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舒冷敷敷料成分-医用鼻舒冷敷
常见的救护小知识
常见的救护小知识,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很难避免也很难预料,如果我们不及时医治或操作不当,很可能会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那么有哪些常见的救护小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常见的救护小知识11、踝扭伤
踝关节扭伤后,停止继续行走,不要揉搓、转动受伤关节,以免加重伤情。立即用冷毛巾或冰块敷患处,帮助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
24小时后改为热敷。如果有内出血现象,最好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如果有骨折现象,最好用夹板或木棍固定受伤处,并尽快就医。
2、眼睛进沙子
眼睛是最娇嫩的器官,进了沙子如果不及时清除,眨眼时会有疼痛感,还会引起炎症、溃烂甚至失明。异物入眼时,最忌讳使劲揉眼睛、用干纸巾或用毛巾擦眼睛。正确做法是睁开眼睛,让同伴帮忙翻开眼皮,检查眼白 ( 球结膜 ) 、下眼睑和角膜。
如果异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纸巾蘸少许纯水轻轻擦去异物 ( 在家时,最好用棉签沾少许抗生素类眼药水擦去异物 ) ;如果异物在上眼睑内、角膜处,或嵌入较深,则必须及时到医院处理。
3、低血糖
低血糖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综合症,发病时可以有心慌、心悸、饥饿、软弱、手足颤抖、皮肤苍白、出汗、心率增加、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
如果只是轻度低血糖,患者神志清醒,可以吃几粒糖果、几块饼干,或喝半杯糖水,可以达到迅速纠正低血糖的效果,一般十几分钟后低血糖症状就会消失;如果经过以上方法仍没有效果或者病人神智不清时,应该立即送医院急救。
4、飞虫钻进耳朵
飞虫钻进耳道,千万不能用手指或其他东西去掏它,以免越钻越深钻破鼓膜,引起听力下降。正确的做法是到黑暗的地方,用手电光照着耳道,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光引出飞虫。
也可以在耳道内滴几滴烹调油,使飞虫的翅膀浸湿而无法张开,再用耳勺将虫掏出耳道。如果上述方法不奏效,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
5、蜂蜇伤
外出郊游如果被蜜蜂蜇伤,应该先将残留毒刺拔出,轻轻挤捏伤口,挤出毒液,涂一点氨水或苏打水。如果是被黄蜂蜇伤,应该涂醋酸水中和毒液,局部冷敷减轻肿痛。如果出现恶心、头晕等异常反应,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
6、鼻炎
盐水洗鼻法:2 克食盐、100 毫升的水,煮沸,接入蒸馏出来的水到小瓶。用棉球蘸蒸馏后的盐水,滴入病发的鼻腔,再用手指轻轻的按压鼻子两侧。
7、鼻出血
鼻出血不要仰头,因为这样不但止不住鼻血,反而会导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 4~8 分钟,或用浸了冰水的棉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如果这些方法不能止血,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
8、误吞服了水银
体温表内的水银不慎被吞服后,汞会与体内含巯基的酶和蛋白质结合,会影响其活性,导致重金属中毒。尽管体温表内的汞含量不多,但服用后也会引起口腔炎、急性胃肠炎,出现口腔糜烂、溃疡、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现象。
不慎咬碎体温表并吞服了水银,要先漱口,然后喝点蛋清或牛奶,能清除口腔中的残留汞,还能使蛋清或牛奶中的蛋白质与吞服的汞结合,起到保护胃黏膜、减少汞吸收的作用。
9、气胸
有些人,特别是老年慢阻肺患者,在用力咳嗽、剧烈运动或大笑后,会发生气胸,出现胸痛、深吸气时加剧,并放射到肩背部,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紧急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禁忌拍背和搬动患者,以免加重气胸。应该让患者取半卧位,如果家中备有氧气,应该立即吸氧,同时叫救护车。
10、烫伤
一旦发生烫伤,应该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冷敷烫伤部位,持续15分钟左右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
不能擅自在伤口处涂药,更不能用涂酱油、植物油等土办法处理伤口。如果烫伤处有水疱,不要挑破,要用干净纱布覆盖,然后去医院处理。
11、猫狗咬伤
一些人被动物抓咬后,身上只留有牙印或爪痕,认为没伤口就不必处理,这种做法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牙印或爪痕可能造成肉眼看不到的皮肤损伤,狂犬病病毒也有可能从伤口侵入。
注射疫苗要及时、足量。患者必须在咬伤当天,咬伤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各肌肉注射一支疫苗。一定要注射在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内侧,不能注射在臀部,以免影响疫苗效果。
全程注射完毕 10 日后,应抽取静脉血作抗体检测。如果抗体滴度达到或超过3单位/毫升的标准,代表获得了免疫效果,如果低于标准,应该适当增加接种针数,从而确保达到防病效果。
12、煤气中毒
当发现有煤气泄漏时,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关闭煤气,开窗透气。抢救者在进入溢满煤气的房间前,应先吸足一口气,然后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防自己中毒。
在煤气没有散尽前,不要开灯、按电铃、打电话或使用打火机、火柴等,以免引发爆炸。
然后,将中毒者移到通风的地方,松开中毒者的衣领、裤带。观察其意识、心跳和呼吸情况。如已没有心跳和呼吸,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如还有心跳、呼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
常见的救护小知识2一、中暑
中暑病人表现:全身无力,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口渴、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脉搏细速、晕倒在地。高温是中毒的根本原因。
急救方法:
1、迅速把病人移至阴凉处或空调房,平卧休息。
2、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3、轻者鼓励病人喝淡盐水,藿香正气丸等。
4、严重中暑者,经降温等处理后,及早送往医院。
二、烧烫伤
1、脱离热源,去掉覆盖在伤口的衣物。
2、用冷清水冲洗伤口。
3、轻轻擦干伤口,用纱布遮盖,保护伤口,切忌不随便涂药,不挑开水泡。
4、严重烧伤,迅速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
三、溺水
1、首先应将溺水者尽快救出水面。
2、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上,迅速撬开口腔,清除口腔和鼻腔异物如淤泥、杂草等,使其呼吸道通畅。
3、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朝下,按压其背部,促进胃内异物排出。
4、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该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时施行胸外按压,并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四、电击
1、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物将伤者与电线分开。
2、在确定伤员不带电的情况下,立即进行救护。
3、检查是否有其他损伤。
4、用纱布遮盖受伤部位、包扎。
5、无呼吸、心跳者立即进行心脏除颤、心肺复苏、拨打急救电话,速送医院。
五、狗咬伤
1、用20%肥皂水或清水反复清洗伤口至少30分钟,洗后用酒精擦拭伤口周围,用干净纱布包扎切忌缝合伤口。
2、立即到相关医院机构注射狂犬疫苗。
六、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表现:兴奋多话、语无伦次、呕吐、昏睡、脸色苍白、血压下降。
1、在摄入酒精不久,神志尚清醒时,可用压舌板、筷子等物品刺激舌根催吐。
2、轻度醉酒后可适当饮用糖茶等,以加速排泄。饮酒量过大者应早送医院。
3、昏睡者应该保持呼吸道通畅,以侧卧位为主,头偏一侧以免堵塞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七、煤气中毒
1、立即将门窗打开或者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离中毒环境。
2、注意给病人保暖,有条件者可以吸氧。
3、对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应该立即采取心肺复苏,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八、食物中毒
特点:病人常在进食后半小时或数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1、首先应卧床休息,多喝淡盐水或糖盐水。
2、12小时内禁食,促进毒物排泄。
3、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中毒人数、病情等,请医生前来急救。
4、对食物中毒后吃剩的食物应保存好,迅速通知卫生检疫部门化验。
九、心绞痛
1、常发生于劳动或者情绪激动时。
2、持续数分钟(3—5分钟)。
3、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
4、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
急救办法:
1、立即平卧,不宜随意搬动,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说清楚病情。
2、帮助病人处于舒适卧位,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病人平静,并对病人进行安抚。
3、口含片,舌下含服,避免吞服。通常两分钟左右疼痛即可缓解。如果效果不佳,10分钟后可再一次舌下含服一片。
4、家中有条件者,可以吸氧。
5、口含片后,若症状无缓解,尽快送至医院急救。
十、脑血管意外
1、病人需平卧,有条件可给予吸氧。
2、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并及时清理。
