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l本草抑菌液-草本抑菌液多少钱一瓶
是木瓜
1、蔷薇科木瓜属植物木瓜
本属植物有木瓜(木瓜海棠)、贴梗海棠(皱皮木瓜)等,几种是原产中国的温带木本植物,其果实可供食用、药用,同时花色美丽,也供观赏;它们还是传统文化、诗歌中所提到的木瓜,如《诗经》中的名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2、热带水果番木瓜科木瓜
为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原产东南亚,大概17世纪明朝后期时传入中国,因外形与中国木瓜相似,故名“番木瓜”,同样可以食用和药用,但不供观赏。
成分
木瓜的成分:番木瓜碱、木瓜蛋白酶、木瓜凝乳酶、番茄烃、维生素B、C、E、糖分、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隐黄素、蝴蝶梅黄素、隐黄素环氨化物等。
性味
性平、微寒,味甘。
功效
性味性平、微寒,味甘。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助消化之余还能消暑解渴、润肺止咳。它特有的木瓜酵素能清心润肺还可以帮助消化、治胃病,它独有的木瓜碱具有抗肿瘤功效,对淋巴性白血病细胞具有强烈抗癌活性。蔷薇科木瓜属木瓜
2、皱皮木瓜
植物名称皱皮木瓜 皱皮木瓜的花(Chaenomeles speciosa)别名贴梗海棠、贴梗木瓜、铁脚海棠、铁杆海棠、铁脚梨、川木瓜、宣木瓜 学名Chaenomeles speciosa 科属分类蔷薇科 木瓜属 性状描述落叶灌木,高达2米,具枝刺;小枝圆柱形,开展,粗壮,嫩时紫褐色,无毛,老时暗褐色。叶片卵形至椭圆形,稀长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急尖,稀圆钝,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具尖锐细锯齿,齿尖开展,表面微光亮,深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无毛;叶柄长1~1.5厘米,无毛;托叶大,叶状,卵形或肾形,边缘具尖锐重锯齿,无毛。花2~6朵簇生于二年生枝上,直径3.5~5厘米,叶前或与叶同时开放;花梗粗短,长3毫米或近于无梗,无毛;萼筒外面无毛;萼裂片直立,近半圆形,先端圆钝,全缘或有波状齿,边缘有黄褐色睫毛,外面无毛,里面被稀疏柔毛,长为萼筒之半;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具短爪,长1~1.5厘米,猩红色或淡红色;雄蕊35~50枚,直立,长1~1.3厘米,花丝微带红色;花柱中部以下合生,无毛,与雄蕊近等长,柱头头状。梨果球形至卵形,直径~5厘米,**或黄绿色,有不明显的稀疏斑点,芳香,果梗短或近于无。花期4月,果期10月。 产地原产我国西南地区,现在南北各地多有栽培。缅甸亦有分布。 用途花色红黄杂揉,相映成趣,“占春颜色最风流”,为良好的观花、观果花木。多栽培于庭园供绿化用,也供作绿篱的材料,可孤植或与迎春、连翘丛植。果实可作蜜饯;又供药用,能疏通经络,驱风活血,有强壮、兴奋、镇痛、平肝、和脾、化湿舒筋的效能,主治中暑,霍乱转筋,脚气水肿,湿痹等症;浸酒(木瓜酒)服,治风湿性关节痛。 皱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其果实又名川木瓜,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果之一,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川木瓜元月下旬开花,花有红花、白花两种,成熟上市时间为九、十月,果似苹果状,成熟果表面呈**,日照部分呈粉红色,单果重200-350克,盛产期亩产2000-2500公斤。川木瓜果实营养极为为丰富,每百克鲜果含维生素2731mg,抗衰老物3237No/g,还含有丰富蛋白质,酒石酸、磷、铁、钙等,是水果加工品、药用品上乘原料,制作蜜饯品味独特,酸甜纯正可口,并有一股特殊的清香果味,果肉纤维少,不含石细胞,质地较硬,耐贮运,川木瓜的药用价值很高,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功能。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Nakai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 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70%乙醇1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 (1)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醋酐 1ml使溶解,倾入试管中,沿管壁加硫酸1~2 滴,两液接界处显紫红色环;上层液显棕**。 (2)取滤液滴于滤纸上,待干,喷洒三氯化铝试液,干燥后,置紫外光灯 (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炮制洗净,润透或蒸透后切薄片,晒干。 性味酸,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备注治风湿痹痛时一般用于腰膝酸痛者居多,常与虎骨等配用。为治吐泻转筋之要药。用于暑湿霍乱,吐泻转筋之症,可配伍薏苡仁、蜇砂、黄连、吴茱萸等药同用。此外,本品又为治脚气肿痛要药,可配伍吴茱萸、紫苏、槟榔同用。尚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症。 摘录《中国药典》 禁忌 1、《食疗本草》:不可多食,损齿及骨。 2、《医学入门》:忌铅、铁。 3、《本草经疏》:下部腰膝无力,由于精血虚、真阴不足者不宜用。伤食脾胃未虚、积滞多者,不宜用。 各家论述 1、李杲:木瓜,气脱能收,气滞能和。 2、《纲目》:木瓜所主霍乱吐利转筋、脚气,皆脾胃病,非肝病也。肝虽主筋,而转筋则由湿热、寒湿之邪袭伤脾胃所致,故筋转必起于足腓,腓及宗筋皆属阳明。木瓜治转筋,非益筋也,理脾而伐肝也,土病则金衰而木盛,故用酸温以收脾胃之耗散,而借其走筋以平肝邪,乃土中泻木以助金也。木平则土得令而金受荫矣。《素问》云: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孟诜云:多食木瓜损齿及骨。皆伐肝之明验,而木瓜入手、足太阴,为脾胃药,非肝药,益可征矣。 3、《本草正》:木瓜,用此者用其酸敛,酸能走筋,敛能固脱,得木味之正,故尤专入肝益筋走血。疗腰膝无力,脚气,引经所不可缺,气滞能和,气脱能固。以能平胃,故除呕逆、霍乱转筋,降痰,去湿,行水。以其酸收,故可敛肺禁痢,止烦满,止渴。 4、《本草新编》:木瓜,但可臣、佐、使,而不可以为君,乃入肝益筋之品,养血卫脚之味,最宜与参、术同施,归、熟(地)并用。 5、《得配本草》:血为热迫,筋转而痛,气为湿滞,筋缓而软,木瓜凉血收脱,故可并治。 6、《本草求真》:木瓜,酸涩而温,止属收敛之品,何书备着其功曰理脾、舒筋、敛肺?缘暑湿伤人,挥霍撩乱,吐泻交作,未有不累脾胃而伤元气,损营卫而败筋骨。木瓜气味酸涩,既于湿热可疏,复于损耗可敛,故能于脾有补,于筋可舒,于肺可敛,岂真肺胃虚弱,可为常用之味哉?然使食之太过,则又损齿与骨及犯癃闭,以其收涩甚而伐肝极,奈人仅知理脚,而不审其虚实妄投,殊为可惜。陈者良。 7、《本草思辨录》:考古方用木瓜之证,如脚气、脚痿、腹胁胀满,多与辛温药为伍,不外驱寒湿之邪,辑浮散之气,虽功在降抑,而终不离乎敛,故其治筋病于转戾为宜,拘挛则非其所长。独许叔微以木瓜治项强筋急,谓少阴之筋从足至项,为肝肾受邪所致。是病虽在上而因仍在下。其以乳香、没药为佐使,则其以伸筋任乳、没,不以责木瓜,亦可见矣。 8、《雷公炮炙论》:调营卫,助谷气。 9、《别录》: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 10、《食疗本草》:治呕晼风气,吐后转筋,煮汁饮之。 11、《本草拾遗》:下冷气,强筋骨,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作饮服之。又脚气冲心,取一颗去子,煎服之,嫩者更佳。又止呕逆,心膈痰唾。 12、《海药本草》:敛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 13、《日华子本草》:止吐泻奔豚及脚气水肿,冷热痢,心腹痛,疗渴。 14、王好古:去湿和胃,滋脾益肺。治腹胀善噫,心下烦痞。 15、《日用本草》:治脚气上攻,腿膝疼痛,止渴消肿。 药理作用 1、保肝作用 以四氯化碳造成大鼠肝损伤,自造型之日起,以10%木瓜混悬液按每日300mg/100g体重,给大鼠灌胃,连续10d,同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肝细胞坏和脂变较轻;可防止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并促进肝细胞修复,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 2、抗菌作用 抗菌药物筛选发现木瓜有较强抗菌作用。新鲜木瓜汁(每1ml滤液含生药1g)和木瓜煎剂(1g/ml)对肠道菌和葡萄球菌有较明显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8~35mm;对肺炎链球菌抑菌作用较差,抑菌圈直径8~12mm。较敏感细菌有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及其变种、致病性大肠杆菌、普通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肠炎杆菌、白色葡萄球菌、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木瓜注射液(去鞣质)浓度1g/ml,仍有相似强度的抗菌活性。0.1mol/L氢氧化钠调木瓜汁pH为3、4、5、6、6.5、7.5进行抑菌试验,结果随pH提高木瓜抗菌作用减弱。以木瓜水溶性部分中分离提取木瓜酚经体外抑菌试验证明,其抑菌作用明显,对各型痢疾杆菌抑菌圈为19-28.6mm。 其他作用 曾发现木瓜提取物对小鼠艾腹水癌有抑制作用,该提取物为熔点177~178℃的结晶。木瓜提取液85mg/d腹腔注射,共7d,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呈抑制作用。 4、毒性 用体重18~25g小鼠25只,每1ml含0.5g生药的木瓜注射液进行尾静脉注射,每次0.2ml,分别以3h、8h、20h进行毒性试验,结果均未见动物亡。 摘录《中华本草》
3、毛叶木瓜
大灌木或小乔木,常有明显主干,成株高达3~5m,枝刺短。叶片较狭长,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具芒状锯齿。花2~3(5)朵簇生,常单瓣,白色而花瓣边缘和背面具深红色晕、浅红色或红色,稀重瓣;萼筒发达,细长。现知5个观赏品种。 (1) ‘醉杨妃’(‘Zui Yangfei’) 大灌木。花重瓣,直径3~5cm;花瓣约25枚,近圆形;初开时外面红色而内部绿白色,后渐变粉红至浅红色(RHS-CC 37A~39B)。该品种为新品种,是毛叶木瓜中目前发现的唯一的重瓣品种,由山东临沂选育出。 (2) ‘罗扶’(‘Luofu’) (王嘉祥, 1998)木瓜食疗 大灌木。花单瓣,花冠喇叭形,直径2~3cm;花瓣三角形至不规则圆形;花白色(RHS-CC 4D),花瓣边缘和背面带深红色晕(RHS-CC 58B~58C)。果实近圆柱形,长8.5~11cm,直径6.2~8cm。 (3) ‘红霞’(‘Hongxia’) (王嘉祥, 1998) 大灌木。花单瓣,花冠杯形,不开展,直径2~3cm;花瓣圆勺形;花白色(RHS-CC 4D),花瓣边缘和背面带深红色晕(RHS-CC 63A~63B)。果实卵圆形,长约8cm,直径7~7.5cm。 (4) ‘蜀红’(‘Shu Hong’) 小乔木,主干明显。花1~3朵簇生,单瓣,花冠开展,直径4~5cm;深红色,RHS-CC 54A。萼筒细长,长达2cm。 (5)‘金陵粉’(‘Jinling Fen’) 小乔木,主干明显。花单瓣,花冠开展,直径3.5~4.5cm;浅红色(RHS-CC 38B),花瓣圆勺形。花梗显著,长达5mm。
