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口腔抑菌液的功效-黄芪漱口液
中草药是中医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下面介绍几种减肥中药及方剂,让你喝出苗条身材。 一、泽泻 去皮切片入药。功效为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可入汤剂,用量5-10克。具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作用;动物实验发现,泽泻可降低肥胖大鼠子宫、睾丸周围脂肪指数,可抑制小鼠小肠脂化胆固醇的能力,可降低大鼠小肠内的胆固醇吸收率。泽泻具有清热利尿作用,是减肥降血脂的常用中药,适用于肥胖病人的胃热湿阻证,可以单独使用或加入中药复方中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泽泻药性甘寒,对体虚者或热象不明显者慎用,或配伍其它中药,以减其寒性。如在《金匮要略》的古方中,用泽泻配白术,名泽泻汤,可健脾利水,能用于治疗脾虚水肿的肥胖病人。在《伤寒论》的古方中,以泽泻配猪苓、茯苓、白术、桂枝,也可用于脾虚浮肿肥胖病人的减肥治疗。 处方举例1:泽泻、泽兰各12克,菊花、荷叶、决明子、枳壳各10克,桑椹、补骨脂、何首乌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嗜睡加绿茶10克;便秘加番泻叶10克(冲服);气短加党参、黄芪各15克。具有减肥作用。 处方举例2:决明子15克、枸杞子10克、首乌15克、山楂15克、扁豆30克、丹参20克。水煎,取汁1500毫升,代茶饮。可减肥,降血脂。 二、荷叶 功效为清热利湿。用于夏季暑热头痛眩晕,脾虚泄泻,多种出血症。可入汤剂,用量3-12克,也可入丸剂、散剂、外用水洗剂。荷叶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民间暑天服食荷叶粥,以祛除暑热。常用来治疗肥胖病,尤其适用于夏季减肥,或用于肥胖病人脾虚湿阻化热证和胃热湿阻证。 处方举例1:荷叶、苍术、白术、黄柏、勾藤、薏仁、黄芪、桂枝、木瓜、山楂、茯苓、泽泻、车前子、夏枯草、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健脾利湿,补气通阳作用,可减肥、降压、降血脂。 处方举例2:荷叶、山楂、泽泻,木棉花水煎代茶饮。有降脂、减肥作用。 处方举例3:荷叶10克、大黄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黄芩10克、夏枯草10克、火炭母、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胃热湿阻证的肥胖病人。 三、决明子 可生用或炒用,又名草决明。功效为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热结便秘。有降血压、降血脂、抑菌等作用。 可治疗肥胖病、高脂血症、习惯性便秘、乳腺炎、霉菌性阴道炎、小儿消化不良、口腔溃疡、白内障。决明子为药食两用之品,可炒后泡茶饮。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决明子有轻泻作用,可干扰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减肥降脂治疗最常用的药物。生用的泻下作用比炒用强,入汤剂的常用剂量10-15克,打碎后入汤剂煎效果好。 处方举例1:决明子15克、荷叶12克、泽泻15克、茯苓12克、山药25克、白术12克、陈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健脾利湿,祛痰化湿作用,适用于肥胖病人脾湿痰阻证。 处方举例2:决明子15克、枸杞子10克、首乌15克、山楂15克、扁豆30克、丹参20克。水煎,取汁1500毫升,代茶饮。可减肥,降血脂。 处方举例3:决明子、山楂、赤小豆、陈皮、茯苓、泽泻、神曲、莱菔子、车前子、藿香、佩兰。水煎代茶饮。有减肥降脂及利水作用。 处方举例4:决明子、桑叶、三七、山楂、莱菔子、夏枯草、菊花。水煎代茶饮,有减肥作用。
婴儿湿疹的治疗药方由哪些药材组成?
口腔溃疡,民间一般称之为?口腔上火?或?口疮?,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那么,口腔溃疡的原因是什么?口腔溃疡的治疗 方法 有哪些?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口腔溃疡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吧!
