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洗手液资讯

臭氧抑菌液有副作用吗-臭氧抑菌液成分分析

臭氧抑菌液有副作用吗-臭氧抑菌液成分分析

一、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必要性:

①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专业性强,不检验不知道结果;

②新建病房、新消毒设备、新消毒剂均应做效果监测。

③特殊对象、特殊需要,必做效果监测。如移植术前、ICU病房、危重病人等。

2.科学性:以科学的试验设计、熟练的技术、可靠的结果、确切地分析,得出结果评价。

3.规范性:以权威规范为依据,符合其基本原则要求。如检测时机的确定、标准菌株的选择、标本数、重复次数、实验方法等确立。

二、监测方法的分类:

1、根据检测方法性质分:

①物理方法:测量压力灭菌温度、测量紫外线强度等;

②化学方法:各种化学指示卡;

③生物方法:嗜热/枯草芽孢灭菌效果监测自然菌存活数监测;

2、根据消毒灭菌对象性质分:

①空气消毒:

②表面消毒:

3.根据具体消毒对象分:

①压力蒸汽灭菌:

②各种器械:

③化学消毒剂:

④紫外线灯杀菌效果:

⑤手和皮肤消毒效果:

⑥空气消毒效果:

⑦物体表面消毒效果:

三、必要条件:

1、专业实验室:

2、必备设备器材:

3、选择实验方法:

4、熟练实验技术:

四、卫生部对500张床位以上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指标规定:

(1)医院感染率≤10%;灭菌切口感染 ≤0.5%

(2)医院感染的漏报率≤20%;

调查样本量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10%

(3)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4)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消毒剂每季度生物监测1次,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灭菌剂每月检测1次,不得检出微生物。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

(5)压力蒸气灭菌进行工艺、化学和生物监测。环氧乙烷必须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压力蒸气锅每天第一锅必须做B-D试验。

(6)紫外线灯强度监测:每季度1次;新灯管30W≥90?W/cm2,旧灯管≥70?W/cm2

(7)胃肠镜等诊疗器材消毒标准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腹腔镜、关节镜等应灭菌处理,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8)进入人体组织、血液、器官的医疗用品应灭菌处理,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接触黏膜医疗用品细菌总数≤20cfu/g(或100 cm2);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总数≤200cfu/g(或100 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9)母婴同室、婴儿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10)医院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数标准:

环境 类 别 空气 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手

cfu/cm3 cfu/cm2 cfu/cm2

Ⅰ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 ≤10 ≤5 ≤5

洁净病房

Ⅱ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 ≤200 ≤5 ≤5

婴儿室、普通隔离病房

Ⅲ类 儿科、妇科检查室、 ≤500 ≤10 ≤10

注射、换药、治疗、

急诊、化验、普通病房

Ⅳ类 传染病科及病房 —— ≤15 ≤15

五、为保证医院消毒灭菌可靠,应认真做好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影响消毒灭菌因素很多,使消毒灭菌效果难以保证。

2、消毒灭菌效果生物监测专业性强,条件难创造,结果评价难度大,实验周期长。

3、化学测试试剂法较复杂,结果准确;试纸法简便易行,但精确度较差。

六、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一)BD试纸:

检查灭菌器工艺状态,并不能反应灭菌器使用中被灭菌物品的实际灭菌效果。发现阳性应进行灭菌器性能检查调试。

(二)指示胶带:

表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并不能反应被灭菌物品实际灭菌效果。

(三)化学指示卡:

检测每包被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建议最好每包被灭菌物品中心放一片化学指示卡,待灭菌处理后,视其变色程度(灭菌效果)决定是否使用。

(四)用生物指示剂作系统监测:

采用生物灭菌指示剂来检查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是最科学、最可靠的监测方法。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微生物研究所,北京鑫四环消毒技术开发中心联合产销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SS1,K31)是国际公认的标准菌株。现制成标准菌片,供检查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

w 菌株特点:

1、 该菌为需氧芽孢杆菌,细菌繁殖体G兰氏染色阴性呈紫色,细菌芽胞孔雀绿着色。其细菌繁殖体对培养基要求低,在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生长良好,表面粗糙呈米**。

2、最适生长繁殖温度为56–65℃,培养24h即可形成菌落,37℃下24h看不到菌落。

3、 本生物指示剂载体为高级滤纸片,染菌量为5×105–106cfu/片,封装在小纸袋内,热亡时间为121℃,3.9min阳性,19min阴性;D10值1.3–1.9min,符合美国药典第十一版规定标准。该菌无毒,热抗稳定,在冰箱内4℃下保存一年抗力无明显下降,在常温(20℃左右)可保存1个月。

w 使用方法:

1、 该芽孢菌片使用时将装有菌片的小纸袋放在被灭菌的物品中心部位(每锅放置菌片数按卫生部规定)。

2、 灭菌后,再无菌操作下取出小纸袋中的菌片, 投放到溴甲酚紫培养液管中。同时将未经灭菌的菌片投入另一管培养基中作对照。

3、 56℃–60℃培养,48h观察结果,对照管为米**;若灭菌后菌片培养液颜色不变仍为淡紫色,为阴性(–),表示灭菌彻底;如变黄为阳性(+),表示灭菌不彻底。

w 培养基成分和配制方法:

1、成分:胰蛋白胨10g、葡萄糖5g、蒸馏水 1000ml、1.6%溴甲酚紫酒精溶液指示剂1ml。

2、配制方法:

(1)1.6g溴甲酚紫溶于98.4ml的96%酒精溶液中摇匀;

(2)把前三种成分溶解后,调解pH7.0-7.2,加入指示剂摇匀;

(3)每管分装5ml,以121℃20min灭菌后,放4℃冰箱内保存,备用。

w 注意事项:

1、防止指示剂中酒精挥发而使溴甲酚紫含量过高(溴甲酚紫含量过高后可抑菌生长);

2、菌片灭菌后应及时取出培养;

3、禁止菌片接触任何消毒剂及放射源以免影响抗力。

七、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监测:

(一)消毒剂有效含量的测试:

1、主要是有效含量不稳定的消毒剂,如过氧 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应进行含量测试。

2、 化学试剂滴定法较复杂但结果精确;试纸法方便快速,但准确性差。专用测氯试纸——比较准确;复合测试试纸(可同测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准确性较差。戊二醛试纸;含碘、臭氧等试纸尚待研究。

(二)化学消毒剂使用溶液污染菌数的检测

1、选好用好中和剂:

2、做到:对应,浓度、比例合适

3、 中和剂选择原则:

①本身对菌无影响

②确能去除杀菌因子

③生成物对菌无影响

④对照完全

★ 试验分组:

① 菌液+药液 培养

②(药+菌液)+中和剂 培养

③ 中和剂+菌液 培养

④(药+中和剂)+菌液 培养

⑤ PBS+菌液 培养

⑥ PBS 培养

⑦ 中和剂 培养

⑧ 培养基 培养

环境分析方法的方法

大气中起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作用的是臭氧。

臭氧存在于大气中,靠近地球表面浓度为0.001~0.03ppm,是由大气中氧气吸收了太阳的波长小于185nm紫外线后生成的,此臭氧层可吸收太阳光中对人体有害的短波(30nm以下)光线,防止这种短波光线射到地面,使人类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

扩展资料:

臭氧性质

1、常温下分解较慢,在164℃以上或有催化剂存在时或用波长为25nm左右的紫外线照射臭氧时加速分解成氧气。?

