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红藤抑菌液功效灌肠-当归配红藤
今天给各位分享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大血藤的功效2、大血藤有什么用途?3、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4、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大血藤可以治疗哪些症状5、红藤的功效与作用红藤有什么用大血藤的功效1.活血通经
大血藤是出名的活血药物,并且性平,对经期女性的体质没有影响,尤其适合月经推迟、经血量少、痛经等女性使用,可起到活血通经的作用。
2.治蛔虫
大血藤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尤其是对小儿的蛔虫病有治疗特效,将大血藤研磨成粉末,用水送服少量就能起到杀虫作用。
3.抗疲劳
大血藤含有的毛柳甙是临床上常见的抗疲劳成分,这种苷类还溶入水,因此,在生活中也有用大血藤泡茶饮用,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4.杀菌消炎
大血藤水浸液还是常用的消炎外用药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菌均有抑制灭杀作用;另外,大血藤通大肠经,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急慢性阑尾炎等肠道炎症。
大血藤有什么用途?1.活血通经
大血藤是出名的活血药物,并且性平,对经期女性的体质没有影响,尤其适合月经推迟、经血量少、痛经等女性使用,可起到活血通经的作用。
2.治蛔虫
大血藤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尤其是对小儿的蛔虫病有治疗特效,将大血藤研磨成粉末,用水送服少量就能起到杀虫作用。
3.抗疲劳
大血藤含有的毛柳甙是临床上常见的抗疲劳成分,这种苷类还溶入水,因此,在生活中也有用大血藤泡茶饮用,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4.杀菌消炎
大血藤水浸液还是常用的消炎外用药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菌均有抑制灭杀作用;另外,大血藤通大肠经,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急慢性阑尾炎等肠道炎症。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大血藤生于山坡疏林、溪边;有栽培。
主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亦产。
性味苦,平。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止痉的作用。
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大血藤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1.大血藤有很好的活血通络作用,大血藤对于败毒散瘀的效果相当好,大血藤还有可祛风和杀虫的功效,中医上认为大血藤是一种味苦性平的一种中草药.
2.大血藤可以用来杀虫,可以用来治疗一些急性的或者是慢性的阑尾炎,大血藤对于风湿类的痹痛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大血藤对于赤痢血淋以及月经不调等疾病也可以治疗,对于一些疳积或者是虫痛和跌扑损伤类疾病也是可以治疗的.大血藤还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对于女性的经闭痛经都是有好处的.
3.大血藤对于一些筋骨疼痛有特效,对于男性还有壮阳的作用,可以用大血藤来治疗肢节酸痛以及麻木拘或是是水肿,血虚头昏。
大血藤的另一个功效就是抗菌消炎,或以用一治疗蛔虫,有很好的强筋壮骨的作用,大血藤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血丝虫病。
4.大血藤的用兵法和用量是可以取大血藤0.9-15g,来煎服,也可以用一为外表,哪就要捣敷了.
