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洗手液大全

冰醋酸抑菌液成分表分析-冰醋酸抗菌剂作用

冰醋酸抑菌液成分表分析-冰醋酸抗菌剂作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通用名称 5 英文名称 6 氨芐青的别名 7 分类 8 氨芐青的药理作用 9 氨芐青的药代动力学 10 氨芐青的适应证 11 氨芐青的禁忌证 12 注意事项 13 氨芐青的不良反应 14 氨芐青的剂型和规格 15 氨芐青的用法用量 15.1 肌内注射 15.2 静脉滴注 16 氨芐青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17 氨芐青的贮存 18 氨芐青的临床应用 19 氨芐西林中毒 19.1 临床表现 19.2 治疗 20 氨芐西林的药典标准 20.1 品名 20.1.1 中文名 20.1.2 汉语拼音 20.1.3 英文名 20.2 结构式 20.3 分子式与分子量 20.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20.5 性状 20.5.1 比旋度 20.6 鉴别 20.7 检查 20.7.1 酸度 20.7.2 溶液的澄清度 20.7.3 有关物质 20.7.4 N,N二甲基苯胺 20.7.5 水分 20.7.6 炽灼残渣 20.7.7 重金属 20.8 含量测定 20.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0.8.2 测定法 20.9 类别 20.10 贮藏 20.11 版本 21 参考资料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氨芐西林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氨芐西林 已经自动替换为 氨芐青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ān biàn qīng

2 英文参考

Ampicillin

3 概述

氨芐青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青霉素类药。氨芐青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其抗菌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相同,特点是广谱,不耐青霉素酶。用以治疗敏感细菌所引起的呼吸道、胃肠道、尿路、软组织、脑膜炎、败血症和心内膜炎等感染。可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内注射应用。吸收后分布良好,注射给药后,脑脊液、胸腹水、关节腔和支气管分泌液中均可达有效治疗浓度。

氨芐青为国家基本药物。

4 通用名称

氨芐青

5 英文名称

Ampicillin

6 氨芐青的别名

氨芐西林霉素;安比林;安比西林;安比先;安必林;安必仙;安必欣;氨西林;氨芐西林;氨芐三水酸;三水合氨芐西林霉素;氨芐西林霉素三水酸;氨芐西林霉素三水物;芐那消

7 分类

抗微生物药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半合成青霉素类

8 氨芐青的药理作用

氨芐青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抗菌机制是阻止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故不仅能抑制其增殖,而且能直接杀灭细菌。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青霉素近似,对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优,对其他菌的作用则较差,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萄球菌无效。革兰阴性菌中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大肠埃希菌、伤寒与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布氏杆菌等对本品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肺炎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本品不敏感。[1]

9 药代动力学

肌内注射0.5g后,于0.5~1小时达到血药峰浓度12μg/ml;静脉注射0.5g后,15分钟和4小时后血药浓度分别为17μg/ml和0.6μg/ml。广泛分布于胸腹腔积液、关节腔积液、房水和乳汁中,且浓度较高。胆汁中浓度高于血药浓度数倍。可透过胎盘屏障,但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能力低。蛋白结合率为20%~25%。半衰期约为1.5小时,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可延长至7~20小时。12%~50%的药物在肝脏代谢,部分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1]

氨芐青给药后吸收良好。正常人空腹口服0.5g、1g,2h后达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5.2μg/ml、7.6μg/ml;肌内注射0.5g,0.5~1h达血药浓度峰值,约为12μg/ml;静脉注射0.5g后15min和4h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7μg/ml、0.6μg/ml。新生儿和早产儿肌内注射10mg/kg、25mg/kg后1h,血药浓度达峰值,分别为20μg/ml、60μg/ml。药物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广泛。胸腹腔积液、关节腔积液、眼房水、乳汁中药物浓度较高。氨芐青在胆汁中的浓度高于血药浓度数倍;肺部感染患者的支气管分泌液中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1/50;孕妇血清中药物浓度明显低于妊娠期。氨芐青可透过胎盘屏障,羊水中可持续保持一定血药浓度。氨芐青透过正常脑膜能力低,正常脑脊液中仅含少量药物,但在脑膜发炎时药物浓度明显增加。氨芐青分布容积为0.28L/kg,蛋白结合率为20%~25%。

