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产品展示

木植植物草本抑菌液说明书用法用量-植物草本抑菌乳膏功效

木植植物草本抑菌液说明书用法用量-植物草本抑菌乳膏功效

把VE抑菌护肤甘油涂到脸上可以吗?从多个角度来看,涂抹VE抑菌护肤甘油到脸上是可以的,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VE抑菌护肤甘油是含有维生素E成分的产品,维生素E对皮肤具有一定的保养效果。它能够滋润肌肤、防止皮肤干燥,并且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因此,适量地使用VE抑菌护肤甘油可以帮助改善皮肤质量。

VE抑菌护肤甘油还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维生素E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抗菌物质,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并预防感染。因此,在面部局部出现轻微感染或炎症时,适当使用VE抑菌护肤甘油能够起到一定的消炎和舒缓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脸上使用VE抑菌护肤甘油。个人皮肤类型和过敏史会对产品的适用性产生影响。如果你的皮肤对维生素E过敏或使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如刺痛、红肿等,就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要正确使用VE抑菌护肤甘油。涂抹时应遵循正确的方法,用适量的产品均匀涂抹于清洁的脸部肌肤上,并轻轻按摩至吸收。注意避开眼睛周围和伤口表面。频率上,每日使用1-2次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护肤品时应理性对待美容杂志的推荐。虽然美容杂志可能会推荐某些产品效果较好,但每个人的皮肤状况和需求都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VE抑菌护肤甘油可以用于脸部护理,但需注意个人皮肤是否适用以及正确使用方法。在使用之前最好进行过敏测试,并请遵循产品说明书上的指导。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美容师的意见。

这是什么植物?

沐浴露是很常见的一种洗浴产品,现在市面上的沐浴露种类非常多,用着比较的好的沐浴露,应该根据自身的肤质和需求进行挑选,不同的沐浴露具有不同的功效。

推荐几款比较好用的沐浴露品牌:

遇见香芬樱花氨基酸沐浴露

这款沐浴露的味道是我最喜欢的樱花香,而且香味持久力也是蛮久的。采用氨基酸表活成分,温和的清洁我们的肌肤,对皮肤不会有刺激性,里面有一种日本晚樱花颗粒,是一种专门保湿补水的成分,同时含有霍尔巴巴磨砂颗粒,这个成分的清洁力是很好的,比较油性肤质使用。

德国哈恩果酸沐浴露

这款沐浴露是被闺蜜种草的,里面添加的果酸成分,十分的温和,像我一样有鸡皮肤困扰的姐妹,真的推荐试试这款沐浴露,这款沐浴露对改善鸡皮很有效果哦!磨砂颗粒,对软化皮肤角质也是有很大的效果的,味道也是挺好闻的,很适合有鸡皮困扰的朋友入手哦。

华巾大艾草祛痘沐浴露

这款沐浴露采用中草药的成分,天然温和不刺激,使用还很安全,即使是敏感肌肤、红肿逗肌,也可以放心使用。此外它含有的天然珍萃雪莲成分,可以长效滋养,调节水油平衡,洗后肌肤不仅很清爽,还很水润。对背部有痘痘困扰的朋友很适合哦。

JO Malone London沐浴露

浓浓的柑橘味是热天最想要的清爽,让心情放晴,闻了会上瘾。泡泡比较大,但还算绵密,一般按压两泵,就足够洗身上,柑橘里还有熟悉的皂香;不过过水不算好清洗,需要多冲洗几下。水润程度比燕麦稍微差一点,控油程度适合油皮;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贵...预算宽裕的同学不妨试试,味道会给你幸福感!

LEAF&Botanics沐浴露

葡萄柚淡淡的清香很勾魂,等将浴液揉搓开,慢慢地会闻到还带有点儿柚子茶的甘苦,不过味道等冲洗完的时候味道也就淡了,不会在身上留香。起泡力中等,但泡沫也算丰富,就是记得用上浴球,特别好清洗,轻轻冲几下就干净了。这款的话比较适合油皮,干皮用的会有点干!

拓展:

按照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皂基类沐浴露,氨基酸类沐浴露,SLS/SLES类沐浴露;

皂基类:容易起泡、泡沫丰富、易冲洗、但是洗完后皮肤会比较干,而且还紧绷,痘肌,敏感肌的皮肤最好不要使用,对于一些健康的大油皮的肌肤倒是很适合;

氨基酸类:本身的PH值与人体的肌肤几乎接近,再加上氨基酸又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所以又比较亲肤,而且敏感肌也是可以用的;

SLS/SLES类:这类的沐浴露刺激性比较强,一般在成分表里靠前出现硫酸月桂酸钠、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之类的成分,就是属于SLS/SLES类的沐浴露。

贵州所说的木姜花是什么东西

石苇

编辑

石苇,又称石樜、石皮、金星草等,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高13~30厘米。生于山野的岩石上,或树上。分布于我国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备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等功效。可用于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等。

目录

1植物属性

2中药属性

药物名称

药基来源

采集时间

药材性状

炮制加工

性味归经

功用主治

用法用量

用药宜忌

3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4传统选方

1植物属性

植物形态

①石韦,又名:飞刀剑(《植物名实图考》),肺心草、蜈蚣七、铺地娱蚣七、七星剑、大号七星剑、一枝箭、山柴刀、木上蜈蚣、肺筋草、蛇舌风,石头僵.

石苇(7张)

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

根茎细长,横走,密被深褐色披针形的鳞片;根须状,深褐色,密生鳞毛。

叶疏生;叶柄长6~15厘米,略呈四棱形,基部有关节,被星状毛;叶片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略下延,全缘,革质,上面绿色,有细点,疏被星状毛或无毛,下面密被淡褐色星芒状毛,主脉明显,侧脉略可见,细脉不明显。

孢子囊群椭圆形,散生在叶下面的全部或上部,在侧脉之间排成效行,每孢子囊群间隔有星状毛,孢子囊群隐没在星状毛中,淡褐色,无囊群盖;孢子囊有长柄;孢子两面形。

生于山野的岩石上,或树上。

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②庐山石韦,又名:肺金草、大连天草、箭戟蕨。

高25~60厘米。

根茎肥厚而短,密被细小长披针形的鳞片,边缘具纤毛叶近于簇生;叶柄长10~80厘米,粗壮,幼时被褐色或淡褐色的星状毛;叶片广披针形,长10~30屋米,宽3~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稍宽,呈荫侧不等的耳形、圆形、心形、圆楔形或斜截形,有时上侧有尖耳,全缘,上面绿色,有黑色斑点,初时疏被星状毛,后渐光滑,下面密生淡褐色星芒状毛,星芒状毛的芒为短披针形,排列在同一平面上,中脉及侧脉均明显,细脉不甚明显。

