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洗手液资讯

黄连芦根抑菌液贴的功效-黄连根对皮肤的作用是什么

黄连芦根抑菌液贴的功效-黄连根对皮肤的作用是什么

新生儿胎黄的预防调护:

 1.预防

 1)妊娠期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晶。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有肝炎病史,或曾产育病理性胎黄婴儿贵,产前宜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并采取相应预防性服药措施。

 2)注意保护新生儿脐部、臀部和皮肤,避免损伤,防止感染。

 2.护理

 1)婴儿出生后密切观察皮肤颜色的变化,及时了解黄疸出现时间及消退时间。

 2)新生儿注意保暖,提早开奶。

 3)注意观察胎黄患儿的全身证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惕不安、两目直视、四肢强直或抽搐,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和治疗。

 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

 1.复温

 是治疗的首要措施。轻症患儿在温水浴后用预暖的棉被包裹,置24-26℃的暖室中,外加热水袋,水温从40℃渐增至60℃,体温可较快上升至正常。中度和重度患儿可先安放在远红外线开放型保暖床上,将温度调节到高于小儿体温1.5~2℃处,约每30分钟能使体温升高1℃,随患儿体温的上升继续提高保暖床的温度,当体温达4℃时可移至封闭式保暖箱中,保持箱温在5℃左右。为减少辐射失热,在稍离小儿身体的周围罩一透明塑料布。将头面部露出塑料布外,头上戴一小帽保暖。复温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温水浴、温盐水灌肠各种方法。如正在用静脉补充液体或高营养液时,可在瓶的周围用热毛巾包裹,使进入体内的液体有一定温度。供给的氧也要预热。

 2.营养和液体

 要保证供应足够的热卡和液体,开始时热卡至少应达到基础代谢的需要,以后渐加至正常需要量。因低温时心肾功能减低,输液量不宜过多。对低血糖小儿适当提高葡萄糖进入量。

 3.药物

 (1)对心肾功能较差者

 可给多巴胺和多巴酚胺等心血管活物,因小剂量有扩张肾、脑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加尿量。多巴酚胺有增加心肌收缩的作用,但不增快心率,可和多巴胺合用。也可用其他药物如654-2,若面色、心率好转即静滴维持,继续治疗一周。

 (2)抗生素的应用

 对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尤为重要,对肾脏毒性较大的药物尽可能少用。寒冷损伤综合征虽可能发生呼吸道感染,但不宜用广谱抗生素预防。

 (3)肝素治疗

 至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正常后渐减少给药次数,7天为一疗程。

 (4)基因检测

 基因来自父母,几乎一生不变,但由于基因的缺陷,对一些人来说天生就容易患上某些疾病,也就是说人体内一些基因型的存在会增加患某种疾病的风险,这种基因就叫疾病易感基因。

 新生儿混合喂养的正确方法:

 1.补授法混合喂养:补授法是在妈妈每次喂奶时,先让宝宝吃母乳,等宝宝吸吮完两侧*后,再添加配方奶。如果下次母乳量够了,就不必添加了。补授法混合喂养的优点是保证了对*足够的刺激,这样实施的最终结果可能会重新回归到纯母乳喂养。建议4个月以下的宝宝采用补授法。

 2.代授法混合喂养:一次喂母乳,一次喂牛奶或代乳品,轮换间隔喂食,适合于6个月以后的婴儿。这种喂法容易使母乳减少,逐渐地用牛奶、代乳品、稀饭、烂面条代授,可培养孩子的咀嚼习惯,为以后断奶做好准备。

 新生儿护养措施:

 (1)去除胎毒。

 所谓胎毒,主要是指胎中禀受的热毒,包括*物咽入腹中而成的胎毒。给新生儿去胎毒,是中华民族护养小儿的有效防保措施。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不少儿科专家运用中医“胎毒学说”,选药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取得成功,同时证实了中医“去胎毒”观点的指导意义,在临床中具有实用价值。新生儿服用去胎毒的药物,可以清除母胎中带来的热毒,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保健作用。具体用法有:①甘草法甘草3克,浓煎取汁,以消毒纱布蘸药汁,令小儿频颇吮吸。连用3-5天。②黄连法黄连1?5~3克,用水浸泡,令汁出,入饭锅蒸后,滴小儿口中,每次2-3滴,清晨空腹用,连用3~5天。黄连性寒,胎禀气弱者不用。③豆豉法淡豆豉9克,浓煎取汁,频频饮服。④大黄法生大黄3克,沸水适量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小儿口中,胎粪能下后,停服,脾虚气弱便溏禁用。⑤银花甘草法银花6克、甘草3克煎插拭口,并以少量令小儿吸吮。

 (2)保暖。

 新生儿体量调节功能尚未完善,容易随环境温度变化,所以应使婴儿处在适当温度下,以减少机体的氧耗,降低代谢率。一般室温应控制在24℃,湿度为50%-60%;若婴儿*身置于暖箱内,最适宜温度是在相对湿度为50%时保持31℃~34℃。如果条件不允许维持24℃左右室温时,可加热水袋保暖,但要防止烫伤,并随时注意体温。新生儿的床应远离通风口和电扇处,所用的被褥、衣服、尿布要预热,以免传导散热。

 (3)喂养。

 正常足月产儿分娩后,母、子情况良好者,可在2-4小时开始哺乳,异常娩出者酌情延迟。可先试喂5%葡萄糖水。提早哺乳,能促进母乳分泌,预防婴儿低血糖。母亲产后2~3天,多有乳汁分泌不足现象,婴儿若有明显的饥饿表现或体重减轻过多时,可在哺乳后补授适量糖水或牛奶,但切不可以糖水或牛乳代替母乳,应尽量以母乳喂养。为保证哺乳成功,必须坚持母乳喂养。代授法,不利于泌乳功能的建立。喂奶时间按需而定,一般间隔3小时左右,每次给予20分钟吸吮,喂奶间隙时要适当喂水。

 (4)预防感染。

 新生儿皮肤及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均娇嫩,免疫功能不足,必须严格预防感染。凡患呼吸道感染、腹泻、皮肤感染或其他传染病者,均不能接触新生儿。

 (5)皮肤护理。

 脐带脱落前不宜用盆浴,可在每次换尿布后,用水揩洗臀部及会。每日沐浴1次,水温40℃左右,室温27℃,用中性肥皂,浴后宜用柔软毛巾吸干,可扑少许爽身粉,以保持干燥,但不宜过多。同时应注意保护口鼻以免水、粉吸入肺部。

 (6)五官清洁。

 应注意面部及眼、外耳道、口、鼻孔的清洁,但不要挖耳道及鼻腔,有分泌物时可用棉球拭去。婴儿口腔黏膜柔嫩,一般不宜擦洗,严禁挑破牙龈上的所谓“板牙”或“马牙”,因为这些原是正常的上皮积聚,只要用淡盐水擦抹就可以。

 (7)衣着舒适。

 衣服应柔软、宽适,容易穿换,干燥清洁,无领系带,不用扣子或别针等紧硬物。棉衣或棉被用新棉花,外用洁净曝晒过的软布做套。若用久藏在箱中的旧衣服,应事先取出吹晒,以避免婴儿接触樟脑而引起溶血反应。尿布要用柔软而吸水性强的棉布,尿布外勿用塑料布等包裹。夏季不必包襁褓,冬季用厚薄适宜的毛毯或棉被包裹,要有一定松度,不要用带子系紧,以免限制胸、腹及四肢的活动。

 (8)激发心理因素。

 多项研究证明,早期激发心理因素,能促进婴儿的发育,环境对发育的作用并不亚于遗传因素。在新生儿期,早期激发的方法,可以在日常护理中进行,如在哺乳、洗澡、换尿布及穿衣时,可与婴儿进行眼神交流、对他说话、逗笑、抚摸皮肤,或者给婴儿听柔和、舒缓、轻松的音乐。随着交往的增多,同时也促进母婴相依的感情,而相依感情的建立,对婴儿以后的心理发育,是非常有益的。

 概述新生儿硬脂肿症是一种以全身皮肤或局部肌肉发凉发硬,体温不升,或兼有水肿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常见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早产、体弱儿更易罹患。本病中医称“胎寒”、“五硬”等。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是因先天禀赋不足,元阳虚弱,感受寒邪所致。小儿体禀不足,形气虚弱,元阳不振,护理不当,复感寒邪,无以温煦肌肤,致寒邪阻滞经脉,血脉不足以营于四肢而致病。

 诊断要点

 1.多见于寒冷季节,出生后一周左右,尤以早产儿多见,多有保暖不当病史。

 2.局部皮肤僵硬发凉,不能用手捏起。伴反应低下,不吃,不哭,体温不升等。严重者关节强硬,口唇及指端青紫。

 辩证分型

 1.寒凝血滞症状:初生后不久,面色紫暗,肌肤欠温,肌肤硬肿不易捏起,臀部腿部及趾部色暗,青紫或红肿,指纹紫暗,唇舌暗红。

 证候分析:寒主凝滞,寒邪内侵,气血运行不畅,不能温煦肌肤及四末,故全身欠温,四肢发凉,皮肤硬肿,不能捏起。寒邪凝滞,血脉瘀阻,故皮肤色暗红紫或红肿。面色紫暗,唇舌暗红,均为寒凝血瘀之象。

 2.阳气虚衰症状:生后3~5天内,体温不升,面色灰暗,僵卧少动,多睡少哭,吮吸无力,肌肤发冷发硬,皮肤水肿,按之凹陷,硬肿范围较广,音质淡,苔白或无苔,指纹淡滞。

 证候分析:小儿阴寒内盛,元阳微弱,故见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多睡少哭,吮吸无力。寒主凝敛,寒凝血滞,故肌肤发冷发硬。舌淡苔白,面色灰暗,均为阳气虚衰之象。

 分型治疗

 1.寒凝血滞治则:温经通络。

 主方:当归四逆汤加减。

 加减:皮肤瘀紫,加五灵脂6克、川芎6克;肢冷畏寒,加补骨脂6克、杜仲6克、仙灵脾6克。

 主方分析:本证为寒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当归四逆汤其性温,能温煦气血,通畅经脉。故可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

 处方举例:

 当归6克芍药6克肉桂3克细辛1.5克大枣3枚鸡血藤6克桃仁3克红花3克仙灵脾6克甘草6克。

 2.阳气虚衰治则:益气温阳。

 主方:参附汤加减。

 加减:水肿甚,加茯苓6克、大腹皮6克;气息微弱,加五味子6克、麦冬6克。

 主方分析:本证阴寒内盛,阳气衰弱,故用甘温之人参大补元气,配附子温壮元阳,以达益气温阳散寒之功。

 处方举例:

