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洗手液资讯

碘甘油抑菌液的功效作用是什么-碘甘油抑菌液的功效作用

碘甘油抑菌液的功效作用是什么-碘甘油抑菌液的功效作用

A、氧化类:杀菌机理是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杀菌特点是作用快而强,能杀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病毒。以表面消毒为主,如二氧化氯、双氧水、臭氧等,该类消毒剂为灭菌剂。 B、醛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或烷基化;杀菌特点是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但温度影响较大。如甲醛、戊二醛等。该类消毒剂可做灭菌剂使用。 C、酚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杀菌特点是对真菌和部分病毒有效。 D、醇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干扰代谢;杀菌特点是对细菌有效,对芽孢、真菌、病毒无效,如乙醇、乙丙醇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只能用于一般性消毒。 E、碱、盐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溶解;杀菌特点是能杀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细 菌芽孢、病毒和一些难杀的微生物。杀菌作用弱,有强腐蚀性,如硝酸、火碱、食盐等。只能作为一般性预防消毒液。 F、卤素类:杀菌机理是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因,与氨基结合使蛋白变性。特点是能杀大部分微生 物,以表面消毒为主,性质不稳定,杀菌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大,如次氯酸钠、“84”消毒液、优氯净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液,可以作为一般消毒剂使用。 G、表面活性剂类:杀菌机理是改变细胞膜透性,使细胞质外漏,妨碍呼吸或使蛋白酶变性。杀菌特 点是能杀细菌繁殖体,但对芽孢、真菌、病毒、结核病菌作用差。碱性、中性条件下效果好,如新洁尔灭、百毒杀等。该类消毒剂为中低效消毒剂,可以作为一般消毒剂使用。

怎样正确选择家庭用消毒药水

红药水(又名红汞或汞溴红,俗称“二百二”,呈暗红色)为2%汞溴红水溶液,是一种作用较弱的消毒防腐药。其杀菌、抑菌作用较弱但无刺激性,适用于新鲜的小面积皮肤或粘膜创伤(如擦伤、碰伤等)之消毒。常用于一般性小外伤和皮肤粘膜创面的消毒,以及外科、五官科小手术前的皮肤和泌尿道消毒。由于它的穿透性很弱,只有较小的抑菌作用,遇有机物和碱性环境均会降低其作用,所以消毒效果并不可靠。注意:红药水有轻微毒性不能用于口腔内及已感染化脓创面或大面积深部创伤,另外对汞过敏者禁用,且不可与碘酊一起使用。红药水比较稳定,但贮存时易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而析出沉淀,使浓度降低,故应注意密闭保存。紫药水(又名龙胆紫、甲紫)是甲紫的2%的酒精溶液,呈紫色。具有杀菌、收敛(拔干)作用。该药对人体无害,无刺激性。由于它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选择性的灭活作用,特别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念珠菌等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所以临床上用0.1%~1%的水溶液治疗皮肤及粘膜创伤感染、湿疹、癣症、鹅口疮、口腔溃疡、舌炎等症,也可用于小面积的烧伤。注意:紫药水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不敏感,因而对深部感染就不适用。另外紫药水收敛性较强,易使创面结硬痂影响渗出物的排出,同时使痂下细菌繁殖反而会使病情加重,故不能用于较深的创口、化脓性伤口及大面积烧伤、汤伤创面等。应置于遮光、密闭的容器中贮存以防药效降低。个人建议:红药水和紫药水对于外治皮肤擦伤和溃烂曾经“红得发紫”,但二者的缺点也不少,如杀菌力小,污染衣物,影响美观,有些毒性等等,现在已经很少应用。红药水的主要成分是红汞,对化脓性球菌有杀灭作用,但汞能污染人体和环境,对汞过敏者还可因使用红汞引发接触性皮炎。紫药水的主要成分是龙胆紫,它不但对化脓性球菌有杀灭作用,而且毒性和过敏性也较小,对杀灭念珠菌还有特效,因此比红药水略胜一筹。在许多基层诊所里,二者常是必备药物。 但是,医学实践证明,消毒杀菌的可靠药物还数碘酒。它不但可以杀灭皮肤和黏膜上的数百种细菌、真菌和病毒,而且对人的毒性和过敏性极小。它那黄褐的颜色可在数小时内自行消退,不影响美观。由于碘酒能使伤口灼痛,使人误以为它有腐蚀性,对伤口不利。其实它引起疼痛的时间只不过一两分钟,决不会腐蚀伤口,只要忍痛涂用,就会大大受益。在涂用碘酒前,医生应对病人说明其重要性,劝病人忍痛配合。对于哭闹的儿童,可换用刺激性较小的碘甘油或碘伏等其他碘剂。附碘酊: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一般取2%浓度用于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或早期疖肿的消炎,但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所以用于皮肤消毒后应以70%酒精擦拭脱碘,且禁用于粘膜或伤口内消毒,否则会引起剧痛和红肿。决不可与红汞同用,否则可生成腐蚀性的物质(碘化高汞)而损伤皮肤。新生儿慎用,对碘过敏者禁用。碘及其溶剂酒精均有挥发性,故应密闭,避光并置阴凉处保存,同时此药不易久存,因碘有氧化性,久贮后可发生化学变化而生成有害物质,也使杀菌性降低。酒精(乙醇):能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起杀菌作用,市售的高浓度(95%浓度)药用酒精不能直接用于消毒,必须稀释成70%~75%浓度方可使用,因为在此浓度范围内杀菌力最强,若浓度过高能使细菌细胞膜上蛋白质快速凝固成一层保护膜,致使药物无法渗入菌体内杀菌,反之浓度过低,药物的渗透压过低不易渗入细菌细胞内,也使杀菌力减弱。不同浓度的酒精用途有区别:70%~75%浓度酒精常用于皮肤消毒及脱碘以防碘酊刺激皮肤;40%~50%浓度的洒精则用于久病卧床者擦身防止褥疮;20%~30%可用于高烧或中暑病人全身体表擦浴进行物理降温。注意酒精具有刺激性不能用于伤口内及粘膜(口腔、眼、鼻、阴道等)消毒,而且酒精具有挥发性、易燃性,应贮于阴凉密闭处并远离火源保存。