别名贴梗海棠、贴梗木瓜、铁脚梨。果实成熟7~10天后果皮微有皱缩,故名皱皮木瓜。果实可作蜜饯、果酱和果汁等多种食品。干燥的果实做药用。皱皮木瓜属中药木瓜的主流产品。 主产:山东临沂、安徽宣州、河南洛阳,但面积甚少,产量不足中药用量的千分之一,药用缺口大 。并具食用价值国家科研单位进一步研究出木瓜罐头、果脯果冻、饮料等系列产品,色、香味,营养全超山楂、苹果、桃、梨,其它水果制品,也经原商业部部级鉴定。产品深受国内外客商,消费者青睐,优质木瓜,供不应求。 植物名称木瓜 中文别名番木瓜,番瓜、石瓜、蓬生果、乳瓜、木冬瓜、万寿果、万寿匏、奶匏 拉丁学名Carica papaya LINN. 科属分类番木瓜科(Caricaceae)番木瓜属(Carica) 性状描述 番木瓜属番木瓜科番木瓜属软木质小乔木,高达8米,有乳汁。茎不分枝,有大的叶痕。叶大,聚生茎顶,叶柄长,中空;叶互生,掌状深裂。全年开乳**花,单性,雌雄异株。浆果大,长圆形,熟时橙**;果肉厚,**。 产地分布 原产于墨西哥南部以及邻近的美洲中部地区,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和斯里兰卡;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美国的佛罗里达,夏威夷,古巴以及澳洲。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 番木瓜树用途作用 番木瓜的果实、种子及叶均可入药。果实含水分90%、糖5~6%、少量的酒石酸、枸橼酸、苹果酸等。种子含脂肪油25%。叶含番木瓜碱及番木瓜甙、胆碱等。 营养价值 (番木瓜)每100克木瓜含水分92.2克,蛋白质0.4克,异亮氨酸14毫克,亮氨酸20毫克,赖氨酸9毫克,苯丙氨酸19毫克,酪氨酸6毫克,苏氨酸11毫克,缬氨酸17毫克,天冬氨酸157毫克,谷氨酸38毫克,甘氨酸17毫克,精氨酸6毫克,组氨酸18毫克,甘氨酸19毫克,丙氨酸17毫克、脯氨酸9毫克、丝氨酸12毫克,碳水化合物7克,脂肪0.3克。此外,还含有番木瓜蛋白酶、凝乳酶、维生素A原以及B、C、D、E等多种维生素、番木瓜碱等。 利用加工 夏、秋季采集成熟果实,生食或熟食,或切片,晒干备用。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晾干备用。此外,番木瓜果实可加工制成木瓜糖、果酱、果脯及罐头。青果的乳汁富含番木瓜酶,有消化蛋白质的功能,在工业上用途极广。 木瓜从移栽到结果只需6个月左右,它单杆直立,常年不断开花结果单果重1~3斤,每株一年可产果70斤左右,最高单株产果130斤,木瓜果肉厚实、香气浓郁、甜美可口、营养丰富,它特有的木瓜酵素能清心润肺还可以帮助消化、治胃病,它独有木瓜碱具有抗肿瘤功效,对淋巴性白血病细胞具有强烈抗癌活性,木瓜耐贮运,采收后自然存放1~2月,产果早,并且第一年获高产亩产达2000斤以上,亩栽250株。 营养分析 1、健脾消食: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现代医学发现,木瓜中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有利于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2、抗疫杀虫:番木瓜碱和木瓜蛋白酶具有抗结核杆菌及寄生虫如绦虫、蛔虫、鞭虫、阿米巴原虫等作用,故可用于杀虫抗痨。 3、通乳抗癌:木瓜中的凝乳酶有通乳作用,番木瓜碱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故可用于通乳及治疗淋巴性白血病(血癌)。 4、补充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木瓜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有效补充人体的养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抗痉挛:木瓜果肉中含有的番木瓜碱具有缓解痉挛疼痛的作用,对腓肠肌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果实含有丰富木瓜酶,维生素C、B及钙、磷及矿物质,营养丰富,果实含大量丰富的胡萝卜素、蛋白质、钙盐、蛋白酶、柠檬酶等,具有防治高血压、肾炎、便秘和助消化、治胃病,对人体有促进新节代谢和抗衰老的作用,还有美容护肤养颜的功效。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缺奶的产妇、风湿筋骨痛、跌打扭挫伤患者、消化不良、肥胖患者; 2. 不适宜孕妇、过敏体质人士。 烹饪指导 治病多采用宣木瓜,也就是北方木瓜,又名皱皮木瓜的,不宜鲜食;食用木瓜是产于南方的番木瓜,可以生吃,也可作为蔬菜和肉类一起炖煮。 1、舒筋活络。用于湿痹引起的肢体拘挛疼痛,本品能祛湿邪,解拘挛,舒筋络。常配牛膝、威灵仙同用。 2、和胃化湿。本品气香能醒脾和胃,味酸能生津空运舒筋,常用于治疗胃失和降的呕吐、疼痛、泄泻。 食疗作用木瓜性温、味酸,入肝、脾经; 具有消食,驱虫,清热,祛风的功效; 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肺热干咳,乳汁不通,湿疹,寄生虫病,手脚痉挛疼痛等病症。 性味功能:甘、酸、温。消食健胃、疏筋通络。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乳汁缺少、关节痛疼、肢体麻木等症。如鲜番木瓜250克、猪蹄1个,熬汤服,治乳汁缺少;番木瓜150~250克,鲜食,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 药用价值 宋代名医许叔微在《本事方》中记载一则有趣的故事:安徽广德顾安中外出,偶然腿脚肿痛,不能行走,只好乘船回家。在船上,他将两脚放在一包装货的袋子上,下船时突然发现自己腿脚肿胀疼痛竟然好了许多,感到十分惊奇,就问船家袋中装的是何物?船家回答是木瓜。顾安中回家后,就买了一些木瓜切片,装于袋中,每日将脚放在上面,不久,他患的腿脚病就痊愈了。这一记载说明,木瓜确有治疗风湿痹痛的神奇功效。 来源为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果实。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 原形态 番木瓜,又名:冬瓜树(《罗江县志》)。乔木,高达8米,不分枝或有时于损伤处抽出新枝;干质柔,有大的叶痕。叶大,近圆形,通常掌状7~9深裂,直径可达60厘米,每一裂片再为羽状分裂;柄中空,长60厘米或过之,雄花无柄,排列于一长而下垂、长达1米的圆锥花序上,聚生,草**,花冠管柔弱,长约2厘米,雄蕊10,着生于花冠上;雌花几无柄,单生或数朵排成伞房花序,花瓣黄白色,披针形而旋扭,分离,子房上位,1室。果矩圆形或近球形,熟时橙**,长10~30厘米;果肉厚,**,内壁着生多数黑色的种子。花期全年。 生境分布广东、福建、台湾、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果实长椭圆形或瓠形,表面黄棕色或深**,有十条浅纵槽,长15~25厘米,直径7~12厘米,果皮肉质,有白色浆汁。种子多数,椭圆形,外包有多浆、淡**的假种皮,长6~7毫米,直径4~5毫米,种皮棕**,具网状突起。 化学成份果实含番木瓜碱、木瓜蛋白酶、凝乳酶;在淡**的果实中含隐黄素、蝴蝶梅黄素、β-胡萝卜素、δ-胡萝卜素和隐黄素环氧化物等色素;在红色的果实中尚含西红柿烃。种子含异硫氰酸苄酯、番木瓜甙。 甜品
木瓜鲜奶汁 原料:木瓜360g、鲜牛奶两杯、白砂糖适量、碎冰块适量。木瓜奶昔 方法:取新鲜熟透木瓜,去皮、核,切成大块。将木瓜块、鲜牛奶、白砂糖及适量碎冰块放入果汁机中,打碎成浓汁,即可饮用。 功效:润肤养颜。 注意:脾胃虚寒者禁用。 木瓜奶昔 材料: 木瓜150克,牛奶200c.c.(约1大杯),香草冰淇淋(1小盒),糖1小匙(可加可不加) 制法: 1. 木瓜去皮、切块。 2.放入果汁机中加入200c.c.鲜奶,糖、冰淇淋适量,用中速搅拌几分钟即可。 木瓜牛奶 是台湾相当流行的一种大众饮品。其做法多种多样,在木瓜和牛奶两种主料之外,可以添加许多其它水果。一种较常见的配方为:木瓜半个,蛋黄1个,蜂蜜1大匙,牛奶200毫升,柠檬半个。将木瓜切成块,连同牛奶、蛋黄一起打成汁,再加入柠檬汁及蜂蜜,味道更好。如果再加上一点威士忌酒,就可作为正餐的饮品。 木瓜茶 在台湾也很流行。泡木瓜茶以选用圆形未熟的雌性果为佳,把一头切平做壶底,把另一头切开,掏除种子后直接放入茶叶,再把切去的顶端当成盖子盖上,过几分钟就可品尝到苦中带甜,充满木瓜清香的木瓜茶了。 木瓜慕斯 材料:一个中型木瓜、果糖 2匙、低脂优格 200克、洋菜粉 1大匙、柳丁汁 1/4杯 、三个中型百香果。 作法:木瓜削皮去子切块,将木瓜块、果糖 、优格混合搅拌,隔热水将洋菜粉加入柳丁汁中融解(或是放微波炉加热20秒),将柳丁汁(混了洋菜粉的!)和百香果加入木瓜"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倒入四个玻璃杯中,放入冰箱冷藏就行了! 木瓜蛤油 用料:雪蛤油20克,冰糖250克,木瓜500克,白糖50克,清水1000克。 制法:(l)将蛤油盛在大碗里,先用70℃温水浸泡,浸约2个小时后,换掉水(要连续2次浸泡和换水)。然后,再用清水漂洗,取出拣去黑点和杂质,洗净捞干,放进碗中,加入白糖50克,清水20克,放进蒸笼,约炊1小时30分钟,取出滤干水分,待用。 (2)把木瓜的皮刨掉,用刀开成6条,去掉瓜籽,然后,用刀切成棱角状,放进餐盘,人蒸笼炊8分钟后,取出待用。 (3)把炒鼎洗净,放进清水,冰糖煮滚;滚至冰糖全部溶化,且汤面出现浮沫时,把浮沫舀去掉,然后把已蒸好的蛤油、木瓜块分别盛进10个小碗间,再把已煮滚的糖水淋人即成。 特点:清甜醇滑,瓜味郁香。 木瓜花生大枣汤 用料 :木瓜750克,花生150克,大枣5粒,片糖3/2块。 作法 ①木瓜去皮、去核、切块。 ②将木瓜、花生、大枣和8碗水放入煲内,放入片糖,待水滚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饮用。 说明 :宝宝吃人奶成长,身体会更强壮、更健康。但部分妇女产后因乳汁不足,在喂哺宝宝时会产生缺乳汁问题。产妇要增加乳汁,可煲木瓜花生大枣汤饮用,这汤水对增加乳汁有显著效用。 木瓜煲红枣莲子 原料:木瓜、红枣、莲子。 调料:蜂蜜、冰糖。 做法:1.红枣、莲子加适量冰糖煮熟待用。 2.将木瓜剖开去籽,放入红枣、莲子、蜂蜜,上笼蒸透即可。 叮咛:木瓜外皮青绿,内瓤橙红,味道甜美,适合所有爱美女性。制作这款甜品时,担心体重的女性可以加入无热量甜味剂调味,瘦弱女性可以加入蜜糖调味。
菜品
木瓜鱼尾汤 用料:木瓜750克,鲩鱼尾600克,盐1茶匙,生姜3片,油1汤匙。木瓜鱼尾汤 作法:①木瓜去核、去皮、切块。 ②起油锅,放入姜片,煎香鲩鱼尾。 ③木瓜放入煲内,用8碗水堡滚,再舀起2碗滚水倒人锅中,与已煎香的鱼尾同煮片刻,再将鱼尾连汤倒回煲内,用文火1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说明 :妇女产后体虚力弱,如果调理失当,就会食欲不振、乳汁不足。要滋补益气,最好饮木瓜鱼尾汤,因为鲩鱼尾能补脾益气,配以木瓜煲汤,则有通乳健胃之功效,最适合产后妇女饮用。 青木瓜外形呈凹凸状,表皮光滑。成熟后瓜皮由青色渐变为橙色,瓜肉橙中透红,中间布满圆而光滑的黑色小种子。 先将鲩鱼尾煎香,再用两碗滚水落锅煮片刻,才倒回堡内用文火煲,这样可使汤水呈奶白色,更美味可口。 木瓜瑶柱盅 用料:木瓜、上等瑶柱、火腿、上汤、精盐、味精等。 制法: ①先把木瓜洗净,切开,除去瓜瓤和籽。瑶柱用高汤加热处理成熟。 ②将上汤放入每个木瓜中,加入瑶柱、火腿、少许精盐和味精,上茏蒸40分钟后,装盘上桌。 特点:汤汁清鲜,馨香扑鼻,木瓜绵糯,瑶柱鲜嫩,美容养颜 木瓜鸡汤 材料:鸡腿1只、中型木瓜半条、枸己1汤匙,当归3片,酒和水适量。 作法: 1、鸡腿烫,木瓜去皮切块备用。 2、将所有材料放入电锅内炖煮约40分钟即可。 木瓜是最常用的丰胸事物,搭配上活血补血的当归和枸己,不仅可以红润肌肤,也具有让胸部尖挺的作用,是道底脂清爽却稍具香甜滋味的汤品。 1、木瓜美容霜新鲜成熟的木瓜、鲜牛奶各适量。将木瓜切细加水适量与砂糖一同煮至木瓜烂熟,再将鲜牛奶兑入煮沸即可服用。此方有美容护肤、乌发之功效,常饮可使皮肤光洁、柔嫩、细腻、皱纹减少、面色红润。 2、木瓜美容美白面膜 将木瓜切成细丝后均匀地敷于脸部即可。另一种方法是按1:1的比例将捣烂的木瓜浸泡于水中,存放7—10天后滤去渣滓然后用纱布蘸着在脸上多涂几次。这种面膜适用于松弛的油性皮肤,对老年皮肤的保养也很有效。 3、木瓜奶取一大片木瓜切成若干小片,再备半杯牛奶,共放入果汁中,再掺入少量清水、蜂蜜,搅拌均匀后即成木瓜奶,常服可美嫩容颜、消食减肥。 4、木瓜羹 木瓜100克、银耳15克、北杏10克、银杏12克、冰糖适量,共入锅炖煲20分钟,即可食用,能养阴润肺、滋润皮肤、延缓衰老,还可以治疗燥热咳嗽、干咳无痰、痰多带血等症。
小孩如果有灰指甲能上幼儿园吗
大哥这是我能找到的所有了
你看看吧能不能帮到你什么
苟,苟草也。——《说文》
山海经 苟草,服之美人色。
苟草黄花碧绿 吃了它可以使人美丽
类似像青苔一样攀附于物很难剥离。因此具有很强烈的比喻意义,即执着、执迷。
香藁本也名曰苟草或曰苞草
藁本百科名片
藁本藁本(学名:Ligusticum sinense)为伞形科藁本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及残根。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或黄白色,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辽藁本:较小,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柱状,有多数细长弯曲的根。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头痛,风湿肢节痹痛。
中文名称: 藁本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伞形目
