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洗手液资讯

蓟哥男士抑菌液的功效-蓟能治什么病

蓟哥男士抑菌液的功效-蓟能治什么病

薄荷对呼吸道和肺具有一定的功效。以下是薄荷对呼吸道和肺的具体功效:

1. 消炎镇痛:薄荷具有清凉解毒的作用,可以通过口腔黏膜、皮肤或肠道等途径发挥清凉解毒作用,从而缓解炎症和疼痛,包括呼吸道和肺部的炎症。

2. 祛痰止咳:薄荷含有挥发油和黏液质,能够刺激呼吸道分泌物的分泌和排出,从而有助于缓解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3. 缓解呼吸道紧张情绪:薄荷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可以缓解呼吸道紧张情绪,有助于呼吸道和肺部的通畅。

4. 对抗呼吸道细菌感染:薄荷含有一定的抗菌成分,可以有效对抗呼吸道细菌感染,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和肺部的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薄荷对呼吸道和肺的功效是有限的,不能替代医学治疗。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大蓟的功效和作用?

刺脚芽的功效和作用:

1、嫩叶揉碎塞入鼻孔,可以止流鼻血。

2、无论叶、根,也无论嫩、老,也无论新鲜或干枯,熬水当茶喝,可以下火、降低血压。低血压者不宜。经常饮用,可延年益寿、百病不生。

3、取白根六段,每段长约七厘米,加水两碗,熬至一碗,打入荷包蛋,加白冰糖若干,每天一次,连服用七天,据说可以根治慢性鼻炎。

4、医书说可以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痈疡肿毒等。

5、根煎剂或全草蒸馏液1:4000浓度时在体外能抑制人型有毒结核菌的生长。酒精浸剂1:3000时对人型结核菌即有抑制作用。水煎剂的抑菌浓度比酒精浸剂的浓度为大。

扩展资料:

刺脚芽形态特征:

刺脚芽是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80(100-120)厘米,基部直径3-5毫米,有时可达1厘米,上部有分枝,花序分枝无毛或有薄绒毛。

刺脚芽基生叶和中部茎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顶端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有时有极短的叶柄,通常无叶柄,长7-15厘米,宽1.5-10厘米,上部茎叶渐小,椭圆形或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或全部茎叶不分裂,叶缘有细密的针刺,针刺紧贴叶缘。

或叶缘有刺齿,齿顶针刺大小不等,针刺长达3.5毫米,或大部茎叶羽状浅裂或半裂或边缘粗大圆锯齿,裂片或锯齿斜三角形,顶端钝,齿顶及裂片顶端有较长的针刺,齿缘及裂片边缘的针刺较短且贴伏。

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或下面色淡,两面无毛,极少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被稀疏或稠密的绒毛而呈现灰色的,亦极少两面同色,灰绿色,两面被薄绒毛。

百度百科-小蓟(植物物种刺角芽)

中药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大蓟是一味中药,为菊科植物大蓟的地上部分或根。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清热凉血

大蓟具有凉血止痛的功效,治疗疮疡肿痛。

止血

大蓟有快速止血的作用,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外伤出血等出血疾病。

行瘀消肿

治疗痈肿疮毒疮痈久不收口者,具有生肌排脓作用。

抗菌消炎

主要对肝炎,肾炎,前列腺炎,肺热咳血,热结血淋,疔疖疮癌,漆疮,汤火烫伤等有很好的疗效。

 大蓟的药理作用

1.对血压的作用: 根水剂、碱液、酸性醇浸出液以及叶水剂,对犬均有降压作用。水、乙醇浸出液对猫、兔有降压作用。临床用根的片剂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

2.抑菌作用: 体外试验鲜根煎剂对甲型链球菌有抑制作用,鲜叶煎剂对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根煎剂及全草蒸馏液***1:4000***和乙醇浸剂***1:30000***均能抑制人型结核杆菌生长。

 大蓟的配伍应用

1.配蒲黄:蒲黄性味甘辛,专入血分,又取体轻行滞,味甘和血,上治吐衄咯血,下治肠风崩漏。大蓟味甘苦,性凉,入心肝经,有凉血止血,逐瘀消肿之功。二药相伍,功效益彰,凉血止血作用增强。