3、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务人员到来。
4、患者应限制吞咽、限制进食。
5、搬动病人时应尽量减少震动颠簸。
十一、晕厥
1、迅速让病人平卧。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腰带。
3、有条件的予以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4、如上述处理不见好转,应拨打急救电话,请医生救治。
十二、鼻出血
1、患者采取坐位,消除其紧张情绪及顾虑。
2、可以让患者用拇指及食指将鼻翼紧压鼻中偏前下方,一般需要5—10分钟,用冷水,湿毛巾敷前额。
3、可用消毒棉球,纱布填塞止血,可用肾上腺素棉片塞入鼻腔止血。
4、不能控制者,则应尽快送医院。
科普生活中医疗急护小常识是为了提高全民急救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常见的救护小知识3吃东西被噎
如果患者还能讲话或咳嗽,表明气道没有被完全阻塞,尽量让他自己咳出较好;如果患者意识清醒,但无法自己咳出噎住的食物,可用海姆利克操作法,即顺着患者的上腹部向上迅速施压,靠产生的冲击气流将食物挤出气道;如果患者已呼之不应,应立刻扳开他的嘴,用食指贴着其口角一侧,伸入到口腔深部向外做钩扫动作,直至清除食物为止。若以上尝试均不奏效,应立即送医院急诊。
鼻出血
鼻出血时仰头,非但止不住鼻血,反而会导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4~8分钟,或用浸了冰水的棉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如果这些方法仍不能止血,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醉酒
轻度醉酒者,可以让其喝浓茶利尿,加速酒精的排泄。严重醉酒者,可让其喝醋,并用手指压迫其舌根催吐,以减少酒精的吸收。若上述处理效果不明显,应送医院处理。
中暑
轻中度中暑者,应将其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脱掉或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擦身,以迅速降低体温。可让中暑者喝一些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若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应立即送医院。
晒伤
夏天外出时,应做好防护工作,比如搽防晒霜、撑遮阳伞等。当皮肤被烈日晒红并出现红肿、疼痛时,可用冷毛巾敷于患处,并适当涂一些滋润霜。若皮肤上已有水疱,千万不要挑破,应请医生处理,以免继发感染。
蜂蜇伤
外出郊游一旦被蜜蜂蜇伤,应小心地将残留的毒刺拔出,轻轻挤捏伤口,挤出毒液,涂一点氨水或苏打水。若是被黄蜂蜇伤,应涂醋酸水,以中和毒液。局部冷敷可减轻肿痛。若出现恶心、头晕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游泳时,小腿抽筋
在水中发生小腿抽筋时,应立即上岸,伸直腿坐下,用手抓住大足趾向后拉,并按摩小腿肌肉。若不能立即上岸,应保持冷静,屏住气,在水中做上述动作。
烫伤
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冷敷烫伤部位,持续15分钟左右,以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不要擅自在伤口处涂药,更不能用涂酱油、植物油等土办法处理伤口。若烫伤处有水疱,不要挑破,可用干净纱布覆盖,去医院处理。
骨折
确定有骨折后,一定要对伤肢(指)作固定再送医院,否则骨折断端异常活动,会加重损伤。可因地制宜用木板、木棍、树枝、竹竿、杂志等作为固定用的临时夹板。若无上述材料,可将上肢固定在躯干上,下肢固定在对侧的健肢上。
气胸
有些人,特别是老年慢阻肺患者,在用力咳嗽、剧烈运动或大笑后,会发生气胸,出现胸痛、深吸气时加剧,并放射到肩背部,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紧急情况。遇到这种情况,禁忌拍背和搬动患者,以免加重气胸。应让患者取半卧位,如家中备有氧气,应立即吸氧,同时叫救护车。
癫痫发作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可让患者的头侧向一边,以防止呕吐物窒息。随后,找一把金属调羹或牙刷等不易咬碎的东西塞进他的上下牙之间,防止舌咬伤。对于成年人,最好在硬东西上裹一层毛巾或手帕,以免咬掉牙齿。
不慎咬碎体温表并吞服了水银
体温表内的水银不慎被吞服后,汞会与体内含巯基的酶和蛋白质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重金属中毒。尽管体温表内的汞含量不多,但服用后也会引起口腔炎、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口腔糜烂、溃疡,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漱口后喝点蛋清或牛奶,不仅能清除口腔中的残留汞,还能使蛋清或牛奶中的蛋白质与吞服的'汞结合,起到保护胃黏膜、减少汞吸收的作用。
眼睛里不慎进了沙子
眼睛是最娇嫩的器官,容不得任何异物。如不及时清除异物,眨眼时会感到疼痛,还会引起炎症、溃烂甚至失明。异物入眼时,最忌讳使劲揉眼睛,或用干的纸巾或毛巾擦拭眼睛。正确的做法是睁开眼睛,让同伴帮忙翻开眼皮,仔细检查眼白(球结膜)、下眼睑和角膜。如异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纸巾蘸少许纯水轻轻擦去异物(在家时,最好用棉签沾少许抗生素类眼药水擦去异物);如异物在上眼睑内、角膜处,或嵌入较深,则必须及时到医院处理。
鱼骨卡喉
鱼骨卡喉后,应立即停止进食,张大嘴发“啊”的声音,让家属借助光线或手电筒,看清鱼骨所在部位,再用镊子夹出。若未发现鱼骨,则鱼骨可能卡在更深的喉咽部,应去医院就诊。鱼骨取出后,在短时间内仍然会有咽喉部异物感,这是局部黏膜擦伤的缘故,不必介意。不少人喜欢采用吞咽大的干饭团的方法来对付鱼骨卡喉,该方法对小的鱼骨可能有效,但对稍大一些的鱼骨则无效,有时反而会因挤压而刺得更深。还有些人认为,一旦鱼骨卡喉,可少量多次吞服食用醋使鱼骨溶解。其实,食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很短,根本不可能溶解鱼骨。
小飞虫钻进了耳道
小飞虫突然钻进耳道后,千万不要用手指或其他东西去掏它,以免小飞虫越钻越深,万一钻破鼓膜,可引起听力下降。正确的做法是到黑暗的地方,用手电光照着耳道,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光引出飞虫。也可以在耳道内滴几滴烹调油,使飞虫的翅膀浸湿而无法张开,再用耳勺将虫掏出耳道。若上述方法不奏效,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外伤出血
①较小或较表浅的伤口,应先用冷开水或洁净的自来水冲洗,但不要去除已凝结的血块。
②伤口处有玻璃片、小刀等异物插入时,千万不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用消毒纱布、绷带包扎后,立即去医院处理。
③碰撞、击打的损伤,有皮下出血、肿痛,可在伤处覆盖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用冰袋冷敷半小时,再加压包扎,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伤势严重者,应去医院。
④伤口有出血,可用干净毛巾或消毒纱布覆盖伤处,压迫10~20分钟止血,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再出血为度,视情况去医院处理。
刀割伤
①如伤口不大,出血不多,伤口也较干净,伤指仍能作伸屈活动,可用医用碘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皮肤,待干后,再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包扎伤口。
②若伤口大而深,应压迫止血,同时立即去医院治疗。
③如果手指不幸被切断,应立即将伤指上举,然后用干净的纱布直接加压包扎伤口止血。若血仍外流不止,也可在指根处紧缠止血带(可用一般的清洁绳代替)止血,并将断指用无菌布料包好,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除非断指污染特别严重,一般不要自己冲洗,也不要用任何液体浸泡断指,立即去医院救治。
猫狗咬伤
一些人被动物抓咬后,身上只留有牙印或爪痕,认为没伤口就不必处理,这种做法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牙印或爪痕可能造成肉眼看不到的皮肤损伤,狂犬病病毒也有可能从伤口侵入。
注射疫苗应及早、足量。患者必须于咬伤当天,咬伤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各肌肉注射一支疫苗。一定要注射在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内侧,不能注射在臀部,以免影响疫苗效果。全程注射完毕10日后,应抽取静脉血作抗体检测。如果抗体滴度达到或超过3单位/毫升的标准,即代表获得了免疫效果,如低于标准,应适当增加接种针数,以确保达到防病效果。
误服灭鼠药
灭鼠药毒性成分不同,误服后的临床表现各异,如胃部不适、呕吐、腹泻、抽搐等,严重的可出现昏迷。喝水稀释、催吐等方法皆难奏效,送医院急诊洗胃或对症处理才是上策。
踝扭伤
踝关节扭伤后,不要继续行走,也不要揉搓、转动受伤关节,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应立即用冷毛巾或冰块敷患处,有利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24小时后方可改为热敷。如果怀疑有内出血,最好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但不要过紧,以免妨碍包扎部位以下的血液循环。如果怀疑有骨折,最好用夹板或就近找木棍固定受伤的踝关节,并尽快去医院就诊。
呼吸停止(人工呼吸)
首先,让伤病员仰卧,将其头后仰,确保呼吸道畅通。若其口内有血块、呕吐物、假牙等异物时,应尽快取出。随后作人工呼吸:抢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捏住患者的鼻子,口对口像吹气球样为其送气,注意不要漏气。每隔5秒吹一次气,反复进行。遇到嘴张不开或口腔有严重外伤者时,可从其鼻孔送气作人工呼吸。
心跳停止(胸外按压)
先让患者躺在硬板床或平整的地上,解开其上衣,抢救者将一只手的掌根置于其胸骨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另一只手重叠压在手背上。抢救者两臂保持垂直,以上身的重量连续向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70次左右。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以每次按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度。注意,手掌始终不要脱离按压部位。
心跳呼吸全无(心肺复苏)
呼吸和心跳停止后,大脑很快会出现缺氧,4分钟内将有一半的脑细胞受损。超过5体分钟再施行心肺复苏,只有1/4的人可能救活。
