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洗手液大全

筋骨痛冷敷敷料通用型-痛炎宁筋骨痛冷敷敷料用法

筋骨痛冷敷敷料通用型-痛炎宁筋骨痛冷敷敷料用法

蜂巢是蜜蜂栖息之所,是蜜蜂用来产卵育虫、繁育后代以及贮存王浆、蜂蜜和蜂花粉等食物的地方。医药科学研究发现,蜂巢对于治疗鼻炎、鼻窦炎、鼻敏感、慢性和过敏性鼻炎等有良好效果。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蜂巢治疗鼻炎的用法。

蜂巢治疗鼻炎的用法一

 1)选材

 选用无巢虫,无霉变的老巢脾(最好是蜂场上使用2-3年的巢脾),用清水洗干净

 2)提取

 A:一次煮半张(约300克,一张太多,加的水也多,浓度低),先把巢脾用手嘶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入锅中,水刚刚没过就可以.(由于蜂巢会浮起来,所以,就加水前记一下位置)。

 B: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再用文火煎半个小时左右。

 3)过滤

 将熔化的蜡液冷却,在液体还是温热的时候将上面的蜂蜡除去,并把溶液过滤,除去杂质。

 这样鼻炎灵液就制好了。放入冰箱的冷藏备用!

 提示:当药弄好后,有时有部分蜂蜡会粘在锅上不好清洗,您可以放点水在锅中,然后放在火上烧一下,等蜂蜡软化了就好清理了。蜂蜡是天然的食用蜡种,它的特点是遇热就融化,遇冷就变固体。

 食用:一般每天2-3次(饭前饮用),每次一口。

 由于味道有点苦,建议您勾兑些蜂蜜。

蜂巢治疗鼻炎的用法二

 取半个火柴盒大小的老蜂巢反复咀嚼5-10分钟每日3到5次本人建议将老蜂巢掰成小块泡入蜂蜜中,每次连蜂蜜一块咀嚼,效果更好,中医认为鼻炎患者每天按摩印堂、百会、风池等穴位会加速鼻炎的康复。

市场上鼻炎宁冲剂的 方法

 1。选用无巢虫,无霉变的老巢脾,用清水洗干净。 2。提取 把巢脾且啐,放入锅中,加入4-5倍的水,加热煮1-2小时,并不断搅拌 。3。过滤将熔化的蜡液冷却,将上面的蜂蜡除去,并把溶液过滤,除去杂质。4 。浓缩 把滤液浓缩成膏状 。5。制粒将粉粹后的砂糖.糊精.浓缩液混合,用颗粒机制成一定大小的颗粒,于烘房烘干,包装即成鼻炎宁冲剂。

蜂蜜的普通功效

 蜂蜜能改善血液的成份,促进心脑和血管功能,因此经常服用对于心血管病人很有好处

 蜂蜜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促使肝细胞再生,对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食用蜂蜜能迅速补充体力,消除疲劳,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蜂蜜还有杀菌的作用,经常食用蜂蜜,不仅对牙齿无妨碍,还能在口腔内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蜂蜜能治疗中度的皮肤伤害,特别是烫伤,将蜂蜜当做皮肤伤口敷料时,细菌无法生长

 失眠的人在每天睡觉前口服1汤匙蜂蜜(加入1杯温开水内),可以帮助尽快进入梦乡

 蜂蜜还可以润肠通便(只要是天然成熟的真正蜂蜜都有润肠通便的效果);

 抗氧化,蜂蜜中含有数量惊人的抗氧化剂,他能清除体内的垃圾------氧自由基,达到抗癌,防衰老的作用。

 经常喝蜂蜜能化痰和缓解咳嗽。1?6岁的患儿(1岁前最好不要喝蜂蜜),可在睡前30分钟喂半茶匙蜂蜜。6岁以上患儿及成人可在睡前喝两茶匙蜂蜜。用蜂蜜治咳嗽其主要要的功能是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和止咳,临床上常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等患者的治疗。蜂蜜如果说止咳效果比糖浆略胜一筹的话,主要原因或许在于其不但止咳还润肺,功效更为丰富,简单地说是不但治标还有助于治本。

猜你喜欢:

1. 蜂巢蜜的用法

2. 野生蜂巢的食用方法

3. 蜂房的基本构造和分类

4. 马蜂窝的用法

5. 治疗鼻炎小偏方

得了内痔,又流血,肛门口又痛,该怎么办呀

有可能是受风 受潮或季节变化 吃了过敏物质 你要找一下过敏原 去掉他自然就好了 实在样就吃开瑞坦 这个药贵 但好使 不困

以下是我搜集的资料

祝你早日康复

皮肤瘙痒症,多发生在气候干燥的秋冬季节。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淤所为,当以凉血化淤、祛风止痒论治。根据临床经验,介绍几则外治效方,供选用。 药醋疗法: 取苦参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适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苦参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天。 药酊疗法: 取夜交藤、鸡血藤、乌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适量,浸泡1周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药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连用5~7天。 药浴疗法: 取荆芥、防风、苦参、丝瓜络、蛇床子、当归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续5~7天。 填脐疗法: 取红花、紫草、山栀、大黄各等量,研为细末,加冰片适量,混合均匀,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加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1~2周。

足浴疗法: 取苦参、癣皮、蛇床子、虫衣、红紫草、防风各1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用5~7天。 贴敷疗法: 取刺蒺藜、何首乌各等量,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晚洗浴后,取药末适量,加米醋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晚贴敷,次晨取下,连用7~10天。 醋加甘油治瘙痒: 醋里含有的酸性物质和醛类化合物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甘油能软化皮肤并保持水分。 配置的方法:将白醋与甘油按3∶7的比例混合,每天1次或每星期2~3次,浴后立即涂抹患处的皮肤。 大枣绿豆治瘙痒 配置的方法:大枣20枚,绿豆100克,猪油1匙,冰糖适量,加水共煮至绿豆开花即可服用,每天服1剂,分几次服下,一般服1周即可减轻瘙痒感。治疗皮肤瘙痒偏方:

血热风型 皮肤瘙痒难忍,搔破后呈条状血痕,遇热尤甚,伴心烦口干,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取金银花10克,枇杷4个。将枇杷洗净,切开去核,捣烂,加金银花,以沸水冲泡,频频饮服。 血虚风燥型 皮肤干燥,遍布抓痕,经常搔抓处可呈苔藓样改变,伴面色无华,头晕眼花,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取泥鳅30克,红枣15克。将泥鳅洗净,与红枣共煎汤,加盐调饮,每日1次,连服10-15次。 湿热内蕴型 皮肤瘙痒,搔抓后起丘疹、水疱,流水或皮肤变得湿烂,全身抓后可继发湿疹,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取百合30克,薏米50克。将薏米洗净放入盛器内,加清水蒸至发糯待用。百合分瓣洗净,以沸水氽1次,捞出,漂去部分苦涩味,再装盛器内,加入开水、冰糖,蒸至百合入口砂腻,倒入苡仁同食。

误区一:皮肤痒是外病,和体质、饮食习惯无关。

说到皮肤痒,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是卫生习惯所致。但是,生活条件越好、饮食越丰富,患皮肤瘙痒症的人比例却越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因为居住环境不清洁导致的皮肤炎症现在在城市中并不多见,更多情况下,还是本身体质或饮食习惯导致的血虚风燥、风湿蕴阻型皮肤瘙痒更为普遍。

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多见于老年人,一般将老年人皮肤瘙痒称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在我国老年人中,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病率达10%以上,是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疾病。特别是秋冬季节,不少老年人夜晚脱衣上床时,身上的皮肤就会痒起来,且越挠越痒,越痒越挠,直至被抓破或掐痛,才能稍稍止痒而入睡。风湿蕴阻型多见于中青年,主要症状为皮炎和湿疹,且容易反复发作。另外,很多更年期女性也经常受皮肤瘙痒长期困扰,不能彻底解决皮肤瘙痒的难题。一到春季和夏季,很多中青年人(女性居多)就容易出现皮肤瘙痒,且以局部皮肤瘙痒为主,如四肢、后背、个人隐私部位等,西药解释为皮炎、湿疹发作,仅靠外用药抗真菌治疗,容易反复发作。由此可见,想要彻底告别皮肤瘙痒,首先要做的是辨明体质,并在高发季节注意饮食调理、生活起居规律,再加上坚持内服外用药,才是根本。

误区二:洗澡可以缓解瘙痒。

在一项有关皮肤疾病的调查中,有超过9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会通过增加洗澡次数来缓解。诚然,洗澡后皮肤短暂的湿润状态,确实可以让瘙痒得到缓解,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一旦表皮的水分流失,瘙痒就会愈演愈烈。并且,不少人喜欢用很烫的水洗澡,这样也会加速水分流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减少洗澡的次数,用温水冲澡或擦体,并且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洗完澡后,立即涂上滋润的乳液。

误区三:涂药膏就能止痒。

在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种消炎止痒药膏。其实,中医认为,瘙痒症状的根源在身体里面,即内燥。治疗皮肤瘙痒,祛除内燥是关键。老年人皮肤衰老,皮脂分泌减少,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在体内积累内燥,导致精血不足、肌肤失养、血热内伏。一旦温度、湿度变化,老年人很容易皮肤瘙痒。而中青年人经常熬夜,过度饮酒,过食辛辣,过度抽烟,生活不规律,长期如此,容易在体内积累内燥,使体内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皮炎和湿疹多次发作。还有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失调,气血亏虚,肌肤失养,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神情倦怠、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大便艰难、情绪烦躁等,体内的内燥难以顺畅排出,引起各种皮肤瘙痒。因此,患有皮肤瘙痒的更年期女性,要及时祛除体内的内燥。

基于此,如果仅仅使用外用药物,其实只能暂时止痒,长此以往,还容易产生依赖性。而为皮肤瘙痒者量身定制的内服药才是真正从“源头”止痒,通过调节体质,祛除内火,使体内达到“完美的平衡”,皮肤自然远离瘙痒困扰。其中,以六味中药配方而成的润燥止痒胶囊配方最为科学。生地黄、苦参、何首乌,清热解毒,凉血燥湿,能有效缓解皮肤表面的瘙痒;制何首乌、桑叶、红活麻,补肝肾,益精血,清肺润燥,祛风除湿,能消除体内的内燥。六药合用,养血滋阴,祛风止痒,针对皮肤瘙痒的根源,润内燥,止外痒,由内止痒不用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很多家庭都具备了随时洗澡的条件,因洗澡过勤而导致的一些皮肤疾病也随之增加,其中最普遍的就是总感觉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可能是洗澡过勤所致由于工作需要或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人现在已习惯每天洗一次或两次澡。但随着空气干燥,皮肤瘙痒的情况开始困扰这些“每天洗澡族”。他们中很多人甚至认为,皮肤痒是说明个人卫生没做到位,于是,澡就洗得更勤、更彻底,但皮肤的瘙痒程度反而加重了。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洗澡过勤会伤害皮肤,由此导致的皮肤瘙痒是很难避免的。因为人的皮肤最外面是角质层,自动脱落的角质层和皮肤汗液混合的皮垢不会很多,每天洗掉这部分,对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洗澡过勤,将角质层伤害,其保护皮肤的作用就会失去,皮肤细胞内的水分更容易蒸发掉,皮肤就会干燥。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燥则生风,生风则痒”,其中“风”在这里是指一种病因,在身体内游走不定,从而导致皮肤瘙痒。所以在干燥的冬季,每周洗澡2—3次是比较合适的。错误习惯加剧瘙痒程度很多“每天洗澡族”都有这样的体会,瘙痒经常不合时宜地袭来。比如在开会、开车或会见客户时,突然会感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奇痒,当时又不便挠,只能忍着,而一旦回到家或只有自己的时候就赶紧挠,总觉得把皮抓破了才痛快,但抓得过重会使皮肤起小疙瘩;也有人习惯用热水烫瘙痒部位,觉得这样才能缓解一些。但这些解痒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会不同程度地对皮肤造成更大的伤害,反而加剧瘙痒程度。并且,容易造成细菌和寄生虫寄居,甚至会引起皮肤发炎、溃烂等其他疾病。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是用浸了凉水的毛巾冷敷来化解瘙痒。有一些“每天洗澡族”是到了一定的时间或环境下才会觉得某个部位瘙痒难忍。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比如,一般是在家或一个人的时候才感觉奇痒,因为这时可以随意挠,这种情况被称为皮肤神经官能症,有机会的时候,感觉才会来。医生建议,因心理因素引起瘙痒的人,应注意自我克制,到了痒的时间或环境,要尽量分散注意力,强迫自己不去想。