大血藤的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性阑尾炎:以红藤为主,配合其它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药物组成复方治疗。
初步观察对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有较好疗效。
上海地区用复方红藤片(每12片含红藤2两、蒲公英1两、生大黄6钱、川朴3厘)内服,每日3次,每次4片(大便次数增多者剂量可减半),先后治疗急性单纯性、早期化脓性阑尾炎1213例。
其中首批观察354例,有效率达98%,服药后在3~4天内腹肌紧张、腹痛、触痛均消失,平均在2天和2.5天白细胞和体温分别恢复正常;其后观察的859例,有效率亦达90%。
随访146例(时间最长为治疗后11个月,最短为6个月),除25例复发(17.1%)外,余均良好。
复发后有14例作手术治疗,11例继续服中、西药物治愈。
[4]
②治疗胆道蛔虫病:以红藤1两,加黄酒4两,煎至60毫升为1剂。
成人日服2次,每次1剂。
小儿用量酌减。
初步观察5例,分别于服药1~4日后腹痛消失;治疗期间有4例排出蛔虫。
[4]
③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红藤1斤,研粉,制成丸剂,日服2次,每次3钱,或用红藤根1斤切片,白酒10斤浸泡10~20天,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3次。
分别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18例和38例,服药后症状均减轻而渐消失。
[4]
④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用大血藤、透骨香、香樟根各1两,水煎,两次分服,每日1剂。
连服数天可见关节红肿消退,疼痛减轻。
[4]
⑤治疗灼伤:以大血藤、金樱子根各1斤,水煎成500毫升,对已发生感染的创面可行湿敷,能促使创面清洁,加速愈合。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大血藤可以治疗哪些症状1、大血藤的功效: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
2、大血藤主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3、大血藤的作用:
(1)大血藤治肠痈:红藤50克,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
午后用紫花地丁50克,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
然后以当归25克,蝉退、僵蚕各10克,天龙、大黄各5克,石__25克(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5克,日逐渐服自消。
(《景岳全书》)
(2)大血藤治血虚经闭:大血藤25克,益母草15克,叶下红20克,香附10克。
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
(《闽东本草》)
(3)大血藤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25克。
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4)大血藤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100克,紫花地丁50克。
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大血藤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30~50克。
水煎服。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6)大血藤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7.5克。
(《浙江中医杂志》6:1959)
(7)大血藤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8)大血藤治风湿腰腿痛:虹藤、牛膝各15克,青皮、长春7、朱砂七各10克,水煎服。
(《陕西中草药》)
(9)大血藤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15~25克,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0)大血藤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25克,或配红石耳25克,共研细末,拌白糖食。
(《陕西中草药》)
(11)大血藤治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15克,水煎服。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红藤有什么用1、功效: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
2、主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3、红藤别名血藤、大血藤、大活血、大血通、红藤红皮藤、红血藤、红菊花心、山红藤、花血藤、蕨心藤、黄梗藤、五花七、千年健,红藤的功效是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红藤的作用是治急、慢性阑尾炎、月经不调、跌扑损伤,红藤用药禁忌是孕妇慎用红藤。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血滕的功效与作用,小血藤有什么功效
凡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以至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称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指官无器质变的痛经,后者系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痛经。
祖国医学亦称“痛经”又名“月水来腹痛”、“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等。“痛经”范畴,亦称“经行腹痛”。
方一调肝汤
出处《傅青主女科》卷上
组成山药15克(炒),阿胶9克(白面炒),当归9克(酒洗),白芍9克(酒炒),山萸肉9克(蒸熟),巴戟3克(盐水浸),甘草3克。
功用补肾填精,养血止痛。
主治肾气亏损型痛经。症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
