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草本抑菌液

金匮抑菌液的功效与作用-金匮抑菌液的功效

金匮抑菌液的功效与作用-金匮抑菌液的功效

问题一:滑石粉的中药药用 滑石单斜晶系。晶体呈六方形或菱形板状,但完好的晶体极少见,通常为粒状和鳞片状的致密块体。淡绿色、白色或灰色。条痕白色或淡绿色。光泽脂肪状。解理面显珍珠状。半透明至不透明。解理沿底面极完全。硬度1,比重2.7~2.8。性柔。有滑腻感。块滑石能被锯成任何形状,薄片能弯曲,但无弹性。多产于变质岩、石灰岩、白云岩、菱镁矿及页岩中。 ①保护皮肤和粘膜的作用滑石粉由于颗粒小,总面积大,能吸着大量化学 *** 物或毒物,因此当撒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的表面时,可有保护的作用;内服时除保护发炎的胃肠粘膜而发挥镇吐、止泻作用外,还能阻止毒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滑石也不是完全无害的,在腹部、直肠、 *** 等可引起肉芽肿。②抗菌作用用平板法使培养基含10%的滑石粉,对伤寒杆菌与副伤寒甲杆菌有抑制作用;用纸片法则仅对脑膜炎球菌有轻度抑菌作用。 甘淡,寒。①《本经》:味甘,寒。②《别录》:大寒,无毒。③《本草经疏》:味甘淡,气寒,无毒。 入胃、膀胱经。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阳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胃、膀胱二经。③《本草经疏》:入足阳明,手少阴、太阳、阳明经。 清热,渗湿,利窍。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①《本经》:主身热泄,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②《别录》: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③《药性论》:能疗五淋,主难产,除烦热心躁,偏主石淋。④《日华子本草》:治乳痈,利津液。⑤《本草衍义补遗》: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之要药。⑥《纲目》:疗黄疸,水肿脚气,吐血衄血,金疮出血,诸疮肿毒。⑦《本草通玄》:利窍除热,清三焦,凉六府,化暑气。⑧《本草再新》:清火化痰,利湿消暑,通经活血,止泻痢呕吐,消水肿火毒。 内服:煎汤(布包),3~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脾虚气弱,精滑及热病津伤者忌服。孕妇慎服。①《本草经集注》:石韦为之使。恶曾青。②《本草经疏》:病人因 *** 不足、内热以致小水短少赤涩或不利,烦渴身热由于阴虚火炽水涸者,皆禁用。脾胃俱虚者,虽作泄勿服。③《药品化义》:渴而小便自利者,是内津液少也;小便不利而口不渴者,是热在下焦血分也,均不宜用。且体滑,胎前亦忌之。④《本经逢原》:元气下陷,小便清利及精滑者勿服。 ①治身热吐痢泄泻,下痢赤白,癃闭,石淋;生津液,去留结,消蓄水,止渴宽中,除烦热心躁,腹胀痛闷,口疮,牙齿疳蚀,中暑,伤寒,疫疠:滑石六两,甘草一两(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水调下,日三服。惟孕妇不宜服,滑胎也。(《伤寒标本》六-散)②治热淋,小便赤涩热痛:滑石四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木通汤调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滑石散)③治气塑关格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兼痛:滑石八分。研如面。以水五大合和搅,顿服。(《广利方》)④治产后淋:滑石五两,通草、车前子、葵子各四两。上四味,治下筛。酢浆水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千金方》滑石散)⑤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少腹急痛:滑石、蒲黄等分。上二味,治下筛。酒眼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⑥治小便不利:滑石二分,乱发二分(烧),白鱼二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半钱匕,日三服。(《金匮要略》滑石白鱼散)⑦治小便不通:滑石末一升,以车前汁和涂脐四畔,方四寸,热即易之,冬月水和亦得。(《产乳集验方》)⑧治黄疸,日哺所发热恶寒,少腹急,身体黄,额黑,大便溏黑,足下热,此为女劳,腹满者难治:滑石、石膏各等分。上二味,治下筛。以大麦粥汁饮方寸匕,日三,小便极利则瘥。(《千金方》)......>>

问题二:中药店滑石粉有什么功效 药用滑石粉性寒、味甘、具有吸湿、敛干的作用。属中药的一味不可缺少的良药,

问题三:滑石粉遇到水会怎样?中药滑石粉 中药滑石粉遇水吸水,自然晾干有板结现象!

建议密封干燥保存!

具体药用滑石粉资料可参照

上海聚千化工有限公司-产品中心

药用滑石粉shjqhg/...eID=75

希望对您有帮助!

滴滴金的中药名

今天给各位分享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吃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紫苏子有什么好处吗2、紫苏子有哪些功效与作用3、紫苏籽的功效与作用4、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你不能不知道5、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6、“紫苏子”的功效及其应用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紫苏子有什么好处吗1、紫苏子:辛温,归肺脾经,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功效。

2、紫苏子常用于治疗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能够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人生呕吐、胎动不安,又可以解鱼蟹毒,所以紫苏子具有很好的临床作用。

3、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紫苏子的有效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防护、抗癌抑菌的作用,临床上使用的范围很广的。

建议在中医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针对性的使用和治疗。

紫苏子有哪些功效与作用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紫苏子别名苏子、黑苏子等,它都具有哪些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吧!

紫苏子的作用

1、紫苏子治顺气、滑大便:紫苏子、麻子仁。

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

(《济生方》紫苏麻仁粥)

2、紫苏子治脚气及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踵不可践地:紫苏子二两,杵碎,水二升,研取汁,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豉、椒、姜食之。

(《圣惠方》)

3、紫苏子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

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过。

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

(《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4、紫苏子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钱。

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

(《滇南本草》苏子散)

5、紫苏子治咳喘痰多:本品性主降,长于降肺气,化痰涎,气降痰消则咳喘自平。

用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痰多胸痞,甚则不能平卧之证,常配白芥子、莱菔子,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若上盛下虚久咳痰喘,则配肉桂、当归、厚朴等温肾化痰下气之品,如《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

肠燥便秘。

本品富含油脂,能润燥滑肠,又能降泄肺气以助大肠传导。

常配杏仁、火麻仁、瓜蒌仁等,如紫苏麻仁粥(《济生方》)

6、紫苏子治食蟹中毒:紫苏子捣汁饮之。

(《金匮要略》)

7、紫苏子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紫苏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

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

(《圣济总录》)

紫苏子的功效

紫苏子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的功效,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的作用,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紫苏子。

药名:紫苏子

别名:苏子、黑苏子、野麻子、铁苏子。

处方名:紫苏子、炒紫苏子、蜜炙紫苏子、紫苏子霜。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大肠经。

功效:下气,清痰,润肺,宽肠。

主治: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捣汁饮或入丸、散。

炮制方法:

紫苏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炒紫苏子:取净紫苏子,照清炒法炒至有爆声。

禁忌: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本草逢原》

紫苏叶泡水喝的禁忌

想要了解紫苏叶泡水喝的禁忌以及副作用,那么首先还是要弄清楚紫苏叶泡水喝的功效。

事实上,如果身体出现了风寒感冒,身体发热以及头晕闭塞等情况,那么可以将紫苏叶和生姜一起冲泡服用,能够起到发散表寒的效果。

除此之外,如果出现了脾胃不顺畅的情况,那么可以将紫苏叶还有藿香一起冲泡服用。

不过,虽然紫苏叶泡水喝对于身体好处多多,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的。

数据统计,一些人在服用紫苏叶泡水喝之后身体出现了不舒服的情况,例如恶心想吐的症状。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过一段时间之后身体自然就会恢复健康。

建议在不舒服的这段时间,最好能够停止服用药液。

紫苏叶性温如果是火气比较旺盛导致身体作呕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因为服用之后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紫苏叶泡水并不能够长期服用,因为如果长期服用很容易导致体内的真气泄漏,长期服用身体的体质会越来越弱。

如果你身体患有疾病,并且是属于阴虚方面的疾病,主要的身体表现为发寒热或者是头痛,那么最好不要服用紫苏叶,而是应该多吃一些具有收敛滋补作用的中药材。

在饮食方面,紫苏叶不能够和鲤鱼一起烹饪服用,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出毒疮。

如果是高热或者是虚火旺盛的病人,绝对不能够服用紫苏叶。

紫苏叶的主要成分就是紫苏酮这类型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在动物的身体会显示出非常强的毒性作用,特别是对肺部的伤害最大。

如果这类物质大量的服用之后,肺部很容易出现肺气肿还有胸膜渗出,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亡。

紫苏籽的功效与作用紫苏籽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籽的功效与作用,紫苏籽是一种很常见的草本植物,而且紫苏籽的保健功效是非常好的,除了日常食用之外,紫苏籽还可以制成油来吃。

下面详细介绍紫苏籽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籽的功效与作用1

1、紫苏籽的功效

紫苏籽味辛,性质温和,入药以后能入脾经,具有止咳平喘和润肠等多种功效,能治疗人类的咳嗽气喘以及肠燥便秘以及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平时治疗时可以把适量的紫苏籽加清水煎制以后服用。

2、紫苏籽能止吐安胎

止吐安胎也是紫苏籽的重要作用之一,它是一种适合女性孕服用的中药材,对女性孕期出现的呕吐与胎动不安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缓解作用;

