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洗手液资讯

行血抑菌液的功效-行血药有哪些

行血抑菌液的功效-行血药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最佳方法,用药加锻炼的方式比较好:

1.类风湿关节炎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严重者也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另外可以配合理疗。药物治疗主要在于控制炎症,消除关节肿胀,减轻症状,维持关节的功能,防止畸形。

2.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类药物,如昔布类,或免疫制剂药物,如青霉胺、环磷酰胺等,中药类如雷公藤等。

3.若病情严重者,可以行手术治疗,进行关节清理、冲洗及滑膜切除。另外,配合中药理疗、热敷、熏蒸,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4.而在中药方面,可以使用厚璞堂.通舒抑菌液”它含有三七、杜仲、透骨草以及全蝎等多种中药材,针对关节风湿疼痛有着很好的辅助治疗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舒缓不适,还能起到修复的作用。

适合的锻炼方式:

包括太极拳,漫步,轻体操,慢跑,快走,爬楼梯等,锻炼以病人能承受为限,可以保持关节活动功能,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减轻疼痛,最大限度发挥关节的正常功能。

对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要多吃以下的食物:

1.苦瓜,苦菜,丝瓜等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缓解局部发热,发痛。

2.薏仁,豆腐,芹菜,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用于关节肿胀等症状。

3.香菇,黑木耳等食物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的症状。百度谢邀

黄药水的功效是什么?

癣是由于感染真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属于浅部真菌病,因其发病部位和形状不同,临床有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癣、叠瓦癣、花斑癣等不同类型。

头癣多发生于儿童,俗称“癞痢头”或“秃疮”等。其主要症状是头皮结痂或产生鳞屑,瘙痒,头发逐渐失去光泽,易于拔除和折断,甚至秃头。由于引起头癣的真菌有所不同,因此临床有黄癣、白癣和黑癣三种头癣。

体癣是指发生于面、颈、躯干和四肢皮肤上的癣,中医称其为“铜钱癣”、“圆癣”。其症在光滑皮肤上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鳞屑组成的圆形或同心圆病损,中央皮肤正常或有色素沉着,剧痒,有时抓破结痂。

股癣与体癣基本症状相同,是指局限于大腿内侧靠近和臀部的癣,中医称其为“阴癣”。

手足癣是指发生在手掌和足底(趾)的癣。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俗称“湿脚气”、“香港脚”。皮损以水疱、糜烂、脱屑、角化、伴有瘙痒为特征。根据症状的突出表现,可分为:①指(趾)间浸渍型:主症为指或趾间浸润发白,脱皮,剥去表皮,其下为湿润的潮红糜烂面;②水疱型:主症为手掌或足底出现密集或分散的粟粒至帽针大小的水疱,疱液澄清,外周可有轻度潮红,干破后叠起白皮,日久又生水疱,反复发作;③鳞屑增厚型:主症为皮损干燥粗糙变厚,形如胼底,皮纹增宽加深,冬天裂开。以上3种类型均自觉剧痒。

甲癣俗称“灰指(趾)甲”,常伴发于手足癣。其主症为指(趾)甲初起出现灰白斑点,日久增厚变形,表面不平,失去光泽,呈灰白色。

叠瓦癣的形状比较特殊,很像叠瓦,故有此名。其症表现为鳞屑组成的许多同心环,犹如大树横切面的树轮,由于不断搔抓,癣向周围蔓延扩大,同心环逐渐模糊而变成不规则的花纹状。

花斑癣中医称“汗斑”,多发生于颈、胸、背、上臂和下腹部等处。皮肤呈黄豆大小的圆形斑疹,上有细小鳞屑,随着皮疹的增多,可融合成大片状细小鳞屑斑,呈黄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较为清楚。病情夏重冬轻,无明显自觉症状,或出汗时有轻度瘙痒,病程漫长,不治则多年不愈。

方一组成鲜蚕豆适量。

用法将鲜蚕豆捣烂如泥,榨取汁水,外洗患处,每日数次。

功用祛湿解毒。

适应证秃疮。

说明蚕豆性味甘平,微辛,功能祛湿解毒,故适宜于湿热秃疮。如无鲜蚕豆,可用于豆以水煎汁外洗,或捣敷亦有效。

方二组成生白果适量。

用法将白果去壳,切开,水煎取汁,频洗癣疮面。

功用消毒杀菌。

适应证头面癣疮。

说明白果,能消毒杀虫。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果水浸剂对真菌有抑制作用。但须注意的是白果含有小毒,不可内服过量。

方三组成清油1碗,猪胆汁1个。

用法将清油用文火熬熟,与猪胆汁和匀。将患处剃光发,然后取汁擦洗,每日2次。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秃癣。