方解方中巴戟、山茱萸补肾气,填肾精;当归、白芍、阿胶养血缓急止痛;山药、甘草补脾肾生精血。全方共奏补肾填精养血,缓急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巴戟天显著增加小鼠体重,延长小鼠游泳时间,乙醇提取物及水煎剂有明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法水煎服。
按语阿胶需烊服。
方二黄芪建中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黄芪5克,炙甘草6克。
功用补肾益气,和中止痛。
主治气血虚弱型痛经,症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桂枝补气和中,通经止痛;当归、白芍、饴糖养血和中,缓急止痛;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胃以生气血,欲补气血先建中州。全方共奏补气养血,和中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桂皮醛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白芍有很好的镇痛、解痉作用。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
用法水煎服。
方三膈下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卷上
组成灵脂6克(炒),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研泥),牡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玄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枳壳4.5克。
功用行气活血,逐瘀止痛。
主治气滞血瘀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
方解桃仁、红花、赤芍、牡丹皮、当归活血祛瘀;五灵脂、玄胡索、川芎活血止痛;枳壳、香附、乌药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降低心肌细胞耗氧量;缓解平滑肌痉挛。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煎剂对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水煎液有纤维促进作用。
用法水煎服。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
按语若痛经剧烈伴有恶心呕吐者,酌加吴茱萸、半夏、莪术;若兼小腹胀坠或痛连肛门者,酌加姜黄、川楝子;兼寒者小腹冷痛,酌加艾叶、小茴香;挟热者,口渴,舌红,脉数,宜酌加栀子、连翘、黄柏。
方四温经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当归、阿胶、麦冬各9克,芍药、川芎、人参、桂枝、牡丹皮、甘草、生姜、半夏各6克。
功用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方解方中吴萸、桂枝为君药,用以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当归、川芎活血祛瘀以生新;牡丹皮祛瘀通经并退热,共为臣药;阿胶、麦冬、芍药滋阴养血,并能止血;人参、甘草补气健脾,又能统血;冲任二脉均与足阳明胃经相通,半夏通降胃气而散结,有助于祛瘀通经;生姜温胃降逆而散寒,又能助生化,以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方主要有镇痛、抑菌、扩张血管、抗过敏、收缩子宫等作用。在本方基础上进行药物加减,可用于多种妇科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习惯性流产,更年期子宫出血,子宫发育不良、不孕等,均有较好疗效。
用法水煎服。
按语如小腹冷痛甚者可去牡丹皮、麦冬,加艾叶;气滞胀满者可加香附、乌药;漏下色淡不止者去牡丹皮,加艾叶、熟地黄;气虚甚者加黄芪等。崩漏患者服药后血量可能增多,属正常现象,瘀血排出后,漏下才能停止。
方五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
出处《中医妇科学》(六版)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红藤、败酱草、薏苡仁各12克,黄连15克,蓬莪术6克。
功用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主治湿热蕴结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据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方解方中黄连、薏苡仁清热除湿;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牡丹皮活血祛瘀通经;莪术、香附、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生地黄、白芍凉血清热,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有抑制胃液分泌、杀菌、抗腹泻作用。莪术水提液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微动脉血流恢复,完全阻止微动脉收缩,明显促进局部微循环恢复。
用法水煎服。
方六川乌温经汤
出处《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组成炙川乌1.5克,炒当归、焦白芍、川芎各12克,肉桂10克,吴萸3克,姜半夏9克,炒党参15克,独活、威灵仙各6克。
功用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痛势较剧,得热则减,经色暗红有块或黑豆汁样,量少或血行不畅,伴肢冷,脉沉弦或迟,舌苔白等寒象。
方解方中药物以温散为主,川乌温经止痛,吴茱萸散寒止痛,姜半夏降逆止呕,独活、威灵仙止痛,党参补气。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吴茱萸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独活有抗炎、镇痛、镇静作用。威灵仙有镇痛作用。
用法水煎服。
按语血块多加炙没药、丹参、泽兰、益母草、失笑散等;腹胀痛加制香附、小茴、艾叶;夹湿加苍术、茯苓;肾阳虚或妇科检查子宫发育不良者,加鹿角片、紫石英、仙灵脾、巴戟肉等。
方七清经导滞汤