 生晒参3克(另煎)熟附子3克(先煎)干姜3克丹参6克当归6克黄芪6克麦冬6克甘草3克

 中成药

 1.保暖复温,用热水袋,棉被包裹,或将患儿抱在母怀中,贴肤保暖。严重者放入暖箱保暖。

 2.静脉点滴葡萄糖、血浆等,作支持疗法。

 3.局部处理:在局部硬肿处,用白酒或鲜姜温擦患部,每日擦2~3次。

 简便方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1.重视产前检查,避免早产。

 2.加强初生儿的护理,特别是早产儿和体弱儿的保温工作。

 3.对患儿体温在30℃以上,有吸吮能力,可用滴管滴喂奶液,或少量多次滴喂热开水。

 概述新生儿丹毒是一种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传染病,以局部皮肤红赤如丹,形如片云,游走不定为特征。本病中医称“赤游丹”、“赤游风”。

 病因病理赤游丹的发病原因,多因局部皮肤损伤,脐部疾患,臀部湿疹,种痘,虫咬,护理不善等,为外风邪毒所侵,以致感染成病。邪毒袭人经脉,随气血流走全身,发于肌表,因而出现皮肤红肿、灼热、疼痛等风火热毒证候。如邪毒炽盛测可入脏入腑内陷心营,出现壮热、神昏、抽搐等风火交炽,心神受扰,肝风内动的证候。此外,亦有因孕妇热毒壅结于内,遗患胎儿,以致出生后热毒蒸发于外而为病。

 诊断要点

 1.临床可见壮热,局部皮肤红肿、灼热、发硬,边缘隆起,迅速向周围扩大,边缘清楚,稍压褪色。

 2.血白细胞增多,多在20X109/L以上,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占多数。

 3.血培养可见链球菌生长。

 辩证分型

 1.风火热毒症状:皮肤局部红肿,形如云片,热肿痛,游走不定,发热恶寒,烦躁多啼,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由于风热邪毒的侵袭,入于经脉,搏于气血,外发肌表,故见皮肤红肿热痛。邪正交争,故发热恶寒。热盛化火,扰乱心神,故烦躁多啼。邪毒入于经脉,随气血流行,故游走全身,发无定处。舌红苔白,脉滑数,为风热邪毒内蕴之象。

 2.邪毒入营症状:患部皮肤掀赤疼痛,高热,心烦,唇燥口干,或神昏,抽搐,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证候分析:由于热毒炽盛,内陷营血,心神受扰,故见高热心烦。热灼营阴,津液被劫,故见唇燥,口干,舌绛等候。甚则邪陷心包或热盛动风,出现神志昏迷,四肢抽搐等危候。舌红绛,苔黄,脉数,均为热毒炽盛之象。

 分型治疗

 1.风火热毒治则:疏风散邪,泻火解毒。

 主方:黄连解毒汤加减。

 加减: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5克(后下);呕吐,加姜竹茹4.5克;尿赤,加茯苓6克、滑石10克(包煎)。

 主方分析:黄连解毒汤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使内蕴之邪毒得以外达清解。方中黄连清泻心火,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

 处方举例:

 黄连1.5克黄芩6克黄柏6克山栀6克牛蒡子6克野菊花4.5克板蓝根10克赤芍6克丹皮4.5克生甘草3克2.邪毒入营治则:凉血解毒,开窍熄风。

 主方:神犀丹加减。

 加减:神志昏迷,加安宫牛黄丸1/3丸(研服),或紫雪丹0.9克(吞服);舌绛唇干,加石斛6克,芦根15克。

 主方分析:本方既有豆豉、银花、连翘、黄芩等清热透邪,又配以犀角、生地、玄参、紫草以凉血解毒,花粉生津止渴,石菖蒲芳香开窍。

 处方举例:

 银花6克连翘6克黄芩6克板蓝根10克水牛角15克(先煎)生地6克玄参6克紫草6克石菖蒲6克丹皮6克赤芍6克生甘草3克

 中成药

 1.牛黄解毒片每日2~3次,每次1片口服。

 2.七味新消丸每日3次,每次0.03克,饭后服。

 简便方

 1.金黄散适量,用大青叶15克煎水,调敷患处。

 2.紫花地了适量,捣烂外敷,每日1次。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保护皮肤清洁,避免损伤感染。

 2.注意脐部、臀部的干燥,若有湿疹溃破时,应及时治疗,选用柔软、吸水性好的尿布。

 3.对患儿要注意观察,加强护理。

 新生儿硬脂肿症辩证分型:

 1.寒凝血滞症状:初生后不久,面色紫暗,肌肤欠温,肌肤硬肿不易捏起,臀部腿部及趾部色暗,青紫或红肿,指纹紫暗,唇舌暗红。

 证候分析:寒主凝滞,寒邪内侵,气血运行不畅,不能温煦肌肤及四末,故全身欠温,四肢发凉,皮肤硬肿,不能捏起。寒邪凝滞,血脉瘀阻,故皮肤色暗红紫或红肿。面色紫暗,唇舌暗红,均为寒凝血瘀之象。

 2.阳气虚衰症状:生后3~5天内,体温不升,面色灰暗,僵卧少动,多睡少哭,吮吸无力,肌肤发冷发硬,皮肤水肿,按之凹陷,硬肿范围较广,音质淡,苔白或无苔,指纹淡滞。

 证候分析:小儿阴寒内盛,元阳微弱,故见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多睡少哭,吮吸无力。寒主凝敛,寒凝血滞,故肌肤发冷发硬。舌淡苔白,面色灰暗,均为阳气虚衰之象。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点速记:新生儿黄疸的中医诊治

 概述新生儿黄疽是指婴儿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小便发黄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与胎孕等因素有关。凡婴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疽,于10~14天内消退,若是早产儿可延迟到第3周才消退,其他情况一般良好,此为生理性黄疽,若7~10天后,**未退或加重,或兼见其他症状,则需进一步诊疗。本病中医称“胎黄”、“胎疸”等。

 病因病理新生儿黄疸为病,或由于孕母感受湿邪,郁而化热,湿热熏蒸,传入胎儿,或寒湿阻滞,遗于胎儿,或湿热蕴郁,瘀阻内积,郁结于里,均导致胎儿脾胃运化失常,气机不畅,熏蒸肝胆,胆失条达,以致胆液外泄,而发为此病。

 诊断要点

 1.正常婴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

 2.足月儿出生第3~4天血清胆红素达高峰值(平均103μmol/L),继则在2天内较快下降,此为生理性黄疸。若持续上升,应考虑病理性黄疸。

 3.诊断应考虑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肝炎,巨细胞包涵体病,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辩证分型

 1.湿热发黄症状:全身皮肤、面目发黄,色较鲜明,并见发热,烦躁,啼哭不安,口渴,尿少色黄,呕吐,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内蕴,肝胆疏泄不利,胆汁外溢,侵入肤表,膀胱,故见身、目、尿俱黄。湿热蕴结肠胃,则便秘。邪热炽盛,故见发热烦躁。湿热内阻,脾胃不和,可见呕吐。看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象。

 2.寒湿发黄症状:身、目、尿俱黄,日久不退,**晦暗,面色欠华,不思乳食,纳少腹胀,食后易吐,大便稀薄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腻,脉细缓。

 证候分析: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不振,寒湿阻滞,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故见身、目、尿俱黄,颜色晦暗。湿从寒化,脾胃虚弱,气阳不振,故不思乳食,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为寒湿之象。

 3.瘀积发黄症状:身、目、尿俱黄,**较深且晦暗,逐渐加重,纳少易吐,腹部膨隆,大便搪,色如陶土,时伴腹痛,皮肤有瘀斑,兼见衄血,指纹紫滞,舌暗红或微紫,苔黄,脉细涩。

 证候分析:湿热瘀滞,肝胆疏泄不利,胆汁外溢,故见身、目、尿俱黄,颜色紫暗。胆汁不循常道而横溢肌肤,故大便如陶土样。气机郁滞,血脉不通,久则瘀血积聚,故腹部膨隆。见瘀斑,指纹紫滞,为瘀血之象。

 分型治疗

 1.湿热发黄治则:清热利湿退黄。

 主方:茵陈蒿汤加减。

 加减:热重者,加黄芩6克、黄连1.5克;浮肿,加猪苓6克、茯苓6克、泽泻6克;呕吐,加半夏6克、竹茹3克、陈皮3克;腹胀,加权实6克、厚朴6克。

 主方分析:此证由湿热熏蒸而引起,茵陈蒿汤为专治湿热发黄的有效方剂。其药性大苦大寒,用量不宜过大,皆因新生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过用苦寒,恐伤脾胃。

 处方举例:

 茵陈6克山栀6克生大黄3克(后下)泽泻6克茯苓6克车前子6克(包煎)姜竹茹3克甘草3克。

 2.寒湿发黄治则:温中化湿。

 主方:茵陈理中汤加减。

 加减:食少便塘,加茯苓6克、苡仁6克;形寒肢冷,加附子3克(先煎)、吴英3克;呕吐,加半夏6克、陈皮3克。

 主方分析。此方重点在调理脾胃,温中散寒,振奋中阳,疏通气机,为治疗寒湿发黄之主方。

 处方举例:

 茵陈6克干姜3克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6克吴萸3克陈皮3克甘草3克3.瘀结发黄治则:活血化瘀消积。

 主方:茵陈蒿汤、血府逐瘀汤加减。

 加减:若神软乏力,哭声微弱,加党参6克、白术6克;皮肤瘀斑,衄血,加蒲黄炭6克、仙鹤草6克。

 主方分析:血府逐瘀汤重在活血祛瘀,疏理气机。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两方合用,可清热利湿,化瘀消积。此方不仅有大寒大苦之品,且有行气活血之药,应注意损伤脾阳。

 处方举例:

 茵陈6克山桅6克生大黄3克(后下)桃仁6克红花3克川考6克牛膝6克甘草3克

 中成药

 1.黄疸茵陈冲剂每日3次,每次半包口服。

 2.茵桅黄注射液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

 简便方

 1.山栀10克,水煎加母乳服,每日1次。

 2.玉米须30克,茵陈6克,黄芩6克,水煎分两次服用,每日1剂。

 3.车前草10克,半边莲10克,茵陈10克,每日煎水代茶饮。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怀孕期间,匆过食辛辣刺激的食品,勿滥用药物。

 2.对足月儿10天内或早产儿两周内的黄疸,应密切观察其变化。

 概述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断脐处理不善,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临床以出现唇膏口撮,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甚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为特征。多在出生4~7天发病。中医称为“脐风”。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新生儿断脐时使用的用品不洁,或断脐后护理不当,为风冷水湿*毒之邪所侵而致。外来邪毒侵入脐中,经络脉隧受阻,营卫壅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为邪毒所闭,肝风内动,而成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证候。若邪毒中脏,肝木乘脾坝u唇青口噤,牙关紧闭,脐黑。若不及时救治,则病情迅速恶化而导致亡。

 诊断要点

 1.有断脐不洁史。发病时间在生后3~14天。

 2.出现典型症状,如苦笑面容,牙关紧闭,阵发性抽搐,肢体强直等。

 3.脐部分泌物培养,可查到破伤风杆菌。

 辩证分型症状:形寒身热(或无热),口撮唇紧,舌体强硬,啼声难出,牙关紧闭,不能吮乳。时吐白沫,吞咽困难,口眼颜面牵引,面呈苦笑,但神志一般尚属清楚。

 严重者面青唇紫,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频频,脐突肚紧,甚则脐边青黑,呼吸喘促,汗出不止而致亡。

