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洗手液大全

本草堂抑菌液-本草抑菌液是碘酒吗

本草堂抑菌液-本草抑菌液是碘酒吗

不行的,脚气一般都是因为不注意卫生引起的,要想祛除脚气就要从个人卫生开始注意,再搭配上足宜舒涂抹使用,十多天脚气就会好转。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

A:平时注意每天换鞋,每天回来后放置通风处,隔天再穿。

B:每天晚上用开水把盐冲至完全溶解,晾温泡脚即可。

C:有脚气的朋友一定要选择皮质的或是布质的鞋。

D:经常烫洗袜子,保持脚部干燥。

碘酒和碘酊一样吗?

碘酒就是碘酊,药店你去说碘酒或者碘酊都行,都给你你看上面的浓度都是百分之二不过擦了碘酒还得再擦酒精脱碘。 化脓还是脂肪液化闻一下就能识别的,脂肪液化基本上没有味道,而化脓的伤口会有一种臭味。

本人判断是脂肪液化,因为楼主说没有流多少血,这种地方的脂肪比较厚,再加上现在天气比较热,再说化脓也不会一直流,所以不用担心,不流的差不多伤口是不容易好的,定时用双氧水清洗一下,流的差不多的时候伤口就快愈合了。

一般的消炎液含碘的成分吗

海德润 碘酊会员价:¥2.50 问:答:碘酒和碘酊是一样的。碘酊俗称碘酒,医学上一般称碘酊,是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的消毒防腐剂,其作用机制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亡,对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碘酊的功能主要用作皮肤及注射前、手术部位的消毒。是家庭常备消毒药品。 此外其他家庭常用的外用消毒药品还有以下几种: 酒精。能使蛋白变性,故有杀菌作用,常用浓度为70%,浓度较低或较高均减少其效力,一般用作皮肤及器械消毒。50%酒精可用于涂擦长期卧床病人皮肤,以防止褥疮;也可涂布全身皮肤,主要涂在腋窝、腹股沟、颈部等大动脉部位用作高烧时物理降温。 红汞。俗称红药水,因汞离子能沉淀蛋白质,故有抑菌及杀菌作用,常用的是1%—2%汞溴红溶液,刺激性小,但消毒作用较弱,穿透性和抑菌效果亦差,只适用于皮肤 粘膜擦伤或较小创面的消毒,对皮肤创面较大较深的伤口不宜使用。有机物及碱性环境可减弱其作用,对汞过敏者忌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与碘酒涂擦同一伤口,因碘可与红汞起化学反应,生成剧毒的碘化汞,既失去了杀菌作用,又会刺激腐蚀皮肤,还易引起汞中毒。 龙胆紫。俗称紫药水,常用的是1%—2%水溶液或酒精溶液,杀菌力低于碘酊而高于红汞,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霉菌有效,尤其是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念珠菌等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常用来治疗皮肤粘膜的创伤感染,皮肤湿疹、鹅口疮、口腔溃疡、舌炎等,小面积的皮肤烧伤(Ⅰ度)也可涂擦。但伤口已化脓时不宜使用,因龙胆紫有收敛作用,会在伤口表面形成一层痂膜,使坏组织中的脓液难以排出而向深部扩散,加重感染。此外,龙胆紫可使皮肤残留紫色斑痕,有报道称长期大量使用有致 癌作用,因此对较大皮肤创伤以不用为好。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外用消毒药物应有鲜明的标签,并放在小孩接触不到的地方,防止发生误用误服。

医用消毒剂是什么

一般的消炎液含碘的成分吗

不是.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染色用的碘液是碘化钾的水溶液.

酒精的作用是使细菌蛋白变性,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碘伏属于抑制细菌生长的抑菌剂。但是伤口方面用碘伏比较不疼,酒精接触伤口和粘膜会很疼。

皮肤消毒液的作用是什么

推荐万籁股份生产的CELA免洗皮肤粘膜消毒液(日本专利技术,日本宝妈的信赖之选),用于人体皮肤粘膜免洗消毒、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伤口创面消毒(不增加疼痛感)、阴道粘膜消毒。CELA水还可以适用于婴幼儿、孕妇群体。

1、醇类消毒剂:

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

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2、含氯消毒剂:

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

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具等的消毒。

次氯酸消毒剂除上述用途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表面、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3、二氧化氯消毒剂

活化后二氧化氯含量≥2000mg/L,无需活化产品依据产品说明书。

适用于水(饮用水、医院污水)、物体表面、食饮具、食品加工工具和设备、瓜果蔬菜、医疗器械(含内镜)和空气的消毒处理。

4、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以H2O2计)质量分数3%~6%。

5、过氧乙酸消毒剂:

过氧乙酸(以C2H4O3计)质量分数15%~21%。

适用于物体表面、室内空气消毒、皮肤伤口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的消毒。

6、含碘消毒剂

碘酊:有效碘18g/L~22g/L,乙醇40%~50%。

碘伏:有效碘2g/L~10g/L。

碘酊:适用于手术部位、注射和穿刺部位皮肤及新生儿脐带部位皮肤消毒,不适用于黏膜和敏感部位皮肤消毒。

碘伏:适用于外科手及前臂消毒,黏膜冲洗消毒等。

7、含溴消毒剂

溴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质量分数92%~95%,有效卤素(以Cl计)质量分数54%~56%。