2.配茜草:茜草、大蓟性均寒凉,有凉血止血之功。茜草味苦性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为长,大蓟性凉味甘苦,甘能解毒消痈,性凉苦泄,破血散瘀。二药一苦寒一甘凉,相须伍用,共奏凉血止血,祛瘀消肿之功。用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崩漏下血之证。

3.配金银花:金银花性味甘寒,善清热解毒,且有轻宣疏散之效。大蓟性凉味甘苦,长于凉血止血,逐瘀消肿,二者伍用,相须配对,产生协同作用,使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效倍增。主治肠炎,痢疾,便脓便血。

4.配小蓟:凉血止血,破血除瘀。大蓟、小蓟性味相同,性凉,味甘苦,均入心、肝二经。小蓟凉血泄热以止血,兼可利尿,故擅治尿血。大蓟性凉苦泄,凉血止血,散瘀消痈力量较强。二药相伍,功效益彰,共奏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之效。

5.配侧柏叶:侧柏叶苦涩微寒,为凉血止血之佳品。大蓟甘苦性凉,既有凉血止血之功,又有散瘀解毒之效。二药配伍,相得益彰,使凉血止血作用增强,主治血热妄行之证。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点

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茜草是一种常见中药,味苦。茜草有治疗血热,祛除瘀血,止住出血,调理月经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吐血、鼻出血、月经量大或淋漓不尽、外伤出血、瘀血阻滞所致闭经、关节疼痛、跌打肿痛等。

茜草又叫作血见愁、过山龙、地苏木等,是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和根茎。现代研究发现,茜草具有促进血液凝固镇咳祛痰、抑菌、抗氧化等作用。

?大蓟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点,以及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点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黄柏的功效有哪些2、黄柏有什么功效与作用黄柏的功效有哪些3、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点4、黄柏有什么功效与作用黄柏的功效有哪些黄柏,又被称作是黄檗、元柏、檗木或者檗皮,那么黄柏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黄柏的功效

第一点,黄柏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黄柏对于抑制葡萄球菌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非常有效的杀痢疾杆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等细菌。

另外,黄柏的作用与黄连的药效非常相似,有一定的抑制真菌的作用。

第二点,黄柏具有消肿、促进皮下溢血吸收的作用。

在中医药文献记载,黄柏外敷,可以很好的减轻人体局部充血以及皮下溢血现象,消肿功效非常显著。

第三点,黄柏具有清热除湿、排毒泻火的功效。

现代医学实验以及临床证明,黄柏内服,可以很好的祛除内火,排除体内毒素,清热除湿、排毒泻火的功效非常显著。

另外,以黄柏为主要材料的中药制剂,具有着非常好利尿、健胃等功效和作用。

黄柏的食用方法

黄柏是一位中药药材,其食用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黄柏煎服:煎汤内服是中药食用的主要方法。

黄柏煎服,即将黄柏研磨成末,煎水浸洗。

黄柏成丸:即将黄柏制作成丸状,然后入口内服。

黄柏浸酒:即将黄柏用酒浸泡一定的时间后,煤炭定了饮用。

黄柏熬粥:将将黄柏与薏苡仁等材料熬制成粥状,以作食物使用。

黄柏的相关信息

生理特性

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

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

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

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产地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树皮。

炮制方法

1、黄柏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

2、盐黄柏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附录ⅡD)炒干。

3、黄柏炭取黄柏丝,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肾、膀胱经。

功能

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主治

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盐黄柏滋阴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相关配伍

1、《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

治伤寒身黄发热。

2、《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

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3、《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

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

3~12g。

外用适量。

禁忌

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相关论述

《临床常用中药手册》: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归肾、膀胱经,长于清下焦湿热。

黄柏有什么功效与作用黄柏的功效有哪些1、清热燥湿。

黄柏苦寒沉降,善于清泻下焦湿热,可以用于治疗湿热痢疾、湿热黄疸尿赤、湿热膀胱之小便短赤热痛等症状。

2、清退骨蒸。

黄柏主如肾经,善于清泻肾脏虚火,具有清退骨蒸之效,可用于治疗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症。