 证候分析:断脐不洁,风冷水湿*毒之邪侵入脐中,传入经脉,营卫壅滞,内风陡起,筋脉拘急,故见唇青口撮,牙关紧闭,不能吮乳,啼哭不出,口眼颜面牵引,四肢抽搐呈苦笑面容。邪毒侵入督脉,故颈项强直,角弓反张。邪毒中脏,肝木乘脾,故喉间疾鸣,口吐涎沫。脐边青黑,是邪毒中脏的恶候。指纹青紫,也是邪毒内侵之象。

 分型治疗治则:宣通经络,驱风镇痉。

 主方:撮风散加减。

 加减:牙关紧闭,面?s肢厥,汗出不止,加人参3克、熟附子6克(先煎);大便不通,腹胀满,加生大黄3克(后下)。

 主方分析:本方麝香辛散走窜,辟*散结,宣通经络营卫;蜈蚣、全蝎、僵蚕、钩藤驱风镇痉;竹沥、朱砂化痰安神。

 处方举例:

 麝香0.3克(冲)蜈蚣3克全蝎3克僵蚕3克钩藤6克(后下)朱茯神6克竹沥5毫升(冲)甘草3克

 中成药

 1.外治法豆豉、天南星、白蔹、赤小豆,研细末,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四周。

 2.灯火天法用灯心蘸麻油燃火,以烧灼所选定的穴位或部位,一触及皮肤便即离去。取囟门、眉心、人中、承浆、两手大指少商、脐心、脐轮,共十三?鳎?有温通经络,熄风解痉的功效。

 简便方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运用新法接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重视脐部处理,防止脐部感染。

 2.保持病室安静,光线宜偏暗,尽量避免触动患儿。抽搐时不宜服药与喂奶。

 3.本病来势凶险,极易造成亡,因此,必须及早中西医结合治疗。

 新生儿脐突预防护理:

 一、预防

 新生儿断脐后,应注意脐部残端的保护,防止尿便及洗浴浸渍,保持清洁干燥。脐部残端让其自然脱落。保持内衣和尿布的清洁、干燥、柔软,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二、护理

 换药时要注意局部的消毒,若有干痂形成,切不可强剥,以免发生出血和伤及肉芽。防止脐疮脓液外溢污染健康皮肤,造成其他感染。

 减少婴儿啼哭叫扰。若啼哭频频,肿物久不回复,应注意检查其原因,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中药材功效

抗病毒口服液与双黄连口服液不是一种药。

抗病毒口服液的主要成份为板蓝根、连翘、生地、芦根、藿香等。具有清热解毒,生津养阴作用,主治病毒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

双黄连口服液主要为金银花、黄芩、连翘等。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这两种药的药理功能大同小异,都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但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孩子如是风热感冒,则可服用双黄连口服液,成人剂量为口服1次20毫升,一日3次,8岁儿童一次10毫升(1 支)即可

请问一下清热解毒的中药处方?

中药材功效合集

 中药材功效合集,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药是从古代就开始一直沿用到现在。中药的种类是很多的,不同的中药功效和作用都是不一样的,下面是有关于中药材功效合集。

中药材功效1

  1、白刺苋

 痢疾、暑泻,肠炎,咽喉痛,便秘,痔疮出血,胆囊炎,干冷白带,小儿胎毒,皮肤湿毒作痒,下消,狭心症,胃十二指肠溃疡。

  2、六角英

 又叫狗肝菜,感冒发热,急性肝炎、目赤肿痛,斑疹发热,带状泡疹,霍乱吐泻,跌打年伤。

  3、鸡蛋花

 中暑、痢疾、腹痛、咳嗽。

  4、鸡屎藤

 气郁胸闷,胃痛,中暑,小儿疳积,阑尾炎,关节风湿痛,掉落眠,久咳,农药中毒;

  5、尖叶苦菜

 清热,凉血,解毒。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疔肿,蛇咬。

  6、牛筋草

 高热,抽筋神昏,脱力黄,劳力伤,医治干冷黄疸,小儿热结,腰部挫闪疾苦哀痛,疝气,预防乙型脑炎。

  7、千里光

 各类急性炎症性疾病,明目。小儿胎毒,肾囊风,湿疹。

  8、乳蓟

 蓟(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疗痈肿),小蓟(治急性肾炎、泌尿系传染、尿疼浮肿、传染性肝炎),乳蓟没有太的副传染,包含怀孕的妇女皆可安心应用,乳蓟乃至能帮助哺乳期间的妇女增加乳汁。

  9、石莲花

 肝病、肝硬化、治尿酸、痛风、高血压。

  10、珍珠草

 小儿疳积,夜盲,传染性肝炎。

  11、蚶壳草

 又叫崩碗,主热痧气腹痛,减肥,去干冷。治肝肿,肋膜炎。

  12、羊蹄草

 又叫一点红,清解肠干冷,凉血生肌,消肿拔毒。治痢疾、脱肛(配火炭母),麻疹后热毒内困,赤眼,疮疖肿毒,湿疹痒痛,乳疮(外洗或捣敷),小儿红肿(外洗或内服)。治肾盂肾炎:一点红一斤,狗肝菜一斤,车前草半斤。水煎成500毫升。成人每日三次,每次10毫升。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13、旱莲草

 又叫墨斗草,其性凉、味甘、酸,功用养阴补肾、凉血止血,合用于肝肾阴虚之眩晕、须发早白、吐血、尿血、衄血、便血、带下、淋浊等。旱莲草含有皂甙、挥发油、鞣质、维生素A、旱莲草素等成分。

 旱莲生姜蜜汁鲜旱莲草,去杂质、洗净、切碎、捣烂,装入一只消毒纱布袋内,挤出液汁,参与少量蜂蜜和生姜末调成糊。用量可裁夺。每次服2~3小食匙,每日2次。可用温开水或温热的大年夜批黄酒送服。可以医治因肾虚惹起的头发早白。

  14、曼陀罗

 曼陀罗有毒,为沉着要药,可败坏肌肉,现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首要成分,平易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合用法,分治不合疾病,子十粒嚼服可医治掉落眠。

  15、鬼针草

 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传闻对降落转氨酶成果很好。可分离肝热。

  16、苦菜

 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下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17、葵菜

 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下品,是食之有益于安康的蔬菜,如本局部地区不知道食用。上图中为野生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医治疮肿内服有效。

  18、荨麻

 药书或言有毒、或言小毒、或言毒、或言剧毒。实践上,平易近间之前多作药用,此刻多作蔬菜食用。其刺生时接触汗毛有刺痛感,煮汤或与鸡蛋煎滋味都很可口。可医治小儿风咳,风火牙痛等症。一患者云其根医治荨麻疹有奇效。

  19、龙葵

 清热治肿瘤,也是常常利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20、黄萢

 果实味美,开胃,柔肝缓急,小儿食之良。

  21、何首乌

 制用补养气血,气味安然安静,可常食用,生用解毒通便而不伤阴。苗有安神润血之功。

  22、乌泡

 果实和黄袍同功,叶和嫩尖以红糖为引煎服,治肝急水泻有奇效,并且没有副传染

  23、野薄荷

 滋味和传染和家种者类似,散风热,逐秽气,解鱼虾毒。

  24、棕榈

 棕毛、花、根入药,性收涩,可以止血,但妇科白带用之更加对症。

  25、灰灰菜

 通俗不入药,古方用之制造冬灰,今常常利用,能清肺腑淤积。

  26、夏枯草

 应时节而生,能和血,引阳入阴而医治掉落眠。味咸,能软坚散积。无毒,嫩苗该当可作菜,但滇中一带蔬菜多,无人食。

  27、车前草

 药店用子,草与子同功。清膀胱热,利肾气,预防积石,消水肿降血脂降血压,别的,引肺热从小便出,可医治咳嗽。有 ? 叶、小叶两种,小叶者良。

  28、铁蒿

 蒿类多,有药用,也有食用,也有药食两用,药店多用青蒿及黄蒿。铁蒿可清虚热,与青蒿类似,味不太苦,艰辛期间老庶平易近也食用充饥,有食用保健价值,可惜无人研究开辟。

  29、金银花

 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是必然的珍贵中药材之一。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用。

  30、蒲公英

 性味功用: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31、鸭跖草

 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量,空心服。

 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

 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路,搓软敷贴患处。

  32、垂盆草

 靠水的田间地头有甘淡微酸,凉。能清热解毒,消痈肿、利尿,解蛇毒。

  33、灯笼草

 这个就不消多说了信赖小时辰常常采食酸平。清热解毒,利尿止血,消肿散结。

  34、苍耳子

 散风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35、马兰

 也是一种罕有的野菜。别号:马兰头、阶前菊、鸡儿肠、红梗菜等。菊科马兰属。药用全草。性凉,味辛。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凉血,清热,利湿,解毒。

  36、荠菜

 是一种最罕有的.野菜,既可炒食、凉拌,又可作饺子馅。别号:护生草、喷喷鼻田荠、揽鼓菜等。十字花科荠菜属。药用全草。性平,味甘。入手少阴、太阴、足厥阴三经。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治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疾苦哀痛。

  37、小蓟

 野菜之一。别号:刺儿菜、猫蓟、刺萝卜、刀菜、野红花等。菊科蓟属。药用全草或根。性凉,味甘。入肝、脾二经。凉血,祛瘀。止血。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

  38、水芹菜

 野菜之一。伞形科水芹菜属。药用全草。性凉,味辛。平肝,解表,透疹。治麻疹初起,高血压,掉落眠。如本身采摘,须寄望还有一种毒芹,植株细弱,通俗展开分离,而水芹菜则在水边或湿地成片展开。

  39、天胡荽

 别号:破铜钱、鸡肠菜、盆上芫茜等,伞形科破铜钱属。药用全草。性寒,味苦辛。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黄疸,赤白痢疾,淋病,小便倒运,目翳,喉肿,痈疽疔疮,跌打毁伤。

  40、酢浆草

 别号:三叶酸草、醋母草,鹁鸪酸等。酢浆草科酢浆草属。药用全草。性寒,味酸。入手阳明、太阳经。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治泄泻,痢疾,黄疸,淋病,赤白带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疔疮,痈肿,疥癣,痔疾,脱肛,跌打毁伤,汤火伤。

  41、卷耳

 中药名:婆婆指甲菜,别号:瓜子草,高脚鼠耳草。石竹科卷耳属。药用全草。味甘。清小便热症。

中药材功效2

  枸杞子:滋阴明目延缓衰老

 属性功效: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等功效。

 防病保健:枸杞尤其擅长明目,所以还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

 常坐电脑面前办公的朋友,日常吃些枸杞是可以帮助明目的。若是女性常吃枸杞,还会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枸杞为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良药,自古以来就是滋补强壮养人的上品,有效地增强各种脏腑功能,能改善大脑功能和对抗自由基的功能,具有明显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艾叶:风寒咳嗽