抱子囊群散生在叶的下面,淡褐色或深褐色,无囊群盖;孢子两面形。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③毡毛石韦与庐山石韦极相似,主要不同点:本种的叶下面被较厚而松的深褐色的星芒状毛,其芒细长针状或线状凿形,且不在同一平面上;叶柄通常较叶片为长。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湖北、四川、陕西、云南、西藏等地。

④有柄石韦,又名:长柄石韦、石茶。

高仅6~17厘米。

根茎细长,密被披针形鳞片,边缘具稍卷曲的纤毛。

叶柄长3.5~11厘米,被星状毛;叶片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广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2.5~9.5厘米,宽9~28毫米,先端钝,基部下延至叶柄,全缘,上面绿色,有黑色斑点,疏被星状毛,下面密被灰色的星芒状毛,其芒短,叶脉不甚明显;孢子叶较营养叶为长,通常内卷使叶片呈圆筒状。

孢子囊群融合,满布于叶的下面,深褐色,无囊群盖。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⑤北京石韦高10~25厘米。

根茎细瘦,被黑褐色鳞片。

叶柄长2.5~9厘米,被星状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6~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上面绿色,有细点,疏被白色星状毛或无毛,下面密被灰色或淡褐色星芒状毛;叶稍内卷,但不呈筒状。

孢子囊群多散生于叶下面的较上部分,深褐色,无囊群盖。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河北、山东、湖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⑥西南石韦与北京石韦极为相似,主要不同点:本种叶的下面被较厚而松的深褐色星芒状毛,其芒较长呈针状,略有光泽。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云南、四川、湖北等地。

以上几种植物的根茎(石韦根)、叶上的毛茸(石韦毛)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2中药属性

药物名称

石苇-中药材

石樜(《本经》),石皮(《别录》),石韦(《滇南本草》),金星草、石兰(《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虹霓剑草、石剑、潭剑(《福建民间草药》),金汤匙、石背柳(《中药材手册》)。

药基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

采集时间

春、夏、秋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及须根,晒干。

药材性状

①大叶石韦一石韦:叶柄近圆柱形,棕色或棕黑色,长6~15厘米,有纵沟,无毛或疏被星状毛;叶片扭曲皱卷,平展后呈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叶基楔形至圆形,全缘,叶面棕色或灰棕色,无毛或疏具星状毛,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背面密被中心具红色圆点的粉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较粗短,有的叶表面几乎全部布有孢子囊群。

叶片革质,稍脆易折。

气无,味淡。

二庐山石韦:与石韦相似,惟叶柄较长,无毛;叶片皱缩,较大,长圆状披针形,叶基阔楔形、圆形、近心形或稍呈耳形,显著不对称,背面星状毛的分枝较粗,有的叶片具棕色圆形孢子囊群,与中脉约成60°角斜出平行排列,分布近乎整个叶面,其内常见红色光泽的孢子囊环带。

厚革质,坚硬而脆。

气无,味微苦。

三毡毛石韦:叶柄有数条纵槽,有毛;叶片扭曲卷皱,披针形,基部楔形至阔楔形,对称,背面密布灰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细长,有的叶上半部布有孢子囊群。

革质,稍硬。

气无,味淡。

②小叶石韦一有柄石韦:叶柄被棕色星状毛,有1纵浅槽,内密生毛;叶片卷曲成筒状,广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先端钝,叶基楔形,全缘,叶面灰棕色,无毛或疏被星状毛,散布黑色圆形小凹点,背面密生粉棕色的中心有红点的星状毛,毛的分枝较短粗,中脉明显,侧细脉均不显。

薄革质。

气无,味微苦。

二北京石韦:叶柄扁平,细长扭曲,有毛;叶片扭曲卷皱,线状披针形或近线形,叶基窄楔形下延成叶柄边缘;叶面浅黄绿色,无毛,背面密被较薄的灰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细长,叶片背面几乎全部或大部生有孢子囊群。

薄革质。

气无,味微苦。

三西南石韦:与北京石韦相似,惟叶的背面被较厚而松的星状毛,毛的分枝较长,呈长针状,深褐色,略有光泽。

上述两类药材,大叶石韦以叶大、质厚、背面有毛为佳;小叶石韦以叶厚、整齐、洁净为佳。

主产浙江、湖北、河南、河北、江苏等地。

此外,山东、辽宁、广西、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山西、安徽等地亦产。

其中以浙江、湖北、江苏所产的大叶石韦质量为佳。

炮制加工

拣净杂质,洗去泥沙,刷净茸毛,切段晒干。

①《别录》:用之须去黄毛。

②《日华子本草》:入药去梗,须微炙用。

一法以羊脂炒干用。

性味归经

苦甘,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药性论》:微寒。

④《贵州草药》:味辛,性平。

入肺、膀胱经。

①《滇南本草》:入小肠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膀胱二经。

功用主治

利水通淋,清肺泄热。

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①《本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②《别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藏,去恶风,益精气。

③《日华子本草》:治淋沥遗溺。

④《本草图经》:炒末,冷酒调服,疗发背。

⑤《滇南本草》:止玉茎痛。

⑥《纲目》:主崩漏,金疮,清肺气。

⑦《植物名实图考》:治痰火,同瘦肉蒸服。

⑧《闽东本草》: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用药宜忌

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滑石、杏仁为之使。

得昌蒲良。

②《本草从新》:无湿热者勿与。

③《得配本草》:真阴虚者禁用。

3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石苇、有柄石苇、庐山石苇的全草均含黄酮类.石苇全草尚含皂甙、蒽醌类、鞣质等;石苇叶分离得结晶成分β-谷甾醇、山奈酚、槲皮素、异槲皮甙、三叶豆甙、绿原酸和蔗糖.有柄石苇全草尚含酚性物质、树脂、皂甙.庐山石苇全草尚含果糖、葡萄糖、蔗糖、有机酸和酚性化合物.此外,尚分离出结晶成分延胡索酸、咖啡酸和异芒果甙等.

化学成分

含绵马三萜(diploptene)、皂甙、蒽醌、黄酮、β-谷甾醇。

药理作用

⒈ 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庐山石苇的多种提取物口服,对二氧化硫引咳法引咳的小鼠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但不及可待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酚红法);但各种提取物均无明显平喘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庐山石苇对大鼠慢性气管炎有治疗作用.