说明猪胆汁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可敷恶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猪胆汁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方四组成葱1把,蜂蜜少许。

用法将头部患处用米泔水洗净,葱捣烂如泥,和蜂蜜共拌匀,外洗患处,再以清水洗净。

功用解毒灭菌。

适应证小儿秃疮。

说明葱含有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葱蒜辣素,又叫植物杀菌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对皮肤真菌抑制作用更强。

方五组成干桃30克,黑豆50克。

用法将干桃、黑豆共煮,滤取汁,与猪油少许调和,外洗患处。

功用解毒收敛。

适应证白秃头疮。

说明干桃是未成熟桃的干燥果实,又称碧桃干,有收敛之功。黑豆功能解毒,疗一切毒肿。两者相合,解毒收敛,对头皮癣有一定的疗效。

方六组成火麻仁适量。

用法将火麻仁研为末,以水和绞取汁,与蜂蜜和匀,外洗患处。

功用抗菌杀虫。

适应证小儿头面癣疮或疥疮。

说明火麻仁为大麻的种仁,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外敷治疮癞,杀虫。蜂蜜亦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两者合用,对小儿皮肤真菌或疥虫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方七组成乌梅数枚。

用法将乌梅入锅中,加水煎取汁,外洗患处。

功用抗真菌。

适应证小儿头疮。

说明乌梅的水煎液在试管内对须疮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孢菌等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方八组成黑豆适量。

用法将黑豆炒焦,入锅中,水煎取汁,外洗患处,每日1次。

功用祛风清热,活血解毒。

适应证小儿头疮。

说明黑豆,外敷一切毒肿。能祛风热、活血解毒。故可用于热毒引起的小儿头疮。

方九组成生姜适量。

用法将生姜捣取汁,加温后外洗头上患处,每日2次。

功用杀菌止痒。

适应证秃头疮。

说明生姜含辛辣芬香的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姜酚等,对皮肤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方十组成花椒10克。

用法将花椒入锅,加水煎取汁,外洗患处。

功用燥湿杀虫。

适应证头上白秃。

说明花椒有除湿止痛、杀虫解毒之效,主治秃斑。

方十一组成鲫鱼1条,酱汁适量。

用法将鲫鱼烧灰存性,酱汁和匀,外洗患处。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

适应证小儿秃疮。

说明鲫鱼功能清热利湿解毒,主各种疮疡,又方用去肠鲫鱼,入皂矾再烧研,外搽患处。或用鲫鱼去肠后,填入大附子1枚,炙焦研末,外敷患处。

方十二组成香油适量。

用法将香油与水等份拌和,外洗患处,每日2次。

功用润燥解毒。

适应证赤秃发落。

说明香油,生用,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功效。

方十三组成马齿苋250克。

用法将马齿苋煎煮取汁,外洗患处,每日2或3次。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小儿白秃。

说明马齿苋对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治湿癣白秃,本方还可用马齿苋烧灰,调猪油外涂患处。

方十四组成鲜桑椹适量。

用法将桑椹捣烂,取汁外洗患处,每日1次。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赤秃。

说明桑椹为桑树的果穗,能治秃疮,故以桑椹外洗对治疗因真菌引起的秃疮有较好的效果。

方十五组成鲜马齿苋、米醋各适量。

用法将鲜马齿苋洗净,捣烂绞取汁,用等量米醋混合后,外洗患处。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手足癣。

说明马齿苋功能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马齿苋煎剂对某些致病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米醋亦有解毒杀虫之功。两者合用,其效更佳。

方十六组成茶叶适量。

用法将茶叶煎煮取汁,外洗患处。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脚癣。

说明茶叶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茶叶浸剂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方十七组成盐适量。

用法将盐温水化开,外洗患处。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疮癣初起。

说明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性味咸寒,功能清热解毒,能去皮肤风毒,故能有效地治疗脚癣。

方十八组成米仁45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药共煎取汁,趁热蘸药液擦洗患部,每日数次,至愈为止。

功用利湿解毒。

适应证手癣。

说明米仁功能健脾利湿。甘草有解毒作用,以其煎剂外洗,能治疗阴下湿痒等,说明甘草对癣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方十九组成韭菜根适量,猪油少许。

用法将韭菜根烧灰存性,捣为末,以猪油调和,擦洗患处。

功用祛风解毒。

适应证体癣、股癣。

说明韭菜根性味辛温,能治各种癣疾,再配合猪油外敷,其祛风解毒作用更强,故可有效地治疗体癣、股癣等各部位癣疮。

方二十组成豆豉、醋各适量。

用法将豆豉研细末,过筛,和醋相合,擦洗患处。

功用祛风宣郁,解毒杀菌。

适应证白秃。

说明豆豉是豆科植物大豆种子经发酵加工而成,具有祛风宣郁、解毒的作用。米醋功擅散瘀解毒杀虫,现代研究证实有抗菌作用。两者合而用之,对皮肤真菌病有一定疗效。

方二十一组成紫甘蔗皮适量。

用法将紫甘蔗皮加水煎煮,滤去渣,取药汁,外洗患处。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头癣。