3、泻火解毒。

黄柏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可以用来治疗疮疡肿毒,内服外用都可以。

此外,黄柏外用,可以用来治疗皮肤湿疹、瘙痒不适等症。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点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点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点,提起它大家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它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种,但它不仅仅只有功效和作用,对我们的身体有增加抵抗力的作用,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点,教你正确养生。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点1

一、抗真菌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浸提物对新型隐球菌和红色发癣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作用比制霉菌素强,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比制霉菌享弱。

所以说黄柏可以起到抗真菌抗病毒的.作用,对于真菌感染有抑制作用。

二、利胆

黄柏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和胰液分泌,促进胆红素排出。

适合有肝病的人群使用,具有抗肝病的作用。

三、抗滴虫

黄柏煎剂,10%浓度与滴虫液1:1混和培养,对阴道毛滴虫有抑制作用。

适合女性出现的妇科疾病的治疗,对于滴虫疾病的治疗有好处。

四、清热,镇咳

黄柏果实的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

并从挥发油中分得小檗碱和5,5—二甲基糠醛醚。

它具有止咳的作用,其抗病毒的功效强大,对于镇咳有好处。

五、降压

黄柏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可以用于有高血压的病人使用,具有降压的作用和效果。

六、抗溃疡

黄柏对实验性溃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其抗溃疡活性比小檗碱为强。

在临床上黄柏可用于治疗胃肠疾病的作用。

可以有预防溃疡疾病的作用。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点2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解毒消炎之力颇强。

《长沙药解》谓”黄柏泻湿热,清膀胱而排淤浊,殊有捷效”。

基本反映了该药功效、主治病位要点。

现为治疗前列腺炎症的有效药物,治急、慢性前列腺炎,小便灼热,淋漓涩痛,配木通、车前子、山栀、扁蓄、泽泻;伴大便秘结者,加配大黄、虎杖;血精或尿中带血者,再配伍小蓟、白茅根;前列腺增生合并感染者,配红藤、败酱草、生地黄;小便不通,小腹胀满,加桃仁、知母及少量肉桂,共奏清热解毒、化淤散结、通利小便之功。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前列腺疾病下焦湿热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

生用泻实火,盐水炒清膀胱热,炒炭止血。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忌服;亦不宜多服、久服。

黄柏有什么功效与作用黄柏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黄柏由什么功效与作用,在生活中,由很多的人会通过食用一些药材来让自己的身体更加的好,提起它大家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正确的使用方式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功效与作用,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黄柏有什么功效与作用1

一、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1、治疗肺炎

用0、2%黄柏碱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3ml,每8小时1次,体温降至正常后2-3天,减为每日注射2次。

治疗儿童小病灶性肺炎6例、大叶性肺炎1例,患儿热度均干用药后12-72小时内下降至正常,炎症吸收消散平均为9天。

实验证明,黄柏碱在试管内对肺炎双球菌、金**葡萄球菌均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2、治疗肝硬化、慢性肝炎

用黄柏小檗碱注射液治疗肝硬化40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例,亡3例;慢性肝炎19例,临床治愈12例,显效5例,无效2例,治疗期间未见副作用。

