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碘抑菌液功效是什么-活力碘使用方法
大家都知道!碘伏消毒液具备广谱性抑菌作用,可消灭细菌繁殖体、芽胞、细菌、疟原虫和一部分病毒感染。在诊疗上作为杀菌消毒剂,可用以皮肤、黏膜的消毒杀菌,也可解决烫伤、医治念珠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那麼碘伏消毒液是酸碱性还是偏碱呢?在应用全过程中有没有哪些需要留意的事宜呢?下边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space
碘伏是碱性还是酸性
1.碘伏消毒液[1]是氢氧化物碘与高压聚乙烯吡咯酮的不定形结合物。高压聚乙烯吡咯酮能溶分散化9%~12%的碘,这时展现紫黑液体。但医用碘伏一般浓度值较低(1%或下列),展现浅咖啡色。
2.碘伏消毒液具备广谱性抑菌作用,可消灭细菌繁殖体、芽胞、细菌、疟原虫和一部分病毒感染。在诊疗上作为杀菌消毒剂,可用以皮肤、黏膜的消毒杀菌,也可解决烫伤、医治念珠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
也可用以手术治疗前手和其他皮肤的消毒杀菌手、各种各样注射位置皮肤消毒、器材侵泡消毒杀菌及其阴道手术前消毒杀菌等。
适用皮肤、手、黏膜消毒杀菌,黏膜消毒杀菌仅限医疗服务组织诊治前后左右应用。
space
碘伏是碱性还是酸性
3.本产品中的碘与表活剂融合成碘伏消毒液后,其所含的表层活性成分能改变水溶液对物件的的浸润性,具备帮助碘伏消毒液透过有机化合物的功效,并能乳状液人体脂肪,提升碘的抑菌作用,因而能使真菌细胞壁层蛋白质构形改变导致膜渗透性提升,碘伏消毒液再次渗透到,进而导致膜蛋白坏,呼吸酶抑止,产生氧化磷酸化阻碍,立即空气氧化和卤化胞浆内物质,毁坏体细胞内构造,DNA复制和基因表达阻碍,造成芽胞发胀、形变、凹痕或部分损坏,并可造成壳质层与皮层层透亮天然屏障的毁坏,造成DPA、DNA、RNA等露出4.碘伏消毒液是氢氧化物碘与高压聚乙烯吡咯酮的不定形结合物,是化合物。是酸碱性,能够和醋混和在一起,可是建议先单用碘伏消毒液,随后用乙醇脱碘实际效果更强。
5.碘伏消毒液与其他消毒剂对比,有不易造成创口疼痛,不易上色,消毒杀菌效果非常的好等优势,遭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普遍认同。
space
碘伏是碱性还是酸性
家庭装:
碘伏消毒液能够用以蔬菜水果、新鲜水果、厨具、及其儿童玩具的消毒杀菌,可是务必将碘伏消毒液开展稀释液,需要稀释液30倍,且务必是现用现配(封闭液不稳地),将需要消毒杀菌的东西侵泡5-lO分钟就可以。
6. 碘伏消毒液有一定的杀菌消毒功效,可是对一些特异性的感染例如念珠菌性的或是是霉菌性的阴道炎,有可能实际效果不大好,因此您这类状况最好是还是用到医院做一下分必物的检验,随后对症治疗药物治疗,碘伏消毒液对混合型的细菌感染阴道炎实际效果还是好的7.碘伏消毒液对二价金属制造有腐蚀,不可做相对金属制造的消毒杀菌。
消毒杀菌时,若存有有机化合物,应提升药品浓度值或增加消毒时间。
防止与拮抗物同用,碘过敏症状谨慎使用。
本产品外敷,不可口服。
烧伤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问题分析:
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紫红色晶体,可溶于水,遇乙醇即被还原。医疗上有用作清洁消毒,和用来消灭真菌之用。
意见建议:
碘伏消毒液是以碘为主要成分的抑菌液,适用于皮肤、手、粘膜消毒,不要随意使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你的病情使用。
医用消毒液种类有哪些?