洗澡也要讲方法如果对于某些人来说,天天洗澡的习惯不容易改变的话,就要特别注意洗澡的方法。1、水温在24至29℃为宜。水温过高,皮肤表面的油脂更易破坏,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给皮肤带来损伤,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2、洗浴时间不宜过长。盆浴20分钟,淋浴3至5分钟即可,否则,皮肤表面会很容易脱水。3、如果皮肤不是很油的话,选择中性的浴液和香皂为好,但不必天天用,隔两三天用一次即可。而且,在身体上停留时间不宜过长,一定要冲洗干净,否则会伤害皮肤。4、洗完澡后,要全身涂抹润肤露,可以锁住皮肤表面水分,缓解干燥瘙痒。5、少吃牛羊肉和葱、蒜等辛辣食品,同时少喝酒、抽烟。如果你在调整洗澡次数和洗澡方法之后,皮肤干燥瘙痒程度仍然没有缓解的话,最好还是请医生对皮肤进行诊断后对症下药。

现在的人越来越能“忍”,病能忍着、疼能忍着,痒就更能忍了。即便到了冬天浑身都被瘙痒困扰,甚至影响睡眠,一样有人不管不顾。正是大家思想上的这些疏漏,让皮肤瘙痒不断“骚扰”着我们的正常生活。皮肤瘙痒症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据了解,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皮肤瘙痒症患病率达10%以上。特别是秋冬季节,不少老年人夜晚脱衣上床时,身上的皮肤就会痒起来,且越挠越痒,越痒越挠,如此恶性循环,直至皮肤被抓破或掐痛,才能稍稍止痒。 其实,瘙痒远不止是一种简单的皮肤病。都说“皮肤是身体的镜子”,皮肤出现问题,就预示着身体的某些零件“运转”不正常了。中医认为,皮肤瘙痒是由身体里面的内燥引起的,治疗皮肤瘙痒,祛除内燥才是关键。既然有了燥,就要用“润法去之”,只有机体保持滋润,皮肤才能滋润、富有弹性。

要让身体获得水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可以采取开加湿器、在暖气上放湿毛巾等方法,使室内湿度保持在80%左右,皮肤中的水分就不会过度流失,可以缓解瘙痒。

第二,多吃具有润燥作用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腻之物。除了多喝水外,百合、莲子、木耳等食物都富含胶质,可以帮助身体留住水分,皮肤干的人更应多吃;而辛辣食物会让体内的燥火“越烧越旺”,最好“敬而远之”。

第三,效果最好,也是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服用具有润燥作用的中成药,逐渐调整体质,让皮肤瘙痒真正离你远去。例如贵州同济堂生产的润燥止痒胶囊,其中的生地黄、苦参、何首乌,可以清热解毒,凉血燥湿,能有效缓解皮肤瘙痒;制何首乌、桑叶、红活麻,可以补肝肾、益精血、清肺润燥、祛风除湿,能消除体内的内燥。上述六药合用,可以养血滋阴、祛风止痒,针对皮肤瘙痒的根源,润内燥、止外痒,由内止痒不用瘙抓。

冬季瘙痒病常因寒冷诱发,多发生于秋末、冬季气温急剧变化时,特别是从寒冷的室外骤入温暖的室内或在夜间脱衣睡觉时,便开始瘙痒。

冬季瘙痒病因复杂,内因主要为机体内在的疾病,如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异常、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贫血、肾炎、习惯性便秘等。

皮肤瘙痒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事,只不过有些是暂时的、偶尔的、局部的皮肤瘙痒;而有些是长期、反复、全身性的皮肤瘙痒。前者如蚊虫叮咬、细菌或真菌在皮肤上的局部感染等,对于这些瘙痒,只需在患处皮肤上涂抹一些对症的药物后,大都会在短期内得到痊愈,并且对身体内部的器官组织也没有什么大碍。而对于长期反复、久治不愈的全身性的、顽固性的皮肤瘙痒,患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在临床上许多顽固性的、全身性的皮肤瘙痒往往是人体内部病变在皮肤上的一种表现。

最常见的全身性的皮肤瘙痒症是单纯性的老年皮肤瘙痒症,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与老年性皮肤生理结构及功能的退化有关系,此时的皮肤汗腺和皮脂腺萎缩,分泌功能退化,皮肤表面的水脂乳化保护物明显减少,皮肤因为缺乏润泽而显得干燥引发瘙痒。长期反复的搔抓可使皮肤肥厚苔藓化,甚至继发感染等。

