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七二风本草抑菌液使用方法-瑶药七十二风各药功效和图片
冰片是由菊科艾纳香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并重结晶而得,亦有用松节油经一系列化学方法工艺而得。下面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冰片的用法。
冰片的用法
1、治急中风目瞑牙噤,不能下药:天南星(生捣为细末)、龙脑(别研)。上二味,各等分,重研细,以中指点散子,揩齿三、二十次在大牙左右,其口自开,始得下药。患者只使一字至半钱匕。(《圣济总录》开关散)
2、治牙齿疼痛:梅花脑、朱砂。末,各少许揩之。(《濒湖集简方》)
3、治烫、烧伤:冰片10克,银朱5克,香油100毫升。先将香油倒入铝锅熬开,后把银朱、冰片放入,加热成红褐色,即成膏。将创面消毒后涂抹,一天一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4、治伤寒舌出过寸者:梅花片脑半分,为末,掺之。(《夷坚志》)
5、治头目风热上攻:龙脑末半两,南蓬砂末一两。频搐两鼻。(《御?院方》)
6、治头脑疼痛:片脑一钱,纸卷作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寿域神方》)
7、治风热喉痹:灯心一钱,黄柏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煅过),冰片脑三分。为末。每以一、二分吹患处。(《濒湖集简方》)
8、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冰片五分,朱砂六分,玄明粉、硼砂各五钱。共研极细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
9、治口疮咽燥:龙脑三钱,黄柏三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麦门冬汤下十丸。(《摘元方》)
10、治内外痔疮:片脑一、二分,葱汁化搽之。(《简便单方》)
冰片的功效与作用
1、开窍醒神、清热消肿、止痛等功能,不过开窍醒神的功效不及麝香,因此,二者常常一同使用。
2、冰片性偏寒凉,可用于治疗温热病高热神昏、痰热内闭、暑热卒厥、小儿惊风等热闭。
3、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中风痰厥、气厥、中恶、疮疡肿痛、口疮、咽喉肿痛、眼疾、牙龈肿痛等疾病。
4、可还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5、可以治疗鸡眼,将冰片少许放置在鸡眼上,用火点燃,当感觉到疼痛时降火吹灭,治疗期间不妨碍日常行动。
6、治疗慢性鼻腔炎,将冰片溶于热液状石蜡中,每日滴鼻,对单纯性鼻炎和肥厚性鼻炎均有效。
7、据报道指出,冰片的作用类似樟脑,有止痛防腐作用,在体外较高浓度有抑菌作用,可用于神经痛及消炎。冰片在粘膜、皮下组织菌容易吸收,并在体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体外。
冰片的药用价值
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1、《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
2、《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
3、《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
4、张元素:?治大肠脱。?
5、李杲:?治骨痛。?
6、王好古:?散心盛有热。?
7、《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
8、《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