出处《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组成炒当归、焦白芍、广郁金、八月札、川楝子、红藤各12克,延胡索9克,柴胡15克,鸡苏散(滑石36克,甘草6克,薄荷15克)。
功用养血清肝,理气止痛。
主治肝热夹湿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胸胁、乳房胀痛,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宣畅气血,散结调经;当归、白芍、郁金、八月札养血疏肝,理气行滞;川楝子、延胡索理气止痛;红藤、滑石、甘草、薄荷清热利湿而通络脉。全方共奏清肝疏肝,利湿通络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川楝子有松弛奥狄括约肌,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柴胡有较好的抗脂肪肝、抗肝损伤、利胆、降低转氨酶等作用。郁金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去脂和抑制肝细胞纤维化的作用,能对抗肝脏毒变。郁金也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延胡索有显著的镇痛、镇静作用。
用法水煎服。
按语本方为自拟验方。对慢性输卵管炎和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疗效也较佳。如乳房结块加皂角刺、小金丹;带多色黄加椿根皮、白槿花、车前草;月经量多加侧柏炭、陈棕炭。服用该方需忌辛辣刺激之品,还应调摄情志,保证药效。滑石包煎,薄荷后入。
方八化膜汤
出处上海中医学院朱南孙
组成蒲黄15克,五灵脂12克,山楂12克,青皮4.5克,血竭粉3克。
功用行气活血,化瘀散膜。
主治主治功能性痛经中膜性痛经。其临床表现以经痛剧烈、经血中夹有膜片状瘀块为特征。
方解蒲黄、五灵脂、血竭止血化瘀止痛;山楂行气散瘀;青皮疏肝破气;本方共奏行气活血,化瘀散膜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朱氏发现膜性痛经患者在整体上有血E?2水平异常升高和血液黏滞性增高的病变,以及局部微观上的子宫内膜的病理、组化改变,可认为是气滞血瘀之重症。本方集破气行滞、活血化瘀于一身,具有降低异常升高的E?2的水平,改善机体的血液黏滞性及子宫瘀血状况等作用,促进子宫内经血的流畅,使患者获得膜化痛止,接近向愈的结果。
用法水煎服。
按语本方由朱南荪学生徐斌超整理发表,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偏热者加红藤、熟军,偏寒者加小茴香、炮姜。蒲黄、五灵脂包煎,血竭粉冲服。
方九温经散寒汤
出处《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组成当归、川芎、金铃子、延胡索各10克,赤芍、白术、五灵脂、制香附各12克,紫石英20克,葫芦巴、小茴香、艾叶各6克。
功用温经化瘀、散寒止痛。
主治本方适宜于寒湿搏于冲任所致痛经。主治经前或经时小腹拧痛或抽搐,凉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行瘀;五灵脂、金铃子、延胡索、制香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白术补脾健胃,和中燥湿,以制约上述诸药伤中耗气之弊;紫石英性味甘温,入心肝经以温暖子宫,葫芦巴性味苦大温,入肾补命门之火,有温肾阴,逐寒湿功能,故与紫石英同用则直达子宫,而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小茴香、艾叶亦有温经散寒之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延胡索有显著的镇静、镇痛与安定作用。小茴香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并促进肝组织再生,另有镇痛及己烯雌酚样作用。艾叶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用法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按语紫石英打碎先煎。五灵脂包煎。
方十少腹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0.6克,延胡索3克,没药(研)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黄9克,五灵脂(炒)6克。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本方适宜于寒凝血瘀型痛经。症见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
方解本方所治证属小腹寒滞瘀积,或妇女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所致。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小茴香能促进胆汁分泌,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并促进肝组织再生,另有镇痛及己烯雌酚样作用。艾叶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干姜甲醇或醚提取物有镇静、镇痛、抗炎作用。没药对离体子宫先呈短暂的兴奋,后呈抑制现象。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用法水煎服。
按语蒲黄、五灵脂包煎。
方十一血府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当归、生地黄、红花、牛膝各9克,枳壳、赤芍各6克,川芎、桔梗各5克,柴胡、甘草各3克,桃仁12克。
功用凉血清热,通经止痛。
主治本方适宜于血热壅阻型痛经。症见经前小腹疼痛或有灼热感,经来则痛甚,经色深红,质稠夹有血块,经行不畅,或伴有低烧,口干,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三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煎剂对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水煎液有纤维促进作用。红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度。桔梗粗皂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
用法水煎服。
方十二参脂痛经汤
出处《中国妇科秘方全书》
组成人参9克,五灵脂15克,元胡、当归、白芍、川芎各12克,制香附10克,甘草3克。
功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痛经。