一些肝硬化、肝炎、良恶性肿瘤压迫肝外胆管等肝脏疾病,可因胆汁淤积引起血液中胆酸潴留,进而刺激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因过多的尿素潴留于皮肤而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尿毒症性瘙痒症。何杰金氏病、蕈样肉芽肿的早期症状往往也可以表现为全身性的瘙痒。此外,糖尿病、类癌综合征、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肝癌、胃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晚期脑瘤、脊柱脊髓肿瘤、干燥综合征、真红细胞增生症、血色素沉着症、缺铁性贫血等病症的患者也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皮肤瘙痒,而且多为顽固性的剧烈瘙痒,即使用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等、或外用止痒药如皮炎平等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此时应当引起患者的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清原因。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有了久治不愈的全身性的剧烈皮肤瘙痒,应遵照有经验医生的医嘱,选择性地检查血、尿常规、糖耐量试验、肝肾功能、甲功五项、肿瘤相关抗原等指标,必要时可选做B超、CT、胃镜、肠镜、皮肤或淋巴结活检、骨穿等项目。积极寻找病因,以便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果仅仅是单纯性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则以抗组织胺药和外用止痒药物为主进行治疗。同时还应避免各种刺激因素,少烟酒,少饮浓茶和咖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洗澡不宜过勤,少用碱性肥皂,洗澡水也不宜过热。浴后涂一些保护性的霜剂,并穿质地柔软的纯棉内衣,以上措施有助于改善单纯性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不适症状。 外因多为外来的刺激,如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粉尘,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贴身穿着的化纤衣物等。

全身性皮肤瘙痒症: 机体代谢紊乱和内分泌异常是引起全身皮肤瘙痒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改变人体正常代谢,引起皮肤的瘙痒性表现,常见的几种原因有:

老年性皮肤代谢障碍: 老年人皮肤萎缩、汗少,又缺乏皮脂滋润,皮肤血运障碍,营养匮乏,易受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刺激,诱发瘙痒,即老年皮肤瘙痒症。故老年皮肤瘙痒症多因血虚肝旺,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所致。全年均可发病,冬春为高发季节。

激素水平: 老年人激素水平如性激素水平降低,也是引起瘙痒的原因之一。如妇女绝经期的皮肤瘙痒。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疾病。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患病高峰在 50 ~ 70 岁。中医学称本病为“消渴”或“消瘅”。病人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减少,而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使丙酮酸不能氧化,丙酮酸及乳酸在神经组织中堆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病人皮肤易干燥,使病人出现皮肤瘙痒或虫爬等异常感觉。约 7 %的糖尿病患者伴全身或局限性皮肤瘙痒。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功能减退也可发生皮肤瘙痒。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的皮肤瘙痒可能由于基础代谢增高、多汗和精神紧张等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粘液性水肿引起的全身瘙痒大多与皮肤干燥脱屑有关。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病人的皮肤失去光泽,干燥、脱屑。由于尿素从汗腺排出后,凝成尿素霜,刺激皮肤可引起尿毒性皮炎,而使病人感觉奇痒;同时,病人体内甲状旁腺素增多,也是造成皮肤瘙痒的原因。

孕妇皮肤瘙痒: 身体健康的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发生全身皮肤瘙痒多因体内胆汁淤积所致,临床上称作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导致黄疸和皮肤瘙痒的原因是胎儿压迫胆管,引起胆汁引流不畅,胆盐不能很好地排泄,于是在肝脏郁结、在血中积累,形成黄疸;多余的胆盐沉积于皮肤内刺激神经末梢而致瘙痒。此外,孕妇在妊娠晚期常有腹壁皮肤瘙痒,这是由于腹壁过度伸展出现妊娠纹以及腹壁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的缘故,非胆汁淤积所致,症状常轻微,不需要治疗。

肝胆疾病: 当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胆汁淤积,胆盐进入皮内刺激末梢神经,可致明显瘙痒。

因此,面对顽固瘙痒的纷繁表现,要提高警惕,尽量排除是由那种疾病引致,必要时应做有关检查,以详细鉴别。

局限性瘙痒病 :瘙痒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以肛门、阴囊及女阴等部位最为多见。 局限性的 瘙痒 可由痔瘘、蛲虫、滴虫和局部多汗等引起。

蚌医二附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许筱云

眼下进入秋季,由于天气转凉、气候干燥,易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也是某些皮肤病的高发季节。皮肤瘙痒病是秋冬季常见的皮肤病,瘙痒虽不是什么大病,可痒起来实在令人心烦,严重的还会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广大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诊治,切莫擅自处理产生严重后果。 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皮肤干燥。天气转凉后,人体皮脂腺分泌开始减少,皮肤容易干燥。此外,再加上一些外部的刺激,如洗衣粉、碱性大的肥皂等,可造成皮脂丧失,扰乱了皮肤表面的水脂平衡而引发瘙痒。老年人的皮脂腺分泌功能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减退,皮肤更干燥,因此这种疾病多发于老年人。 皮肤瘙痒病分为全身性瘙痒病和局部性瘙痒病两种。全身性瘙痒病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由于瘙痒剧烈,长期睡眠不好,会有头晕、精神忧郁、食欲不振等神经衰弱的症状。局部性瘙痒病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以肛门、阴囊及女阴等部位最为多见。如果皮肤瘙痒治疗不当,可导致皮肤不同程度的湿疹改变,表现为皮肤斑丘疹、水泡,甚至糜烂渗出、反复发作,病程慢性可以经久不愈。 因此,建议有瘙痒症状的患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做好防治工作。第一,去除发病原因,及时治疗伴发疾病。第二,注意“忌嘴”。 在饮食上,尽量多吃一些健脾养血的中药药粥,限制饮用浓茶和咖啡,对于鱼、虾、酒、辣椒等食物尽量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第三,秋冬季室内采暖时不要使室温过高,运用加湿器或种植花草等,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以减少皮肤水份的蒸发。此外,还应该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习惯。人的皮肤是身体贮存水份的一个重要“水库”,如果总是在感到口渴时才喝水,人就会经常处于缺水状态,而人体一旦缺水就会从皮肤中夺取水分。第四,避免局部刺激。忌用热水、毛巾、肥皂用力搓澡和不适当外用药物,因为这样会洗掉皮肤表面的脂膜,使皮肤干燥而加重瘙痒。每次洗完澡后,在经常感觉瘙痒的部位适当涂抹一些含有少量油脂的润肤液、雪花膏等,可以有效地减轻瘙痒。第五,外用药可根据病情选用含止痒剂的炉甘石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霜剂,以及含止痒剂的霜剂等。第六,瘙痒剧烈或外用药治疗效果欠佳者,可内服一些药物。还应提醒大家,要克制搔抓,搔抓不仅使皮肤破损,容易发生感染,而且长期反复搔抓会使局部皮肤变得肥厚、粗糙,局部的感觉神经因反复刺激而更加兴奋、敏感,使瘙痒进一步加重。这样就会步入越痒越抓、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当中。 皮肤局部出现脱皮、瘙痒不可大意,很多患者为途一时之快,采用热水烫洗、刺激性的洗剂擦等不正确的方法来处理,这样只会加剧表皮屏障功能的进一步减弱,使不适加重。若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处理,千万不能胡乱处理。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系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擅长皮肤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皮肤痒:鲜韭菜、淘米水,按1:10重量配好,先泡二小时再连韭菜一起烧开,去韭菜用水洗痒处或洗澡,一次见效,洗后勿用清水过身,一日一次,连洗三天永不再痒。 (只是痒没其它症状了吗?)