 属性功效:艾叶味苦、辛,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的作用。

 防病保健:因风寒所致的咳嗽,可采用艾叶熏脚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取艾叶适量,放入沸水中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把药液倒入盆内,先熏后洗双脚;当皮肤出现疖肿症状时,可取艾条1根,点燃一端,距患处3~5厘米进行熏灸,在熏灸过程中,艾条应以疖肿为中心缓慢旋转,灸至疖肿及周围皮肤出现明显红晕,患者感觉微烫为止,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生地黄:经常便秘者

 属性功效: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

 防病保健:经常便秘的人,不妨喝1杯生地黄蜂蜜水,具体方法是:取生地黄适量,加水煮30分钟,待药液稍凉后加蜂蜜2勺搅拌均匀。

  山药:小儿脾胃虚弱

 属性功效:山药味甘性平,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作用。

 防病保健:小儿脾胃虚弱,时常没有好胃口,且时不时腹泻,这时让孩子多吃点山药,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山药对老年人因肺气虚弱所致的慢性咳嗽、气促等症或肾气虚弱所致的腰酸腿软、夜尿频等症,均有一定疗效;对于病后身体虚弱,需长期调养的人来说,山药更是质优价廉的补品。

 温馨提示:因山药药性平和,所以可长期食用。煲汤、煮粥均可。

  薏米:祛湿气

 属性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清热排脓等功效。

 防病保健: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薏米煮汤喝。

 温馨提示:因薏米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石榴皮:腹泻

 属性功效:石榴皮味酸、涩,性温,具有涩肠止泻、止痢固脱等功效。

 防病保健:吃石榴后将石榴皮洗净、晒干收集起来,当家人出现腹泻症状时,可将石榴皮与红糖煮水喝,疗效较佳。

  鸡内金:小儿积食

 属性功效:鸡内金味甘性平,具有健胃消食、化积排石、固摄缩尿等功效。

 防病保健:当出现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小儿积食等症状时,可将晒干的鸡内金炒后捣碎,加点山楂一起熬水喝,或将山药、鸡内金一起研成细末,与粳米共煮粥食用。

  罗汉果:止咳润肺

 属性功效:罗汉果味甘、酸,性凉,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滑肠排毒、嫩肤益颜、润肺化痰等功效。

 防病保健:罗汉果服用方法非常简便,煎水、冲泡饮用或直接嚼着吃均可。

  菊花:目赤肿痛

 属性功效: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

 防病保健:因热伤风、肝火盛所致的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可泡1杯菊花茶喝。

  金银花:咽喉肿痛

 属性功效: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防病保健:对于咽喉肿痛、热毒泻痢等症,用金银花水煎代茶喝,1天后即可见效;宝宝身上出现热痱,可用金银花煎成浓浓的汤汁,用棉球蘸取汁液在患处轻轻地反复擦洗,1天后就会显效。

  西洋参:口干目眩

 属性功效: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寒,具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的作用。

 防病保健:熬夜后,很多人常会感觉口干目眩、咽痛咳嗽,此时喝1杯西洋参茶,可让您口舌生津。

 温馨提示:因西洋参性寒,所以脾胃虚弱的人不宜过多食用。

  陈皮:理气化痰

 属性功效: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调中、祛湿、化痰等功效。

 防病保健:对于咳嗽不止且痰液稀白的患者,可用陈皮泡水喝。

中药材功效3

  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藁本、香薷、生姜、葱白、

 辛夷、芫荽.

  发散风热药

 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升麻、柴胡、豆鼓、豆卷、蝉蜕、

 浮萍、西河柳、水蜈蚣、天胡荽、蔓荆子、木贼草、

  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天花粉、鲜竹叶、淡竹叶、夏枯草、鸭跖草、西瓜皮、荷叶、莲子心.

  清肝明目药

 青葙子、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夜明砂、千里光.

  清热凉血药

 鲜生地(附:生地)、紫草、犀角、牛黄、牡丹皮、赤芍药、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玄参、茅根、茅针花.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忍冬藤、忍冬叶、银花子、金银花露、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犁头草、山慈菇、漏芦、四季青、乌蔹莓、芙蓉花、芙蓉叶、白蔹、鱼腥草、野荞麦根、虎耳草、红藤、败酱草、鬼针草、地耳草、垂盆草、土茯苓、马兰根、射干、山豆根、马勃、橄榄、金果榄、白毛夏枯草、点地梅、一枝黄花、爵床、人中黄、人中白、淡秋石、白头翁、马齿苋、鸭胆子、橄核莲、小飞蓬、鸡眼草、叶下珠、绿豆、绿豆衣、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白英、龙葵、蛇莓、白花蛇舌草、凤尾草、猪殃殃、天葵子、藤梨根、猪胆汁.

  清热燥湿药

 黄连、黄芩、黄柏、胡黄连、龙胆草、秦皮、苦参、白藓皮.

  清虚热药

 清虚热药、银柴胡、地骨皮、青蒿、白薇、葎草.

  攻下药

 大黄、芒硝、西瓜霜、铁扁担、番泻叶、芦荟.

  润下药

 火麻仁、郁李仁、胡麻仁、蜂蜜.

  峻下逐水药

 牵牛子、甘遂、大戟、芫花、续随子、商陆、乌臼根皮、巴豆.

  利水渗湿药

 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灯心草、通草、梗通草、冬葵子、车前子、车前草、木通、滑石、金钱草、连钱草、海金沙、石苇、扁蓄、瞿麦、萆薢、赤小豆、玉米须、葫芦壳、冬瓜皮、冬瓜子、泽漆、蝼蛄、茵陈蒿、铃茵陈、地耳草、垂盆草、

  化湿药

 藿香、佩兰、砂仁、砂仁壳、砂仁花、白豆蔻、豆蔻壳、豆蔻花、苍术、厚朴、厚朴花、草豆蔻、草果.

  祛风湿药

 独活、威灵仙、秦艽、防己、臭梧桐、老鹤草、虎杖、透骨草、急性子、桑寄生、五加皮、鹿啼草、豨签草、千年健、虎骨、白花蛇、乌梢蛇、徐长卿、桑枝、络石藤、海风藤、寻骨风、丝瓜络、接骨木、木瓜、蜇砂、松节、松香、松花粉、海桐皮、

  理气药

 橘皮、橘络、化橘红、枳实、瓜蒌皮、全栝蒌、木香、乌药、檀香、甘松、九香虫、路路通、白胶香、大腹皮、青皮、橘叶、橘核、枸橘、川楝子、香附、佛手、佛手花、香橼、八月札、娑罗子、玫瑰花、代代花、绿萼梅、白残花、荔枝核、旋覆花、旋覆梗、代赭、沉香、丁香、柿蒂、柿霜、刀豆子、刀豆壳.

  活血祛瘀药

 川芎、丹参、桃仁、瘪桃干、红花、泽兰、马鞭草、乳香、没药、五灵脂、郁金、延胡、姜黄、降香、夏天无、月季花、益母草、鸡血藤、王不留行、牛膝、苏木、刘寄奴、荆三棱、蓬莪术、蟅虫、水蛭、虻虫、干漆、阿魏、凌霄花、自然铜、水红花子、

  止血药

 仙鹤草、紫珠、白芨、蚕豆花、荠菜花、铁苋菜、地锦草、艾叶、灶心土、大蓟、侧柏叶、山茶花、羊蹄根、万年青根、槐花、地榆、茜草、茜草藤、蒲黄、棕榈炭、血余炭、藕节、百草霜、牛角(角思)、墓头回、参三七、花蕊石、

  消食药

 莱菔子、莱菔英、地枯萝、山楂、六曲、鸡内金、麦芽、谷芽、阿魏、

  驱虫药

 苦楝根皮、使君子、槟榔、番瓜子、雷丸、鹤虱、芜荑、榧子、贯众、大蒜、

  温化寒痰药

 半夏、天南星、胆南星、白附子、皂荚、牙皂、苏子、白芥子、桔梗、旋覆花、旋覆梗、白前、天浆壳、萝藦藤、萝藦种毛、石胡荽.

  清化热痰药

 贝母、前胡、瓜蒌、竹茹、竹沥、天竺黄、猴枣、礞石、海蛤壳、海浮石、葶苈子、昆布、海藻、黄药脂、荸荠、瓦愣子、白螺丝壳、胖大海、木蝴蝶.

  止咳平喘药

 杏仁、甜杏仁、马兜铃、青木香、青木香藤、枇杷叶、鼠曲草、蔊菜、天竺子、天竺叶、南烛子、款冬花、紫菀、百部、桑白皮、鸡蛋膜、鸡蛋壳、鸡子黄、胡颓叶、胡颓子、胡颓根、千日红、钟乳石、洋金花、曼陀罗茎叶、曼陀罗种子.

  祛寒药

 附子、乌头、草乌、肉桂、干姜、吴茱萸、高良姜、红豆寇、蜀椒、椒目、胡椒、荜菝、毕澄茄、丁香、小茴香.

  开窍药

 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

  平肝息风药

 羚羊角、山羊角、石决明、天麻、钩藤、白蒺藜、橹豆衣、代赭石、蚯蚓、僵蚕、僵茧、

 贝齿、玳瑁、马宝、狗宝、紫石英、白石英、全蝎、蜈蚣、壁虎.

  重镇安神药

 朱砂、磁石、龙骨、龙齿、牡蛎、琥珀、珍珠、珍珠母、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合欢花、小麦、秫米.

  补气药

 人参、人参叶、人参芦、党参、明党参、孩儿参、黄耆、白术、山药、扁豆、扁豆衣、扁豆花、大枣、甘草、饴糖、人胞、脐带、黄精、狼把草、金雀根、金雀花、

  助阳药

 鹿茸、鹿角、鹿角胶、鹿角霜、*羊藿、仙茅、巴戟天、补骨脂、胡桃肉、胡桃夹、肉苁蓉、益智仁、沙苑蒺藜、菟丝子、蛤蚧、冬虫夏草、锁阳、葫芦巴、蛇床子、韭子、韭菜根、阳起石、骨碎补、海狗肾、黄狗肾、续断、杜仲、狗脊、棉花子、棉锦皮、薛荔果.

  养血药

 熟地黄、何首乌、鲜首乌、当归、白芍、阿胶、桑椹子、桂圆肉、

  滋阴药

 沙参、珠儿参、西洋参、天门冬、麦门冬、石斛、玉竹、百合、羊乳根、枸骨叶、楮实子、谷树叶、谷树浆、谷树根皮、枸杞子、女贞子、女贞叶、旱莲草、龟板、龟板胶、鳖甲、鳖甲胶、桑寄生.

  收敛药

 山茱萸、五味子、乌梅、莲子、石莲子、莲须、荷花莲房、肉豆蔻、诃子、藏青果、赤石脂、禹余粮、五倍子、石榴皮、石榴根皮、明矾、椿根皮、凤眼草、芡实、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乌贼骨、碎米荞、鸡冠花、浮小麦、糯稻根、糯稻草、麻黄根、白果、白果叶、刺猬皮.

