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洗手液大全

黄连抑菌液使用方法-黄连抑菌液在那个药店

黄连抑菌液使用方法-黄连抑菌液在那个药店

三精 双黄连口服液¥12.80 双黄连口服液是采用中药成分精制而成,副作用很小且没有耐药性,孕妇儿童在医生指导下都可放心服用。那么? 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及连翘经提取精制而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功效,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病毒性肺炎等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疗效。其药理作用如下: 1.双黄连口服液主要有抑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双黄连口服液对多种病菌抑制作用,如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葡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抑制病毒作用有流感病毒甲、乙型、上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还具有消炎、解热、镇痛作用。还具有提高细胞免疫作用,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多种免疫功能。此外还具有解热和消炎作用。 从中医学的理论角度来讲,双黄连口服液的用药药性偏于苦甘寒,而风热感冒的特点是发热大汗。也就是说,双黄连口服液适宜用来治疗外感风热型的感冒。 那么从哪里购买比较好呢?在此建议你选择国家认证的品牌和品牌官方指定卖家(厂家直销卖家)-康爱多药店。 康爱多有专门的药师可以给你购买双黄连口服液的意见,提醒你如何预防不良反应和正确的使用药物。 康爱多药店是一家以B2C医药电子商务为主要发展业务的医药零售企业,药店产品齐全,功效好,价格优惠,并且有专家在线提供药品相关咨询服务。

这些中药的作用是什么

在宝宝小小的时候,可能我们这些妈妈最闹心的莫过于怎么保护好宝宝的小屁屁,那么娇嫩的皮肤可经不起折腾啊,经过上次的果宝红屁屁事件,果妈觉醒了哈哈哈,把所有妈妈们的护理经验总结了一小下,哈哈,虽然可能不够全面,但是也是能力范围啦哈哈哈,希望对更多的宝妈有帮助,让所有宝宝远离红屁屁。

总结一下用纯天然可食用宝贝,安全绝对无任何副作用的方法

1 .超多妈妈推荐茶油,作为可食用的东西自然更安全五副作用

2. 炸的红花油或者白花油

3 .紫草用纯香油泡,经常帮宝宝擦下小屁屁。紫草中药店有卖

4 .用香油,吃火锅用的香油,用清水洗干净,在用棉签涂在上面就好了,每天涂两三次,晚上用尿不湿之前在用一次,最多两天就好

5 .用香油加消炎药不管用什么~随时随地的给他扒着晾~最好太阳晒~没有太阳~把吹风机调到最小档用热风吹~别太热一天吹几次~晚上一定用尿不湿~用瞬吸的~别用尿布~

6 .用茶叶水,或者金银花水清洗

7. 用花椒炸的花椒油(油放多少要看你准备的瓶子有多大),先把锅彻底洗干净,再添油烧到冒烟,放花椒火就关小一点,看花椒变颜色了,就可以关火了,自然放凉,装瓶备用就好了(消炎止疼百试百灵)。

8. 用鸡蛋煮熟拨蛋黄出来(5-6个就可以),锅洗净蛋黄捻碎翻炒,一直到蛋黄出油,也是我们俗称蛋黄油,效果也很好,没有化学成分也不刺激,对红红的先屁股来说最好

9. 用生菜籽油要纯的哦用棉签搽一点就宝妈这种情况每次换片最好用金银花水洗屁屁,然后用纸巾轻轻印干水,搽点茶油,再搽抑菌霜。

10. 用茶叶末,你把茶叶放在微波炉里烤一下,然后压成面面,给孩子上到红的地方,两次就好。不过有点疼啊!

11 .最简单的办法!每天用温盐水擦宝宝的屁股!很管用哦!