口腔溃疡的原因
1、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
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等有关。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溃疡。
2、内分泌变化
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经期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量下降有关。有些女性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就会出现口腔溃疡,用药治疗只能暂时缓解,下月行经时依然如故地出现,疼痛难忍,与此同时,还常伴有口干、心烦、易怒和大便干结等令人烦恼的症状。临床研究发现,月经期出现口腔溃疡主要是由于体内水平增高而雌激素(孕酮等)的水平降低所致。
3、精神因素
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4、遗传因素
如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80?90%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50?60%患病。
5、其他因素
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缺乏叶酸、维生素B12以及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病毒可能是口腔溃疡的始动因子,但目前尚未在患者血清中查出相关抗体,亦未见从口腔溃疡病损组织中分离出病毒的报道。细菌对口腔溃疡的作用已提出了多年,与口腔溃疡关系密切的细菌有血链球菌及幽门螺杆菌[14]。体内超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率不平衡、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比例失调及总体水平下降可引发口腔溃疡。微循环障碍致血流速度慢,血液流量低,毛细血管静脉端管径扩张,造成局部缺血、缺氧从而引起黏膜膜损伤,溃疡形成。血清中缺锌、缺铁、高铜等与RAU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有报道称戒烟亦可诱发口腔溃疡。牙膏中的成分12-烷硫酸钠(SLS)可能刺激黏膜,诱发口腔溃疡。
6.中医病因机制
祖国医学界早已对口腔溃疡有记载。按照中医的理论体系,口腔溃疡有以下几种病因:一是外感六*,主要是燥、火两邪,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津伤火灼,口疮乃发。故口疮多在秋季及气候突变时容易复发。二是饮食不节,由于过食辛辣肥厚之品或偏食,致火热内生,循经上攻,熏蒸口舌,并常耗伤心肺肾之阴津,致口疮发生。三是情志过极,患者素日思虑过度,心烦不寐,五志郁而化火,心火亢盛,上炎熏灼口舌,或心火下移于小肠,循经上攻于口,均可致口舌生疮;或平素多有郁怒,肝郁气滞,肝气不疏,郁而化火,暗耗阴血,致冲任经脉不调,经行之时,经气郁遏更甚,肝火旺盛,上灼口舌而致口疮。四是素体阴亏,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久病阴损,虚火内生,灼伤口舌,乃至口舌生疮。五是劳倦内伤,或久病伤脾,脾气虚损,水湿不运,上渍口舌,而致口疮;或郁久化热,湿热上蒸,亦可致口疮。更有甚者,脾气虚极,伤及脾阳,脾阳不足,寒湿生热,上渍于口,可发口疮。六是先天察赋不足,或久用寒凉,伤及脾肾,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寒湿上渍口舌,寒凝血淤,久致口舌生疮。总之外感六*燥火,内伤脏腑热盛是致病主因,主病之脏在于心和脾(胃)。
7、食物不耐受
如果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持续数年甚至十几年未愈,非常有可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食物不耐受指的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应),可引起所有组织(包括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YORK营养学实验室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对2567个怀疑有食物不耐受的英国人进行了调查研究,有44%的人出现慢性腹泻、腹痛、溃疡、消化不良。其中溃疡的最主要表现就是口腔溃疡。可到医院做食入物变应原筛查(俗称食物不耐受检测)。各大中城市的大型医院都可以做,目前做14项常规检测费用在400-500元之间。找到不耐受食物后,无需用药,只要调整饮食结构,忌食该食物,最0天,最长半年就可完全摆脱口腔溃疡困扰。
8、维生素B族吸收有障碍
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天生有这个毛病(有遗传因素),这些人在正常的食物中无法获取足量的维生素B族(一种或多种),口服对应的维生素B效果也不明显。这些人的症状有:1、口腔溃疡 2、牙周炎牙龈萎缩 3、皮肤干燥甚至呈现鱼鳞状 4、顽固的脚气 5、饥饿时无法进行体内脂肪的?燃烧?(多吃一口就长胖少吃了不到时间就饿) ,等等。上述症状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很多人吸烟后上述症状消失,戒烟后重新出现。似乎针对具体症状定期注射对应的维生素B是有效的。
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
一、外感时毒型
