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魁草本抑菌液有什么功效与作用禁忌-蛋魁白膏是什么药膏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Yun Xiānɡ Cǎo
别名 诸葛草(《种子植物名称》),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中药志》),茅草筋骨(《重庆草药》),香茅草、臭草、韭叶芸香草、射香草、细叶茅草、野芸香草(《云南中草药》),石灰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芸香草的全草。夏末秋初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晾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秆较细弱,丛生,高40~160厘米,直立,近无毛,节部膨大。叶鞘无毛,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钝圆,长2~4毫米,膜质,先端多不规则的破裂;叶片狭线形;长30~70厘米,宽1~6毫米,两面近无毛,具白粉。伪圆锥花序稀疏,狭窄,长15~45厘米;总状花序孪生,成熟后极叉开或向后叉开,带黑紫色,长15~30毫米,具3~5节,其下托以佛焰苞;穗轴节间长约3毫米,边缘被白色短柔毛;同性对小穗有柄者完全退化,或仅存一发育不良的颖,其柄具白色柔毛;无柄小穗呈长圆状披针形,基盘具白色短毛;第1颖端具2微齿;第2颗舟形,先端急尖或具小尖头;第1外稃约较颖短1/3,先端稍钝;第2外稃长约为颖之半,极狭,先端具2裂齿;芒从齿间伸出,长约12毫米,中部膝曲;内稃缺如;雄蕊3,花药长2.5毫米。花、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地。分布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产于四川。
性状干燥全草呈灰绿或棕**,茎细弱,长40~110厘米,近无毛,节部膨大,质脆易断;叶鞘近无毛,包茎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钝圆,膜质,先端多破裂;叶片狭线形,长达30~70厘米,两面均近无毛。气香而特异,久嗅有闷人感。味辛辣,嚼之有麻凉感。
化学成份
全草含酸性皂甙类物质、鞣质、蛋白质、粘液质、苦味质,糖类及酚性物质。
鲜草含挥发油0.7~1.0%,叶含挥发油约1.8%,花轴约0.5%,茎少于0.05%。挥发油中含胡椒酮40~50%、蒈烯-4:20%、牻牛儿醇10%、牻牛儿酸乙酯10%,尚有牻牛儿醛、柠檬烯等。
药理作用
1平喘作用
对于用组织胺喷雾法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芸香草中所含的挥发油(芸香油)2.4毫升/公斤肌肉注射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从芸香油中分离出来的胡椒酮在1.2毫升/公斤时也有相同或更强的效果,而亚硫酸氢钠胡椒酮作用不显著。对离体豚鼠支气管平滑肌,芸香油和胡椒酮皆有明显的直接扩张作用,后者的作用比前者大1倍以上,比氨茶碱还强。亚硫酸氢钠胡椒酮的作用较弱且不稳定。
2止咳作用
芸香油和胡椒酮(2.4毫升/公斤,肌肉注射)对电 *** 豚鼠喉上神经所致咳嗽反射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后者剂量减少一半时,作用仍比芸香油强。亚硫酸氢钠胡椒酮则无明显作用。
芸香油或胡椒酮大剂量对豚鼠均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后者用至2.4毫升/公斤时,有显著加强戊巴比妥钠的麻醉作用。因此它们的止咳作用是选择性地抑制咳嗽中枢,还是由于其一般的中枢抑制作用尚无定论。
3抗菌作用
从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的甲型、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金**葡萄球菌等18种细菌,用纸片法证明芸香曲及胡椒酮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亚硫酸氢钠胡椒酮则无。
性味
辛苦,凉。
1《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无毒。
2《云南中草药》:辛微苦,微寒。
功能主治
解表,利湿,平喘,止咳。治伤暑感冒,淋病,风湿筋骨酸痛,慢性气管炎。
1《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筋骨酸痛及腹胀作痛。
2《重庆草药》:治风湿麻木。
3《云南中草药》:清暑透表,利湿和胃。治伤暑,夏月感冒,淋症。
4《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解暑,芳香健胃。治咽喉哑痛,中暑,胃脘饱闷,疮毒溃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2两);浸酒。外用:煎水熏洗。
附方
1治风湿筋骨疼痛:香茅筋骨草、千年健、大血籐、舒筋草,煎服。(《四川中药志》)
2治鹅膝风:一香茅筋骨草、牛舌头根、松节、石巖姜,泡酒服。(《四川中药志》)二香茅筋骨草、石菖蒲、红牛膝各半斤,箭杆风四两。煎水内服、外洗。(《重庆草药》)