有柄石苇浓缩提取物给小鼠口服,亦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

⒉ 其他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石苇对痢疾杆菌、尤其是福氏杆菌以及肠伤寒杆菌、副伤寒甲、乙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金**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石苇煎剂尚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①治疗支气管哮喘 4~9岁每日用石韦全草5钱,10~15岁1两,16岁以上1.5两。

每两加水1000毫升,煎成300毫升,趁热加入冰糖1两,分3次服,3天为一疗程。

观察11例,服药后喘息消失者7例,减轻者2例,无改变者2例。

多数在服药的当天哮喘症状即开始平息,其他症状于次日或第3天消失,但停药后往往仍有复发,复发时间最短者为2周。

复发时再用同法治疗,仍然有效。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曾采用庐山石韦单味煎剂、冲剂、提纯石韦410糖浆及复方庐山石韦冲剂进行临床观察,均取得不同程度疗效,其中以石韦410糖浆的效果较为满意。

一煎剂:鲜庐山石韦全草每天1.6两(第一疗程用全草,第二疗程去毛、叶柄及主脉),头煎加水300毫升,沸后再煎20分钟;二煎加水150毫升,沸后煎20分钟。

混合2次煎液,以8层纱布过滤,分2次服。

疗效:第1疗程服药人数计21例,有效率为47.6%,其中显效1例。

服药2个疗程的16例,有效率为87.5%,其中显效1例。

副作用主要有心馆,胸骨后不适,饥饿感,尿量增多及头晕,停药后症状即消失。

二冲剂:日服3次,每次1包,相当于生药1两。

治疗117例,服药一个疗程的有效率为47%,其中显效12例,好转43例,无效62例;两个疗程的有效率为57.6%,其中近期控制者3例,显效22例,好转39例,无效47例。

继续服用到3、4个疗程时,有效率可增至87.5%与82%,显效率增为46.2~51%。

说明延长疗程,可提高疗效。

三提纯石韦410糖浆:每天2次,每次15毫升(相当生药1.5两),10天为一疗程,共服二个疗程。

治疗40例,第一疗程有效者31例(78.2%),其中显效16例(40%);继续服用第二疗程的36人,有效率为88.9%,显效率为55.6%。

个别患者每天服3次,疗效更为显著。

四复方石韦冲剂:用庐山石韦15两,江剪刀草1两,煎成浓汁,焙干,制成粉末,加适量糖粉,每天分3次,开水冲服。

10天为一疗程。

共治疗278例,有效者200例(72%);其中近期控制13例,显效51例(23%)。

大多数患者在服药2~3天后见效。

在使用石韦各种剂型,特别是提纯石韦410糖浆过程中看出,石韦具有良好的消痰作用,一般治疗1~2天后,痰量减少,粘稠度减低,咯痰转爽。

这对改善通气功能,防止继发感染,从而减少对组织细胞的损害,促进病变的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复方石韦(与江剪刀草合用)镇咳作用较单味石韦为佳,平喘作用两者均较差,消炎效果也不佳。

用有柄石韦全草,压榨去毛及孢子,水煎制成糖浆。

第1~4日,按每天含生药1两分3次服。

第5~10日,每天剂量加倍。

第11~15日照第1~4日剂量服。

治疗50岁以上的重症患者12例,其中喘息型8例,有效5例,基本治愈2例,显效1例,进步2例;单纯型4例,仅有1例显效。

说明石韦糖浆对喘息型患者疗效较好。

③治疗急、慢性肾炎及肾盂肾炎一煎剂:取有柄石韦叶20片左右(相当于2~3克),加水500~1000毫升,每日1剂,煎分2次服。

亦可用开水浸泡,当茶饮。

二片剂:每片含生药0.5克,每次2~3片,日服3次。

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9例,36例有效;肾盂肾炎20例,17例有效。

据观察,服药2~3天后,尿量即增多,浮肿逐渐消退。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以3个月左右为一疗程,急性肾小球肾炎疗程为10天左右。

4传统选方

①治血淋:石韦、当归、蒲黄、芍药各等分。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千金方》石韦散) ②治淋浊尿血:石韦、猪鬃草、连钱草各五钱,煨水服。

(《贵州草药》) ③治石淋:石韦(去毛)、滑石各三分。

上二味,捣筛为散,用米汁若蜜服一刀圭,日二服。

(《古今录验》石韦散) ④治尿路结石:石韦、车前草各一两,生栀子五钱,甘草三钱。

水煎二次,早、晚各服一次。

(《南昌医药》⑴:14,1972) ⑤治心经蕴热,传于小肠,始觉小便微涩赤黄,渐渐不通,小腹膨脝:石韦(去毛,锉)、车前子(车前叶亦可)等分。

上浓煮汁饮之。

(《全生指迷方》石韦汤) ③治痢疾:石韦全草一荫,水煎,调冰糖五钱,饭前服。

(《闽东本草》) ⑦治崩中漏下:石韦为末,每服三钱,温酒服。

(《纲目》) ⑧治咳嗽:石韦(去毛)、槟榔(锉)等分。

上二味,罗为细散,生姜汤调下二钱匕,(《圣济总录》石韦散) ⑨治慢性气管炎:石韦、蒲公英、佛耳草、一枝黄花各-两。

水煎浓缩,分二次服。

(中医研究院《攻克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30,1971) ⑩小便淋痛。

用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⑾便前有血。

用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二钱。

⑿气热咳嗽。

用石韦、槟榔,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⒀崩中漏下。

用石韦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这种植物是叫什么啊

木姜子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 Mù Jiānɡ Zǐ

英文名 Fruit of Pungent Litse, Fruit of Fourflower Litse, Pungent Litse

别名山胡椒、木香子、木樟子、山姜子、木椒子、腊梅柴、大木姜、香桂子、猴香子、生姜材、黄花子、辣姜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清香木姜子、毛叶木姜子和木姜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tsea euosma W.W.Smith2.Litsea mollis Hemsl.[Litsea mollifolia Chun]3.Litsea pungens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季末采摘,阴干。

原形态

1.清香木姜子 落叶小乔木,高10m。幼枝有短柔毛;顶芽圆锥形,外被黄褐色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5cm;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14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略圆,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粉绿色,被疏柔毛,中脉稍密。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常4个簇生于短枝上,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被裂片6,黄绿色或黄白色,椭圆形,长约2mm;能育雄蕊9,花丝有灰**柔毛,花药4室,皆内向瓣裂。果球形,直径5-7mm,先端具小尖头,成熟时黑色;果柄长4mm,果托不增大,有稀疏短柔毛。花期2-3月,果期9月。

2.毛叶木姜子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m。幼枝灰褐色,密被短柔毛,老时脱落;顶芽圆锥形,鳞片外面有柔毛。叶互生或聚生于枝顶;叶柄被白色柔毛;叶片长圆形椭圆形,长4-12cm,宽2-4.8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仅中脉疏被柔毛,下面绿白色,密被白色柔毛。伞形花序腋生,常2-3个簇生于短枝上;花单性雌雄异株,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被裂片6,**,宽倒卵形;能育雄蕊9,花丝有柔毛;退化雌蕊无。果球形,直径约5mm,果托很小,成熟时蓝黑色,果梗长5-8mm,有稀疏短柔毛。花期3-4月,果期9-10月。