多发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治宜清热解毒,健脾化湿。方药:银花18克,连翘15克,藿香12克,木香10克,佩兰10克,茯苓12克,神曲12克,枳壳10克,葛根15克,白术10克,代赭石20克,旋覆花(包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脾胃积热型
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荡涤胃热。方药:山栀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三、脾肾阳虚型
症见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治宜温补脾肾,引火归源。方药: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药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四、脾胃虚弱型
症见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方药:黄芪15~30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常年烂嘴如何治如题 谢谢了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瘙痒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学胎毒、湿毒范畴,俗称奶癣,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不都是婴儿。轻者皮肤局部红斑、丘疹、水疱,有分泌物渗出;重者以糜烂瘙痒为主反复发作,影响婴儿健康。
方一艾叶外洗方
出处《中医·养生》
组成艾叶少许。
功用利湿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有利湿止痒之功。
药理艾叶油具有抗过敏作用。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油对球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及煎剂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真菌有轻度抑制作用。艾叶熏烟对细菌和真菌亦有明显抗菌作用,用于空气消毒,可使菌落减少95%~99.8%。
用法用8~15克艾叶加1千克水煮沸(水沸后即止),将药液用纱布滤取药渣后倾入浴盆,兑入适量清水,调整水温为38~42℃,为婴儿洗浴(艾叶用量视婴儿体重和洗澡用水量而定原则上以洗澡水呈浅褐色为宜),浴后抱出拭干,脂溢型或湿润型湿疹的婴儿可用松花粉均匀涂布患处或皮肤褶皱较多的地方。松花粉(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是花粉制剂,具有祛风收敛祛湿作用。一般每日洗1~2次,1~2周便会痊愈,而且不易复发。
按语①皮肤上的痂皮会逐渐自行脱落,家长不要硬性揭下痂皮。
②不要用婴儿肥皂以及各种浴液和洗液给婴儿勤洗,否则会加重湿疹。③严重难愈的湿疹婴儿可到中医门诊辨证用药。
方二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龙胆草3克,紫草6克,连翘6克,马齿苋5克,生石膏10克,生地黄6克。
功用清热利湿,疏风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症见:形体强壮,活泼好动,多食易饥,多怒,大便多干,小便多赤。
方解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能上清肝胆实火,下泄肝胆湿热,泻火除湿,切中病机;生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尤善清胃经实热;紫草、连翘、马齿苋凉血解毒;诸药属苦寒燥湿伤阴之品,故用生地黄养阴,使祛邪而不伤正。
药理龙胆草含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龙胆二糖、龙胆酮和龙胆酸等,有抑菌、镇静、肌松、降压、健胃作用;紫草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并有抗炎作用;马齿苋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从而阻断斑疹丘疹形成疱疹,同时促进疱疹迅速结痂干燥;生地黄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便干加重紫草、生地黄用量;皮疹以头面为主加蝉蜕、野菊花;下肢重加苦参、黄柏;渗出液多加土茯苓;痒甚加徐长卿、白鲜皮。
方三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赤苓皮6克,白术6克,泽泻6克,茵陈4克,生地黄4克,竹叶4克,甘草3克。
功用健脾利湿。
主治婴儿湿疹脾虚型,症见:形体虚胖,性格较静,大便易溏,舌多胖,苔多腻。
方解泽泻、白术健脾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使水湿直达膀胱;赤茯苓皮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茵陈、竹叶、甘草利湿清热。
药理泽泻能增加尿量并加快尿素、氯化物等体内代谢物质的排泄,因此能抑制疱疹形成;白术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赤茯苓皮利尿功效较好;茵陈乙醇提取物对ECHD11病毒有抑制作用;生地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竹叶有抑菌、退热作用。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痒甚加白鲜皮、刺蒺藜。