健康成人半衰期为1.5h,新生儿和早产儿半衰期为1.0~1.2h。12%~50%的药物在肝脏内代谢。氨芐青肾清除率比青霉素略缓,部分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24h尿中排药在口服为20%~60%,肌内注射为50%,静脉注射为70%。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可延长至7~20h。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药物,但腹膜透析对氨芐青的清除无影响。

10 适应证

氨芐青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肠道感染以及脑膜炎、软组织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1]

11 禁忌证

对氨芐青或其他青霉素类过敏者禁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等患者避免使用。[1]

12 注意事项

(1)用药期间如出现严重的持续性腹泻,可能是假膜性肠炎,应立即停药,确诊后采用相应抗生素治疗[1]。

(2)在弱酸性葡萄糖液中分解较快,宜选用中性输液作溶媒。溶解后立即使用。[1]

其他同青霉素[2]:

(1)首先详细询问过敏史,有过敏史者一般不宜做皮试。

(2)用药前要按规定方法进行皮试(浓度为500单位/ml,皮内注射0.05~0.1ml)。

(3)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应立即肌内注射0.1%的肾上腺素0.5~1ml,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1次,同时配合其他对症治疗。

(4)本品不宜鞘内注射,可经肌内或静脉给药,当成人一日剂量超过500万单位时宜静脉绘药。静脉给药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50万单位,且宜分次快速滴入,一般每6小时1次,以避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5)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慎用,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调整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6)大剂量给药时,应考虑到带入的钠离子或钾离子,可引起高钠血症或高钾血症。青霉素钠100万单位含钠离子1.7mmol(39mg);青霉素G钾100万单位含钾离子1.5mmol (65mg)。

(7)本品水溶液不稳定,易水解,因此注射液应新鲜配制,必须保存时,应置冰箱冷藏,24小时内用完。

13 不良反应

氨芐青的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似,过敏反应常见皮疹和荨麻疹,较其他青霉素类发生率高。偶见过敏性休克、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少见肝功能异常,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发生抽搐等神经症状。[1]

氨芐青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较为多见。

1.皮疹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5天,呈荨麻疹或斑丘疹,前者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典型皮疹,后者对氨芐青有一定的特异性。注射给药的发生率高于口服者。

2.偶见用药后致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3.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发生间质性肾炎。

4.少数患者用药后偶见肝功能异常。

5.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发生抽搐等神经系统毒性症状。婴儿用药后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前囟隆起。

6.氨芐青相关性肠炎极为罕见。

14 剂型和规格

(1)(钾盐)注射用无菌粉末:①0.25g (40万单位);②0.5g (80万单位)。

(2)(钠盐)注射用无菌粉末:①0.24g (40万单位);②0.48g (80万单位);③0.96g(160万单位)。

15 氨芐青的用法用量 15.1 肌内注射

[1]

①成人,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

②小儿,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一次。

③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一周以上者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

15.2 静脉滴注

[1]

适用于重症感染。

①成人,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静脉滴注。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50万单位。

②儿童,一日5万~20万单位/kg,分2~4次静脉滴注。

③新生儿(足月产):用量同肌内注射。

16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和磺胺类药物合用,可减少青霉素类药物的排泄,使青霉素类血药浓度升高,作用增强,但毒性反应也可能增加[1]。

(2)与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和磺胺类等抑菌药合用,可能降低本品抗菌作用[1]。

氨芐青与氯霉素联合应用后,在体外对流感杆菌的抗菌作用影响不一。氯霉素在高浓度(5~10mg/L)时对氨芐青无拮抗现象,在低浓度(1~2mg/L)时可使氨芐青的杀菌作用减弱,但对氯霉素的抗菌作用无影响。且两药合用于治疗细菌性脑膜炎时,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比两药单用时高。