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患者前胸左内侧的心脏部位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若脉搏仍未恢复搏动,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再做次人工呼吸。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
溺水
救护溺水者时,必须用救生圈、球或木板等,除专职救生员外,即使会游泳的人,也不要徒手接近溺水者。溺水者获救后,应立即检查其呼吸、心跳。如呼吸停止,应马上做人工呼吸,先口对口连续吹入4口气,在5秒钟内观察其有无恢复自主呼吸,如无反应,应接着做人工呼吸,直至其恢复自主呼吸。如溺水者呼吸、心跳全无,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如溺水者喝入大量的水,可在其意识清醒时,用膝盖抵住其背部,一手托住上腹部,另一手扒开其口让其吐水,或救护者单腿跪地,让溺水者脸朝下伏于膝盖上吐水。
气道异物(手捏喉咙,面容窘迫、恐惧等是气道异物的典型症状)
自救:
①用力咳嗽法。先吸一口气,然后用足力气咳嗽,有时就可把异物从气道内咳出。
②腹部手拳冲击法。将右手拇指关节突出点顶住上腹部,相当于剑突与脐之间腹中线部位,左手紧握右手,然后用力向内作4~6次连续快速冲击。
互救:
抢救者站在患者侧后位,一手放置于患者胸部,另一手掌根部对准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用力给予连续4~6次急促拍击。
婴幼儿急救:
让患儿骑跨并俯卧于急救者前臂上,头要低于躯干,并将其胳膊放在自己大腿上,用另一手掌根部用力叩击患儿的肩胛区4~6次。
颈椎损伤
如果怀疑伤员颈椎有损伤,应平抬伤员至担架上,专人牵引、固定其头部,并上颈托。一时无颈托时,应在伤员的颈部两侧各放一只沙袋或衣物,以防头部扭转或屈曲导致颈椎损伤加重。
脊柱骨折
应由3~4人在同一侧同时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把伤员平托起来,平卧在木板上,并用绷带加以固定。伤者最好取俯卧位,并在胸腹部放一软枕。严禁采用“搬头搬脚”的抬抱方式移动或搬运伤者,也禁用普通的软担架搬运。
头部撞伤
若伤员伤势较重,已昏迷,抢救者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将其头转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窒息。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时,切勿用棉球、纱布或其他物品堵塞。
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候,人不慎摔倒,枕部着地,表面看来局部无任何皮损,但颅底却已发生骨折。伤者发生颅底骨折后,很快会因颅内出血而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昏迷等严重症状。因此,当头部被击,伴恶心、呕吐、耳鼻腔出血时,应立即就医。
触电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尽快找到电闸,切断电源是当务之急。如果暂时找不到电源,可就近找一样绝缘的东西,如木棍或塑料管子,挑开触电者与电源的接触,然后检查触电者的反应。如果发现其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让别人拨打急救电话。
此外,当意外发生时,如果身边没有医用急救物品,就会错失急救的良机。其实,只要开动脑筋,完全可以因地制宜。这里教你几招,到时不妨一试。
1、长筒袜: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用。
2、领带:在骨折时,可固定夹板或当止血带用。
3、干净浴巾:可作三角巾或厚敷料用。
4、手帕、手巾:用电熨斗充分熨烫或在湿的情况下用微波炉高火消毒,可作消毒敷料用。
5、杂志、尺、厚包装纸、伞、手杖:在骨折时可作夹板用。
6、保鲜膜:除去表面几圈后,可直接覆盖在破溃的创面上,起暂时的保护作用,保鲜袋也可起类似作用。
上面学习我分享了生活中常见的急救小常识,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很难避免,有时也难以预料,如果我们不及时医治或者操作不当的话,很可能会对自身或者他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掌握一些急救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出现安全问题之后,你应该如何处理
除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外.还应掌握常用急救技术,以便对意外伤害进行快速而正确的处理。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
一、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
幼儿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儿童健康和生命造成的损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由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这就需要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必须具备一些急救知识和技巧,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幼儿烫伤、骨折等意外伤害就能及时进行救护,以挽救生命、防止残疾、减少痛苦。
(一)小外伤
1.切割伤
常见切割伤:幼儿玩耍小刀、剪刀等锋利物品造成的皮肤断裂、出血。
案例:某幼儿拿着水果刀玩耍,不小心在手指上划了一道口子,伤口处开始渗出血珠。
急救方法:
(1)对于较小、较浅的切割伤可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也可以先清洁伤口周围,用冷开水冲洗伤口处.特别是将异物冲洗干净,再用双氧水由里向外消毒,然后涂搽红药水或紫药水。
(2)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必须先止血,将伤处抬高,立即送医院,请医生处理。
2.刺伤
常见刺伤:常见于玻璃、竹刺、铁钉、木屑等锐利物刺入皮肤,伤口深而狭窄,容易感染。
案例:某幼儿在自由活动后告诉老师手指疼痛,老师检查发现,该幼儿食指尖有竹刺刺入,伤处周围皮肤又红又肿,按压疼痛。
急救方法:
(1)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清洗伤口。
(2)检查伤口是否留有异物,如果有,用消毒针顺着刺的方向将其拔除。
(3)确认伤口无异物后,用碘酒或酒精涂搽伤口周围,伤口涂红药水。
3.扭伤
常见扭伤:多发生在幼儿运动、游戏等活动中,多为关节处软组织受伤,伤处肿痛,运动不灵活,颜色发青。
案例:某幼儿穿上了妈妈给她买的新皮靴,鞋跟和鞋帮都较高,该幼儿在奔跑中不小心把脚扭了,孩子感到剧烈疼痛,脚的活动不方便,老师发现幼儿的脚踝又肿又青。
急救方法:
(1)检查是否骨折。
(2)如果没有骨折,立即对伤处冷敷,使血管收缩止血,并达到止痛的目的。
(3)一天之后,对伤处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预防:
(1)定期检查和维修幼儿园的滑梯、攀登架等游乐设施。(2)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时,注意观察、提醒幼儿。
(3)遇到不安全的情况及时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帮助。
(4)教育幼儿不打架、不拥挤,遵守活动规则,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守秩序的习惯。
(二)骨折
1.常见骨折
因
外伤破坏了骨的完整性,称为骨折。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不破裂,与外界不相通;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破裂,与外界相通。幼儿
常发生以下几种情况的骨折:重物打击,可能导致骨折;手被弹簧门挤压,可能导致骨折;伸手玩弄电扇,可能因扭转而发生骨折;车挤压、跌倒等。也都可能造成
骨折。
2.骨折的症状
(1)剧烈疼痛,特别是活动伤肢或按压骨折的部位时。疼痛更明显:
(2)骨折的肢体失去正常功能,如:下肢骨折不能走路,上臂骨折不能抬高:
(3)骨折的部位出现变形。
小
儿骨骼的成分和成人相比较,有机物相对比无机物多,所以小儿的骨骼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称为“青枝骨
折”,伤肢还可以做动作,因此,小儿骨折容易被忽略,如不及时送医院治疗,伤肢将出现畸形,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所以,小儿一旦发生肢体伤害,应及时送医
院检查是否发生了骨折。
3.急救方法
(1)在未急救包扎前,不轻易移动伤者。如果轻易移动,可能引起骨折移位,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休克和血管、神经损伤,甚至由闭合性骨折变为开放性骨折,加重伤势。
(2)止血。幼儿发生骨折后,观察幼儿全身状况,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并伴有大出血,先要在伤口处覆盖敷料,包扎止血。再处理骨折。
(3)处理骨折的基本方法是:使断骨不再刺伤周围组织,限制受伤肢体的活动,使骨折不再加重,这种急救方法叫“固定”。
①四肢骨折:幼儿四肢骨折后,观察骨折处是否有皮肤破损及断骨暴露,如果有断骨暴露在外,不要强行还纳回去。可盖上干净纱布,简单固定,迅速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如
果骨折处没有上述情况,应立即用夹板固定。夹板一般选用薄木板,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木棒、硬纸板、竹片等代替,甚至还可将伤肢固定于健肢。固定时,给伤肢
垫上棉花或布,夹板的长度应超过伤处的上下两个关节,用绷带把伤肢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露出幼儿手指或脚趾。以便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松紧以手指和脚
趾尖不出现苍白、发凉、青紫为度;
②颈椎骨折:将患儿平放,头部垫高。为避免震动,可在头部两侧放上沙袋或硬枕头,使头部固定。
③肋骨骨折:判断断骨是否伤及肺部,如果断骨刺伤肺,患儿呼吸困难,应尽快送医院急救。反之,可让患儿深呼吸,用宽布带缠绕胸部断肋处,减少胸廓运动:
④
腰椎骨折:处理这种骨折,稍有不慎,即可产生严重后果。患儿发生腰椎骨折以后,应严禁腰部有活动,否则会加重脊髓的损伤。不能让患儿走动、弯腰,救护者也
不能搀扶、抱持患儿。不可用软担架抬患儿,可用木板、门板等作为搬运工具,多个救护者动作一致地将患儿抬到硬担架上,让患儿俯卧,用宽布将身体固定在担架
上.尽量平稳地将
患儿送到医院.