3、治疗肺结核

用0、2%黄柏碱注射液3-6ml,肌肉注射,每日2次,2个月为一疗程。

治疗30例(其中浸润型26例,血行播散型4例;有空洞者占17例),治后病灶吸收好转者24例,无变化者6例,8例空洞缩小。

血沉增高的23例,治后均见减低。

副作用有轻微腹泻,注射局部的疼痛,经调整注射液的PH至6、5左右即仅有酸胀感。

一般认为黄柏碱注射液对浸润型渗出为主的炎灶有良好的效果,对增殖灶则疗效不显。

亦有用黄柏干浸膏每日3g,分3次食后服,3个月为一疗程。

治疗12例,治愈8例,进步和显著进步各2例。

一般服药后热度很快恢复正常,咯痰减少,食欲增进,体重增加。

4、治疗急性结膜炎

用10%黄柏煎液滴眼,治疗儿童患者474例,每次用1-2ml冲滴,每日2-3次。

由于黄柏质量不同,疗效亦有差别。

优质黄柏的治愈率100%(78例),3-4日治愈;劣质黄柏的'治愈率为55、8%(158例),在3日内治愈者汉23、96%。

5、治疗慢性上颌窦炎

局部穿刺冲洗后,用黄柏流浸膏的30%稀释液徐徐注入,每侧隔4日注入1次。

治疗10例,治愈8例,好转2例。

6、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采用20%或30%黄柏煎液(滤过冷藏)滴耳。

用时先以双氧水洗净外耳道脓液,拭干,而后滴入药液5-10滴,侧卧15分钟。

所治76例,有41例合并鼓膜中央性穿孔。

治疗效果:痊愈59例,进步13例,无效4例。

与0、5%金霉素甘油溶液及4%硼酸酒精溶液作对照,疗效相似。

7、治疗耳部湿疹

用黄柏粉(含小菜碱1、6%)1份,香油1、2份,调成糊状,每日涂药1次。

共治疗30例,涂药1-2次后85%以上患者湿烂面干燥结痂,5-7次后均基本好转或痊愈。

二、黄柏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渍。

三、黄柏的禁忌注意

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

(2)《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

黄柏有什么功效与作用2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1、利胆

对于有肝病的人来说,经常使用黄柏的话是非常有好处的。

因为它具有利胆的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胆汁和胰液的分泌,促使胆红素快速排出体内。

所以黄柏这种药材对于抗肝病是非常有利的。

2、降压

黄柏的降压效果显著,因其含有的多重生物喊均有降压作用,建议高血压患者应该多加食用。

3、清热镇咳

黄柏因其果实的挥发性极强,所以具有很好的镇咳疗效。

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对抗病毒的功效显著,在各种中药中可以说是治疗咳嗽之首选。

二、黄柏相关的配伍方法

1、若想黄柏具有治疗小便淋涩热痛之功效,应当与知母、生地、竹叶、木通搭配才可发挥疗效。

2、有些人经常会出现某种症状,就是足膝肿痛、下肢萎软无力这种现象的出现。

若想缓解这种症状,可将黄柏与苍术、牛膝相配,效果显著。

3、黄柏还可用于治湿热疮疡、湿疹的症状,它不但可以内服,还可外用,可谓两全其美。

然而内服的话就要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外用的话则应配大黄、滑石等研末撒敷。

三、黄柏的食用禁忌

1、黄柏是一种带有寒性的中药材,它所服用的人群也是有所限制的,不是任何人都可服用的。

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是不可以长时间服用黄柏的,因为久服会引起腹泻,降低食欲,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伤害是非常大的,严重的话还会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所以要多加注意才行。

2、另外,如果还出现了发热的情况,也是不可服用黄柏,不然会引发身体发烧症状的,甚至会关系到人体的小便问题。

3、据研究表明,黄柏也是具有一定毒性的,但它的毒性比较小,对人体危害不大。

但是一旦超过安全用量的话,还是会出现让病人亡的情况。

所以我们应该要合理的使用黄柏,不宜过量,否则后果是很严重的。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点用、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刺儿菜吃了有什么用?刺儿菜有什么功效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Da Ji

英文名Japanese Thistle Herbor Root

Herb of Japanese Thistle

Root of Japanese Thistle

别名 马蓟、虎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鸡脚刺、野红花、茨芥、牛触嘴、鼓椎、鸡姆刺、恶、大牛喳口、山萝卜、猪姆刺、六月霜、蚁姆刺、牛口刺、老虎舌、刺萝卜、驴扎嘴、马刺刺、刺秸子、马刺草、牛口舌、老虎刺、草鞋刺、刷把头、土红花、野刺菜、牛不嗅、猪妈菜、牛刺竻菜、竻菜、鸟不扑

来源

药材基源: 为菊科植物大蓟的地上部分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 japonicum Fisch.ex DC.