另外紫苏籽还能用来解毒,平时人们在吃海鲜出现食物中毒时,可以及时服用紫苏籽进行治疗,治疗功效特别明显。

3、紫苏籽能防腐抗氧化

紫苏籽还是一种能抗氧化的中药材,它含有多种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平时人们食用以后能延缓衰老;

另外紫苏籽还有很强的防腐性,它能抑制酵母菌和黑面霉菌以及青霉菌等多种细菌的活性,平时用它来保存多种食材,能有效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预防食物变质。

紫苏子泡水喝的功效

1、紫苏子泡水喝可以提高人类记忆力

紫苏子泡水喝,对人类脑细胞作用明显,能加快脑细胞的再生与活力,可能让人们的记忆力明显提高;

这是因为紫苏子中的油脂对人类大为爱出发的'核酸蛋白质和单胺类神经质有促进再生的功效,而它们又是提高记忆力重要成分。

2、紫苏子泡水喝可降血脂和降血压

紫苏子中有大量的油脂和多种酸性成分,而且这些酸性成分多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它们进入人体以后可以中和人体中多余的脂肪成分,减少胆固醇的生成,加快血液的流动,从而也就起到了降血压和降血脂的重要作用。

3、紫苏子泡水喝可以抗病毒预防癌症

紫苏子泡水喝可以减少人体中氧化反应的生成,也能清除人体中多种病毒与毒素,能有效预防癌细胞的生成,对预防癌症和多种病毒性疾病作用明显。

另外紫苏子的抑菌功效也很出色,对人体内部的酵母菌和青莓菌等常见病菌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紫苏籽的功效与作用2

1、紫苏子具有理气调中的作用。

紫苏子味辛,性温,可以理气,可以用来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病症,能够散风寒,生发力比较强,搭配生姜疗效更佳。

2、紫苏子具有理气调中的作用,还可以对于由风寒表证,而且有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等症,可以用紫苏子辅助缓解症状,偏寒者服用紫苏子可以和藿香同用,偏热的可以与黄连共用,偏气滞痰结的与半夏厚朴同用,效果明显。

3、可以用于妊娠呕吐、胎动不安,胸腹满闷,与陈皮、砂仁配伍服用后,可以达到止呕安胎的效果,孕妇用紫苏子止吐,需要经医生指导。

4、可以解毒,用于缓解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

5、具有清热解毒,抑制真菌生长、升血糖、凝血、促进肠蠕动,镇静安眠的功效,可以治疗全身风疹瘙痒、子宫出血、子宫下垂等病症,还可用于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等病症的治疗。

紫苏子选方

1、气喘咳嗽、食癌兼痰:紫苏子、白芥、莱菔子各等分。

将以上3味微炒,击碎。

每剂不过9g,包煎,煮作汤饮。

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3片。

2、治风热感冒:紫苏子、荆芥各10g,大青叶、四季青、鸭跖草各30g。

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3、顺气、滑大便:紫苏子、麻子仁各适量,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

4、防治感冒:紫苏子5g,大米50g,红糖适量。

紫苏子(布包)水煎,取汁备用。

大米另加水煮粥,待粥熟时,再加入紫苏子汁和红糖即成。

5、治习惯性流产

紫苏子8g,陈皮5g,莲子60g。

莲子去皮、心后放入砂锅内,加水煮至八成熟,然后加入紫苏子、陈皮,再煮5分钟,喝汤,食莲子。

每日两次。

6、治疗久咳:紫苏子5g,八达杏仁50g(去皮、尖)一同研成末,大人每服15g,小儿服5g,白开水送下。

年老人加白蜜10g。

7、治气喘咳嗽: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各5g,分别洗净,微炒,研碎,装入纱布袋,煮汤饮,不宜煎熬太过。

方一:治疗久嗽失音

紫苏子100g,杏仁30枚,诃子3枚。

共研为末,酒煎服。

方二:治疗消化不良

紫苏子、萝卜子各15g,草豆蔻10g,橘红5g。

共研为末,姜汤调下,每次5g。

方三:治疗感冒

紫苏叶10g,生姜5g,水煎服。

方四:治疗下肢水肿

紫苏梗25g,老姜皮15g,冬瓜皮30g,大蒜10g,水煎,分2次服。

每日1剂,连用3~5日。

方五:治疗产后气喘、气血两脱

人参、熟地黄各100g,麦冬15g,肉桂、紫苏子各5g,蛤蚧10g,半夏3g,水煎服。

方六:治疗妊娠呕吐

紫苏梗9g,竹茹、陈皮6g,制半夏5g,生姜3片。

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七:治疗咳嗽痰喘

苏子10g,萝卜子9g(炒去皮),陈皮6g,水煎服。

方八:治疗鱼蟹中毒

紫苏叶30g,生姜9g,大蒜头10g,水煎服。

方九:治疗小便不利,少腹胀痛

紫苏子60g,捣烂,开水冲服。

紫苏子日常食用方法

1、疏散风寒,宣肺止咳:姜杏苏糖饮

苦杏仁10克,紫苏子10克,姜10克,红糖10克。

将苦杏仁去皮、尖,捣烂;生姜洗净切小片。

苦杏仁、生姜与紫苏一起放入沙锅,加适量清水煮20分钟,去法留汁,加入红糖搅匀,略煮片刻即可。

2、滋阴补虚,润肠通便:紫苏麻仁粥

粳米100克,紫苏子10克,火麻仁15克。

将紫苏子、火麻仁捣烂,加水研磨,滤取汁,与粳米同煮成粥。

3、降气消痰,止咳平喘:苏子粳米红糖水

苏子10克,捣为泥,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同入沙锅内,加水800克水,煮至米汤稠为度。

每天早晚温热服食,5天为一疗程,对咳喘效果较好。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你不能不知道1、中药紫苏子,别名苏子、黑苏子等。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2、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又可解鱼蟹中毒。

3、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具有低糖、高纤维、高胡萝小时素、高矿质元素等。

4、禁忌:《本草逢原》: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紫苏子是什么东西,其实这种东西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与矿物质,对人们身体是有很多好处的,下面分享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1

紫苏子的基本介绍

别名:苏子、黑苏子

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

多系栽培。

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原植物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

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

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

果皮薄而脆,易压碎。

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

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辛,温。

归肺、脾经。

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又可解鱼蟹中毒。

临床用名有紫苏子、炒紫苏子、蜜炙紫苏子、紫苏子霜。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苏子还有以下作用:

1、苏子可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其有效成分是紫苏子油。

2、苏子有降血脂作用。

3、苏子有降血压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4、苏子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5、苏子有防腐、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和药物的长期贮存。

6、苏子有抗癌作用。

7、苏子有抑菌作用,0.1%紫苏子油对变形杆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多种霉菌均有抑制作用。

紫苏子的营养价值

紫苏种子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

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占25%,内含18种氨基酸,其中赖安酸、蛋氨酸的含量均高于高蛋白植物籽粒苋。

此外还有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缁醇、磷脂等。

紫苏子的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紫苏子的食用方法

肺虚咳喘,脾虚滑泄者禁服。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2

紫苏子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1、紫苏子叶能补充营养

补充营养是紫苏子叶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与矿物质,而是一种低糖高纤维的食材,特别是抗衰老成分SOD的含量特别高,人们平时食用紫苏子叶可以吸收营养,促进身体代谢,也能延缓多种衰老症状的发生。

2、紫苏子叶的作用

紫苏子叶的作用也有很多它能解热,平时人们出现发烧以后及时食用紫苏子叶能让发烧的症状很快好转,另外紫苏子叶还能抗菌消炎,它对人类高发有肠炎和气管炎以及咽喉炎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紫苏子叶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经常食用可以润肠通便也能排毒养颜。

3、紫苏子叶的食用方法

紫苏子叶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平时可把它洗净以后加入油和蒜泥调成凉拌菜食材,也可以把紫苏子叶的表面粘上面粉和蛋清,入油锅炸制以后食用。

另外紫苏子叶还是吃生鱼片的理想搭档,平时可以用紫苏子叶把生鱼片包起来醮食调味,这样会让生鱼片味道更好,而且能暖胃也能预防中毒。

苏子籽怎么吃

1、苏子籽是可以直接吃的一种养生食材,它嚼碎以后有自然的香味,人们把它咽下去以后能让肠胃尽快把它消化吸收,可让身体吸收它含有的有效营养,而且能让它发挥好的保健功效。

2、泡水喝也是苏子籽的常见吃法,很多人对苏子籽儿的自然香味儿有点不适应,感觉直接吃口感并不好,这是可以用它泡水喝,想让它发挥好的保健功效,再用它泡水时可以用硬物把它捣碎,再用开水冲泡。

苏子籽的家常吃法大全

1、调凉菜

苏子籽可以当香料使用可以用来调制凉拌菜,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它放在无油无水的铁锅中,炒熟取出以后用擀面杖压成粉末,再把准备好的各种蔬菜清洗干净,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再加入准备好的调味料,最后撒上苏子籽制成的碎末,调匀以后就能吃。

2、提纯油脂

苏子籽还可以经加工提纯以后制成油脂供人们食用,用它制成的苏子油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植物油,人们不但可以用它调制凉菜,烹调各种菜品,还可以在空腹状态下直接口服它,食用后也能吸收苏子籽中的有效营养,能让它发挥好的养生功效。