一、烧伤创面的局部用药
由于深度烧伤局部血管阻塞,全身应用抗生素难以达到局部,控制创面的细菌繁殖单靠静脉应用疗效较差,而早期局部应用抑菌或杀菌制剂却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人们研究和应用外用药已有长期的历史,但仍没有完全理想的外用药出现。
1、抗细菌的外用药
⑴磺胺米隆:60年代中毒,Moncrief首先制成10%磺胺米隆霜作为烧伤创面外用药。临床应用了10%的水溶液或冷霜涂布的创面上,30分钟内即可穿透焦痂,在5小时内有80%~90%的药物区离开载体,8~10小时后失去抑菌作用,药物由肾脏排出。主要特点,敷药后创面疼痛明显,大面积应用由于抑制碳酸杆菌酶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故注意肺部并发症;因高渗性常导致多尿或破坏新生的表皮细胞。应用方法,用10%磺胺米隆冷霜直接涂布在创面上,约1~2mm,每日2次,第二次用药应先清除上次的药物,每日用量不超450g,严重绿脓杆菌感染时可用5%~10%水溶液水浴。
⑵磺胺嘧啶银(DS-Ag)及N-磺胺嘧啶类化合物,SD-Ag是一种弱酸,为广谱的抑制剂,对绿脓杆菌及创面上其它的常见菌一般均有效,对克霉素白杆菌效果较差,磺胺嘧啶银穿透焦痂释放出银离子和磺胺嘧啶,在创面上形成一层淡灰色的薄痂。释放的银离子大部分与细菌的DNA结合,抑制细菌的生长。银离子很少被人体吸收。约有10%磺胺嘧啶被吸收,在敷药3~4天血液中浓度可达1.5~4mg%。
磺胺嘧啶银对推迟和减轻创面感染有明显效果,对控制创面感染效果更好。虽然各种外用药相继出现,但磺胺嘧啶银仍是最有效的外用药之一。磺胺嘧啶银可引起磺胺结晶尿、皮疹、磷片样皮炎和白细胞减少症。
在N-金属磺胺类药物中有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等的银盐、锌盐和铈盐。锌盐可以促进创面愈合,铈盐的水溶性好霉素较低,但最低抑菌浓度均高于银盐,说明银盐仍然是抗菌作用最强的药物。为了结合锌盐和银盐的优点。人们又研究制成银锌霜。由于磺胺嘧啶银面临药问题,人们又研制成烟酸银、天门冬氨酸银和喹诺酮类(代表药为萘啶酚、吡哌酸、氟哌酸)药物的银盐,特别是吡哌酸银和氟哌酸银的抑菌浓度均低于磺胺嘧啶银,应用前景广阔。
⑶双氯苯双胍乙烷(洗必泰)及其混合物:洗必泰是有对抗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作用,临床疗效良好,无明显的刺激性。烧伤临床治疗常用1‰的洗必泰溶液清洗创面,或作为内层敷料用药。
为提高疗效常混合应用洗必泰和其它外用药。洗必泰加硝酸银;新霉素加多粘菌素B加洗必泰;磺胺米生加磺胺嘧啶银加洗必泰。
⑷吡咯酮——碘。属于广谱抗菌剂,以前作为正常皮肤和粘膜的消毒剂,杀菌力强,但不能穿透焦痂。1%与水可溶合的霜剂可用于大中面积烧伤创面,副作用是可引起高碘血症(T4值增高)和代谢性酸中毒。
⑸对氯间二甲酚(PCMX):选用5%对氯间二甲酚(PCMX)霜剂外用对金葡菌疗效较好,可弥补磺胺嘧啶银的不足。
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0.1%的硫酸庆大霉素溶液和0.5%新霉素溶液外用可以穿透焦痂起到杀菌作用,严重感染时可以提高抗生素浓度,但应注意肾脏和听神经损害,而且耐药菌株的出现也限制了它的作用。
⑺碘络醚:对耐药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霉菌等有显著杀灭作用。碘络醚为亲水物,碘络醚水剂在临床上使用方便,对皮肤粘膜无刺激。一般用0.5%的碘络醚行半暴露疗法,亦可制成低浓度进行清创消毒,碘络醚抗菌效果好,是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良好外用药。
2、抗真菌的外用药