方解方中人参补气健脾,五灵脂、元胡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当归、白芍、川芎活血化瘀,香附理气调经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当归及其阿魏酸钠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当归水浸液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芨红细胞的生成。
用法水煎服。
按语五灵脂包煎。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什么治疗方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血滕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小血藤有什么功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血藤有什么价值和功效2、有着神奇功效大的血藤,究竟有哪些作用?3、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大血藤可以治疗哪些症状血藤有什么价值和功效血藤功用主治:散血藤的功效,祛风湿,解热毒,治瘀血凝滞,筋骨风痛及疮毒红肿。
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败毒消痈,活血通络。
药物配伍:配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消痈,配连翘,泻火清热,配苦参,清热解毒。
扩展资料:
生药材鉴定
干燥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通常截成长约30厘米的段状,直径1~3厘米,外表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有浅的纵槽纹及明显的横裂纹,有时可见膨大的节部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柄痕,栓皮常呈鳞片状开裂,脱落处露出淡红棕色的内皮部。
质坚韧,有弹性,折断面裂片状,平整的横切面,木质部黄白色,导管呈细孔状;髓射线棕红色,放射状排列。
气异香,味淡微涩。
以条匀、径粗者佳。
本品在华北、东北、中南地区作鸡血藤使用。
显微鉴定:茎横切面。
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较老茎的木栓细胞内壁木化增厚,皮层窄,维管束约12个,由宽狭不一的射线所间隔;韧皮部有多数含黄棕色物的分泌细胞,常切向相接,与筛管组织相间、互列成数层;束内形成层明显。
木质部导管巨大,类圆形,直径至370μm,常单个散列或2个并列;木纤维壁厚,髓较窄。
本品薄擘组织中散有石细胞群,石细胞腔内有时含草酸钙方晶。
百度百科-血藤
有着神奇功效大的血藤,究竟有哪些作用?有着神奇功效大的血藤,究竟有哪些作用?
血藤是一种中药材,它的功效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另外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临床的功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治疗皮肤病,具体来说像疮、痈、肿、毒等,都可以用血藤配伍其他的清热药物来进行治疗。
第二、治疗血瘀证,比如说针对关节的疼痛,另外,患者舌面上有瘀点、肌肤甲错、关节疼痛等这些气滞血瘀的问题,都可以用血藤配伍药物来解决。
第三、治疗热毒证,比如说胃热壅盛或者是虚热导致小便不利,或者是皮肤上出现溃疡等,也可以考虑用血藤进行治疗。
丹参有活血化瘀、调经止血、养血安神、凉血消痈的功效。
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心包、肝经。
此药可以治疗女性的月经不调,用于痛经、闭经,以及产后出现的胞宫瘀滞和腹痛。
丹参可以治疗心痛、腹痛,比如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
另外,丹参可以治疗各种症瘕积聚,可用于腹部出现的包块,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丹参可以用于关节的红、肿、热、痛的治疗,可以用于治疗热痹,也可以治疗各种跌打损伤导致的肌肉疼痛、肿胀。
丹参还可以治疗热入营血导致的烦躁不安,有凉血的作用,可以治疗心烦、失眠,以及痈、疮、肿毒。
但是没有血瘀证的病人应慎服丹参,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此药。
血藤性质平和,在临床上能够治疗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等症,是临床上比较出名的活血药物。
比如女性如果出现月经推迟、经血量少、痛经的情况,可以选择血藤进行调理,有活血通经的作用。
如果小儿患蛔虫病时,可以将血藤研磨成粉末用水送服,能够起到杀虫止痛的功效。
血藤还可以泡茶喝,不仅能提神醒脑,而且对于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还有抑制和灭杀作用,所以能够治疗肠炎以及阑尾炎等肠道炎症。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功效与作用。
可治疗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等病症。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大血藤可以治疗哪些症状1、大血藤的功效: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
2、大血藤主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3、大血藤的作用:
(1)大血藤治肠痈:红藤50克,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
午后用紫花地丁50克,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
然后以当归25克,蝉退、僵蚕各10克,天龙、大黄各5克,石__25克(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5克,日逐渐服自消。
(《景岳全书》)
(2)大血藤治血虚经闭:大血藤25克,益母草15克,叶下红20克,香附10克。
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
(《闽东本草》)
(3)大血藤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25克。