12 .用黄连磨水擦,很快好

13 .如果附近有土房子,用雨水冲过沟~沟里面的土。洗过之后撒上~一次就好。我宝宝的时候用什么药都没用就听老人这样说的,试了试效果很好

14 .那个芝麻油煮开了,等放凉之后摸 特别有效 宝宝拉肚子 通红 早上摸了 下午就不红了

再来总结一下选用的安全五副作用的护臀膏(网络收集整理,仅作参考)

1.英和膏

2. 屁屁乐,屁屁乐擦擦,每天洗完屁屁就擦,别擦太厚,薄薄擦一层。保持臀部干爽,每天洗三次擦三次,最多两天就好了

3.红孩儿宝宝湿疹膏”,是粉红色的外壳,江西的厂家,据说淘宝上有,这个药膏很管用,蚊子叮了,虫子咬了,毛囊炎了,湿疹了,屁股破了都可以擦,好像还是中药配制的,甚至好像连痱子也有点效果,我家一岁多了,一直用这个,也没见有什么副作用,每次屁股红了 ,洗洗干净擦干往破损的红的地方擦点,一个晚上基本就好了,白天尿多可能好得慢点

4. 贝亲的护臀膏

5.紫草油

6. 金银花童宝软膏

7.安贝儿护臀膏

8.婴宝的去湿疹膏

9.婴唯爱护臀隔离霜,超级好用,破皮也好用

10. 好孩子金银花护臀膏,真的很好用

11. 哈佛宝宝润肤霜,绿色盒子装的,很好用

12. 在淘宝上买了日本马油,擦了两天就好了,真的效果好

13. 加州宝宝的护臀膏,很好用的,而且对湿疹也有效果

14.香港出的老品牌娥罗纳英膏,任何皮肤上的问题搽了都能好。性质温和,刚出生的小孩都可以用

护臀膏使用方法,把屁屁洗干净,晾一晾,干了以后抹上护臀膏,尿一次,洗一次,擦一次,很快就会好的护臀膏,平时也可以使用,可以预防红屁屁或者用护臀膏,洗完用纸巾擦干,保持干燥,或者用吹风机吹干,然后涂一层护臀膏,隔离湿气用清水擦先后用吹风机吹干屁股后涂点纯天然的橄榄油。

总结一下可去药店买的治疗红屁屁或者破皮的药膏(网络收集整理,仅作参考)

1. 去卫生室买一代土霉素!取几粒捻碎掺到相同量的爽身粉里给宝宝搽屁屁!一天用个几次坚持一两天就有效果不要总是去洗屁屁,要保持干燥

2. 红霉素软膏和红霉素眼药膏

3.鞣酸软膏

4. 用百多邦

5.医用的杀菌水给她洗洗敷敷在涂平时红屁屁的药,不要用尿片或者尿布,什么都不用了不要捂着屁屁了,让屁屁多通风

6.买盐酸金霉素眼膏

7. 六一散和千草王一起用!先用六一在用千草王很管用!

8. 用的紫药水主要是把干,然后上的紫草油,护臀霜都是间隔着摸

9.医生建议用百多邦加曲咪新,两天就好。

10.买一瓶京万红和土霉素配着用效果很好

11. 药店有种叫黄胆的一擦就好

12.小儿湿痒凝露,特别有效,无副作用

13. 去药房买乳酸依沙吖啶溶液,一天两次,每次20分钟,用纱布敷破皮的地方,很好用

14. 马应龙痔疮膏相当管用

15.氧化锌,我宝宝以前也是都破皮了,去医院医生开的氧化锌,涂两天就好了宝妈在宝宝每次便便后用温水擦洗屁屁,然后用

16. 炉甘石洗剂和琦娃娃混合用,很有效果哦

17.派瑞松,每天洗三次擦三次,保持屁屁干爽,白天就用用尿布

18.美宝湿润烧伤膏,这药膏有生肌止痛的作用,对治疗红屁屁超级有作用

三精双黄连口服液的真假如何识别

1. 泽泻,又名建泽泻、福泽泻,为泽泻科泽泻的干燥块茎。其性寒、味甘淡,入肾、膀胱经,常用于小

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热淋涩痛、高血脂症等,被誉为“利水第一良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泽泻内含多种四环三萜酮醇衍生物泽泻醇A、B、C及其乙酸泽泻A酯、B酯和表泽