(3)与华法林合用,可加强抗凝血作用[1]。

(4)同时服用避孕药,可能影响避孕效果[1]。

氨芐青能 *** 雌激素代谢或减少其肠肝循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药效。

(5)卡那霉素可增强氨芐青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肠杆菌属的体外抗菌作用。

(6)庆大霉霉素可增强氨芐青对B组链球菌的体外杀菌作用。

(7)氨芐青与棒酸联用,可使对产β内酰胺酶的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从64μg/ml降至4μg/ml。

(8)林可霉素可抑制氨芐青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9)别嘌醇可使氨芐青皮肤黏膜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多见于高尿酸血症者。

(10)氯喹可减少氨芐青吸收量达19%~29%。

(11)氨芐青在弱酸性葡萄糖液中,分解较速,宜用中性液体作溶剂。

17 氨芐青的贮存

干燥、冷暗处保存。勿置冰箱中,以免瓶装品吸潮。[1]

18 氨芐青的临床应用

氨芐青适用于治疗一般轻症感染。常用于由淋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肠球菌所致的急性泌尿道感染。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肠球菌性心内膜炎疗效较好。

19 氨芐青中毒

氨芐青(氨芐西林霉素、安比青霉素)用以治疗敏感细菌所引起的呼吸道、胃肠道、尿路、软组织、脑膜炎、败血症和心内膜炎等感染。可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内注射应用。吸收后分布良好,注射给药后,脑脊液、胸腹水、关节腔和支气管分泌液中均可达有效治疗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20%,半衰期l~1.5h。成人常用量2~4g/d,分4次口服;肌肉注射4~6g/d,均分4次;静脉滴注4~12g,均分2~4次。[3]

19.1 临床表现

[4]

1.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较多见。其中以皮疹最常见,发生率达3.1%~l8%,常在治疗开始后7~12d出现,呈荨麻疹或斑丘疹。注射给药的皮疹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肾功能不全者,皮疹的发生率也高。有引起剥脱性皮炎的报道。曾报道8例发生过敏性皮炎的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应考虑为变态反应性肝损伤。

2.曾报道一患者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原有的高血压恶化,从130/90 mmHg升到230/130mmHg,伴胸闷、头部剧烈疼痛。

3.尿路感染者应用本品中可出现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及白色念珠菌的二重感染。

19.2 治疗

氨芐青中毒的治疗要点为[5]:

1.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同青霉素。

2.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血液中本品,腹膜透析无效。

20 氨芐青的药典标准 20.1 品名 20.1.1 中文名

氨芐青

20.1.2 汉语拼音

Anbianxilin

20.1.3 英文名

Ampicillin

20.2 结构式 20.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16H19N3O4S·3H2O 403.45

20.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三水化合物。按无水物计算,含氨芐青(C16H19N3O4S)不得少于96.0%。

20.5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

本品在水中微溶,在三氯甲烷、乙醇、或不挥发油中不溶;在稀酸溶液或稀堿溶液中溶解。

20.5.1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5mg的溶液,在60℃水浴上加热使溶解,冷却,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E),比旋度为+280°至+305°。

20.6 鉴别

(1)取本品和氨芐青对照品适量,分别加磷酸盐缓冲液(取无水磷酸氢二钠0.50g与磷酸二氢钾0.301g,加水溶解使成1000ml,pH值为7.0)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含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等量混合,作为混合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丙酮-水-甲苯-冰醋酸(65:10:10:2.5)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0.3%茚三酮乙醇显色液,在90℃加热至出现斑点。混合溶液所显主斑点应为单一斑点,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或混合溶液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相同。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658图)一致。

以上(1)、(2)两项可选做一项。

20.7 检查 20.7.1 酸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2.5mg的溶液,在60℃水浴上加热使溶解,放冷,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H),pH值应为3.5~5.5。

20.7.2 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5份,各0.6g,分别加1mol/L盐酸溶液5ml,使溶解后,立即检查,另取本品5份,各0.6g,分别加2mol/L氢氧化铵溶液5ml,使溶解后,立即检查,溶液均应澄清;如显浑浊,与2号浊度标准液(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Ⅸ B)比较,均不得更浓。