2、在常温常压下臭氧为气体,其临界温度-12.1℃,临界压力5.31MPa。气态时为浅蓝色,液化后为深蓝色,固态时为紫黑色。

3、气体难溶于水,不溶于液氧,但可溶于液氮及碱液。

4、液态臭氧在常温下缓慢分解,高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受撞击或摩擦时可发生爆炸。

5、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和杀菌性能,是自然界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在水中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氟而居第二位。同时,臭氧反应后的产物是氧气,所以臭氧是高效的无二次污染的氧化剂。

百度百科-臭氧

什么是无菌医疗器械,包括哪些方面。无菌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无菌还是指产品最终无菌

主要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分析法和分子生物学检验法。其中化学分析法分为质量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分为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等。 重量分析法,定量分析中的一种经典方法。18世纪中叶,罗蒙诺索夫首先使用天平称量法,对物质在化学变化中量的改变进行了测定,并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实际上为定量分析中的重量分析法奠定了基础。重量分析法要求有精密的分析天平,19世纪分析天平称量准确度达0.1毫克;20世纪出现了微量分析天平和超微量分析天平,称重的准确度分别达到 0.001和0.0001毫克,扩大了重量分析的应用范围。

重量分析法是准确地称量出一定量试样,然后利用适当的化学反应把其中欲测成分变成纯化合物或单体析出,采用过滤等方法与其他成分分离,经干燥或灼烧后称量,直至恒重,求出欲测成分在试样中所占比例。除了这种直接测定法外,还可采用间接测定法,即将试样中欲测成分挥发掉,求出挥发前后试样重量差,从而求得欲测成分的含量。重量分析法根据所用分析操作的方法分为沉淀法、均相沉淀法、电解法、气体发生(吸收)法和萃取法等。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重量法常用于测定硫酸盐、二氧化硅、残渣、悬浮物、油脂、飘尘和降尘等。重量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随着称量工具的改进,重量分析法也不断发展,如近年来用压电晶体的微量测重法测定大气飘尘和空气中的汞蒸汽等。 容量分析法,又称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方法。19世纪初期,L.盖吕萨克提出了气体定律,奠定了气体容量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后来,他把测量气体和液体体积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容量分析法是利用一种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溶液)与欲测组分的试液发生化学反应,反应迅速而定量地完成(即达到反应终点)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从滴定管上读取)及其当量关系,算出试液中欲测组分的含量。终点的鉴定除利用指示剂的变色目视鉴定外,还可应用各种仪器的方法来鉴定,如电位滴定法、光度滴定法、高频滴定法、电流滴定法、电导率滴定法、温度滴定法等。近年来在容量分析中已采用各种型式的自动滴定仪。

容量分析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迅速、准确,费用低,适用于常规分析。根据所利用的反应种类,容量分析法可分为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等。在环境污染分析中,容量分析法应用于生化需氧量、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分析,以及挥发酚类、甲醛、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六价铬、铜离子、锌离子等污染物的分析。 根据试液颜色深浅的程度,把试液与颜色深浅程度不同的已知标准溶液相比较,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1729年P.包盖尔提出了包盖尔定律,即组成相同的呈色溶液,如液层厚度相等时,则色的强度相同。1760年J.H.朗伯特提出与包盖尔定律近似的朗伯特定律,即浓度相同的呈色溶液,色的强度与液层的厚度成比例。1852年A.比尔提出了比尔定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这些定律奠定了比色分析法的理论基础。1854年J.迪博塞克和J.奈斯勒等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1873年C.维洛特首先应用分光光度法以进行光度分析。光度法不像比色法那样比较呈色溶液颜色的强度,而是测定呈色溶液的透光度或吸光度。1874年Н。Г。叶戈罗夫首先将光电效应用于比色分析,他所设计的光电光度计就是现代光电比色计的雏型。1894年出现了浦夫立许光度计;1911年出现了贝尔格光电比色计;1941年出现了贝克曼DU型分光光度计。后来又出现自动记录的分光光度计、示波器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和数字显示分光光度计等。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比色分析法如以肉眼观察比色管来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以确定物质含量的,称为目视比色法。利用光电池和电流计来测量通过有色溶液的透射光强度,从而求得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叫作光电比色法;所用的仪器称为光电比色计。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以朗伯特-比尔定律(亦称光的吸收定律)为基础,即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及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例。其数字关系式为lg(Io/I)=K·C·L。式中Io为入射光的强度;I为透射光的强度;L为光线通过有色溶液的液层厚度;C为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K为常数(对于某种有色物质在一定波长的入射光时,K为一定值),称为消光系数(也称吸光系数)。K值的大小随L和C的单位而改变,如果L以厘米表示,C以摩尔/升为单位,则此常数称为摩尔吸光系数(或摩尔消光系数),常以ε表示。

比色分析法的主要优点是准确、灵敏、快速、简便而费用又低。测定物质的最低浓度一般可达每升10-10克,如经化学法富集,灵敏度还可提高2~3个数量级。测定的相对误差通常为1~5%。

比色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在环境污染分析中已被普遍采用,但污染物必须先与显色试剂作用转化成有色化合物后才能进行测定。目前已研制出各种效果良好和非常灵敏的有机显色剂。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均可用这种方法测定。 利用化学物质在紫外光区的吸收与紫外光波长间的函数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紫外光谱的波长范围可分为近紫外区(200~400纤米)和远紫外区(10~200纤米),前者常用于化学分析,后者因空气吸收波长在 200纤米以下的紫外线,测量须在真空中进行,所以在分析上较少应用。

分子吸收紫外辐射常是其外层电子或价电子被激发的结果。电子愈易激发,则吸收峰的波长就愈长。

紫外分光光度计一般用氢灯做辐射源,用石英棱镜或光栅做单色器,用光电倍增管做检测器。吸收池的材料一般为石英或硅石,长度为 1~10厘米。若用氘代替氢,其发射强度在紫外区短波长处可增加三倍。

简单的无机离子和它的络合物以及有机分子,可在紫外光谱区进行检定和测量。有效的溶剂有水、饱和碳氢化合物、脂族醇和醚。能吸收紫外辐射的有机化合物至少要含有一个不饱和键,如C=C,C=O,N=N以及S=O,以起发色团的作用。吸收峰的波长随着发色团的不饱和程度的增大而增长。一些化合物及其最大吸收波长如右表所示。