科: 伞形科
属: 藁本属
分布区域: 中国大陆的四川、陕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浙江
拉丁学名: Ligusticum sinense
命名者: Oliv.
ɡǎo běn
简介
英文名 RHIZOMA LIGUSTICI
拉 丁 名Rhizoma Ligustici
别名香藁本、藁茇,鬼卿,地新,山苣,蔚香,微茎,蒿板,藁本,山园荽,辽藁本,家藁本,水藁本,火藁本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或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 的干燥根茎及根。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状
藁本: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扭曲,有分枝,长3~10cm ,直径1~2cm。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及残根。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或黄白色,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辽藁本:较小,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柱状,有多数细长弯曲的根。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10ml,冷浸1小时后,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藁本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95: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40:60)(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理论板数按阿魏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阿魏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0.1g,精密称定,置10ml具塞离心管中,精密加入甲醇5ml,称定重量,冷浸过夜,超声处理2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离心,吸取上清液,以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阿魏酸(C10H10O4)不得少于0.050%。
性味归经辛,温。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
用法用量 3~9g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备注(1)本品辛温辛散,善达头之巅顶,有止痛作用,故适用于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巅顶头痛、偏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等配伍应用。此外,对于风寒湿邪所引起的风湿痹痛、肢节疼痛,常与苍术、羌活等配伍应用。
(2) 同属植物藁本L.sinense Oliv.的根茎亦药用。
摘录《中国药典》
(《本经》)
异名藁茇(《山海经》),鬼卿、地新(《本经》),山茝、蔚香(《广雅》),微茎(《别录》),藁板(《山东中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火藁本的根茎及根。
[编辑本段]植物形态
①藁本,又名:山园荽(《救荒本草》)。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中空,表面有纵直沟纹。叶互生;基生叶三角形,长8~15厘米,2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3~4对,卵形,上面叶脉上有乳头状突起,边缘具不整齐的羽状深裂,先端渐尖;叶柄长9~20厘米;茎上部的叶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羽状细裂,远较伞梗为短;伞梗16~20个或更多;小伞形花序有花多数,小伞梗纤细,长不超过1厘米:小总苞线形或狭披针形,较小伞梗为短;花小,无花萼;花瓣5,白色,椭圆形至倒卵形,中央有短尖突起,向内折卷;雄蕊5,花丝细软,弯曲,花药椭圆形,2室,纵裂;花柱2,细软而反折,子房卵形,下位,2室。双悬果广卵形,无毛,分果具5条果棱,棱槽中各有3个油管,合生面有5个油管。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野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或润湿的水滩边。分布河南、陕西、甘肃、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东、云南等地。
②辽藁本,又名:家藁本、水藁本。
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根茎短。茎直立,通常单一,中空,表面具纵棱,常带紫色。基生叶在花期时凋落;茎生叶互生,在下部和中部的叶有长柄;叶片全形为广三角形,通常为3回3出羽状全裂,最终裂片卵形或广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少数缺刻状牙齿,上面绿色,沿脉有细微的乳头突起,下面灰绿色;茎上部的叶较小,叶柄鞘状,2回3出羽状全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少数,早落;伞梗6~19个;小总苞片锥形,10枚左右,花梗20左右;萼齿不明显;花瓣5,白色,椭圆形;雄蕊5,较花瓣长,花药黑紫色;子房下位,花柱呈压扁的圆锥形。双悬果椭圆形,分果具5条果棱,果棱具狭翅,背棱棱槽中有油管1个,侧棱棱槽中有油管1~2个,合生面有油管2~4个。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地林缘,以及多石砾的山坡林下。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等地。
③火藁本
形态与辽藁本相似,但根较粗大。叶为3~4回3出羽状细裂,裂片线形。无总苞或有1~2枚总苞,白色,披针形,比伞梗短,花药绛红色。果实油管在背棱上有1个,侧棱上有2个,接合面上2个。
分布东北地区。
采集春、秋采挖根茎及根,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药材①藁本
又名:西芎藁本。为植物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多横向生长,长3~8厘米,直径0.7~3厘米。外皮棕褐色或棕黑色,皱缩有沟,纹。上侧具有数个较长的茎基残留,茎基中空有洞,表面具纵直沟纹。下侧着生多数支根和须根(商品多已除去),支根直径约1~5毫米,上有纵沟纹及点状突起的须根残痕,外皮易剥落。质硬易折断,断面淡**或黄白色。气芳香,味苦而辛。以身干、整齐、香气浓者为佳。
主产湖北、湖南、四川。此外,陕西、山东等地亦产。
②北藁本
为植物辽藁本及火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根茎呈不规则的柱状或圆块状,常分歧,纵向及横向生长均有,长约1.5~6厘米,径0.5~1.5厘米;顶端有残留茎基,有时下陷呈空洞状;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密生细长弯曲的根,有突起的节及根痕。质轻,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状,黄白色至浅棕色,可见散生的棕色分泌腔,中央有髓。根长约1~5~10厘米,径约2~5毫米。表面有纵皱及横纹,并有须根痕,外皮易剥离;较难折断,断面中央无髓。气特异而芳香,味苦辛。以身子、整齐、香气浓者为佳。
主产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亦产。
某些地区作藁本入药的尚有下列几种:云南产的黄藁本为同属植物滇藁本的根。新疆所产藁本为伞形科植物新疆藁本的根。江苏产的山藁本(又名:土藁本)为伞形科植物泽芹或骨缘当归的全草。
化学成分藁本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是3-丁基苯酞,蛇床酞内酯。辽藁本根含挥发油1.5%。泽芹鲜草含挥发油0.4%。
[编辑本段]药理作用
①对中枢神经的作用:藁本中性油用1/10、1/5 半数致量的剂量(小鼠灌胃的半数致量 为70.17±4.95g(生药)/kg)灌胃,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对抗苯丙胺引起的运动兴奋,加强硫喷妥钠的催眠作用,对抗酒石酸锑钾引起的扭体反应,延长热板反应时间,降低实验性发热兔体温及正常小鼠体温。②抗炎:藁本中性油1/10、1/5 半数致量剂量(半数致量同上)灌胃,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③对肠和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藁本中性油1.4×10-3-5.6×10-3g/ml能抑制兔和豚鼠离体肠管的收缩,并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烟碱、毒扁豆碱、酚妥拉明和氯化钡收缩肠管的作用;70、140g/kg灌胃,抑制小鼠小肠推进运动,也抑制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7×10-3-14×10-3g/ml抑制兔离体子宫,并能对抗催产素兴奋子宫的作用。
1.抑菌作用
15%煎剂用平板稀释法,对许兰氏毛菌等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
2.镇静、镇痛、解热和抗炎作用
2.1.藁本中性油能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及对抗苯丙胺引起的运动性兴奋,能加强硫贲妥钠的催眠作用,能对抗酒石酸锑钾引起的小鼠扭歪反应及明显延长热板反应的时间,并降低致热动物的体温及正常小鼠的体温,还能对抗二甲苯炎症。
2.2.藁本中性油能抑制醋酸提高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及组胺提高大鼠皮肤毛细血管渗透性,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及摘除肾上腺大鼠注射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跖肿胀。但不能抑制大鼠塑料环肉芽肿增生,也不能延长摘除肾上腺大鼠的生存时间。提示其抗炎症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推测其可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产生抗炎作用。
2.3.藁本中成分之一阿魏酸(Ferulicacid)能减少扭歪反应及延长环己烯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此外,另一成分藁本内酯具有镇静、催眠、降温以及抗氯胺酮兴奋作用。
3.平滑肌作用
3.1.对肠和子宫平滑肌的抑制作用:藁本中性油有抑制离体兔小肠收缩振幅、抑制离体豚鼠回肠张力,抑制离体兔子宫张力的作用;还可以对抗组织胺、乙酰胆碱、烟碱、毒扁豆碱、酚妥拉明和氯化钡引起的肠活动兴奋,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肌张力增变;还可抑制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抑制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结果表明,藁本中性油具有抑制肠及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3.2.平喘作用
3.2.1.藁本内脂的平喘作用:给豚鼠腹腔注射0.14ml/kg 藁本内酯能缓解组织胺与乙酰胆碱的致喘反应,其效力约与氨茶碱50mg/kg相仿,在豚鼠肺溢流实验,静脉注射藁本内酯 0.08ml/kg能对抗组织胺2-10μg/kg所引起的支气管收缩。藁本内酯不仅对豚鼠离体气管条有松弛作用,而且对乙酰胆碱、组织胺以及氯化钡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该作用不能被心得安所阻断。藁本内酯对豚鼠肺、肠组织内cAMP及cGMP的含量均无明显影响,认为有可能作用于平滑肌本身。