对于皮肤瘙痒症的治疗,西医以以镇静止痒为主。若是皮肤已经出现干痒,切记不可去抓挠患处,以免越抓越痒,更会导致范围扩大。 可能大家会有过这种经历,有时候当你从寒冷的室外一下子进入温暖的室内,或者是晚上临睡前脱掉厚厚的外衣躺入被窝的时候,在一冷一热的刺激之下皮肤会突然觉得一阵阵发痒,会忍不住搔抓一下,却往往是愈痒愈搔,愈搔愈痒,越抓到后来瘙痒越严重,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而且搔抓很可能会损伤皮肤,加强皮肤的反应性,如果你挠得太用力了,可能会引起皮炎或是留下色素沉着和皮肤苔藓样硬化,这样治疗起来就会更加困难了。 所以说很多情况下如果瘙痒不是很严重就尽量忍一忍,不要随便去抓挠,可以在干痒部位用一些润肤保湿的东西。如果痒的比较厉害,也可以局部涂抹一些具有薄荷等清凉成份的止痒药膏/药水(如炉甘石洗剂、赛庚定霜、去炎松尿素软膏等)来缓解症状,使皮肤逐渐恢复正常;或是用浸了凉水的毛巾局部冷敷的方法也可以减轻皮肤发痒的症状。 在口服药方面,皮肤干燥者可以每日服用三次鱼肝油丸,每次一粒。口服多种维生素(如施尔康,善存片)、钙片等,对瘙痒治疗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出现普通的瘙痒症状时,可以在白天服用无镇静作用的息斯敏、西替利嗪等,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有镇静作用的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等。如果全身瘙痒难忍者,可服非那根或赛庚啶等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 而在外用药方面就情况就比较复杂了,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酌情选用药物 面部的皮肤瘙痒 一般来说,如果是面部的皮肤瘙痒,可用4~6层浸满3%浓度硼酸溶液的纱布,在面部进行湿敷,持续时间约为1小时,然后薄薄的涂上一层艾洛松软膏,每天使用一次。此类外用药有收敛、保护皮肤作用,还有抗过敏、消退红疹作 用,对面部皮肤无不良刺激,不会发生面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 皮质激素类副作用。另外,在治疗期间必须停用所有护肤品。 颈部后侧、背部、四肢、手背、足背 皮肤瘙痒如果发生在颈部后侧、背部、四肢伸侧、手背和足背等部位,可选用皮炎平软霜、无极膏、抗敏止痒水等药物。此类药物有神经麻痹性止痒和抗过敏 作用,不过对皮肤刺激性也比较强,由于上述部位的表皮角 质层比较厚,所以比较可以耐受此类药物对皮肤轻微的不良刺激。 胸部、腹部、臀部 皮肤瘙痒发生在颈部前侧、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侧,可选用炉 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此类药物对皮肤有安抚、保护、凉爽止痒作 用,无刺激性。因为这些部位表皮的角质层比较薄,不能选用以酒精 为溶剂的药水,例如抗敏止痒水、皮炎宁酊等。 腋下、脐周、腹股沟 皮肤瘙痒发生在腋下、脐周、腹股沟、外、肛门,可选用复方咪康唑软霜、派瑞松霜(又称复方达克宁霜)、肤康王霜、宝龙康霜、复方康钠乐霜等。此类药物有抗敏止痒和抗真菌感染作用。因为上述部位皮 肤分泌物较多,皮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当这些部位皮肤发生瘙痒 时,往往同时会伴有各种类型的真菌感染,所以上述药物很适合使用于这些部位的皮肤瘙痒。 另外要强调的是,以上所提到的药物使用信息仅可用于参考,不管是内服的还是外用的药物,我的建议还是应该在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之后在其指导下合理使用,因为盲目用药很有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产生副作用。 特别要注意,在发生皮肤瘙痒时,不要随意自行使用一些含激素的外用药膏如皮炎平、无极膏、肤轻松等皮质类固醇霜。这种激素类药物在开始使用的时候可能效果很好,一涂之后能使某些皮肤症状很快消失,可是这种药物在长期使用一段时间后很有可能会发生涂药部位皮肤异常,如继发感染、毛囊炎、毛细血管扩张、激素性皮炎、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女性还可能出现毛发增多等严重反应。 另外用了激素类药物后容易产生依赖性或耐药性,而且还可能导致过敏,造成患处皮肤出现干燥、粗糙、脱屑,甚至有浅细的裂纹。 因此,建议如果皮肤只是比较轻微的局部瘙痒,应该用一些不含激素的有润肤作用的外用药就可以了(鱼肝油软膏。尿素软膏等皆可选用)。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瘙痒和明显的大范围皮疹,或是皮肤出现红肿、溃疡、渗液等皮炎症状,千万不要擅自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应该立即去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及内服药品,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有福州中老年的朋友知道一种病不?福州话叫“XX蛇”的,长在腰间,会发痒,作痛,可能还有小包。