20.7.3 有关物质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A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3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氨芐青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A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3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A为12%醋酸溶液-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水(0.5;50:50;900);流动相B为12%醋酸溶液-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水(0.5:50:400:550);检测波长为254nm。先以流动相A流动相B(85:15)等度洗脱,待氨芐青峰洗脱完毕后立即按下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取氨芐青系统适用性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A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mg的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的色谱图应与标准图谱一致,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立即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1.0%),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3倍(3.0%),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任何小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05倍的峰可忽略不计。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 85 15 30 0 100 45 0 100 50 85 15 60 85 15 20.7.4 N,N二甲基苯胺

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具塞试管中,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5ml,精密加入内标溶液(精密称取萘适量,加环己烷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μg的溶液)1ml,强烈振摇,静置,取上层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N,N二甲基苯胺5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盐酸2ml和水20ml振摇混匀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2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具塞试管中,加lmol/L氢氧化钠溶 液5ml,[6]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ml,强烈振摇,静置,取上层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E)测定,以硅酮(OV17)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3%;柱温120℃;N,N二甲基苯胺峰与内标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内标法以峰面积比值计算。含N,N二甲基苯胺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0.7.5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M第一法 A)测定,含水分应为12.0%~15.0%。

20.7.6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0.5%。

20.7.7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20.8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

20.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有关物质项下的流动相A流动相B(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取氨芐青对照品和头孢拉定对照品各适量,加流动相A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氨芐青0.3mg和头孢拉定0.02mg的混合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氨芐青峰与头孢拉定峰的分离度应大于3.0。

20.8.2 测定法

取本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A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氨芐青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20.9 类别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

20.10 贮藏

遮光,严封,在干燥处保存。

20.11 版本

醋酸是做什么用的?

高酸度发酵食醋

1、醋能提味儿,增进食欲

醋在调节食欲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最简单的调味方法就是,用醋、酱油、蒜末等凉拌菜。在饭前吃些醋拌的小菜,对食欲不佳的人有较好的开胃作用。另外,醋还能刺激胃酸分泌,从而达到促进消化的目的。醋对胃酸分泌较少的人很有帮助,但消化道功能正常的人并不需要通过喝醋来增进消化功能。

2、醋能“减盐”

利用醋来提升食物的鲜美相比用盐要健康很多。在烹调时,少盐多醋不失为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吃太多的盐不但危害身体健康,而且人的味觉还会越吃越咸,其他食物也会跟着吃得多,水也越喝越多,体重随之也会增加。对于爱吃咸味儿的人来说,不妨在菜里加点醋,多一点醋少一点盐,不仅不会感到咸度不够,反而菜会变得更加鲜美可口,也更健康。

3、醋能抑菌

食醋中含有0.4%~0.6%的醋酸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多种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在本地细菌和病毒类疾病流行的时候,人们可以在炒菜、拌凉菜时添加适量的醋,这样既可以开胃增食,又可以抑菌,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4、醋能去腥解腻

醋是可以用于去腥解腻,如在烹制水产品或肚、肠、心等动物内脏时,醋可以消除食物的腥臭和异味,对一些腥臭味道较重的原料还可以提前用醋浸渍,同时可以去除一些表面附着的油脂。

5、食醋泡脚

长期坚持用醋泡脚,不仅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对于身体的强壮与抵抗能力的增强都有改善作用。天冷手脚冰凉的情况多由于身体血气循环不通而导致的,使用醋泡脚可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身体各部分因为长期不动或者是疲劳而导致的缺氧,增强新陈代谢,改善手脚冰凉情况。经常用醋泡脚,可协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起到调节和松弛原本紧张的神经。食醋泡脚还能起到滋润肌肤的作用,不仅使得脚部皮肤变得光滑了,而且身体以及脸部皮肤也变得更加有光泽,润泽度高。

6、食品加工作为调味品,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后烹调佐餐复合调味品:如番茄酱、沙拉酱、芥末酱、蛋黄酱等;应用于风味醋:如甜醋、五香醋、酱醋、蒜醋、姜醋等;应用于饮料饮品:苹果醋、酸梅汁、蓝莓汁、番茄汁等;应用性保健醋:沙棘醋、糖类功能性醋等;应用于腌菜加工:如白菜、蒜、豆角等;鱼类加工;医药、美容、保洁等行业领域;