说明甘蔗皮功能清热解毒,能治百毒诸疮,民间常用此治疗疮疡肿毒及癣疮。

方二十二组成黄柏、黄精各适量。

用法将上药煎成汤液,用药汁外洗头皮,每次15分钟,每日3次。

功用清热燥湿,解毒杀虫。

适应证白秃疮(头癣)炎症明显,分泌物多者。

说明黄柏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泻火,其所含的小檗碱对常见的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黄精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

方二十三组成淘米水3大碗,川椒3克,白矾6克,麻柳叶1把。

用法将上药煎熬后熏洗头部。每日1或2次。

功用杀虫止痒。

适应证头癣。

说明淘米水功能解毒止痒,配伍川椒、白矾、麻柳叶,有解毒、杀虫、止痒功效,故对头癣有效。

方二十四组成当归、生百部、木槿皮、紫槿皮、白鲜皮各15克,川椒10克,醋100毫升。

用法上药共入黑醋中,浸泡2小时后煎煮至沸,取汁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洗至药液凉后止,用布擦干,暂禁下水。

功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润肤。

适应证鹅掌风(手癣)。

说明当归能养血润肤,百部、木槿皮、紫槿皮、白鲜皮、川椒均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

方二十五组成侧柏叶250克,艾叶65克,桐油适量。

用法先将柏叶、艾叶加清水适量,煎至3 000毫升,候用。再用桐油抹擦患处,以纸蘸桐油,用火点燃,候温度稍低,即将患手置汤中浸泡,泡至药液凉止。

功用凉血祛风,消炎止痒。

适应证鹅掌风(手癣)。

说明侧柏叶功能凉血祛风,药理学研究亦证实,本品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艾叶、桐油均有杀虫止痒之效。

方二十六组成贯众、乌梅等量。

用法用陶器盛药,加水高出药面约4厘米,煎沸20分钟后,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浸患处,待药温变凉即停,每日2次,2日1剂。

功用清热解毒,护发止痒。

适应证鹅掌风(手癣)。

说明贯众功能清热解毒,乌梅有杀虫止痒作用,药理学研究亦表明,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方二十七组成新艾叶90克,苍耳草60克,白鲜皮30克。

用法先将上药入瓦罐中,加水3 000毫升煮沸取汁,将药汁倒入脸盆内,上覆毛巾,再将两手伸于毛巾下熏一会儿,待药汁’转温时,将两手放入药液中浸泡,并转擦洗涤,直至药汁将冷为止,每日早晚各1次。

功用护皮,祛风,止痒。

适应证鹅掌风(手癣)。

说明艾叶苦温燥湿,能杀虫,药理学实验证明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配伍苍耳草、白鲜皮则作用更强。

方二十八组成川乌、草乌、何首乌、天花粉、赤芍、防风、荆芥、苍术、地丁草各30克,艾叶120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部。每日熏洗2次,每剂连用2日。

功用祛风湿,活血通络,解毒止痒。

适应证鹅掌风。

说明川草乌辛热能散风寒,何首乌、天花粉、赤芍、艾叶活血通络,防风、荆芥、苍术祛风化湿,地丁草解毒。诸药合用,对久治不愈的鹅掌风有一定的疗效。

方二十九组成荆芥、防风、红花、地骨皮各15克,皂角、大枫子各30克,明矾18克,米醋1 500毫升。

用法将上药用米醋1 500毫升,放盆中浸泡3~5日后,备用。治疗时,每晚将手或足人药醋中浸泡30分钟。每剂药可连续浸泡2周,为1个疗程。用之有效,可连续泡2~3个疗程。

功用灭菌止痒。

适应证鹅掌风(手癣)、干脚癣。

说明方中荆芥、防风祛风胜湿,红花、地骨皮活血润肤,皂角、大枫子杀虫,明矾燥湿。诸药合用,祛风湿、杀虫毒,对手足癣皮肤干涩者均有效。

方三十组成藿香、黄精、生大黄、皂矾各12克。

用法用米醋500毫升浸泡上药5~7天,去渣备用,用时将患部放入药液内浸泡。每次浸泡30~60分钟,每日1或2次。

功用活血润肤,杀虫止痒。

适应证手癣。

说明藿香功能利湿除风,药理学实验表明,藿香煎剂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配黄精养阴润燥,皂矾、大黄清热解毒,故可用于治癣。