泻醇A等,以及卵磷脂、胆碱、天门冬素、植物甾醇、脂肪酸、树脂、淀粉、蛋白质和钾等成分。

药理实验证实,泽泻具有下列作用:1.有降低血清胆固醇、-脂蛋白、甘油三脂,并升高对人体有益

的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可预防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2.可改善血液动力学和心肌的血液供应。3.有抗脂

肪肝的作用。4.可改善糖代谢。5.泽泻浸膏有降血压的作用。6.有较强的利尿作用。7.对金**葡萄球菌

、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由于泽泻本身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对于中老年人,适当用泽泻煎汤饮服既可清

湿热、利小便,又可控制体内胆固醇的升高。若用于健脾化痰、利湿降脂,可选用泽泻30克,半夏、橘红

、山药、白术、山楂、枸杞子各10克,薏仁、何首乌、车前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完。好

转后,可继续以泽泻、车前草、生首乌各15克,山楂、枸杞子各12克,煎汤代茶,每日频饮,坚持服用3

个月,必有良效。

泽泻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等地。并以个大、质坚、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

2.谷芽

功效主治

1.和中消食,谷芽味甘性温,入脾、胃二经。具宽 =消谷之功,故可用于食积不化等证。《本草纲

目》:“快童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2.健脾开胃,谷芽味甘性温,能温煦脾阳,调理中气。故可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各种病证。《本草经

疏》:“具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

3.热毒下痢 , 是指腹痛,里急后重,便下粘液夹杂赤白脓血为特征。《病因脉治·痢疾论》:“

痢疾之症,便下脓血,或赤或白或黄,或三色杂下,里急后重,欲便不得便,既便又复登而厕,逼迫恼人

。”多发于夏秋季,暑热熏蒸,感受时气疫毒,入胃肠与血气相搏,则化为脓血而下痢。谷芽为健脾开胃

、和中之要药,并具下气宽中之功,用后脾强气下,邪热自除。《本草经疏》:“脾胃和,中自温,气自

下,热自除也。”《中草药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

4.津伤烦渴 , 因大病、久病之后,或阴虚火旺,虚火煎灼,或脾虚不能转输津液,均致津少而口

渴。症见日中干燥,喜饮水浆,饮不止渴等。谷芽味甘,可生津除烦,健脾调中,行气而除热。《中草药

手册》:“治烦渴,消瘦。”

5.鉴别应用,谷芽平甘,功效和大麦芽相同,尤善消化谷食和滞。但消食之力较麦芽和缓,每每同

麦芽相须为用,治食积胀满之症。

性味

甘,温。

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本草经疏》:味苦,无毒。

归经

入脾、胃经。

①《本草汇言》:通入脾、胃二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

③《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

健脾开胃,和中消食。治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①《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②《食物本草会纂》:除烦消食。

③《中药材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

3。

荆芥炭又名黑荆芥。是将荆芥切段后,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喷清水,取出晾干入药者。主治:治

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4。《中国药典》:芦根

拼音名 Lú Gēn

英文名 RHIZOMA PHRAGMITIS

别名苇根、芦头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

、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晒干。

性状鲜芦根:呈长圆柱形,有的略扁,长短不一,直径1~2cm。表面黄白色,有光泽,外皮疏松可剥

离,节呈环状,有残根及芽痕。体轻,质韧,不易折断。切断面黄白色,中空,壁厚1~2mm,有小孔排列

成环。无臭,味甘。

干芦根:呈扁圆柱形。节处较硬,节间有纵皱纹。

鉴别取本品粉末 1g,加氯仿 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芦根对照药

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

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

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

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或切后晒干。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 15~30g;鲜品用量加倍,或捣汁用。

贮藏干芦根置干燥处;鲜芦根埋于湿沙中。

备注(1)本品常配合麦冬、天花粉以清热生津;配竹茹、枇杷叶以清热止呕;配瓜蒌皮、知母、浙

贝以清肺止咳;配冬瓜子、生苡仁、桃仁以清肺排脓。

(2)芦根一药,临床上主要用于下列二个方面,既能清肺热而祛痰排脓,又能清胃热而生津止呕。它虽

属性寒,但味甘淡而力,用清肺胃,只能作为辅助的药品。不过,它有一优点,即性不滋腻,生津而不恋

邪,凡温病热恋卫、气,或热病后如有伤津口渴的证候,都可应用。苇茎汤原用芦苇的地上茎,不是芦苇

的根茎,但因一般药店不备,故以芦根代替,临床使用已久,这说明苇茎和芦根的作用相同。故在农村合

作医疗站中可以采集新鲜的芦根和苇茎同用,不但可节约挖掘芦根的人力,且可扩大药源。

5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有

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

、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

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它是农业病害防治

最理想的一味药。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6 黄连

概述:

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又名川连、味连、鸡爪黄连。以根状茎入药。因其根如连珠而色黄,故名

。主要产于中国四川、湖北、陕西等省。以四川栽培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80%,销全国各地

,并有出口。黄连是国家保护植物。

株高15-25厘米。根状茎**,常分枝成簇生状,形如鸡爪,节多而密,生多数须很。复叶基生,叶片卵

状三角形,3-5全裂,裂片再作羽状深裂。春季开黄绿色花,2歧或多歧聚伞花序,有花3-8朵。春末夏

初结果。种子长椭圆形,褐色。

根状茎用作中药时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功效,可治时行热毒、高热烦躁、泄泻痢疾、口疮、痈疽疔毒等

症。药理试验证明,有抑菌及抗病毒、抗原虫作用,并能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黄连含小檗碱、黄连

碱等多种生物碱,另含黄柏酮、黄柏内酯等成分。

同属中尚有三角叶黄连,又名雅连、峨媚连,主产于四川;云南黄连又名云连,主产于云南。其根状茎也

供药用。

7黄柏的功效: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 。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

热;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性味:苦;寒。黄柏与黄连同样含较多的小檗碱,

故其药理作用亦大体相似,参见黄连条。但含量较黄连低,并含有其他成分,作用亦有些差异。

8紫花地丁Zi hua di ding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产于我国长江下游至南部各省。春秋

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切碎,鲜用或干燥生用。

药性苦、辛,寒。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应用1.疔疮肿毒,乳痈肠痈。本品苦泄辛散,寒能清热,入心肝血分,故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消痈散结,为治血热壅滞,痈肿疮毒,红肿热痛的常用药物,尤以治疔毒为其特长。用治痈肿、疔疮、丹

毒等,可单用鲜品捣汁内服,以渣外敷;也可配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之品,如五味消毒饮

(《医宗金鉴》);用治乳痈,常与蒲公英同用,煎汤内服,并以渣外敷,或熬膏摊贴患处,均有良效;

用治肠痈,常与大黄、红藤、白花蛇舌草等同用。

2.毒蛇咬伤。本品兼可解蛇毒,治疗毒蛇咬伤,可用鲜品捣汁内服,亦可配雄黄少许,捣烂外敷。

此外,还可用于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外感热病。

9蒲公英的功效:

蒲公英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

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蒲公英的作用:

1、 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

法,对金**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

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

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蒲公英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 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蒲公英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

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10 功用主治-浮小麦的功效治骨蒸劳热,止自汗盗汗。

①《本草蒙筌》:敛虚汗。

②《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③《现代实用中药》:补心,止烦,除热,敛汗,利小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炒焦研末。

选方①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文武火炒令焦,为末。

每服二钱,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

一法取陈小麦用干枣煎服。

(《卫生宝鉴》) ②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砂糖煎水调服。

(《奇方类编》)

名家论述①《本草汇言》:卓登山云,浮小麦系小麦之皮,枯浮无肉,体轻性燥,善除一切风湿在脾

胃中。

如湿胜多汗,以一、二合炒燥煎汤饮。

倘属阴阳两虚,以致自汗盗汗,非其宜也。

②《本经逢原》:浮麦,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

11桔梗知识介绍: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桔梗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草坡、林缘,有栽培。分布于全国各地。

播种2年或栽培当年秋季采挖,割去茎叶,挖出全根,洗净泥土,乘鲜用碗片或竹片刮去外皮,放清水中

浸2至3小时,捞起,晒干;或去芦切片,晒干。

桔梗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长6至20厘米,直径1至2厘米。表面淡黄白色,微有光泽,有纵沟纹、皮孔、