3治冷骨风,全身骨胳筋络肌肉痛,重至不能行走者:香茅筋骨草二至三斤。煎水,乘热熏之,以破竹席围坐盆中,上盖以簸箕;熏后汗出如浆,可重复二至三次。洗后忌风。(《重庆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芸香草现已制成多种剂型,广为试用。据用口服制剂观察835倒,总有效率为81.6~88.8%,其中近期控制率为7~18.9%,显效率为23.6~45.9%。对595例作了过冬治疗,经半年,1年观察,总有效率仍达75.5%,较之未进行过冬治疗组疗效为高、复发率低;复发者症状均较往年为轻,表明芸香草制剂似有巩固疗效的作用。如用芸香草有效成分胡椒酮割成的气雾剂行喷射吸入,则疗效显著提高;据217例观察,有效率达92%,临床控制率为20%左右,显效以上为38~54%。其起效时间平均为15分钟,维持时间平均在2小时45分至4小时,最长达16小时。实践证明,芸香草制剂有明显的平喘作用,止咳、祛痰则稍次,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制剂及用法:一芸香草浸膏片:每片0.3克,每次2~3片(如与芸香油制剂同服,治疗上可起协同作用);二芸香油胶丸:每丸含芸香油0.5或0.3毫升,每次2~3粒饭后服;三胡椒酮胶丸:每粒含胡椒用0.5或0.3毫升,每次1~2粒,饭后服;四亚硫酸氢钠胡椒酮片、丸:每片(粒)含亚硫酸氢钠胡椒酮0.3或,0.5克,每服1~1.5克。对伴有肺气肿并发酸中毒的病人,服用本品应先纠正酸中毒,否则效果不显。以上制剂均日服3次,10日为一疗程。五芸香草气雾剂:每瓶含胡椒酮1.5毫升(可喷150次)。每日3次,每次连续喷射吸入3次,连续10天。副作用:口服芸香油和胡椒酮制剂有忍心、呕吐、烧心等胃肠道反应,少数出现牙龈肿痛及鼻衄现象。服亚硫酸氢钠胡椒酮制剂,一般无胃肠道反应;仅少数患者服药2~6天后出现头昏,头痛,心慌,乏力,腹泻,腹胀,但均轻微,不影响继续服药。采用气雾剂,个别病人有暂时的呛咳。
摘录《*辞典》
红梅消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红梅消
一、紫草的功效 1.抗病原微生物: 紫草对京科68-1病毒在体外有抑制作用,紫草素在鸡胚中能抑制流感病毒,在组织培养中能延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紫草对乙型肝炎抗原(HBsAg)有抑制免疫反应作用,对HAA免疫沉淀线有抑制作用;紫草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生药与水为1:1的煎剂,对上述菌类以新疆紫草抑菌能力最强,紫草较差;紫草的10%的生理盐水浸液对絮状表皮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等真菌有抑制作用,煮沸后则失去抗菌力。紫草水煎液对小白鼠结核病有一定疗效。 紫草的、乙醇或水提取物,紫草素、乙酰紫草素等口服或局部用药,均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亢进(包括由组织胺、菠萝蛋白酶、缓激肽和抗大白鼠血清、兔血清引起者),亦能抑制由角叉菜胶、抗大白鼠血清、兔血清、甲醛和热刺激等引起动物的局部浮肿或甲醛引起的小白鼠腹膜炎。以及抑制皮下棉球肉芽肿增生,表明对炎症急性渗出期的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及增殖期炎症均有拮抗作用。切除动物肾上腺仍有抗炎作用。紫草提取物或其色素成分制备的软膏局部用药,对肉芽组织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可明显加速创伤愈合。 紫草煎剂口服对家兔实验性发热有缓和的解热作用,其提取物及色素成分也有轻度解热作用。紫草多糖有抗疱疹病毒地方株的作用,用100mg/ml的紫草多糖维持液对HSV-I病毒进行敏感性实验,其抑病毒指数为3-5。 2.对消化道平滑肌的影响: 家兔口服紫草煎液能增强小肠内紧张性或使其收缩,此作用能与紫草利大肠、滑肠的功效有关,热毒疮疹、斑毒有便秘者常用之,另一方面,紫草素、乙酰紫草素在浓度高于10-4g/ml时,可使肠管弛缓,并有拮抗乙酰胆碱、组胺、血管紧张素及氯化钡等肠管收缩物质的作用,这些作用并非通过植物神经系统或相应的受体生效,而是色素成分刺激的直接结果,此作用有可能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的痉孪疼痛,中医常用紫草治血痢,除与其抗炎、抗菌等作用有关外,也可能与解痉作用有关,上述两种不同的影响与药物的剂型、动物或器官的机能状态及其他原因有何关系,尚待研究。 3.对血凝的影响: 腹腔注射给予紫草色素成分(紫草素、乙酰紫草素)不影响血液凝固时间,但可阻止肝素的抗凝血作用。这种作用可拮抗凝血抑制因子,促进静脉瘤等的血栓形成。 4.抗肿瘤作用: 紫草提取物(B,B-二甲基内烯酰紫草素、B,B-二甲基丙酰紫草素、乙酰紫草素和B-乙酰氧基异成酰紫草素)部分,在浓度为0.25mg/ml培养液条件下,对Hela细胞DNA合成后期(G2期)有一定抑制作用,使之推迟进入分裂,导致分裂指数下降,开始4小时分裂指数下降70%。但对该细胞摄取3H-胸腺嘧啶核苷无抑制作用,故对DNA合成无影响;对分裂中期有类似秋水仙素的作用,但作用较缓和,故紫草除影响细胞G2期外,还可能干拢了其他环节。 经进一步实验证明,这部分提取物对EAC、U14、S180、S39、W256等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用紫草进行动物实验,当剂量为每天5-10mg/kg 时,可完全抑制腹水型肉瘤180细胞的生长;每天10mg/kg时,可延长带瘤小鼠寿命92.5%;剂量过大可中毒亡,剂量过小(每天lmg/kg)则无效。紫草烷能减少(鼠)自发性乳癌发病率。 5.避孕作用: 草根(日本产)乙醇提取液及紫草根为末混合喂饲动物,均可抑制大鼠动情期,根中提取的色素成分则无效。给小白鼠灌胃50%国产紫草糖浆或10%紫草药饵,有明显抑制动情周期及生育力的效果,停药后,动情周期及生育力均恢复。以幼鼠子宫重量改变为指标的生物检定实验证明,小鼠口服紫草后有明显的抗垂体促性腺激素及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作用强度方面,广西产紫草胜于新疆产紫草,正常小鼠口服紫草糖浆2.5g(生药)/(kg.天)共 2月,子宫、卵巢重量均减轻,卵巢重量减轻尤为明显。小白鼠口服10%紫草药饵5g/kg体重,48天后解剖,发现卵巢中卵泡减少,输卵管上皮有小空泡及脂肪变性。 6.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新疆产紫草对健康家兔在体心脏及蟾蜍的离体心脏,皆有明显兴奋作用;被药物抑制后的离体心脏,亦有此反应。此作用可能与其所含钙盐有关。有报道谓紫草煎剂对心脏的作用,小量兴奋,大量则抑制,最后停止于舒张期,对蟾蜍内脏血管,后肢血管以及离体兔耳血管灌流量无明显影响。