方三十一组成枯矾50克,地骨皮60克,猪牙皂、侧柏叶、花椒、雄黄各15克,冰醋酸10毫升(或米醋50毫升)。

用法先将猪牙皂、地骨皮、侧柏叶、花椒加水1 000毫升,煎至600毫升,过滤取液,将渣加适量水再煎,取滤液400毫升,将2次滤液混合后加热并投入枯矾、雄黄、冰醋酸,搅溶;待温浸泡病甲20~30分钟,然后用刀削除肥厚病甲至甲床,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每周2或3次,至新甲正常生长为止。

功用解毒杀虫。

适应证甲癣。

说明枯矾燥湿力强,猪牙皂搜风杀虫,其他侧柏叶等均有杀癣作用。

方三十二组成苦参50克,蛇床子、生百部、黄柏、土槿皮、白鲜皮各25克,明矾30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1 500~2 500毫升,浸泡1小时左右,文火煮沸15~30分钟,将药液倒入脚盆内,浸泡患足。每日1或2次,每次10~20分钟,药液第2天可以加温再用。

功用清热除湿,杀虫止痒。

适应证足癣(脚气)。

说明苦参,祛风泻火、燥湿去虫,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在体外对常见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蛇床子等均为燥湿杀虫之良药。

方三十三组成地肤子、蛇床子、苦参、白鲜皮、川黄芩各25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时将患足浸泡在药液中30分钟,每剂浸泡2次,每日1剂。

功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适应证手足癣。

说明地肤子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水煎剂对各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蛇床子、苦参、白鲜皮、黄芩均有清热燥湿杀虫功效。

方三十四组成苍耳子(捣碎)60克,明矾、苦参、地肤子、黄柏各25克,露蜂房2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后,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时浸洗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1次,3日为1个疗程,隔4日再继续洗之。

功用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祛风止痒。

适应证足癣。

说明苍耳子性味甘温,能祛风湿,止痛。药理实验表明,其煎剂在体外对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至于明矾等亦有抑制真菌功效。

方三十五组成徐长卿15克,甘草、牛蒡子各5克,蒲公英6克,紫草9克。

用法取上药放入药锅或瓷盆内,加水1 500~2 000毫升,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用文火熬至沸10~15分钟,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时将患足放入药液中浸泡10~20分钟,并反复擦洗之。每日临睡前或早晚各1次,每剂可用2次。

功用活血解毒,祛风止痒。

适应证足癣、体癣、股癣。

说明牛蒡子,为散风除热毒之要药。药理实验亦表明,其水浸剂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徐长卿、紫草则有活血解毒的作用。

方三十六组成浮萍、僵蚕各12克,防风、羌活、生川乌、生草乌、威灵仙、鹤草芽、白鲜皮、独活、黄精各9克,鲜凤仙花1株。

用法上药用食醋1 000毫升浸泡24小时后,小火煎开,去渣取醋液备用,浸泡患处,每日2或3次,每次30分钟,拭干即可,勿用水冲洗,泡至第3日,煎开1次,再泡2天,1剂可用5日。

功用祛风燥湿,解毒杀虫。

适应证手足癣、甲癣。

说明浮萍能祛皮肤瘙痒之风,僵蚕功能清热解毒,配伍防风、羌活祛风,川草乌散寒,白鲜皮、威灵仙燥湿,凤仙花、鹤草芽杀虫,故对手足癣有较好疗效。

方三十七组成土槿皮、地肤子、蛇床子各25克,黄柏、没食子各15克。

用法加水2 000毫升煮沸20分钟,过滤后加入明矾12克溶化即可,每剂药可连用2日。治疗时将患足浸泡于微温的药液内,每次15~20分钟,每日2或3次。疗后暴露患处,保持清洁干燥,不须包敷。

功用燥湿杀虫。

适应证足癣感染。

说明没食子性味苦温,功能燥湿杀虫,主治小儿疳积,湿疮。土槿皮、黄柏、地肤子均有燥湿杀虫的功效。

方三十八组成苍术、黄柏各15克,川牛膝10克,皂角9克,龙胆草30克,枯矾40克。

用法上药水煎取汁,浸洗患足,每日2或3次,每次30分钟,浸洗后待其自然干燥。

功用清热,燥湿,杀虫。

适应证足癣并细菌感染。

说明龙胆草性味苦寒,主疮痈肿毒,药理学实验证明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苍术、黄柏、明矾均有清热燥湿功效,川牛膝既祛风湿,又引药下行。