紫苏子粥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祛风除湿

紫苏子粥能祛风除湿,它能去除人体内积存的湿气与寒气,能预防人类的风湿骨痛与关节炎,另外那些患者风湿骨痛的人群多吃一些紫苏子粥,对病情好转也有很大的好处。

2、顺气通便

平时用紫苏子煮粥时还能加不同的食材,特别是人们出现腹部胀气或者大便不通时可以把紫苏子与火麻仁以及大米等食材一起煮粥喝,这样就能理气通便,可以加快人体内大便生成与排出,也能让人们腹部胀气的症状很快减轻。

3、润肺化痰

紫苏子中含有大量的紫苏油,用这种中药材煮粥喝,能让人体尽快把它含有的紫苏油吸收和利用,能润肺化痰,也能止咳平喘,在冬天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中多喝一些紫苏子粥就能有效预防咳嗽痰多和肺炎气喘等不良症状发生。

4、疏风散寒

紫苏子粥味道略辛,它能疏风散寒,可以加快人体内寒气的排出,平时人们外出受到风寒侵袭以后及时喝一些紫苏子粥就能预防风寒感冒,另外女性情怀孕以后多吃一些紫苏子粥对身体也大有好处,既能缓解孕吐还能预防胎动不安和先兆流产,对维持孕妇身体健康和促进胎儿发育都有很大好处。

“紫苏子”的功效及其应用紫苏子别名:苏子、黑苏子。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归大肠、肺经。

用法用量:一般用量510克,可煎服、入丸、入散等。

功效主治紫苏子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

可以用于治疗肠燥便秘、气喘兼便秘、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紫苏子滑肠耗气,故脾虚大便稀薄、腹泻、气虚者忌用。

治病配方

1、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等分。

将以上3味微炒,击碎。

每剂不过9克,包煎,煮作汤饮。

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3片。

(出自《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2、治风热感冒:紫苏子、荆芥各10克,大青叶、四季青、鸭跖草各30克。

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阴虚喘咳者慎服。

关于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吃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滑石粉的中药药用

学名旋复花

释名: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

气味:(花)咸、温、有小毒。 1、中风壅滞。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卧时以茶汤送下五至十丸。

2、小儿眉癣(小儿眉毛眼睫,因生过癣后不能复生)。用旋复花、赤箭(即天麻苗)、防风,等分为末,洗净患处,以油调涂。

3、耳后生疮(月食疮)。用旋复花烧过研细。以羊油调涂患。

旋复花 (《本经》) 1、旋复花,又名:驴儿草、百叶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具纵棱,绿色或微带紫红色。

叶互生,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窄长椭圆形,长6~10厘米,宽1~2.5厘米,先端尖,基部稍狭,有时呈小耳、半抱茎,全缘或具细锯齿,上面绿色,疏被糙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糙伏毛。

头状花序少数或多数,顶生,呈伞房状排列,直径3~4厘米;花序梗被白毛:近花序处通常有1披针形的苞片,被柔毛;总苞半圆形,长8~10毫米,直径1~1.8厘米,总苞片数层,外层披针形,内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干膜质,外面被毛或仅具缘毛;花托微凸;舌状花1层,**,雌性,花冠先端3浅裂,基部两侧稍连合呈管状,雌蕊1,子房下位,具棱,被白色短硬毛,花柱线形,柱头2裂;管状花两性,位于花序的中央。

花冠先端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雄蕊5,聚药,花丝分离而短,雌蕊1,花柱线形,柱头2裂。瘦果长椭圆形,被白色硬毛,冠毛白色。花期7~10月。果期8~11月。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或水旁湿地。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等地。

2、线叶旋复花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体近无毛或被疏柔毛。

叶互生,线状披针形残线形,长6~12厘米,宽6~12毫米,先端尖,基部稍抱茎,边缘反卷,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

头状花序顶生,分枝多,呈伞房状排列,花序直径1.5~2厘米;苞片披针形;总苞半圆形,总苞片3层,外层披针形,内面2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光滑或微被缘毛;舌状花1层,**,花冠先端3裂,下部连合成管状,雌蕊1;管状花先端5齿裂,雄蕊5,雌蕊1。

瘦果椭圆形,顶端践形,具棱,被白色疏硬毛,冠毛白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生长于山坡、路旁或田边。分布东北、华北、华东等地。

3、大花旋复花,又名:毛旋复花。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密被细毛及白色绵毛。叶互生,叶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抱茎,全缘或具微锯齿,下面密被糙伏毛。头状花序少数,顶生,呈伞房状排列,花序直径3~5厘米:花序梗密被白色绵毛或细毛;苞片披针形,被毛:总苞半圆形,直径13~22毫米,总苞片4层,外层线状披针形,内层线形,外面密被白色细毛或绵毛;舌状花1层,花冠先端3齿裂,基部连合成管状,雌蕊1:管状花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5,雌蕊1。

瘦果长方椭圆形,有棱,被白色硬毛,冠毛白色。花期7~10月。果期8~11月。生长于溪沟旁或山野间。分布东北、华北及新疆、青海等地。以上三种植物的根(旋复花根),全草(金沸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

夏、秋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

药材

干燥头状花序呈扁球形,有时散落,直径8~15毫米(线叶旋复花较小,4~10毫米)。

底部有4层(线叶旋复花3层)浅灰绿色、膜质的总苞片,有时残留花梗。

外缘1层舌状花,**,长约1厘米,先端3齿裂,多卷曲;中央管状花密集,花冠5齿裂,子房顶端有多数白色冠毛,长约5毫米(线叶旋复花长约3毫米),质柔软,手捻易散。

气微弱,味微苦咸。以朵大、金**、有白绒毛,无枝梗者为佳。

主产河南、江苏、河北,浙江、安徽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除上述品种外,在部分地区尚有将旋复花属其它种植物的头状花序作旋复花用,如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用的是齿叶旋复花,其干燥花序略呈球形,直径7~12毫米。

总苞灰绿色,被白色茸毛。

舌状花1层,**或淡棕色,有时脱落;管状花密集中央,子房上的冠毛多数退化,留下鳞片状残迹,质硬。

云南、贵州有些地区用的是水朝阳花(参见水朝阳条),其干燥花序的直径8~14毫米。

子房上的冠毛15~20条,长约3毫米。

湖北、贵州有些地区用的是湖北朝阳花,其干燥花序略呈半球形,不易散落,直径1~2厘米。

总苞黄绿色或绿色,被白色短毛。

舌状花1层,细长,长可达2厘米,**或淡棕色;中央为管状花,冠毛5~10条,长约2毫米。

化学成分

大花旋复花开花时期的地上部分含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大花旋复花素和旋复花素。

花含槲皮素、异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菊糖及蒲公英甾醇等多种甾醇。

药理作用

大花旋复花的根和地上部分之脂溶性及醚溶性部分有抗菌作用,无显著利尿作用。

绿原酸为咖啡酸与奎宁酸的缩合物,遇铁呈蓝色,与鞣质相似,以前曾名咖啡鞣酸,但与鞣质不同,不沉淀蛋白质,故无收敛作用。

咖啡酸与绿原酸有较广泛的抑菌作用,但在体内能被蛋白质灭活。

绿原酸与咖啡因相似,口服或腹腔注射,可提高大鼠的中枢兴奋性。

绿原酸与咖啡酸口服,可增加人胃中盐酸的分泌量,并能使脉搏变慢,而奎宁酸则不能。

绿原酸能显著增加大鼠、小鼠小肠的蠕动,绿原酸、咖啡酸、奎宁酸皆可增强大鼠子宫的张力,此作用可被**碱所取消,而阿托品则不能影响之。

咖啡酸、绿原酸还可增进大鼠的胆汁分泌。

在离体兔回肠标本上,绿原酸能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但对肾上腺素的升高血糖作用、预防大鼠蛋清性足踝浮肿等皆无影响。

绿原酸对人有致敏作用,吸入含有绿原酸的植物的尘埃后(如在咖啡厂中),可发生气喘、皮炎等,但食入后可经小肠分泌物的作用,变为无致敏性物质,故试验致敏原时,宜用皮内法而不用口服法。

咖啡酸尚有灭活硫胺(维生素B1)的作用。

绿原酸毒性很小,幼大鼠口服半效致量大于1克/公斤,腹腔注射大于0.25克/公斤。

同属植物Inula royleana含生物碱,能抑制呼吸、降低血压、松弛平滑肌,并有箭毒样作用,但无抗菌作用

炮制

旋复花:拣净杂质,除去梗叶,筛去泥土。

蜜炙旋复花:取净旋复花,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焖,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凉透。(每旋复花100斤,用炼熟蜂蜜25斤)

性味

咸,温。

①《本经》:味咸,温。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本草衍义》:味甘苦辛。

归经

入肺、肝、胃经。

①《纲目》:手太阴、阳明。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大肠、膀胱四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肝,大、小肠。

功用主治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

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②《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

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

④《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

⑤《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

⑥《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

⑦《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

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包煎或滤去毛),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研末干撒或调敷。

宜忌

①《本草衍义补遗》:病人涉虚者不宜多服,利大肠,戒之。

②《本经逢原》:阴虚劳嗽,风热燥咳,不可误用。

选方

①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项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风,但不头痛为异:前胡三两,荆芥四两,半夏一两(洗,姜汁浸),赤芍药二两,细辛一两,甘草一两(炙),旋复花三两。

上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子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未知再服。

(《类证活人书》金沸草散)

②治积年上气:旋复花(去梗,焙)一两,皂荚(炙,去皮、子)一两一分,大黄(锉、炒)一两半。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温汤下,日三服。