3.2.2.苯酞及其衍生物的平喘作用:苯酞及其衍生物乙烯基内酯、丙烯基夫内酯、正丁烯夫内酯及正丁基夫内酯对动物气管平滑肌均具有显著的松弛作用。其作用强度最终无明显差异,认为正丁烯夫内酯及其同系物的平喘作用,为其母核苯酞所具有,六种化合物的作用速度与其化学结构之间,似有规律性变化,其中以苯酞和乙烯基内酯为最快,随着侧链的增长似有减慢的趋势。不具双键的正丁基夫内酯作用速度较具有双键的正丁烯夫内酯为快。苯酞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并非通过兴奋气管平滑肌上β-受体或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介质所引起。其与M一胆碱受体和组胺受体关系不大。苯酞可迅速而显著地对抗氯化钡的作用,表明它可能是直接作用使气管平滑肌松弛。上述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炮制除去残茎,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辛,温。
①《本经》:"辛,温。"
②《药性论》:"微温。"
③《本草正》:"味甘辛,性温。"
归经入膀胱经。
①《珍珠囊》:"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经。"
②《本草求真》:"入膀胱,兼入奇督。"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1]1.选地、整地 据其生长习性,选适宜地块,耕翻20厘米,结合耕翻每亩施入圈肥或土杂肥2 000千克,整细耙平,作成宽1米左右的平畦,畦间挖好排水沟。
2.繁殖方法 用种子或根芽繁殖,生产上以根芽繁殖为主。
(1)种子繁殖 春播于4月上、中旬,冬播于封冻前,按行距20厘米升2厘米深的沟,选饱满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稍作镇压,浇水,秋种一般当年不出苗,每亩用种1-2千克。
(2)根芽繁殖 于早春萌发前或晚秋地上部枯萎后,将根刨出,按大小分株,一般每墩可分3-4株,分好后按株行距15厘米×10厘米,开10厘米左右深的穴,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压实,浇水,春栽覆土至根茎上2-3厘米,秋栽宜4-5厘米。春栽10 - 15天出苗,秋栽翌年春发芽。
3.田间管理
(1)排灌、除草 苗期注意及时浇水,并中耕除草、松土。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2)间苗、定苗 苗高3-4厘米时可适当问苗、补苗,待苗高7-8厘米时定苗。
(3)施肥、间作 早春返青后,可适当施入土杂肥,每亩1500千克,开沟施入或用10千克尿素结合浇水施入,8月上旬生长盛期可适施腐熟圈肥或厩肥2 000千克,配施15千克过磷酸钙做成复合肥施入。为增加经济收入,可于沟间适当间作玉米,且可作为遮荫、保湿之用。
功用主治
散风寒湿邪。治风寒头痛,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疝瘕,疥癣。
①《本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
②《别录》:"辟雾露润泽;疗风邪嚲曳,金疮。"
③《药性论》:"治恶风流入腰,痛冷,能化小便,通血,去头风鼾疱。"
④《日华子本草》:"治病疾,并皮肤疵皯、酒齇、粉刺。"
⑤《医学启源》:"治头痛,胸痛,齿痛。"
⑥李杲:"治头面及遍身皮肤风湿。"
⑦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⑧《纲目》:"治痈疽,排脓内塞。"
⑨《本草正》:"疗风湿泄泻,风痫雾露瘴疫。"
⑩《本草再新》:"治风湿痛痒,头风目肿,泄泻疟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涂。
宜忌血虚头痛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闾茹。"
②《药性论》:"畏青葙子。"
③《本草经疏》:"温病头痛,发热口渴或骨疼,及伤寒发于春夏,阳证头痛,产后血虚火炎头痛,皆不宜服。"
[编辑本段]选方
①治寒邪郁于足太阳经,头痛及巅顶痛:藁本、川芎、细辛、葱头。煎服。(《广济方》)
②治一切风偏正头痛,鼻塞脑闷,大解伤寒及头风,遍身疮癣,手足顽麻:川芎、细辛、白芷、甘草、藁本各等分。为末,每药四两,入煅了石膏末一斤,水和为丸,每一两作八丸。每服一丸,食后薄荷茶嚼下。(《普济方》白龙丸)
③治胃痉挛、腹痛:藁本五钱,苍术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④治疥癣:藁本煎汤浴之,及用浣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⑤干洗头屑:藁本、白芷等分。为末,夜掺发内,明早梳之,垢自去。(《便民图纂》)
⑥治鼻上面上赤:藁本研细末,先以皂角水擦动赤处,拭干,以冷水或蜜水调涂,干再用。(《鸡峰普济方》藁本散)
临床应用
治疗神经性皮炎,用50%藁本注射液于病损处皮射。一般每个病损每周注射2次,每次5~10毫升;如病损较多,或范围较大,可每日轮流注射,以便每周内每个病损均能注射2次。每次注射后的晚间,局部可用热敷,避免形成硬结。经治139例,观察1~4个月,痊愈(皮疹全部消退,不痒)46例,显效(皮疹2/3以上消退,无明显痒感)44例,有效(皮疹部分消退,仍有一定痒感)4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8.5%(其中6例曾并用少量0.5%氢化可的松乳剂)。一般在注射2~4次后痒感减退,逐渐好转;病损较小者8~10次可痊愈,最多达20次。在治程中一般无明显副作用,个别有过敏现象,或出现荨麻疹样皮疹;有的注射部位发生肿胀疼痛,可对症处理。发生过敏者应停药。
[编辑本段]名家论述
①张元素:"藁本,乃太阳经风药,其气雄壮,寒气郁于本经头痛必用之药,巅顶痛,非此不能治。与木香同用,治雾露之清邪中于上焦;与白芷同作面脂,既治风,又治湿,亦各从其类也。"
②《本草汇言》:"藁本,升阳而发散风湿,上通巅顶,下达肠胃之药也。其气辛香雄烈,能清上焦之邪,辟雾露之气,故治风头痛,寒气犯脑以连齿痛。又能利下焦之湿,消阴障之气,故兼治妇人阴中作痛,腹中急疾,疝瘕淋带,及老人风客于胃,久利不止。大抵辛温升散,祛风寒湿气于巨阳之经为专功,若利下寒湿之证,必兼下行之药为善。"
③《本经逢原》:"今人只知藁本为治颠顶头脑之药,而《本经》治妇人疝瘕,腹中急,阴中寒等证,皆大阳经寒湿为病,亦属客邪内犯之侯,故用藁本去风除湿,则中外之疾皆痊,岂特除风头痛而已哉。"
④《本草求真》:"藁本,书言能治胃风泄泻,又治粉刺酒齄,亦是风干太阳,连累而及,治则与之俱治,岂但治风头痛而已哉。或谓其性颇有类于芎藭,皆能以治头痛,然一主于肝胆,虽行头目,而不及于巅顶,一主太阳及督,虽其上下皆通,而不兼及肝胆之为异耳。"
⑤《本草正义》:"藁本味辛气温,上行升散,专主太阳太阴之寒风寒湿,而能疏达厥阴郁滞,功用与细辛、川芎、羌活近似。《本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皆清阳不振,厥阴之气郁窒不伸为病,温以和之,升以举之,解结除寒,斯急痛可巳,疝瘕可除。而阴虚内热、肝络结滞之疝瘕急痛,非其治也。《别录》谓辟雾露润泽者,温升助阳,能胜寒湿,此即仲景所谓清邪中上之病,亦即经言阳中雾露之气也。又谓疗风邪嚲曳,则风寒袭络,而经掣不仁,步履无力之症,庶几近之,亦有阴虚无力,痿躄不用,而肢体嚲曳者,则更非风药所可妄试。"
[编辑本段]药(毒)理学
急性毒性试验用寇氏法求得小鼠灌胃藁本中性油72小时,半数致量为70.17±4.95g/kg(按生药计算)。
大哥这是我能找到的所有了
你看看吧能不能帮到你什么
中药注射剂简介
小孩子有灰指甲当然可以上幼儿园了。灰指甲又不是什么传染病?可以做好个人的防护。是可以上幼儿园的。
小孩子在得了灰指甲的情况下只能够是依靠父母来帮助照顾,孩子在这时候往往不知道怎么样来改善,或是不能够准时用药治疗等,家长需要求孩子涂抹中草植物提取的抑菌液。胥--它是多种本草植物萃取,温和不刺激,不要担心副作用。对于特殊时期的患者,例如小孩或哺乳期,也可涂抹。大人有灰指甲的时候要能够远离孩子,避免把孩子传染得到灰指甲。
石南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药注射剂的优点 4 中药注射剂研制简况 5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与贮藏 6 中药注射液的装量 7 中药注射剂的澄明度 8 中药的无菌要求 附: 1 古籍中的中药注射剂 1 拼音
zhōng yào zhù shè jì
2 英文参考Injection
中药注射剂是指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经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液体的无菌粉末等注入人体的制剂。
3 中药注射剂的优点中药注射剂的优点有:
(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3)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如不能吞咽或昏迷的患者。
(4)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如复方茵陈注射液、复方大青叶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4 中药注射剂研制简况在中药传统剂型中没有注射剂这种剂型,由于注射剂具备很多独特的优点,故在几十年以前便有人开始研制中药注射剂。早在30年代已研制成功“柴胡注射剂”,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疾病收到了较好效果。建国后从50年代中期又进行中药注射剂研制,到家60年代初期研制出“抗议601注射剂”、“茵栀黄注射液”、“2012(板蓝根)注射液等二十几个品种”,大多数应用于临床,有的已正式投产,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由于质量不断提高,疗效稳定,为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中药注射剂在70年代是一个大发展时期,不仅科研、教学、生产单位进行研制,而且很多城乡医疗单位亦开展了试制工作。据统计,中药注射剂在此期间经过临床试用。有资料报道的就有700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收载23种。其中质量较好疗效亦可靠的有几十种,如单方注射液有丁公藤、七叶莲、人参、大黄、山豆根总堿、天花粉结晶、丹参、毛冬青、汉防己总堿、地锦草、当归、陆英、鱼腥草素、穿心莲、夏天无、莪术油、鹿茸精等;复方注射液有生脉、当归红花、复方柴胡、复方板蓝根、消痔灵、清开灵等,在临床上均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有的疗效显著,已成批生产,质量稳定,满足中医临床尤其是对急症治疗的要求。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注射剂是采取注射给药的途径,不经消化管吸收而直接进入机体中,故质量控制必须严格。但是中药注射剂大多数是以药材或饮片为原料经提取精制后配制而成,客观上存在杂质,有效物质含量差异较大,容易带进热原等问题,在这些方面近几年来国内外做了不少深入研究工作,给合具体品种逐一攻关。如天花粉已提纯蛋白结晶,生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规定含量测定标准严格热原检查;大黄、白头翁、黄苓素等注射液进行稳定性实验等。另外,针对中药注射剂的特点,规定了一系列的常规质检项目与标准,使一些中药注射剂质量已经过关。说明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的一种剂型,已经基本定型,并显示出它独特的优点,是一种大有前途的中药剂型。尤其在发展中医、解决中医急症治疗等方面,将是必不可缺的一种主要剂型。不但“小针”品种要增加,而且输液剂亦将逐步过关,进而投产满足中医临床用药要求。