紫外分光光度法在环境污染分析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在大气污染分析中真空紫外线气体分析仪已应用于分析汽车废气;紫外气体分析仪可应用于分析臭氧、二氧化氮、氯气。气态氨在190~230纤米波长上有几条强烈的吸收带,可用于直接测定氨气的浓度。②某些多环芳烃和苯并(a)芘在紫外区有强吸收峰,常用此法测定。③某些含有共轭体系的油品在紫外光区具有特征吸收峰,故可用此法测定油类污染。④此法还可用于测定食物、饮料、香烟、水质、生物、土壤等试样中可能含有的致癌物质,以及残留农药、硝酸盐和酚等。⑤此法也可与色谱分析联用,待测试样先经色谱柱,然后让色谱柱洗脱液流经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槽以检测试样所含的痕量污染物。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速液相色谱仪均配备有紫外检测器。 也叫红外光谱分析法,是一种仪器分析方法。物质在红外光照射下,只能吸收与其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一致的红外光线,因此不同物质只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入射光而形成各自特征的红外光谱,而对一定波长红外线吸收的强弱则与物质的浓度有关。根据这一原理可进行物质定性、定量分析及复杂分子的结构研究。

在环境分析化学中,红外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 450~1000厘米-1红外区有吸收的气体、 液体和固体污染物。在测定大气污染时,采用多次反射长光程吸收池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可测ppm至ppb级浓度的易挥发性气体(乙炔、胺、乙烯、甲醛、氯化氢、硫化氢、甲烷、丙烯、苯、光气等)。在大气中发现的一种新化合物过氧乙酰硝酸酯,就是经过红外光谱法和质谱法的鉴别后确定的。用红外光谱法还发现了美国洛杉矶空气中有臭氧存在。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可测定水中浓度在1ppb以下的有机污染物和农药。与质谱法相比,红外光谱法可以很容易地区分污染物的各种异构体。红外光谱法是鉴别水中石油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红外光谱法可用于大气污染化学反应的测定。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可以测定低沸点、易挥发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利用了气相色谱的分辨能力,突破了红外光谱法原来只适用于纯化合物的限制,因此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也能应用于混合物的测定。 利用元素的原子蒸汽(火焰或石墨炉产生)吸收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或无极放电灯)的光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优点:①选择性好,干扰少,在分析复杂环境样品时容易得到可靠的分析数据。②仪器操作简便,费用较低。③灵敏度高,可用于微量样品分析。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可测定样品含量至毫克每升级,用石墨炉法可测至微克每升级,灵敏度高于高频耦合等离子体法。④测定含量范围广,既能进行痕量元素分析,又能测定基体元素的含量。稳定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准确度能达到0.1~0.3%,可与经典容量法相比拟。

原子吸收光谱法加测汞和氢化物发生器等附件,测定灵敏度可比石墨炉更高,汞、砷、硒、碲、铋、锑、锗锡、铅的测定范围可提高1~2个数量级。原子吸收光谱法已广泛用于测定水、飘尘、土壤、粮食以及各种生物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元素已达七十多种。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以火焰法比较成熟,使用最多,但对于环境样品,分析灵敏度还不够高。石墨炉法虽不够成熟,却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分析手段。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缺点是:①测定每种元素都要更换专用的灯,不能同时作多元素分析。②各种干扰作用比高频耦合等离子体法更大。③对共振线位于真空紫外区的元素测定有困难。④对固体样品的测定比较困难。⑤对某些高温元素如铀、钍、锆、铪、铌、钽、钨、铍、硼等的测定灵敏度太低。 利用原子蒸汽在电或热的激发下产生的光谱,通过光谱仪照相记录或光量计直接读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特点是能一次同时测定多种金属元素,选择性好,干扰少,能直接分析液体和固体样品,适合于定性和多种元素定量分析。分析范围液体为毫克/升到微克/升,固体分析灵敏度为1%至0.001%。采用化学分离富集后再行测定,可提高灵敏度 1~2个数量级。在环境保护中可用于分析水、飘尘、土壤、粮食以及各种生物样品等。缺点是要用照相干板记录,分析周期长;对于超痕量元素的定量分析,灵敏度不够;直接分析固体样品时,误差较大。

传统的发射光谱分析,是用溶液干渣法分析溶液,碳槽粉末法分析固体;以交流电弧或直接电弧作为激发光源;使用中型石英光谱仪或光栅光谱仪,照相干板记录。基体影响将使分析误差加大。最近,在溶液干渣法中引入锂盐为缓冲剂,使基体影响减少,分析准确度大大提高,因而发射光谱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通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碳槽粉末法由于工作曲线斜率低,误差大,还未能成为通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近年来,发展了直流和高频耦合等离子体光源,结合使用光电记录,提高了分析的精度、灵敏度和速度,减少了基体效应,有较好的再现性,较宽的线性动态范围,并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是一种新的分析手段。但高频耦合等离子体为光源的仪器价格昂贵,氩气消耗量大,分析成本高,对于环境样品的分析灵敏度不够。直流等离子体光源的灵敏度虽不及高频耦合等离子体光源,但仪器价格低,氩气消耗小,对人体健康影响小,所以近年来发展很快。 X射线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以高能X射线(一次X射线)轰击样品,将待测元素原子内壳层的电子逐出,使原子处于受激状态,10-12~10-15秒后,原子内的原子重新配位,内层电子的空位由较外层的电子补充,同时放射出特征X射线(二次X射线)。特征X射线波长λ和原子序数Z有一定关系:λ ∝1/Z2。测定这些特征谱线的波长或能量可作定性分析;测量谱线的强度,可求得该元素的含量。

X射线荧光分析法所用的激发源有X射线管、放射性同位素、电子、质子或α 粒子等。测定方法有波长色散法和能量色散法两种。波长色散法是一种经典方法。能量色散法采用Si(或Li)半导体探测器和多道分析器,可同时测定钠以上的全部元素,它的分辨率比波长色散法低些,但能适用于多元素分析。

X射线荧光分析法具有快速、准确、 测定范围宽、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自动化程度较高和不破坏样品等优点,故已广泛地应用于环境污染监测。如测定大气飘尘中痕量金属化合物;借助电子计算机,自动监测大气飘尘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气溶胶吸附的硫,也适用于测定各种水体悬浮粒子中的重金属以及溶解于水中的痕量元素。 物质吸收了某一波段的光线(激发光)后,引起能级跃迁,发出波长比激发光的波长稍长些的光线,这种光线称为荧光。测量荧光光谱特性及其强度以确定该物质及其含量的方法,称为荧光分析法。如被测样品的浓度很低,其荧光强度便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根据这种特性,可以进行物质的定量分析;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根据光谱的特性可以进行物质的定性分析。特别是荧光分光光度计能得到两种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用这两种光谱图鉴定物质,比使用吸收光谱法更为可靠。

荧光分析所用的仪器有目测荧光计、光电荧光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每种仪器均由光源、滤光片或单色器、液槽和探测器等部件组成。