⑴克霉唑(三苯甲咪唑):抑菌剂,可选择性地与胞浆膜的脂质结合,从而影响真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烧伤创面真菌感染常用3%~5%克霉唑冷霜或1%~4%克霉唑二甲基亚砜制剂。
⑵益康唑:本品是咪唑的衍化物之一,它与其它的咪唑衍化物(如双氧苯咪唑、克霉唑和异比唑),相比,抗菌谱广,抑菌力强,疗效高,对烧伤创面的念珠菌和曲菌有一定效果,对浅层真菌感染有效,对侵犯深层的各种真菌无效。局部外用剂量有1%霜剂和1%混悬液,每日涂创面2~3次。
⑶酮康唑:为白色或淡褐色,无臭无味的粘剂,对各类念珠菌表面和深部感染均有效。常用1%酮康唑溶液(用2%稀盐酸配制)或1%混悬液涂创面,疗效优于益康唑。
⑷其它外用药:包括制霉菌素水悬剂或黄柏、山豆根等药煎液对白色念珠菌有效。
二、全身性感染的防治
1、免疫疗法,为了防治绿脓杆蓖感染,应采用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方法是:大面积烧伤病人,入院后第一次注射多价绿脓杆菌疫苗20mg/kg,肌注或皮内注射,以后每隔7天注射一次至创面愈合。在主动动脉的同时给予免疫血浆250ml静脉输液或应用人体血清球蛋白疗效更佳。
2、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烧伤前三天或植皮前后应用青霉素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3、治疗性应用抗生素:当已明确病原菌时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
4、积极防治合并症:感染与休克、肾衰或应激素性溃疡有因果关系,积极预防和治疗这些合并症可以明显在减少感染的发病率。
5、合理的创面用药:局部外用药物对于控制创面感染意义重大,常用的有磺胺嘧啶银、洗必泰及吡咯酮碘。
6、迟早切(削)痂植皮覆盖创面:近年来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早期切(削)痂植皮术,因为坏组织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切痂就是祛除病灶和感染源,病人的免疫功能随之改善,侵袭性感染得以控制。当然选择合适的时机可以提高植皮的成活率,一般主张在休克平稳或其他合并症基本控制后行植皮术不易导致手术失败和感染扩散。
7、营养支持疗法:营养是防治病人发生侵袭性感染的主要环节。烧伤后由于创面渗出丢失大量蛋白质(每1%的面积可从创布告丢失1~2g蛋白);机体超高代谢消耗增加;创面修复需要大量蛋白及能量的供给。因而烧伤病人需要摄入高蛋白、高热量的营养物质以维持氮平衡,否则就会发生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分子合成减少,机体衰竭,诱发侵袭性感染。后期侵袭性感染的发生与蛋白及热量的供给不足有关。
烧伤病人的营养摄入有口服、鼻饲和静脉内营养,应根据情况选用一种或两种方法以补充营养素。口服摄入营养是最佳途径,最符合生理要求,迟早口服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应由营养医师合理调配营养成分及水分,包括蛋白、脂肪、糖及各种维生素、民解质、微量元素。可以让病人口服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电解质的药物,例如12金维它或施尔康。
对口服营养物质不足者可采用插胃管鼻饲的方法,每天定时向胃管内注入牛乳、蛋汤或要素饮食。与完全胃肠道外营养相比较,胃肠道喂养有助于胃肠道消化酶及内分泌物质的释放。促使胃肠道血管扩张和血流量增加,肠粘附的厚度增加,屏障作用增强,可减少细菌及其毒物自肠道吸收的危险。
胃肠功能紊乱或胃肠道喂养不足的病人可用静脉内营养的方法。一般选用外周静脉插管的方法,这样可以降低中心静脉插管易致感染的缺点。外周静脉营养应注意水分的补充,一般水分的需要量是1%面积×50+生理需要量。