常见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红药水:俗称二百二,对消炎、局部化脓、破损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注意事项:目前临床上已经很少应用红药水了,特别是在大医院里。因为红药水治疗外伤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且副作用让人不放心。比如红药水含有汞离子,对人体有一定毒性,不能大面积使用,而且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涂了之后还影响外观,污染衣物,因此不建议使用。  2.紫药水:即2%的甲紫溶液,有加快伤口结痂和愈合的作用,常用于浅表皮肤感染。  注意事项:①该溶液不宜用在黏膜或开放创面,尤其是大创面,因刺激较大,可诱发皮肤癌;②不宜用于面部皮肤,涂抹后影响美观,应尽量少用。  3.酒精(乙醇):市场上出售的高浓度(95%浓度)药用酒精不能直接用于消毒,必须稀释成70%~75%浓度方可使用,因为70%~75%浓度的酒精杀菌力最强。不同浓度的酒精用途有区别:70%~75%浓度酒精常用于皮肤消毒及脱碘以防碘酊刺激皮肤;40%~50%浓度的酒精则用于久病卧床者擦身防止褥疮;20%~30%可用于高烧或中暑病人全身体表擦浴进行物理降温。  注意事项:酒精具有刺激性,不能用于伤口内及黏膜(口腔、眼、鼻、阴道等)消毒。  4.双氧水:即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氧化作用,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消毒杀菌。注意事项:①医用的双氧水的浓度是3%,浓度大易灼伤患处皮肤;②用于已有一定感染的浅表局部伤口处时,血液、脓液等易降低其杀菌力;③性质不稳定,存放时间不长,易失效。  5.硼酸水:3%的硼酸溶液有清洗、收敛和抑菌作用,常用作皮肤、黏膜和伤口的冲洗清洁、口腔炎含漱、急性湿疹、急性渗出性皮炎和烫伤湿敷。  注意事项:①不要大量和长期外用,勿用于婴幼儿或眼睛等部位;②注意使用浓度,浓度过高有刺激作用。  消毒最好用含碘消毒剂1.碘酒:碘酒(碘酊)是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而制成的2%溶液,主要用于非黏膜伤口的表面消毒。医学实践证明,消毒杀菌的可靠药物还数碘酒。它不但可以杀灭皮肤和黏膜上的数百种细菌、真菌和病毒,而且对人的毒性和过敏性极小。它那黄褐的颜色可在数小时内自行消退,不影响美观。对于哭闹的儿童,可换用刺激性较小的碘甘油或碘伏等其他碘剂。  注意事项: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所以用于皮肤消毒后应以70%酒精擦拭脱碘,且禁用于黏膜或伤口内消毒,否则会引起剧痛和红肿。新生儿慎用,对碘过敏者禁用。不易久存,因碘有氧化性,久存后可发生化学变化而生成有害物质,也使杀菌性降低。  2.碘甘油:碘甘油由碘、碘化钾、甘油等配制而成,碘甘油主要用于口腔黏膜溃疡、牙龈炎及冠周炎。  注意事项:禁用于碘过敏者。  3.碘伏:主要用于非黏膜伤口的表面消毒。烧伤、冻伤、刀伤、擦伤、挫伤等一般外伤,用碘伏消毒效果很好。与碘酒、酒精相比,碘伏引起的刺激疼痛较轻微。  注意事项:禁用于碘过敏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涂抹含碘类制剂处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使用该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另外,含碘类制剂不宜与红药水同时涂用,以免产生碘化汞而腐蚀皮肤。

消毒方式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日光消毒法。

第二种是煮沸消毒法。

第三种是药物消毒法。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天然杀菌作用,只有当物品直接暴露在阳光下6个小时左右,且不与玻璃窗分离时,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