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很高,比一般的分光光度法高2~3个数量级,能检测10-11~10-12克的痕量物质。荧光分析法还具有实验方法简便、取样容易、试样用量少等优点,因而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目前用荧光分析法测定的元素已达60多种,化合物数百种。在环境污染分析中,荧光分析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测定致癌物和其他毒物,如苯并(a)芘等多环芳烃、β-萘胺、黄曲霉毒素、农药、矿物油、硫化物、硒、硼、铍、铀、钍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由气相色谱仪与质谱仪结合使用的一种新型完整的分析技术,可进行复杂混合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通常还配备电子计算机,以构成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系统。气相色谱仪与质谱仪的结合,中间大多要经过一界面装置(分子分离器),解决色谱柱出口(通常为常压)与质谱仪离子源(真空度为10-4~10-7)之间的压降过渡的问题;分子分离器还能对进入质谱仪的色谱馏分起到浓缩作用。但毛细管柱色谱仪与质谱仪的结合也有采取不经分子分离器的直接耦合方式。一般采用的分子分离器有喷嘴、多孔玻璃、多孔银、多孔不锈钢、聚四氟乙稀毛细管、硅橡胶隔膜、导通率可变的狭缝、涂有硅酮的银-钯合金管、膜片-多孔银等类型。试样馏分随载气进入分子分离器时,由于馏分分子量与载气分子量相差较大,空间扩散能力不同,从而在大抽速泵的抽力下大部分载气与试样馏分在分子分离器里得到分离。典型的双喷嘴式分子分离器见图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装置示意图见图 4。

质谱仪是用以分析各种元素的同位素并测量其质量及含量百分比的仪器。它是由离子源、分析器和收集器三个部分组成。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质谱仪有磁式质谱仪和四极矩质谱仪两种类型。前者分辨本领高(R=1000~150000),灵敏度也高(10-9~10-13克),而且质量范围较宽,并可增设峰匹配、亚稳技术等功能,但扫描速度不如后者。四极矩质谱仪灵巧轻便,扫描速度快,特别适合于毛细管柱色谱窄峰情况,但分辨本领一般只能达到R=1000~3000,而且质量范围窄,存在质量歧视效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经常用到的质谱技术有:①电子轰击技术,用来了解样品的结构信息和分子组成,是质谱中最为常用的技术。②化学电离技术,可获得电子轰击技术无法获得的某些化合物的分子信息。③单离子检测技术,对被测化合物的特征离子质量进行单离子检测可得到高信噪比质量色谱图,灵敏度比扫描全部谱图质量范围高2~3个数量级,同时可对未得到分辨开的色谱峰进行甄别。此法对可疑色谱峰的鉴别尤其有用。与气相色谱的保留值相结合可直接给出可靠的定性结果。④质量碎片技术,通过跳跃扫描技术同时扫描所选定的多个特征离子。这项技术专一性强、灵敏度比总离子流高2~3个数量级(一般可达10-10~10-12克)。与计算机相结合可发展为强度匹配技术和计算机化的质量碎片技术。

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气相色谱技术与普通气相色谱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对载气流率和固定液的流失更为敏感。因受质谱仪真空度所限,载气流率不易达到最佳化,同时,在载气种类的选择上,由于分子分离器原理的要求,只能选取那些扩散系数与样品化合物相差甚远的轻质量气体。一般多采用氦或氢。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色谱柱固定液分离效率要高,热稳定性要好,固定液在柱中的含量要低,以保证高效低流失。常用的固定液有:SE-30,SE-52,SE-54,OV-1,F-60,QF-1,Dexsil 300,Dexsil 400,PPE-20,SF-96等类型。最近石英毛细管弹性柱也广泛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

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的计算机系统能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并可将测定谱与储存于计算机内的标准谱图库进行对照检索,并自动给出最终测定结果。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用于测定大气、降水、土壤、水体及其沉积物或污泥、工业废水及废气中的农药残留物、多环芳烃、卤代烷以及其他有机污染物和致癌物。此外,还用于光化学烟雾和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环境污染物试样具有以下特点:①样品体系非常复杂,普通色谱保留数据定性方法已不够可靠,须有专门的定性工具,才能提供可靠的定性结果。②环境污染物在样品中的含量极微,一般为ppm至ppb数量级,分析工具必须具有极高灵敏度。③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组分不稳定,常受样品的采集、储存、转移、分离以及分析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分析的可靠性和重现性,要求分析步骤尽可能简单、迅速,前处理过程尽可能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满足环境分析的这些要求。它凭借着色谱仪的高度分离本领和质谱仪的高度灵敏(10-11克)的测定能力,成为痕量有机物分析的有力工具。美国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气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和二氧杂环丙烷的痕迹。 极谱分析法,是根据极谱学的原理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法是将一面积极小的滴汞电极和一面积较大的去极化电极浸于待测溶液中,逐渐改变二极间的外加电压,从而得到相应的电流-电压曲线(极谱图)。通过对电流-电压曲线的分析和测量,即可求得试液中相应离子的浓度。

传统的极谱分析法,灵敏度一般在10-4~10-5摩尔范围内。近些年来提出了许多新的极谱分析方法。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示波极谱法、方波极谱法、脉冲极谱法以及极谱催化法和反向溶出伏安法等。其中反向溶出伏安法在环境分析中使用较多。

反向溶出伏安法又称为阳极溶出法。这种方法是使被测物质在适当的条件下电解富集在微电极上,然后改变电极的电势,使富集的物质重新溶出。根据电解溶出过程所得到的极化曲线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的灵敏度很高,一般可以达到 10-7~10-10摩尔,可用来测定天然水、海水、生物样品中的铜、铅、镉、铟、铊、铋、砷、硒、锡等元素。 根据溶液电导的变化进行测定的电分析方法。在水质监测中,水的电导率是评价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水中电解质污染的程度,是水质监测中的常测项目。

电导分析法也可以用来测定水中的溶解氧。由于一些非电导元素或化合物可以与溶解氧反应产生离子而改变溶液的电导性,因此可通过测量水体的电导变化来确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例如金属铊与水中溶解氧反应产生Tl+离子和OH-离子,每增加0.035微西/厘米的电导率(西是西门子,电导单位),相应为1ppb的溶解氧。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也常用电导法测定。其原理如下: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其中一部分离解生成氢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呈导电性:

SO2+H2O─→H2SO3

H2SO3匑2H++SO卲

因此使气体样品与具有一定电导的溶液以一定比例接触,通过吸收二氧化硫后溶液电导的增加,就可以连续测定气体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此法测量范围较大,但如果气体样品中含有溶于水并会产生电导性的其他气体,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正确性。 包括电位滴定法和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是一种仪器分析方法,是电容量分析法。这种方法是以某种能与被测物质反应的标准溶液滴入试液中,并在滴定过程中观察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根据反应达到等当点时待测物质浓度的突变所引起的电位突跃,来确定滴定终点,从而进行定量分析。此法可用于环境分析中工业废水的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和络合滴定等。直接电位法是通过直接测量对待测试液中离子浓度产生响应的指示电极的电位,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水质监测中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都采用直接电位法。

近年来由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产生和发展,使直接电位法在环境监测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例如,应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大气、天然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氟离子,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灵敏等优点。氰离子选择性电极、硝酸根电极、卤族离子和硫离子等电极也都在环境监测中得到了应用。

固态膜铅离子和镉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测定 10-7摩尔铅离子和镉离子。在实验室内已开始应用于水、空气、食品、生物样品中铅和镉的测定。

用于直接电位法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种类颇多,中国研制和生产的电极有20多种,其中有些已应用于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 在电解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它是通过测量电解反应所消耗的电量来计算结果的。库仑分析法的基础是法拉第电解定律。在电流作用下进行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成正比。每通过 1法拉第电量,在电极表面即沉积或溶出1克当量的物质。若反应物质的分子量或原子量为M,电极反应时电子转移数为n,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Q,则被测物质的重量W 即可由法拉第定律计算出来:(图1)

在库仑分析中,被测物质可以在控制电位下直接在电极上发生反应,也可以利用某种辅助物质在恒电流作用下在电极上发生反应,产生一种库仑中间体,再与被测物质作用。前者称为控制电位库仑分析,后者一般叫做恒电流库仑滴定。库仑分析法在环境监测中应用较多。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和总氧化剂,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卤素、酚、氰、砷、锰、铬等都可以用此法测定。

涂改液的成分有哪些?涂改液对健康又有什么影响?