三、全身性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1、祛除诱因加强预防措施是关键,如加强创面处理,缩短疗程,加强营养供给、防治并发症。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抗生素。
2、处理创面真菌脓毒症,当真菌侵袭到痂下活组织甚至肌肉、骨质时可作局部切除,切除边缘并向外延伸3~5cm,发生在肢体时必要时可考虑截肢术。
3、停用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存在混合感染时可以选用窄谱敏感抗生素及抗真菌药。
4、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
⑴制霉菌素:口服仅作用于胃肠道真菌,不吸收,从粪便排出,50~100万u,每日4次。曲古霉素每日20~40万u,分4次口服。
⑵克霉唑:对念珠菌、隐球菌、曲菌及藻菌有效。口服吸收少,胃肠道反应重,很少口服,一般做成5%克霉唑霜外用。
⑶酮康唑:抗菌谱广,抗菌活性较强,口服吸收好,一日量0.2~0.4分两次服。肝功不良者慎用。
⑷5-氟胞嘧啶(5-FC):是一种合成的嘧啶氟化物,主要作用于念珠菌和隐球菌,剂量为50mg/kg/日,分次口服,也有静脉注射剂型。有胃肠道反应及肝功损害等副作用。
⑸大蒜注射液:成人每日20~80ml,分次由静脉缓慢滴入,多与50-FC同时应用。也可口服生大蒜,每日三次,每次2~4克。
⑹两性霉素B:广谱抗真菌药,口服吸收少而不稳定,须通过静脉给药,副作用较严重,病人往往发生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严重者血压下降,对肝肾及血液系统均有影响。给药时应由每日1~5mg逐渐加量至1mg/kg体重。为缓解副作用可同时加入氟美松5mg或氢化考的松25mg静脉滴注。
5、全身营养支持疗法加强营养提高病人抵抗力,可以输液新鲜血。积极防治并发症,必要时对症算是。
四、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包括清创、切除坏组织,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口服或静脉用灭滴灵,常用量为1.5g,分三次输入;适当应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
五、病毒感染的治疗
可选用疱疹净、干扰素或阿糖腺苷。
消毒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一进医院就能闻到一股消毒液的气味,而医用消毒液种类非常多,种类不同用途也不同的,我们常见的医用消毒液种类主要是有双氧水,碘酊和紫药水以及酒精等。那么医用消毒液种类有哪些?
1、 双氧水。双氧水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医用消毒液,专门用来处理伤口消毒与食品消毒,还可以消除物体表面上的一些细菌,用于环境消毒甚至还能可以用到化工生产除去一些异味。但在存放时一定先要将它保存到阴凉的地方,一定不能有太阳的照射,容易产生一些化学反应。
2、 碘酊。碘酊这个又叫碘酒,它是游离状态碘与酒精当中的混合物,其消毒作用中的原理就是游离状态中的碘原子有超强氧化效果,能够直接破坏病原体中的细胞膜以及蛋白质分子,但不过有在伤口已经破裂的地方绝对不能使用碘酒。
3、 来苏尔。这种苏尔又称煤酚皂,根据不同程度有着不同的效果,比如说洗手消毒这只需要1%到2%,器械消毒通常要3%到5%,在环境消毒就要达到5%到10%之间。
4、 紫药水。紫药水这种都是针对皮肤与口腔的消毒液,也适合用到烧伤,烫伤,只要到伤口的地方涂抹上就可以消毒了。
5、 酒精。酒精是乙醇中的另一个叫法,只要含有75%的酒精才能适合用到医疗消毒,并不是大家认识直接可以喝的白酒,一定要认清楚。
以上就是对于医用消毒液种类有哪些的全部内容,网友们明白了吗?