(《圣济总录》旋复花丸)

③治肝着,亦治妇人半产漏下: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金匮要略》旋复花汤)

④治痰饮在胸膈呕不止,心下痞粳者:旋复花、半夏、茯苓、青皮。

水煎服。

(《产科发蒙》旋复半夏汤)

⑤治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旋复花、枇杷叶、川芎、细辛、赤茯苓各一钱,前胡一钱五分。

姜、枣水煎服。

(《妇人良方》旋复花汤)

⑥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旋复代赭汤)

⑦治风湿痰饮上攻,头目眩胀眵蔑:旋复花、天麻、甘菊花各等分。

为末,每晚服二钱,白汤下。

(《本草汇言》)

⑧治小便不行,因痰饮留闭者:旋复花一握,捣汁,和生白酒服。

(《本草汇言》)

⑨治单腹胀:旋复、鲤鱼。

将鱼肠去净,药入鱼肚内,煎服。

小便利,肿胀即消。

⑩治风火牙痛:旋复花为末,搽牙根上,良久,去其痰涎,疼止。

⑾治乳岩、乳痈:旋复花二钱,蒲公英一钱,甘草节八分,白芷一钱,青皮一钱。

水酒为引,水煎服。

(⑨方以下出《滇南本草》) ⑿治月食耳疮:旋复花烧研。

羊脂和涂之。

(《濒湖集简方》) 1、《本草衍义》:旋复花,行痰水,去头目风,亦走散之药也。

2、《纲目》:旋复所治诸病,其功只在行水、下气、通血脉尔。

3、《本草发明》:旋复花,消痰导饮、散结利气之味。

其云除惊悸者,以去心下水饮,心神自定也。

又治目中翳蔑头风,毕竟痰饮结滞而生风热,此能散之,头目自清也。

4、《本草经疏》:旋复花,其味首系之以咸,润下作咸,咸能软坚;《别录》加甘,甘能缓中;微温,温能通行,故主结气,胁下满;心脾伏饮则病惊悸,饮消则复常矣。

除水,去五脏间寒热,及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肌,目中眵蔑,利大肠者,皆软坚、冷利、润下、消痰饮除水之功也。

其曰补中下气者,以甘能缓中,咸能润下故也。

通血脉、益色泽者,盖指饮消则脾健,健则能运行,脾裹血又统血故也。

5、本草汇言》:旋复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

主心肺结气,胁下虚满,胸中结痰,痞坚噫气,或心脾伏饮,膀胱留饮,宿水等症。

大抵此剂微咸以软坚散痞鞕。

性利以下气行痰水,实消伐之药也。

《本草》有定惊悸、补中气之说,窃思痰闭心包脾络之间,往往令人病惊,旋复破痰逐饮,痰饮去则胞络清净而无碍,五志自宁,惊悸安矣。

又饮消则脾健,脾健则能运行饮食,中气自受其益而补养矣。

又:童玉峰云,若热痰,则多烦热;湿痰,则多倦怠软弱;风痰,则多瘫痪奇症;惊痰,则多心痛癫疾;冷痰,则多骨痹痿疾;饮痰,则多胁痛臂痛;食积痰,则多癖块痞满。

其为病状,种种变见,用旋复花,虚实寒热,随证加入,无不应手获效。

6、《本草正》:旋复花,开结气,降痰涎,通水道,消肿满,凡气壅湿热者宜之。

但其性在走散,故凡见大肠不实及气虚阳衰之人,皆所忌用。

7、《本草正义》:旋复花,其主治当以泄散风寒,疏通脉络为专主。

《别录》治风气湿痹,皮间肉,通血脉,宗奭去头目风,皆其轻疏泄散之功也。

以治风寒喘嗽,寒饮渍肺,最是正法。

或谓旋复花降气,寒邪在肺者,不宜早用,则止知疏泄之力足以下降,而不知其飞扬之性本能上升。

且《本经》明谓其温,寇宗奭又以为辛,则疏散寒邪,正其专职。

若其开结泄水,下气降逆等治,则类皆沉重下达之义,颇嫌其与轻扬之本性,不甚符合。

按《本经》,旋复花一名金沸草,疑古人本有用其茎叶,而未必皆用其花者。

考草木花叶之功用,不同者甚多,或升或降,各有取义,亦其禀赋使然,不容混合。

且茎则质重,花则质轻,亦物理自然之性,况旋复花之尤为轻而上扬者乎。

乃今人恒用其花,而并不用茎叶,竟以重坠之功,责之轻扬之质,恐亦非古人辨别物性之真旨也。

且其花专主温散,疏泄之力亦猛,宜于寒饮,而不宜于热痰,石顽已谓阴虚劳嗽,风热燥咳,误用之,嗽必愈甚,是亦以其轻杨,升泄太过.正与降气之理相反。

惟其轻灵之性,流动不滞,自能流通气化而宣窒塞,固非专以升散见长。

若但以逐水导湿为治,似不如兼用其茎叶较为近理,《别录》称其根专主风湿,其意可晓然也。 《滴滴金》作者:龙宫 从街头流浪儿,到郡王府千金,她以为自己总能混个风生水起,谁知道,这古代群众也不好糊弄,就是一小妞,如何在大宅院的鸡毛蒜皮鸡飞狗跳中求生存哒故事*~主角:朱琦琛,朱琦郴,朱由枋,宁无缺 ┃ 配角:罗克敌,苏真儿,苏明,朱由崧 ┃ 其它:田园生活,崇祯,天启,万历,晚明

绿豆能与花生一起吃吗? 很急

滑石单斜晶系。晶体呈六方形或菱形板状,但完好的晶体极少见,通常为粒状和鳞片状的致密块体。淡绿色、白色或灰色。条痕白色或淡绿色。光泽脂肪状。解理面显珍珠状。半透明至不透明。

解理沿底面极完全。硬度1,比重2.7~2.8。性柔。有滑腻感。块滑石能被锯成任何形状,薄片能弯曲,但无弹性。多产于变质岩、石灰岩、白云岩、菱镁矿及页岩中。 ①保护皮肤和粘膜的作用滑石粉由于颗粒小,总面积大,能吸着大量化学刺激物或毒物,因此当撒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的表面时,可有保护的作用;内服时除保护发炎的胃肠粘膜而发挥镇吐、止泻作用外,还能阻止毒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滑石也不是完全无害的,在腹部、直肠、阴道等可引起肉芽肿。

②抗菌作用用平板法使培养基含10%的滑石粉,对伤寒杆菌与副伤寒甲杆菌有抑制作用;用纸片法则仅对脑膜炎球菌有轻度抑菌作用。 甘淡,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本草经疏》:味甘淡,气寒,无毒。 入胃、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阳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胃、膀胱二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阳明,手少阴、太阳、阳明经。 清热,渗湿,利窍。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

①《本经》: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

②《别录》: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

③《药性论》:能疗五淋,主难产,除烦热心躁,偏主石淋。

④《日华子本草》:治乳痈,利津液。

⑤《本草衍义补遗》: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之要药。

⑥《纲目》:疗黄疸,水肿脚气,吐血衄血,金疮出血,诸疮肿毒。

⑦《本草通玄》:利窍除热,清三焦,凉六府,化暑气。

⑧《本草再新》:清火化痰,利湿消暑,通经活血,止泻痢呕吐,消水肿火毒。 内服:煎汤(布包),3~4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脾虚气弱,精滑及热病津伤者忌服。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石韦为之使。恶曾青。

②《本草经疏》:病人因阴精不足、内热以致小水短少赤涩或不利,烦渴身热由于阴虚火炽水涸者,皆禁用。脾胃俱虚者,虽作泄勿服。

③《药品化义》:渴而小便自利者,是内津液少也;小便不利而口不渴者,是热在下焦血分也,均不宜用。且体滑,胎前亦忌之。

④《本经逢原》:元气下陷,小便清利及精滑者勿服。 ①治身热吐痢泄泻,下痢赤白,癃闭,石淋;生津液,去留结,消蓄水,止渴宽中,除烦热心躁,腹胀痛闷,口疮,牙齿疳蚀,中暑,伤寒,疫疠:滑石六两,甘草一两(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水调下,日三服。惟孕妇不宜服,滑胎也。(《伤寒标本》六-散)

②治热淋,小便赤涩热痛:滑石四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木通汤调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滑石散)

③治气塑关格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兼痛:滑石八分。研如面。以水五大合和搅,顿服。(《广利方》)

④治产后淋:滑石五两,通草、车前子、葵子各四两。上四味,治下筛。酢浆水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千金方》滑石散)

⑤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少腹急痛:滑石、蒲黄等分。上二味,治下筛。酒眼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⑥治小便不利:滑石二分,乱发二分(烧),白鱼二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半钱匕,日三服。(《金匮要略》滑石白鱼散)

⑦治小便不通:滑石末一升,以车前汁和涂脐四畔,方四寸,热即易之,冬月水和亦得。(《产乳集验方》)

⑧治黄疸,日哺所发热恶寒,少腹急,身体黄,额黑,大便溏黑,足下热,此为女劳,腹满者难治:滑石、石膏各等分。上二味,治下筛。以大麦粥汁饮方寸匕,日三,小便极利则瘥。(《千金方》)⑨治感冒久在太阳,致热蓄膀胱。小便赤涩,或因小便秘而大便滑泻。兼治湿温初得,憎寒壮热,舌苔灰色滑腻者:滑石一两,甘草二钱,连翘三钱,蝉退三钱(去足、土),生杭芍四钱。若滑泻者,甘草须加倍。(《医学衷中参西录》宣解汤)