3.木姜子,落叶小乔木,高3-7m。花枝细长。叶簇聚于枝端,纸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10cm,初有绢丝状短柔毛,后渐变为平滑;叶柄有毛。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由8-12朵花组成,具短梗;花先于叶开放;总苞片表面有毛,早落;花**,花梗细小,长1-1.5cm,有绢丝状粗毛;花被6,倒卵形;花药4室,瓣裂,全内向,花丝仅于基部有细毛;雌花较大,有粗毛。核果球形,蓝黑色,直径约7-10mm;果梗上部稍肥大。花期3-4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阔叶林中湿润处。

2.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常绿阔叶林缘或次生阔叶林中。

3.生于溪旁和山地阳坡杂木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东部等地。

3.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类圆球形,直径4-5mm。外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网状皱纹,先端钝圆,基部可见果柄脱落的圆形疤痕,少数残留宿萼及折断提醒柄。除去果皮,可见硬脆的果核,表面暗棕褐色。质坚脆,有光泽,外有一隆起纵横纹。破开后,内含种子1粒,胚具子叶2片,**,富油性。气蓄谋香,味辛辣,微苦而麻。

化学成份

1.清香木姜子 鲜果含挥发油2.5%-3%,主成分为柠檬醛-a(citral-a)即是牻牛儿醛(geranial),柠檬醛-b(citral-b)即是橙花醛(neral),共80.5%,柠檬烯(limonene)5.1%,香茅醛(citronellal)3.9%,芳樟醇(linalool)2.8%,牻牛儿醇(geraniol)1.9%等。种仁含油57.7%,主成分为月桂酸(lauric acid)占85.6%,还含癸酸(capric acid)7.5%,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2.8%,油酸(oleic acid)2.6%,亚油酸(linoleic acid)1.1%,棕榈酸(palmitic acid)0.3%,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oic acid)0.1%等。

2.毛叶木姜子 果含挥发油3%-5%,脂肪油25%。

3.木姜子 干果含挥发油约2%-6%,主要成分为柠檬醛(citral),牻牛儿醇(geraniol),柠檬烯(limonene)等。种仁含油55.4%,主成分为月桂酸(lauric acid)39.5%,癸酸(capric acid)41.7%,还含十二碳烯酸(dodecenoic acid)8.1%,癸烯酸(decenoic acid)2.7%,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oic acid)1.0%,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1.0%,油酸(oleic acid)1.7%,亚油酸(linoleic acid)2.9%,辛酸(caprylic acid)0.1%等。

药理作用

1.平喘作用 离体气管平滑肌试验表明,山苍子油(毛叶木姜子果实提取的挥发油)10μl/ml能松驰豚鼠正常气管平滑肌及乙酰胆碱或组胺致痉的气管平滑肌。预先加入挥发油可阻断乙酰胆碱及组胺引起的收缩。用含1μl/ml挥发油的Locke液灌流,第3分钟开始就能增加正常豚鼠离体肺灌流量,给豚鼠灌胃300μl/kg,腹腔注射170μl/kg,对5%乙酰胆碱喷雾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豚鼠过敏性休克和豚鼠离体回肠过敏性收缩试验等,其挥发油均呈明显抗过敏作用,同时对慢反应物质所致豚鼠肠段收缩变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表明其平喘作用除扩张支气管,还与抗过敏介质的形成和释放有关。

2.抗心律失常作用 给小鼠灌胃毛叶木姜子油0.3ml/kg,连续3d,能明显降低氯仿引起的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变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对氯化钡所致大鼠的双向性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迅速恢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对乌头碱引起心律失常的剂量及致量有所提高,但统计学不显着,对毒毛花苷G引起的心律失常无对抗作用。

3.抗真菌作用 0.005%-0.01%木姜子油能抑制试管内黄癣菌、断发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孢子菌等9种皮肤癣菌。0.033%-0.1%还能抑制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及几种皮肤着色真菌(裴氏着色真菌、卡氏枝孢菌、茄病镰刀霉、粉绿木霉等)。唯对曲菌抑菌力较弱,直到浓度加大到1%,才能抑制黄曲霉和烟曲霉。除抑菌作用外,木姜子油尚有一定程度的杀菌作用。初步认为抑菌有效成分为柠檬醛等。

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止痛;燥湿健脾消食;解毒消肿。主胃寒腹痛;暑湿吐泻;食滞饱胀;痛经;疝痛;疟疾;疮疡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粉每次1-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粉调敷。

注意热证忌服。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药物》:健脾燥湿,助消化,外治疮毒。

2.《重庆草药》:逐寒、镇痛,健胃、消饱胀。治心胃冷气痛,冷骨风,寒食摆子,痛经。肠胃有热者忌用。

3.《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治感寒腹痛;木姜子四至五钱。水煎服。治关节痛:木姜子一两,雄黄五钱,鸡屎二两。捣烂,炒热,布包,揉擦痛处。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去各大中药店都有卖的~

它具有抗真菌作用 0.005%-0.01%木姜子油能抑制试管内黄癣菌、断发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孢子菌等9种皮肤癣菌。0.033%-0.1%还能抑制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及几种皮肤着色真菌(裴氏着色真菌、卡氏枝孢菌、茄病镰刀霉、粉绿木霉等)。唯对曲菌抑菌力较弱,直到浓度加大到1%,才能抑制黄曲霉和烟曲霉。除抑菌作用外,木姜子油尚有一定程度的杀菌作用。

所以,可以治皮肤过敏的

哦,对于皮肤过敏,你最好去看哈医生~

希望能帮到你~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生命了很强,随便摘,随便栽都可以活。听说叶子还可以下汤,对眼睛有好处

瓜蒌

拼?音:GUALOU

英文名:药材?药材栝楼Snakegourd?Fruit?瓜蒌仁?Smakegourd?Seed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效:润肺,化痰,散结,滑肠。

主?治: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①《别录》:"?主胸痹。"②《本草图经》:"主消渴。"③成无己:"通胸中郁热。"④《伤寒类要》:"?治脾瘅溺赤出少,惕惕若恐。"⑤《品汇精要》:"消结痰,散痈毒。"⑥《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消痈肿疮毒。"⑦《江苏植药志》:"治水肿"⑧《山西中药志》:"瓜瓢洗手,治冻裂。"