家用的消毒液有哪些?
摘要:消毒剂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用品,厕所、家居用品、餐具、水果蔬菜等都需要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的分类可分为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等。消毒剂的作用原理是改变病原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干扰、破坏病原微生物的酶系统,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下面来了解一下消毒剂的种类及原理吧!消毒剂分类有哪些
1、含氯消毒剂
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亡。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T等)。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
2、醛类消毒剂
包括甲醛和戊二醛等。此类消毒原理为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羧基、羟基和巯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杀灭各种微生物,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用于医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3、含碘消毒剂
包括碘酊和碘伏,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部分病毒,可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医院常用于外科洗手消毒。
4、酚类消毒剂
包括苯酚、甲酚、卤代苯酚及酚的衍生物,常用的煤酚皂又名来苏尔,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酚。卤化苯酚可增强苯酚的杀菌作用,例如三氯强基二苯醚作为防腐剂已广泛用于临床消毒、防腐。
5、醇类消毒剂
最常用的是乙醇和异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质,导致微生物亡,属于中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亲脂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醇类杀微生物作用亦可受有机物影响,而且由于易挥发,应采用浸泡消毒或反复擦拭以保证其作用时间。醇类常作为某些消毒剂的溶剂,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浓度为75%。据国外报道:80%乙醇对病毒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国内外有许多复合醇消毒剂,这些产品多用于手部皮肤消毒。
6、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7、环氧乙烷消毒剂
又名氧化乙烯,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微生物。由于它的穿透力强,常将其用于皮革、塑料、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包装后进行消毒或灭菌,而且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可用于精密仪器、贵重物品的消毒,尤其对纸张色彩无影响,常将其用于书籍、文字档案材料的消毒。
8、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此外,还有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它们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作为皮肤消毒剂。由于这类化合物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常将它们与其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
消毒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1、改变病原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
表面活性剂、酚类及醇类可导致胞浆膜结构紊乱并干扰其正常功能。使小分子代谢物质溢出胞外,影响细胞传递活性和能量代谢,甚至引起细胞破裂。
2、干扰、破坏病原微生物的酶系统
许多消毒剂能破坏微生物的酶系统,从而影响微生物的代谢,发生抑菌和杀菌作用。如某些氧化剂和重金属盐类能与细菌的巯基结合并使之失去活性。
3、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
酸、碱和醇类等有机溶剂可改变蛋白构型而扰乱多肽链的折叠方式,造成蛋白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凝固,导致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都遭受严重破坏。如乙醇、大多数重金属盐、氧化剂、醛类、染料和酸碱等。
家用的消毒液有84消毒液、94消毒液、滴露、来苏水、漂白粉、高锰酸钾。
1、84消毒液
主要用于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地面、墙壁、门窗等处的消毒,腐蚀性比较强,不适合家用。可以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汽车车厢消毒,家用洗衣机每两三个月可以用84消毒液消毒一次。
2、94消毒液
以复合季铵盐为主要成分,无毒、无异味、无腐蚀、无刺激,可以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致病性酵母菌。可快速杀灭水果、衣物、餐具等各种器皿及物体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3、滴露、来苏水
比较适合家用,可杀灭细菌。一般洗衣机一滚筒水中加入3到5滴即可。还可加水配成1%到5%的溶液,将衣服、被单放在其中浸泡半小时到一小时再用水清洗。也可配成1%到3%的溶液,用来擦拭室内家具、地板。
4、漂白粉
1%到3%的漂白粉配制的液体可以用于喷洒或擦拭浴室、厕所;0.5%的漂白粉液还可以浸泡碗杯、痰盂、便盆及污染的衣物等。
5、高锰酸钾
适合用于瓜果、蔬菜的消毒,但浸泡的时间必须在5分钟以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