什么是痔疮

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静脉受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如果患有痔疮,肛门内肿大扭曲的静脉壁就会变得很薄,因此排便时极易破裂。内痔是长在肛门管起始处的痔,如果膨胀的静脉位于更下方,几乎是在肛管口上,这种曲张的静脉就叫外痔。外痔有时会脱出或突现于肛管口外。但这种情形只有在排便时才会发生,排便后它又会缩回原来的位置。无论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在发生血栓时,痔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起疼痛。

对一般人而言,痔疮并不可怕,也不会造成其他严重的危害。内痔早期主要的也是唯一的症状就是无痛性便血,特点是间断性便血,色鲜红,或附于大便表面,或手纸染血,也可呈点滴状或喷射状出血,若长期便血可引起贫血;内痔进一步发展,排便时会有痔核脱出,轻者便后自行还纳回肛门,重者需用手上推还纳。当内痔脱出没有及时还纳时,会出现嵌顿水肿、血栓形成、溃疡或感染,将有剧烈疼痛。外痔一般无任何症状,偶有肛门坠胀不适,但当出现血栓、水肿时则会疼痛。混合痔则具备内痔、外痔的共同特点。此外,肛门异物感、污染内裤、局部瘙痒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

痔疮易造成哪些危害

痔疮最主要的症状是便血和脱出,大便时反复多次的出血,会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铁的丧失量很微小,正常成年男子每日铁的丧失量不超过2毫克,而便血的患者,若每日失血量超过6~8毫升则丢失铁3~4毫克以上。正常人体男性含铁总量为50毫克/每公斤体重,女性约为35毫克/每公斤体重,若长期便血,丢失大量的铁,使体内含铁总量低于正常,能引起缺铁性贫血。

因痔疮失血而导致的缺铁性贫血,一般发展缓慢,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贫血较重或进展较快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一些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易激动、兴奋、烦躁等,有人认为是细胞内含铁酶缺乏所致。以上这些症状均可通过纠正贫血、治疗痔疮后消失。因此若发现患有痔疮,应尽早治疗,以免出现上述症状,使治疗复杂化。

痔疮的另一个主要症状是内痔脱出。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受到括约肌的夹持,静脉回流受阻,而动脉血仍不断输入使痔核体积增大,直至动脉血管被压闭,血栓形成,出现痔核变硬、疼痛,难以送回肛门内。传统的看法称“绞窄性内痔”。但临床所见外痔,形成血栓的更多见,故多伴有疼痛,当痔核脱出不能送回时,亦称为“嵌顿痔”。长时间的痔核嵌顿,还会出现下列病理改变:

(1) 坏:痔核嵌顿于肛门外,由于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使局部代谢产物积聚,进一步加重了肛门局部水肿,加重了痔核的嵌顿,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内痔嵌顿日久,必然出现坏。此时的坏常局限在痔核的粘膜部分,但亦有侵体其它部分的情况。国外曾有报道:痔核内的血栓向上扩散,坏区扩展到直肠壁,结果在盆腔内引起严重的脓血症。此种情况虽属少见,但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2) 感染:痔核嵌顿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人出现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明显等症状,此时感染多局限在肛门局部,如果强力复位,容易使感染扩散,引起粘膜下,肛周或坐骨直肠窝脓肿,若脱落的带菌栓子沿静脉上行,加上抗生素使用不当或未用任何抗菌药物,则会形成门静脉菌血症甚至脓毒血症,亦可形成肝脓肿。国外曾有报道因痔核嵌顿伴发的致性门静脉败血症。

总之,痔疮对人体有诸多危害,应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认真对待每一个痔疮患者。痔疮患者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能够早期治疗和适当处理,均可避免以上严重合并症的发生。

有痔疮时怎样护理

我国素有“十人九痔”的说法,表明痔疮的发病率是相当的高。

治疗和预防痔疮的主要措施是保持大便的通畅,因此必须让病人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以防大便燥结而损伤痔部皮肤引起出血。可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便秘时可服用缓泻剂,或口服蜂蜜,使大便通畅。

解完大便后可和40℃的温开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即pp粉)溶液坐浴。目的有二,一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二是保持肛门皮肤的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劝告病人务必戒酒,不食或少食葱、辣椒之类的刺激性食物,以避免引起直肠和肛门局部的充血。

本病好发于从事久坐、久站、久蹲体位的职工和相对活动较少的人,为预防痔疮,这些人在工作一定时间后应进行工间体育活动,以减轻肛门直肠部充血。

血栓性外痔时会突然有较剧烈的疼痛,但大部分病人经休息、热水坐浴或热敷疗法及外涂消炎止痛膏,一般1-2周后可自行消失,不需手术。如血栓较大,也可手术取出血栓,换药后即可回家。

出血较多的病人,应及时劝其去医院诊治。

如痔核脱出形成嵌顿痔时,应立即用手轻柔地把脱出物推回到肛门内,复位后必须俯卧半小时,防止痔核再度脱出。如复位困难,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妇女妊娠期间出现的痔,只要注意适当休息,食少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便后洗净肛门,外涂痔疮膏等方法护理,产后一般都能恢复。

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行痔核切除术。特别是较大的孤立的出血性痔以手术切除为妥。

对长期有粘液血便并伴有血块者,应陪其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直肠肿瘤和其他肛门疾病。常有些直肠肿瘤病人一直当痔疮医治,待发现时肿瘤已处晚期,故应高度警惕。

痔疮及其种类

肛肠痔瘘病俗称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以女性的发病率为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其发病原因颇多,久坐、久站、劳累等使人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固定体位,从而影响血液循环,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曲张、隆起、静脉壁张力下降而引起痔疮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若运动不足,肠蠕动减慢,粪便下行迟缓或因习惯性便秘,从而压迫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也可导致痔疮发病率增高。据临床观察及统计普查结果分析,不同职业患者中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临床上机关干部、汽车司机、售货员、教师的患病率明显较高。

痔核位于肛门里面黏膜的称为「内痔」,位于肛门口内侧附近称为「外痔」,二者都有的称为「混合痔」。痔疮的症状是患处作痛、便血、严重时,痔块会凸出肛门外(脱垂),排便后才缩回。

痔疮与性生活也有关系

痔是消化道末端的一种肛门疾病,性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一个在“前门”,一个在“后门”,似乎彼此无关系,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男性生殖科和肛肠科医生发现,房事过频和经常忍精不泄的男士易患痔疮。这是什么道理呢?