采收和储藏:栽种第3年,秋季挖掘根部,除去泥土、残茎,洗净,晒干。夏、秋季盛花时割取地上部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蓟 多年生草本。块根纹锤状或萝卜状,直径达7mm。茎直立,高30-80cm,茎枝有条棱,被长毛。基产叶有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8-20cm,宽2.5-8cm,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6-12对,中部侧裂片较大,向上及向下的侧裂片渐小,边缘齿状,齿端具刺;自基部向上的叶渐小,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无柄,基部扩大半抱茎;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两面沿脉有疏毛。头状花序睦立,单一或数个生于枝端集成圆锥状;总苞钟状,直径3cm;;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卵状三角形至长三角形,先端有短刺,内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呈软针刺状;花两性,全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或紫红色,长1.5-2cm,5裂,裂片较下面膨大部分短;雄蕊5,花药先端有附片,基部有尾。瘦果长椭圆形,稍扁,苌约4mm;冠毛羽状,暗灰色,稍短于花冠。花期5-8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分株、根芽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繁殖:春播3-4月;秋播9月,以秋播为好。7-8月种子成熟后,割下头状花序,晒乾,脱粒,扭净,备用。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穴深3-5cm,种子用草木灰拦匀后播入穴内,覆土。分株繁殖:3-4月挖掘母株,分成小丛,每穴1丛,覆土压实,浇水。根芽繁殖:利用带芽的根进行栽种。

田间管理 生长期进行中耕除草2-3次,结合追施人畜粪肥,倒苗后要增施堆肥、厩肥等。

性状

性状鉴别 大蓟草:茎圆柱形,直径0.5-1.5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纵棱,被灰白色毛;质松脆,断面黄白色,髓部白色,常中空。叶急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桂冠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有白色毛。头状花序顶生,圆球形或椭圆形,总苞枯**,苞片披针形,4-6层,冠毛羽状,黄白色。气微,味淡。

以色绿、叶多者为佳。

磊蓟根:根长纺锤形,常簇生而扭曲,长5-15cm,直径约1cm,表面暗褐色,有纵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粗糙,皮部薄,棕褐色,有细小裂隙,木部类白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以条粗、芦关短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或类长言形,垂周壁波状弯曲,上下表皮都有微细的角质纹理。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3-5个。多细胞非腺毛极长,多已碎断,完整者由4-18或更多的细胞组成,基部细胞直径15-150μm以上,顶端细胞极长而扭曲,直径13-24μm,壁具交错的角质纹理。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3-24μm,草酸钙针晶长约15μm。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木栓化,常脱落。皮层较宽,紧靠内皮层外侧有类圆形的分泌腔,直径70-140μm,较必地排列成环,内皮层凯氏带明显。韧皮部较窄,形成层连成环,木质部导管少数,数个成群呈径向排列,周围常伴有木纤维,射线宽阔,中央有髓。薄壁细胞含菊糖。

化学成份新鲜叶含柳穿鱼甙(pectolinarin)[1]。地上部分含有φ-蒲公英甾醇乙酸酯(φ-taraxasteryl acetate),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三十二烷醇(dotriacontan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柳穿鱼素(pectolinari-genin)[2]。根含油,内有单紫杉烯(aplotaxene),二氢单紫杉烯(dihydroaplotaxene),四氢单紫杉烯(tetrahydroaploaplotaxene),六氢单紫杉烯(hexahdroaploataxene),1-十五碳烯(1-pentadecene),香附子烯(cyper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罗汉柏烯(thujop-sene),α-雪松烯(α-himachalene)[3],顺式的8,9-环氧-1-十七碳烯-11,13-二炔-10-醇(8,9-epoxy-heptadeca-1-en-11

13-diyn-10-ol)[4].根中还含蒲公英甾醇乙酸酯(ataxasteryl acetate),φ-蒲公英甾醇乙酸酯[5],菊糖(inulin)[6]。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的作用1.1对离体蛙心活动的影响 蛙12只,按Starub法,制备离体蛙心,Ringer''s液中加大蓟,浓度大于20mg/L时,心率无明显改变,浓度达200mg/L时,心收缩幅度变小,心率减慢,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如换以Ringer''s液,可恢复正常心律的收缩幅度。

1.2对离体兔心灌流实验 家兔6只,雌雄不拘,按Langendorff''s法,进行离体兔心灌流,待心脏活动稳定后,从心脏插管的侧支注入大蓟0.5g/kg,立即记录给药后心率和心收缩振幅,并与给药前比较。