全身麻醉下,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紫草煎液,能使兔、猫、犬等实验动物半数出现血压急剧下降,甚至亡,但对未麻醉的动物注射或口服则无明显作用。 7.降血糖作用: 从硬紫草中得到的紫草多糖A,B,C(Lithopermana)(A,B,C),当给予 100mg/kg剂量时,腹腔注射,对正常小鼠的血糖下降率(%)分别为64、83、55,其中多糖B、C可维持24小时对四氧嘧啶诱发高血糖小鼠,只有多糖A在给药7小时后降糖率达51。 二、蜂蠟的功效 用蜜蜡美容的历史很悠久,现在,在蜜蜡中加入芳疗产品或矿物元素,更能带给肌肤多种的营养及微量元素。 据介绍,蜜蜡疗法是一种“古老又新兴”的美容自然疗法,它是利用蜡的密封特性。同时,蜡经加温可令皮肤的每一个毛孔张开,帮助各种美肤物质有效渗入肌肤,加速美疗效果。 同时,在蜜蜡中加入芳疗产品或矿物元素,更能带给肌肤多种的营养及微量元素。蜜蜡的加温效果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全身淋巴流动,达到排毒的效果,减少水肿、皱纹和黑眼圈的产生。 花朵蜜蜡、水蜜桃蜜蜡、薰衣草蜜蜡、菜蔬蜜蜡、排毒蜜蜡……针对不同的皮肤,起到不同作用。 据介绍,蜜蜡美容可以用于面部,也可以用于身体其它部分。用于面部时,特别调制的维他命C蜜蜡面膜,能够彻底清洁脸部的自由基。首先使用天然草本洁肤乳洁肤,接着使用绿茶及甘菊萃取精华的液态维他命C,然后敷上温暖的蜜蜡面膜。这时候可以轻松休息,让强力蜜蜡面膜激活皮下的胶原质及细胞,并且滋润皮肤。 面部蜜蜡花样繁多,有花朵蜜蜡、水蜜桃蜜蜡、薰衣草蜜蜡、菜蔬蜜蜡、排毒蜜蜡等,可针对不同性质的皮肤,起到改善肤质的功效。 “蜜蜡身体裹肤”也是被广泛应用的。据介绍,身体蜜蜡含草本及矿物质两种天然物质,经加温后可渗透到身体每一寸肌肤,帮助各种美肤物质有效渗入肌肤,带给肌肤各种矿物质及多种营养成分。另外蜜蜡的加温效果能加速去除角质,促进排毒,也可平抚肌肤的橘皮现象。 三、蘆薈的功效 很久以来,人们就把芦荟作为护肤美容的珍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芦荟又焕然一新地来到了我们面前。 ★ 护肤美容 在化妆品市场上,芦荟以其神奇的功效和源于自然的特质,在护肤美容等方面占据了它应有的席位,并逐渐成为时尚女性首选的护肤美容产品,她们正是看重芦荟所具有收敛皮肤的作用,用于防止皱纹和皮肤松驰,保持皮肤湿润柔滑。而且当皮肤晒黑以后,及时地使用芦荟进行处置,可以有效地使皮肤恢复原有色泽。 芦荟的功能: 1.营养保湿 芦荟中氨基酸和复合多糖物质构成了天然保湿因素(NMF),它可以补充皮肤中损失的水分,恢复胶朊蛋白的功能,防止面部皱纹,保持皮肤柔润、光滑、富有弹性。 2.抗炎 芦荟中有些物质具有抗炎作用,既可清洗皮肤,又可防止细菌生长,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和皮肤再生,减轻疼痛和瘙痒,对一些皮肤病有明显疗效。 3.防晒 芦荟中的某些成分能在皮肤上形成一层无形的膜,可防止因日晒引起的红肿、灼热感,保护皮肤免遭灼伤。此外,还可治疗因X射线引起的溃疡,这是因为芦荟含有丰富的天门冬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等有利于皮肤代谢的氨基酸,可阻止阳光中长波紫外线对表皮的伤害和氧化,保护表皮细胞的还原代谢而具有抗辐射能力。实验者对芦荟抗日晒作用反映良好。 4.调节皮脂 芦荟对皮肤有收敛作用,所以可以使皮肤变得细腻。 5.杀菌 由于芦荟中含有杀菌解毒的成分,这对脸部的青春痘和肿疱等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6.美白 芦荟中所含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物,还具有使皮肤变白的功效。 ★ 祛斑去痘 芦荟还可以有效去除痤疮、青春痘、黄褐斑及雀斑,使现代女性永保青春靓丽。 ★ 芦荟减肥 对于使新新人类最为头痛的肥胖,芦荟通过活跃内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多余的脂肪充分燃烧、消耗,在无形中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 芦荟美发 芦荟具有护发、养发、美发,头发柔顺、滋润光滑的作用,对脱发、白发、稀发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想要使肌肤健康、美丽,重要的是平时要过着身心健康的生活,如能同时服用芦荟对身心健康是大有帮助的。因为芦荟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营养皮肤的功能。芦荟有多种碳水化合物、多聚糖有机酸,是天然的保湿剂,有很好的配伍性,与各种化妆品原料配合,能消除多种表面活性剂对皮肤的伤害,因此,芦荟可用于配制许多化妆品。芦荟具消炎杀菌功能,能有效地消除粉刺、痤疮;芦荟具有防紫外线、X射线和辐射的能力,可用于防晒产品,抗射线产品和防护产品;具有消炎杀菌、消除皮肤粗糙的功能,可做成淋浴露、香皂等洁肤护肤品;具有护发、生发的营养功能,可做成系列美发产品。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可做成保温霜;油溶性制品可用于口红、发乳、头油、发蜡等产品。 如果肌肤问题是来自体内,这时可以服用芦荟的方式来调养身体。如能持续食用芦荟,待胃肠强
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红梅消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药红梅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茅莓有什么作用?2、这是啥植物?啥名字?3、红梅消金雀根菟丝子能治阳痿吗?茅莓有什么作用?茅莓别称红梅消、三月泡、蛇泡_、薅田蔗等,为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小灌木,果实酸甜多汁可供食用、酿酒及制醋等,药用多以药用名薅田_出现,以根或茎、叶入药,具有止痛、活血、祛风湿、解毒的功效。