  其它药

 蟾酥蟾皮、雄黄、硼砂、磠砂、砒石、斑蝥、石灰、轻粉、大风子蜂房、土槿皮、木槿花、木槿子、绿矾、樟脑、硫黄、炉甘石、孩儿茶、血竭、象皮、象牙屑、松香、铅丹、毛茛、马钱子、土木鳖、蒟蒻、常山、甜茶、瓜蒂、藜芦、辣蓼

  [附] 具有肾毒性的中药

 苍耳子、鸭胆子、常山、白果、马钱子、半夏、雷公藤、铅粉、铅丹、密陀僧、雄黄、砒霜、白降丹、轻粉、水银、红丹、火硝、白矾、雄黄、朱砂

那位知道久咳不愈有什么好的偏方吗?

此类药物功能清泄里热,解除热毒,凉血泻热,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里热证候。

1、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推荐:

导赤散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开窍凉血解毒-神犀丹

黄连解毒汤治败血症等病

2、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著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4、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5、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推荐:

解毒养阴-清营汤

治身热多汗-竹叶石膏汤

治伤寒的白虎汤

6、牡丹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7、知母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含多种皂甙及皂甙之,此外还含有两种黄酮类成分、芒果甙等。试验证明:知母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潮热均有明显疗效。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咳嗽,烦热消渴,骨蒸劳热,小便不利,大便燥结等症。

用量:一般6---9克,但肾阳虚,两尺脉微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

8、板蓝根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大青叶属植物菘兰和草大青的根,含板蓝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板蓝根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条钩端螺旋体作用。临床上用板蓝根煎剂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显著疗效;对急慢性肝炎均有一定疗效,能缓解或消退症状,促进肝功能改善;用板蓝根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玫瑰糠疹,扁平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流感脑炎、乙型脑炎、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火眼、疱疹等。

用量:——般5—9克;但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9、金银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绿原酸,肌醇,黄酮类成分等;药理试验证明:金银花有抗炎和解热作用,对流感病毒和多种致病菌、皮肤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银花的清热解毒功效。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疮、痈、疖肿等热毒壅盛之症。

用量:一般为6-12克;但虚寒泄泻及疮流清脓无热毒者不宜用。

推荐:

钟玉池用狗肝菜治高热

清热降压野菊花(图)

10、夏枯草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内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齐墩果酸,挥发油及维生素,氯化钾等;药理研究证明:夏枯草的全草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其煎剂对某些常见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多种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疠,瘿瘤等。

用量:一般为9克左右。

11、栀子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含多种苦味素甙,还含甘露醇,熊果酸等,栀子有利胆作用,或使胆汁分泌增加;同时栀子有降温,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还有抗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及多种皮肤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虚烦不眠、黄疸、目赤、衄血、热毒疮疡等症。

用量:3—9克。

12、蒲公英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酸等;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又有保肝、利胆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肩挑腺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

用量:9——15克,捣烂外敷,可用于乳痈、疹疮、痈肿等。

这个夏天咳嗽怎样治疗

要看什么症状了,要对症下药,病有千种药有万变

参味苏梗茶

出处《饮膳正要》

组成五味子、人参各4克,苏梗3克,白砂糖适量。

功用益气敛肺,止咳平喘。

主治老年慢性咳喘,动则气急,胸闷脘痞,痰多色白质粘稠,舌苔薄白不腻者。

制法将人参切成薄片,苏梗切碎,与五味子共置保温杯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不时将参片细嚼咽下。每日1剂。

宜忌肥胖体质、湿痰素盛者忌用。

按语本方用五味子敛肺滋肾,以治肺虚喘咳;人参补益肺脾以扶本培正。紫苏梗辛甘微温,入脾、胃、肺三经,有理气、解郁、止痛的功效。《本草崇源》说它“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本方用之,一主疏利胸中气滞,肺牌之气运行流畅,则胸闷院痞可除;二是防止五味、人参的敛、补太过,有碍痰湿的排泄。全方设计较为全面,故一般痰湿不重、又无脾、肺实热者饮用此茶,能补肺平喘、强壮体质。

冬瓜子茶

出处《药茶治百病》

组成冬瓜子30克,红糖2O克。

功用清肺化痰,排脓。

主治肺热咳嗽,或肺痈,高热不退,咳吐脓血气味腥臭,胸痛,苔黄腻。

制法先将冬瓜子捣碎,煎汤,去渣,溶入红糖。不拘时,代茶饮用。

按语冬瓜子,为冬瓜的种子。性味甘寒,能清肺化痰、排脓利水。对痰热咳嗽、肺痈、肠痈、水肿、痔疮等病均有良效。《本草述钩元》:“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凡肠胃内壅,最为妥药。”红糖色赤,味甘。能益气补血,行血活血,缓中止痛。红糖中所含的钙是糖类中含量最高的,还含有较多的铁和少量的维生素B族。故本方能化痰排脓。本方也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肺组织化脓症,如肺脓肿、化脓性肺炎、肺坏疽以及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等症

双花杏蜜茶

出处《百病饮食自疗》

组成金银花、菊花、杏仁各1O克,蜂蜜3O克。

功用疏风散热,宣肺化痰,解毒。

主治肺痈初期,咳嗽胸隐痛,或咳则痛甚,呼吸不利,痰涎粘滞浓浊,恶寒发热。舌质红,苔薄黄。

制法先将金银花、菊花、杏仁(捣碎)共煎成药汁,去渣,贮瓶内。饮用时兑入蜂蜜,代茶频频饮之。

按语本茶剂治肺痈初起效果颇佳。《类证治裁》:“肺痈由热蒸肺窍,致咳吐臭痰,胸胁刺痛,呼吸不利,治在利气疏痰,降火排脓。”金银花能清热解毒,且有轻宣疏散之效,常用治疮痈、疖肿。《本草纲目》:“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菊花能清上焦风热,清头目,解毒。杏仁能止咳平喘。蜂蜜,甘,平。能润肺止咳,解毒。《本草纲目》称蜂蜜:“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药理分析:金银花提取液对金**葡萄球菌有效,对慢性气管炎中某些常见细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也有抑菌作用,它还能延缓呼吸道病毒对细胞的病变作用。菊花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葡萄球菌及β-溶血性链球菌)有某些抑制作用,菊花提取物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故本方能宣肺化痰,解毒。

结核潮热茶

出处《食物中药与便方》

组成地骨皮9克,银柴胡6克,生甘草3克。

功用清热凉血,退痨热。

主治肺结核病,午后潮热或低热不退。

制法上药研成粗末,置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热退后即停。

宜忌外感风寒、恶寒发热者忌用。

按语地骨皮为枸杞子的根皮,性味甘寒,有清热凉血作用,主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消渴、高血压等症。药理试验,本品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其解热效果比氨基比林弱,约与其它解热药相等。还有降血压、降血糖作用。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味甘苦,性凉,能清肺胃脾肾之热,兼能凉血。因其无解表之性,故古今虚劳发热方中多用之。方中配以少量生甘草能清热和营、调中。三药合用,对结核潮热有良好的退热作用。

功劳叶茶

出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组成鲜嫩功劳叶6O克。

功用清热滋阴。

主治结核病之潮热,咳嗽咯血。

制法先将此药洗净,沥去水份,放入暖水瓶中,以沸水冲至大半瓶,盖闷1O多分钟,代茶饮用。1日内作数次饮完,弃去残渣。

按语肺结核属中医之肺痨,是由痨虫侵蚀肺叶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临床上以咳嗽、咯血、下午或夜间潮热、盗汗、胸痛、消瘦为特征。

功劳叶,别名黄天竹、土黄柏、刺黄柏、刺黄苓(四川)、木黄连。中原地区分布较多,全年皆可采得。用于本方者以鲜品为佳。其性味苦寒,能清热滋阴,可疗肺结核。功劳叶含小檗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四氢药根碱和木兰碱。煎剂对金**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敏感。服用本方时,应加强西药的抗痨治疗

百部茶

出处《药茶治百病》

组成百部、红糖各20克。

功用润肺止咳。

主治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结核咳嗽。

制法将百部研成末,开水浸2O分钟后,加入红糖,代茶饮用。

按语百部,别名药虱药。春季新芽出上前及秋季苗将枯萎时挖取,洗净泥土,除去根须,入沸水烫或蒸至无白心,晒干,切段。生用或蜜炙用。性味甘苦、平。能润肺止咳。暴咳、久咳均可用之。《药性论》:“治肺家热、上气、咳嗽,主润益肺。”药理研究表明:百部含百部碱、百部次碱、原百部碱等成分,有明显镇咳作用,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对人体多种寄生虫有杀灭作用。对结核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此外,百部尚可用于荨麻疹、皮炎、体癣、蚊虫叮咬。以鲜品切断,用断面涂搽患部。

玄麦甘桔茶

出处《疡医大全》

组成玄参、麦冬各4.5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

功用润肺化痰止咳,生津止渴。

主治①肺阴虚咳嗽、喉痒干咳无疾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②肺结核干咳,夜间发热,盗汗,口渴咽干。

制法将上药研为粗末,和匀,制成1包。每次1包,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宜忌痰多色白者思用。

按语玄参能滋阴降火以解毒。《本草纲目》曰:“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麦冬,甘,微寒,能清肺热,补肺阴。《本草纲目》:“清肺火,治久咳肺痿。”《饮片新参》:“养肺胃阴,治劳嗽痰血。”桔梗宣肺止咳,且有化痰之效。生甘草,清热益气,与桔梗相伍,能利咽止咳。四药配合使用,共奏润肺止咳、生津止渴之效。故可用于治疗肺阴不足所致咳嗽。对肺结核而呈阴虚干咳者,本方虽亦适用,但须增用抗结核药物。

二冬二母茶

出处《症因脉治》

组成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

功用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肺虚燥热,咳嗽喘逆,咽燥口干,痰粘不能咳出。连咳不已,则面赤气急,舌苔黄,脉沉微数。

制法先将川贝母研末备用。前三味各取6克,置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分2~3次饮用,同时每次吞服川贝粉3克。每日1剂。

宜忌风寒或湿痰咳嗽者忌用。

按语本方系“二冬膏”方加知母、贝母组成。其清肺、祛疾、止咳功效较强。方中知母味苦,性寒,能清热除烦,泻肺滋肾。李果说:“知母,其用有四: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知母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一些肠道致病菌也有抑制作用。对小鼠实验性结核治疗:用含2.5%知母粉的饲料喂养,证明对肺部结核病灶有抑制作用;如用药量提高到5%,则肺结核指数可接近异烟肼。用知母浸膏经皮射,能防止和治疗大肠杆菌所致的免高热,且作用持久。

沙参麦冬茶

出处《中医良药良方》

组成沙参8克,麦冬、桑叶各6克。

功用润肺清燥,止咳。

主治肺热阴虚,久咳不已,咽燥无痰。或痰涎粘稠而少,不易咯出,伴有虚热、盗汗者。

制法上三味共置保温杯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

宜忌风寒或湿痰咳嗽者忌用。

按语本方以沙参、麦冬润肺养阴,止咳;桑叶能祛风清热,治肺热咳嗽,并有止盗汗(《丹溪心法》)的作用。三药合用,对肺热阴虚之新久咳嗽均有良效。方中所用沙参为南沙参,它是桔梗科植物及其同属植物的根,主含三萜皂甙和淀粉,有良好的祛痰作用。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本草求真》说“沙参有南、北二种,北沙参质坚性寒,南沙参体虚力弱。”可见二者科属虽不同,但主治相同,唯力有厚薄。