5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与贮藏注射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一、注射剂所用的溶剂包括水性溶剂、植物油及其他非水性溶剂等。最常用的水性溶剂为注射用水,亦可用氯化钠注射液或其它适宜的水溶液。常用的油溶剂为麻油、茶油等,除应符合各该油项下的规定外,并应精制使符合下列规定。 (1)应无异臭、无酸败味;除另有规定外,色泽不得深于**6号标准比色液,在10℃时应保持澄明。 (2)碘值为79~128;皂化值为185~200;酸值不大于0.56。其他溶剂必须安全无害,用量应不影响疗效。二、配制注射剂时,可按药物的性质加入适宜的附加剂。附加剂如为抑菌剂时,用量应能抑制注射液内微生物的生长。常用的抑菌剂与用量(g/ml)为0.5%苯酚,0.3%甲酚,0.5%三氯叔丁醇等。加有抑菌剂的注射液,仍应用适宜的方法灭菌。注射量超过5ml的注射液,添加的抑菌剂必须特别审慎选择。供静脉(除另有规定外)或椎管注射用的注射液,均不得添加抑菌剂。三、除另有规定外,容器应符合国家标准中有关药用玻璃容器的规定。容器胶塞应符合有关规定。四、配制注射液时,灌注的药液必须澄明,容器应洁净干燥后使用。配制注射用油溶液时,应先将精制的油在150℃干热灭菌1~2小时,并放冷至适宜的温度。除另有规定外,注射用混悬液中药物的细度应控制在15μm以下,15~20μm(间有个别20~50μm)者不得超过10%。供直接分装成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原料药应无菌,凡用冷冻干燥法者,其药液应无菌,灌装时装量差异应控制在±4%以内。五、注射剂在配制过程中,应严密防止变质与污染微生物、热原等。已调配的药液应在当日内完成灌封、灭菌,如不能在当日内完成,必须将药液在不变质与不易繁殖微生物的条件下保存;供静脉及椎管注射用的注射剂,更应严格控制。六、接触空气易变质的药物,在灌装过程中,容器内应排除空气,填充二氧化碳或氮等气体后熔封。七、熔封或严封后,可根据药物的性质选用适宜的方法灭菌,必须保证成品无菌。八、熔封的注射剂在灭菌时或灭菌后,应采用减压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进行容器检漏。九、注射剂应按规定的条件遮光贮藏。
6 中药注射液的装量灌装注射液时,应按下表适当增加装量,以保证注射用量不少于标示量。除另有规定外,供多次用量的注射液,每一容器的装量不得超过10次注射量,增加的装量应能保证每次注射用量。
?标示装量 ?增 加 量 ?易流动液 粘稠液 ?0.5ml ?0.10ml ?0.12ml ?1.0ml ?0.10ml ?0.15ml ?2.0ml ?0.15ml ?0.25ml ?5.0ml ?0.30ml ?0.50ml ?10.0ml ?0.50ml ?0.70ml ?20.0ml ?0.60ml ?0.90ml ?50.0ml ?1.0ml ?1.5ml 检查法注射液的标示装量为2ml或2ml以下者取供试品5支,2ml以上至10ml者取供试品3支,10ml以上者取供试品2支;开启时注意避免损失,将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预经标化)抽尽,在室温下检视;测定油溶液或混悬液的装量时,应先加温摇匀,再用干燥注射器抽尽,放冷至室温检视。每支注射液的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量。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装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平均装量 ?装量差异限度 ?0.05g以下或0.0g ?±15% ?0.05g以上至0.15g ?±10% ?0.15g以上至0.5g ?±7% 检查法取供试品5 瓶(支),除去标签、铝盖,容器外壁用乙醇洗净,干燥,开启时注意避免玻璃屑等异物落入容器中,分别迅速精密称定,倾出内容物,容器可用水、乙醇洗净,在适宜的条件下干燥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一容器的重量,求出每瓶(支)的装量与平均装量。将每瓶(支)的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应符合上表的规定。如有1瓶(支)不符合,应另取10瓶(支)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7 中药注射剂的澄明度照卫生部关于注射剂澄明度检查的规定检查,应符合规定。
8 中药的无菌要求照无菌检查法项下的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古籍中的中药注射剂 《本草征要》:[第四卷附录](二)谈中药的变通使用中药的资源,相当丰富,中药的品种,相当繁多。我国疆域广大,过去由于交通的不便,尽管是甲地易得之品,往...
《普济方》:[卷二百五十一诸毒门]中毒门评蛊毒。用小蒜五月五日采者。生食之。不可常食。解诸药毒、虫蛇及诸蛊毒。上以大粉草寸段锉。以芝麻油浸透...
《医学衷中参西录》:[四、医话]32.答周××为母问疼风证治法善尽美,似无庸再为拟议。然愚从前治此等证,亦纯用中药,后阅东人医报见治急性偻麻质斯(即热性历节风),...
《本草新编》:[卷之三(角集)]莪术,味苦、辛,气温,无毒。入肝、脾二经,血分中药也。专破气中之血,癖可去,止心疼,通月经,消瘀血,治霍...
《养生类要》:[前集养生叙略滋补方论]食物所忌所宜石南花的主要价值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英文名 5 石南的别名 6 来源 7 原形态 8 生境分布 9 性状 10 化学成份 11 石南的药理作用 12 毒性 13 鉴别 14 炮制 15 性味 16 归经 17 功能主治 18 石南的用法用量 19 附方 20 各家论述 2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石南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石南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石南 1 拼音
shí nán
2 出处出自1.《别录》:石南,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月采实,阴干。
2.《唐本草》:石南叶似菵草,凌冬不雕,以叶细者为良,关中者好,为疗风邪丸散之要。其江山已南者长大如枇杷叶,无气味,殊不任用。今医家不复用实。
3.《蜀本草》:《图经》云,石南,终南斜谷近石处甚饶。今布人多以瓦韦为石韦,以石韦为石南。不可不审之。
4.《本草图经》:石南,株极有高大者,江湖间出,叶如枇杷叶,有小
3 拼音名
Shí Nán
4 英文名Chinese Photinia Leaf
5 石南的别名风药、栾茶
6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叶或带叶嫩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serrulata Li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但以夏、秋两季采收者为佳,采后晒干即可。
7 原形态石楠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6m,有时可达12m。小枝褐灰色,无毛。叶互生;叶柄粗壮,长24cm,老时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22cm,宽36.5cm,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生具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幼时中脉有绒毛,成熟后两面皆无毛。
本种叶片形变异较大,幼苗期锯齿有针刺。花两性;复伞房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无毛;花便长35mm;花密生,直径68mm;萼筒杯状,长约1mm;萼片5,阔三角形,长约1mm,先端急尖;花瓣5,白色,近圆形,直径34mm;雄蕊20,外轮较花瓣长,内轮较花瓣短,花药带紫色;花柱2,有时为3,基部合生,柱头头状,子房先端有柔毛。梨果球形,直径56mm,红色,鲜艳著目,后成褐紫色。种子1颗,卵形,长2mm,棕色,平滑。花期45月,果期10月。
8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500m的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9 性状性状鉴别,茎呈圆柱形,直径0.40.8cm,有分枝;表面暗灰棕色,有纵皱纹,皮孔呈细点状;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薄,暗棕色,木部黄白色,裂片状。叶互生,具柄,长14cm,上面有一纵槽;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815cm,宽26cm;先端尖或突尖,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细密的锯齿,齿端棕色,但在幼时及萌牙枝上的叶缘具芒状锯齿;上面棕色或棕绿色,无毛,羽状脉,中脉凹入。下面中脉明显突出。叶片革质而脆。气微,茎微苦,叶微涩。以枝嫩、条匀、叶完整无碎者为佳。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1列近方形细胞,外侧被角质层。叶肉组织栅状细胞34列,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疏松,中脉向下突出,上、下表皮内侧各有34列厚角细胞,壁角质化;维管束呈“U”字形,中柱鞘纤维与含**物质的薄壁细胞相间排列成继续的半球形。中脉部的厚角细胞、薄壁细胞、韧皮部和叶肉组织细胞中含草酸钙棱晶和簇晶。含**物质的细脉散在于海绵组织及中脉的薄壁组织中尤其是中脉维管束的周围为多。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平周壁角质化,无气孔。下表皮细胞稍小,垂周壁平直,气孔稠密,不定式,副卫细胞48个。
粉末特征:棕色。纤维众多,无色或淡**,多成束,破碎,直径约13μm,周围薄壁细胞内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草酸钙方晶易察见,直径733μm。草酸钙簇晶,多存于叶肉薄壁细胞内,直径1633μm。
10 化学成份叶、枝含氰甙(Cyanophorie glycoside),根中不含。叶含游离的氢氰酸,其含量变化较大,约为0.015%0.120%;另含野樱皮甙(prunasin),水解后得葡萄糖、苯甲醛及氢氰酸。
11 药理作用10%叶浸剂在试管内可杀日本血吸虫尾蚴,也能杀灭钉螺。70%叶乙醇浸出液能抑制离体蛙心,收缩离体兔耳血管,抑制离体肠管,降低麻醉犬血压。有强心、利尿、抑菌作用。3.7%煎剂对离体蛙心、100%煎剂经淋巴囊给药对在体蛙心,或75%煎剂10ml静脉注射对在体兔心均有兴奋作用。
12 毒性对大鼠毒性较小,60及100mg/kg,服一个月,对生长无影响,肝及脂质代谢亦无改变。日本使用之石南乃杜鹃花属植物Rhododendron metternichii S. et Z.,其毒性(小鼠)较石南强23倍,能引起痉挛,二者不应混淆。
13 鉴别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1g,加甲醇10ml,在水浴上回流提取1h,用滤液作下述试验:1.取上述甲醇提取液1ml,加镁粉少许,加浓盐酸45滴,在水浴上加热,即显要橙红色。2.取上述甲醇提取液1ml,置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加饮和硼酸丙酮溶液和10%枸椽酸溶液各1ml,继续蒸干,将残渣在紫外光灯下观察,可见强裂的黄绿光荧光。
(2)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水少许,使之湿润。试管加塞,寒与管壁间悬挂一条用苦味酸盐溶液湿润过的滤纸,将试管置6070℃水浴中加热约15min,试纸显砖红色。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温浸30min,滤过,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滴加三氯醋酸试剂12滴,加热至100℃始显浅红色,渐变为淡紫色。
14 炮制洗净,微润,切丝晒干。
15 性味味辛;苦;性平;小毒
16 归经肝;肾经
17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痒;强筋骨;益肝肾。主风湿痹痛;头风头痛;风疹;脚膝痿弱;肾虚腰痛;阳痿;遗精
18 石南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吹鼻。
19 附方石南丸《圣济总录》:去风湿、活血脉。石南酒《圣济总录》:风疹不解;石南散《普济方》:息风定志。
20 各家论述1.《纲目》:石南,古方为治风痹肾弱要药,今人绝不知用,识者亦少,盖由甄氏《药性论》有令阴痿之说也。殊不知服此药者,能令肾强,嗜欲之人,借此放恣,以致痿弱,归咎于药,良可慨也。
2.《本草从新》:石楠叶祛风通利,是其所长,补肾之说,未可信也。《本经》:破积聚,逐风痹。
21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石南的方剂 通顶石南散》卷六引《龙木论》:方名:通顶石南散别名:石南散组成:石南1两,藜芦3分,瓜蒂57个。功效:利膈...