这是啥植物?啥名字?茅莓是一种中药材.
能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主治
散瘀,止痛,解毒,杀虫。
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
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
茅莓为蔷薇科植物,落叶小灌木,多以药用名薅田_出现,以根或茎、叶入药。
秋季挖根,夏秋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海拔400-2600m的山坡杂木林下、向阳山谷、路旁或荒野。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中文学名:茅莓
别称:红梅消,小叶悬钩子,茅莓悬钩子
二名法:Rubusparvifoliu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蔷薇目Rosales
科:蔷薇科Rosaceae
属:悬钩子属Rubus
种:茅莓R.parvifolius
分布区域: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
栽培管理简介
植物介绍
拉丁名HerbaRubiParvifolii英文名JapaneseRaspberryHerb别名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蛇泡_、虎波草、薅秧_、黑龙骨、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薅秧泡、牙鹰_、倒生根、毛叶仙桥、虎波草、布田菠草、播田花、乳痈泡、鹰爪_、种田蒲、细蛇(乙水)、小还魂、五月_刺、龙船_、红花脬_、两头粘、五月红、陈刺波、草杨梅、仙人搭桥、薅田_。
药名薅田_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parvifloliusL.的茎叶。
采制夏季采收茎叶,晒干或鲜用。
茅莓
化学成分叶含鞣质;预试茎含酚类、鞣质。
果实含赤霉素A32(gibberellinA32)及其他赤霉素。
此外,该植物还含有: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维生素(vitamin)C,L-去氢抗坏血酸(L-dehydroascorbicacid)鞣质(tannin),β-胡萝卜素(β-carotene),和a-生育酚(a-tocopherol)。
性味归经苦、凉。
归肝、胃、肺、膀胱经。
植物形态
茅莓
落叶小灌木,被短毛和倒生皮刺。
三出复叶互生,顶端小叶较大,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5~5cm,宽2~5c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疏生长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花萼5裂,被长柔毛或小刺;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生于凸起的花托上。
聚合果球形,熟时红色可食。
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路旁,荒地灌丛中和草丛中。
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解毒,杀虫。
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
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
生态特征
落叶小灌木,高约1-2m。
枝有短柔毛及倒生皮刺。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有时5,先端小叶菱状圆形到宽倒卵形,侧生小叶较小,宽倒卵形至楔状圆形,长2-5cm,宽1.5-5cm,先端圆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齿,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叶柄长5-12cm,顶生小叶柄长1-2cm,与叶轴均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托叶条形。
伞房花序有花3-10朵;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绒毛;花萼外面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针刺,在花果时均直立开展;花粉红色或紫红色,直径6-9mm;雄蕊花丝白色,稍短于花瓣;子房具柔毛。
聚合果球形,直径1.5-2cm,红色。
花期5-6月,果期7-8月。
茅莓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科属简介
茅莓
草本、灌木或小乔木,有刺或无刺,有时攀援状;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颜色各种;花托多少中空,花被即着生于其周缘;萼片4-5,有时具副萼;花瓣4-5或有时缺;雄蕊多数,周位,稀5或10;子房由1至多个、分离或合生的心皮所成,上位或下位;花柱分离或合生,顶生、侧生或基生;胚珠每室1至多颗;果为核果或聚合果,或为多数的瘦果藏于肉质或干燥的花托内,稀蒴果。
凡是蔷薇科的植物,一般都具有以上的特征。
蔷薇科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大科。
绝大多数为木本,少数为草本。
叶片从单叶到复叶,常有托叶。
花多两性;整齐、离瓣、极稀为单性或稍不整齐,从上位花到周位花。
雄蕊多数离生,极稀退化为2或1;心皮1或多数,分离或为各式连合;果实类型很多,如__果、瘦果、梨果或核果。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带,南半球为数很少。