润肺止咳茶

出处《中草药制剂方法》

组成玄参、麦冬、桔梗各6克,乌梅、生甘草各3克。

功用养阴敛肺,清咽止咳。

主治久咳不已,肺阴亏损,症见咽喉干燥,咳嗽剧烈,无痰,口干,舌红,或有潮热、盗汗。

制法上药共置保温瓶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

宜忌风寒咳嗽忌用。

按语慢性咳嗽,每易损伤肺阴或肺气,阴虚者要养阴,气虚者应补气。肺之气阴恢复,咳嗽才能治愈。方中玄参、麦冬养阴润肺;桔梗、甘草化痰止咳。乌梅能敛肺生津,《纲目》用它能治久咳不已。药理试验表明,乌梅的水煎液或乙醇浸液对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以及人型结核杆菌皆有显著抗菌作用

三子养亲茶

出处《韩氏医通》

组成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3克。

功用降气化痰。

主治咳嗽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质粘稠厚,胸闷脘痞,呕恶少食,体倦肢重,舌苔白厚腻。

制法将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用生绢小袋盛之,置暖水瓶中,以沸水冲泡大半瓶,盖闷1O分钟左右,即可当茶饮用。1日内作数次饮完。弃去沉渣。

宜忌阴虚燥热、咳嗽痰少者忌用。

按语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疾之器,脾失健运,则湿聚生痰,痰多则壅遏肺气,故咳嗽频作,胸闷脘痞,呕恶少食,体倦肢重。苏子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之功。《本经逢源》:“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白芥子有辛散利气、温肺祛痰之功。《本草经疏》曰:“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隔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莱菔子有降气消痰之功。三药配伍,则有降气化痰之功

止咳喘茶

出处《药茶治百病》

组成〕满山红12克,广地龙、紫菀各6克。

功用止咳平喘。

主治支气管哮喘,咳嗽,哮喘气急。

制法将上三味药研末,置于热水瓶中,以沸水冲至大半瓶,盖闷10多分钟即可当茶饮用,1日内作数次饮完,奔去沉渣。

按语止咳喘茶,原名止喘茶。满山红生于干石质山坡、石砬子灌木丛中,我国东北地区有产。秋冬季采叶,晒干或阴干备用。其根随时可采,切片晒干。其性平,味甘微涩,有解热毒的作用。药理研究:满山红含有挥发油,有较强的镇咳祛痰作用,有对抗乙酰胆碱所致支气管痉挛的作用,能防治组织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兴奋呼吸中枢,并有抑制葡萄球菌等作用。地龙,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故药材称广地龙。夏秋捕捉,捕得后用草木灰呛,去灰晒干,或剖开用温水洗净体内泥土,晒干。生用或鲜用。性味咸、寒。清热平喘,用于痰鸣喘息,本品能扩张支气管而有良好的平喘作用。紫菀能祛痰、镇咳、杀菌。故本茶对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肺系疾患疗效颇佳。

柚皮茶

出处《四川中药志》

组成柚子皮6~9克(干品),冰糖适量。

功用化痰止咳。

主治咳嗽痰多,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或食入不消化。

制法上药切碎,置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闷10分钟,加入冰糖屑适量,代茶饮用。

宜忌孕妇及虚人忌用。

按语柚又名“文旦”。柚子的果皮外层部分制成药材名“化杨红”,味辛甘苦,性温,能化痰消食、下气、快膈。治气郁胸闷、脘腹冷痛、食滞、咳喘、疝气等症。《四川中药志》说它还能“解酒毒,治肾脏水肿”。由于本品的口味较苦,且消伐之性太强,故配以冰糖之甘润,以监制之。

橘红茶

出处《百病饮食自疗》

组成橘红6克,白茯苓9克,生姜2片。

功用理气和中,化痰止嗽。

主治痰湿蕴肺,咳嗽频作,咳声重浊。痰多质粘稠,胸闷纳少,或有呕?、便溏者。

制法上药切碎,共置保温杯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

宜忌风热咳嗽、口干舌红者忌用。

按语上述痰湿蕴肺证属痰饮病范畴,常见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或体肥多痰者。其病机为脾虚温盛,湿聚则痰生。痰湿壅阻肺气,肺失清肃则咳嗽、咯痰不已。治则当以温运脾气之药,以燥湿祛痰,湿痰得化,则咳嗽、咳痰自然痊愈。本方以橘红消痰利气、宽中、散结;白茯苓健脾渗湿;生姜温脾胃、去寒痰。全方药性偏温,故热痰、燥痰之咳嗽不宜使用。方中橘红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的果皮外层红色部分。内层为橘白,能补牌和胃、化浊腻,但消痰利气功效不及橘红。另有化橘红,为同科植物袖的外层果皮,《纲目拾遗》说它能“治痰症,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本草从新》则认为化橘红“消痰至灵,然消伐太峻,不宜轻用。”可见两种橘红,一缓一峻,使用时当注意。

地龙甘草茶

出处《药茶治百病》

组成干地龙2份、生甘草1份。

功用清热、平喘。

主治支气管哮喘。

制法地龙、甘草按比例,研成粗末,每次3~4克,用开水冲泡,盖闷15分钟,连渣饮下。每日2~3次。

宜忌寒痰性哮喘忌用。

按语地龙学名蚯蚓,以“白颈”者为佳。本品味咸,性寒。能清热、平肝、定惊、止喘、通络。《科学民间药草》说它:“有解热、利尿,舒展支气管作用。可治气喘等病。”动物实验表明,广地龙的90%醇提取浸膏,能明显增加大白鼠和家兔气管肺灌流量;能对抗组织胺和匹罗卡品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使其流出量增加2~3倍以上。其抗组织胺的有效成分为琥珀酸,也有认为其有效成分可能是6-羟基嘌呤。临床报道,应用地龙注射液、复方地龙注射液及口服地龙粉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的支气管哮喘及哮喘性支气管炎,据52例和1O1例的统计,前组显效为25例(占48.1%),后组控制不发44例,显效17例,共占66%。据观察,地龙粉及注射液对哮喘具有一定的解痉、平喘作用,痰多的病人,可使痰易咳出。口服粉剂后患者胸闷可见逐渐减轻。对辨证为“热喘”(舌质红,苔较厚,痰粘黄)的疗效较满意。同时还观察到使用地龙粉或注射液期间,未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但对高敏体质的患儿使用此注射液时应提高警惕。本方采用粉剂口服,并配以生甘草(因其具有皮质激素样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故使用时)更为安全可靠。

仙人掌茶

出处《中医良药良方》

组成鲜仙人掌茎(去皮、刺)6O克,蜂蜜3O~4O克。

功用清热解毒,止嗽平喘。

主治支气管哮喘,症见喘息痰鸣,不能平卧,咯吐黄稠痰,口干舌红,脉滑数。辨证属热喘者。

制法取仙人掌鲜品,洗净切细,置保温杯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置闷15分钟,取清液,调入蜂蜜2O克,顿饮或分2次。症状消失后即停药。

宜忌脾肺虚寒,畏寒便溏者忌用。

按语仙人掌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根及茎,性味苦寒无毒。能行气活血、清热解毒。《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它“为健脾滋养强壮剂,又可补脾、镇咳、安神。《闽东本草》记述它“能去瘀,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疗伤止血。”民间常用之治疗胃痛、痞积腹痛、急性菌痢、痔疮出血和支气管哮喘、心悸失眠等。外用治疗疔疮、腮腺炎、乳腺炎、湿疹、黄小疮和火伤、蛇虫咬伤等(以上用法可参阅《中药大辞典》)。可见它是一种作用范围广的草药。本方配以蜂蜜润肺止咳。对于热证咳喘,有一定的疗效。

棉花根茶

出处《中药药理与应用》

组成棉花根皮30克,赤糖适量。

功用补中益气,止咳平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喘、咳痰迁延不愈者。

制法选择未用过有机磷农药的干燥棉花根,拣去内栓及杂质,切碎备用。每次取3O克置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加入赤砂糖调匀后,代茶饮用。每日1剂。

宜忌孕妇忌用。

按语棉花根皮是民间治疗哮喘、贫血及妇女闭经、子宫脱垂的草药。据《中药药理与应用》记述,它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止咳平喘。主要用于中气下陷、脾气虚弱、气虚咳喘。药理试验表明,棉花根(皮)所含天冬酰胺及其棉酚灌胃,对小鼠均有止咳作用。大鼠试验,棉根煎剂及其提取物有较强的祛痰作用。对组织胺和乙酞胆碱混合喷雾致喘的豚鼠有平喘作用。还观察到,棉根皮水煎剂和棉酚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过程均有减轻炎症细胞浸润的作用。临床报道;据数千例临床观察,有效率约为70~80%,并初步认为本品止咳、祛痰效果较好,平喘、消炎效果较差。一般服药后2~3天见效。部分病人服药初期有口干、恶心、上腹不适,个别病人有头晕现象,但可自行消失。

棉根皮、茎皮和种子均含棉酚,有抗生育作用。故未育青年不宜使用。但也有人报告,此效果是可逆的,并不影响再生育。一般于停药后抗生育作用约持续3~5周,以后生育功能逐渐恢复。

参苏止嗽茶

出处《中医良方良药》

组成党参9克,苏子、制半夏、黄羊各6克,炙甘草4克。

功用化痰平喘,益气补肺。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喘咳多疾、反复不已、胸脘痞闷、短气、痰涎无力咯出、体倦乏力者。

制法上药共研成粗末,用纱布包后置保温瓶中,用沸水运量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

宜忌阴虚咳嗽、口干舌红者忌用。

按语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日久不愈者,每多本虚标实之证,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本方用黄芩清泄肺热,苏子、半夏化痰涎、止咳喘以治其标。党参、炙甘草能补脾肺、益中气,扶正以固本。标本同治,于老人、虚人、咳喘痰多者尤为适用

双花大海饮

出处《中西医结合资料汇编》

组成菊花、金银花各1O克,生甘草、胖大海各6克。

功用疏散风热,解毒清音。

主治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咽痛音哑、干咳无疾。

制法上药共置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1剂。

宜忌风寒咳嗽忌用。

按语方中菊花疏散风热,银花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二药均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胖大海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种子,又名安南子,性味甘淡、凉,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的功效。临床常用之泡软,治干咳失音、咽喉燥痛。生甘草解毒消炎。四药合用,能清咽开瘖,爽嗽豁痰。

薄荷芦根茶

出处《百病饮食自疗》

组成鲜薄荷10克,鲜芦根6O克。

功用疏散表邪,宣肺利咽。

主治夏燥秋热,夜卧露宿冒风致咽痛、干咳、口渴欲饮、伴畏寒、无汗者。

制法上二味洗净后切碎,共置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宜忌暑湿证、发热、泄泻、舌苔厚腻者忌用。

按语夏秋之季,白天燥热,夜晚多凉,如夜卧不慎或露宿,每易受凉,而腠理郁闭,汗气不能正常疏泄,导致肺气失宣,成为“凉燥”之证。本方用薄荷辛凉,发汗解表,《纲目》说它“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芦根甘寒,能清降肺胃、渗湿行水,夏月以之煎汤代茶有祛暑生津、去烦渴的功效。二药合用,辛凉发散、甘寒清肺,服后得微汗,肺卫之气宣达,诸恙自愈

中草药的命名是怎么来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材有哪些很常见?