性生活时全身肌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尤其是盆腔和臀部肌肉持续收缩。这就会增加肛门周围血液循环的阻力,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并一直持续到性生活结束。而痔疮,则是肛门周围的静脉丛突出于粘膜外(内痔)或肛门外(外痔)。若性生活过频,肛门静脉丛常发生血液循环障碍,静脉曲张、瘀血,突出于粘膜或肛门外,以致不可逆转,这就发生了痔疮。同样道理,经常忍精不泄,臀部肌肉群持续收缩,也会影响肛门静脉丛的血液循环,形成痔疮。俗语说“十男九痔”,痔疮之所以好发于男士,恐怕与房事过频和忍精不泄有一定的关系。

为了预防痔疮的发生,减轻痔疮的程度,应节制房事,改掉忍精不泄习惯。

防痔小窍门

1.收缩肛门。每天有意识地做3-5次肛门收缩,可增强括约肌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按摩肛门。肛门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痔的发生。

3.坐浴。便后用热水坐浴,既可以洗净肛门皮肤皱折内的污物,也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保持肛门部的清洁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痔疮的治疗

痔疮的治疗首先要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易消化、少含渣滓的食物。饮食应粗细搭配,少饮浓茶、咖啡、酒类及少进辛辣食物,以减少对肛管的刺激。便后要温水坐浴,局部应用痔疮栓或痔疮膏。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采取注射治疗、冷冻治疗及物理治疗。严重者可手术治疗,包括结扎法、胶圈套扎法、痔切除等。

不同痔不同治

糖尿病患者得痔疮后,应将痔的轻重与糖尿病的轻重结合考虑治疗。最好是等待病情稳定后再选择适宜的治痔疗法。

中风病人因病后肢体活动功能受限,久卧久坐易生痔疮。对于轻度瘫痪或半瘫痪在拐杖帮助下可下地活动者,采用早期预防和治疗的原则,如适当运动和根据病情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疗法等;对于重度瘫痪完全卧床的患者,不论痔的症状的轻重,均以内服、外用药物保守治疗为宜,如凉血地黄汤煎服、麝香痔疮膏外敷。

小儿痔的发病率低,治疗宜采用中药外治等简便无痛苦的治疗方法。平时多注意调整饮食,让小儿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蜂蜜;便后或临睡前用温水清洗肛门部,以改善肛门血液循环。

老年人由于肛门部的神经、血管、肌肉、韧带等都已松弛无力,极易患痔疮。治疗时尤为棘手。最好是采用内服润肠化痔的中药,同时外用中药熏洗或涂上治痔的膏或栓等保守疗法。

痔疮常用偏方秘方

[方一]

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本方为邹桃生方,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方二]

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

本产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方三]

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

本方为凌朝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适用于痔疮。

[方四]

浮萍适量。水煎,趁热擦洗患处。

本方适用于痔疮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方六]

柞树叶30克。捣烂敷患处。

本方源于《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适用于痔疮。

[方七]

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方八]

生豆腐渣,锅内炒干为末,每服9克,白砂糖汤下,日3次。

本方源于《危氏方》,适用于血痔。

[方九]

丝瓜,烧存性,研末,酒服6克。

本方主治肛门久痔。

你说的这种病俗称“缠腰蛇”,医学用语叫“带状疱疹”,要及时就诊,不然会留下后遗症。

带状疱疹是一种累及皮肤及神经的病毒性皮肤病。其病原体是一种叫做水痘-带状疱疹的病毒,它在首次感染人体时引起的疾病就是水痘。该病毒进入人体后,能持久地潜伏于脊髓的神经节中。当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时,如过度疲劳、某些传染病(如感冒)、月经期、或某些疾病时,病毒被激活,使受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产生神经痛,病毒沿着一侧周围神经纤维移至皮肤而发生节段性水疱。

带状疱疹发病时,多先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以及患处皮肤灼热,或神经痛(一阵阵、闪电样、针刺样疼痛)等前驱症状。皮疹初起时,患处皮肤片状发红,继而在红斑上出现集簇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群,然后迅速变为水疱。水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清,以后可混浊,少数为血疱。新水疱群可先后出现,各水疱群之间皮肤正常。数群水疱沿一侧神经呈带状排列,一般不过中线,以后水疱干涸、结痂,结痂脱落后愈合。皮损周围淋巴结常肿大。

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特征之一,一般在发生皮疹之前或同时发生。如果神经痛数日后仍未出现皮疹,就容易误诊,常有因误诊而手术的病例报导。青少年疼痛较轻。

超过一半的病例,皮疹发生于躯干部,所以中医称之为缠腰蛇。民间传说:缠腰蛇如果环绕人体躯干一周,人就会亡。这种带状疱疹极为罕见,如有一般也不会致。可以引起病人亡的带状疱疹;一个是泛发性带状疱疹,另一个是眼部带状疱疹,在面部一侧的上眼睑、额部及头顶发生水疱群,炎症显著,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和眼球各部,严重者可失明,如侵犯脑部,引起脑膜炎、脑炎,可导致亡。

带状疱疹传染性极低,但应避免与未患过水痘的儿童及孕妇接触。

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止痛、消炎、抗病毒、防止继发感染。局部使用物理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因疼痛需适当卧床休息,病变处覆盖洁净敷料以隔离外来机械刺激,减少触痛并尽可能保持水疱的完整。同时给予止痛镇静药物。如阿米替林、强痛定、立痛定等。