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4)大血藤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100克,紫花地丁50克。
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大血藤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30~50克。
水煎服。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6)大血藤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7.5克。
(《浙江中医杂志》6:1959)
(7)大血藤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8)大血藤治风湿腰腿痛:虹藤、牛膝各15克,青皮、长春7、朱砂七各10克,水煎服。
(《陕西中草药》)
(9)大血藤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15~25克,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0)大血藤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25克,或配红石耳25克,共研细末,拌白糖食。
(《陕西中草药》)
(11)大血藤治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15克,水煎服。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关于血滕的功效与作用和小血藤有什么功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中草药: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后主要表出来的症状有月经不调、疼痛、尿频、尿痛等症状,每一种表现对女性的伤害都非常大。面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应该如何治疗呢?下面为您介绍几种治疗办法,相信能够帮助到您。
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治疗?可采用孕激素、口服避孕药和中药治疗。
第一种方法、孕激素: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以选择孕激素或者是少量雄激素来控制病情。
第二种方法、口服避孕药: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以使用一些口服避孕药来进行控制。口服避孕药对轻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月经量大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与控制作用。
第三种方法、中药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也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以达到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经止血等作用。中药治疗对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也具有缓解及控制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中药的疗程长、起效慢、治疗及缓解效果因人而异。
输卵管积液中药有效嘛
中文名:大血藤(《简易草药》)
类别:茎藤类
英文名:SargentgloryvineStem
异名血藤(《本草图经》),红皮藤(《任城日记》),千年健(《简易草药》),大活血(《植物名实图考》),五花血藤(《贵州民间方药集》),红藤、赤沙藤(《浙江中药手册》),蕨心藤(《广西中兽医药植》),活血藤、血通、血木通(《中药志》),穿尖龙、半血莲、过血藤、血 *** 、花血藤(《湖南药物志》),黄梗藤、八卦薛、黄鸡藤、血陈根、红牛鼻陈(《闽东本草》),山红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五花七、五花血通、大血通(《陕西中草药》),红血藤、黄省藤、鱼藤、红菊花心(《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茎。
植物形态大血藤
落叶攀援灌木,高达10米。茎褐色,圆形,有条纹,光滑无毛。3出复叶,互生;叶柄长,上面有槽;中间小叶菱状卵形,长7~12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有柄;两侧小叶较中间者大,斜卵形,先端尖,基部两边不对称,内侧楔形,外侧截形或圆形,几无柄。花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腋生,下垂,具苞片,花多数,芳香;雄花**,花萼6片,长圆形,花瓣小,6片,菱状圆形,雄蕊6枚,花丝极短;雌花与雄花同;而有不发育雄蕊6枚,子房上位,1室,有1胚珠。浆果卵圆形。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8~10月。
生于林下、溪边。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采集8~9月采收,晒干,除去叶片,切段或切片。
药材干燥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通常截成长约30厘米的段状,直径1~3厘米。外表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有浅的纵槽纹及明显的横裂纹,有时可见膨大的节部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柄痕,栓皮常呈鳞片状开裂,脱落处露出淡红棕色的内皮部。质坚韧,有弹性,折断面裂片状;平整的横切面,本质部黄白色,导管呈细孔状,髓射线棕红色,放射状排列。气异香,味淡微涩。以条匀、径粗者佳。
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本品在华北、东北、中南地区作鸡血藤使用。
炮制用水浸泡,洗净泥屑,润进,切片,晒干。
性味苦,平。
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酸涩。"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大肠二经。"
功用主治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①《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