1.必要性:

①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专业性强,不检验不知道结果;

②新建病房、新消毒设备、新消毒剂均应做效果监测。

③特殊对象、特殊需要,必做效果监测。如移植术前、ICU病房、危重病人等。

2.科学性:以科学的试验设计、熟练的技术、可靠的结果、确切地分析,得出结果评价。

3.规范性:以权威规范为依据,符合其基本原则要求。如检测时机的确定、标准菌株的选择、标本数、重复次数、实验方法等确立。

二、监测方法的分类:

1、根据检测方法性质分:

①物理方法:测量压力灭菌温度、测量紫外线强度等;

②化学方法:各种化学指示卡;

③生物方法:嗜热/枯草芽孢灭菌效果监测自然菌存活数监测;

2、根据消毒灭菌对象性质分:

①空气消毒:

②表面消毒:

3.根据具体消毒对象分:

①压力蒸汽灭菌:

②各种器械:

③化学消毒剂:

④紫外线灯杀菌效果:

⑤手和皮肤消毒效果:

⑥空气消毒效果:

⑦物体表面消毒效果:

三、必要条件:

1、专业实验室:

2、必备设备器材:

3、选择实验方法:

4、熟练实验技术:

四、卫生部对500张床位以上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指标规定:

(1)医院感染率≤10%;灭菌切口感染 ≤0.5%

(2)医院感染的漏报率≤20%;

调查样本量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10%

(3)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4)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消毒剂每季度生物监测1次,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灭菌剂每月检测1次,不得检出微生物。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

(5)压力蒸气灭菌进行工艺、化学和生物监测。环氧乙烷必须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压力蒸气锅每天第一锅必须做B-D试验。

(6)紫外线灯强度监测:每季度1次;新灯管30W≥90?W/cm2,旧灯管≥70?W/cm2

(7)胃肠镜等诊疗器材消毒标准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腹腔镜、关节镜等应灭菌处理,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8)进入人体组织、血液、器官的医疗用品应灭菌处理,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接触黏膜医疗用品细菌总数≤20cfu/g(或100 cm2);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总数≤200cfu/g(或100 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9)母婴同室、婴儿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10)医院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数标准:

环境 类 别 空气 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手

cfu/cm3 cfu/cm2 cfu/cm2

Ⅰ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 ≤10 ≤5 ≤5

洁净病房

Ⅱ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 ≤200 ≤5 ≤5

婴儿室、普通隔离病房

Ⅲ类 儿科、妇科检查室、 ≤500 ≤10 ≤10

注射、换药、治疗、

急诊、化验、普通病房

Ⅳ类 传染病科及病房 —— ≤15 ≤15

五、为保证医院消毒灭菌可靠,应认真做好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影响消毒灭菌因素很多,使消毒灭菌效果难以保证。

2、消毒灭菌效果生物监测专业性强,条件难创造,结果评价难度大,实验周期长。

3、化学测试试剂法较复杂,结果准确;试纸法简便易行,但精确度较差。

六、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一)BD试纸:

检查灭菌器工艺状态,并不能反应灭菌器使用中被灭菌物品的实际灭菌效果。发现阳性应进行灭菌器性能检查调试。

(二)指示胶带:

表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并不能反应被灭菌物品实际灭菌效果。

(三)化学指示卡:

检测每包被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建议最好每包被灭菌物品中心放一片化学指示卡,待灭菌处理后,视其变色程度(灭菌效果)决定是否使用。

(四)用生物指示剂作系统监测:

采用生物灭菌指示剂来检查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是最科学、最可靠的监测方法。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微生物研究所,北京鑫四环消毒技术开发中心联合产销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SS1,K31)是国际公认的标准菌株。现制成标准菌片,供检查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

w 菌株特点:

1、 该菌为需氧芽孢杆菌,细菌繁殖体G兰氏染色阴性呈紫色,细菌芽胞孔雀绿着色。其细菌繁殖体对培养基要求低,在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生长良好,表面粗糙呈米**。

2、最适生长繁殖温度为56–65℃,培养24h即可形成菌落,37℃下24h看不到菌落。

3、 本生物指示剂载体为高级滤纸片,染菌量为5×105–106cfu/片,封装在小纸袋内,热亡时间为121℃,3.9min阳性,19min阴性;D10值1.3–1.9min,符合美国药典第十一版规定标准。该菌无毒,热抗稳定,在冰箱内4℃下保存一年抗力无明显下降,在常温(20℃左右)可保存1个月。

w 使用方法:

1、 该芽孢菌片使用时将装有菌片的小纸袋放在被灭菌的物品中心部位(每锅放置菌片数按卫生部规定)。

2、 灭菌后,再无菌操作下取出小纸袋中的菌片, 投放到溴甲酚紫培养液管中。同时将未经灭菌的菌片投入另一管培养基中作对照。

3、 56℃–60℃培养,48h观察结果,对照管为米**;若灭菌后菌片培养液颜色不变仍为淡紫色,为阴性(–),表示灭菌彻底;如变黄为阳性(+),表示灭菌不彻底。

w 培养基成分和配制方法:

1、成分:胰蛋白胨10g、葡萄糖5g、蒸馏水 1000ml、1.6%溴甲酚紫酒精溶液指示剂1ml。

2、配制方法:

(1)1.6g溴甲酚紫溶于98.4ml的96%酒精溶液中摇匀;

(2)把前三种成分溶解后,调解pH7.0-7.2,加入指示剂摇匀;

(3)每管分装5ml,以121℃20min灭菌后,放4℃冰箱内保存,备用。

w 注意事项:

1、防止指示剂中酒精挥发而使溴甲酚紫含量过高(溴甲酚紫含量过高后可抑菌生长);

2、菌片灭菌后应及时取出培养;

3、禁止菌片接触任何消毒剂及放射源以免影响抗力。

七、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监测:

(一)消毒剂有效含量的测试:

1、主要是有效含量不稳定的消毒剂,如过氧 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应进行含量测试。

2、 化学试剂滴定法较复杂但结果精确;试纸法方便快速,但准确性差。专用测氯试纸——比较准确;复合测试试纸(可同测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准确性较差。戊二醛试纸;含碘、臭氧等试纸尚待研究。

(二)化学消毒剂使用溶液污染菌数的检测

1、选好用好中和剂:

2、做到:对应,浓度、比例合适

3、 中和剂选择原则:

①本身对菌无影响

②确能去除杀菌因子

③生成物对菌无影响

④对照完全

★ 试验分组:

① 菌液+药液 培养

②(药+菌液)+中和剂 培养

③ 中和剂+菌液 培养

④(药+中和剂)+菌液 培养

⑤ PBS+菌液 培养

⑥ PBS 培养

⑦ 中和剂 培养

⑧ 培养基 培养

1)方法:

第一步: 用容量为1ml的灭菌吸管,吸取1ml消毒溶液。

第二步:将吸取的1ml样液加入到9ml的稀释液中,这个稀释液的配制成分取决于消毒剂溶液的成分,即在生理盐水溶液中加入合适的中和剂。

浸泡器械用消毒液缸 稀释管 营养琼脂平皿

图1 Kelsey和Maurer提出消毒剂溶液在使用过程中的试验

第三步:

将上述消毒稀释液试管送到实验室,从采样到试验时间不要超过1h,随后用一支50滴/ml量的滴管 (出可用有0.02ml刻度的血清吸管),吸取混合液,在每一个营养琼脂平板表面上(培养基平板表面上已无水分),滴10滴(每滴量为0.02ml),同样滴二个平板。

第四步:

将二个平板分别孵育于二种不同温度的孵箱内;一个放在37℃孵箱内1~2天;另一个平板孵育于20℃左右的室温下3~7天,随后计算二个平板上的菌落数,除以2,即得出每个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

2)试验结果:

平板培养后有细菌菌落存在,表示消毒溶液中有细菌存在。若一个板上长1~2个菌落,可以忽略,因为消毒剂溶液毕竟是一种化学消毒剂,而不是灭菌剂,因此培养出极少量活菌是属正常。若一个平板上生长5个或5个以上的菌落,则应注意这消毒剂溶液已被污染。从平板上检出菌落数,可以计算出每毫升消毒溶液中存在的细菌数,其计算方法如下:

◆ 由于消毒样液是按1:10稀释,用50滴/ml的滴管滴10滴。如果10滴的消毒剂/稀释液混合液生长了5个菌落,可计算出1ml消毒溶液中存在250个活菌。换句话说,在一个板上滴上10滴,它是1ml的1/5,因此计算如下:

5(一个平板上长菌落总数)×10(用消毒液稀释10倍)×5(在平板滴10滴,只占消毒剂/稀释液混合液的1/5)=250个菌。

5×10×1=100个菌,即每毫升消毒液中存在的细菌数。若一个平板上长20个菌落,则每毫升消毒液中有5×10×5=250个细菌,这样多的细菌,说明此消毒剂溶液已经失效,不能再使用

(见图2)

图2 平板上细菌的污染情况

每滴上各有少数菌落表示不能继续使用

每滴上存在许多菌落表示严重污染

3)消毒剂溶液中长菌的原因:

消毒剂溶液中长菌,常见有下列几种原因:

①容器没有洗净,未经加热消毒处理。

②配制消毒剂溶液时,消毒剂和水量不准确, 使消毒浓度过低不能杀细菌或抑制细菌。

③消毒剂溶液贮存过久,已经失效。

④由于过多的有机物质在消毒剂溶液中,消耗消毒剂而使消毒剂失效。

⑤在消毒剂溶液中存在着各种抑制消毒剂物质。

八、医疗器械灭菌效果的检测:

采样时间;在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一)常规监测

1、检测方法:缝合针、针头、手术刀片等件医疗器械各5件,分别投入5ml的无菌洗脱液中。注射器则取5副在5ml无菌肉汤中分别抽吸5次。手术钳、镊子等大的医疗器械取2件,用棉拭子反复涂擦采样,将棉拭子投入5ml无菌洗脱液中。振打80次,吸取1ml 接种平皿做活菌计数, 37℃培养48h,计算菌落数。

2、结果判定:平板上无菌生长为灭菌合格。

3、注意事项:若消毒因子为化学消毒剂时,

采样液中应加入相应的中和剂。

(二)无菌检验

1、无菌检验前准备

(1)洗脱液与培养基无菌检验:无菌试验前3天,于需-厌氧培养基中各接种1ml 洗脱液,分别至30~35℃与20~25℃培养72h,应无菌生长。

(2)阳性对照管菌液制备:试验前一天取金**葡萄球菌(CMCC 26003)新鲜培养物,接种1环至需-厌氧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18h,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10cfu/ml备用。取生孢梭菌(CMCC 6494)的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新鲜培养物1环接种于相同培养基内,30~35℃培养16~18h,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10cfu/ml备用。取白色念珠菌(CMCC 98001)真菌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环,接种于相同培养基内,20~25℃培养24h,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10cfu/ml~10cfu/ml备用。

2、无菌操作:

(1)取缝合针、针头、刀片等小件医疗器械5件直 接侵入6管需--厌氧培养管(其中1管作阳性对照)与4管霉菌培养管。培养基用量为15ml/管。

(2)取5副注射器,在5ml洗脱液中反复抽吸5次, 接种需-厌氧培养管(6管,其中1管作阳性对照)与霉菌培养管(共4管)。接种量:1ml注射器为0.5ml,2ml注射器为1ml,5~10ml注射器为2ml,20~50ml注射器为5ml,培养 基用量为2ml以下为15ml/管,接种量5ml为40ml/管。

(3)手术钳、镊子等大件医疗器械取2件用棉拭子涂擦采样,投入5ml无菌洗脱液中,接种于需-厌氧培养管(6管,其中1管作阳性对照)与霉菌培养管(共4管)。接种量为1ml/管,培养基用量为15ml/管。

3、培养:将需-厌氧培养管以及阳性与阴性对照管均于30~35℃培养5天。霉菌培养 管与阴性对照管于20~25℃培养7天。

4、结果判定:阳性对照在24h内应有菌生长,阴性对照无菌生长,需-厌氧培养管及霉菌培养管无菌生长,可判为灭菌合格。

★ 如需-厌氧培养管及霉菌培养管中任何1管显混浊并证明有菌生长,应重新取样,分别复测2次,如各管无菌生长仍可判为灭菌合格。

5、注意事项:

(1)在洁净度100级区域中进行,严格无菌操作。

(2)采样后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样品保存于4℃,则不超过24h。

(3)如消毒因子为消毒剂,采样液中应加入中和剂。

(4)采样面积,100cm2。

(5)设好阳性、阴性对照。

九、手和皮肤消毒效果检测:

1、采样时间,在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方法

(1)手,手曲面手指跟到手指端(一只手约30cm2),采样液10ml。

(2)皮肤,5cm×5cm 。采样液10ml。

3、检验方法

取1ml采样液做活菌计数,37℃培养48h。

4、采样结果计算:

平板上菌落数 X 稀释倍数

细菌总数(cfu/cm2)= ---------------------------------

采样面积(cm2)

5、结果判定:

(1)I、II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 ≤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及其他致病菌。

6、注意事项:

(1)采样器材应无菌。

(2)采样液中应含相应的中和剂。

(3)阳性对照的设定问题。

(4)消毒时间要求,外科手消毒3分钟、卫生手消毒1分钟,皮肤消毒5分钟。

十、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采样。

2、采样方法

用5cm×5cm灭菌规格板,采样面积≥100 cm2。门把手等不规则表面直接用棉拭子采样。

3、采样液10ml(含中和剂)。

4、检验方法:同上

5、结果判定:

(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十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1)布点:

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 >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

(2)平板暴露法

平板直径9cm、采样高度1.5m,暴露5min。

3、检验方法

平板37℃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

50000N

细菌总数(cfu/m3)= --------------------

A×T

A为平板面积(cm2); T 为暴露时间(min);N 为平均菌落数(cfu)

5、结果判定

(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十二、紫外线灯管强度的检测:

1、紫外线是不可见光,紫光≠杀菌。

2、紫外线直射、折射。

3、紫外线穿透力弱。

4、杀菌紫外线为C波段,中心波长2537AO

5、紫外线杀菌剂量:强度 X 时间

6、检测紫外线灯管强度的方法:紫外线强度仪;紫外线强度指示卡

7、紫外线灯管的质量:玻璃无气泡、气线;启动快;不闪动;寿命长;照射强度标准:30W灯管新灯≥90?W/cm2;旧灯≥70?W/cm2

8、紫外线强度测试距灯光垂直100cm照射直接读强度值。

注意:①作好防护:戴眼镜、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面罩。

②紫外灯管开启后稳定5分钟后,读测试数值。

③紫外线强度变化与灯管质量电压,反光罩光洁度等有关。

十三、几点信息和看法:

1、对消毒技术和方法的评价问题:

1)含氯消毒剂的更替;

2)戊二醛和邻苯二甲醛;

3)动态消毒机的效果评价;

4)臭氧消毒的优缺点(氧化作用突出);

5)空气和表面消毒相结合;

当然是两者都有

怎么样才能让水果永久保鲜

修正液成分的主要溶剂可分为三类:三氯乙烷(C2H3Cl3、CH3CCl3)、甲基环己烷(C7H14)、环己烷(C6H12),其毒性危害的强弱和浓度成正比。 - 三氯乙烷 甲基环己烷 环己烷 作为主要溶剂 早期 近期 易燃 × ○ ○ 快干 ○ × × 致 ○ × ○ 破坏臭氧层 ○ x x 误食毒性 轻 刺激部位 眼睛 皮肤 呼吸道 粘膜系统 吸入造成的危害 轻-中度 中度 大量吸入时 造成急性中毒 - 造成急性中毒 中毒症状 可致癌、引起心臓痉挛 头痛、呕吐、昏迷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所以。大家少用

涂改液确实是有害的,因为它是一种化学的合成物,这里面危害性比较大的首先是:对二甲苯,长期的使用可以对肝脏、肾脏等等造成长期的慢性的危害,甚至于有的少数的孩子还会引起像白血病等等症状。其次是各种各样的卤化烃。包括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等,这些化合物对眼睛有很明显的刺激,经常使用会造成流眼泪、眼睛发红,个别的还会造成恶心、呕吐、浑身不舒服,甚至于造成一些更严重的长期的危害,干得快是涂改液的一个优点,因为它里面含有挥发性很强的有机烃类物质,也正因为如此,它对孩子的五官会造成更加明显的损害,加强了它的毒性渗透。

硫酸铜溶液可以消毒吗?