性味归经:甘苦,寒。①成无己:?"味苦,寒。"②《日用本草》:?"味苦,平凉,无毒。"③?《本草衍义补遗》:?"甘,润。

入肺、胃、大肠经。①《本草汇言》:?"入手少阴、太阴经。"②《本草新编》:?"?入肺、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大便不实,有寒痰、湿痰者不宜。①《本草便读》:"冷滑大肠,脾虚无火、大便不实者不可用。"②《本经逢原》:"脾胃虚及呕吐自利者不可用。"

药物配伍:《本草经集注》:"枸杞为之使。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别?名:果裸(《诗经》)、王菩(《吕氏春秋》)、地楼(《本经》)、泽巨、泽冶(《吴普本草》)、王白(《广雅》)、天瓜(《尔雅》郭璞注)、萯(《穆天子传》郭璞注)、瓜蒌(《针灸甲乙经》)、泽姑、黄瓜(《别录》)、天圆子(《东医宝鉴》)、柿瓜(《医林纂要》)、野苦瓜(《贵州民间方药集》)、杜瓜、大肚瓜(《浙江中药手册》)、药瓜(《四川中药志》)、鸭屎瓜(《广东中药》)

处方名:栝楼、瓜蒌、全瓜蒌、全栝楼、糖瓜蒌、瓜蒌瓢、瓜蒌实、瓜蒌瓤等

商品名:瓜蒌、栝楼、全瓜蒌、全栝楼,以个大皱缩、皮厚柔韧、杏黄或红**、糖性足、不破皮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药树主产山东、安徽、河南等地

有没有朋友认识一种草药九条命的,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鱼腥草(30张)

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伏地蔓生、生根,节上轮生小根。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心形,全缘,背面常紫红色,掌状叶脉5~7条,叶柄长1~3.5厘米,无毛,托叶膜质长1~2.5厘米,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

花小,夏季开,无花被,离瓣花类中的不完全花,无花萼、无花瓣,淡黄绿色穗状花序,两性花,白色似花片的构造为大型总苞片,长在花序基部。[1]排成与叶对生、长约2厘米的穗状花序,总苞片4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长1~2厘米,雄蕊3枚,花丝长,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合生心皮所组成。蒴果近球形,直径2~3毫米,顶端开裂,具宿存花柱。种子多数,卵形。花期5-6月,果期10-11月。鱼腥草是治肺痈之要药。

编辑本段地理分布

鱼腥草生长于阴湿处或山涧边,常可在野地、路旁、庭园树下等较阴湿的地方发现,大片蔓生。该植物中国南方各地较常见。[1]

也有名猪鼻孔一种植物,长相除颜色不同外,应是同一个物种,但猪鼻孔较小株,叶子成朱红色。也有大型的品种(阴暗处长的较大,一般长至1到2米),在四川等地在夏秋交季开始生长于阳光充裕、水分充足的田梗边等,采10厘米左右的嫩苗,取根和少部分叶作凉菜用,拌上辣椒,盐等。与江南等地的折耳根凉菜相比,味道不腥,更脆口,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而且作凉菜上桌一般只会用朱红色叶子这个品种,这是最大的一个区别。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医学作用

药品简述

鱼腥草-原植物

药名:鱼腥草

汉语拼音:Yú Xīnɡ Cǎo

英文名:herbahouttuyni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别名:蕺菜,折耳根、臭菜、侧耳根、臭根草、臭灵丹、朱皮拱、猪皮公。

性味:性微寒,味苦。

①《别录》:味辛,微温。

②《履巉岩本草》:性凉,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

④《纲目》:辛,微温,有小毒。

⑤《医林纂要》:甘辛咸。

归经:归肺经、膀胱、大肠经。

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主治:热淋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①《别录》:主蠼螋溺疮。

②《日华子本草》:淡竹筒内煨,敷恶疮白秃。

③《履巉岩本草》:大治中暑伏热闷乱,不省人事。

④《滇南本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

⑤《纲目》: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痁疾,解硇毒。

⑥《医林纂要》: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

⑦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乳腺炎,蜂窝织炎,中耳炎,肠炎。

⑧《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

⑨《岭南采药录》:叶:敷恶毒大疮,能消毒;煎服能去湿热,治痢疾。

⑩《现代实用中药》:生叶:烘热外贴,为发泡药,可治疮癣。凡疥癣肿胀,湿疹,腰痛等可作浴汤料。生嚼其根,防止冠心病的心绞痛发作。

⑾《中国药植图鉴》:可作急救服毒的催吐剂。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药材基源: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

生态环境:生长于沟边、溪边及潮湿的疏林下。

资源分布: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采收和储藏: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

药 材 名:

鱼腥草、折儿根、狗腥草、臭菜

中文科名:

三白草

拉丁科名:

Saururaceae

中文属名:

三白草

拉丁属名:

Houttuynia

中文种名:

鱼腥草[2]

拉丁种名: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药用部位:

地上部分

分 布:

秦岭、长江以南、

生 境:

山坡林下、田埂边、路旁或水沟边草丛中

习 性:

阳生

繁殖方式:

种子

功 能:

消炎、解毒、驱虫

主 治:

肺脓疡、肺炎、支所管炎、肠痛、痢疾、尿路感染。

服用禁忌

1.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2.《名医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3.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化学成份

地上部分含挥发油、内含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decanoy acetaldehyde),月桂醛(lauric aldehyde),a-蒎烯(a-pinene)和芳樟醇(linlool),前两者并有特异臭气。还含甲基正壬基甲酮(methyL-n-nonylketone),樟烯(camphene),月桂烯(myrcene),柠檬烯(limonene),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丁香烯(caryophellene)。通常所说的鱼腥草素指的是癸酸乙醛的亚硫酸氢钠的加成物。另含阿福甙(afzelin),金丝桃甙(hy-perin),芸香甙(rut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叶含槲皮甙(quercitrin),花和果穗含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

鱼腥草

全草含挥发油, 其中有效成分为癸酰乙醛(即鱼腥草素,Decanoyl acetaldehyde)、月桂醛(Lauraldehyde), 2-十一烷酮(2-Undecano- ne),丁香烯(Caryophyllene), 芳樟醇(Linalool)、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月桂烯(Myrcene)和d-柠檬烯(d-Limonene)、甲基正壬基酮(Methyl-n-nonyl- ketone)、癸醛(Capric aldehyde)、癸酸(Capric acid). 花、叶、果中均含有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瑞诺甙(Reynoutrin)、金丝桃甙(Hyperin)、阿夫甙(Afzerin)、芸香甙(Rutin).

尚含有绿原酸(Chlorogenic)、棕榈酸(Palmitic)、亚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氯化钾、硫酸,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和蕺菜碱(Cordarine).