9、《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氢氧化镁抑菌洗涤液的作用
婴儿洗衣液区别于普通洗衣液的特点即在于它的温和性,因为刚出生的小孩子皮肤是比较细腻的,需要使用一些婴儿洗衣液进行护肤的,那么该怎么选择洗衣液的品牌呢?以下是懂视小编为你整理的婴儿洗衣液的品牌,希望能帮到你。
婴儿洗衣液的品牌1.NUK婴儿洗衣液
NUK婴儿洗衣液瓶身设计科学,有便携把手,镂空位置大小适合手掌伸入握拿把手。瓶盖大小适中,瓶口有输出管,尖头设计,方便洗衣液倒出时不滴漏。但瓶盖是圆滑设计,拧开时摩擦力不够。
2.五羊宝宝抗敏洗衣液
五羊宝宝抗敏洗衣液瓶身设计科学,流线型瓶身不但美观、可爱,而且让整体受力可以随倾倒洗衣液而调整;把手位置圆润,提拿舒适。瓶盖是凸出竖条纹路设计,能够增加旋开瓶盖时的摩擦力,让旋开、拧紧都豪不费力。输出管为切口设计,在倾倒液体时能让洗衣液精确倒入瓶盖中。整体设计很贴心。
3.贝亲浓缩型婴儿衣物清洗剂
贝亲浓缩型婴儿衣物清洗剂瓶身设计也较为科学,把手圆润,镂空处刚好适合妈妈的手掌伸入握拿把手。但瓶盖设计较小,旋开时没有大瓶盖舒适与省力。输出管是尖头设计,方便洗衣液倒出时不滴漏。
4.爱护婴儿抑菌洗衣液
爱护婴儿抑菌洗衣液奶白色的瓶身和波浪型弧线设计给人一种洁净、柔软的感觉。把手握拿舒适,瓶盖是圆滑设计。输出管为切口设计,方便洗衣液倒出时不滴漏。
5.嗳呵婴儿草本洗衣液
嗳呵婴儿草本洗衣液秉承嗳呵主打的淡绿加深绿色搭配的主色调,让用过嗳呵产品的用户拥有浓浓的亲切感。把手设计合理,握拿方便;瓶盖也是圆滑设计。输出管为切口设计,方便洗衣液倒出时不滴漏。
6.本草婴缘肥皂果婴幼儿洗衣液
本草婴缘肥皂果婴幼儿洗衣液瓶身设计比较硬朗,把手与瓶身衔接的地方有鼓起的防滑设计,整体提握舒适。瓶身正面的肥皂果图案甚是可爱。瓶盖有竖纹防滑设计,扭开方便。但是瓶口没有特设输出管,这样一来当旋紧瓶盖时,瓶盖里残留的洗衣液就会从瓶口溢出。
7.喜多宝宝抗菌防螨婴儿洗衣液
喜多宝宝抗菌防螨婴儿洗衣液鲜亮的橙色瓶身很醒目,把手提握舒适。但是把手与输出管的方向不协调,导致倾倒时要横着来倒。瓶盖较小。
8.保宁婴儿洗衣液
保宁婴儿洗衣液是韩国品牌,所以瓶身除了英文就是韩文,瓶身背面贴有中文标签,上面详细介绍了这款产品的各项资讯。产品把手设计合理,易握拿。瓶盖圆滑,大小适中。有输出管,为斜面设计。
9.玲瑶婴儿草本全效洗衣液
玲瑶婴儿草本全效洗衣液与本草婴缘肥皂果婴幼儿洗衣液瓶身设计较为相似,瓶盖有竖纹防滑设计,扭开方便。有输出管,为斜面设计。
10.蓓氏婴儿抑菌防螨洗衣液
蓓氏婴儿抑菌防螨洗衣液瓶身设计科学,有便携把手,镂空位置大小适合手掌伸入握拿把手。瓶盖大小适中,而且比较长,扭动时很就手。瓶口有输出管,斜面设计,方便洗衣液倒出时不滴漏。
婴儿洗衣液的使用方法第一步:在清水中加入洗衣液并进行搅拌,使两者最大程度混合。
第二步:将待洗衣物放入浸泡一会。
第三步:将衣物揉搓清洗。
第四步:洗过的衣物在清水中过干净,不要让洗衣液残留在衣物上。
第五步:在阳光下将衣物晾干。
婴儿洗衣液的选购方法1、看洗衣液浓稠度:大家传统意识上都认是是越稠越好,其实不然,洗衣液中大部分是纯净水,有效成分只是一少部分,所以看起来很稀,那些看着浓稠的液体,是因为加了增稠剂,其实对洗涤并没有帮助。
2、用专业的PH试纸测酸碱度:现在很多市面上的洗衣液,也写着?中性配方?,妈妈们可以自带专业的PH试纸去测试一下,真正专业的婴儿洗衣液最起码是要做到真正的弱酸性,也就是说,PH纸沾上洗衣液后是不会变色的!
3、看洗衣液本身的颜色:选择清澈透明的洗衣液,别被洗衣液中的奶白的湛蓝的等等这些吸引你视线的颜色迷惑,那是因为加了色素的缘故。
4、挑选专用的婴儿洗衣液,很多妈妈使用成人用的普通洗衣液清洗婴儿衣物,而普通洗衣液中很多成分残留在衣物中会对宝宝造成伤害。所以,选择婴儿洗衣液一定要留意是否添加了化学成分,应选择植物配方、PH值中性、环保温和的洗衣液,它不但减少刺激宝宝肌肤,而且具备了针对婴儿衣服常见污渍的清洗效果。尽量选择纯天然婴儿洗衣液,如健牌工坊的婴儿专用洗衣液,这样的洗衣液才能呵护宝宝更健康的成长。
5、看洗完后污水的颜色:回家使用以后,手感嫩滑,容易过水,污水里面更多就是洗涤用品成份的残留,真正专业的婴儿洗衣液,要达到里面的脏水比较透,而不是非常的浑浊。那样的才是健康无残留、对宝宝皮肤没有刺激的专业婴儿洗衣液!