全世界共有126属3300余种,中国有53属1000余种。
该科中的许多种如苹果、沙果、海棠、梨、桃、李、杏、梅、樱桃、枇杷、__、山楂、草莓和树莓等,是著名的水果;扁桃仁和杏仁是著名的干果。
各有许多优良品种,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
桃仁、杏仁和扁桃仁可榨油。
地榆、龙芽草、翻白草、郁李仁、金瑛子和木瓜等可以入药。
各种悬钩子、野蔷薇和地榆的根皮可以提取单宁,供工业原料。
玫瑰、野蔷薇、香水月季等的花瓣可以提取芳香油,供制高级香水及饮料。
生药材鉴定
茅莓
本品长短不一,枝和叶柄具小钩刺,枝表面红棕色或枯;质坚,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髓。
叶多皱缩破碎,上面黄绿色,下面灰白色,被柔毛。
枝上部往往附枯萎的花序,花瓣多已掉落,萼片黄绿色,外卷,两面被长柔毛。
气微弱,味微苦涩。
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茅莓水提醇沉法所得提取物(以下简称水提取物)10g/kg,20g/kg,40g/kg分别给小鼠灌胃,连续3d,可使出血时间缩短25%-37%,凝血时间也明显缩短,有加速止血的作用。
2.抗血栓形成:血栓形成试验表明,水提取物2g/kg灌胃,连续3d,可使其血栓形成明显抑制,并明显缩短其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提示茅莓能提高体内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
茅莓
3.抗心肌缺血:茅莓水提物6g(生药)/kg给大鼠灌胃,连续3d,最后1次给药后1h处动物,摘取心脏,作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结果表明茅莓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
按上法给药也可明显对抗由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缺血性心电改变。
此外,小鼠常压和低压缺氧耐力试验表明,茅莓水提物灌胃可使动物耐缺氧能力明显增强。
4.毒性:以茅莓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剂量达80g/kg,除稍有厌食,偶见稀便外,无其他明显中毒症状。
故其最大耐受量(小鼠口服)大于80g/kg,该剂量已相当于人用量133倍。
临床应用
(一)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茅莓鲜草90克,茵陈60克,走马胎、茅莓
龙胆草、冬瓜仁、泽泻各30克川栋子15克,土鳖、三棱各12克,当归、马勃、蜂房各9克水煎2次分服。
每次冲服守宫末1.5克。
继续服用能使发热尿赤、胸腹胀痛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软缩,延长生存期。
茅莓根、老鼠勒、铁包金、入地金牛、白茅根各60克,土鳖、赤芍、红花、桃仁各12克,蜂房6克,蜈蚣10条水煎服。
用12碗水煎至2碗,分2次服,日1剂。
能止血祛痰,使咯血胸痛、咳痰难排等症状消失,胸片复查,癌灶逐渐缩小。
茅莓根60克,七星剑、假均叶各30克加水浓煎成100毫升,过滤去渣,为消水,只得用滴鼻,每次3~6滴,日3次。
同时用:茅莓根、丹参、茜草、蒺藜、七星剑、穿破石各15克水煎3次分服,为消汤。
能清热解毒,使用权鼻寒畅通,癌肿缩小枯萎。
如食管癌茅莓根30克,走马胎、玄参、瓜萎皮各15克,麦冬、赤芍各12克,连翘、浙贝、桃仁、蜂房各9克,马勃、红花各6克,大黄3克,白矾(冲)2克水煎2次分服。
能消肿解毒,消除阻梗,使吞咽顺利,病灶逐渐消失。
茅莓(二)止血消肿,用于血出肿痛:丝虫腿肿鲜茅莓根500克洗净,去外层粗皮,切碎,用白酒1000毫升浸10~15天,过滤,去渣。
每服30毫升,日1次,睡前服。
连服用4天为1疗程,可以消肿。
带虫期病人服药15~180日复查,多获转阴。
茅莓
骨髓炎:鲜茅莓根适量去粗皮,用烧酒少许同捣烂,外敷患处,日2次。
同时,用茅莓全草60克,水煎服,日1剂。
(三)清热利湿:用于湿热尿淋:尿淋结石鲜茅莓根或全草120克切碎,加酒或食醋120克,水适量,煎1小时,取汁,顿服或分2次服。
(四)有利尿排石作用:排石时间最知3小时,最长14天,平均4~6天。
排出的结石最大直径0.6厘米;如为多发性结石,服药后不能一次排尽,一般需5天左右才能排完。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除疥,杀虫,出汗斑,洗疳痔:浸酒治瘰疠;十蒸九晒治吐血,止牙痛。
2.《本草求源》:止刀伤血。
3.《南宁市药物志》:散瘀,止痛,化痰。
治跌打,咳嗽,产后瘀痛,赤痢,热眼
栽培管理简介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气候,耐热,耐寒。
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种植。
茅莓
栽培技术:用分株繁殖法。
于冬季落叶后或早春萌芽前,在老树的株丛旁边挖取带有侧根的枝条,分成单株,剪去顶端部分枝条,用黄泥浆水浆根,按行株距40cm×30cm开穴定植,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及压实,淋透水。
田间管理:栽后1-2年,每年中耕除草2-3次,追施人畜粪水1次。
中药材
HerbaRubiParvifolii(英)JapaneseRaspberryHerb别名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parvifloliusL.的茎叶。
植物形态落叶小灌木,被短毛和倒生皮刺。
三出复叶互生,顶端小叶较大,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5~5cm,宽2~5c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疏生长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花萼5裂,被长柔毛或小刺;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生于凸起的花托上。