(4)及时送医院,争取在骨折后2~3小时内送到医院进行复位处理。
4.预防
(1)保教人员要加强责任心,防止发生伤害事故.引起骨折。
(2)幼儿进出的门不安装弹簧,以免夹伤幼儿,引起指、趾骨的骨折。
(3)教育幼儿不做危险动作。
(三)出血
出血是儿童时期常发生的一种外伤现象,少量出血容易止住:严重损伤引起的大出血。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1.常见的幼儿出血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量大,短时间内可大量失血,必须立即止血。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均匀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样渗出,可自己凝固。
2.急救方法
(1)动脉出血:采用指压止血法,这是动脉止血最快速、最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即用单个或多个手指压住血管的上端(更靠近心脏),压闭血管,阻断血流,急送医院处理。
①面部出血:压迫两侧下颌骨。救护者可用拇指在伤口同侧下颌骨前方2厘米处触及动脉搏动,按向下颌骨,使面动脉被压闭而止血;
②前臂出血:压迫肘窝(偏内侧)动脉跳动处;
③手掌、手背出血:压迫腕动脉跳动处;
④手指出血:将手指屈人掌内,成握拳状;
⑤大腿出血:屈曲大腿,压迫大腿根腹股沟动脉跳动处;
⑥脚部出血:压迫脚背动脉跳动处。
(2)小伤口:由于小伤口引起小的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可用一般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棉花垫在伤口上.用绷带包扎,即可止血。
(3)较大伤口:由于较大的伤口引起的出血,可将敷料(可用干净的棉花、纱布)盖在伤口上,用绷带包扎止血。(对小伤口和较大伤口出血,还可将陈艾叶搓成艾绒点燃,用以炙伤口,止血效果很好。)
3.预防
(1)将小刀等锐器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2)经常检查幼儿口袋,如有危险的东西,要交老师妥善保管。
(3)教育幼儿不用带尖带刺的东西做玩具、不挖鼻孔。
(4)注意幼儿活动中的安全。
(四)烧、烫伤
1.常见烧、烫伤
烧、烫伤是由火焰、蒸汽、热液体、电流、化学物质等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损伤。幼儿皮肤的角质层薄.保护能力差,因开水、热汤、化学药品、火焰、电器等导致的烧、烫伤事故较多。按烧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三度烧伤。
一度烧伤:仅表皮受损。表现为皮肤轻度红、肿、热、痛,没有水疱。
二度烧伤:伤及真皮。表现为伤处皮肤疼痛剧烈,有水疱。
三度烧伤:伤及皮下组织、肌肉。表现为受伤处皮肤感觉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疱,皮肤颜色蜡白或焦黄。
2.急救方法
烧、烫伤的急救原则是消除烧、烫伤的原因,保护创面,设法使伤员安静止痛。
(1)消除烧、烫伤的原因。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火焰,应设法将余火扑灭;如果是热的液体,应立即将烫伤部位的衣服脱掉;如果是触电烧伤,应立即切断电源。
(2)保护创面。一度烧伤可在局部涂搽獾油、烫伤膏等,一般在3~5天内可好转。二度、三度烧伤应用清洁的被单、纱布、毛巾等物覆盖创面,不要弄破水疱,也不要在创面上涂抹任何治疗烧伤的药品,避免加重感染和损伤,速送医院处理。
(3)设法使伤员安静止痛。若烧、烫伤面积大,病人烦躁口渴,可少量多次给予淡盐糖开水饮用。
注意事项:如被腐蚀品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如被生石灰烧伤,应将石灰颗粒揩去,再用水清洗,否则,生石灰遇水产热,会加重伤势。
3.预防
(1)成人端着热水或开水壶时要注意避开幼儿。
(2)开水、烫饭菜、化学药品、电器等应放在幼儿手够不着的地方。
(3)刚烧好的饭菜应放置一段时间,待不烫时才让幼儿进食。
(4)给幼儿洗头、洗澡时应先开冷水后开热水。
(5)教育幼儿不玩火、不触摸电器等物品。
(五)煤气中毒
1.常见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大多是由于冬季用火、洗浴、用煤炉取暖,如果居室无通风设备、风倒灌、烟筒漏气,常发生煤气中毒。过量的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大于氧气,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使人体缺氧而窒息。
幼儿一氧化碳中毒,轻者头痛、恶心、呕吐、乏力,重者呼吸困难、昏迷、惊厥,皮肤出现樱桃般的红色等症状。
2.急救方法
(1)救护者匍匐进入现场,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2)迅速把病人抬离中毒的现场,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松开衣领、腰带。
(3)给病人保暖,中毒严重者速送医院急救。
(4)如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急救。
注意事项:给病人灌醋、喝酸菜汤都不能解除煤气中毒,反而拖延了时间。让病人受冻也不能解除煤气中毒,反而容易使其受凉,加重病情。
3.预防
(1)冬季不得在室内使用没有通风设施的煤炉取暖;洗浴时一定要有安全设施。
(2)冬季注意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能将孩子单独放在、甚至锁闭在用煤炉或煤气取暖的房间里。
(3)养成使用完煤气即关闭阀门和总阀门的习惯。
(4)幼儿园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有无泄漏之处,如有,当立即修理。
(六)误服毒物1.常见误服毒物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常备药片、药水、有毒物品管理不善,导致幼儿当作食物误食而中毒。
2.急救方法
(1)催吐。如果是两岁以下的小儿,可一手抱着,另一手伸入小儿口内刺激其咽部,使其将毒物呕吐出。若是两岁以上的小儿,先给清水饮下,让孩子张大嘴,再用筷子或手指等物给予小儿咽部机械刺激使其呕吐,可反复让小儿喝水、催吐,直到吐出的水全为清水。
(2)解毒。对于误服强酸强碱等化学液体的患儿,为保护其食道、胃的黏膜,可用牛奶、面糊、蛋清等作为洗胃剂,既可达到洗胃的目的,又能保护胃黏膜。若是误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幼儿,在患儿的呼气中能闻到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解毒,同时,立即
送医院急救。
(3)对于吃进毒物时间较长的患儿,如超过4小时,毒物已进入肠道,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4)急救的同时,要搜集患儿吃剩的东西、呕吐物,以及可能在患儿口袋内残留的有毒物质,以供医生检验毒物的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3.预防
(1)家庭和幼儿园对常备药品应加强管理,标签鲜明,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不能与食物放在一起。
(2)给孩子服药要看清楚标签上的姓名、药品名称等。
(3)教育幼儿不随便吃东西。
(七)异物
1.呼吸道异物
喉部、气管或支气管内误吸入异物,统称为呼吸道异物。
(1)
常见呼吸道异物小儿的咳嗽反射差,玩耍、嬉戏时口内含有异物,一不小心,可能让异物进入呼吸道;或进食时大声叫喊、哭闹,也可能将食物呛人呼吸道。吸人的
异物,以蚕豆、花生、瓜子为多见。异物进入喉、气管,刺激黏膜引起剧烈呛咳、气急等症状,继而出现喉鸣、吸气困难、声嘶等症状。
(2)急救方法
①抓住小儿双脚使其倒置,并大力拍击其背部,使异物从喉部落出,如果此法无效,速送医院急救。
②让小儿坐在抢救者的腿上,面朝外,用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形成一个“垫”,按在患儿的上腹部,快而轻地向后上方挤压,随后放松,使膈肌压缩肺,产生气流,将气管中的异物冲出,如此法无效,速送医院急救。
2.消化道异物
(1)常见消化道异物
幼儿有时会玩弄棋子、纽扣、回形针、骨头等物,还可能含在口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食道。这些异物有时会卡在食道里.有时会顺利进入胃里。
食道有异物,表现为疼痛,吞咽困难。大的异物会引起呛咳和呼吸困难,并发食道炎症,可有发热等其他症状。
(2)急救方法
①如果幼儿吞食的异物是光滑的,幼儿无明显症状,可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促使异物随大便排出。可密切观察幼儿大便,直到异物排出体外。若长时间未排出,应去医院治疗。
②若幼儿吞食的是尖利的异物,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3. 鼻腔异物
(1)常见鼻腔异物
幼儿玩耍中,无意间将小物件塞入鼻孔。以花生米、豆子、果核为多见。幼儿鼻腔异物可能引起长时间鼻堵。鼻涕带血丝。
①不可用镊子去夹异物,特别是圆形的异物,可能使异物深陷,落人气管,非常危险。
②可让幼儿按住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鼻,使异物排出;也可用棉花捻或纸捻刺激幼儿的鼻黏膜.