②《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③《中药志》:"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治肠痈,风湿痹痛,麻风,淋病:蛔虫腹痛。"
④《湖南药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
⑤《闽东本草》"治心腹绞痛,赤白痢疾。"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肢节酸痛,麻木拘挛,水肿,血虚头昏。"
⑦《陕西中草药》:"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宜忌《闽东本草》:"孕妇不宜多服。"
选方①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然后以当归五钱,蝉退、僵蚕各二钱,天龙、大黄各一钱,石礍蚆五钱(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景岳全书》)
②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六钱至一两。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风湿腰腿痛:虹藤、牛膝各三钱,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二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⑤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三钱,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⑦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五钱,或配红石耳五钱,共研细末,拌白糖食。(《陕西中草药》)
⑧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钱半。(《浙江中医杂志》6:1959)
⑨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⑩治血虚经闭:大血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闽东本草》)
⑾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阑尾炎
以红藤为主,配合其它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药物组成复方治疗。初步观察对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有较好疗效。上海地区用复方红藤片(每12片含红藤2两、蒲公英1两、生大黄6钱、川朴3厘)内服,每日3次,每次4片(大便次数增多者剂量可减半),先后治疗急性单纯性、早期化脓性阑尾炎1213例。其中首批观察354例,有效率达98%,服药后在3~4天内腹肌紧张、腹痛、触痛均消失,平均在2天和2.5天白细胞和体温分别恢复正常;其后观察的859例,有效率亦达90%。随访146例(时间最长为治疗后11个月,最短为6个月),除25例复发(17.1%)外,余均良好。复发后有14例作手术治疗,11例继续服中、西药物治愈。
②治疗胆道蛔虫病
以红藤1两,加黄酒4两,煎至60毫升为1剂。成人日服2次,每次1剂。小儿用量酌减。初步观察5例,分别于服药1~4日后腹痛消失;治疗期间有4例排出蛔虫。
③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
红藤1斤,研粉,制成丸剂,日服2次,每次3钱,或用红藤根1斤切片,白酒10斤浸泡10~20天,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3次。分别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18例和38例,服药后症状均减轻而渐消失。
④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用大血藤、透骨香、香樟根各1两,水煎,两次分服,每日1剂。连服数天可见关节红肿消退,疼痛减轻。
⑤治疗灼伤
以大血藤、金樱子根各1斤,水煎成500毫升,对已发生感染的创面可行湿敷,能促使创面清洁,加速愈合。
提醒您:大血藤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中药配方一、
主要症状:输卵管积液的女性常有腹痛,腰痛的症状,治疗需要活血止痛。
中药配方:丹参、白芷、赤芍、红藤、公英、杜仲、芡实、蛇床子、五倍子、桑螵蛸、败酱草等。
功效作用: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消除血瘀,改善输卵管积液患者的疼痛不适。
中药配方二、
主要症状:输卵管积液的女性常有月经不调,痛经症状,离经期越近疼痛越严重。
中药配方:当归、党参、艾叶、川芎、桂枝、苍白术、泽兰、红藤、夏枯草、小茴香、没药等。
功效作用: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可以调理月经不调,改善输卵管积液患者的痛经症状。
中药配方三、
主要症状:输卵管积液的主要因素是炎症感染,治疗时需要消炎抑菌,消除炎症。
中药配方:忍冬藤、红藤、甘草、杜仲、蛇床子、五倍子、芡实、桑螵蛸、白芷、桂枝、茯苓、当归、五灵脂等。
功效作用:清热解毒,消炎杀菌,可以消除输卵管及其他妇科炎症。
中医注重辩证结合的原则,以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消炎止痛、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可以帮助改善输卵管积液患者的症状。上述中药配方每个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对症用药可以有效的改善病情。但是一般来说,用中医中药治疗输卵管积水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而且上述用药还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指导,盲目用药不仅延误病情,还有可能危害身体!
如果输卵管积液的程度较严重,就应该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具备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等功效的中药妇炎丸,更适合治疗输卵管积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