猜你感兴趣:
1.洗衣液的品牌的选购方法与技巧
2.2017洗衣液哪个牌子好
3.婴儿洗衣液品牌排行榜大全
4.洗衣液的好用品牌有哪些推荐
5.洗衣液和洗衣粉混和使用效果好吗
黄栀子简介
抑菌洗液属于妇科外用洗剂,主要功效是燥湿除虫,止痒止带。有的并没有药物的相应治疗效果,只是起到清洁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建议使用前可以用温水把外阴清洗干净,然后用药液清洗,一般每天使用一次即可。
抑菌洗液是干嘛用的
第一步取40-50ml直接灌入冲洗器,然后装上冲洗头就能使用。使用时将冲洗头轻轻插入深处,挤出全部药液并停留2-3分钟。在捏住的状态下,缓缓抽出冲洗器。如果是外阴清洁则取适量后直接冲洗或湿敷,要 每天冲洗1-2次。主要还是要注意清洁,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手部清洁。
抑菌洗液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部分产品含有香精、防腐剂甚至消毒成分
无论进口护理液还是国产护理液,不少产品都宣称其产品温和不刺激,适合每日使用,如妇炎洁官方旗舰店售卖的妇炎洁植物本草抑菌洗液,在其产品功效处标注,本品适用于女性私处日常清洁和护理;英国品牌femfresh私处护理液更在其广告中标示,0皂基、0酒精,温和不刺激适合每日使用。
抑菌洗液需要冲洗吗
关于私处清洁。很多人都有点误区。要么不清洁,要么就清洁过度。这两种都不好。
正确的清洁方式是同房之前女方用清水淋洗外阴,但是千万不要乱用洗液,更不要冲阴道里边。而男方如果有包皮过长的问题,建议同房前用一些专业的抑菌洗液清洁一下,但是日常不要长期用洗液。
女人正确护理的方法
1、清洗的注意事项
(1)、备好自己的专用清洗盆和专用清洗用具、毛巾。清洗用具在使用前要洗净,毛巾使用后要晒干或在通风处晾干,最好在太阳下曝晒,有利于杀菌消毒。因毛巾日久不见阳光,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
(2)、用温的清水就足够了,不太主张用洗液,因为有的洗液会影响阴道的PH值,而且有些洗液里面会含一些化学药物成份,有可能皮肤对它有过敏现象或者这些成份对外阴皮肤有刺激作用,那反而不好了。阴道有一个酸性的环境,而且还寄生了很多菌群对我们有好处,清洗阴道的话会影响这些天然的屏障。
(3)、例假期间,要用温水勤洗外阴,勤换卫生巾,以免血渍成为细菌的培养基。
(4)、清洗时不要使用碱性大的肥皂或高锰酸钾等化学物质以免改变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
男性如何清洗私处
1、用温水即可
在身体健康的状况下,用温水冲洗,并用手轻轻揉搓即可。洗的时候,要将包皮彻底翻起,将包皮垢完全清洗干净。另外,注意水温不要太热,否则可能烫伤小弟弟。
2、少用化学品
无论是肥皂、沐浴露还是专门的护理液,都建议少用。因为的皮肤特别娇嫩,对化学物质比较敏感,极有可能出现过敏现象。
同房后的清洁:
同房后及时把男性体液排掉,并清水淋洗,并上厕所排尿排尿。
抑菌洗液和抑霉菌洗液的区别
防腐剂是对细菌、真菌、藻类具有很强的抑制、杀灭作用。主要适用于化妆品、洗涤用品、啫喱水、膏霜、液体肥皂及湿纸巾等日用的防腐防霉。防霉,通常指的是涂料等产品在干膜状态下,也就是film,为防止霉菌生长需要防霉效果.防腐剂就是在干膜状态下,主要针对霉菌,杀灭,抑制霉菌生长的一种添加剂。
抗菌剂的主要成分:有机硅铜季铵盐、卡松、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等。能防止微生物引起发霉的药剂。有酚类(如苯酚)、氯酚类(如五氯酚)、有机汞盐(如油酸苯基汞)、有机铜盐(如8-羟基喹啉铜)、有机锡盐(如氯化三乙或三丁基锡等),及无机盐硫酸铜、氯化汞、氟化钠等。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油漆和绝缘材料等。
栀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栀子的别名 4 栀子的处方用名 5 来源 6 原植物形态 7 产地 8 采收与初加工 9 生药性状 10 栀子的炮制 10.1 栀子的炮制方法 10.1.1 栀子 10.1.2 炒栀子 10.1.3 焦栀子 10.1.4 栀子炭 10.2 成品性状 10.3 炮制作用 10.4 炮制研究 10.4.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0.4.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0.4.3 工艺研究 10.5 贮存方法 11 性味归经 12 栀子的功效与主治 13 栀子的化学成分 14 栀子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14.2 来源 14.3 性状 14.4 鉴别 14.5 检查 14.5.1 水分 14.5.2 总灰分 14.6 含量测定 14.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4.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4.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4.6.4 测定法 14.7 栀子饮片 14.7.1 炮制 14.7.1.1 栀子 14.7.1.1.1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4.7.1.2 炒栀子 14.7.1.2.1 含量测定 14.7.1.2.2 鉴别、检查 14.7.2 性味与归经 14.7.3 功能与主治 14.7.4 用法与用量 14.7.5 贮藏 14.8 出处 1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黄栀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黄栀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黄栀子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栀子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栀子 已经自动替换为 黄栀子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huáng zhī zǐ
2 概述黄栀子
黄栀子为中药名,即《药性论》所载山黄栀子。是茜草科植物黄栀子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1]。黄栀子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炒黄栀子表面深**或黄褐色[1]。焦黄栀子表面焦**[1]。黄栀子炭表面黑褐色或焦黑色[1]。
黄栀子味苦,性寒[1]。归心、肺、三焦经[1]。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1]。炒黄栀子与焦黄栀子功用相似,炒黄栀子比焦黄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黄栀子,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黄栀子[1]。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黄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3 黄栀子的别名栀子、山枝子、大红桅。