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对机体是有益的,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

咳嗽偏方,你试试吧

1萝卜蜂蜜饮(治疗咳嗽)

用料: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温热服下。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生姜是散风寒、止呕下气的常用药,大枣多作和胃养血及调和药物使用。蜂蜜润燥止咳,本饮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

治疗伤风咳嗽,以风寒感冒咳嗽为宜。

注意事项:体弱屡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复迁延的婴儿,可试用。但风热咳嗽,见发热痰黄者,则不宜选用。

2百合蜜(专治:咳嗽)

用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

此蜜制百合可作点心让婴儿吃。

功效主治: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硎匝槠浼寮炼园彼?鸬男『⒖人杂兄箍茸饔茫?⒛芏钥棺橹?芬?鸬捏钢胂?S敕涿弁?茫?忧科淙蠓沃箍茸饔谩?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咽干燥咳,特别是入秋之后的干咳,伴大便秘结更宜。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婴儿不宜选用。本法服食方便,以秋、冬季选用为宜。

3百合款冬花饮(专治:咳嗽 )

用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上料同置砂锅中煮成糖水。

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

功效主治:百合润肺止咳。款冬花辛温,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作用。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气管略扩张,对组织胺引起的痉挛,有解痉作用。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两药合用有润肺止咳、下气化痰之功效。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秋冬咳嗽、咽喉干痛,久咳不愈。

注意事项:本饮以秋冬咳嗽,略见有痰者适宜,对支气管哮喘或痉挛性支气管炎,则药力不及,但可作辅助治疗用。

4荸荠百合羹 (专治:咳嗽 )

用料:荸荠(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l个,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荸荠洗净去皮捣烂,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净后,三者

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适量冰糖煮至熟烂汤稠。

温热食用。

功效主治:荸荠味甘,性微寒,能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化痰消积等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C和荸荠素等成分,荸荠素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百合润肺止咳。三者合用则起滋阴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疗痰热咳嗽,痰黄稠,咽喉不利。用于婴儿慢性气管炎见痰热症者。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选用。血虚体弱的婴儿忌用。

5川贝母蒸梨(专治:咳嗽 )

用料: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

制法服法: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母研成粉未后。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

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入。

功效主治:贝母为化痰止咳良药,与雪梨、冰糖并用,则起化痰止咳,润肺养阴功效。

治疗久咳不愈,痰多,咽干,气短乏力。

注意事项:民间常用验方。婴儿久咳,多为慢性支气管炎,本方性味平和,对久咳体弱儿适用。复有外感者不宜用。本方以选用地道药材川贝母其效佳。

6醋饮 (专治:咳嗽 )

用料:白醋适量。

制法服法:将醋烧沸,放凉后备用。

每次服一小匙,慢慢咽之,日咽数次。

功效主治:醋味酸、甘,性平,有散瘀、解毒、消肿的功用。用治咽炎咳嗽,取其消除咽痒的功效。见患儿因痒而咳,遇风则甚。所谓“痒则咳,不能已矣”。

注意事项:此法有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但对脾虚湿盛,有骨关节病痛者不宜。病愈即止,多食会损齿伤胃。

7核桃鸭子(专治:咳嗽 )

用料:核桃仁200克,荸荠150克,老鸭子1只、鸡肉泥100克、鸡蛋清(1只)。

制法服法:将鸭子宰杀,去内脏,洗净,用开水浸一遍,置盆内。加葱、姜、味精少许,上笼蒸熟,取出晾凉后,去骨,切成块。将核桃仁、荸荠研切成碎末状,与鸡肉泥、鸡蛋清,加少许湿粉共调成糊状。将糊淋在鸭膛上,下油锅炸酥,捞出、控油即成。

佐餐食用。

功效主治:核桃仁味甘性温,能补肾助阳,补肺健肺,润肠通便,含丰富的脂肪油,多量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糖类等成分。荸荠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鸭肉味甘、性微凉,能补阴益血、清虚热,《医林纂要》曰:“去劳热,故治咳嗽。”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B1、B2、B5等。本膳可补肾温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疗婴儿肾虚久咳,见咳痰清稀,喘促不宁,体弱多病,秋、冬咳喘加重。用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注意事项:本膳以补见长,适用于虚性咳嗽,若婴儿在患外感或咳嗽痰稠,或在发热期时均不宜选用。

8剑花猪肺汤(专治:咳嗽 )

用料:剑花25~30克、猪肺1具。

制法服法:将猪肺洗净,挤除泡沫,切块,起油锅,加生姜爆炒后入砂锅。加入南杏,桑白皮,同煲成汤,调味后饮汤,猪肺可作佐餐用。剑花先用水浸至柔软,除去泥沙,与猪肺同煮1~2小时。

调味后饮汤,余者可佐餐食用。

功效主治:剑花又称霸王花,性味甘微寒,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常用治肺结核,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腮腺炎。配合猪肺起到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

用治秋冬肺燥于咳,口气臭秽。

注意事项:此方为民间常用食谱。主要以肺燥偏有痰火者更宜,咳痰清稀,大便溏烂婴儿不宜食用。

9南杏桑白猪肺汤 (专治:咳嗽 )

用料:南杏15~20克、桑白皮15克、猪肺1具(约250克)。

制法服法:将猪肺洗净,挤除泡沫,切块,起油锅,加生姜爆炒后人砂锅。加入南杏,桑白皮,同煲成汤,调味后饮汤,猪肺可作佐餐用。

功效主治:猪肺味甘、性平,有补肺润燥作用。南杏味甘、性平,为宣肺润燥,止咳平喘的常用药。桑白皮性味甘寒,泻肺平喘。药理研究,其排出的多量氯化钠,对金**葡萄球菌、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本汤润肺止咳。

治疗肺燥干咳,口干鼻燥,少痰或无痰。

注意事项:本膳为民间常用食谱,一般入秋后服食。不但可治疗,且有预防肺燥的效果,无病婴儿也可常食

10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 (专治:咳嗽 )

用料:沙参50克,玉竹、莲子、百合各25克,鸡蛋1个。

制法服法:将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洗净,同鸡蛋连壳一起下锅,同炖半小时,取出鸡蛋除壳,再同炖至药物软烂。

食鸡蛋饮汤,可加糖调味。

功效主治:本汤所取中药均是润肺养阴,健脾和胃之品,特别是鸡蛋,不但食疗价值高,且能补阴除烦,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阴伤,失音咽痛之症,所以本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用于治气虚久咳,肺燥干咳,见咳嗽声低,痰少不利,体弱少食,口干口渴等。

注意事项:脾虚湿盛或实热痰多,身热口臭者不宜选用。

11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 (专治:咳嗽 )

用料:沙参50克,玉竹、莲子、百合各25克,鸡蛋1个。

制法服法:将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洗净,同鸡蛋连壳一起下锅,同炖半小时,取出鸡蛋除壳,再同炖至药物软烂。

食鸡蛋饮汤,可加糖调味。

功效主治:本汤所取中药均是润肺养阴,健脾和胃之品,特别是鸡蛋,不但食疗价值高,且能补阴除烦,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阴伤,失音咽痛之症,所以本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用于治气虚久咳,肺燥干咳,见咳嗽声低,痰少不利,体弱少食,口干口渴等。

注意事项:脾虚湿盛或实热痰多,身热口臭者不宜选用。

12丝瓜粥 (专治:咳嗽 )

用料:丝瓜500克、粳米100克、虾米15克、姜葱适量。

制法服法:丝瓜连皮洗净切块备用。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丝瓜、虾米及其他配料。

供早、晚餐食用。

功效主治: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此痰、凉血、解毒,含皂甙、丝瓜苦味素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e等成分。

与粳米、虾米等同用,有清热和胃,化痰止咳作用。

“用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喘并作,或有发热烦渴,痰色黄稠,“咽喉肿痛。亦可治痈疽初起或病后热毒末清。

注意事项:因丝瓜寒滑,体弱婴儿或脾胃阳虚,常便溏腹泻者慎用。咽喉疼痛或用治痈疽诸症,则宜减去虾米。

13雪梨炖冰糖

用料:雪梨1~2个,冰糖30~60克。

制法服法:将雪梨去皮、核,与冰糖置瓷杯内,隔水炖至冰糖溶化。

食梨饮汁,晚饭后食用。

功效主治:梨子润肺清热、生津止渴,与冰糖同用,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治疗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唇干咽干。

注意事项:咳嗽有痰者不宜。脾虚痰湿者慎用

感寒咳嗽服用杏苏糕。做法:取面粉适量,经过发酵,揉制成3-5块;将杏仁15克泡去皮研压成粉,加适量红糖拌匀,撒于糕面上,再将新鲜苏叶3-5片洗净覆于糕上,置锅上蒸,熟后取食,每日1~2次。

风热咳嗽初病时可试用金银花冲鸡蛋:鸡蛋1个,打入碗内;金银花15克加水200毫升,煮沸5分钟,取其汁冲蛋,趁热1次服完。

气虚咳嗽发病时可服用胡桃人参汤:胡桃肉20克(不去皮),人参6克,生姜片3片,加水适量同煎,取汁200毫升,去姜,加冰糖少许。每日1次,睡前温服。痰多或痰中带血时勿服。

阴虚咳嗽糯米30克,杏仁10克,阿胶15克,马兜铃10克,用水先煎杏仁、马兜铃,去渣后取汁同糯米煮粥,阿胶烊化为汁,兑入粥中,加冰糖服用。

痰湿咳嗽服用苏子茯苓苡米粥:苏子15克,苡仁米60克,茯苓粉15克,煮粥每晚服食。苏子用净纱布包入,食时弃之。

--------------------------------------------------

小儿咳嗽的食疗方法

1、玉竹粥:玉竹15g鲜者加倍,粳米50g 。用法:将玉竹洗净,切碎,加水煎汤取汁去渣,用玉竹汁液煮粥(应添水煮粥)。每日早晚分2次温热服食。1周为1疗程,停1周再行第2疗程

2、百合梨糖:百合10g(鲜百合更好,用量加倍),梨1个,白糖15g。将百合洗净,梨切片。百合、梨、白糖三者混合放入碗中,蒸熟,放冷后1次顿服。1日2次。

3、花生煲冰糖:花生米100~150g,冰糖适量。将花生米洗净,加入冰糖及清水同煮熟,吃花生米饮汤,1日分3次吃完。

4、银耳羹:银耳5g,鸡蛋1个,冰糖60g,猪油适量。将银耳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待发透后,摘除杂质,洗净并分成片状,然后加适量水煮开,并用文火再煎2小时,待银耳煮烂为止。将冰糖另加水煮化,打入鸡蛋,并兑入清水少行搅匀后,入锅中煮开,并搅拌,将鸡蛋糖汁倒入银耳锅内,起锅时,加入少许猪油。