石斛苁蓉散归半两,人参半两,杜仲半两,沉香半两,茯苓半两,石南半两,枳实半两,熟地黄半两,桂2两,磁石2两。功...
南藤酒gjiǔ《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方名:南藤酒组成:石南藤(煎汁)。功效:治风虚,逐冷气,除痹痛,强腰...
疏风止痛散麻1钱,僵蚕1钱,乌药1钱,牛膝1钱,独活1钱,石南藤1钱,乳香1钱,紫荆花1钱,骨碎补1钱,川芎...
豆淋酒煎附子丸去滓,煎令稠),附(侧)子2分(炮裂,去皮脐),石南半两,牛膝半两(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石...
更多用到中药石南的方剂用到中药石南的中成药 风湿止痛药酒
45g甘草(蜜炙)15g红花30g青风藤30g络石藤60g石南藤60g穿山龙45g乌梢蛇45g蜈蚣...
风湿痛药酒jiu标准编号:WS3B023090处方:石南藤2812g麻黄94g枳壳75g桂枝75g蚕砂...
蕲蛇风湿酒白芍50g当归50g大血藤32g麻口皮子药50g石南藤32g桂枝32g杜仲(盐水炒?6g续断32g...
三蛇药酒陈皮50g寻骨风100活100g当归100g石南藤100g黄精(制)200g南蛇藤200g乌药...
透骨镇风丸50g广藿香450g连翘450g柏子仁450g滑石450g**壳450g乌药?450g厚朴(姜炙)...
更多用到中药石南的中成药古籍中的石南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石南
品)释名风药。时珍曰∶生于石间向阳之处,故名石南。桂阳呼为风药,充茗及浸酒饮能愈头风,故名。按∶...
《证类本草》:[卷第十四]石南石南味辛、苦,平,有毒。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疗脚弱,五脏邪气...
《普济方》:[卷二百四十六脚气门]香港脚杂治膏药淋渫等恶疮痈疽。胫肿脚弱。偏枯百病。外台秘要云。一方有石南白芷为十六野葛(锉)蛇衔草(锉)防风(去芦各三两...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五]瘾疹。或煮蒴和少酒以浴之良。(姚氏,以治赤疹),或煮石南汁拭之良。或水煮鸡屎汁拭之。余一切如治丹方法。俗...
《普济方》:[卷一百十四诸风门]诸风难治附论这个是什么神奇的植物,5片叶子是幸运草,上面还有五个茎,是不是幸运+幸运呢?跟三叶草长在一起的。
药理作用
10%叶浸剂在试管内可杀日本血吸虫尾蚴,也能杀灭钉螺。70%叶乙醇浸出液能抑制离体蛙心,收缩离体兔耳血管,抑制离体肠管,降低麻醉犬血压。有强心、利尿、抑菌作用。3.7%煎剂对离体蛙心、100%煎剂经淋巴囊给药对在体蛙心,或75%煎剂10ml静脉注射对在体兔心均有兴奋作用。
考证
1.《别录》:石南,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月采实,阴干。
石南花
2.《唐本草》:石南叶似菵草,凌冬不雕,以叶细者为良,关中者好,为疗风邪丸散之要。其江山已南者长大如枇杷叶,无气味,殊不任用。今医家不复用实。
3.《蜀本草》:《图经》云,石南,终南斜谷近石处甚饶。今布人多以瓦韦为石韦,以石韦为石南。不可不审之。
4.《本草图经》:石南,株极有高大者,江湖间出,叶如枇杷叶,有小刺,凌冬不雕,春生白花,成簇,秋结细红实。关陇间出者,叶似莽草,青**,背有紫点,雨多则并生,长及二三寸,根横细紫色,无花实,叶至茂密,南北人多移以植庭宇间,阴翳可爱,不透日气。入药以关中叶细者良。
5.《本草衍义》:石南,叶状如枇杷叶之小者,但背无毛,光而不皱。正、二月间开花,冬有二叶,为花苞。苞既开,中有十五余花,大小如椿,花甚细碎,每一苞约弹许大,成一球。一花六叶,一朵有七八球,淡白绿色,叶末微淡赤色,花既开,蕊满花,但见蕊不见花。花才罢,绿叶尽脱落,渐生新叶。但京、洛、河北、河东、山东颇少,人以此故少用。湖南、北,江东、西,二浙甚多,故多用。 石楠在园林绿化上是极优良的观赏树种。其优点有:
(1)树冠美、终年常绿。 它枝条能自然发展成圆头形树冠,美观可爱,是园林上少见的好树种。
可以孤植或丛植,在公园或风景区内根据绿化布局需要,可修剪成球
形或圆锥球形。
(2)叶、花及果实皆美。
它的叶片翠绿色,具光泽,其嫩枝幼叶则紫红色,老叶经秋,部分则出现赤红色。春季萌芽时赏叶,初夏可赏白色小花,秋后圆形红色果实累累,可以赏果。
(3)耐修剪,作为绿篱栽植效果更佳。
(4)石楠丛栽,使其形成低矮的灌木丛,可与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扶芳藤、俏黄芦等组成美丽的图
案,可获得优良的绿化美化效果。
胆木简介
泽
中文学名:泽漆
别称:五朵云,五灯草,五风草
二名法:Euphorbia helioscopi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大戟目
科:大戟科
亚科:大戟亚科
属:大戟属
种:泽漆 E. helioscopia
分布区域:中国除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
目录
简介
植物形态
植物形态
历史考证
性味归经
泽漆 Zeqi
出处 《神农本草经》。
药材学名 Herba Euphorbiae Helioscopiae
(英)Sun Euphorbia Herb
别名 五朵云、猫儿眼草、奶浆草。
基源 该品为双子叶植物大戟科Euphorbiaceae 泽漆 Euphorbia helioscopiaL. 的干燥全草。
生长分布 生于沟边、路旁、田野。分布于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全国各省区。以江苏、浙江产量较多。
采制 4~5月开花时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 含泽漆皂甙(phasin)、槲皮素-3,5-二半乳糖甙(tithymalin)、β-dihydrofucosterol)、泽漆醇(heliscopiol)、西酸及苹果酸钙。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有毒。入大、小肠,脾。[1]
功能主治 利尿消肿,化痰散结,杀虫止痒。用于腹水、水肿、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痰多喘咳、癣疮。
释名:漆茎、猫儿眼睛草、绿叶绿花草、五凤草。
植物形态
以下内容由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泽漆全株
泽漆枝叶
编辑本段
植物形态
泽漆-植物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含乳汁。茎基部分枝,茎丛生,基部斜升,无毛或仅分枝略具疏毛,基部紫红色,上部淡绿色。叶互生;无柄或因突然狭窄而 具短柄;叶片倒卵形或匙形,叶互生,倒卵形或匙形,长1~3cm,宽0.7~1cm,先端微凹,边缘中部以上有细锯齿,无柄。基部楔形,两面深绿色或灰绿色,被疏长毛,下部叶小,开花后渐脱落。杯状聚伞花序顶生,伞梗5,每伞梗再分生2~3小梗,每小伞梗又第三回分裂为2叉,伞梗基部具5片轮生叶状苞片,与下部叶同形而较大;总苞杯状,先端4浅裂,裂片钝,腺体4,盾形,黄绿色;雄花10余朵,每花具雄蕊1,下有短柄,花药歧出,球形;雌花1,位于花序中央;子房有长柄,伸出花序之外;子房3室;花柱3,栓头2裂。蒴果球形,直径约3mm,3裂,光滑。种子褐色,卵形,长约2mm,有明显凸起网纹,具白色半圆形种阜。茎顶有5片轮生的叶状苞;总花序多歧聚伞状,顶生,有5伞梗,每伞梗生3个小伞梗,每小伞梗又第3回分为2叉; 杯状聚伞花序钟形,总苞顶端4裂,裂间腺体4, 肾形;子房3室,花柱3。蒴果无毛。种子卵形,表面在凸起的网纹。花期4~5月,果期6~7月。
编辑本段
历史考证
泽漆-原植物
泽漆首载于《本经》,列为下品。《别录》载:“一名漆 茎,大戟苗也。生太山川泽。”《本草经集注》曰:“此是大戟苗,生时摘叶有白汁,故名泽漆。”《日华子》曰:“此即大戟花,川泽中有,茎梗小,有叶,花黄,叶似嫩菜,四、五月采之。”《本草图经》载:“今冀州、鼎州、明州及近道亦有之。”并附有冀州泽漆图,根较粗大,叶为卵状披针形,中脉明显,花序既有顶枝发出,又在侧枝上发出。上述特征与今之大戟特征相同,而与泽漆不符。可见明代以前泽漆与大戟有混淆现象。李时珍纠正了上述文献的错误。曰:“《别录》、陶氏皆言泽漆是大戟苗,《日中子》又言是大戟花,其苗可食。然大戟苗泄人,不可为菜。今考《土宿本草》及《宝藏论》诸书,并云泽漆是猫儿眼睛草,一名绿叶绿花草,一名五凤草。江湖原泽平陆多有之。春生苗,一科分枝成丛,柔茎如马齿苋,绿叶如苜蓿叶,叶圆而黄绿,颇似猫眼,故名猫儿眼。茎头凡五叶中分,中抽小茎五枝,每枝开细花青绿色,复有小叶承之,齐整如一,故又名五凤草,绿叶绿花草。掐一茎有汁粘人。”《纲目》所绘之泽漆图较粗糙,然花序初伞梗五条,次级伞梗二三条皆与今之泽漆相符。《植物名实图考》所载之泽漆图则与今之泽漆完全一致。
编辑本段
性味归经
辛、苦,微寒;有毒。归大肠、小肠、肺经。
编辑本段
功效
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
编辑本段
应用
泽漆-原植物
用于大腹水肿,四肢面目浮肿。该品苦寒泄降,有较强的利尿消肿作用。
用于痰饮喘咳。该品辛宣苦降,故有化痰止咳平喘之功。若水饮内停,湿痰犯肺而致喘咳者,多与桂枝、生姜、黄芩同用,如《金匮》泽漆汤。
用于瘰疬,癣疮瘙痒。该品可化痰散结,化毒消肿。熬膏内服或外敷可治疗瘰疬痰核。或配夏枯草、牡蛎、浙贝母等药使用。治癣疮,该品捣汁外涂。
编辑本段
用法用量
煎服,5~10克。外用适量
编辑本段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
编辑本段
化学成份
泽漆
含槲皮素-5,3-二-D-半乳糖甙、泽漆皂甙、三萜、丁酸、泽漆醇、β-二氢岩藻甾醇、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乳汁含间-羟苯基甘氨酸、3,5-二羟基苯甲酸,干乳汁含橡胶烃(聚萜烯)13%、树脂62%、水溶性物25%。种子含水分7.74%,脂肪油32.61%,蛋白质17.43%,纤维素33.82%,糖及糖甙2.18%。脂肪油是干性油,有峻泻作用。鲜叶含泽漆皂甙,为无溶血性的酸性皂甙;干草含有强溶血性的酸性和中性皂甙,另含槲皮素-3,5-二半乳糖甙、β-二氢岩藻甾醇及泽漆醇。乳汁含橡胶物质、树脂、丁酸及苹果酸钙等。有谓尚含间羟基苯甘氨酸、3,5-二羟基苯甘氨酸以及12-去氧巴豆醇。
泽漆 - 用药禁忌
⒈该品有毒,不宜过量或长期使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⒉《本草经集注》:小豆为之使。恶薯蓣。
⒊《得配本草》:气血虚者禁用。
编辑本段
炮制方法
《外台》:“切。”《三因方》:“洗去腥。”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和残根,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编辑本段
药理作用
1.镇咳和祛痰作用
泽漆
所含槲皮素3—双半乳糖苷和金丝桃苷均有镇咳作用。金丝桃苷有较强的止咳作用,小鼠氦雾法证明,口服500毫克/千克金丝桃苷的镇咳作用不亚于口服可待因80毫克/千克,但泽漆中金丝桃苷含量很少。楔皮素3—双半乳糖苷与金丝桃苷结构和作用相似,是泽漆的主要止咳成分。此外,临床实验室检查发现,服泽漆片的患者,痰中酸性粘多糖纤维减少,因此推测,泽漆可能抑制酸性粘多糖合成而有怯痰作用。
2.抗痛作用
泽漆对小鼠肉瘤S180,S37,小鼠白血病等瘤株均有抑制作用。从泽漆中分离得2个单体物质泽漆嘶A和B,研究证明,均具有抗癌活性。
3.其他作用
泽漆在临床L对结核病有—定行效,但其水煎液、稀酵提出液及蒸馏液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均无抑制作用。
4.毒性
泽漆的乳状汁液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接触皮肤可致发红,甚至发炎溃烂,但临床用其煎液内服,即使剂量大至150g/kg,也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可能因有毒成分不溶于水。如误服鲜草或乳白汁液后,口腔、食管胃粘膜均可发炎、糜烂,有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严重者可致脱水,甚至出现酸中毒。
