搽患处。一般3在左右可见效。

简单版:

通常说的脚气是足部真菌感染,不及时控制会波及其他部位,治疗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主要有达克宁、兰美抒、贵州神奇、华陀膏等多种,只要坚持使用,症状消失后继续使用一周维持通常可以治愈。同时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鞋子要透气性好。

完全版:

脚气(脚臭)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出汗促使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脚臭常与多汗症伴发。

自疗注意事项:

(1) 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 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3) 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

(4) 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 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臭

(6) 本症以外治法为主。

自治疗法:

(1) 将脚放在50-60℃的热水中多烫几次,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将丝瓜络压平做成鞋垫,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3) 葛根15克、研成细末,加白酒15克、再加适量水,煎后洗脚,每日1次,1周后,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4) 洗脚时,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调匀后,将双脚浸泡15分钟左右,每日1次,连续3-5天,脚臭即可消失。

(5) 洗脚时,在热水中加50克白矾,浸泡10分钟左右,可除脚臭。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1.家庭用药

(1)糜烂型: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龙胆紫或脚气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脚气灵或癣敌药膏,每日2次。

(2)水疱型: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

(3)角化型: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药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剥脱。

(4)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足光粉治疗各型脚气,疗效显著,每晚泡脚一次,3次奏效。具体用法可见说明。

2.中药及偏方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3.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激发感染。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4.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

预防

1.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鞋子要通气良好。

2.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经常处理,用漂白粉或氯亚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传染脚气。

治疗脚气九法

1、脚上患有脚气、脚癣,连续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愈。

2、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病。

4、夏天脚癣犯了,可先将患脚洗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洽搽患处,每天1~2次,一般次数便可见

效。

5、取得烟灰撒在脚趾湿痒处,可治脚趾间水泡瘙痒。

6、犯有多年的脚气,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灵验。

7、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香港脚的丝状菌有特效。

8、取麦饭石1000克,加开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脚气或痤疮、湿疹、痱子等疾患

处,有显著疗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匀,晚上将脚冼净擦干后,用药干搽患处。一般3在左右可见效。

脚气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一旦发病,病人往往感到奇痒难忍,脚趾间出现红斑、脱屑,症状严重的患者整个脚底都会发红、脱皮。脚气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还极易传染给他人。然而,因患脚气而就诊的病人并不多。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主任赵俊英说,大多数脚气患者都是在症状比较严重的时候才来医院看病,而在发病的初期、症状较轻的时候,通常是利用一些民间土方进行自我治疗。

家住北京宣武区的张先生是一位“老”脚气患者了,为医治顽疾,多年来,他用了许多偏方:往患处抹大蒜,用花椒水洗脚,将脚浸泡在浓醋里,甚至往脚上涂蜂胶……方法用尽,可是脚气病不仅不见好,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当张先生不得不到医院看病时,脚底已经整个溃烂,走路也不利索了。

赵主任指出,用土方法治疗脚气,有时虽能起到止痒的效果,但绝对去不了根。而且有些土方法由于刺激性较大,还会造成过敏反应。如往患处抹大蒜,反而会使患处出现红肿甚至流水的症状,导致病情加重。因此,赵主任提醒脚气病患者,一旦出现脚气症状,应该尽早接受治疗。早期治疗,不仅用药少,而且有利于痊愈,而一旦病情加重,治疗也就更加困难。

从临床表现来看,脚气可分为三型,治疗方法也因型而异。当患者足部出现脱皮、裂口子的症状时,属于角化干燥型,对于此类患者,用药应以霜剂、膏剂为主;如果是水泡靡烂型的患者,即患处渗水,对这类患者就不能像角化干燥型患者那样,使用刺激性过强或软膏等药物,而应先将患处处理得干一点,然后再用粉剂药物进行治疗;还有一类患者属于间插型,即有的部位干燥、脱皮,有的部位靡烂流水,此时就应根据具体情况用药。除了辨型用药,患者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足疗程用药。许多脚气患者只注重在急性期坚持用药,一旦症状减轻便停止用药,殊不知,脚气是一种极易复发的疾病,无论患者使用哪种药物进行治疗,都要坚持到足够的疗程才能彻底清除脚气。

除了药物以外,日常的足部保健对治疗脚气也非常重要。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李若瑜教授介绍,脚气是由一种皮肤癣菌引起的疾病,而这种癣菌在比较潮湿、高温的环境下更容易滋生。因此,人们应注意保持足部干燥,选择比较吸汗的线袜和透气、宽松的鞋子;每天坚持洗脚,并擦干脚和脚趾缝。

脚臭自我治疗小妙方

1.经常洗脚

2.在脚上使用爽身粉

3.使用止汗剂

4.经常更换袜子

5.穿通风的鞋子

6.睡前以酒精擦拭脚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后用塑胶袋套脚,以诱发流汗,次日清洗脚 部,再予以擦乾,连续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两次

7.经常泡脚

8.以茶包煮水,再用脚浸入二十至三十分钟,擦乾后撒爽身粉,可防止脚臭复发

9.也可以粗盐溶於水泡水

10.醋酸铝、重碳酸钠及醋溶於水泡脚,都有除臭的作用

11.冷热交替的泡脚,有助减少流汗,防止脚臭

12.保持平静

13.注意饮食

14.勿过度劳动足部

脚气(脚臭)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出汗促使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脚臭常与多汗症伴发。

自疗注意事项:

(1) 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 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3) 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

(4) 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 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臭。(6) 本症以外治法为主。

自治疗法:

(1) 将脚放在50-60℃的热水中多烫几次,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将丝瓜络压平做成鞋垫,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3)葛根15克、研成细末,加白酒15克、再加适量水,煎后洗脚,每日1次,1周后,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4)洗脚时,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调匀后,将双脚浸泡15分钟左右,每日1次,连续3-5天,脚臭即可消失。

(5) 洗脚时,在热水中加50克白矾,浸泡10分钟左右,可除脚臭。

脚癣!!

一、症状表现

脚癣俗名“香港脚”,又叫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脚癣是一种接触传染病,常因共用面盆、脚盆、脚巾、手巾、拖鞋及澡盆而迅速传播。症状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脚底及脚首边缘,剧痒,必须抓破为止。故常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

二、选用非处方药

1. 西 药

外用:环吡酮胺(环利)、盐酸特比萘芬(疗霉舒)霜、硝酸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和联苯苄唑霜、水杨酸硫膏、复方十一烯酸锌软膏、红霉素眼膏、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维生素B6。

2. 中 药

外用脚气散、如意金黄散、三黄膏加服小败毒膏。

三、调理事宜

手脚癣并不难治,但不易根除,原因之一是没有坚持治疗的毅力,只要不痒就忘记了搽药。所以必须坚持,直到皮肤都不白变,正常光滑了,还要坚持上药或泡脚1~2周。原因之二是有人认为手脚癣是养生病,治好了会得其他病,其实医学上并不承认此事。还有人因为反复感染而丧失信心,故分开用毛巾、盆、拖鞋等也极为重要。

四、何时就医

1.甲癣或掌蹁部皮肤较厚经久不愈。

2.脚癣有继发感染,涂上述药膏后也还红肿疼痛。

3.双侧手足多处病损。

若不是脚气脚癣,可能与工作生活的环境有关,避免接触粉尘和水,注意脚部卫生,自己不要乱治,找大医院的皮肤科医生做出结论和处方,以免病情恶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