据农业部的资料显示 ,中国的水果产量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然而我国每年有8000万吨的水果腐烂,损失总价值近800亿元。其中,造成水果腐烂损失的最重要原因是包装不当。 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我国水果产后处理率要达到45%255%左右[ 2 ]。因此,保鲜成了水果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保鲜的根本目标是减少采后腐烂损失,满足市场需要。分析了影响水果鲜度的因素,简述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水果保鲜技术,简单介绍了几种可能使水果包装用瓦楞纸箱兼具保鲜功能的方法。提出了在瓦楞纸箱内表面涂饰一种具有保鲜功能的材料,从而使普通包装用瓦楞纸箱兼具保鲜功能的方法。 1 影响水果保鲜的因素 采收后的水果仍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要不断地进行呼吸,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同时释放热量,使产品对不良环境和致病微生物具有抵抗能力。这些都与水果鲜度密切相关,影响和制约着水果的贮藏寿命。影响水果新陈代谢活动及贮藏效果的因素,主要分外界因素和水果本身的因素两类[ 3 ]。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气体组分和湿度。低温可以抑制水果呼吸和其它的代谢过程,从而延缓衰老。在不发生冷害的前提下,应采用尽可能低的温度来延长贮藏期;气体组分对水果保鲜也有重要影响,改变周围环境中的气体组成,例如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可以减慢新陈代谢速度,都能延长水果贮藏时间;采收后的水果吸收植物根部水分的过程终止,可以引起结构、质地和表面的变化,因此保持一定的湿度,减少水分损失对于保持水果鲜度和质量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 水果本身的因素主要指水果种类。不同品种的水果呼吸强度差异很大。如浆果类果实呼吸强度大于柑橘类和仁果类果实,早熟品种的呼吸强度大于晚熟品种[ 3 ]。由呼吸强度的差异产生的催熟乙烯量也有很大差异[ 4 - 5 ] 。Kidd和West[ 4 ]证明在水果采摘后的确有大量的乙烯产生, Biale也证明乙烯量的增加,加快了水果的成熟和腐烂,且仅仅是0. 1 ×10 - 6的乙烯就能加快水果的成熟[ 6 ] 。这些都说明乙烯气体能促进蔬菜水果老化,并使呼吸作用加快。是促进水果成熟腐烂的决定性因素。 2 常用的水果保鲜技术 目前用于水果保鲜方法主要有物理和化学方法2种,分别控制水果腐烂的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 物理方法主要有: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电磁辐射贮藏等[ 7 ]。其中,较先进的保鲜技术主要有临界低温高湿保鲜、细胞间水结构化气调保鲜、臭氧气调保鲜、低剂量辐射预处理保鲜、高压保鲜、细胞膨压调控保鲜等。这些保鲜方法虽然应用广泛,但是需要特殊的设备、操作复杂、成本高、大范围内使用有一定的困难。 化学方法主要指保鲜剂保鲜。目前常见的保鲜剂有:涂料涂膜剂、乙烯处理剂(吸收剂) [ 8 ]、杀菌防腐保鲜剂[ 9 ]等。其中,涂料涂膜剂主要是利用在水果表面覆膜达到限抑制水果呼吸和抑制微生物活动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苹果保鲜的涂膜材料有糖类、蛋白质、多糖类蔗糖脂、聚乙烯醇、单甘酯,以及多糖、蛋白质和脂类组成的复合膜, 还有壳聚糖类化合物[ 10 ] ,涂蜡,涂中草药等方法。 乙烯处理剂又包括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与乙烯吸收剂。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有氨基乙氧基甘氨酸(AVG) 、氨基乙酸(AOA) 、环丙烯类化合物( 1 - MCP) [ 11 ]。乙烯吸收剂有活性炭,天然沸石、活性白土、以载体KMnO4 等氧化剂的制剂。杀菌防腐剂有硼砂、碳酸钠、二氧化硫、邻苯基苯酚钠、促丁胺、联苯、2, 4 - D、三氯化氮、氨及胺化合物、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噻菌灵( TB2) 、苯菌灵(苯莱特) 、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典型无机杀菌剂有亚硫酸盐、焦硫酸盐、二氯化钙、二氯化锌等。 3 具有保鲜功能的水果包装用瓦楞纸箱 以上所提的各种方法中物理方法保鲜效果比较明显,但对于水果经销商和消费者来说,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其中较为先进的物理保鲜更是如此。化学方法中涂膜保鲜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绿色环保,但其本身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水果保鲜;环丙烯类化合物效果显著,成本高;吸收剂以物理吸附为主,存在脱吸的危险;杀菌防腐剂多用于在水果表面喷洒,保鲜效果并不特别长久。同时水果采摘下来到消费者手中都需要保鲜,这就需要一个包装运输同时兼具保鲜的介质(即包装容器或材料) 。目前社会上广泛使用的包装容器见表1。 表1 包装容器种类、材料及适用范围 Tab. 1 Varieties, material and application range of packages 种类材料使用量 纸箱板纸果蔬 塑料箱高密度聚乙烯任何果蔬 钙塑箱聚乙烯碳酸钙果蔬 板条箱木板条果蔬 筐竹子任何果蔬 加固竹筐筐体竹皮任何果蔬 网袋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不易擦伤含水量少的水果 从表1可以看出用于包装的材料很多,能用于远距离运输的以前2种为佳。数据显示:在包装市场中,纸及纸板占30%,塑料占25%[ 12 ] 。纸箱在环保方面的优势也明显高于塑料。因此保鲜瓦楞纸箱有广阔发展空间。 目前已经有的瓦楞纸箱主要有隔热功能的保鲜瓦楞纸箱、控制气体功能的保鲜瓦楞纸箱和整体渗入的保鲜瓦楞纸箱[ 13 ] 。 3. 1 隔热功能的保鲜瓦楞纸箱 具有隔热功能的瓦楞纸箱有很好的保鲜功能。这种瓦楞纸箱是在传统纸箱内、外包装衬上复合树脂和铝蒸镀膜,或在纸芯中加入发泡树脂。这种瓦楞纸箱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防止流通途中水果自身温度的升高。 3. 2 控制气体功能的保鲜瓦楞纸箱 具有控制气体功能的瓦楞纸箱是在纸箱内装衬和外装衬中夹进保鲜膜或在造纸阶段混入能吸附乙烯气体的多孔质粉末。这种瓦楞纸箱具有气体阻隔性,防止水果的水分蒸发,取得控制气体含量的效果,从而保持水果的鲜度。 3. 3 整体渗入的保鲜瓦楞纸箱 整体渗入的保鲜瓦楞纸箱是在包装纸板中渗入不同保鲜作用的液体成分。在制成包装后,用于包装产品时,所渗入到包装上的成分发挥不同的保鲜作用。 整体渗入保鲜主要是利用了纸质所具有的吸水性,同时使具有保鲜功能的物质经溶解,渗入到纸质中的内部间隙。该技术的关键是针对不同的水果选择不同的渗入物质成分。这些物质成分包括憎水、憎油、抗氧化等特殊物质。 以上所提到的3种方法均有一定的优势,但一个装满水果的瓦楞纸箱就可视为一个独立微环境。瓦楞纸箱本身也有一定的隔热功能,且纸箱内部的氧气量相对低于外界。若能利用瓦楞纸箱的这2个特点,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同时达到了隔热功能和控制气体功能的效果。采用造纸过程中的表面涂布处理技术,通过在其内表面进行涂饰具有保鲜功能的涂料后,使其保鲜功能加强,再结合目前广泛采用的物理保鲜方法,就可以很有效的延长水果保鲜的周期,不仅能使远距离运输高鲜度的水果成为可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水果的成本,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3. 4 内表面涂饰处理的保鲜瓦楞纸箱 本文所指的发展保鲜用瓦楞纸箱,主要是在纸箱内表面进行涂饰处理。从造纸工艺角度来考虑,这种方法在造纸过程中便于实施。 这种瓦楞纸箱是将可以释放具有防腐功能气体的化学物质,抑菌剂,以及可以吸收乙烯气体的乙烯吸收剂等物质复配制成功能性涂料,通过内表面涂饰的方式在瓦楞纸箱内表面形成保鲜涂层。在水果包装贮运的过程中,乙烯吸收剂可以通过吸附纸箱微环境中水果呼吸时表面蒸发的水分,来有效地吸收呼吸中产生的乙烯,同时能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气调的效果。保鲜涂层在纸箱微环境下缓慢释放出气体,以抑制水果腐败,控制水果的新陈代谢速度,并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更好巩固水果保鲜的效果。 由于只是对纸箱内表面进行涂饰处理,在赋予纸箱保鲜功能的同时并不会影响瓦楞纸箱的强度和原有的功能,而且处理工艺相对比较简单,容易实施,因此这种经过内表面涂饰处理的保鲜用瓦楞纸箱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果保鲜方法已经趋于多样化。在追求低成本、高保鲜效果的同时也应该兼顾到绿色环保的因素。在采用冷藏技术等保鲜效果较好的保鲜方法的同时,开发并使用文中正在研究的通过内表面涂饰处理的水果保鲜包装纸箱,对促进我国水果保鲜物流业的发展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硫酸铜溶液可以消毒。

硫酸铜可以用于杀灭真菌。与石灰水混合后生成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用于控制柠檬、葡萄等作物上的真菌。稀溶液用于水族馆中灭菌以及除去蜗牛。由于铜离子对鱼有毒,用量必须严格控制。大多数真菌只需非常低浓度的硫酸铜就可被杀灭,大肠杆菌也可以被控制。此外,养殖业也用作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铜的主要原料。

扩展资料

硫酸铜用途

1、用作分析试剂,例如可用于生物学中配置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和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B液,但通常是现配现用;

2、用作食品级螯合剂和澄清剂,用于皮蛋和葡萄酒生产工艺中;

3、工业领域。用于制造其他铜盐如氯化亚铜、氯化铜、焦磷酸铜、氧化亚铜、醋酸铜、碳酸铜,铜单偶氮染料如活性艳蓝、活性紫等;涂料工业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电镀工业用作全光亮酸性镀铜主盐和铜离子添加剂;印染工业用作媒染剂和精染布的助氧剂;

有机工业用作合成香料和染料中间体的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阻聚剂。无水盐用于催化转缩醛反应。无水盐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一种氧化剂,用于伯醇的转换。

4、农业领域,与石灰水混合后生成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用于控制作物上的真菌,防止果实等腐烂;由于铜离子对鱼有毒,用量必须严格控制。养殖业也用作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铜的主要原料;

5、用于醇类和有机化合物的脱水剂。气体干燥剂。

6、化学教育,硫酸铜通常被包含在儿童的化学实验试剂中,用于晶体的生成试验和电镀铜实验。因为它的毒性,不建议幼儿使用。硫酸铜还可以用来演示晶体失水风化和得到结晶水的过程。 在初中实验考试中,利用硫酸铜与铁发生的置换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还可制取硫酸。

7、医疗领域用作催吐剂。

百度百科-硫酸铜

百度百科-硫酸铜溶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