编辑本段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含槲皮素-5,3-二-D-半乳糖甙(Quercetin-5,3-di-D-galactoside)、泽漆皂甙(泽漆素,Phasin)、金丝桃甙(Hyperin)、槲皮素(Quer- cet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三萜、丁酸、泽漆醇(Helioscopiol)、β-二氢岩藻甾醇(β-Dihydrofucosterol)、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种子中所含脂肪油为干性油,有峻泻作用。
药理作用:
⒈对结核杆菌的作用 在试管内,泽漆对结核杆菌无作用.亦有报告认为,泽漆在高浓度(1:50~1:100)时,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
⒉其他作用 茎叶煎剂 5.4g(生药)/kg 灌胃,对人工发热家兔有轻度降温作用,根制剂无明显作用.退热作用似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甚关系。
根制剂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茎叶制剂对离体兔、豚鼠及小鼠肠管有兴奋作用,不能拮抗组胺对豚鼠的毒性,但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泽漆膏(每克相当于生药 5g)与蓖麻油(10:1)组成之油膏有预防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的作用。
编辑本段
常用配方
⒈治水气通身洪肿,四肢无力,喘息不安,腹中响响胀满,眼不得视:泽漆根十两,鲤鱼五斤,赤小豆二升,生姜八两,茯苓三两,人参、麦冬、甘草各二两。上八味细切,以水一斗七升,先煮鱼及豆,减七升,去滓,内药煮取四升半。一服三合,口三,人弱服二合,再服气下喘止,可至四合,(日卒)时小便利,肿气减或小溏下。(《千金要方》泽漆汤)
⒉治十种水气:泽漆十斤于夏间拣取嫩叶,入酒一斗,研取汁,约二斗。上于银锅内,以慢火熬如稀饧即止,于瓷器内收。每日空心,以温酒调下一茶匙,以愈为度。(《圣惠方》)
⒊治水肿盛满,气急喘嗽,小便涩赤如血者:泽漆叶(微炒)250克,桑根白皮(炙黄,锉)150克,白术50克,郁李仁(汤浸,去皮,炒熟)150克,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75克,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干)50克,人参75克。上七味,粗捣筛。每服25克,用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拍破,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以利黄水三升及小便利为度。(《圣济总录》泽漆汤)
⒋治心下有物大如杯,不得食者:葶苈100克(熬),大黄100克,泽漆200克。捣筛,蜜丸,和捣千杵。服如梧子大二丸,日三服,稍加。(《补缺肘后方》)
⒌治肺原性心脏病:鲜泽漆茎叶60克。洗净切碎,加水500克,放鸡蛋2只煮熟,去壳刺孔,再煮熬数分钟。先吃鸡蛋后喝汤,每日1剂。(江西《草药手册》)
⒍治脚气赤肿,行步作疼:猫儿眼睛草不以多少(锉碎),入鹭鸶藤、蜂窝各等分。每服50克,水五碗,煎至二碗,趁热熏洗。(《履巉岩本草》)
⒎治瘰疬:猫儿眼睛草一、二捆,井水二桶,锅内熬至一桶,去滓澄清,再熬至一碗,瓶收。每以椒、葱、槐枝,煎汤洗疮净,乃搽此膏。(《纲目》引《便民方》)
⒏治癣疮有虫:猫儿眼睛草,晒干为末,香油调搽。(《卫生易简方》)
⒐治神经性皮炎:鲜泽漆白浆敷癣上或用椿树叶捣碎同敷。(《兄弟省市中草药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⒑治癌肿
①淋巴肉瘤:泽漆15g,蛇六谷(先煎)、土茯苓各30g,穿山甲9g。水煎服,日1剂。(《抗癌中草药制剂》)
②宫颈癌:泽漆100g,加水适量,与鸡蛋3个共煮,煮熟后食蛋喝汤,每日1剂。(《陕西中草药》)
⒒治乳汁稀少:鲜泽漆30g,黄酒适量,炖服。(《福建药物志》)
⒓治天行赤眼(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泽漆30g(鲜者加倍),生白矾6g,用水500ml,煎开5min后,首先口服30ml,然后趁热熏洗双眼,每次熏洗15~20min,每日2~3次。(《山东中医杂志》)
编辑本段
临床应用
⒈治疗结核性瘘管
泽漆
将猫儿眼睛草洗净,切成小段,煎沸2~3遍,得棕**煎汁,过滤,再以文火浓缩成棕黑色流浸膏。用时将膏涂于纱布外敷,每日1次。亦可用流浸膏2~3滴,以10~12毫升蒸馏水稀释后用纱布条浸湿塞入瘘管,日换1次。曾 泽漆
用于颈淋巴结结核,腰、荐椎结核及腋下淋巴结结核渍破各1例,疗程18~88天,均获治愈。有报道用泽漆膏治疗结核性肛瘘58例,其中单纯性22例,复杂性36例,经
手术切开管道,刮除腐败组织后,对较小创面直接均匀涂布,较大创面用泽漆膏纱条敷盖,分别经15~120天的治疗,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但浸膏的刺激性较大,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应适当加入镇痛剂;对创面新鲜者用量宜少,对创面腐败而分泌物多者,用量要多。
⒉治疗细菌性痢疾
⑴浓缩煎剂:取猫儿眼睛草1公斤,洗净切碎,煎煮2次过滤,浓缩至1000毫升,加适量防腐剂。成人每次5毫升,口服3次,儿童酌减。
⑵冲剂:每克相当鲜猫儿眼睛草12.9克。成人每次2~3克,日服3次,儿童酌减。共治疗急性菌痢79例,显效44例,有效13例;慢性菌痢急性发作1例,无效;慢性迁延性菌痢2例,显效1例,无效1例。平均体温恢复正常1.55天,便次复常2.17天,腹痛消失2.68天,右下腹压痛消失2.46天,里急后重消失1.97天,大便成形2.7天。实验室抑菌试验证明,猫儿眼睛草浓缩煎剂对痢疾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其效能较合霉素为低。
⒊治疗食道癌
采用20%泽漆中性皂甙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15天为1疗程。观察病例按初诊时进食情况分为5级:完全不能进食,能进流汁,半流汁,软饭,普通饭。治疗后进食情况上升一级者为好转,上升二级者为显著好转,能进任何饮食者看作临床治愈。按上述标准观察64例,结果临床治愈10例,显著好转18例,好转30例,无效6例。显效时间一般都在用药后3~5天。但经食道钡餐摄片检查,食道癌肿块的缩小与临床进食情况的改善颇不一致,可能是泽漆中性皂甙能使肿块变软所致。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溶血现象和肝肾损害,血象亦无异常改变。对巳进行过放射治疗或局部作过活组织检查及使用过局部腐蚀物的病人,此药无效。泽漆
⒋防治流行性腮腺炎
取泽漆1两(干的5钱),加水300毫升,浓煎至150毫升,每次
泽漆
50毫升,日服3次,以愈为度。治疗140例,均于3~7天内治愈,无1例发生合并症。对高烧病孩曾配合一般对症处理。流行期间对密切接触者可试用于预防,一般按上述剂量连服3天。
⒌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用泽漆制成片剂或膏剂内服。片剂每次6~8片(每片含量0.2克),膏剂每次2克,均每日3次,饭后服。服后宜多饮开水,并休息片刻。25天为一疗程。一般病例一疗程;如病期迁延较久,且肝肿大较著、质地较硬或肝功能有显著变化者则须2~3疗程。共观察100例,经一疗程后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1例,基本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肿在1厘米以内,肝功能正常)51例,进步(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肝功能基本正常)10例,无变化31例。较对照组(西药)疗效为佳。认为该品对症状消退和改善、肝脾回缩及肝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疗效。远期效果尚难肯定,有待观察。治程中部分患者诉口干、多尿,未见其它不良反应。
编辑本段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全草长约30cm,茎光滑无毛,多分枝,表面黄绿色,基部呈紫红色,具纵纹,质脆。叶互生,无柄,倒卵形或匙形,长1-3cm,宽0.5-1.8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广楔形或突然狭窄,边缘在中部以上具锯齿;茎顶部具5片轮生叶状苞,与下部叶相似。多歧聚伞花序顶生,有伞梗;杯状花序钟形,黄绿色。蒴果无毛。种子卵形,表面有凸起网纹。气酸而特异,味淡。以茎粗壮、黄绿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一列细胞,切向延长,外被角质层。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切向延长,细胞皱缩。韧皮部狭窄,细胞皱缩。柱鞘纤维由一至十数个纤维组成一束,作切向多单列断续排列或成环,壁木化。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宽广,由导管、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导管单列放射状排列;射线细胞呈类方形、长方形、矩形,排列整齐。髓部多中空。近髓部导管细小为螺纹孔。
粉末特征:淡黄绿色。
①纤维众多,多成束,稀有单个散在,直径15-35μm,木化,有的具单纹孔、螺纹;
②具线纹孔、网纹孔导管,直径25-40μm。③叶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内含有细小的方晶或短棒状草酸钙结晶。
理化鉴别
取该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0min,趁热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沸水10ml,溶解后,趁热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
①取滤液2ml,加镁粉少许与盐酸4-5滴,加热数分钟,显樱红色。(检查黄酮)
②取滤液1滴,点于滤纸上,喷以1%三氯化铝甲醇溶液,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斑点。(检查黄酮)
编辑本段
文化底蕴
泽漆-中药材
⒈《纲目》:泽漆利水,功类大戟,故人见其茎有白汁,遂误以为大戟,然大戟根苗皆有毒,泄人,而泽漆根硬不可用,苗亦无毒,可作菜食,而利丈夫阴气盛, 不相侔也。
⒉《长沙药解》:泽漆,苦寒之性,长于泄水,故能治痰饮阻格之咳。
⒊《本经》: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
⒋《别录》:利大小肠,明目。
⒌《药性论》:治人肌热,利小便。
⒍《唐本草》:逐水。
⒎《日华子本草》:止疟疾,消痰退热。
⒏《本草备要》:止咳,杀虫。
⒐《植物名实图考》:煎熬为膏,敷无名肿毒。
⒑《贵州民间方药集》:内服可除风湿,止疼痛。
⒒《四川中药志》:治一切恶毒、梅疮。
⒓江西《草药手册》:治淋巴结结核。
⒔《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骨髓炎。
编辑本段
功效
主治:
⒈咳嗽上气、脉沉。用泽漆三斤,加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渣,汁中再加半夏半升,紫参、白前、生姜各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心各三两,最后煎成药汁五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三次。
⒉心下伏瘕(大如杯,不能进食)。用泽漆四两,大黄、葶苈各三两,捣烂筛细,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一天服三次。