⑩治伤寒衄血:滑石末不拘多少。饭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微嚼破,新水咽下。只用药末一大钱,饭少许,同嚼下亦得。老幼皆可服。(《本事方》滑石丸)

治暴得吐逆不下食:生滑石细末二钱匕。温水服,仍急以热面半盏,押定。(《本草衍义》)

治热毒怪病,目赤鼻胀,大喘,浑身出斑,毛发如铁,乃因中热,毒气结于下焦:滑石、白矾各-两。为末,作一服,水三碗,煎减半,不住饮之。(《夏子益治奇疾方》)

治妇人脬转,小便数日不通:滑石二两,寒水石二两,葵子一合。上药捣碎。以水三中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二服。(《圣惠方》滑石散)

治天泡湿热等疮:滑石、粉甘草(此当半用为是)、上等分为末,搽敷。或加绿豆末,以治湿热肥疮。(《景岳全书》金黄散)

治小儿体热痱疮:滑石末三两,白矾灰一两,枣叶四两。上药捣罗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疮,后取药敷之。(《圣惠方》滑石散)

⒃治脚趾缝烂:滑石一两,石膏(煅)半两,枯白矾少许。研掺之,亦治阴下湿汗。(《濒湖集简方》) ①《医学启源》:滑石,治前阴窍涩不利,性沉重,能泄气上令下行,故曰滑则利窍,不与诸淡渗药同。白者佳,捣细用。色红者服之令人淋。

②《汤液本草》:滑石,滑能利窍,以通水道,为至燥之剂。猪苓汤用滑石与阿胶同为滑利,以利水道。葱豉生姜同煎,去渣澄清以解利,淡味渗泄为阳,解表利小便也。若小便自利,不宜以此解之。

③《本草蒙筌》:滑石治渴,非实能治渴也,资其利窍,渗去湿热,则脾气中和,而渴自止尔。假如天令湿*太过,人患小便不利而渴,正宜用此以渗泄之,渴自不生。若或无湿,小便自利而渴者,则知内有燥热,燥宜滋润,苟误服用,是愈亡其津液,而渴反盛矣。

④《纲目》:滑石利窍,不独小便也,上能利毛腠之窍,下能利精溺之窍。盖甘淡之味,先入于胃,渗走经络,游溢津气,上输于肺,下通膀胱,肺主皮毛,为水之上源,膀胱司津液,气化则能出,故滑石上能发表,下利水道,为荡热燥湿之剂,发表是荡上中之热,利水道是荡中下之热,发表是燥上中之湿,利水道是燥中下之湿。热散则三焦宁而表里和,湿去则阑门通而阴阳利。刘河间之用益元散,通治表里上下诸病,盖是此意,但未发出尔。

⑤《本草经疏》:滑石,滑以利诸窍,通壅滞,下垢赋。甘以和胃气,寒以散积热,甘寒滑利,以合共用,是为祛暑散热,利水除湿,消积滞,利下窍之要药。《本经》用以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荡胃中积聚寒热者,解足阳明胃家之热也。利小便癃闭者,通膀胱利阴窍也。《别录》通九窍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者,湿热解则胃气和而津液自生,下窍通则诸壅自泄也。丹溪用以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瘀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偏主石淋,皆此意耳。

⑥《药品化义》:滑石体滑主利窍,味淡主渗热,能荡涤六腑而无克伐之弊。主治暑气烦渴,胃中积滞,便浊涩痛,女人乳汁不通,小儿痘疹发渴,皆利窍渗热之力也。 如天令湿*太过,小便癃闭,入益元散佐以朱砂,利小肠最捷。要以口作渴小便不利两症并鬼,为热在上焦肺胃气分,以此利水下行,烦渴自止。

⑦《医学衷中参西录》:因热小便不利者,滑石最为要药。若寒温外感诸证,上焦燥热,下焦滑泻无度,最为危险之侯,可用滑石与生山药各两许,煎汤服之,则上能清热,下能止泻,莫不随手奏效。又:外感大热已退而阴亏脉数不能自复者,可于大滋真阴药中少加滑石,则外感余热不至为滋补之药逗留,仍可从小便泻出,则其病必易愈。若与甘草为末服之,善治受暑及热痢;若与赭石为末服之,善治因热吐血衄血;若其人蕴有湿热,周身漫肿,心腹膨胀,小便不利者,可用滑石与土狗研为散服之,小便通利,肿胀自消;至内伤阴虚作热,宜用六味地黄汤以滋阴者,亦可加滑石以代苓、泽,则退热较速。盖滑石虽为石类,而其质甚软,无论汤剂丸散,皆与脾胃相宜,故可加于六味汤中以代苓、泽。其渗湿之力,原可如苓、泽行熟地之滞泥,而其性凉于苓、泽,故又善佐滋阴之品以退热也。

熟大黄简介

绿豆能与花生可以一起煮着吃,有清热明目,可用于暑热眩晕、头目不清、胸闷烦热等症。

绿豆的功效与作用有:

1、清热解毒:夏天或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水液损失很大,钾的流失最多,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用绿豆煮汤来补充是最理想的方法,能够清暑益气、止渴利尿,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还能及时补充无机盐,对维持水液电解质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2、抗菌抑菌作用:绿豆中的某些成分直接有抑菌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抑制荨麻疹等疾病。

4、降血脂作用:绿豆中的多糖成份能增加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是甘油三酯水解达到降血脂的疗效,从而防治冠心病,心绞痛。

5、保护肾脏:减少蛋白分解,保护肝肾。

花生的功效有:?

1、花生中的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花生红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更高出50倍,对多种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2、花生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能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

3、花生含有的维生素C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

4、花生中的微量元素 硒和另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芒醇可以防治肿瘤类疾病,同时也是降低血小板聚公证机关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

5、花生还有扶正补虚、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利水消肿、止血生乳、清咽止疟的作用。?

扩展资料

每一道食材都有自己特有的功效,但有时不合适的食材在搭配一起吃的时候,功效就有可能变成病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食物相克。

2018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一号消费预警发布:食物相克说法都是谣言。螃蟹与西红柿在人体胃液中的,螃蟹中的砷不会转变为砒霜。过度关注食物相克,会影响我们摄入食物的多样性,食物相克传言是站不住脚的。

“豆腐蜂蜜同食耳聋;土豆香蕉同食生雀斑;牛肉红糖同食胀人”,网上种种食物相克理论令人触目惊心。你是不是深信不疑?但事实上,食物相克可谓中国历史上流传最久的食品谣言。

历史上第一则食物相克谣言已无从考证,但追本溯源,可以归结到传统的“五行相克”原理。比如在《金匮要略》中记载“食生肉、饮乳,变白虫”。

意思是食生肉同时饮乳,体内会产生白虫。当时认为这是这两种食物“相克”造成的。但后来的科学发现,白虫实指绦虫,在猪肉和牛肉中存在,如果肉品没有煮熟,虫卵会进入人体小肠引起寄生虫病,与是否饮乳没有关系,更不是相克问题。

2008年前后,兰州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也相继通过实验对“食物相克”说法进行了辟谣。?

然而,有些人在同食啤酒与海鲜、螃蟹与柿子后,确实出现了痛风、腹泻等症状,这又该如何解释?曾任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秘书长的黄树则撰文表示,食物不洁、饮食过量、体质过敏等都会导致少数人出现腹泻、皮肤发痒等不良反应。当真实因素未引起注意时,人们就会把偶然因素当作患病因素。?

正是利用了公众的知识盲区以及对健康的重视,一些人将食物相克谣言变为渔利工具,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相关书籍。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实体书店,都有食物相克书籍跻身畅销书之列。

翻看内容,其说法大致相同。一位资深图书编辑透露,市面上许多养生、美食、励志书的作者都是职业攒书人,并无专业背景,攒一本书的价格通常5000元左右,一般一个月就可“速成”,内容也是拼凑抄袭而成。食物相克类图书就是典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食物相克

甘草的配伍禁忌有哪些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熟大黄的炮制方法 5 熟大黄的性状 6 大黄的性味归经 7 大黄的功效与主治 8 熟大黄的炮制作用 9 大黄的炮制研究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9.3 工艺研究 10 熟大黄的贮存方法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熟大黄 1 拼音

shú dà huáng

2 英文参考

prepared RADIX ET RHIZOMA RHE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熟大黄为大黄的炮制品,方法为清蒸或酒蒸(酒炖)。大黄的炮制汉代已有,见《金匮玉函经》等。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1]。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酒熟大黄表面黑褐色,质坚实,有特异芳香气,味微苦[1]。熟大黄,经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并能增强活血祛瘀之功[1]。

4 熟大黄的炮制方法

汉代有炮熟、酒洗、酒浸(《金匮玉函经》)、蒸制(《金贵要略方论》)等方法[1]。

唐代有炒制、制炭(《备急千金药方》)、醋煎制(《食疗本草》)、湿纸裹煨(《颅囟经》)等法[1]。

宋代有九蒸九 *** 、酒浸炒、蜜焙、醋炒、姜制(《圣济总录》)、湿纸裹蒸(《普济本事方》)、酒蒸(《小儿药证直诀》)、醋蒸(《博济方》)、麸煨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童便制(《苏沈良方》)、米泔浸(《类证活人书》)等方法[1]。