药理作用

1.提高免疫力[3]

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染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抗菌作用

复方鱼腥草合剂

鱼腥草中提得一种**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色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葡萄球菌及耐青霉素MIC为62.5-80mcg/ml,对流感杆菌为1.25mg/ml。普拜氏液体培养基上对结核杆菌H37RY株为16mcg/ml。在改良的苏通氏半固体培养基上则为25mcg/ml,其钾盐为12.5mcg/ml。

3.抗病毒作用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l: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朱宇同报道:用乙醇提取得到几个非挥发油部份。其中鱼腥草素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预防性保护作用,对EMC和HSVⅡ作用不明显,合成鱼腥草素的衍生物亦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鱼腥草提取物(4g生药/ml)对复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而对脑心肌炎病毒及疱疹病毒Ⅱ型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并证明鱼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不在挥发油部分,而在非挥发物中。

4.利尿作用

用鱼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加利尿的附加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亡—裂解,亦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5.防辐射作用

鱼腥草是惟一在爆炸点能顽强再生的中药材。鱼腥草具有抗辐射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不仅适用于空勤人员,也适用于经常接近辐射源的人员,如X光机和电脑操作人员,以及常看电视的人群。电脑一族必吃的防辐射食物。

6.和TMP配伍作用

和TMP配伍作用的研究,张永恒报道,0.75mg/ml鱼腥草组和0.75mg/ml鱼腥草-7.5mg/mlTMP配伍组对比(t=5.6)P<0.001,有非常显着的差异性。0.75mg/ml鱼腥草素-7.5mg/mlTMP配伍组与7.5mg/mlTMP组对比(t=2.78)P<0.01,差异显着。说明二者合用的抑菌作用比单用为优,二者有协同作用。0.1ml/ml鱼腥草挥发油无抑菌作用,0.1ml/ml鱼腥草挥发油-7.5mg/mlTMP配伍组和7.5mg/mlTMP组对比(t=4.2)P<0.001,有极显着拮抗作用,说明鱼腥草挥发油能降低TMP的抑菌作用。

7.病原微生物作用

鱼腥草鲜汁对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加热后作用减弱.体外试验证明,鱼腥草煎剂对多种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如金**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施氏、福氏及宋内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鱼腥草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鱼腥草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油状物, 对各种微生物(尤其对霉菌和酵母)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认为, 鱼腥草煎剂抗菌作用不甚明显。

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对多种细菌、抗酸杆菌及真菌等均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但该种化合物性质不稳定.其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性质稳定而又保留其抗菌活性.中国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鱼腥草素, 在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都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金**葡萄球菌及其耐青霉素株、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较为敏感, 卡他球菌、伤寒杆菌次之,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痢疾杆菌不甚敏感.对于小鼠的结核菌感染, 鱼腥草素能明显延长其生存时间.另外,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曲菌、着色霉菌、红色癣菌、叠瓦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鲨癣菌等亦有明显抑制作用。

鱼腥草煎剂在试管内对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亡-裂解, 并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1: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 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实验证明:鱼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在非挥发物中.鱼腥草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用灌胃和滴鼻给药途径均有明显效果;但对脑心肌炎病毒及疱疹病毒Ⅱ型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

8.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鱼腥草煎剂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葡萄球菌的能力.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提高家兔及患者血清备解素水平。

9. 抗肿瘤作用

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效果可能与提高癌细胞中的 cAMP 水平有关.实验表明:在不同时间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新鱼腥草素,其癌细胞总数、癌细胞分裂指数、腹水量均有明显降低, 而癌细胞内的 cAMP 水平却有增高。

10.抗炎作用

鱼腥草煎剂对大鼠甲醛性脚肿有显著抗炎作用,亦能显著抑制人γ-球蛋白在Cu++存在下的热变性;鱼腥草素能显著抑制巴豆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对HCA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染料渗出也有显著抑制作用.鱼腥草所含槲皮素、槲皮甙及异槲皮甙等黄酮类化合物亦有显著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亢进。

11.其它作用

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慢反应物质(SRS-A)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 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对豚鼠回肠的收缩, 并对豚鼠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鱼腥草水溶液皮射有轻度的镇静、抗惊作用,能抑制小鼠的自发运动, 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士的宁所致惊厥;20~40mg/kg 静注于犬可使其血压下降40~50mmHg(5.32~6.65kPa), 并能抑制离体蟾蜍心脏.鱼腥草煎剂能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并有镇痛、止血作用.腹腔注射对氨水喷雾所致的小鼠咳嗽有止咳作用,但无祛痰平喘作用。

12.毒性

鱼腥草毒性很低,小鼠皮射的LD50是1.6±0.081g/kg,给体重17-20g的小鼠静脉注射1.5mg的鱼腥草素(相当于人体注射剂量的200倍左右),观察1周无亡现象,且90%体重增加,经解剖亦未见病变发生。对犬静脉滴注38-47mg/kg不致引起亡,剂量增至61-64mg/kg则可引起亡,解剖可见肺部有严重出血和血栓。给犬皮射每日80-160mg/kg,连续1mo,可见有大量的流涎,早期常出现呕吐,对食欲、血象及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的影响。给犬灌胃,每日80-160mg/kg,连续1个月,可见有大量流涎现象,早期常出现呕吐,另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曾有实验:目的评价鱼腥草注射剂的免疫毒性。方法将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鱼腥草注射剂组(0.5 mL/20 g,1 mL药液相当于生药材2 g)、牛血清蛋白组(0.5 mg/20 g)和生理盐水组(0.5 mg/20 g),静脉注射30 d,第30天检测血常规、淋巴细胞分类,并进行免疫器官质量检测及脏器指数实验、溶血空斑实验(PF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半抗体法),比较各组小鼠的免疫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鱼腥草注射剂组小鼠免疫器官脏体比下降、吞噬细胞功能显著增强、溶血空斑数明显增加、CD4+/CD8+比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鱼腥草注射剂具有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其免疫毒性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4]

应用价值

每100克新鲜嫩茎叶含蛋白质2.2克,碳水化合物6克,脂肪0.4克,钙74毫克,磷53毫克。全草含挥发油0.0049%,其中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根茎挥发油亦含此素)、甲基正壬基酮、月桂醛、月桂烯、柠檬烯、樟烯等。此外,还含有氯化钾、硫酸钾、蕺菜碱、金丝桃甙、芸香甙以及B-谷甾醇、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花、叶、果中均含有槲皮素、槲皮甙、异槲皮甙、瑞诺甙及金丝桃甙。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排脓消痈,利尿消肿通淋等保健功效。

鱼腥草具有抗菌作用。 鱼腥草中所含鱼腥草素、月桂醛、甲基正壬基酮、香乙烯及槲皮甙、蕺菜碱等挥发油成分,对金**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革兰阳性芽孢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