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质量分数96%~99%,有效溴(以Br计)质量分数107%~111%。

适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

8、酚类消毒剂

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织物等消毒。

摘要:我们经常在医院打针、医疗,会用棉棒涂抹一些消毒液进行消毒,这些皮肤消毒液能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的病原微生物。皮肤消毒液主要用于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术野皮肤消毒、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等,具有消毒、杀菌、抑菌的作用,一般有效期会在产品上注明。常用的皮肤除菌液有乙醇消毒液、碘与聚维酮碘、氯己定、季铵盐类化合物和三氯生五种。下面来了解一下皮肤消毒液的作用和种类吧!皮肤消毒液的作用是什么

皮肤消毒液,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用于皮肤消毒的消毒液,皮肤消毒液通常刺激性较小,主要作用是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术野皮肤消毒、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等。皮肤消毒液不仅具有消毒作用,使用完后皮肤表面细菌滋生很慢,因为它具有抑菌、杀菌作用。使用皮肤消毒液要注意皮肤消毒前要视皮肤的污染情况对皮肤进行不同的清洁。消毒时以肌内、皮下、静脉注射及针灸部位和各种诊疗性穿刺应以注射和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涂擦,涂擦范围直径≥5cm,涂擦2~3遍,或遵循所用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使用即可。

皮肤消毒液有效期

皮肤消毒液的有效期应参照使用说明书,消毒液一经打开,应在有效期之前用完。无明确规定使用期限的应根据使用方法及频次、环境温湿度等因素确定使用期限,确保微生物污染指标低于100CFU/ml。连续使用最长不应超过17天。

常用的皮肤除菌液有哪些

1、乙醇消毒液

乙醇(酒精)具有可靠的杀菌作用,一般用于皮肤消毒的制剂中含有的是乙醇、丙醇或异丙醇。对最常用的乙醇而言,60.0%~80.0%是最有效浓度。由于蛋白质在缺水条件下不容易发生变性,因此更高的浓度反而会降低杀菌效果。乙醇用于皮肤能快速杀菌,但是没有持久活性。然而使用乙醇手消毒液后,细菌在皮肤上繁殖很慢,可能由于乙醇对皮肤上的很多细菌有致命的杀灭作用。此外,乙醇与其他化学抗菌剂配伍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2、碘与聚维酮碘

碘是被临床广泛应用的皮肤消毒剂,碘分子能快速渗透细胞壁,通过形成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导致蛋白合成困难和细胞膜改变。临床常用的含碘制剂主要是碘酊(碘酒)、碘伏和聚维酮碘溶液。聚维酮碘是当前最主要的含碘皮肤消毒剂,也是皮肤黏膜消毒剂。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结合而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其所含表面活性成分能改变溶液对物体的湿润性,可在皮肤表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杀菌薄膜。具有协助碘穿透有机物作用,并能乳化脂肪,缓慢持久的释放有效碘,加强碘的杀菌作用。

3、氯己定

氯己定属于双胍类抗菌剂,具有毒性低、刺激性小、抗菌谱广等特点,主要用作皮肤及黏膜的抗菌处理。氯己定本身难溶于水,但是葡萄糖酸的形式是水溶性的。抗菌活性是黏附并破坏细胞浆膜,导致细胞内容物沉淀。氯己定的即刻抗菌活性比乙醇慢。它具有很好的抗革兰阳性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作用较弱,对分枝杆菌属作用小,对芽胞无效。体外试验显示对有膜的病毒如疱疹病毒、HIV、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和RSV有效,但明显对无膜的病毒如轮状病毒、肠道病毒和腺病毒有效性较低。

4、季铵盐类化合物

季铵盐是一大类结构复杂多变的化合物。其中烷基苯扎氯胺(苯扎溴铵)已经在临床广泛使用。其他用作消毒剂的化合物包括苯扎氯胺、苯扎溴胺。其抗菌活性主要是吸附细胞浆膜,,随之出现低分子细胞质缺乏。季铵盐类抗菌剂抑菌和杀菌浓度较低,毒性与刺激性小,使用方便,性质稳定,曾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发现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抗菌剂尽管抑菌作用很强,但杀菌谱较窄:对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差,对结核分枝杆菌和细菌芽胞则基本无效;仅可灭活亲脂病毒,而对亲水病毒作用较差。

5、三氯生

三氯生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菌剂。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发,广泛用于肥皂、牙膏、洗面奶、洗手液等消费品中供医护人员和公共场所使用。抗菌浓度为0.2%~2.0%。三氯生的抗菌活性是进入细菌细胞而影响细胞浆膜和RNA、脂肪酸和蛋白质合成。三氯生有一定的抗菌谱,但是偏向于抑菌。三氯生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强于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三氯生对分枝杆菌属和假丝酵母菌属有一定的活性,但是对细丝真菌的活性较弱。大量研究显示,用三氯生洗手后菌落的降低数比氯己定、聚维酮碘和乙醇产品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