5、蔗浆粥:新鲜甘蔗若干,粳米50g。将粳米加入400ml煮成稀粥,然后将新鲜甘蔗洗净切碎,榨取汁150ml左右,加入稀粥中即可服食。每日2次,早晚服。

6、大蒜白糖汁:大蒜头15g,白糖30g。将大蒜头去皮,捣烂,加白糖和开水约500ml,浸泡5小时即可服用。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4~5天。

7、松子仁粥:松子仁20g,糯米50g,蜂蜜适量,将松子仁捣成泥状,与糯米一起加水500ml,用文火煮成稀稠粥,然后调入蜂蜜,早晚分2次温热服食。

参考资料:

新华网等

咳嗽食疗方:

1.二果猪肺汤

[原料]罗汉果15克,无花果50克,猪肺1具,苦杏仁10克。

[制法]先将苦杏仁拣杂,洗净,放入温开水中泡胀,去皮尖,连同浸泡液放入碗中,备

用。将罗汉果、无花果分别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切成片,待用。将猪肺放入清水

中漂洗1小时,除杂后,切成片状,挤尽水分,放入沙锅,加清水足量(以浸没肺片为度

),大火煮沸,撇去浮沫,烹入料酒,加入杏仁,改用小火煨煮1小时,待猪肺熟烂,放

入罗汉果、无花果片,继续用小火煨煮30分钟,加精盐、味精,拌匀即成。

[吃法]早晚2次分服,或分2次服用,以淡食为宜,吃猪肺,嚼食罗汉果、无花果片,饮

汤汁。

[功效]养阴清肺,止咳化痰。本食疗方适用于肺癌阴虚燥咳者。

[评介]罗汉果又称“长寿果”,为我国名贵特产,因其具有特殊的清肺止咳、防癌抗衰

作用,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专家们的高度重视。有学者报道,在中医临床防治肿瘤的实

践中,以开水泡罗汉果当茶饮,每日1个,在治疗肺癌、喉癌、鼻咽癌等病症中,收到了

较好的清肺止咳、润肺化痰、养阴生津、利咽开音的效果。无花果干果的水提取物,经

活性碳、丙酮处理后所得活性物质有抗艾氏肉瘤的作用。国外科学家认为,无花果含有

一种防癌因子,能防止早期癌症的形成。以上二味,佐以杏仁,与猪肺煨煲成汤肴,不

仅对肺癌阴虚燥咳患者有养阴清肺、止咳化痰功效,而且可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有效

地遏制癌症,患病期间适宜经常服食。

2.鱼腥草炖雪梨

[原料]鱼腥草100克,雪梨2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新鲜雪梨洗净,晾干后,连皮切成碎小块,梨核部分可弃去,备用。将鱼腥

草拣杂,洗净,晾干后切成碎小段,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煮沸后用小火煎煮30分钟,

用纱布过滤,去渣,收集过滤液汁再放入沙锅,加入生梨碎小块,视需要可加适量清水

,调入白糖,用小火煨煮至梨块完全酥烂,即可食用。

[吃法]早晚2次分服,吃梨,饮汤汁。

[功效]清肺止咳,清化痰热。本食疗方适用于肺癌患者,对肺癌痰多、吐黄稠脓痰者尤

为适宜。

[评介]鱼腥草性味辛,寒,功专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是一味疗效明显的中草药,尤能

清肺热,中医临床为治疗痰热壅肺,咳嗽痰黄之症所常用,因能解毒消痈,亦为治疗肺

痈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用噬菌体去试验,鱼腥草有抗噬菌体作用,提示有抑癌

活性。雪梨性凉,味甘微酸,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善治热病津伤、痰热咳嗽

等症。我国古代医家推崇说:“胸中痞寒热结者可多食生梨。”上二味配伍,不仅可润

肺凉心、消痰降火,而且有较好的抑癌防癌功效,对中老年肺癌热结痰多、吐黄稠脓痰

者尤为适宜,坚持服食,有较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3.杏仁荸荠藕粉羹

[原料]苦杏仁15克,荸荠50克,藕粉50克,冰糖15克。

[制法]先将苦杏仁拣杂,放入温开水中泡胀,去皮尖,连同浸泡液放入碗中,备用。将

荸荠洗净,除去荸荠头及根须,用温开水冲一下,连皮切碎,剁成荸荠泥糊,待用。烧

锅置火上,加清水适量,放入杏仁浸泡液,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与荸荠泥糊同放入

锅中,拌和均匀,小火煨煮至沸,拌入调匀的湿藕粉及冰糖(研末),边拌边煨煮成羹

[吃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抗癌。本食疗方适用于肺癌痰热咳嗽。

[评介]苦杏仁擅长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为临床用于痰热咳嗽之要药。据现代医学体外

实验证明,杏仁热水提取物粗制剂对人子宫颈癌JTC26株的抑制率可高达70%。日本学者

认为,苦杏仁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荸荠性味甘,寒,擅长清热化痰、消积补肺,

与苦杏仁配伍,佐以有滋补止血功效的藕粉煨煮成羹,尤其适合于肺癌痰热咳嗽者服食

,不仅可增强抗癌功效,而且可清肺止咳、消积化痰,发挥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4.橄榄萝卜饮

[原料]青橄榄400克,白萝卜1000克。

[制法]先将青橄榄拣杂,洗净,盛入碗中,备用。将白萝卜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反复

洗净其外皮,除去白萝卜蒂头及根须,连皮剖开,切成片或切成条状,与洗净的橄榄同

放入沙锅,加水足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40分钟,加少许精盐,拌匀即成。

[吃法]当饮料,随意服食,或分数次服食,当日服完。服食时,吃萝卜、饮汤汁,并嚼

食橄榄,缓缓咽下。

[功效]清肺化痰。本食疗方适用于肺癌痰热咳嗽。

[评介]橄榄又称“青果”,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水果,有“中国橄榄”的美誉。橄榄在我

国,自古入药,性味甘酸,平,功专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开胃降气。近代

医学研究发现,青果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临床应用中,以青果为主对肺癌治疗后出现

口干心烦、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咯血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白萝卜性味辛甘,

凉,功能化痰热、消积滞、解毒、宽中、下气。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白萝卜具有抗

癌作用。临床药膳食疗运用中也观察到,以萝卜烹调的各种菜肴,经常食用,确实有防

癌作用。橄榄与白萝卜配伍制作的饮用汤肴,其清肺化痰功效更加显著,作用温和而持

久,尤其适合中老年肺癌患者及其经治疗后并发出现的痰热咳嗽、热结痰多等症。

中药是我们国家传统的物质文化,几千年来,中草药凝结了古人众多智慧和心血,在临床运用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药材的品种非常多,有些人也十分难以理解要怎么记住这些中药材,那么,中草药的命名是怎么来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材有哪些很常见?来看看。

1、中药材的命名

以产地取名:中草药由于生长或栽培的土壤以及所处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其功能和疗效。古人很重视“地道药材”,常在优质药材的品名上冠以地名以便与其它地方的药材相区别。如有一种具有补中益气功效的药出产于山西上党县,由此而取名党参。巴蜀出产一种外形似豆的药物,故称巴豆。川贝母、川黄连、蜀椒等,都是因其生长在四川而得名;广木香、广陈皮、广郁金等,都是因生长在广东而得名;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怀生地号称四大怀药,系因产地在怀庆府(今河南博爱等县)一带而得名;其它如阿胶产于山东省东阿等。

以颜色取名:一些药材是根据原药材的天然颜色而命名的。如红花的花是红色的,大黄的根茎是**的,黑牵牛的种子是黑色的,紫草的根是紫色的。其它如朱砂、金银花、赤苓、丹参、鸡血藤、黄柏、金莲花、红娘子、青风藤,也都缘其特有的颜色而被冠以贴切的药名。

以味道或特殊气味取名:有相当一部分中药是根据中草药的味道、特殊气味而命名的,如香薷、香附、藿香、茴香、苦参、酸梅、酸枣仁、甜叶菊、甘草、九香虫、鱼腥草等。

以形态取名:有些中草药是根据植物或生药形态而命名的。人参的根像人形,故名人参。有一种草药的茎叶遍布白毛,看去宛如老叟的发,因此称之白头翁。乌头的块根因类似乌鸦的头而得名;牛膝是因其茎节膨大部分类似牛的膝关节而得名;马兜铃是因其状如马项下的系铃而得名。其它如马钱子、附子、猫爪草、七叶一枝花、翻白草、龙眼、狗脊等,也都是因它们的形态而命名的。

因药用部分而命名:在植物方面,如白茅根、麻黄根、桑叶、苏子、橘皮等;在动物方面,如虎骨、鹿茸、蝉蜕、龟板、鸡内金、海狗肾、全虫、蜈蚣等。

因生长特性而命名:有些中药是根据它们的发育特性而命名的。如款冬花冬季开花,忍冬藤经冬不,夏枯草在夏至枯萎,桑寄生寄生在桑树上;其它如冬虫夏草、半夏、垂盆草、半边莲、巴豆、旋复花、鸡血藤等皆是。

以动物取名:如猪苓、马蹄莲、牛尾蕨、羊肝菜、鸡血藤、鸭跖草、鹅不食草、猫爪草、虎杖、狼毒、蛇床子、骆驼刺、飞燕草、金鸡菊等,均由动物而取名。

因纪念某人而命名:是以最先发现或最初使用人的名字作为药名。如使君子、何首乌、刘寄奴、杜仲等。

以数字取名:如一见喜、二宝花、三棵针、四季青、五味子、六月雪、七星剑、八角莲、九月菊、十姐妹、百日红、千年健、万年青等,皆由数字而取名。

沿用外来药物的译名:是根据进口药物译音或冠以“番”、“胡”等字样。如曼陀罗、诃黎勒、番木鳖、胡椒等。

以功效取名:有些药物为了突出它的主要性能,往往直接以功效命名。如防风是因其善于疏散风邪;血竭长于止血;锁阳能补肾固精;*羊藿可使公羊动情;千里光能明目;益母草善于调治妇科病;通草能利小便;王不留行可通乳;伸筋草能舒筋活络;何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治疗须发早白;大风子可治麻风等都是因其功效而命名的。

因炮制(加工)方法而命名:如甘草加入蜂蜜拌炒谓炙甘草,柴胡加入醋拌炒谓醋柴胡,西瓜加工制霜谓西瓜霜,生地经过反复蒸晒谓熟地等。

除上述方法外,有些药材具有两种特性,如黄连是因其色黄、根茎节节相连,细辛是因其根细而味辛得名等。

2、清热解毒的中药

此类药物功能清泄里热,解除热毒,凉血泻热,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里热证候。

1、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2、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著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4、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5、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