明、清以后又增加了酒煮(《普济方》)、醋煨(《证治准绳》)、黄连吴萸制(《寿世保元》)等方法[1]。对其炮制目的阐述,如:“欲使上行须资酒制,酒浸过巅顶上,酒洗至胃脘中……如欲下行务分缓速,欲速生使,投滚汤一泡便吞,欲缓熟宜同诸药入煎方服”(《蒙筌》)[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酒炙、酒蒸、醋炙、炒炭、清蒸等[1]。

大 *** 、大黄块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捞出,淋润至软后,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1]。

熟大黄的炮制有清蒸和酒蒸两种方法:

清蒸:取大 *** 或块,置木甑、笼屉或其他容器内,隔水蒸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色为度,取出,干燥[1]。

酒蒸:取大 *** 或块,用黄酒拌匀,闷约1~2小时至酒被吸尽,装入炖药罐内或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炖约24~32小时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色时,取出,干燥[1]。

每100kg大 *** 或块,用黄酒30kg[1]。

5 熟大黄的性状

大黄为不规则厚片或块,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中心有纹理,微显朱砂点,习称“锦纹”,质轻,气清香,味苦而微涩[1]。

酒熟大黄表面黑褐色,质坚实,有特异芳香气,味微苦[1]。

6 大黄的性味归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中医大辞典》:苦,寒。入胃、大肠、肝经[2]。

《中药大辞典》:入胃、大肠、肝经。

《中华本草》:胃、大肠、肝、脾经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

《吴普本草》:"神农、雷公:苦,有毒。扁鹊:苦,无毒。李氏:小寒。"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

《药性论》:"味苦甘。"

《汤液本草》:"入手、足阳明经。"

《本草纲目》:"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药。"

《本草经解》:"入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兼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7 大黄的功效与主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中医大辞典》:大黄具有泻热毒,荡积滞,行瘀血的功效[2]。

1.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停滞,腹痛泻痢,湿热黄疸,淋浊、溲赤,痈肿疮疡,暴眼赤痛[2]。

2.治吐血,衄血,血瘀经闭,症瘕。煎服:3~12g[2]。

3.治烧汤伤及热毒疮疖,研末调敷;宫颈糜烂,以大黄浸膏棉球浸透,涂擦局部[2]。

4.急性肾衰高氮质血症,口服、静注或高位保留 *** [2]。

《中药大辞典》:大黄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黄具有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主治:实热便秘,食积停滞,腹痛,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血瘀经闭,牙痛,衄血,急性结膜炎、外用治烧烫伤,化脓性皮肤病,痈肿疮疡。

《神农本草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名医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本草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8 熟大黄的炮制作用

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的功能[1]。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痈肿疔毒;外治烧烫伤[1]。如治热结便秘,潮热谵语的大承气汤(《伤寒论》);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伤寒论》);治热毒肠痈的大黄牡丹皮汤(《金贵要略方论》);治疮痈肿毒,或烧伤、烫伤的金黄散(《外科精义》)[1]。

熟大黄,经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并能增强活血祛瘀之功[1]。如治瘀血内停、腹部肿块、月经停闭的大黄?虫丸(《金贵要略方论》)[1]。治跌打损伤,瘀血凝积,气绝欲,烦躁疼痛的鸡鸣散(《三因方》)[1]。

9 大黄的炮制研究

大黄中含游离型和结合型蒽醌类衍生物,还含鞣质类、二苯乙烯苷类、萘酚苷类和苯丁酮类成分等[1]。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对蒽醌类成分的影响:大黄经酒炒后,结合型蒽醌有所减少[1]。熟大黄,经蒸、炖后其结合型与游离型蒽醌类衍生物均减少,其中结合型大黄酸显著减少,番泻苷仅余微量[1]。大黄炒炭后,其结合型大黄酸被大量破坏,但仍保留少量的各型蒽醌类衍生物,番泻苷已不存在[1]。实验证明,大黄炭中的大黄酚含量为生大黄的2.7倍左右,大黄素6甲醚为生大黄的4.1倍左右[1]。研究证明,炒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两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生大黄的2.7倍和3.4倍左右;大黄炭则分别为生大黄的1.9倍和2.8倍左右[1]。

(2)对鞣质类成分的影响:大黄鞣质类成分含量较高,约为10%~30%,以缩合鞣质与水解鞣质两大类混合存在[1]。炮制过程中鞣质类成分变化亦较复杂[1]。研究结果表明,炒大黄总鞣质含量下降约18%,熟大黄降低50%,大黄炭减少近80%[1]。

(3)对多糖成分的影响:制大黄多糖含量随炮制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但六制大黄和九制大黄的含量相近[1]。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为大黄泻下的主要有效成分,酒炒大黄泻下效力比生品降低30%,熟大黄(酒炖)、清宁片降低95%,大黄炭无泻下作用[1]。

(2)解热作用:炮制对大黄解热作用无明显影响,无论动物解热实验还是临床某些病例均显示:服用大黄生品或制品后体温下降时间早于泻下出现时间[1]。说明起解热和泻下作用的不是同一种物质,而是不同成分在发挥作用[1]。解热成分似比泻下成分对热更稳定[1]。

(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1]。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大黄生品、制品煎剂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菌种均有一定抑制作用[1]。对金**葡萄球菌最敏感[1]。不同炮制品抑菌活性各有特点,酒炒与酒炖大黄保持了与生品相近的抑菌效力,特别是对金**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抑制作用较好[1]。为临床应用熟大黄等制品治疗肠伤寒、痢疾等细菌感染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1]。选择治疗痢疾进行临床验证比较,生、熟大黄两组,大便常规转阴与大便培养转阴天数基本一致,但从副作用及机体一般情况恢复快慢来看,以熟大黄为优[1]。其他炮制品如醋炒大黄、石灰炒大黄及大黄炭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但对绿脓杆菌、金**葡萄球菌仍保持较好抑制作用[1]。这为临床外用石灰大黄、大黄炭治疗烧伤、烫伤提供了科学依据[1]。

(4)消炎作用:对大鼠关节肿、巴豆油诱发小鼠耳部炎症及棉球肉芽肿等模型,酒炒大黄消炎作用与生大黄近似,熟大黄、大黄炭消炎作用减弱[1]。但在临床应用中,熟大黄(酒炖)在治疗成人及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时,不仅有较好的解热抑菌作用,还显示了较好的消炎作用[1]。

(5)止血与应激作用:大黄酚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伤口渗出,改善血管脆性,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作用;大黄素6甲醚也有明显的促血凝作用[1]。大黄中鞣质成分也可能与其止血、止泻作用有关[1]。以大鼠应激性及幽门结扎法两种胃溃疡出血实验模型证明,生大黄、熟大黄、大黄炭内服,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出血和出血灶的发生均有良好的止血和预防作用[1]。生大黄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验证中显示止血速度快、作用好等优点,在止血天数上明显优于熟大黄(酒炖),但熟大黄胃肠道副作用小,较生大黄更受患者欢迎[1]。

(6)免疫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大黄生品、制品去鞣质煎剂,均对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原抗体血凝反应有明显的阻断作用[1]。熟大黄的阻断效力明显强于生品及其他制品,大黄炭作用最弱[1]。

(7)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生大黄水煎液仅对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低切、中切、血沉、RBC聚集)有一定作用,白酒炙后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作用,作用比生品显著增强,故认为酒制可增强大黄的活血作用[1]。

(8)其他:熟大黄尚具有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以热压制品作用最显著),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作用,镇痛、镇静作用,降尿素氮作用等[1]。

(9)毒性:炮制能降低大黄的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生大黄的主要副作用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而熟大黄在应用中,则无上述消化道不适反应,说明适宜的炮制程度可消除这一副作用[1]。

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熟大黄和大黄炭的毒性显著减弱[1]。炮制可减弱生大黄抑制胃酸分泌和消化酶活性的作用,熟大黄、大黄炭、清宁片“苦寒败胃”的副作用消失或缓和[1]。炮制能缓和大黄的泻下作用,对不需要攻下的大黄适应症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婴幼儿、孕妇及长期服药者,既可排除其肠内积滞,又可降低其“伤阴血”的副作用[1]。