聚合果球形,熟时红色可食。
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路旁,荒地灌丛中和草丛中。
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
采制夏季采收茎叶,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叶含鞣质;预试茎含酚类、鞣质。
性味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杀虫。
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
版本二别名蛇泡_、三月泡、红梅消、虎波草、薅秧_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parvifolius.,以根或茎、叶入药。
秋季挖根,夏秋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性味归经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熏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用价值
茅莓(红梅消、蛇泡勒、薜秧麋)[药物]为植物蔷薇科茅莓RubusparuifoliusL.的全草和根。
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秋季采挖,切段,晒干,生用。
亦用鲜品。
[药化]含黄酮甙、糖类及鞣质。
[药理](1)在体内显抗肿瘤的治疗作用。
(2)浓煎剂能止血,并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
(3)浸出液在试管内对金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及猪霍乱弧菌均有抑菌作用。
[药性]苦、凉。
归肝、胃、肺、膀胱经。
[药效]败毒抗癌、止血消肿、清热利湿。
[药用](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肝癌茅莓鲜草90克,茵陈60克,走马胎、龙胆草、冬瓜仁、泽泻各30克川栋子15克,土鳖、三棱各12克,当归、马勃、蜂房各9克水煎2次分服。
每次冲服守宫末1.5克。
继续服用能使发热尿赤、胸腹胀痛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软缩,延长生存期。
肺癌茅莓根、老鼠勒、铁包金、入地金牛、白茅根各60克,土鳖、赤芍、红花、桃仁各12克,蜂房6克,蜈蚣10条水煎服。
用12碗水煎至2碗,分2次服,日1剂。
能止血祛痰,使咯血胸痛、咳痰难排等症状消失,胸片复查,癌灶逐渐缩小。
鼻咽癌茅莓根60克,七星剑、假均叶各30克加水浓煎成100毫升,过滤去渣,为消水,只得用滴鼻,每次3-6滴,日3次。
同时用:茅莓根、丹参、茜草、蒺藜、七星剑、穿破石各15克水煎3次分服,为消汤。
能清热解毒,使用权鼻寒畅通,癌肿缩小枯萎。
食管癌茅莓根30克,走马胎、玄参、瓜萎皮各15克,麦冬、赤芍各12克,连翘、浙贝、桃仁、蜂房各9克,马勃、红花各6克,大黄3克,白矾(冲)2克水煎2次分服。
能消肿解毒,消除阻梗,使吞咽顺利,病灶逐渐消失。
(2)止血消肿,用于血出肿痛:丝虫腿肿鲜茅莓根500克洗净,去外层粗皮,切碎,用白酒1000毫升浸10-15天,过滤,去渣。
每服30毫升,日1次,睡前服。
连服用4天为1疗程,可以消肿。
带虫期病人服药15-180日复查,多获转阴。
骨髓炎肿鲜茅莓根适量去粗皮,用烧酒少许同捣烂,外敷患处,日2次。
同时,用茅莓全草60克,水煎服,日1剂。
(3)清热利湿,用于湿热尿淋:尿淋结石鲜茅莓根或全草120克切碎,加酒或食醋120克,水适量,煎1小时,取汁,顿服或分2次服。
有利尿排石作用,排石时间最早3小时,最长14天,平均4-6天。
排出的结石最大直径0.6厘米;如为多发性结石,服药后不能一次排尽,一般需5天左右才能排完。
[药量]煎剂:30~60克(鲜品倍量)。
酒剂:50%,30毫升。
外用:适量。
孕妇忌服。
红梅消金雀根菟丝子能治阳痿吗?茅莓?Herba?Rubi?Parvifolii?(英)Japanese?Raspberry?Herb?别名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parviflolius?L.的茎叶.?植物形态落叶小灌木,被短毛和倒生皮刺.三出复叶互生,顶端小叶较大,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5~5cm,宽2~5c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疏生长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花萼5裂,被长柔毛或小刺;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熟时红色可食.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于山坡,路旁,荒地灌丛中和草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采制夏季采收茎叶,晒干或鲜用.?化学成分叶含鞣质;预试茎含酚类,鞣质.?性味性平,味甘,酸.?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
茅莓别名三月泡,红梅消,蛇泡勒.此药用根,挖掘后洗净切片,切片可见中心色红,向四周化散,整片呈淡红色,故称红梅消.晒干后则成淡,药名从另一个角度提示了临床要用鲜药,不宜久贮的特点.参考常用中草药手册,本品味甘苦微寒,功效为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部分药书上还载有杀菌止痛,活血止血,滋阴壮阳功效.我结合各家临床经验,以为此药功效,可用数语概括:清肝解毒,活血通络,祛湿强阴.