⒊水所蛊病(按:此病的病象是腹满,湍息、浮肿)。用泽漆晒干,研为末,加枣肉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二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腹中觉暖、小便通畅,即为服药见效。
⒋脚气赤肿,走路疼痛。用泽漆鹭鸶藤、蜂窠,等分为末。每取一两,加水五碗煎成三碗,熏洗痛处。
⒌牙痛。用泽漆研为末,开水泡汁漱口。
⒍瘰疬。用泽漆一、二捆,加水二桶,熬成一桶。去渣,再熬成膏一碗,收存瓶中。用时先以椒、葱、槐枝把患处洗净,然后用膏涂搽,几次之后好可见效。
⒎癣疮。用泽漆晒干,研为末,调油涂搽。
附方:泽漆是利水的名药,功效很象大戟,但泽漆的茎叶煮熟之后便没有毒,因此更宜推广利用。
料薄膜覆盖或播种其它作物(或草种) 等方法进行除草。
词条图册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胆木 2.1 拼音名 2.2 胆木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胆木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3 《中华本草》:胆木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胆木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性状 3.9 化学成份 3.10 胆木的药理作用 3.11 鉴别 3.12 性味 3.13 归经 3.14 功能主治 3.15 胆木的用法用量 3.16 胆木的临床应用 3.1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胆木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胆木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胆木 1 拼音
dǎn mù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胆木 2.1 拼音名Dǎn Mù
2.2 胆木的别名乌檀、山熊胆、熊胆树
2.3 来源茜草科乌檀属植物乌檀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以枝、干、皮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2.4 性味
苦,寒。
2.5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泌尿系感染,肠炎,痢疾,胆囊炎;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脓肿。
2.6 胆木的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
2.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胆木 3.1 出处出自广外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3.2 拼音名Dǎn Mù
3.3 英文名Medicinal Fatheadtree, Wood and root of Medicinal Fatheadtree
3.4 胆木的别名山熊胆、熊胆树、药乌檀、黄胆木、黄心木、树黄柏
3.5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胆木的枝、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3.6 原形态乔木,高412m。小枝纤细而光滑。叶对生,纸质;叶柄长1015mm;托叶倒卵形,长610mm,先端圆,早落;叶片椭圆形,罕有倒卵形,长714cm,宽47cm,先端渐尖,略钝,基部楔形,全缘,侧脉8对,近边缘外彼此连结,两央均明显。头状花序顶生,单生,圆球形;总花梗长13cm,中部以上有早落的苞片;花5数;萼管边成肉质体:子房下位。小坚果合成一球体,熟时黄褐色,直径915mm,表面粗糙。种子椭圆形,长约1mm,腹面平坦,背面拱起,种皮黑色有光泽,并有微小窝孔。花期89月。
3.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近顶或半腰荫蔽潮湿地带的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
3.8 性状性状鉴别 多劈成不规则的片、块、浅**或棕**,有的带坡部,外皮棕**,粗糙,较疏松,易肃离。横切面皮部棕褐色,木部**或棕**。质坚硬,气微味苦。以色鲜黄、味苦者为佳。
显微鉴别 木材部分横切面:全组织由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射线较密,放射状。导管多单个散在,少数二三成群,直径40220μm。射线细胞12列,长方形,木化,具纹孔。外层木纤维少数,成群散在,壁较薄,微木化;内层纤维密集,壁厚腔小,强木化。木薄壁细胞为外层的基本组织,内层的纤维群中亦有少数,壁木化,具纹孔。切向切面:导管节长短不一,具缘纹孔。射线高度为十数层至几十层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木薄壁细胞长方形,壁呈念青年人状增厚。木纤维密集,纵向延长。
3.9 化学成份胆木茎中主要含生物堿类和生物堿甙类。其中生物堿有:乌檀费新堿(naucleficine),乌檀费丁堿(mauclefidine),乌檀福林堿(nauclefline),1乙酰基咔啉(1acetylcarboline),乌檀费林堿(nauclefiline)和乌檀醛堿(naucleidinal)。生物堿甙有胆木堿庚(nauclecoside),胆木堿辛(nauclecosidine)和长春花甙内酰胺(vincoside lactam)。另外含有奎诺酸(quinov(a)ic acid)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此外还含香草酸(vanillic acid)
3.10 药理作用从胆木茎中分离得到的乌椁醛堿和一种生物堿C20H14N2O2(结榴有待进一步确定)经抑菌试验表明均有抑菌作用,其中乌檀醛堿在100μg/ml以上对金 *** 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生物堿C20H14N2O2对金**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3.11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5g,加60%乙醇50ml,回流30min,滤过。供作下列试以验。①取滤液2ml,加少量锌粉和浓盐酸,约5min后滤液呈黄绿色。(检查黄酮类)②取滤液2ml,加1%三氯化铝乙醇2ml,滤液即显金**。(检查黄酮类)③取滤液10ml,堿化至ph9,用适量氯仿提取,滤过,挥干氯仿,用稀盐酸溶解残渣,加碘碘化铋钾试液数滴,即产生棕褐色沉淀。(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粗粉适量,用乙醇热提,蒸干,然后用0.5%墁酸处理,除去不溶部分,再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作供试品液,另取胆木堿乙少许,加甲醇溶解,作对照品。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氯仿甲醇乙酸乙酯(4:1:0:0.5)展开13cm。用碘蒸气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
3.12 性味苦;寒
3.13 归经肺;大肠;胆;膀胱经
3.14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感冒发热;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乳腺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胆囊炎;下肢溃疡;脚癣感染;疖肿脓疡;皮炎湿疹
3.15 胆木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3.16 胆木的临床应用1.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将胆木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胆木乙醇提取物3g),每8小时肌注1次,每次23ml,用至体温下降后23天。有出血倾向者加用紫珠草(干品) l两,水煎3次分服。观察10例,体温在456小时内开始下降,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4.3天。主要症状及体征大部分于用药后 l7天内消失。治程中无明显的副作用,仅部分有轻度腹泻,个别用药后出现高热、畏寒、出汗,类似青霉素的治疗反应。
2.治疗多种炎症:每天肌注胆木注射液1ml(相当于生药lg),或辅以其他对症治疗。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结膜炎、麦粒肿、牙周脓肿、水痘合并感染、中耳炎、烧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手术后预防感染等数百例,大多在23天内见效。注射时除局部疼痛外,尚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3.17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胆木的方剂 祛风益胆汤茹1钱,甘草1钱,白芥子2钱,陈皮5分。功效:泻胆木之风邪,助胆木之真气。主治:胆虚风袭,心颤神慑,...
利胆丸钱。制法:共研细末,加鲜猪胆汁或牛胆汁1斤,先将胆汁熬浓至半斤,拌入药末中,并加适量蜂蜜为丸,每丸...
五胆膏家论述:五胆之苦足以胜热,川蜜之润足以济火。且胆者甲木之精也,蜜者百花之精也,皆有荣润乙窍之妙焉。...
助胆导水汤滑石1钱,木通2钱,苡仁3钱,猪苓2钱。功效:抒胆导水。主治:胆气因惊阻塞,精不得泄,变为白浊,溺...
鱼胆饮不拘多少(取冬天者,悬挂阴干)。主治:诸骨、竹、木哽喉;或骨在腹内,日久刺疼黄瘦者。用法用量:每用...
更多用到中药胆木的方剂用到中药胆木的中成药 利胆排石散
。利胆排石散的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胆道结石,胆道感染,胆囊炎。利胆排石散的用法用量:...
十味蒂达胶囊。十味蒂达胶囊的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利胆溶石。用于肝胆湿热所致胁痛,症见右上腹钝痛或绞痛...
龙胆泻肝胶囊的主要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等...
羊胆丸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导管旁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壁稍厚,有较大的圆形纹孔(百部...
七味熊胆散120g矮紫堇100g波棱瓜子50g香附100g木香马兜铃100g制法:以上七味,除熊胆另研细粉外...
更多用到中药胆木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胆木 《张聿青医案》:[卷十四]不寐
济也,有阻我水火相交之道者,中枢是也。肝木左升,胆木右降,两相配合。今中虚挟痰,则胃土少降,胆木不能...
《辨证录》:[卷之一]伤寒门(四十三则)最恶金,肺属金而主皮毛,风邪之来,肺金先受,肺欺胆木之虚,即移其邪于少阳,故太阳之症,往往多兼少阳同...
《辨证录》:[卷之四]不寐门(五则),少阳者木之属也,木与风同象,故风最易入也。风乘胆木之虚,居之而不出,则胆畏风之威,胆愈怯矣。胆愈怯...
《张聿青医案》:[卷十八]丸方,胆从右降,则木火自熄,然胆不能自降也,必胃降而胆木之气方得下行。计惟有补其脾土,降其胃土,化其浊痰...
《张聿青医案》:[卷十四]惊悸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