药用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 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该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4.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该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流感、肺脓疡、癌性胸水、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化脓性关节炎、习惯性便秘、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性肝炎、肾病综合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丘疹状荨麻疹、慢性咽炎、肛肠病、前列腺炎、红斑狼疮、血管瘤、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等。

5.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药制剂有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又如复方鱼腥草片(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引起咽喉疼痛、扁桃腺炎等。

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咙;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治肺炎,肺脓疡,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禁忌:1.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2.《名医别录》:多食令人气喘。3.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等。

卷柏(Herba Selaginellae),属卷柏科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Beauv.) Spring 蕨类植物,又名九还魂草。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 中文学名: 卷柏 拉丁学名: Herba Selaginellae Moellendorfii 别称: 九还魂草、石柏、岩柏草、黄疸卷柏 界: 植物界 门: 蕨类植物 纲: 石松 目: 卷柏 科: 卷柏 属: 卷柏 编辑本段 植物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18cm,主茎直立,常单一,茎部着生多数须根;上部轮状丛生, 卷柏欣赏(19张) 多数分枝,枝上再作数次两叉状分枝。叶鳞状,有中叶与侧叶之分,密集覆瓦状排列,中叶两行较侧叶略窄小,表面绿色,叶边具无色膜质缘,先端渐尖成无色长芒。孢子囊单生于孢子叶之叶腋,雌雄同株,排列不规则,大孢子囊**,内有4个**大孢子。小孢子囊桔**,内涵多数桔**小孢子。 垫状卷柏与卷柏的主要区别为:须根多散生。中叶(腹叶)两行,卵状披针形,直向上排列。叶片左右两侧不等,内缘较平直。外缘常因内折而加厚,呈全缘状。 卷柏的奇特之处是它极耐干旱和“”而复生。它的生长环境却很特殊,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在这样的环境中,水分的供应没有保障,仅在下雨时有一些过路水迅速流过。但卷柏凭借着有水则生、无水则“”的生存绝技,不但旱不,反而代代相传繁衍生息。在生时,卷柏枝叶舒展翠绿可人,尽量吸收难得的水分。一旦失去水分供应,就将枝叶拳曲抱 团,并失去绿色,像枯了一样。随着环境中水的有无,卷柏的生与“”也交替进行,因此在民间人们又称它为还阳草、还魂草、长生草、万年青。科学家则称这种小草为“复苏植物”,仿佛在干旱时它睡着了,遇到水又重新醒来似的。传说 在昆仑山上,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天池,那是王母娘娘洗澡的地方。在天池岸上,生长着一种仙草,这种仙草能起回生。有一年民间大旱,瘟疫流行,成千上万的百姓亡。住在天池中的龙女,看到人间遭受灾难,十分同情,把天池岸上的仙草偷偷带到人间为人民治病,普救众生,成千上万去的百姓竟然起回生,龙王知道此事,大发雷霆,一怒之下、把龙女打下人间。龙女到人间后,心甘情愿变成还魂草,普救众生。还魂草生命力强,晾干后放入水中又生长,故名还魂草。生长 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各种植物体内,都有含量不等的水。水生植物 的含水量最高,可达98%;草本植物的含水量也不低,大约是70%~80%;木本植物的含水量要少一些,也有40%~50%;含水量很少的是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只有16%。如果低于这个百分比,这些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就会遭受破坏而去。 可是,竟有一种植物,含水量降低到5%以下,几乎已成“干草”了,却仍然可以保持生命。曾有过这样的事,有人把这种植物全株做成干制标本,放在植物分类标本橱中,几年后,这株干草无意中落到了水池中,待第二天被人发现时,人们惊奇地看到,它竟舒展开全部枝叶,又变得生机勃勃了。 这奇特的植物,便是大名鼎鼎的“九还魂草”。 九还魂草这种非凡的“还魂”本领,奥秘全在于它的细胞的“随机应变”。当干旱来临时,它的全身细胞都处在休眠状态之中,新陈代谢几乎全部停顿,像去一样,得到水分后,全身细胞才会重机关报恢复正常生理活动。 说起来,九还魂草的这种本领也是被环境逼迫出来的。它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或岩石缝中,那里土壤贫瘠,蓄水能力很差,它的生长水源几乎全靠天上落下的雨水,为了能在久旱不雨的情况下生存下来,它被迫练出了这身“本领”。 九还魂草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江西、湖南、陕西,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山东、辽宁、河北。生于向阳山坡或岩石缝内,多生于向阳的干旱岩石缝中。生长在2000多米高的悬崖上,四周有毒蛇和催生子保护,不容易靠近。药用 它既可观赏,还可药用,全草有止血、收敛的效能。民间将它全株烧成灰,内服可治疗各种出血症,和菜油拌起来外用,可治疗各种刀伤。据说,它还是一味美容药,磨粉后用鸡蛋清调敷,能使面部光洁。 九还魂草是一味消炎止血药,常用来治头昏头痛,胃痛,腰痛,手脚麻木,骨质增生,高血压,大便不通,大便出血,痔疮,小便黄,咽喉炎,孝喘,咳嗽,咳血、吐血、便血、脱肛、结石、月经过多、子宫出血、闭经、痛经、妇科炎症、风湿痛、跌打损伤、烫火伤、外伤出血、感冒,衄血,血崩、等疾病。用卷柏干粉敷在婴儿脐肚上消炎止血,效果很好。卷柏有美容作用。用卷柏干粉和鸡蛋清调和敷于面部,可使面部光洁秀丽。卷柏内服,有强阴益精的作用。是外伤出血的神奇中草药,原始的风景植物,即可观赏又可药用,是难觅的神仙草药,保证侵泡后栽培成活率100%。观赏 如把它栽培在盆里,就是一棵很好的万年松盆景!用于假山、大型盆景栽培点缀,可以大大提高观赏价值。放在你家里,它就是你一生喜怒哀乐的生命见证!是很好的送人礼品,因为它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象征! 卷柏确实有顽强的抗旱能力,日本有位生物学家曾发现,用卷柏做成的植物标本,在时隔11年之后,把它浸在水里,它居然“还魂”复活,恢复生机了。 从卷柏的异名上可以看出来《滇南本草》称之为回阳草,《本草纲目》叫它长生草,《分类草药性》叫它还魂草《现代实用中药》叫它九还魂草《渐江中药手册》叫它见水还阳草。