方三十九组成辣蓼30克,桃叶、羊蹄各15克,乌臼子30克,野菊花、蒲公英各10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2 000毫升,煎后过滤,先熏后洗30分钟,1日2次。

功用祛风杀虫。

适应证手足癣。

说明辣寥性味辛温,功能祛风消肿杀菌;桃叶祛风湿杀虫;羊蹄清热杀虫,其酊剂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乌臼子亦能杀虫。

方四十组成苡仁、甘草各适量。

用法将上方按3~4:1组成,浓煎成汁,趁热洗患处,每日数次。若化脓者,除用上方外,可用鹅掌皮烧灰,菜油调涂患处,2日洗换1次。

功用解毒杀虫。

适应证鹅掌风(手癣)。

说明苡仁能清热除湿,甘草功能解毒,两者相伍,解毒杀虫之力更强。

方四十一组成樟木适量。

用法将樟木打碎煎汤,每日早晚各温洗1次。

功用祛风胜湿。

适应证鹅掌风。

说明樟木含有樟脑及芳香性挥发油,辛烈香窜,能去湿气,民间常用以治疗疥癣等症。

方四十二组成艾叶125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取汁趁热先熏后洗半小时,每日1或2次。

功用苦温燥湿。

适应证鹅掌风。

说明艾叶苦温燥湿、杀虫,药理学实践证明,本品对于多种致病真菌有杀灭或抑制的作用。

方四十三组成枯矾、皂矾各35克,儿茶15克,侧柏叶60克。

用法上药加水煮沸备用,用时先用桐油擦患处,再用浸透桐油的纸捻点燃,熏患处10分钟,然后将上述药液倒入小桶,将患手伸入,用布紧盖桶口熏之,等药液微冷后,再将患手浸药液中20~30分钟。

功用清热燥湿,解毒杀虫。

适应证鹅掌风。

说明枯矾、皂矾、儿茶均有燥湿杀虫的作用,侧柏叶功能凉血解毒。诸药合用,清热燥湿,解毒杀虫,故适用于鹅掌风病人。

方四十四组成冬瓜皮(干品为佳)50克。

用法上药熬汤,取汁趁热先熏后洗,每日1次。

功用祛风胜湿。

适应证足癣。

说明冬瓜皮,利水除湿,干品则向内卷曲成筒状,有粉霜,其祛风胜湿之力较佳。

方四十五组成葛根、千里光、白矾各等量。

用法将上药烘干研为细末,密封包装,每袋40克备用。每晚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3 000毫升混匀,将患脚置于药水中浸泡20分钟即可,7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功用解毒杀虫。

适应证足癣及并发症。

说明葛根功能解毒散郁火,千里光有清热解毒作用,能去疮痈肿毒。

方四十六组成丁香、藿香、百部、明矾、黄柏、苦参各30克,蛇床子、硼砂各20克。

用法用纱布将上药包裹放入瓷盆或瓦罐内,以食醋1 000~2 000克浸泡2日,取上醋液浸泡患脚,每日1~3次,每次10~30分钟。

功用杀灭真菌。

适应证足癣、灰趾甲。

说明丁香所含的挥发油对许兰黄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方四十七组成鲜蒲公英、鲜败酱草各500克。

用法上药洗净切碎,放入盆内加水1 500毫升,煮开后再煎10分钟,离火待温,浸泡患部,每剂可如此用3次。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足癣。

说明蒲公英功能清热解毒,治痈肿疗毒,败酱草解毒,消痈排脓。两者合用,清热解毒杀虫,故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方四十八组成马鞭草适量。

用法水煎外洗,每日1次。

功用抑菌杀虫。

适应证脚气发肿。

说明马鞭草性味苦凉,能破血杀虫,药理实验表明,其水煎剂在体外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哪些药方可以治疗痛经?

黄药水能干扰细菌的氧化酶系统,进而发挥抑菌或杀菌的作用,但该溶液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所以目前也较少用于皮肤消毒。

黄药水又称为雷夫诺尔溶液,是一种外用消毒防腐剂,外用对组织没有刺激性,主要有能够杀灭化脓性球菌的作用,对真菌、杆菌、原虫和部分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器械的消毒,也可以治疗烧伤、烫伤、寻常型脓疱疮、皮肤念珠菌感染等。部分病人局部使用后有烧灼、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扩展资料:

黄药水的使用注意事项:

肾功能障碍及血尿患者不宜用本品冲洗腔道。不能用生理盐水溶解本品。本品与碱类及磺液混合易析出沉淀,并有发生过敏反应的报道。

1、黄药水用于引产须掌握剂量,注入量过大(例如超过1g),可能引起肾功能损伤甚至致。

2、主要并发症为出血较多,为减少出血,一般以用于妊娠16—24周的引产为宜。

3、注射液要避光贮藏,使用期暂定为3-6个月。注射用利凡诺剂须于注射前临时现配,要用注射用水溶解,不能用生理盐水作溶剂,也不能与含氯化物的溶液或碱性溶液配伍,以免析出沉淀。

4、心肝肾疾患者禁用。

央广网— 各色外用药水功效与禁忌大盘点

人民网—红、黄、紫药水致癌致过敏 伤口消毒要用它

femfresh 洗液怎么样?