9.3 工艺研究

熟大黄酒热压制法新工艺:黄酒加适量水稀释,在一定的压力下蒸制即得[1]。

10 熟大黄的贮存方法

蜂蜡的用途是什么

甘草的配伍禁忌有哪些抗菌药:甘草及其制剂中含糖皮质激素类物质,大剂量的甘草与四环素族、红霉素、氯霉素等抗菌药联用,可降低这些药物的吸收率,如长期配伍联用还可引起二重感染。甘草还忌与异胭肼、两性霉素B长期配伍,以避免药物毒副作用增大。黄连素与甘草同用抑菌作用呈降低趋势。另外临床中还有将抗菌消炎的头孢氨苄片与具有止咳祛痰作用的甘草合剂同用,结果导致头孢氨苄片抗菌作用降低的报道。水杨酸类及非甾体抗炎、解热、镇痛药:甘草所含的甘草酸经酶的作用可水解成甘草次酸和葡萄醛酸。甘草次酸的结构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相似,若与水杨酸衍生物合用,能使消化道的溃疡率增加。曾有报称,将复方甘草片与阿司匹林合用,使患者原有十二指肠溃疡面积增大,导致上腹部疼痛加剧,上消化道出血。这是由于阿司匹林对消化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对原有溃疡者尤应慎用。甘草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加重对消化道的刺激,故在用药上不宜联合应用。降糖药:口服降糖药甲苯磺丁脲、降糖灵、优降糖,胰岛素等若与甘草配伍同服可降低降糖药的效果。因糖皮质激素能使氨基酸、蛋白质从骨骼肌中转移到肝脏,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使葡萄糖和糖原的产生增加,故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甘草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所以与降糖药在药理上是拮抗的。有报道称降糖灵与甘草甜素片同服使患者血糖升高,病情加重。这是由于甘草甜素可影响降糖灵的降糖效果。此外,甘草的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还可增加肝糖原,升高血糖。强心甙类药物:甘草具有去氧皮质酮样作用,可潴钠排钾,使体内钾离子减少,导致心脏对强心甙敏感性增加,从而发生中毒。临床上有炙甘草与洋地黄毒甙片同服,患者出现室早、二联律、一联律的报道。这是由于甘草能导致低血钾,与洋地黄毒甙片同服极易诱发洋地黄中毒反应发生。应避免二者联用或联用时适当补充钾盐。利尿药:甘草的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能保钠排钾。若与排钾性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利尿酸、速尿、氯噻酮、乙酰唑胺等合用,能使血清钾离子浓度降低,易加重发生低血钾的危险,增加不良反应,如水肿、压升高、全身无力,甚至可发生严重低钾性瘫痪。临床上出现过复方甘草片与双氢克尿噻片同服,导致患者浮肿加剧并出现尿潴留。原因是甘草次酸有排钾作用,能引起低血钾,双氢克尿噻片也能加速钾离子的排泄,故二者合用可引起低钾性水肿、尿潴留。应避免二者配伍使用或合用时加强补钾。

?枳实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蜂蜡的用途

1.在食品工业中,蜂蜡利用其良好的塑型性、脱离性、成膜和防水、防潮湿、防氧化变质等特性,被作为食品业的重要用料及离型剂使用,可用作食品的涂料、包装和外衣 。

2.在化妆品制造业,许多美容用品中都含有蜂蜡,如洗浴液、口红、胭脂等;

3.在蜡烛加工业中,以蜂蜡为主要原料可以制造各种类型的蜡烛;

4.在医药工业中,蜂蜡可用于制造牙科铸造蜡、基托蜡、粘蜡、药丸的外壳;

5.在农业及畜牧业上可用作制造果树接木蜡和害虫粘着剂;

6.在养蜂业上可制造巢础、蜡碗。

扩展资料:

蜂蜡的成分

蜂蜡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蜂蜡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和一元醇所合成的酯类、脂肪酸和糖类,但因蜂种、蜜粉源植物、提炼方法等不同,其成分也有一定的差异。

(1)酯类

脂肪酸酯类包括单酯类和羟基酯类,含量为70%~75%。单酯类中有棕榈酸蜂花醇酯23%、棕榈酸虫漆酯2%、蜡酸蜂花醇酯12%、焦性没食子酸蜂花醇酯12%。羟基酯类中有羟基棕榈酸蜡醇酯8%~9%、双酯9%~9.5%、酸酯4%~4.5%。

(2)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含量为10%~15%;饱和脂肪酸9%~11%,其中蜡酸3.3%~4.4%、木焦油酸1%~1.5%、蜂花酸与褐煤酸2%、叶虱酸1.3%~1.5%、焦性没食子酸1.5%等。

(3)糖类

糖类含量为10%~16%,饱和烃以15~31碳原子链最为显著,其中25烷烃0.3%、27烷烃0.3%、29烷烃1%~2%、31烷烃8%~9%;不饱和烃主要为30烷烃,占2.5%。

(4)蜂蜡中其他成分

蜂蜡中含有脂肪酸胆固醇酯、着色剂(主要为1~3双氢氧化物黄酮)、W-肉豆蔻内酯、游离脂肪醇等。此外,蜂蜡还含有少量的水和矿物质,蜂蜡灰分中碳、氢、氧元素分别占80%、13%、7% 。

蜂蜡采集与提取

蜂蜡的采集多在春、秋二季来完成。养蜂者通过加强蜂群饲养管理,促进蜜蜂多泌蜡、多筑脾,然后将使用多年的老巢脾、筑造的赘脾、割掉蜂房的蜡盖、台基以及摇蜜时割下来的蜜盖等收集起来,

经过人工提取,一般是将取去蜂蜜后的蜂巢,放入水锅中加热熔化,除去上层茧衣、蜂尸、泡沫等杂质,趁热过滤,放冷,蜂蜡即凝结成块,浮于水面,取出,即为黄蜡。黄蜡再经熬炼、脱色等加工过程,即成白蜡 。

蜂蜡的物理特性

纯蜂蜡为白色,通常所见蜂蜡多是淡**、中**或暗棕色等,这是由于花粉、蜂胶中存在的脂溶性类胡萝卜素或其他色素所致。常温下,蜂蜡呈固体状态,具有类似蜂蜜和蜂花粉味的蜂蜡香气味。在20℃时的比重为0.954~0.964。熔点随来源及加工提取方法的不同,一般在62~67℃之间。300℃时蜂蜡成烟,分解成二氧化碳、乙酸等挥发性物质。

外界气温低,原蜡中含有诸多的杂物,显现出特殊的气味。将原蜡以特殊的工艺予以去杂、脱色、去臭等处理,便得到了高品质的精制蜂蜡。

药用的黄蜡,多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呈**或黄棕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触之有油腻感。体轻,能浮于水面,冷时质软脆,碎断面颗粒性,用手搓捏,能软化。有蜂蜜样香气,味甘性平,嚼之细腻而黏。

不溶于水,可溶于醚及氯仿中。以色黄、纯净、质较软而有油腻感、显蜂蜜样香气者为佳。蜂白蜡,为白色块状。质较纯。气味较为弱,其他均与黄蜡同。

参考资料:

蜂蜡(修造蜂巢的物质)_百度百科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_紫苏子的药用价值

出处《本经》

拼音名Zhǐ Shi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枸橘、酸橙或香圆的幼果。5~6月间摘取,晒干;略大者横切成两半,晒干。

原形态

1枸橘,详枸橘条。

2酸橙

小乔木。茎枝三棱形,光滑,有长刺,长5~20毫米。叶退化成单叶状,互生,革质;叶柄有狭长形或倒心脏形的翼,长0.8~1.5厘米,宽3~6毫米;叶片长椭圆形,长5~8厘米,宽2.5~4厘米,先端短而钝,渐尖,或微凹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波状锯齿,两面无毛而有油点,背脉明显。花排列成总状花序,亦有单生或簇生于叶腋内;花萼皿状,5裂,裂片阔三角状,外面疏被短毛;花瓣5,白色,长椭圆形,长约1.8厘米,宽6~7毫米,略反卷;雄蕊多数,在20以上,花丝分离,长出于柱头;子房上位,球形,约12室,每室内含胚珠多数,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柑果圆形而稍扁,成熟时橙**,果皮粗糙,花期4~5月。11月果熟。

野生或栽培。分布江苏、浙江、广东、贵州、四川、江西等地。

本植物的将近成熟果实(枳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3香圆,详香橼条。

性状

1绿衣枳实

为植物枸橘的幼果,呈圆球形,直径2~3厘米,商品多横切成半球形。果实表面绿**,散有众多小油点及微隆起的皱纹,被有细柔毛。顶端有明显的花柱基,基部有短果柄或果柄脱落后的痕迹。横断面果皮厚3~6毫米,边缘外侧散有1~2列棕**油点,瓤囊6~8瓣,囊内汁胞干缩,呈棕褐色:近成熟的果实内每瓤内有种子数粒,呈长椭圆形;中心柱坚实,宽4~6毫米,约占断面直径的1/6。气香,汁胞味微酸苦。

产福建、陕西、广西等地。

2酸橙枳实

为植物酸橙的幼果,完整者呈圆球形,直径0.3~3厘米。外表灰绿色或黑绿色,密被多数油点及微隆起的皱纹,并散有少数不规则的黄白色小斑点。顶端微凸出,基部有环状果柄的痕迹。横切面中果皮光滑,淡黄棕色,厚3~7毫米,外果皮下方散有1~2列点状油室,果皮不易剥离;中央褐色,有7~12瓤囊,每瓤内含种子约10粒:中心柱径宽2~3毫米。有强烈的香气,味苦而后微酸。

主产四川、江西、浙江。此外,广西、湖南等地亦产。产四川者称川枳实,产江西者称江枳实。

3香圆枳实

为植物香圆的幼果,呈球形、矩圆形或倒卵球形,商品多剖成二半,直径0.5~3厘米。较小的幼果表面密被黄白色的绒毛,渐大则渐秃净而粗糙,灰红棕色或暗棕绿色,有时可见不规则的黄白龟斑点,并密生多数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粗皱纹。大的果实顶端有环状的金钱环,基部有环状的果柄痕迹。横切面中果皮粗糙,黄白色,厚4~8毫米,外果皮下方散有1~2列点状的油室,果皮不易剥离;中央棕褐色,有10~12瓤囊,每瓤内有种子数枚;中心柱径宽2~5毫米。有强烈的香气,味酸而后苦。主产江西、四川等地。商品枳实除上述三种外,尚有以甜橙(福建);枸橼(云南);柚(广西、陕西、四川、江西)等的幼果作枳实用。参见甜橙、香橼、柚条。