一,清肝解毒:临床用于肝炎治疗,常取红梅消30克,虎杖30克,广郁金9克,红木香30克为主方加减,又称“双红合剂”(红梅消,红木香),适应各种肝炎的治疗.
二,活血通络:临床用于风湿痹症治疗,常用红梅消30克,虎杖30克(清热解毒,退黄利湿,通经止关节酸痛),红木香(芳香理气,消胀除积,能止肝胃气痛,并有活血通络止痛之功)30克,枸骨根30克(祛风止痛);并能内消痈肿,配合忍冬藤,鸡血藤更有捷效.
三,祛湿强阴:祛湿功效,上述二例已可证实,强阴之功,犹特别见于治疗阳萎症,参阅浙江中草药资料,有红梅消60克,金雀根30克(补益肾气),菟丝子15克治疗阳萎经验方.
关于红梅消的功效与作用和中药红梅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谁知道2、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3、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固精、止血、解毒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谁知道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_子,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烘焙干燥后所得。
此外,五倍子还是一种药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能耐一定寒冷和干旱。
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或石灰岩的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耐瘠薄,不耐水湿。
根系发达,有很强的萌蘖性。
五倍子有这些功效与作用:
1、防治水田皮炎:
五倍子一斤研成细末,放入白醋8斤中溶解,在下水田前,涂抹四肢受水浸泡处,使呈一黑色保护层。
如已患水田皮炎,涂抹后半至一天内,患处渗出停止,疼痛减轻。
2.治疗盗汗:
五倍子研成细末,每晚睡前取1~3钱,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窝,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重症每晚可敷2次。
一般1~3次即可生效。
共观察肺结核、矽肺合并肺结核等病的盗汗患者61例,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
3.治疗宫颈糜烂:
用五倍子、枯矾各等量研细末,加甘油调成糊剂,用带线的小纱布块涂药贴塞于宫颈糜烂处,12小时后取出。
每周复查一次。
观察18例,4例糜烂处完全光滑,14例好转。
4.治疗枕部疖肿:
先剃光枕部头发,清洁消毒后拔除疖子脓栓,用五倍子粉适量与醋调成膏状敷于疖肿上,厚约2毫米。
每日更换1~2次,每次换药需清洁创面。
共治20例,除2例不断出现新疖外,余18例均经3~9天治愈。
5.治疗睫毛倒卷:
用五倍子一两研细末,加入蜂蜜或醋适量,调匀拌成糊状。
用时先洗净眼睑皮肤,然后再将适量的糊剂涂于距睑缘2毫米处,每日1次,一般连涂3~10次可望倒睫矫正。
6.用于拔牙创止血:
牙齿拔除后,如继续出血不止,可用五倍子粉末适量撒于创内(避免唾液浸入),3~5分钟内拔牙创表面即为一层黄白色薄膜所覆盖,血块凝固于薄膜之下,无需咬棉纱条压迫。
上颌牙拔除,粉末撒入不易,有时须稍加压迫以促进血块凝固。
试用此法于拔牙后止血54人(63只牙),止血效果均满意。
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功能: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主治: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1、清肺、敛肺止咳:用于肺虚久咳。
2、涩肠止泻:因为它的味道酸涩,有收涩的作用,可以用于久泻、久痢,还可用于脱肛收涩。
3、止血:用于便血,痔疮出血、肛裂出血,甚至于外伤出血。
4、涩精:主要用于男子遗精。
5、敛汗:主要用于白天出汗或者是夜间出汗的收涩。
6、敛疮收口:主要用于人体虚弱造成的伤口久溃不愈。
扩展资料
分布范围
我国除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外,其余省区均有,生于海拔170-2700米的向阳山坡、沟谷、溪边的疏林或灌丛中。
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和朝鲜。
我国五倍子的主要产地集中分布于秦岭、大巴山、武当山、巫山、武陵山、峨眉山、大娄山、大凉山等山区和丘陵地带。
垂直分布为海拔250-1600米,以500-600米较为集中。
角倍类五倍子主产于贵州遵义、道真、湄潭、习水、务川、石阡、印江、思南、镇远、施秉、室安、福泉。
四川大竹、峨眉、点江、绵竹;湖北利川、宣恩、恩施、来凤、咸丰、鹤峰、建始、巴东、长阳;湖南桑植、大庸、龙山、永顺、慈利、晃县;云南盐津、彝良、昭通。
广西龙胜、桂林、柳州。
肚倍类五倍子主产于湖北竹山、房县、竹溪、均县;陕西西乡、洋县、城固、旬阳、白河、安康。
江西等地方。
五倍子(漆树科盐肤木属植物)
人民网-五倍子洗剂治肛周湿疹
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固精、止血、解毒五倍子还是一种药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然而五倍子有些什么功效呢?五倍子的作用又有哪些呢?亲,您一定也想了解吧。
那么我们一起往下阅读吧^_^
五倍子的功效:
成分:盐肤木虫瘿含大量五倍子鞣酸及树脂、脂肪、淀粉
性味:酸;涩;寒
归经:入肺、胃、大肠经
功效: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