4 黄栀子的处方用名黄栀子、山栀、栀子、炒黄栀子、焦黄栀子、黄栀子炭[1]。
5 来源黄栀子为茜草科植物黄栀子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1]。
6 原植物形态常绿灌木,高达2m。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2~7cm,全缘;托叶2片,通常连合成筒状包围小枝。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白色,芳香;花萼绿色,圆筒状;花冠高脚碟状,裂片5或较多;子房下位。花期5~7月,果期8~11月。
7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南方各地有野生,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
8 采收与初加工9~11月果实成熟呈红**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1]。
9 生药性状黄栀子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0 黄栀子的炮制汉代有擘破(《注解伤寒论》)的炮制方法[1]。
晋代有炒炭、烧末(《肘后备急方》)的方法[1]。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甘草水制(《雷公炮炙论》)[1]。
唐代有炙法(《备急千金药方》)[1]。
宋代增加了“炙酥拌微炒”(《太平圣惠方》)、姜汁炒焦黄(《产宝杂录》)等炮制方法[1]。
元代提出“炒令十分有二焦黑”(《丹溪心法》)及蒸制(《世医得效方》)[1]。
明代炮制方法较多,有微炒、煮制(《普济方》)、纸裹煨(《奇效良方》)、酒浸(《外科理例》)、童便炒(《医学入门》)、蜜制(《寿世保元》)、盐水炒黑(《宋氏女科秘书》)、炒焦(《景岳全书》)、酒洗(《审视瑶函》)等炮制方法[1]。
清代多用辅料制,有酒炒(《外科大成》)、姜汁炒黑(《本经逢原》)、乌药拌炒、蒲黄炒(《得配本草》)[1]。同时还对炮制作用的论述也比较多,如“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备要》);“淋症童便炒,退虚火盐水炒,劫心胃火痛姜汁炒,热痛乌药拌炒,清胃血蒲黄炒”(《得配本草》)[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炒炭等[1]。
10.1 黄栀子的炮制方法 10.1.1 黄栀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碎[1]。
10.1.2 炒黄栀子取黄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取出晾凉[1]。
10.1.3 焦黄栀子取黄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取出晾凉[1]。
10.1.4 黄栀子炭取黄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黑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取出晾干[1]。
10.2 成品性状黄栀子为不规则碎块状[1]。表面红**或棕红色[1]。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1]。种子扁卵圆形,红**[1]。味微酸而苦[1]。
炒黄栀子表面深**或黄褐色[1]。
焦黄栀子表面焦**[1]。
黄栀子炭表面黑褐色或焦黑色[1]。
10.3 炮制作用黄栀子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1]。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1]。如治温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黄栀子仁汤(《不居集》),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注解伤寒论》),治跌打损伤,青肿疼痛,可用黄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1]。
黄栀子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且对胃有 *** 性,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吐,炒后可除此弊[1]。炒黄栀子与焦黄栀子功用相似,炒黄栀子比焦黄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黄栀子,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黄栀子[1]。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1]。
黄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1]。如十灰散(《十药神书》)[1]。
10.4 炮制研究黄栀子含都桷子苷(京尼平苷geniposide)、黄栀子苷(gardenoside)、山黄栀子苷(shanzhiside)、黄栀子酮苷(gardoside)等多种环烯醚萜苷类以及熊果酸、绿原酸等多种有机酸类[1]。
10.4.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1)对京尼平苷的影响:以黄栀子中京尼平苷为指标,用薄层扫描法对黄栀子及其炮制品进行分析比较[1]。实验结果表明,京尼平苷主要集中在黄栀子仁中,黄栀子壳含量相当低;炒黄栀子和
焦黄栀子中京尼平苷含量均有所下降,焦黄栀子比炒黄栀子更明显[1]。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与上述大同小异,同时测出炒炭后黄栀子苷含量下降幅度较大[1]。
(2)对熊果酸的影响:对熊果酸的研究是采用薄层扫描法,分析比较了黄栀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结果表明,黄栀子生品、炒品、炒焦品、姜炙品、烘品1~4(烘制温度为125℃、150℃、175℃、200C)中熊果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炒炭品、烘品4(烘制温度200℃)中熊果酸较生品明显降低[1]。
10.4.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1)对胆红素的影响:山黄栀子对家兔结扎总输胆管后,血中胆红素出现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生黄栀子与焦黄栀子之间差别不大[1]。
(2)止血作用:生黄栀子与焦黄栀子给家兔注射1.5g的剂量时均有显著缩短血凝时间的作用;而在0.75g剂量时,生山栀仍有作用,焦山栀则无此作用[1]。