使其打喷嚏,将异物排出。
③如上述方法无效,应送医院处理。
4.异物入耳
(1)常见异物入耳
幼儿将小物件(豆、米、小珠子等)塞入耳中,或有昆虫爬入耳道造成外耳道异物。
(2)急救方法
①昆虫入耳,可把耳朵对着灯光,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引诱昆虫爬出;也可将食用油、甘油等倒入耳内,再让患儿将这只耳朵侧向上静停几分钟,然后将这只耳朵侧向下,被淹了的昆虫可随油一同流出。②小物件入耳,可嘱咐患儿头偏向异物一侧,用单脚跳,异物可能会掉出。
③难以排出的异物应去医院处理。因为在没有良好的照明条件、专用工具和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
操作,可能会加重损伤,后果严重。
5.眼部异物
(1)常见眼部异物
多见于飞尘、小虫、沙粒入眼,引起灼痛、畏光。
(2)急救方法
①沙子、小虫人眼附于眼球表面,可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去。若异物嵌入眼睑结膜,需翻开眼皮,再擦去。翻眼皮的方法是,让小儿眼向下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他的眼皮,轻轻向上翻转则可。
②如异物嵌于角膜组织内,或上述方法无效,应迅速送医院处理。
6.异物人体的预防
①幼儿进餐时不惊吓、逗乐幼儿;
②幼儿能吸入或吞入的物品不应作为玩具使用;
③幼儿臼齿未长出时,应避免食用花生米、瓜子及带核、带骨、带刺的食物;
④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进餐时不嬉戏、打闹;
⑤教育幼儿不要把别针、豆子、玻璃珠等小物件塞进嘴、鼻孔、耳朵里。
(八)溺水
溺水者因吸人大量的水,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一旦发现溺水者要迅速施救。
1.急救方法
(1)水上救护。救助者如不会游泳就不要贸然下水,可将救生圈、木块等漂浮物和绳索抛给落水儿童,同时,迅速呼救。会游泳的救助者应迅速从落水儿童的后方接近他,乘其不备突然抓住他并控制牢;再使落水儿童的头部浮出水面,采取仰泳姿势,救其上岸。
(2)倒水。清除溺水儿童口、鼻内的污泥、杂草等异物,同时解开其衣裤;救护者一腿跪地,一腿屈膝,将溺水儿童置于屈膝的大腿上,头朝下,拍其背部,使其呼吸道和胃里的水倒出来。
(3)进行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摩。检查溺水儿童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呼吸和心跳停止,迅速实施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摩,然后急速转送医院。
2.预防
(1)幼儿园不能建在河边和粪池、池塘附近,以免幼儿失足淹溺。
(2)教育幼儿不能自己去河边、池塘边玩水。
(3)幼儿游泳,要有成人看护。教育幼儿不在不明水情的地方游泳。
(九)触电
1.常见触电事故
儿童玩弄电源插座、电器、开关等引起触电;户外电线落地,幼儿随手拾取,或在附近玩耍也可能触电;雷雨天气,在大树下避雨也可能导致触电事故。轻度电击,表现为面色苍白、呆滞,对周围失去反应,全身无力;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亡。
2.急救方法
(1)
脱离电源。用最快的方式让伤者脱离电源。如幼儿摆弄电器开关、插座等触电,可迅速拔去电源插座或关闭开关、拉开电源总闸切断电流;如果幼儿触及了室外断落
的电线而触电,救护者可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塑料等绝缘物上.用干燥的木棒、扁担、竹竿等绝缘物将接触幼儿身体的电线挑开:如果幼儿手部与电线连接紧密,无法
挑开,可用大的干燥木棒将触电者拨离触电处。
(2)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检查触电者的呼吸、心跳,对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者,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
(3)保护创面。在急救的同时,对灼伤部位,先洗净,然后用消毒敷料包扎。
3.预防
(1)经常检查电器、电线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电器、电线是否漏电,特别是雷雨天气应更加注意。
(2)电插座、电器等应置于幼儿手摸不到的地方。
(3)教育幼儿不要用湿手插接电源,不玩弄电器,不要在供电线和高压线附近玩耍。
(4)教育幼儿雷雨天气不要在大树、电线杆、高大建筑物下避雨,要蹲伏在地势较低的地方。雷雨天气不看电视。
(十)中暑
1.常见中暑
幼儿长时间受到强烈阳光照射或停留在闷热潮湿的环境里.以及在炎热天气长途行走或过度疲劳等,均易导致中暑。其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全身乏力等。
2.急救方法
(1)将患儿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其衣扣,扇风,用冷水或冰块冷敷,帮助散热。
(2)让患儿多喝清凉饮料,也可口服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等清热解暑药。
(3)如中暑严重,患儿昏迷不醒,应速送医院。
3.预防
(1)炎热的季节,避免幼儿长时间的户外活动。
(2)幼儿园老师应采用一些防暑、降温措施。
(3)教育幼儿感到不舒服时主动向老师说。
(十一)冻伤
1. 常见冻伤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后发生的损伤。幼儿冬季落水、衣着不暖,在气温低、湿度大或大风的情况下停留,都可发生全身冻伤。幼儿手、脚、耳等供血不足的部位容易发生局部冻伤,表现为发红或发紫、肿胀、发痒或刺痛,有些可起水疱,之后糜烂或结痂。
2.急救方法
(1)全身冻伤:让患儿离开寒冷环境,搬动时,动作要轻柔,以免用力不当造成患儿肢体扭伤或骨折。用暖和的衣服、热水袋等温暖患儿身体,给予患儿温热的饮料,如牛奶、姜汤等,以加速其血液循环。
(2)局部冻伤:多发生在耳、手、脚等部位,可在局部涂抹冻疮膏。
3.预防
(1)冬季应加强保暖措施,注意幼儿的服装、鞋袜松紧要合适,对暴露在外的皮肤可使用保暖用具。
(2)注意防潮,保持幼儿服装、鞋袜的干燥,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应及时更换。
(3)寒冷的冬季,多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加强血液循环。
(十二)虫、蛇咬伤
1.蚊子、臭虫等咬伤
急救方法:用酒精涂搽患处,严重者可搽氨水或清凉油。
2.黄蜂螫伤
急救方法:黄蜂毒液呈碱性,伤口可涂搽弱酸性液体,如食醋。
3.蜜蜂螫伤
急救方法:蜜蜂的毒液呈酸性,伤口可涂搽弱碱性液体,如淡碱水、肥皂水等。
4.蝎螫伤
急救方法:蝎子的毒液呈酸性,局部涂抹碱水,有一定疗效。
5.蚂蟥吮血
急救方法:被蚂蟥叮住脚、腿流血时,应立即在被叮处的附近拍打,或用火灼烧蚂蟥,使蚂蟥掉落,然后用淡碱水冲洗。涂上碘酒,盖上清洁纱布。
6.蛇咬伤
(1)急救方法
①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被蛇咬后,迅速躺下,用鞋带、裤带之类的绳子紧紧地捆扎伤口上方(靠近心脏一端),防止蛇毒扩散。
②迅速排除毒液。
立即用凉开水、泉水、肥皂水等冲洗伤口及附近皮肤。用小刀或刀片以蛇咬牙痕为中心作十字形切开,用力挤压伤口,使毒液排出,同时,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
③立即服用蛇药,对伤口进行湿敷,速送医院。
(2)预防
①不要带孩子们到潮湿、阴暗、杂草丛生的地方活动,并且教育孩子自觉地不到这样的地方去玩耍。
②平时可置备一些蛇药。
(十三)晕厥
1.常见晕厥
多由于疼痛、闷热、站立时间过长、精神紧张等原因,造成幼儿短时间的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晕倒。表现为晕厥发生前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晕倒后,患儿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2.急救方法
首先让患儿平卧,头部放低、脚部略抬高,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然后解开患儿的衣领、裤带。患儿安静地休息后,喝些热饮料,一般可好转。
(十四)鼻出血
1.常见鼻出血
(1)鼻外伤:儿童跌倒撞伤鼻部引起出血,挖鼻孔造成鼻前庭糜烂引起出血。
(2)鼻腔异物:幼儿玩耍中把小物件塞入鼻腔引起出血。
(3)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时鼻腔充血、水肿,引起鼻内血管破裂出血。
(4)偏食:幼儿不爱吃蔬菜,缺乏维生素,容易引起鼻出血。
(5)鼻腔炎症:炎症引起鼻痒,儿童经常用手挖鼻腔引起出血。
2.急救方法
(1)安慰幼儿不要紧张,安静地坐着。
(2)紧捏幼儿双鼻翼,压迫止血。
(3)头部、鼻部、后颈窝可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
(4)如出血量大,可用一般滴鼻液浸湿棉花团塞入鼻腔止血。
(5)止血后,2~3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6)如上述方法对止血无效,应立即送患儿去医院处理。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
(一)火灾应急处理
1.发现火灾后.必须立即拨打119报警.在报警电话中,要说明以下情况:起火单位、位置、着火物、火势大小、火场内有无化学物品及类型、着火部位、报警人姓名、单位及所用电话等,并派人员在醒目处等候接车:
2.报警同时,开启消防电源。打开应急照明设施和安全疏散标志;
3.在消防人员到达前,由灭火行动组尽力控制火势蔓延;
4.若火场内有人员,则应用灭火器具减弱火势对人员的威胁,全力疏散、抢救人员脱险逃生;
5.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发生爆炸事故、烧毁重要物资、形成大面积燃烧等影响全局的情况,应列为主要方面予以处理:
6.灭火行动组应分秒必争,迅速行动,找准着火点,果断扑救,抓住时机,不等不靠,为继续开展全面深入的扑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7.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保持道路畅通,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8.扑救固体物品火灾,使用灭火器;扑救液体物品火灾,使用灭火器、沙土、湿的棉被等,不可用水;
9.不得组织幼儿灭火:
10.及时报告主管单位领导。
(二)地震屈急处理
为了保证发生地震时,幼儿园能快速、有序、安全地应急疏散师生,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
如发生轻度地震,处理如下:
1.地震时如果幼儿在教室,当班教师教育幼儿不能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要听从教师的指挥,马上组织幼儿有序疏散,疏散路线如下:大班、中班:幼儿从教室门跑步到操场。小班、小小班:依次按顺序下楼.跑步到操场。
2.如发生地震时在室外,立即组织全部幼儿蹲下,并注意避开电线,大树等危险物品。
如发生震动较大破坏性地震,处理如下:
1.如果幼儿在室内,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震动特大,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组织幼儿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问、厕所等;
也可以躲在桌子、柜子等下面以及教室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的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
呼吸;千万不要去窗下躲避;待地震减轻时,立即按疏散路线将全部幼儿疏散到一楼操场。
2.地震时如果幼儿正在睡觉,要立即叫醒幼儿,在震动激烈时,有序组织幼儿趴在午睡室通道上、躲在桌子下或墙脚下,待震动减轻时立即组织幼儿疏散到一楼操场,疏散路线及要求同上。
3.如果正在室外活动,教师马上将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蹲下,注意避开高大物体或建筑物.疏散幼儿到安全地方。
4.如果地震发生后因不能迅速撤离而困于室内、或被建筑物挤压等千万不要惊慌,要就近检查幼儿身体状况,并尽量为幼儿找到饮食,同时不能盲目采取措施,要懂得发送报险信号,等待救援。
5.时刻与幼儿在一起消除幼儿的恐惧心理。
6.做好地震后房舍安全检查及加固维修、环境物品消毒等复课准备工作。
除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外.还应掌握常用急救技术,以便对意外伤害进行快速而正确的处理。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
一、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
幼儿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儿童健康和生命造成的损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由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这就需要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必须具备一些急救知识和技巧,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幼儿烫伤、骨折等意外伤害就能及时进行救护,以挽救生命、防止残疾、减少痛苦。
(一)小外伤
1.切割伤
常见切割伤:幼儿玩耍小刀、剪刀等锋利物品造成的皮肤断裂、出血。
案例:某幼儿拿着水果刀玩耍,不小心在手指上划了一道口子,伤口处开始渗出血珠。
急救方法:
(1)对于较小、较浅的切割伤可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也可以先清洁伤口周围,用冷开水冲洗伤口处.特别是将异物冲洗干净,再用双氧水由里向外消毒,然后涂搽红药水或紫药水。
(2)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必须先止血,将伤处抬高,立即送医院,请医生处理。
2.刺伤
常见刺伤:常见于玻璃、竹刺、铁钉、木屑等锐利物刺入皮肤,伤口深而狭窄,容易感染。
案例:某幼儿在自由活动后告诉老师手指疼痛,老师检查发现,该幼儿食指尖有竹刺刺入,伤处周围皮肤又红又肿,按压疼痛。
急救方法:
(1)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清洗伤口。
(2)检查伤口是否留有异物,如果有,用消毒针顺着刺的方向将其拔除。
(3)确认伤口无异物后,用碘酒或酒精涂搽伤口周围,伤口涂红药水。
3.扭伤
常见扭伤:多发生在幼儿运动、游戏等活动中,多为关节处软组织受伤,伤处肿痛,运动不灵活,颜色发青。
案例:某幼儿穿上了妈妈给她买的新皮靴,鞋跟和鞋帮都较高,该幼儿在奔跑中不小心把脚扭了,孩子感到剧烈疼痛,脚的活动不方便,老师发现幼儿的脚踝又肿又青。
急救方法:
(1)检查是否骨折。
(2)如果没有骨折,立即对伤处冷敷,使血管收缩止血,并达到止痛的目的。
(3)一天之后,对伤处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预防:
(1)定期检查和维修幼儿园的滑梯、攀登架等游乐设施。
(2)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时,注意观察、提醒幼儿。
(3)遇到不安全的情况及时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帮助。
(4)教育幼儿不打架、不拥挤,遵守活动规则,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守秩序的习惯。
(二)骨折
1.常见骨折
因外伤破坏了骨的完整性,称为骨折。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不破裂,与外界不相通;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破裂,与外界相通。幼儿常发生以下几种情况的骨折:重物打击,可能导致骨折;手被弹簧门挤压,可能导致骨折;伸手玩弄电扇,可能因扭转而发生骨折;车挤压、跌倒等。也都可能造成骨折。
2.骨折的症状
(1)剧烈疼痛,特别是活动伤肢或按压骨折的部位时。疼痛更明显:
(2)骨折的肢体失去正常功能,如:下肢骨折不能走路,上臂骨折不能抬高:
(3)骨折的部位出现变形。
小儿骨骼的成分和成人相比较,有机物相对比无机物多,所以小儿的骨骼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称为“青枝骨折”,伤肢还可以做动作,因此,小儿骨折容易被忽略,如不及时送医院治疗,伤肢将出现畸形,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所以,小儿一旦发生肢体伤害,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是否发生了骨折。
3.急救方法
(1)在未急救包扎前,不轻易移动伤者。如果轻易移动,可能引起骨折移位,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休克和血管、神经损伤,甚至由闭合性骨折变为开放性骨折,加重伤势。
(2)止血。幼儿发生骨折后,观察幼儿全身状况,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并伴有大出血,先要在伤口处覆盖敷料,包扎止血。再处理骨折。
(3)处理骨折的基本方法是:使断骨不再刺伤周围组织,限制受伤肢体的活动,使骨折不再加重,这种急救方法叫“固定”。
①四肢骨折:幼儿四肢骨折后,观察骨折处是否有皮肤破损及断骨暴露,如果有断骨暴露在外,不要强行还纳回去。可盖上干净纱布,简单固定,迅速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如果骨折处没有上述情况,应立即用夹板固定。夹板一般选用薄木板,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木棒、硬纸板、竹片等代替,甚至还可将伤肢固定于健肢。固定时,给伤肢垫上棉花或布,夹板的长度应超过伤处的上下两个关节,用绷带把伤肢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露出幼儿手指或脚趾。以便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松紧以手指和脚趾尖不出现苍白、发凉、青紫为度;
②颈椎骨折:将患儿平放,头部垫高。为避免震动,可在头部两侧放上沙袋或硬枕头,使头部固定。
③肋骨骨折:判断断骨是否伤及肺部,如果断骨刺伤肺,患儿呼吸困难,应尽快送医院急救。反之,可让患儿深呼吸,用宽布带缠绕胸部断肋处,减少胸廓运动:
④腰椎骨折:处理这种骨折,稍有不慎,即可产生严重后果。患儿发生腰椎骨折以后,应严禁腰部有活动,否则会加重脊髓的损伤。不能让患儿走动、弯腰,救护者也不能搀扶、抱持患儿。不可用软担架抬患儿,可用木板、门板等作为搬运工具,多个救护者动作一致地将患儿抬到硬担架上,让患儿俯卧,用宽布将身体固定在担架上.尽量平稳地将
患儿送到医院.