(二)局部治疗

1.早期单纯水疱阶段外用炉甘石洗剂,一日多次,使病变表面经常覆盖一层粉末,具干燥和收敛作用。外用白细胞干扰素溶液10000U/ml,每日4次,连用7天。酞丁胺软膏刺破水疱后外用。0.1%无环鸟苷眼药水湿敷。如有坏,继发感染或溃疡形成,用0.5%金霉素溶液湿敷或0.1%利凡诺液清洗后再外涂含有氧化锌粉的抗菌软膏如复方利凡诺软膏。

2.局部封闭 封闭疗法有两种,其一在病区用奴弗卡因加皮质类固醇激素做皮下浸润注射;另一种在背部等中线相应阶段的神经阻滞疗法,2%利多卡因5ml加地塞米松10mg(或强的松龙50mg)、维生素B1 100~200mg,维生素B12100~200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硬膜外阻滞每周1次,臂丛阻滞每3日1次,肋间神经阻滞每肋间注药3ml,每3日1次。

3.物理疗法 可选用大剂量紫外线照射、氦氖激光照射、紫外喷雾仪负离子治疗、红光治疗仪照射、波谱治疗仪及TDP辐射器等均有良好的止痛和促进水疱干涸的功能.

(二)全身治疗

1.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可能有助于缩短病程

(1)无环鸟苷: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阻碍病毒的DNA合成,且毒性较低。口服及静滴均可。口服剂量为200~800mg,每日5次。静滴剂量按每公斤体重2.5~7.5mg加入林格液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6~10日为一疗程。

(2)干扰素:α干扰素可以缩短带状疱疹的病程,尤以止痛作用最为明显,对疱疹后疼痛效果较好。人血白细胞α干扰素100万U,每日1次肌注,连用10日;α-2a基因工程干扰素100万U,肌注每日1次,连用6日。

(3)阿糖胞苷:能干扰疱疹病毒的DNA早期合成。全身投药剂量为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5日为一疗程。

(4)疱疹净:影响病毒的DNA合成,滴剂或软膏用于眼部病变。

(5)强力宁10ml(含甘草素2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或100mg肌注,每日2次,小儿用量酌减。

(6)病毒唑:每日按每公斤体重10~15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一次性静脉滴注,10日为一疗程。

(7)聚肌胞:4mg肌注,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

(8)人脾转移因子:人脾转移因子可以增强机体对VZV的拮抗能力,取得缩短病程、消炎、止痛自然治愈的疗效。用量为隔日1U上臂内侧皮射。临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2ml使溶解,注射10次为一疗程。或口服转移因子。

(9)胸腺素注射液:胸腺素治疗带状疱疹,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每支多肽含量为5mg,每日肌肉注射1支,直至痊愈。

2.维生素类 为使神经损害复原,常用维生素B1 及B12,口服或肌注。维生素B1 100mg肌注,每日1次,维生素B12250μg肌注,每日1次或500μg,隔日1次。

3.皮质类固醇激素类 此类药物的强抗炎作用可缓解神经后根及神经节处的炎症,因而减轻疼痛和预防疱疹后神经痛,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剂量强的松每日30~60mg,5~7日后减量,根据病情数周内减完。或用强的松短程递减疗法,口服强的松第1~3日40mg/d,第4~6日20mg/d,第7~9日10mg/d,第10~12日 5mg/d,总量225mg。通常不会导致疱疹病毒播散的合并症,同时对皮肤损害也有良好影响。

4.其它

(1) H2 受体阻滞剂: H2 受体阻滞剂能结合H2 受体,解除组胺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带状疱疹恢复过程,且能起到抗病毒作用。尤其对面、眼部带状疱疹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甲氰咪呱200mg,每日4次。

(2)潘生丁:潘生丁能选择性地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阻抑病毒特异性增生过程。成人每次50mg,每日3次,儿童减半。

(3)蛇毒抗拴酶:是一种多功能的抗凝剂,因是一种酶制剂,用药前需做过敏试验,阴性者按0.01~0.02/(kg·d)计算,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1周。

(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1.口服阿米替林、多虑平25mg,每日3次;哌迷清及左旋多巴50mg,每日3次,每2周连用3天,休11天;卡马西平,开始一次0.1g,每日2次,第二日后每隔一日增加0.1~0.2g,直到疼痛缓解,维持量每日0.4~0.8g,分次服用,最高量每日不超过1.2g,反应停25mg,每日2次。辣椒辣素外用。

2.穴位注射 胸背部脊穴加委中,颈部脊穴加曲池或合谷,腰骶脊穴加足三里。用地塞米松与654-2各2ml加2%利多卡因2ml混合液注入穴位内,每日1次,3~5日为一疗程,直至疼痛完全消失。

3.超短波治疗 采用DL-C-A型超短波电疗机,电容式电极,置于相应脊髓节段和皮损区,距离2~4cm,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7次为一疗程。

4.CO2 激光照射 CO2 激光有较强的热效应,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调节神经,提高免疫功能,从而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治疗时用散焦光头对准病灶照射,距离50~70cm或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宜。每日1次,每次每病灶10分钟,10日为一疗程,连续两个疗程。

(四)中医药治疗:中医称本病为"蛇串疮"、"蛇腰火丹"、"蜘蛛疮"等。

认为多因肝郁化火,或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兼感毒邪而发。常分三种证型治疗。

①肝火证:斑色鲜红,疱壁紧张,或见血疱,灼热疼痛。治宜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主之。

②湿热证:斑色淡红,疱壁松弛,舌胖,苔腻。治宜健脾除湿清热,除湿胃苓汤主之。

③血瘀证:皮损消退,仍疼痛不已。治宜理气活血止痛,血府逐瘀汤主之。

外治法:

①青黛散水调涂患处,或三黄洗剂外用。

②针灸疗法有显著的消炎止痛作用,取穴内关、足三里、支沟、阳陵泉等,也可于疱疹周围皮肤卧针平刺或围灸。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