(3)退热作用:对注射酵母液而引起发热的家兔,生山栀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而焦山栀无此作用[1]。
(4)抗炎作用:生黄栀子的抗炎作用最强,经不同方法炮制后的黄栀子抗炎作用明显减弱,且随温度升高,抗炎作用逐渐降低[1]。当温度超过175℃时,抗炎作用消失[1]。黄栀子加热炮制后抗炎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京尼平苷受热破坏或分解所致[1]。
(5)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黄栀子水煎液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1]。
(6)护肝作用:黄栀子生品有明显对抗CCl4所引起动物肝急性中毒的作用,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护肝作用均降低[1]。实验初步认为,黄栀子若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应以生品为好[1]。
另据报道,生山栀与焦山栀对金**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的抑菌作用相似;对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以生山栀为佳;焦山栀则对痢疾杆菌的作用较生黄栀子略强,这一点和中医对大便溏薄者用焦山栀是一致的[1]。
10.4.3 工艺研究对烘法是否能代替炒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生黄栀子、焦桅子、烘黄栀子的黄栀子苷含量,从定量结果看,烘和焦制品中黄栀子苷无显著差异[1]。从两种不同炮制方法加工后的样品提取液的δ值看,δ烘值比δ焦值小,说明用烘的方法炮制得到的结果比较恒定,便于控制质量[1]。考查不同温度炮制黄栀子炭对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栀子炮制后,黄栀子苷和鞣质均有明显变化,随温度增高,黄栀子苷的含量递减,当炮制温度高于180℃以后,含量下降幅度较大,说明超过黄栀子苷熔点温度(162℃~164℃)时,苷分解严重[1]。鞣质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高于200℃以上时,鞣质含量下降,且大部分炭化[1]。从而认为炒黄栀子温度应控制在160℃~200℃之间[1]。
10.5 贮存方法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1]。
11 性味归经黄栀子味苦,性寒[1]。归心、肺、三焦经[1]。
12 黄栀子的功效与主治黄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黄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1]。
黄栀子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1]。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1]。如治温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黄栀子仁汤(《不居集》),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注解伤寒论》),治跌打损伤,青肿疼痛,可用黄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1]。
炒黄栀子与焦黄栀子功用相似,炒黄栀子比焦黄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黄栀子,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黄栀子[1]。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1]。
黄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1]。如十灰散(《十药神书》)[1]。
黄栀子为眼科常用清热泻火药,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
(1)用于多种实热性眼病,黄栀子能清泻三焦火邪。常与其他清热药配伍使用。
(2)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瞳神紧小、聚星障等眼病。常与龙胆草配伍,如龙胆泻肝汤。
(3)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白睛溢血、前房积血、跟底出血等。黄栀子有凉血止血作用。每与茅根、地黄同用。
13 黄栀子的化学成分含黄栀子甙(geniposide)、羟异黄栀子甙(gardenoside)、山栀甙(shanzhiside)、黄栀子新甙(gardoside)、黄栀子甙酸(geriposidic acid)、黄栀子黄素(gardenin)、番红花甙Ⅰ(crocin1)、番红花酸(crocetin)、鸡矢藤甙甲酯(scandoside methyl ester)等。
14 黄栀子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黄栀子
Zhizi
GARDENIAE FRUCTUS
14.2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黄栀子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9~11月果实成熟呈红**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14.3 性状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14.4 鉴别(1)本品粉末红棕色。内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常上下层交错排列或与纤维连结,直径14~34μm,长约至75μm,壁厚4~13μm;胞腔内常含草酸钙方晶。内果皮纤维细长,梭形,直径约10μm,长约至110μm,常交错、斜向镶嵌状排列。种皮石细胞**或淡棕色,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60~112pm,长至230μm,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草酸钙簇晶直径19~34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1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栀子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4.5 检查 14.5.1 水分不得过8.5%(附录ⅨH第一法)。
14.5.2 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ⅨK)。