方四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黄芪9克,白芍药6克,防风6克,甘草3克,当归9克,丹参9克,山药9克,白扁豆6克。
功用健脾润燥,益气养血。
主治婴儿湿疹血燥型,症见:形体偏弱,面色少华,食纳较少,少动懒言,哭声较低,大便多不成形,小便多清,舌淡,苔少或花剥。
方解山药、白扁豆、防风健脾润燥;黄芪、甘草益气;白芍药、当归、丹参养血。诸药合用,则血脉调和,瘙痒自止。
药理黄芪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丹参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提高免疫力、镇痛、解痉的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当归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山药对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并有降血糖、抗氧化作用;扁豆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收敛止泻。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痒甚加白鲜皮、苦参;烦急加佛手、青皮;皮疹反复不愈加赤芍药、乌梢蛇。
方五冰黛散
出处《四川中医》
组成青黛150克,苦杏仁(煅存性)100克,黄柏、地肤子各100克,氯霉素80克,冰片10克。
功用健脾利湿,泻火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青黛味咸、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散肿、促进结痂之功;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和防腐之用;黄柏味苦、性寒,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力;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杀虫治诸疮疥,将杏仁煅存性用于外科疾病婴儿湿疹的治疗,是杏仁的妙用;地肤子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水、止痒的功效;氯霉素为抗生素药,具杀菌消炎、收敛滋液之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收敛止痒、解毒消炎之功效。前贤有“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之训,外用药具有使药物直达病所,见效快的特点,最适合小儿用药。
药理青黛含靛蓝和靛玉红,对金**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抗菌作用;冰片对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主要成分有耐缺氧作用;黄柏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地肤子水浸液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等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苦杏仁是山杏果仁,味苦,含脂肪油50%,并含有苦杏仁苷和苦杏仁酶和各种游离氨基酸,有杀菌消炎作用。
用法其中将黄柏、地肤子烘干,杏仁在锅里文火煅黑,再把各种药物分别研成极细末,过120目筛,瓷瓶装,密封备用。渗出液多者(湿性),干撒患部,渗出液少或无渗出液者(干性),用小儿宝宝霜与药粉10∶1的比例配制混匀,擦于患部,不需包扎。1日2~3次,连续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
按语治疗期间忌食海鲜、鱼腥等物,避免搔抓及肥皂、热水烫洗。
方六除湿汤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金银花15~20克,连翘15~20克,地肤子10克,马齿苋10克,苦参15~20克,荆芥10克,蝉蜕10克。
功用清心除烦。
主治婴儿湿疹。症见:头面部皮肤丘疹或红斑,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慢性者皮肤变粗稍厚,可呈苔癣样变。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马齿苋清热解毒;地肤子、苦参清热燥湿;荆芥、蝉蜕祛风止痒,其中蝉蜕既可疏风泄热主外风,又可平肝定惊主内风,达止痒、镇静双重效果。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能明显抑制炎性渗出;苦参所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能抑制速发型变态反应过敏介质的释放;蝉蜕有镇静作用;黄柏有广谱抗菌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马齿苋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用法每日1剂,煎浓液外洗,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7日为1个疗程。
按语有**渗液加黄柏10克;有脱屑加土茯苓10克。
方七二黄散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硫磺30克,雄黄24克,松香6克,白矾12克,白芷15克。