化学成份枸橘和橘属植物的果皮均含挥发油,且多含黄酮甙等。川枳实含生物碱0.09%、甙类20.49%,皂甙5.86%。酸橙幼果中含维生素C-23.2~60.3毫克%;其未熟果实的果皮中,含新橙皮甙5.6~14.18%、柚皮甙1.5~4.0%、野漆树甙和忍冬甙等黄酮甙(当果实成熟时新橙皮甙消失)。

药理作用

1对子宫的作用

用三个不同产地(四川、江西、湖南)的枳壳和枳实煎液,对小鼠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皆呈抑制作用;对兔在体和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皆为兴奋。对兔子宫瘘亦证明能使子宫收缩有力,张力增加,甚至出现强直收缩。枳壳酊和枳壳流浸膏,对兔子宫(在体和离体)也有兴奋作用;对小鼠子宫(离体)则抑制。自香圆枳壳和枸橘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样物质,对兔离体子宫也有一定收缩作用,尤以垂体后叶素兴奋过的子宫肌更显著:除去生物碱的部分,对兔离体子宫却有松弛作用,经垂体后叶素兴奋后,子宫的弛缓作用更明显。从枳实果皮中分离出的Cirantin,能抑制卵巢周围透明质酸酶的活性,这可能与其避孕作用有关(阻止受精)。

2对肠管的影响

三个不同产地的枳壳和枳实,对小鼠和兔的离体肠管皆呈抑制;兔在体肠管多数为抑制,少数无变化。枳壳酊及其流浸膏,对小鼠(离体)、兔(在体和离体)肠管均抑制。高浓度(1:1000)对离体兔、豚鼠小肠均呈抑制,且能抑制乙酰胆碱、组织胺之作用;低浓度(1:10000)则在短暂抑制后,可呈现兴奋作用,振幅加大,频率加快。麻醉犬的在位肠,用煎剂也有明显抑制;但对胃肠造瘘的犬,则呈一定兴奋作用,能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有力。

3对心、血管的作用

对蟾蜍离体心是小量兴奋,大量抑制。枳壳和枳实水煎液,枳壳酊与流浸膏皆如此。用枳壳煎液或醇提液给犬静脉注射,可致显著升压作用。三个不同产地的枳壳和枫实煎液,用蟾蜍全身血管灌溉法证明,有轻度收缩血管的作用;对麻醉犬,有显著而迅速的升压作用,它没有肾上腺素升压时引起的呼吸抑制、后降压现象,心率亦无明显增快。升压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一兴奋α受体,致部分器官血管收缩(苯胺唑林可将升压翻转为降压反应);二心肌收缩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灌流及心肺制备)。利血平化后,枳实的升压作用更加显著。对麻醉狗枳实有非常显著的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气泡流量计,冠脉流量可增加289.4%),脑、肾血流量亦平均增加86.4%及64.5%,与去甲肾上脓素有显著不同;股动脉血流量则有减少,心肌耗氧量略有增加,但不明显,与冠脉流量的显著增加不相平行。在犬及豚鼠的心电图试验中,大剂量枳实引起的心律紊乱(室性心动过速或房室传导阻滞)并不严重,根据以上作用特点,有人建议可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自香圆枳壳和枸橘中分离的生物碱亦能使血管平滑肌的紧张度有短暂增强,尤其当垂体后叶素作用后更明显。

4其他作用

柑橙属植物粘胶质能使大鼠(用含胆甾醇的饲料喂养)的血清及肝中胆甾醇含量降低。枳实的醇浸液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H27Rv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浓度为1:1000。其水煎剂对豚鼠灾气管无影响。有人报告,柑柚属的果汁能促进(面包)酵母菌之发酵速度,煮沸后活性并不下降,故非酶成分橘汁主要之医疗用途在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并含相当量的维生素A、B,皮则不含维生素C,而富于维生素A,味苦,可健胃。小儿如服入大量果皮,可致中毒(腹痛、痉挛)。

炮制枳实:拣净杂质,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润至内无硬心,切片,晾干。炒枳实:先将麸皮撒匀于加热的锅内,俟烟冒出时,加入枳实片,拌炒至微呈焦**,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枳实片100斤,用麸皮10斤)

性味

苦,寒。

1《本经》:味苦,寒。

2《吴普本草》:雷公:酸,无毒。李当之:大寒。

3《别录》:酸,微寒,无毒。

4《药性论》:味苦辛。

归经

入脾、胃经。

1《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二经。

2《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经。

3《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

破气,散痞,泻痰,消积。治胸腹胀满,胸痹,痞痛,痰癖,水肿,食积,便秘,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1《本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

2《别录》: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3《药性论》:解伤寒结胸,入陷胸汤用;主上气喘咳。肾内伤冷,阴痿而有气,加而用之。

4《珍珠囊》:去胃中湿热。

5《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主心痞,化心胸痰,消食,散败血,破积坚。

6《本草再新》:破气,化痰,消食宽肠,杀虫,败毒。

7《现代实用中药》:治咳嗽,水肿,便秘,子宫下垂及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涂或炒热熨。

注意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1《医学入门》:虚而久病,不可惧服。

2《本草备要》:孕妇及气虚人忌用。

3《得配本草》:大损真元,非邪实者,不可误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附方

1治痞,消食,强胃:白术二两,枳实(麸炒**,去瓤)一两。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炒,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内外伤辨》枳术丸)

2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栝楼实一枚(捣)。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金匮要略》枳实薤白桂枝汤)

3治卒患胸痹痛:枳实捣(末),宜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补缺肘后方》)

4治伤寒后,卒胸膈闭痛:枳实,麸炒为末。米饮服二钱,日二服。(《简要济众方》)

5治大便不通:枳实、皂荚等分。为末,饭丸,米饮下。(《世医得效方》)

6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大黄一两,枳实(麸炒,去瓤)、神曲(炒)各五钱,茯苓(去皮)、黄芩(去腐)、黄连(拣净)、白术各三钱,泽泻二钱。上件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九温水送下,食远,量虚实加减服之。(《内外伤辨》枳实导滞丸)

7治少小久痢淋沥,水谷不调,形羸不堪大汤药者:枳实二两。治下筛。三岁已上饮服方寸匕,若儿小以意服,日三。(《千金方》枳实散)

8治肠风下血:枳实半斤(麸炒,去瓤),绵黄耆半斤(洗,锉,为末),米饮非时下

导读: 的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的与、子、子的药用价值、子的等,要更多紫苏子的功效与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紫苏子简介 紫苏子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子的药用价值 紫苏子的药用附方 紫苏子泡茶喝有什么功效 紫苏子怎么吃 紫苏子的 紫苏子医书记载

紫苏子简介

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本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紫苏子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辛,温。归肺、脾经。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临床用名有紫苏子、炒紫苏子、蜜炙紫苏子、紫苏子霜。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紫苏子还有以下作用:

1、紫苏子可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其有效成分是紫苏子油。

2、紫苏子有降血脂作用。

3、紫苏子有降血压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4、紫苏子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5、紫苏子有防腐、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和药物的长期贮存。

6、紫苏子有抗癌作用。

7、紫苏子有抑菌作用,0.1%紫苏子油对变形杆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多种霉菌均有抑制作用。

紫苏子的药用价值

药名紫苏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肺虚咳喘,脾虚滑泄者禁服。

摘录《中国药典》

紫苏子的药用附方

1、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钱。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滇南本草》苏子散)

2、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3、顺气、滑大便:紫苏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济生方》紫苏麻仁粥)

4、治脚气及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踵不可践地:紫苏子二两,杵碎,水二升,研取汁,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豉、椒、姜食之。(《圣惠方》)

5、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紫苏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圣济总录》)

6、治食蟹中毒:紫苏子捣汁饮之。(《金匮要略》)

紫苏子泡茶喝有什么功效

1、可以提高人类记忆力

紫苏子泡水喝,对人类脑细胞作用明显,能加快脑细胞的再生与活力,可能让人们的记忆力明显提高,这是因为紫苏子中的油脂对人类大为爱出发的核酸蛋白质和单胺类神经质有促进再生的功效,而它们又是重要成分。

2、可降血脂和降血压

紫苏子中有大量的油脂和多种酸性成分,而且这些酸性成分多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它们进入人体以后可以中和人体中多余的脂肪成分,减少胆固醇的生成,加快血液的流动,从而也就起到了降血压和降血脂的重要作用。

3、可以抗毒

紫苏子泡水喝可以减少人体中氧化反应的生成,也能清除人体中多种毒与毒素,能有效预防癌细胞的生成,对和多种毒性作用明显。另外紫苏子的抑菌功效也很出色,对人体内部的酵母菌和青莓菌等常见病菌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紫苏子怎么吃

紫苏作菜,一般用嫩叶凉拌或作羹、汤,或挂糊炸食。将紫苏叶、嫩梗洗净,晾干水分后切成小段,再佐以其它调辅料,吃起来别有风味。紫苏叶、紫苏子还可用来煮粥、做,或做紫苏饮。

紫苏子的

紫苏子2.3-15.5g/kg喂牛,可产非典型间质性肺炎,但紫苏子在霜冻期后则无此毒性。

紫苏子医书记载

1、《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2、《药性论》: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

3、《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止咳,润心肺,消痰气。

4、《本草衍义》:治肺气喘急。

5、《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

6、《本草通玄》:治蛇犬伤。

以上就是一些紫苏子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紫苏油、紫苏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