(4)及时送医院,争取在骨折后2~3小时内送到医院进行复位处理。
4.预防
(1)保教人员要加强责任心,防止发生伤害事故.引起骨折。
(2)幼儿进出的门不安装弹簧,以免夹伤幼儿,引起指、趾骨的骨折。
(3)教育幼儿不做危险动作。
(三)出血
出血是儿童时期常发生的一种外伤现象,少量出血容易止住:严重损伤引起的大出血。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1.常见的幼儿出血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量大,短时间内可大量失血,必须立即止血。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均匀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样渗出,可自己凝固。
2.急救方法
(1)动脉出血:采用指压止血法,这是动脉止血最快速、最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即用单个或多个手指压住血管的上端(更靠近心脏),压闭血管,阻断血流,急送医院处理。
①面部出血:压迫两侧下颌骨。救护者可用拇指在伤口同侧下颌骨前方2厘米处触及动脉搏动,按向下颌骨,使面动脉被压闭而止血;
②前臂出血:压迫肘窝(偏内侧)动脉跳动处;
③手掌、手背出血:压迫腕动脉跳动处;
④手指出血:将手指屈人掌内,成握拳状;
⑤大腿出血:屈曲大腿,压迫大腿根腹股沟动脉跳动处;
⑥脚部出血:压迫脚背动脉跳动处。
(2)小伤口:由于小伤口引起小的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可用一般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棉花垫在伤口上.用绷带包扎,即可止血。
(3)较大伤口:由于较大的伤口引起的出血,可将敷料(可用干净的棉花、纱布)盖在伤口上,用绷带包扎止血。(对小伤口和较大伤口出血,还可将陈艾叶搓成艾绒点燃,用以炙伤口,止血效果很好。)
3.预防
(1)将小刀等锐器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2)经常检查幼儿口袋,如有危险的东西,要交老师妥善保管。
(3)教育幼儿不用带尖带刺的东西做玩具、不挖鼻孔。
(4)注意幼儿活动中的安全。
(四)烧、烫伤
1.常见烧、烫伤
烧、烫伤是由火焰、蒸汽、热液体、电流、化学物质等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损伤。幼儿皮肤的角质层薄.保护能力差,因开水、热汤、化学药品、火焰、电器等导致的烧、烫伤事故较多。按烧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三度烧伤。
一度烧伤:仅表皮受损。表现为皮肤轻度红、肿、热、痛,没有水疱。
二度烧伤:伤及真皮。表现为伤处皮肤疼痛剧烈,有水疱。
三度烧伤:伤及皮下组织、肌肉。表现为受伤处皮肤感觉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疱,皮肤颜色蜡白或焦黄。
2.急救方法
烧、烫伤的急救原则是消除烧、烫伤的原因,保护创面,设法使伤员安静止痛。
(1)消除烧、烫伤的原因。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火焰,应设法将余火扑灭;如果是热的液体,应立即将烫伤部位的衣服脱掉;如果是触电烧伤,应立即切断电源。
(2)保护创面。一度烧伤可在局部涂搽獾油、烫伤膏等,一般在3~5天内可好转。二度、三度烧伤应用清洁的被单、纱布、毛巾等物覆盖创面,不要弄破水疱,也不要在创面上涂抹任何治疗烧伤的药品,避免加重感染和损伤,速送医院处理。
(3)设法使伤员安静止痛。若烧、烫伤面积大,病人烦躁口渴,可少量多次给予淡盐糖开水饮用。
注意事项:如被腐蚀品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如被生石灰烧伤,应将石灰颗粒揩去,再用水清洗,否则,生石灰遇水产热,会加重伤势。
3.预防
(1)成人端着热水或开水壶时要注意避开幼儿。
(2)开水、烫饭菜、化学药品、电器等应放在幼儿手够不着的地方。
(3)刚烧好的饭菜应放置一段时间,待不烫时才让幼儿进食。
(4)给幼儿洗头、洗澡时应先开冷水后开热水。
(5)教育幼儿不玩火、不触摸电器等物品。
(五)煤气中毒
1.常见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大多是由于冬季用火、洗浴、用煤炉取暖,如果居室无通风设备、风倒灌、烟筒漏气,常发生煤气中毒。过量的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大于氧气,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使人体缺氧而窒息。
幼儿一氧化碳中毒,轻者头痛、恶心、呕吐、乏力,重者呼吸困难、昏迷、惊厥,皮肤出现樱桃般的红色等症状。
2.急救方法
(1)救护者匍匐进入现场,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2)迅速把病人抬离中毒的现场,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松开衣领、腰带。
(3)给病人保暖,中毒严重者速送医院急救。
(4)如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急救。
注意事项:给病人灌醋、喝酸菜汤都不能解除煤气中毒,反而拖延了时间。让病人受冻也不能解除煤气中毒,反而容易使其受凉,加重病情。
3.预防
(1)冬季不得在室内使用没有通风设施的煤炉取暖;洗浴时一定要有安全设施。
(2)冬季注意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能将孩子单独放在、甚至锁闭在用煤炉或煤气取暖的房间里。
(3)养成使用完煤气即关闭阀门和总阀门的习惯。
(4)幼儿园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有无泄漏之处,如有,当立即修理。
(六)误服毒物
1.常见误服毒物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常备药片、药水、有毒物品管理不善,导致幼儿当作食物误食而中毒。
2.急救方法
(1)催吐。如果是两岁以下的小儿,可一手抱着,另一手伸入小儿口内刺激其咽部,使其将毒物呕吐出。若是两岁以上的小儿,先给清水饮下,让孩子张大嘴,再用筷子或手指等物给予小儿咽部机械刺激使其呕吐,可反复让小儿喝水、催吐,直到吐出的水全为清水。
(2)解毒。对于误服强酸强碱等化学液体的患儿,为保护其食道、胃的黏膜,可用牛奶、面糊、蛋清等作为洗胃剂,既可达到洗胃的目的,又能保护胃黏膜。若是误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幼儿,在患儿的呼气中能闻到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解毒,同时,立即
送医院急救。
(3)对于吃进毒物时间较长的患儿,如超过4小时,毒物已进入肠道,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4)急救的同时,要搜集患儿吃剩的东西、呕吐物,以及可能在患儿口袋内残留的有毒物质,以供医生检验毒物的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3.预防
(1)家庭和幼儿园对常备药品应加强管理,标签鲜明,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不能与食物放在一起。
(2)给孩子服药要看清楚标签上的姓名、药品名称等。
(3)教育幼儿不随便吃东西。
(七)异物
1.呼吸道异物
喉部、气管或支气管内误吸入异物,统称为呼吸道异物。
(1)常见呼吸道异物小儿的咳嗽反射差,玩耍、嬉戏时口内含有异物,一不小心,可能让异物进入呼吸道;或进食时大声叫喊、哭闹,也可能将食物呛人呼吸道。吸人的异物,以蚕豆、花生、瓜子为多见。异物进入喉、气管,刺激黏膜引起剧烈呛咳、气急等症状,继而出现喉鸣、吸气困难、声嘶等症状。
(2)急救方法
①抓住小儿双脚使其倒置,并大力拍击其背部,使异物从喉部落出,如果此法无效,速送医院急救。
②让小儿坐在抢救者的腿上,面朝外,用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形成一个“垫”,按在患儿的上腹部,快而轻地向后上方挤压,随后放松,使膈肌压缩肺,产生气流,将气管中的异物冲出,如此法无效,速送医院急救。
2.消化道异物
(1)常见消化道异物
幼儿有时会玩弄棋子、纽扣、回形针、骨头等物,还可能含在口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食道。这些异物有时会卡在食道里.有时会顺利进入胃里。
食道有异物,表现为疼痛,吞咽困难。大的异物会引起呛咳和呼吸困难,并发食道炎症,可有发热等其他症状。
(2)急救方法
①如果幼儿吞食的异物是光滑的,幼儿无明显症状,可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促使异物随大便排出。可密切观察幼儿大便,直到异物排出体外。若长时间未排出,应去医院治疗。
②若幼儿吞食的是尖利的异物,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3.
鼻腔异物
(1)常见鼻腔异物
幼儿玩耍中,无意间将小物件塞入鼻孔。以花生米、豆子、果核为多见。幼儿鼻腔异物可能引起长时间鼻堵。鼻涕带血丝。
①不可用镊子去夹异物,特别是圆形的异物,可能使异物深陷,落人气管,非常危险。
②可让幼儿按住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鼻,使异物排出;也可用棉花捻或纸捻刺激幼儿的鼻黏膜.