实验酵母rna的分离过程中加入乙酸的目的

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

乙酸可用作酸度调节剂、酸化剂、腌渍剂、增味剂、香料等。它也是很好的抗微生物剂,这主要归因于其可使pH降低至低于微生物最适生长所需的pH。

乙酸是我国应用最早、使用最多的酸味剂,主要用于复合调味料、配制蜡、罐头、干酪、果冻等。

用于调味料时,可将乙酸加水稀释至4%~5%溶液后,添加到各种调味料中应用。以食醋作为酸味剂,辅以纯天然营养保健品制成的饮料称为国际型第三代饮料。

扩展资料:

生产工艺:

1、BP Cativa工艺

BP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醋酸供应商,世界醋酸生产的70%采用BP技术。BP公司1996年推出Cativa技术专利,Cativa工艺采用基于铱的新催化剂体系,并使用多种新的助剂,如铼、钌、锇等。

铱催化剂体系活性高于铑催化剂,副产物少,并可在水浓度较低(小于5%)情况下操作,可大大改进传统的甲醇羰基化过程,削减生产费用高达30%,节减扩建费用50%。此外,因水浓度降低,CO利用效率提高,蒸汽消耗减少。

2、塞拉尼斯 AOPlus工艺

塞拉尼斯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醋酸生产商之一。1978年,赫斯特-塞拉尼斯公司(现塞拉尼斯公司)在美国得州克莱尔湖工业化投运了孟山都法醋酸装置。

1980年,塞拉尼斯公司推出AOPlus法(酸优化法)技术专利,大大改进了孟山都工艺。

AOPlus工艺通过加入高浓度无机碘(主要是碘化锂)以提高铑催化剂的稳定性,加入碘化锂和碘甲烷后,反应器中水浓度降低至4%~5%,但羰基化反应速率仍保持很高水平。

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装置的分离费用。催化剂组成的改变使反应器在低水浓度(4%~5%)下运行,提高了羰基化反应产率和分离提纯能力。

3、用途

乙酸是大宗化工产品,是最重要的有机酸之一。主要可用于生产乙酸乙烯、乙酐、乙酸酯和乙酸纤维素等。聚乙酸乙烯酯可用来制备薄膜和粘合剂,也是合成纤维维纶的原料。

乙酸纤维苏可制造人造丝和**胶片。乙酸酯是优良的溶剂,广泛用于油漆工业。乙酸还可用来合成乙酐、丙二酸二乙酯、乙酰乙酸乙酯、卤代乙酸等。

也可制造药物如阿司匹林、还可以用于生产乙酸盐等。在农药、医药和染料、照相药品制造、织物印染和橡胶工业中都有广泛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乙酸用作酸化剂,增香剂和香料。制造食醋时,用水将乙酸稀释至4~5%浓度,添加各种调味剂而得食用醋。

作为酸味剂,使用时适当稀释,可用于调饮料、罐头等,如制作蕃茄、芦笋、婴儿食品、沙丁鱼、鱿鱼等罐头,可制作软饮料,冷饮、糖果、焙烤食品、布丁类、胶媒糖、调味品等。

乙酸具有防腐剂的作用。1.5%就有明显的抑菌作作用。在3%范围以内,可避免霉斑引起的肉色变绿变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乙酸

酵母rna的分离加10%乙酸的作用是抑菌和避免使得细胞质的pH发生改变,乙酸中的乙酰基,是生物化学中所有生命的基础。当它与辅酶A结合后,就成为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新陈代谢的中心。乙酸在细胞中的浓度是被严格控制在一个很低的范围内,避免使得细胞质的pH发生破坏性的改变。

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弱酸性且腐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乙酸二聚物

乙酸的晶体结构显示 ,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二聚体也存在于120℃的蒸汽状态。二聚体有较高的稳定性,已经通过冰点降低测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证明了分子量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态及液态。甚至气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当乙酸与水溶和的时候,二聚体间的氢键会很快的断裂,其它的羧酸也有类似的二聚现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