1.3在体犬心实验 犬6只,应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进行麻醉。开胸人工呼吸,应用生理药理多用仪同步记录血压和心脏收缩曲线,iv大蓟1.5g/kg后,血压明显降低,由原来的15.8±0.9kPa降低到11.8±0.8kPa(X±SD,n=6,P<0.05=。心收缩振幅由原来的100±1%降到39±7%,心率由原来的103±7%减到72±6%,全部实验过程中可见到这种降压效应。在给药后即刻升高趋势,而1分钟后开始逐渐下降,血压下降作用可持续近20±7分钟,而反复给药这种降压效应并不明显。

1.4大蓟的快速耐受性 犬3只,血压为17.9±0.9kPa,第1次iv大蓟1.5g/kg后血压下降,12±1.1kPa,待血压恢复至原始水平后,再第2次iv同量本药时,有2只犬血压反下降3.7±0.8kPa,另有1只犬血压下降值与第1次iv降压值相同,提示其有产生快速耐受性的可能。

1.5对闭塞颈总动脉(BCO)加压反射的影响 麻醉犬,每隔5分钟用动脉夹闭塞双侧颈总动脉15s,如此共2次,测得iv大蓟前BCO升压值(从16.6±1.6升高到20.8±2.4kPa),然后iv大蓟1.5g/kg,当血压下降最低时,BCO使血压从9.1±2.1升到10.3±2.4kPa。按公式:加压反应值(%)=〔血压升高值/原血压-60〕X100加校正计算。结果在给药前加压反应为48%,而给药后为33%,提示大蓟有抑制BCO加压反射的作用。

水浸剂、乙醇一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应用于狗、猫、兔等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大蓟水、大蓟鲜根或干根水煎剂、根碱液、酸性醇浸出液及叶水煎剂对麻醉狗均有降压作用,叶碱液、全草碱液及全草水煎液作用不明显。

2.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大蓟(品种未鉴定)根煎剂或全草蒸馏液,在1:4000浓度时能抑制人型有毒结核菌的生长。酒精浸剂1:30000时对人型结核菌即有抑制作用,但水煎剂的抑菌浓度要比此大。

3.对腹水癌细胞的作用 取健康的小白鼠接种腹水癌细胞液0.1ml.7-8d后生长癌液较多,抽出癌液加1滴至玻璃片上,并加1滴20%大蓟煎剂以及1滴伊红台氏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癌细胞的亡情况,如被杀则细胞染成红色,未杀则仍为无色透明状。同时,采用唾液腺细胞和精巢细胞2种正常细胞,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大蓟可全部杀腹水癌细胞,并对精巢细胞亦有同样作用。但对唾液腺细胞无损害。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大蓟地上部分粗粉1g,加乙醇,于水浴上温浸2h,滤过,滤液蒸乾,加乙醇0.5ml溶解供点样用。另取绿原酸及芦丁乙醇液作对照品。分别点亲于硅胶G-0.5%CMC板上,用正丁醇-冰乙酸-水(3:1:1)展开,于紫外灯(365nm)下,绿原酸显蓝色萤光,喷%三氯化铝乙醇试液后,芦丁显**。

炮制拣去杂质,清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大蓟炭:取净大蓟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色

存性,过铁丝筛

喷洒清水,取出晒干。《本草通玄》:酒洗或童便拌,微炒。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行瘀消肿。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外伤出血;疮疡肿痛;瘰疬;湿疹;肝炎;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捣敷衍。用于止血宜炒炭用。

注意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1.《品汇精要》:忌犯铁器。2.《本草经疏》: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不思食之证。

各家论述

1.《唐本草》:根,疗痈肿。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肿也。

2.《本草经疏》:大蓟根,陶云有毒,误也。女子赤白沃,血热所致也,胎因热则不安,血热妄行,溢出上窍则吐衄。大蓟根最能凉血,血热解,则诸证自愈矣。其性凉而能行,行而带补,补血凉血,则荣气和,荣气和故令肥健也。

3.《本草述》:大、小蓟类以为血药,固然。第如桃仁、红花,皆言其行血破滞,而此味则曰止吐血、鼻衄,并女子崩中血下,似乎功在止血也。夫小蓟退热固以止血,而大蓟下气更是止血妙理,盖气