使其打喷嚏,将异物排出。
③如上述方法无效,应送医院处理。
4.异物入耳
(1)常见异物入耳
幼儿将小物件(豆、米、小珠子等)塞入耳中,或有昆虫爬入耳道造成外耳道异物。
(2)急救方法
①昆虫入耳,可把耳朵对着灯光,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引诱昆虫爬出;也可将食用油、甘油等倒入耳内,再让患儿将这只耳朵侧向上静停几分钟,然后将这只耳朵侧向下,被淹了的昆虫可随油一同流出。
②小物件入耳,可嘱咐患儿头偏向异物一侧,用单脚跳,异物可能会掉出。
③难以排出的异物应去医院处理。因为在没有良好的照明条件、专用工具和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
操作,可能会加重损伤,后果严重。
5.眼部异物
(1)常见眼部异物
多见于飞尘、小虫、沙粒入眼,引起灼痛、畏光。
(2)急救方法
①沙子、小虫人眼附于眼球表面,可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去。若异物嵌入眼睑结膜,需翻开眼皮,再擦去。翻眼皮的方法是,让小儿眼向下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他的眼皮,轻轻向上翻转则可。
②如异物嵌于角膜组织内,或上述方法无效,应迅速送医院处理。
6.异物人体的预防
①幼儿进餐时不惊吓、逗乐幼儿;
②幼儿能吸入或吞入的物品不应作为玩具使用;
③幼儿臼齿未长出时,应避免食用花生米、瓜子及带核、带骨、带刺的食物;
④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进餐时不嬉戏、打闹;
⑤教育幼儿不要把别针、豆子、玻璃珠等小物件塞进嘴、鼻孔、耳朵里。
(八)溺水
溺水者因吸人大量的水,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一旦发现溺水者要迅速施救。
1.急救方法
(1)水上救护。救助者如不会游泳就不要贸然下水,可将救生圈、木块等漂浮物和绳索抛给落水儿童,同时,迅速呼救。会游泳的救助者应迅速从落水儿童的后方接近他,乘其不备突然抓住他并控制牢;再使落水儿童的头部浮出水面,采取仰泳姿势,救其上岸。
(2)倒水。清除溺水儿童口、鼻内的污泥、杂草等异物,同时解开其衣裤;救护者一腿跪地,一腿屈膝,将溺水儿童置于屈膝的大腿上,头朝下,拍其背部,使其呼吸道和胃里的水倒出来。
(3)进行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摩。检查溺水儿童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呼吸和心跳停止,迅速实施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摩,然后急速转送医院。
2.预防
(1)幼儿园不能建在河边和粪池、池塘附近,以免幼儿失足淹溺。
(2)教育幼儿不能自己去河边、池塘边玩水。
(3)幼儿游泳,要有成人看护。教育幼儿不在不明水情的地方游泳。
(九)触电
1.常见触电事故
儿童玩弄电源插座、电器、开关等引起触电;户外电线落地,幼儿随手拾取,或在附近玩耍也可能触电;雷雨天气,在大树下避雨也可能导致触电事故。轻度电击,表现为面色苍白、呆滞,对周围失去反应,全身无力;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亡。
2.急救方法
(1)脱离电源。用最快的方式让伤者脱离电源。如幼儿摆弄电器开关、插座等触电,可迅速拔去电源插座或关闭开关、拉开电源总闸切断电流;如果幼儿触及了室外断落的电线而触电,救护者可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塑料等绝缘物上.用干燥的木棒、扁担、竹竿等绝缘物将接触幼儿身体的电线挑开:如果幼儿手部与电线连接紧密,无法挑开,可用大的干燥木棒将触电者拨离触电处。
(2)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检查触电者的呼吸、心跳,对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者,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
(3)保护创面。在急救的同时,对灼伤部位,先洗净,然后用消毒敷料包扎。
3.预防
(1)经常检查电器、电线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电器、电线是否漏电,特别是雷雨天气应更加注意。
(2)电插座、电器等应置于幼儿手摸不到的地方。
(3)教育幼儿不要用湿手插接电源,不玩弄电器,不要在供电线和高压线附近玩耍。
(4)教育幼儿雷雨天气不要在大树、电线杆、高大建筑物下避雨,要蹲伏在地势较低的地方。雷雨天气不看电视。
(十)中暑
1.常见中暑
幼儿长时间受到强烈阳光照射或停留在闷热潮湿的环境里.以及在炎热天气长途行走或过度疲劳等,均易导致中暑。其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全身乏力等。
2.急救方法
(1)将患儿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其衣扣,扇风,用冷水或冰块冷敷,帮助散热。
(2)让患儿多喝清凉饮料,也可口服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等清热解暑药。
(3)如中暑严重,患儿昏迷不醒,应速送医院。
3.预防
(1)炎热的季节,避免幼儿长时间的户外活动。
(2)幼儿园老师应采用一些防暑、降温措施。
(3)教育幼儿感到不舒服时主动向老师说。
(十一)冻伤
1.
常见冻伤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后发生的损伤。幼儿冬季落水、衣着不暖,在气温低、湿度大或大风的情况下停留,都可发生全身冻伤。幼儿手、脚、耳等供血不足的部位容易发生局部冻伤,表现为发红或发紫、肿胀、发痒或刺痛,有些可起水疱,之后糜烂或结痂。
2.急救方法
(1)全身冻伤:让患儿离开寒冷环境,搬动时,动作要轻柔,以免用力不当造成患儿肢体扭伤或骨折。用暖和的衣服、热水袋等温暖患儿身体,给予患儿温热的饮料,如牛奶、姜汤等,以加速其血液循环。
(2)局部冻伤:多发生在耳、手、脚等部位,可在局部涂抹冻疮膏。
3.预防
(1)冬季应加强保暖措施,注意幼儿的服装、鞋袜松紧要合适,对暴露在外的皮肤可使用保暖用具。
(2)注意防潮,保持幼儿服装、鞋袜的干燥,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应及时更换。
(3)寒冷的冬季,多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加强血液循环。
(十二)虫、蛇咬伤
1.蚊子、臭虫等咬伤
急救方法:用酒精涂搽患处,严重者可搽氨水或清凉油。
2.黄蜂螫伤
急救方法:黄蜂毒液呈碱性,伤口可涂搽弱酸性液体,如食醋。
3.蜜蜂螫伤
急救方法:蜜蜂的毒液呈酸性,伤口可涂搽弱碱性液体,如淡碱水、肥皂水等。
4.蝎螫伤
急救方法:蝎子的毒液呈酸性,局部涂抹碱水,有一定疗效。
5.蚂蟥吮血
急救方法:被蚂蟥叮住脚、腿流血时,应立即在被叮处的附近拍打,或用火灼烧蚂蟥,使蚂蟥掉落,然后用淡碱水冲洗。涂上碘酒,盖上清洁纱布。
6.蛇咬伤
(1)急救方法
①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被蛇咬后,迅速躺下,用鞋带、裤带之类的绳子紧紧地捆扎伤口上方(靠近心脏一端),防止蛇毒扩散。
②迅速排除毒液。
立即用凉开水、泉水、肥皂水等冲洗伤口及附近皮肤。用小刀或刀片以蛇咬牙痕为中心作十字形切开,用力挤压伤口,使毒液排出,同时,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
③立即服用蛇药,对伤口进行湿敷,速送医院。
(2)预防
①不要带孩子们到潮湿、阴暗、杂草丛生的地方活动,并且教育孩子自觉地不到这样的地方去玩耍。
②平时可置备一些蛇药。
(十三)晕厥
1.常见晕厥
多由于疼痛、闷热、站立时间过长、精神紧张等原因,造成幼儿短时间的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晕倒。表现为晕厥发生前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晕倒后,患儿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2.急救方法
首先让患儿平卧,头部放低、脚部略抬高,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然后解开患儿的衣领、裤带。患儿安静地休息后,喝些热饮料,一般可好转。
(十四)鼻出血
1.常见鼻出血
(1)鼻外伤:儿童跌倒撞伤鼻部引起出血,挖鼻孔造成鼻前庭糜烂引起出血。
(2)鼻腔异物:幼儿玩耍中把小物件塞入鼻腔引起出血。
(3)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时鼻腔充血、水肿,引起鼻内血管破裂出血。
(4)偏食:幼儿不爱吃蔬菜,缺乏维生素,容易引起鼻出血。
(5)鼻腔炎症:炎症引起鼻痒,儿童经常用手挖鼻腔引起出血。
2.急救方法
(1)安慰幼儿不要紧张,安静地坐着。
(2)紧捏幼儿双鼻翼,压迫止血。
(3)头部、鼻部、后颈窝可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
(4)如出血量大,可用一般滴鼻液浸湿棉花团塞入鼻腔止血。
(5)止血后,2~3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6)如上述方法对止血无效,应立即送患儿去医院处理。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
(一)火灾应急处理
1.发现火灾后.必须立即拨打119报警.在报警电话中,要说明以下情况:起火单位、位置、着火物、火势大小、火场内有无化学物品及类型、着火部位、报警人姓名、单位及所用电话等,并派人员在醒目处等候接车:
2.报警同时,开启消防电源。打开应急照明设施和安全疏散标志;
3.在消防人员到达前,由灭火行动组尽力控制火势蔓延;
4.若火场内有人员,则应用灭火器具减弱火势对人员的威胁,全力疏散、抢救人员脱险逃生;
5.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发生爆炸事故、烧毁重要物资、形成大面积燃烧等影响全局的情况,应列为主要方面予以处理:
6.灭火行动组应分秒必争,迅速行动,找准着火点,果断扑救,抓住时机,不等不靠,为继续开展全面深入的扑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7.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保持道路畅通,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8.扑救固体物品火灾,使用灭火器;扑救液体物品火灾,使用灭火器、沙土、湿的棉被等,不可用水;
9.不得组织幼儿灭火:
10.及时报告主管单位领导。
(二)地震屈急处理
为了保证发生地震时,幼儿园能快速、有序、安全地应急疏散师生,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
如发生轻度地震,处理如下:
1.地震时如果幼儿在教室,当班教师教育幼儿不能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要听从教师的指挥,马上组织幼儿有序疏散,疏散路线如下:大班、中班:幼儿从教室门跑步到操场。小班、小小班:依次按顺序下楼.跑步到操场。
2.如发生地震时在室外,立即组织全部幼儿蹲下,并注意避开电线,大树等危险物品。
如发生震动较大破坏性地震,处理如下:
1.如果幼儿在室内,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震动特大,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组织幼儿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问、厕所等;也可以躲在桌子、柜子等下面以及教室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的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千万不要去窗下躲避;待地震减轻时,立即按疏散路线将全部幼儿疏散到一楼操场。
2.地震时如果幼儿正在睡觉,要立即叫醒幼儿,在震动激烈时,有序组织幼儿趴在午睡室通道上、躲在桌子下或墙脚下,待震动减轻时立即组织幼儿疏散到一楼操场,疏散路线及要求同上。
3.如果正在室外活动,教师马上将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蹲下,注意避开高大物体或建筑物.疏散幼儿到安全地方。
4.如果地震发生后因不能迅速撤离而困于室内、或被建筑物挤压等千万不要惊慌,要就近检查幼儿身体状况,并尽量为幼儿找到饮食,同时不能盲目采取措施,要懂得发送报险信号,等待救援。
5.时刻与幼儿在一起消除幼儿的恐惧心理。
6.做好地震后房舍安全检查及加固维修、环境物品消毒等复课准备工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