功用清热祛风除湿。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方中硫黄归肾心包经,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阴阳学说中:“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具有护卫保护之意,主治疥癣湿疮;雄黄归肝胃经,解疮毒,主治湿疮疥癣;松香功效生肌止痛收湿止痒,主治痛肿疥癣;白芷辛温主治风热湿疹瘙痒,还能活血排脓,是痛疽疮毒常用药。
药理硫磺主含硫,升华硫有杀菌及杀疥虫作用,局部应用对皮肤有溶解角质的作用;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并含少量其他重金属盐,雄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矾主含硫酸铝钾,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白芷有抗菌、抗真菌、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降血压的作用。
用法共为细末,用新鲜的猪板油搓成糊膏。用法:温开水洗净患处涂抹,每日1次。
方八三黄汤
出处《陕西中医》
组成黄连、黄柏、甘草各5克,苦参、艾叶各10克。
功用清热祛湿。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
方解方中黄连、黄柏具清热解毒燥湿之效;苦参清热解毒,治疗周身瘙痒;艾叶除湿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黄连、黄柏具有消炎作用,其中黄连具有抗菌、抗过敏作用,苦参、艾叶具有抗多种皮肤真菌作用;甘草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法浓煎取液约200毫升,以消毒纱布浸湿敷于患处,每剂用5天。
方九验方
出处《中医外治杂志》
组成单味马齿苋50克(鲜品用100克)。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马齿苋性寒味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疗疮、止痒收敛之功,为阳症疮疡要药,如《圣济总录》马齿散敷方治甲疽,《圣惠方》治恶疮、翻花疮、白秃等。
药理马齿苋水浸剂不仅有杀菌作用,并证实有明显的抗组胺作用和收缩血管的作用,水煎后湿敷并温洗,可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所,促进炎症消散,减少渗出,从而迅速发挥治疗作用。
用法药物剂量可视病变范围而适当增减,加凉水适量,浸泡30分钟,然后煎药,水开后改用文火煎10分钟,再待药水温度降至自然凉度后,用纱布或纯棉毛巾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5天为1疗程,渗出型需延长1~2个疗程。
方十三仙汤
出处《湖南中医药导报》
组成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炒神曲10克、土茯苓5克、苡仁5克、防风5克、山药5克、苍术5克。
功用健脾消食、清热除湿。
主治婴儿湿疹脾虚湿盛型。
方解方中焦三仙健脾消食,薏苡仁、山药健脾除湿,土茯苓、苍术清热除湿,配以防风清热疏风止痒。诸药合用有健脾消滞、清热除湿之功。
药理麦芽、谷芽对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轻度促进作用,故能助消化,另外麦芽、谷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分解酶,这些消化酶能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伤食、食积等;神曲含有乳酸杆菌及淀粉酶,助消化,抑制肠管发酵,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山药对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并有降血糖、抗氧化作用,还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过敏介质释放的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抗过敏作用。
用法水煎,日1剂,分2次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食母乳者其母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方十一三心导赤饮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连翘心6克,山栀心3克,莲子心3~6克,灯芯3扎,木通、淡竹叶各6克,生地黄、车前子各10克,甘草4克。
功用镇静止痒,清解毒热。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连翘心味苦性凉,具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栀子心性味苦寒,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莲子心性味苦寒,具清心去热之功。上述三心直清心肺之炽热,辅以生地黄、黄芩、木通、淡竹叶4味,其中生地黄性味甘寒,有清热凉心,养阴生津之功;黄芩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并能泻火解毒;木通性味甘淡微寒,且泻火行水,通利血脉之功;淡竹叶性味甘寒,也具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之功。前二味助三心以扑肌肤腠理之血热,有利于红斑之类皮损消退;后两味导热下行,从游窍而泄心肺炽热,上下分清,则毒热孤矣。方中赤小豆性味甘平,有利水除湿,消肿解毒,和血排脓之功。车前子、车前草性味甘寒,子有清热利水之功,而甘草又能清热解毒,善治热毒痈肿;而蝉衣轻灵宣达,引诸药直至肤腠,合奏镇静止痒,清解毒热之效。