凡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以至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称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指官无器质变的痛经,后者系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痛经。

祖国医学亦称“痛经”又名“月水来腹痛”、“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等。“痛经”范畴,亦称“经行腹痛”。

方一调肝汤

出处《傅青主女科》卷上

组成山药15克(炒),阿胶9克(白面炒),当归9克(酒洗),白芍9克(酒炒),山萸肉9克(蒸熟),巴戟3克(盐水浸),甘草3克。

功用补肾填精,养血止痛。

主治肾气亏损型痛经。症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

方解方中巴戟、山茱萸补肾气,填肾精;当归、白芍、阿胶养血缓急止痛;山药、甘草补脾肾生精血。全方共奏补肾填精养血,缓急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巴戟天显著增加小鼠体重,延长小鼠游泳时间,乙醇提取物及水煎剂有明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法水煎服。

按语阿胶需烊服。

方二黄芪建中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黄芪5克,炙甘草6克。

功用补肾益气,和中止痛。

主治气血虚弱型痛经,症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桂枝补气和中,通经止痛;当归、白芍、饴糖养血和中,缓急止痛;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胃以生气血,欲补气血先建中州。全方共奏补气养血,和中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桂皮醛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白芍有很好的镇痛、解痉作用。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

用法水煎服。

方三膈下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卷上

组成灵脂6克(炒),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研泥),牡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玄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枳壳4.5克。

功用行气活血,逐瘀止痛。

主治气滞血瘀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

方解桃仁、红花、赤芍、牡丹皮、当归活血祛瘀;五灵脂、玄胡索、川芎活血止痛;枳壳、香附、乌药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降低心肌细胞耗氧量;缓解平滑肌痉挛。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煎剂对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水煎液有纤维促进作用。

用法水煎服。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

按语若痛经剧烈伴有恶心呕吐者,酌加吴茱萸、半夏、莪术;若兼小腹胀坠或痛连肛门者,酌加姜黄、川楝子;兼寒者小腹冷痛,酌加艾叶、小茴香;挟热者,口渴,舌红,脉数,宜酌加栀子、连翘、黄柏。

方四温经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当归、阿胶、麦冬各9克,芍药、川芎、人参、桂枝、牡丹皮、甘草、生姜、半夏各6克。

功用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方解方中吴萸、桂枝为君药,用以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当归、川芎活血祛瘀以生新;牡丹皮祛瘀通经并退热,共为臣药;阿胶、麦冬、芍药滋阴养血,并能止血;人参、甘草补气健脾,又能统血;冲任二脉均与足阳明胃经相通,半夏通降胃气而散结,有助于祛瘀通经;生姜温胃降逆而散寒,又能助生化,以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方主要有镇痛、抑菌、扩张血管、抗过敏、收缩子宫等作用。在本方基础上进行药物加减,可用于多种妇科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习惯性流产,更年期子宫出血,子宫发育不良、不孕等,均有较好疗效。

用法水煎服。

按语如小腹冷痛甚者可去牡丹皮、麦冬,加艾叶;气滞胀满者可加香附、乌药;漏下色淡不止者去牡丹皮,加艾叶、熟地黄;气虚甚者加黄芪等。崩漏患者服药后血量可能增多,属正常现象,瘀血排出后,漏下才能停止。

方五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

出处《中医妇科学》(六版)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红藤、败酱草、薏苡仁各12克,黄连15克,蓬莪术6克。

功用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主治湿热蕴结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据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方解方中黄连、薏苡仁清热除湿;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牡丹皮活血祛瘀通经;莪术、香附、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生地黄、白芍凉血清热,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有抑制胃液分泌、杀菌、抗腹泻作用。莪术水提液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微动脉血流恢复,完全阻止微动脉收缩,明显促进局部微循环恢复。

用法水煎服。

方六川乌温经汤

出处《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组成炙川乌1.5克,炒当归、焦白芍、川芎各12克,肉桂10克,吴萸3克,姜半夏9克,炒党参15克,独活、威灵仙各6克。

功用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痛势较剧,得热则减,经色暗红有块或黑豆汁样,量少或血行不畅,伴肢冷,脉沉弦或迟,舌苔白等寒象。