14.6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14.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黄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14.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14.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1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14.6.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栀子苷(C17H24O10)不得少于1.8%。
14.7 黄栀子饮片 14.7.1 炮制 14.7.1.1 黄栀子除去杂质,碾碎。
本品呈不规则的碎块。果皮表面红**或棕红色,有的可见翅状纵横。种子多数,扁卵圆形,深红色或红**。气微,味微酸而苦。
14.7.1.1.1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14.7.1.2 炒黄栀子取净黄栀子,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黄褐色。
本品形如黄栀子碎块,黄褐色。
14.7.1.2.1 含量测定同药材,药材含黄栀子苷(C17H24O10)不得少于1.5%。
14.7.1.2.2 鉴别、检查同药材。
14.7.2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14.7.3 功能与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14.7.4 用法与用量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14.7.5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4.8 出处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栀子的别名 5 栀子的处方用名 6 来源 7 原植物形态 8 产地 9 采收与初加工 10 生药性状 11 栀子的炮制 11.1 栀子的炮制方法 11.1.1 栀子 11.1.2 炒栀子 11.1.3 焦栀子 11.1.4 栀子炭 11.2 成品性状 11.3 炮制作用 11.4 炮制研究 11.4.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1.4.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1.4.3 工艺研究 11.5 贮存方法 12 性味归经 13 栀子的功效与主治 14 栀子的化学成分 15 栀子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15.2 来源 15.3 性状 15.4 鉴别 15.5 检查 15.5.1 水分 15.5.2 总灰分 15.6 含量测定 15.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5.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5.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5.6.4 测定法 15.7 栀子饮片 15.7.1 炮制 15.7.1.1 栀子 15.7.1.1.1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5.7.1.2 炒栀子 15.7.1.2.1 含量测定 15.7.1.2.2 鉴别、检查 15.7.2 性味与归经 15.7.3 功能与主治 15.7.4 用法与用量 15.7.5 贮藏 15.8 出处 1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栀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栀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栀子 * 栀子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zhī zǐ
2 英文参考cape ja *** in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ape ja *** ine frui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ARDENIAE FRUCTUS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Fructus Gardeni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ape ja *** ine frui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栀子
栀子为中药名,即《药性论》所载山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1]。栀子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炒栀子表面深**或黄褐色[1]。焦栀子表面焦**[1]。栀子炭表面黑褐色或焦黑色[1]。
栀子味苦,性寒[1]。归心、肺、三焦经[1]。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1]。炒栀子与焦栀子功用相似,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栀子,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栀子[1]。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栀子的别名黄栀子、山枝子、大红桅。
5 栀子的处方用名栀子、山栀、黄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1]。
6 来源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1]。
7 原植物形态常绿灌木,高达2m。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2~7cm,全缘;托叶2片,通常连合成筒状包围小枝。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白色,芳香;花萼绿色,圆筒状;花冠高脚碟状,裂片5或较多;子房下位。花期5~7月,果期8~11月。
8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南方各地有野生,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
9 采收与初加工9~11月果实成熟呈红**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1]。
10 生药性状栀子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1 栀子的炮制汉代有擘破(《注解伤寒论》)的炮制方法[1]。