药理本方中黄芩、连翘、栀子、甘草、木通、地黄等,有抑菌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用法每天1剂,浓煎至100毫升为宜,分3次口服。如为母乳喂养,可由其母每日口服两次,患儿服1次。通过哺乳,使患儿获得药效。5剂为1疗程,可连续服用2~3个疗程。
方十二湿疹汤
出处《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组成茵陈9克,茯苓皮6克,山药12克,薏苡仁15克,苍术6克,黄柏6克,乌梅9克,花椒6克,黄连4.5克,滑石6克,蒲公英6克,金银花6克,蝉蜕6克,连翘9克,竹叶2克,灯心草1克。
功用健脾除湿,清热熄风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为主药;茯苓皮、山药、薏苡仁健脾利湿渗湿以治内湿;苍术、黄柏、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而治外湿;乌梅调理肝脾;花椒伍黄连辛开苦降;蒲公英、金银花、连翘、蝉衣清热解毒散风;竹叶、灯心草、滑石导湿热从小便去。诸药合用使风散、热清、脾健、湿除,使机体气机通畅,气血调和。
药理本方中黄连、黄柏、金银花、蒲公英等,有抑菌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山药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过敏介质释放的作用;薏苡仁具有解热、镇静、镇痛作用;茯苓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收敛止泻;花椒有镇痛抗炎,杀细菌和真菌,杀疥螨的作用;蝉蜕有抗惊厥、解热的作用;乌梅有抗真菌、抗过敏的作用,又可降低口腔pH值而抑菌。
用法以上药物用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约煎15~20分钟,两次煎液混合,分次服用。一般1~3个月约服5~10毫升,3~6个月服10~20毫升,6个月~1岁服30~60毫升,1~2岁服60~100毫升。急症、重症每日服3~4次,轻症、缓症每日服2次。
治疗口腔溃疡最好的药是什么、
口腔溃疡,民间一般称之为“口腔上火”或“口疮”,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 口腔溃疡 限性溃疡损伤,可自愈,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粘膜多见,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粘膜红而微肿,溃疡局部灼痛明显,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口腔溃疡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RAS)、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ahthae)或canker sores。 目前,口腔溃疡的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口腔溃疡的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由于病因不明,口腔溃疡的诊断完全是基于病史及临床表现,缺少可作为确诊依据的实验室指标。口腔溃疡预示着机体可能有潜在系统性疾病,如胃肠、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但临床上大部分患者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 一 外感时毒型口疮:多发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治宜清热解毒,健脾化湿。方药:银花18克,连翘15克,藿香12克,木香10克,佩兰10克,茯苓12克,神曲12克,枳壳10克,葛根15克,白术10克,代赭石20克,旋覆花(包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 脾胃积热型: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荡涤胃热。方药:山栀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三 脾肾阳虚型:症见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治宜温补脾肾,引火归源。方药: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药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四 脾胃虚弱型:症见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方药:黄芪15~30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五 心肾阴虚型:症见溃疡颜色鲜红,数量多,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疼痛昼轻夜重,伴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咽干口燥,小便短黄,舌红苔薄,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药:生地30克,地骨皮15克,山药5克,泽泻10克,山茱萸10克,野菊花15克,连翘12克,升麻6克,砂仁3克,桑寄生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六 血虚阴亏型:症见口舌溃烂多发生于月经前后,伴月经先期量多,五心烦热,口干喜饮,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治宜养血益阴,潜降虚火。