地榆煮水喝功效

刺儿菜根茎白色,味略苦,每年春夏吃刺儿菜正当时。那么,刺儿菜吃了有什么用?一起来了解一下刺儿菜的功效与作用吧。

刺儿菜吃了有什么用

刺儿菜,是小蓟草的别称,有药用功能,但是,脾胃虚寒者忌服。不赞成韭菜与刺儿菜混吃,因这样混吃,会大大降低韭菜的香味儿。

刺儿菜含有胡萝卜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钾、钠、镁、铁等。

刺儿菜有什么功效

营养价值

刺儿菜每百克嫩茎叶含蛋白质4.8 克,脂肪1.1 克,碳水化合物5 克,钙216 毫克,磷93 毫克,铁10.2 毫克,胡萝卜素7.35 毫克,维生素B20.39毫克,维生素C47 毫克。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兴奋心脏作用

用经草酸铵处理去钙小蓟,水煎剂及醇提取物,水煎剂0.1ml(相当生药0.2g)、醇提取物0.05ml(相当生药0.1g。这样的话,对具肾上腺素能B1受体的离体兔心,离体豚鼠心房肌,均表现收缩力增强及频率略增加,并且此两种效应都可被B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所拮抗。

(2)升压作用

刺儿菜有良好的升压作用,并有强心及缩血管作用,作用性质类似儿茶酚胺类物质。

同时证实刺儿菜升压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不同。

刺儿菜升压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不同

2、对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影响

具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兔主动脉条表现收缩作用,此作用可被a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所拮抗。

对具肾上腺素能β2受体的豚鼠离体气管片的表现舒张作用,且可被心得安(0.017mg/ml营养液)所拮抗。

只有对主动脉条及气管片的作用量的1/10,因此认为小蓟对肾上腺素能β1受体的作用大于对β2受体及α受体的作用。

3、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为传统的止血中药,已证实其具有止血作用,并得到止血有效成分。小蓟止血主要通过使局部血管收缩,抑制纤溶而发挥效应的。小鼠口服浸剂5g/kg,可使出血时间明显缩短。

4、抗突变作用

Ames试验法,采用的两次水煎煮浓缩液进行试验,每皿加入量为3mg,TA98的诱变剂为4-硝基邻苯乙胺,TA100的修复剂为迭氮钠。结果发现小蓟有一定抗突变力。

5、抗菌作用

煎剂在试管内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及白喉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酒精浸剂1:30000时对人型结核菌即有抑制作用,但水煎剂对结核菌的抑菌浓度要比此大300倍以上。

6、其他作用

煎剂或酊剂对家兔离体、在位及慢性瘘管的子宫都有兴奋作用,但对猫的在位子宫、大鼠离体子宫和兔离体小肠则有抑制作用。

也和儿茶酚胺类物质相似。煎剂对大鼠实验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并无预防及治疗作用。

刺儿菜对肝脏受损的不能加速其恢复。刺儿菜对亚砷酸中毒似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不很显着。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地榆分地榆炭,酒地榆,盐地榆,地榆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敛疮,地榆的作用是治吐血,咯血,便血,血痢,赤白带下,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地榆用药禁忌是虚寒者忌服地榆。

基本概述

地榆

药名:地榆

别名:酸赭、豚榆系、白地榆、鼠尾地榆、西地榆、地芽、山枣参、蕨苗参、红地榆、岩地芨、血箭草、黄瓜香、野升麻、马连鞍、花椒地榆、水橄榄根、线形地榆、水槟榔。

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止血药。

性味:苦酸;寒;无毒。

归经:肝经;肺经;肾经;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药材基源: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长叶地榆的根。

炮制方法

1、地榆: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浸泡,润透,切成厚片,晒干。

2、地榆炭:取地榆片,置锅内炒至外表变为黑色,内部老**,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3、醋地榆:取地榆片,加麸醋拌匀,吸尽后放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筛去灰屑。每地榆炭100kg,用麸醋10kg。醋地榆长于收敛止血,常用于崩漏下血。

4、酒地榆:取地榆片,加白酒拌匀,吸尽后放入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筛去灰屑。每地榆片100kg,用白酒5kg。

5、盐地榆:取地榆片,用武火炒至外黑内老**,喷洒盐水炒匀,取出晾干。每地榆片100kb,用食盐3kg。

功效作用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1、《活法机要》记载:地榆治久病肠风,痛痒不止;地榆五钱,苍术一两。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日一服。