晋代有炒炭、烧末(《肘后备急方》)的方法[1]。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甘草水制(《雷公炮炙论》)[1]。
唐代有炙法(《备急千金药方》)[1]。
宋代增加了“炙酥拌微炒”(《太平圣惠方》)、姜汁炒焦黄(《产宝杂录》)等炮制方法[1]。
元代提出“炒令十分有二焦黑”(《丹溪心法》)及蒸制(《世医得效方》)[1]。
明代炮制方法较多,有微炒、煮制(《普济方》)、纸裹煨(《奇效良方》)、酒浸(《外科理例》)、童便炒(《医学入门》)、蜜制(《寿世保元》)、盐水炒黑(《宋氏女科秘书》)、炒焦(《景岳全书》)、酒洗(《审视瑶函》)等炮制方法[1]。
清代多用辅料制,有酒炒(《外科大成》)、姜汁炒黑(《本经逢原》)、乌药拌炒、蒲黄炒(《得配本草》)[1]。同时还对炮制作用的论述也比较多,如“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备要》);“淋症童便炒,退虚火盐水炒,劫心胃火痛姜汁炒,热痛乌药拌炒,清胃血蒲黄炒”(《得配本草》)[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炒炭等[1]。
11.1 栀子的炮制方法 11.1.1 栀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碎[1]。
11.1.2 炒栀子取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取出晾凉[1]。
11.1.3 焦栀子取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取出晾凉[1]。
11.1.4 栀子炭取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黑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取出晾干[1]。
11.2 成品性状栀子为不规则碎块状[1]。表面红**或棕红色[1]。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1]。种子扁卵圆形,红**[1]。味微酸而苦[1]。
炒栀子表面深**或黄褐色[1]。
焦栀子表面焦**[1]。
栀子炭表面黑褐色或焦黑色[1]。
11.3 炮制作用栀子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1]。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1]。如治温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栀子仁汤(《不居集》),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注解伤寒论》),治跌打损伤,青肿疼痛,可用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1]。
栀子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且对胃有 *** 性,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吐,炒后可除此弊[1]。炒栀子与焦栀子功用相似,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栀子,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栀子[1]。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1]。
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1]。如十灰散(《十药神书》)[1]。
11.4 炮制研究栀子含都桷子苷(京尼平苷geniposide)、栀子苷(gardenoside)、山栀子苷(shanzhiside)、栀子酮苷(gardoside)等多种环烯醚萜苷类以及熊果酸、绿原酸等多种有机酸类[1]。
11.4.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1)对京尼平苷的影响:以栀子中京尼平苷为指标,用薄层扫描法对栀子及其炮制品进行分析比较[1]。实验结果表明,京尼平苷主要集中在栀子仁中,栀子壳含量相当低;炒栀子和
焦栀子中京尼平苷含量均有所下降,焦栀子比炒栀子更明显[1]。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与上述大同小异,同时测出炒炭后栀子苷含量下降幅度较大[1]。
(2)对熊果酸的影响:对熊果酸的研究是采用薄层扫描法,分析比较了栀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结果表明,栀子生品、炒品、炒焦品、姜炙品、烘品1~4(烘制温度为125℃、150℃、175℃、200C)中熊果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炒炭品、烘品4(烘制温度200℃)中熊果酸较生品明显降低[1]。
11.4.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1)对胆红素的影响:山栀子对家兔结扎总输胆管后,血中胆红素出现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生栀子与焦栀子之间差别不大[1]。
(2)止血作用:生栀子与焦栀子给家兔注射1.5g的剂量时均有显著缩短血凝时间的作用;而在0.75g剂量时,生山栀仍有作用,焦山栀则无此作用[1]。
(3)退热作用:对注射酵母液而引起发热的家兔,生山栀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而焦山栀无此作用[1]。
(4)抗炎作用:生栀子的抗炎作用最强,经不同方法炮制后的栀子抗炎作用明显减弱,且随温度升高,抗炎作用逐渐降低[1]。当温度超过175℃时,抗炎作用消失[1]。栀子加热炮制后抗炎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京尼平苷受热破坏或分解所致[1]。
(5)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栀子水煎液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1]。
(6)护肝作用:栀子生品有明显对抗CCl4所引起动物肝急性中毒的作用,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护肝作用均降低[1]。实验初步认为,栀子若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应以生品为好[1]。
另据报道,生山栀与焦山栀对金**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的抑菌作用相似;对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以生山栀为佳;焦山栀则对痢疾杆菌的作用较生栀子略强,这一点和中医对大便溏薄者用焦山栀是一致的[1]。