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
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五倍子的作用:
中药材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干燥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
其性寒,味酸、涩,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等功效,主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便血痔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等症。
药理作用
1、收敛作用
五倍子含有鞣酸,有沉淀蛋白质的作用,皮肤溃疡面、黏膜与其接触后,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起收敛作用,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呈止血作用。
腺细胞的蛋白质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使黏膜干燥,神经末梢蛋白质的沉淀,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现象。
五倍子中所含鞣酸对正常小肠运动无甚影响,但由于其收敛作用而减轻肠道炎症,故可制止腹泻。
2、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五倍子煎剂对金**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经用提出其鞣酸后的五倍子液仍有抑菌作用。
但五倍子心部的煎剂无抗菌作用。
3、其他作用
五倍子煎剂对接种于鸡胚的流感甲型PR8株病毒有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的鞣酸有关。
体外杀精试验表明:10{bf}五倍子甘油溶液(1:1)有杀精子作用。
鞣酸可与若干金属、生物碱或甙类形成不溶解化合物,因而可用作解毒剂。
药典摘录:
①《本草拾遗》:"治肠虚泄痢,热汤服。
"
②《日华子本草》:"治中药毒,消酒毒。
"
③《开宝本草》:"疗齿宣疳_,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疮,瘙痒脓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
"
④《本草经》:"生律液。
"
⑤《本草衍义》:"口疮,以末掺之。
"
⑥《本草衍义补遗》:"菩收顽痰,解诸热病。
"
⑦《本草荤筌》:"煎汤洗眼目,消亦目止疼,专为收敛之剂。
"
⑧《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
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用于火伤及烫伤。
"
五倍子的注意事项:
外感风寒或肺有实热之咳嗽及积滞未清之泻痢忌服。
五倍子的知识扩展:
五倍子临床应用
1、防治水田皮炎
五倍子一斤研成细末,放入白醋8斤中溶解,在下水田前,涂抹四肢受水浸泡处,使呈一黑色保护层。
如已患水田皮炎,涂抹后半至一天内,患处渗出停止,疼痛减轻。
2、治疗盗汗
五倍子研成细末,每晚睡前取1~3钱,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窝,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重症每晚可敷2次。
一般1~3次即可生效。
共观察肺结核、矽肺合并肺结核等病的盗汗患者61例,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
3、治疗宫颈糜烂
用五倍子、枯矾各等量研细末,加甘油调成糊剂,用带线的小纱布块涂药贴塞于宫颈糜烂处,12小时后取出。
每周复查一次。
观察18例,4例糜烂处完全光滑,14例好转。
4、治疗枕部疖肿
先剃光枕部头发,清洁消毒后拔除疖子脓栓,用五倍子粉适量与醋调成膏状敷于疖肿上,厚约2毫米。
每日更换1~2次,每次换药需清洁创面。
共治20例,除2例不断出现新疖外,余18例均经3~9天治愈。
5、治疗睫毛倒卷
用五倍子一两研细末,加入蜂蜜或醋适量,调匀拌成糊状。
用时先洗净眼睑皮肤,然后再将适量的糊剂涂于距睑缘2毫米处,每日1次,一般连涂3~10次可望倒睫矫正。
6、用于拔牙创止血
牙齿拔除后,如继续出血不止,可用五倍子粉末适量撒于创内(避免唾液浸入),3~5分钟内拔牙创表面即为一层黄白色薄膜所覆盖,血块凝固于薄膜之下,无需咬棉纱条压迫。
上颌牙拔除,粉末撒入不易,有时须稍加压迫以促进血块凝固。
试用此法于拔牙后止血54人(63只牙),止血效果均满意。
其他多种用途
外洗:取五倍子90克煎水,滤渣备用。
先将头发用洗发水洗净,再用此药液泡洗擦干即可。
此法对头部脂溢性皮炎有疗效。
漱口:取五倍子适量煎水,每天用以漱口3~4次。
可治疗急慢性口腔炎、齿龈炎、风火牙疼。
此外,对急慢性咽炎和扁桃体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填脐:取五倍子粉适量调食醋,填满肚脐。
外用纱布包好,每日睡前敷定,次日晨起清洗。
此法用于治疗小儿遗尿、男子遗精、妇女子宫脱垂效果显著。
浸泡:取五倍子300克,煎水1盆,浸泡双脚15分钟,每日1次。
可治疗脚生湿疹和脚癣。
也可浸泡用以治疗痔疮。
特别提醒:
以上关于中药材五倍子的介绍内容由植物之家网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五倍子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