方解方中药物以温散为主,川乌温经止痛,吴茱萸散寒止痛,姜半夏降逆止呕,独活、威灵仙止痛,党参补气。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吴茱萸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独活有抗炎、镇痛、镇静作用。威灵仙有镇痛作用。

用法水煎服。

按语血块多加炙没药、丹参、泽兰、益母草、失笑散等;腹胀痛加制香附、小茴、艾叶;夹湿加苍术、茯苓;肾阳虚或妇科检查子宫发育不良者,加鹿角片、紫石英、仙灵脾、巴戟肉等。

方七清经导滞汤

出处《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组成炒当归、焦白芍、广郁金、八月札、川楝子、红藤各12克,延胡索9克,柴胡15克,鸡苏散(滑石36克,甘草6克,薄荷15克)。

功用养血清肝,理气止痛。

主治肝热夹湿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胸胁、乳房胀痛,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宣畅气血,散结调经;当归、白芍、郁金、八月札养血疏肝,理气行滞;川楝子、延胡索理气止痛;红藤、滑石、甘草、薄荷清热利湿而通络脉。全方共奏清肝疏肝,利湿通络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川楝子有松弛奥狄括约肌,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柴胡有较好的抗脂肪肝、抗肝损伤、利胆、降低转氨酶等作用。郁金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去脂和抑制肝细胞纤维化的作用,能对抗肝脏毒变。郁金也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延胡索有显著的镇痛、镇静作用。

用法水煎服。

按语本方为自拟验方。对慢性输卵管炎和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疗效也较佳。如乳房结块加皂角刺、小金丹;带多色黄加椿根皮、白槿花、车前草;月经量多加侧柏炭、陈棕炭。服用该方需忌辛辣刺激之品,还应调摄情志,保证药效。滑石包煎,薄荷后入。

方八化膜汤

出处上海中医学院朱南孙

组成蒲黄15克,五灵脂12克,山楂12克,青皮4.5克,血竭粉3克。

功用行气活血,化瘀散膜。

主治主治功能性痛经中膜性痛经。其临床表现以经痛剧烈、经血中夹有膜片状瘀块为特征。

方解蒲黄、五灵脂、血竭止血化瘀止痛;山楂行气散瘀;青皮疏肝破气;本方共奏行气活血,化瘀散膜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朱氏发现膜性痛经患者在整体上有血E?2水平异常升高和血液黏滞性增高的病变,以及局部微观上的子宫内膜的病理、组化改变,可认为是气滞血瘀之重症。本方集破气行滞、活血化瘀于一身,具有降低异常升高的E?2的水平,改善机体的血液黏滞性及子宫瘀血状况等作用,促进子宫内经血的流畅,使患者获得膜化痛止,接近向愈的结果。

用法水煎服。

按语本方由朱南荪学生徐斌超整理发表,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偏热者加红藤、熟军,偏寒者加小茴香、炮姜。蒲黄、五灵脂包煎,血竭粉冲服。

方九温经散寒汤

出处《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组成当归、川芎、金铃子、延胡索各10克,赤芍、白术、五灵脂、制香附各12克,紫石英20克,葫芦巴、小茴香、艾叶各6克。

功用温经化瘀、散寒止痛。

主治本方适宜于寒湿搏于冲任所致痛经。主治经前或经时小腹拧痛或抽搐,凉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行瘀;五灵脂、金铃子、延胡索、制香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白术补脾健胃,和中燥湿,以制约上述诸药伤中耗气之弊;紫石英性味甘温,入心肝经以温暖子宫,葫芦巴性味苦大温,入肾补命门之火,有温肾阴,逐寒湿功能,故与紫石英同用则直达子宫,而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小茴香、艾叶亦有温经散寒之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延胡索有显著的镇静、镇痛与安定作用。小茴香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并促进肝组织再生,另有镇痛及己烯雌酚样作用。艾叶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用法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按语紫石英打碎先煎。五灵脂包煎。

方十少腹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0.6克,延胡索3克,没药(研)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黄9克,五灵脂(炒)6克。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本方适宜于寒凝血瘀型痛经。症见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

方解本方所治证属小腹寒滞瘀积,或妇女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所致。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小茴香能促进胆汁分泌,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并促进肝组织再生,另有镇痛及己烯雌酚样作用。艾叶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干姜甲醇或醚提取物有镇静、镇痛、抗炎作用。没药对离体子宫先呈短暂的兴奋,后呈抑制现象。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用法水煎服。

按语蒲黄、五灵脂包煎。

方十一血府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当归、生地黄、红花、牛膝各9克,枳壳、赤芍各6克,川芎、桔梗各5克,柴胡、甘草各3克,桃仁12克。