及支根痕;顶端根茎长0.5至4厘米,直径约1厘米,茎痕排列呈盘节状。质硬脆,断面可见放射状裂隙,

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棕色,木部淡**。气微,味微甜、苦。

以根肥大、色白、质实、味苦者为佳。

桔梗营养分析:

1. 除含糖量较高外,还含较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C以及多种桔梗皂甙、远志皂甙、前胡皂甙和桔梗聚

果糖等。

2. 桔梗皂甙祛痰作用,并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胆酸的分泌。此外还有解热、镇痛、抗炎、镇静等

作用。

3. 桔梗具有祛痰排脓等功效。可作为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等病症的辅助食疗。

桔梗补充信息: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桔梗、炒桔梗、蜜桔梗,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桔梗适合人群:

阴虚久咳及咳血者禁服;脾胃虚弱者慎服。

桔梗食疗作用: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

升中有降;具有宣肺祛痰,下气利咽,消痈排脓的功效;

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失音,胸满肋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肺痈吐脓。

桔梗食物相克:

桔梗畏白及、龙眼、龙胆;忌猪肉。

桔梗做法指导:

1. 可配伍治疗各种痰多咳嗽,临床运用广泛,常与苏叶、杏仁、前胡、薄荷、菊花等配伍。

2. 用于咽痛咽肿、声嘶音哑,常与荆芥、连翘、射干、牛蒡子。

3. 用于肺痈咳吐脓痰,多与甘草,鱼腥草、苡仁同用。

12前胡

性味性微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

13淡竹叶

herba loophatheri

(英)common lopatherum herb

别名 竹麦冬、长竹叶、山鸡米。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ongn.的茎叶。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茎短缩而木化。须根稀疏,中部常膨大为纺锤形。秆直立

,中空,节明显。叶互生,广披针形,长5~20cm ,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收缩成柄状,无毛蔌

两面有小刺毛,脉平行并有小横脉;叶鞘包秆,边缘光滑或略被纤毛;叶舌短小,质硬,具缘毛。圆锥花

序顶生,小枝开展;小穗狭披针形,长7~12mm,宽1.5~2.5mm,最下1花为两性,余为中性,脱节于颖之

下;颖不等长,先端钝,有5脉;第1稃长6~7mm;不育外稃相互包卷,先端有短芒。颖果深褐色。花期7

~9月,果期10月。

生于林下或沟边阴湿处,主产浙江、安徽、湖南、四川、湖北、广东、江西。

采制 夏季未抽花穗前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 含芦竹素(arundoin)、白茅素(cylindrin)、无羁萜(friedelin)β-谷甾醇、豆甾

醇、菜油甾醇、蒲公英萜醇(taraxerol)及氨基酸等。

性味 性寒,味甘、淡。

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三精 双黄连口服液¥12.80 近来市场上很多产品出现了鱼目混珠的现象,药品也不例外。那么,三精双黄连口服液的真假如何去识别呢? 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及连翘经提取精制而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功效,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病毒性肺炎等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疗效 双黄连口服液主要成分有金银花、黄芩、连翘等。具有较广的抗菌谱,有抑菌、解热、抗炎、抗病毒、利湿,退黄等作用。方中金银花为常用清热解毒药,用于温病初起的解表、清热、解毒、止痢;黄芩为常用清热燥湿、解毒、凉血,泻肺火药;连翘有清心、肺、胃之热,散温邪,解疮毒等作用。三药共奏清热解毒、利尿凉血之功能。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病毒性肺炎等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其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汉黄芩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双黄连口服液对风热感冒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购买三精双黄连口服液时,你可以看包装,看它有没有国药准子,有没有批号,有效期,主要是要看厂家一定要有三精制药的字.到网上或者315查一查。 市场目前没有假冒的三精双黄连口服液,只有外包装很相似的同类产品,一般它的规格和含量都和三精的产品不一样,会剂量小些或者规格不规范,只要您仔细的辨认,就会发现不同的地方,在正规的药店或者诊所购买的,都不会是假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