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抑菌的原理-酒精抑菌液的功效与作用
敏感肌避雷
敏感肌禁用成分
高浓度酒精
乙醇, 变性乙醇
乙醇是护肤品中最安全、稳定性最好的的溶剂,还具有稳定部分植物活性成分和抑菌消炎的作用。但是对敏感性肌肤来说,它有可能打开皮脂膜,导致对皮肤不利的一些防腐剂、香精等成分进入皮肤深层,造成对肌肤的刺激。
酸类
甘醇酸,杏仁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水杨酸、A酸系(视黄酸、视黄醛、视黄醇)等
以上成分均属于酸类成分,也称为剥脱性成分。对正常的皮肤来说,适当剥脱是有益的;但对敏感性肌肤来说,剥脱角质细胞会让角质层变得更薄,导致皮肤变得更脆弱。
防腐成分
羟基苯甲酸甲酯,尿素醛,咪唑烷基脲,季铵盐-15,DMDM-乙内酰脲(孕妇慎用),甲基异噻唑啉酮
甲基氯异噻唑啉酮(敏感肌直接拉黑的成分,容易导致接触性皮炎)
一般护肤品中都含有防腐剂,过多的防腐剂对肌肤伤害很大,需要尽量避开
皂基类洁面
十四酸或肉豆蔻酸,硫酸月硅酸钠,十二酸,月桂酸,十六酸或棕榈酸,十八酸或硬脂酸
皂基清洁能力强,而敏感肌本身皮肤就受损,使用后会更严重。
高风险化学防晒剂
二苯酮-3,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已酯,甲氧基肉桂酸辛脂,4-甲基亚苄亚基樟脑等
敏感肌选择物理性防晒最安全!
洗手液的消毒,抗菌,抑菌和灭菌,到底有什么实际区别?
抑菌润滑液像免洗酒精因为有些润滑液中加入了酒精。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市场上售卖的润滑液大部分都是无色无味的,而且一般不添加任何物质,所以抑菌润滑液像免洗酒精是因为有些润滑液中加入了酒精。
它们实际区别就在于能否杀细菌。
洗手液包装上经常有消毒,抗菌,抑菌灭菌等这些标注。大致可分为能杀细菌和不能杀细菌,但能阻止细菌的繁殖滋生。
能杀细菌的叫做灭菌和消毒,不能杀细菌,但能阻止细菌的繁殖滋生的叫做抗菌和抑菌。需要注意的是,在消毒学消毒级别上没有杀菌,这一级别国家标准也没有杀菌和消毒这一专业术语之说。这些都是通过大众去口语化表达出来的。
我国消毒抑菌类产品,一律归属卫健委管理,无论民用和医用,都必须符合卫健委相关法规要求。主要是《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没有经过卫健委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检测,达到上述规范要求的产品,不能宣传自己的消毒抑菌功能。
第一:消毒
消毒是指杀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细菌芽孢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消毒的要求是杀灭对数≥5(相当于杀菌率大于99.999%)才能评价消毒合格。
第二:灭菌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灭菌是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灭菌的要求是杀菌率需≥99.9999%。
第三:抗菌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广义的抗菌,不仅指抗细菌,还包括防霉、抗病毒、抗藻、防腐、防螨等。抗菌的要求是杀菌率≥90%即可评价有抗菌效果,杀菌率≥99%,判为较强抗菌作用。
第四:抑菌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抑菌的要求是抑菌率≥50%~90%,具有抑菌作用;抑菌率≥90%,有较强抑菌作用。
我们国家对消毒产品的消毒标准要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还要标准和严格。
需要注意的是,洗手液只能清洁双手,但不能代替洗手的作用。当有有机污垢或特别脏的手时,酒精的效果不如洗手。
另外,酒精浓度不够的免洗洗手液不能起到杀菌作用;使用不当,达不到抑菌杀菌的效果;如果长期使用,很容易破坏手部皮肤屏障,而酒精的挥发使皮肤越来越干燥,导致干裂,瘙痒和湿疹。
事实上,最有效的洗手方法是用肥皂、洗手液和其他去污产品通过水流将病毒洗掉。如果周围没有水或不方便洗手,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洗手液。如果有水,建议洗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