功用凉血清热,通经止痛。

主治本方适宜于血热壅阻型痛经。症见经前小腹疼痛或有灼热感,经来则痛甚,经色深红,质稠夹有血块,经行不畅,或伴有低烧,口干,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三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煎剂对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水煎液有纤维促进作用。红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度。桔梗粗皂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

用法水煎服。

方十二参脂痛经汤

出处《中国妇科秘方全书》

组成人参9克,五灵脂15克,元胡、当归、白芍、川芎各12克,制香附10克,甘草3克。

功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痛经。

方解方中人参补气健脾,五灵脂、元胡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当归、白芍、川芎活血化瘀,香附理气调经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当归及其阿魏酸钠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当归水浸液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芨红细胞的生成。

用法水煎服。

按语五灵脂包煎。

femfresh 洗液这个牌子不错的,据说不含荧光剂。femfresh产品作用,有以下4点:

无皂温和配方特别为女性私密处设计,私密处的薄膜与该有的分泌物相容,温和,清爽,滋润,无负担,绝不刺激皮肤!在保持自然酸碱平衡的基础上清洁女性私密处,以帮助防止女性私密处炎症和感染。触感柔细清香,带给您全然的清新、舒服与自信。

Femfresh芳芯包括洁浴露、洁浴慕思 ,还有适合出门在外或长途旅行等不便沐浴时使用的洁肤绢、洁肤巾、保持清爽的爽肤粉以及能去除异味的芳香喷雾等六品项。搭配生理周期或生活习惯使用不同品项,都能达到最佳的舒适感。

月经来潮,除非你是使用卫生棉条,否则外都是处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加上与卫生棉紧贴着,下体的温度偏高,分泌物、汗水,再加经血,在秘密丛林间混 合成一股异香,不仅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甚至异味令身旁的人不敢领教而与你保持安全距离,所以说,女性在经期期间个人的卫生清洁就更显重要了。

使用私密处保养品在国外是非常普遍的行为,就像睡觉前要刷牙一样自然。生理期间私密处产生不适感是多数女性共有的经验,这正表示你忽略了清洁与保养,想停止噩梦就要好好照顾自己。

用女性护理液是利是弊?

女性私处炎症最容易滋生,特别是青年女性中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和慢性宫颈炎发病率极高。这三种病已成为当前女性中主要的生殖系统感染。因此很多女性怕私处不干净就常用护理液清洗私处,殊不知这样清洗可能会导致女性不孕。不少女性认为使用保健洗液是一种保洁时尚,是良好的卫生习惯。据估计,仅美国就约有两千万妇女经常使用保健洗液,在非洲和亚洲也很普遍。那么,使用保健洗液是利是弊?这是妇女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医学研究的课题。

妇科专家指出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真的不需要用护理液来清洗的私处的,专家指出盲目的用护理液来清洗阴道是弊大于利的。

破坏阴道内微生态环境:

阴道微生物菌群主要栖居在阴道侧壁的粘膜、皱褶中,其次在阴道穹窿和宫颈处。健康妇排出物中的活菌数为100~1亿个/毫升。目前公认的阴道正常菌群中最重要的成员是乳酸杆菌,其数量可达8000万个/毫升,其功能主要是保护阴道不受外来菌的侵袭,是阴道的“健康卫士”。

所以医学上常以阴道分泌物中乳酸杆菌的数量来确定阴道的清洁度及判断阴道自洁功能的好坏。有学者调查了40名健康育龄妇女,92.5%都有乳酸杆菌,而更年期妇女则仅有60%。如果经常使用阴道清洁液冲洗阴道,乳酸杆菌就会更少。

最近国外学者分析了30年来有关妇冲洗的报道,结果发现,每周冲洗一次或一次以上者,可明显增加盆腔感染的机会,中度增加宫外孕的危险,冲洗越频繁,盆腔感染的危险性就越大。据《美国公共卫生杂志》报道,用阴道冲洗液的妇女比不用阴道冲洗液的妇女盆腔感染危险率增高了73%。这是由于冲洗液破坏了阴道的自洁功能,导致病原菌乘虚而入,沿宫颈上行至子宫和输卵管,引发盆腔感染。

增加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按习惯或误导,在不洁之后,女性大都用冲洗液冲洗阴道,一是防止受孕二是怕传染上,但医学调查结果却恰恰相反。印尼的医生曾对599例产前妇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经常使用冲洗液进行阴道冲洗的妇女患的危险性反而增加,但在性生活后用清水冲洗阴道则没有危险性。

这项调查也证明,冲洗液破坏了阴道酸碱度(ph),致病菌必然会急剧生长,所以的感染率增加。而清水没有改变阴道的酸碱度,故不会破坏阴道正常菌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