2、《补缺肘后方》记载:地榆治蛇毒:地榆根,捣绞取汁饮,兼以渍疮。

3、《日华子本草》记载:地榆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4、《沈氏尊生书》地榆甘草汤 记载:地榆治便血: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末五钱,水二盏,入砂仁末一钱,煎盏半,分二服。

5、《唐本草》记载:地榆主带下十二病。

6、《滇南本草》记载:地榆治红白痢,禁口痢:白地榆二钱,炒乌梅五枚,山楂一钱。水煎服。红痢红糖为引,白痢白糖为引。

7、《本草正》记载:地榆清火明目。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

8、《补缺肘后方》记载:地榆治猘犬咬人:地榆根末,服方寸匕,日一、二,亦末敷疮上,生根捣敷佳。

9、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记载:地榆治无名肿毒,疖肿,痈肿,深部脓肿:地榆500克,田基黄200克,研末,田七粉5~15克。调入700克凡士林中成膏,外敷患处。

10、《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记载:地榆治烧烫伤:地榆根炒炭存性,磨粉,用麻油调成50%软膏,涂于创面,每日数次。

11、地榆治湿疹:地榆面、煅石膏面各二十两,枯矾一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

12、《圣济总录》地榆汤 记载:地榆治血痢不止:地榆二两,甘草(炙、锉)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渣,温服,日二夜一。

13、《纲目》记载: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14、《本草正义》记载:地榆苦寒,为凉血之专剂。妇人乳痛带下,多由于肝经郁火不疏,苦寒以清泄之,则肝气疏达,斯痛可已而带可止;然气滞痰凝之乳痛,及气虚不摄之带下,非其治也。止痛除恶肉,皆以外疡言之,血热火盛,则痛而多恶肉,地榆清热凉血,故止疡患作痛,而能除恶肉。

15、《圣惠方》记载:地榆治妇人漏下赤色不止,令人黄瘦虚渴:地榆二两(细锉),以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渣,食前稍热服一合。亦治呕血。

16、《开宝本草》记载:地榆止冷热痢及疳痢热。

17、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记载:地榆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生地榆、太子参各一两,或加怀牛膝一两,水煎服,连服二月。

18、《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记载:地榆治胃痛,胃肠出血。

19、《别录》记载:地榆止脓血,诸痿,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20、《全展选编·皮肤科》记载:地榆治湿疹:地榆面十五两,密陀僧三十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

21、《本草求真》记载:地榆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俾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得此则能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歧,讵知其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或滞,实力解热止血药也。

22、《药物图考》记载:地榆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

23、《纲目》记载:地榆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24、《药品化义》记载:地榆解诸热毒痈。

25、《滇南本草》记载:地榆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26、《药性论》记载:地榆止血痢蚀脓。

27、《小儿卫生总微方论》记载:地榆治面疮赤肿焮痛:地榆八两(细锉),水一斗,煮至五升,去渣,适寒温洗之。

28、《本经》记载:地榆主妇人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29、地榆治湿疹:地榆一两,加水两碗,煎成半碗,用纱布沾药液湿敷。

30、《全展选编·传染病》记载:地榆治急性菌痢:水橄榄根研粉,成人每服三至六分,每天三次,儿童减半。

31、《本草选旨》记载:地榆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以之敛血,则同归、芍。以之清热,则同归、连。以之治湿,则同归、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则同归、萸。以之温经而益血,则同归、姜。大抵酸敛寒收之剂,得补则守,得寒则凝,得温暖而益血归经,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食用方法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用药禁忌

1、虚寒者忌服地榆。

2、《本草经集注》记载:地榆得发良。地榆恶麦门冬。

3、《本草衍义》记载:虚寒人及水泻、白痢,即未可轻使地榆。

4、《本草经疏》记载:胎产虚寒泄泻,血崩脾虚泄泻,法并禁用地榆。

5、《本草汇言》记载:痈疮久病无火,并阳衰血证,并禁用地榆。

6、《医学入门》记载:虚寒冷痢禁用地榆。热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涩早也。

7、《本经逢原》记载:气虚下陷而崩带及久痢脓血瘀晦不鲜者,又为切禁。性能伤胃,误服多致口噤不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