方药:当归20克,白芍20克,生地15克,淡竹叶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山栀10克,柴胡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玄参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七 组成: 胆矾若干克。 用法: 将胆矾涂于溃疡面,不要研成粉,以防过量。 主治: 口腔溃疡。症见口唇、舌、颊部内粘膜有溃疡面,红肿疼痛难进食,说话困难,舌质红,脉弦滑数。 八: 蕃楸草 ,沸水冲泡做茶饮,消炎抗菌、清热解毒、调理胃肠机能,补充身体所需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和预防; 一、浓茶漱口。我国明代药典《本草纲目》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则上清矣”,据研究,茶含单宁,具有收敛作用,可促使口腔溃疡面愈合,茶还能消炎杀菌,因单宁能使单细胞菌类的蛋白质凝固,故民间常用茶汤冲洗伤口,以消毒杀菌,促使伤口愈合。茶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有抗坏血病作用)、维生素B12(能防治各类炎症)。其他如维生素P、维生素K等,对口腔溃疡面的康复均有一定作用。 二、庆大霉素疗法。用消毒棉签蘸取庆大霉素4万国际单位2m1注射液轻涂口腔内溃疡面,数分钟后再涂一次,每日4次,最好在三餐后和睡前漱口后涂上药液,一般2~3日即愈合。如果是多发性口腔溃疡或口腔糜烂,可用4万国际单位2m1庆大霉素一支,加注射用水稀释成10ml,含口内3分钟后吐出。每6小时一次,有较好的效果。 三、维生素E疗法。取维生素E糖衣片数片研成细末,涂敷溃疡面上,每日四次,3~4天即可痊愈。此后可每晚睡前含服l~2片,持续含服1个月以防止复发。 四、维生素B12、维生素C疗法。取维生素B12、维生素C各一片研成粉末拌匀,用无菌棉球蘸少许,涂于溃疡面上,咬合5~10分钟,使药物被直接吸收(口服显效极慢),一般3~4次可痊愈。其机理是:维生素B12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但人体内维生素B12浓度很低,很少储存。维生素C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溃疡面水肿。两药合用,可起到局部消炎,抑菌止痛,促进溃疡面加速愈合,并使溃疡不易复发等功用。 五、蒲公英煎液口服并漱口。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可清热解毒。取新鲜蒲公英100g(干品50g),洗净水煎,饮药液并含漱。一日数次至愈止。 六、云南白药疗法。用消毒棉签蘸云南白药粉末涂敷溃疡面,绝大多数人用药3天后即可痊愈。 七、中成药外敷。用锡类散、冰硼散或喉风散喷洒于溃疡面。 八、丹参。据报道,用丹参15g煎服(或丹参片也可)治疗口腔溃疡,溃疡能很快愈合,且很少复发,其机理为丹参具有活血祛瘀,改善微循环和抑菌之功效。
口疮,又叫口腔溃疡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病因尚不太清楚,可能与内分泌障碍、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毒感染、变态反应、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自觉灼痛,可影响进食、说话、睡眠,且不易愈合,常伴口臭、便秘等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目前,对该症尚无特效疗法,但在临床中,下面的验方较有效,供读者选用:一、浓茶漱口 我国明代药典《本草纲目》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则上清矣”,据研究,茶含单宁,具有收敛作用,可促使口腔溃疡面愈合,茶还能消炎杀菌,因单宁能使单细胞菌类的蛋白质凝固,故民间常用茶汤冲洗伤口,以消毒杀菌,促使伤口愈合。茶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有抗坏血病作用)、维生素B12(能防治各类炎症)。其他如维生素P、维生素K等,对口腔溃疡面的康复均有一定作用。二、庆大霉素疗法 用消毒棉签蘸取庆大霉素4万国际单位2m1注射液轻涂口腔内溃疡面,数分钟后再涂一次,每日4次,最好在三餐后和睡前漱口后涂上药液,一般2~3日即愈合。如果是多发性口腔溃疡或口腔糜烂,可用4万国际单位2m1庆大霉素一支,加注射用水稀释成10ml,含口内3分钟后吐出。每6小时一次,有较好的效果。三、维生素E疗法 取维生素E糖衣片数片研成细末,涂敷溃疡面上,每日四次,3~4天即可痊愈。此后可每晚睡前含服l~2片,持续含服1个月以防止复发。四、维生素B12、维生素C疗法 取维生素B12、维生素C各一片研成粉末拌匀,用无菌棉球蘸少许,涂于溃疡面上,咬合5~10分钟,使药物被直接吸收(口服显效极慢),一般3~4次可痊愈。其机理是:维生素B12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但人体内维生素B12浓度很低,很少储存。维生素C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溃疡面水肿。两药合用,可起到局部消炎,抑菌止痛,促进溃疡面加速愈合,并使溃疡不易复发等功用。五、蒲公英煎液口服并漱口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可清热解毒。取新鲜蒲公英100g(干品50g),洗净水煎,饮药液并含漱.一日数次至愈止。六、云南白药疗法用消毒棉签蘸云南白药粉末涂敷溃疡面,绝大多数人用药3天后即可痊愈。七、中成药外敷用锡类散、冰硼散或喉风散喷洒于溃疡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