11.4.3 工艺研究对烘法是否能代替炒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生栀子、焦桅子、烘栀子的栀子苷含量,从定量结果看,烘和焦制品中栀子苷无显著差异[1]。从两种不同炮制方法加工后的样品提取液的δ值看,δ烘值比δ焦值小,说明用烘的方法炮制得到的结果比较恒定,便于控制质量[1]。考查不同温度炮制栀子炭对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栀子炮制后,栀子苷和鞣质均有明显变化,随温度增高,栀子苷的含量递减,当炮制温度高于180℃以后,含量下降幅度较大,说明超过栀子苷熔点温度(162℃~164℃)时,苷分解严重[1]。鞣质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高于200℃以上时,鞣质含量下降,且大部分炭化[1]。从而认为炒栀子温度应控制在160℃~200℃之间[1]。
11.5 贮存方法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1]。
12 性味归经栀子味苦,性寒[1]。归心、肺、三焦经[1]。
13 栀子的功效与主治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1]。
栀子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1]。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1]。如治温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栀子仁汤(《不居集》),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注解伤寒论》),治跌打损伤,青肿疼痛,可用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1]。
炒栀子与焦栀子功用相似,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栀子,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栀子[1]。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1]。
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1]。如十灰散(《十药神书》)[1]。
栀子为眼科常用清热泻火药,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
(1)用于多种实热性眼病,栀子能清泻三焦火邪。常与其他清热药配伍使用。
(2)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瞳神紧小、聚星障等眼病。常与龙胆草配伍,如龙胆泻肝汤。
(3)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白睛溢血、前房积血、跟底出血等。栀子有凉血止血作用。每与茅根、地黄同用。
14 栀子的化学成分含栀子甙(geniposide)、羟异栀子甙(gardenoside)、山栀甙(shanzhiside)、栀子新甙(gardoside)、栀子甙酸(geriposidic acid)、栀子黄素(gardenin)、番红花甙Ⅰ(crocin1)、番红花酸(crocetin)、鸡矢藤甙甲酯(scandoside methyl ester)等。
15 栀子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栀子
Zhizi
GARDENIAE FRUCTUS
15.2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9~11月果实成熟呈红**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15.3 性状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15.4 鉴别(1)本品粉末红棕色。内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常上下层交错排列或与纤维连结,直径14~34μm,长约至75μm,壁厚4~13μm;胞腔内常含草酸钙方晶。内果皮纤维细长,梭形,直径约10μm,长约至110μm,常交错、斜向镶嵌状排列。种皮石细胞**或淡棕色,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60~112pm,长至230μm,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草酸钙簇晶直径19~34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1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5.5 检查 15.5.1 水分不得过8.5%(附录ⅨH第一法)。
15.5.2 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ⅨK)。
15.6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15.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15.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15.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1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15.6.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栀子苷(C17H24O10)不得少于1.8%。
15.7 栀子饮片 15.7.1 炮制 15.7.1.1 栀子除去杂质,碾碎。
本品呈不规则的碎块。果皮表面红**或棕红色,有的可见翅状纵横。种子多数,扁卵圆形,深红色或红**。气微,味微酸而苦。
15.7.1.1.1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15.7.1.2 炒栀子取净栀子,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黄褐色。
本品形如栀子碎块,黄褐色。
15.7.1.2.1 含量测定同药材,药材含栀子苷(C17H24O10)不得少于1.5%。
15.7.1.2.2 鉴别、检查同药材。
15.7.2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15.7.3 功能与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15.7.4 用法与用量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15.7.5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15.8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6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