卷柏何以能够九还魂,长生不呢?晒干的植物会存活!枯木逢水会发芽!只要把还魂草的干品侵入水中侵泡后栽培,就会起回生,还魂草就是这么的神奇。同类 在南美洲也有九还魂草的同类,只是那里的同类本领更大,不但可在原地假。伺水还魂,而且还会主动离开生长地,去寻找有水的新家。在干旱季节,那里的九还魂草会自己从土壤中挣脱出来,然后全身卷成一个圆球,风吹草动,草球随风飘滚前进,如遇上多水的地方,草球就会展开成原状,在土壤中扎下根来。自然,当水分缺少,它在新家呆得不如意时,就会再次背井离乡,外出流浪的,所以又被称作“旅行植物”。误区 在生物学方面,许多人认为卷柏是裸子植物,其实不然。它属于由孢子繁殖的蕨类植物,没有种子。由大小孢子囊产生异型孢子。生存条件 温度:15~25℃之间能正常生长。 湿度:85~95%之间最好。 光照:1000~2000勒克斯为宜。 所需有机物:以氮为主 所需空间:约100CM2化学成分 全草含苏铁双黄酮(sotetsuflavone),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异柳杉双黄酮(isocryptomerin),柳杉双黄酮(cryptomerin)B,芹菜素(apigenin)和海藻糖(trehalose)病虫防治 卷柏生长期间易受叶斑病、炭疽病、介壳虫、褐软蚧等危害。 (1)叶斑病。此病发生在卷柏的叶片上,湿度大的天气,此病易于发生。病斑直起初为褐色小斑,周边呈水浸状褪绿色,并呈轮纹状扩展,圆形至椭圆形,边缘褐色内灰白色。后期病斑中心出现黑褐色霉斑,潮湿条件下变成黑褐色霉层。防治此病的方法是及时清除病残叶片;发病初期或后期均可用0.5%-1%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 (2)炭疽病。此病也发生在卷柏的叶片上,严重时可蔓延至叶柄上。病斑初期呈水浸状小黄斑,扩展后是椭圆形至不规则状的褐色或黄褐色,稍显轮纹状,后期病斑连成一片呈干枯状,并产生轮纹排列的小黑点。这种病主要是通风不好,有介壳虫危害时有利病害的发生。防治此病的方法是加强养护、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可用0.3%-0.5%等量式波尔多液(或60%代森锌800-900倍液,或70%托布津1500倍液)喷洒。 (3)褐软蚧。此虫食性复杂,能危害很多植物,卷柏是其中被害花卉之一。褐软蚧危害植物时,一般群集在叶面或嫩叶上,刺吸植株液汁,同时排泄粘液,其排泄物易引起煤污病菌大量繁殖,使茎叶变黑,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造成生长势弱,叶片枯黄,有碍观赏。发生严重时,枝茎上布满虫体,造成植株枯黄,影响生长。防治方法:①如果被害植株少,或虫数不多,一般用竹片等物将虫体刮除即可;②在若虫孵化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还可以喷洒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杀除。 编辑本段 鉴别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圆形或椭圆形,外壁稍增厚。其内为厚壁细胞层,占茎横切面的极大部分,近背、腹两侧各有1叶迹维管束;厚壁细胞含有红棕色物质。向内薄壁细胞排列疏松,内含油滴。内皮层不明显。维管束周韧型,3个并列,中央1个较大,呈新月形。叶表面观 上下表皮细胞相似,狭长形,垂周壁直或略弯曲,平周壁光滑,气孔附近表皮细胞近等径形。气孔不定式,分布于上下表皮沿中脉附近,上表皮分布较少。药物应用鉴别 1.卷柏和侧柏叶均能止血。侧柏叶性寒,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卷柏性温;活血止血,用于血寒瘀滞之出血。功效虽同,机理各异。 2.卷柏和前胡均入肺经,止咳化痰;前胡微寒,清肺热,卷柏微温,散肺寒;一寒一热,一清一散,辨证分清,选中而投。 编辑本段 药材 别名 豹足、求股、神投时、交时、石莲花、回阳草、不草、长生不草、万年松、长生草、石花、还魂草、九还魂草、见水还阳草、佛手草、万年青、老虎爪、山拳柏、打不、铁拳头、岩松、卷柏叶、卷柏炭、万岁、一把抓、大还魂草、回生草、含生草、地面草。 来源 本品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Beauv.) Spring 或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 (HooK et Grev.) Maxim.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制法 卷柏:除去残留须根及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卷柏炭:取净卷柏,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显焦黑色。性状 卷柏:本品卷缩似拳状,长3~10cm。 枝丛生,扁而有分枝,绿色或棕**,向内卷曲,枝上密生鳞片状小叶,叶先端具长芒,中叶(腹叶)两行,卵状矩圆形,斜向上排列,叶缘膜质,有不整齐的细锯齿。背叶(侧叶)背面的膜质边缘常呈棕黑色。基部残留棕色至棕褐色须根,散生或聚生成短干状。质脆,易折断。无臭,味淡。 垫状卷柏:须根多散生。中叶(腹叶)两行,卵状披针形,直向上排列。叶片左右两侧不等,内缘较平直,外缘常因内折而加厚,呈全缘状。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3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卷柏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丙醇-浓氨试液-水(1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铝甲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归经 辛,平。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卷柏炭化瘀止血。用于吐血,崩漏,便血,脱肛。用量 100g-150g。栽培要点 1.生物学特性喜光,具很强的抗旱能力,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岩石上,或干旱的岩石缝中。在温度20℃左右潮湿的地方生长正常。 2.栽培技术分茎繁殖,有些种类可用叶片繁殖及孢子繁殖。分茎繁殖是将匍匐茎切成3-6cm长的茎段,放在细砂土上,每日浇水3-4次,保持湿润,即可成活。有些种类可将小叶片插到泥土中,浇水保湿,就能生根发出新叶。一些直立茎的种类,可用孢子繁殖,选取叶腑中长有成熟孢子囊的茎段,自枝顶切下1.5cm,置于排水良好的洁净土壤表面,土壤常用1份泥土加4份细砂混合而成,在茎段切口上洒些过筛的细土,保持切口的湿度,用玻璃加盖,防止失水,常保持潮湿,置于20℃左右温度条件下,约9个月后就能长出新株。 编辑本段 西药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对化学抗癌剂或放射治疗敏感瘤均有效;常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鼻癌、肺癌、肝癌。试验证明:卷柏全草的热水提取物,用总细胞容积法测定,对小鼠肉瘤-180%抑制率为61.2%,乙醇提取物的抑制率为18.6%;本品体内实验,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延长移植肿瘤动物的寿命。其同科植物石上柏(深绿卷柏)体外实验,亦有较高的抗癌活性的作用。临床实践观察:对瘤体较小的癌肿疗效最好。 2.止血作用:卷柏炒用具有止血作用。 3.抑菌作用:100%卷柏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4.解痉作用:本品所含的芹菜甙元对平滑肌有中度解痉作用。经豚鼠和大鼠实验表明还有较弱的抗胃溃疡作用。 谢谢、请采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