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抑菌液中药-草本抑菌液多少钱一盒
中药名称百部
(《本草经集注》)
异名嗽药(陶弘景),百条根、野天门冬、百奶(《杨氏经偏方》),九丛根(《草木便方》),九虫根(《分类草药性》),一窝虎(《江苏植药志》),九十九条根(《中国土农药志》),山百根(《中药志》),牛虱鬼(《闽东本草》)。
来源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直立百部或对叶百部等的块根。
植物形态①蔓生百部,又名:百部草(啪朴子》),婆妇草(《日华子本草》),蔓草百部。
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体平滑无毛。根肉质,通常作纺锤形,数个至数十个簇生。茎上部蔓状,具纵纹。叶通常4片轮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全缘或带微波状,基部圆形或近于截形,偶为浅心形,中脉5~9条;叶柄线形,长1.5~2.5厘米。花梗丝状,长1.5~2.5厘米,其基部贴生于叶片中脉上,每梗通常单生1花;花被4片,淡绿色,卵状披针形至卵形;雄蕊4,紫色,花丝短,花药内向,线形,顶端有一线形附属体;子房卵形,甚小,无花柱。蒴果广卵形而扁;内有长椭圆形的种子数粒。花期5月。果期7月。
生长于阳坡灌木林下或竹林下。分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等地。
②直立百部
多年生草本,高30~60屋米。茎直立,不分枝,有纵纹。叶常3~4片轮生,偶为5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5.5厘米,宽1.8~3.8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叶脉通常5条,中间3条特别明显;有短柄或几无柄。花腋生,多数生于近茎下部呈鳞片状的苞腋间;花梗细长,直立或斜向上。花期3~4月。
生长于山地林下或竹林下。分布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③对叶百部
多年生攀援草本,高达5米。块根肉质,纺锤形或圆柱形,长15~30厘米。茎上部缠绕。叶通常对生;广卵形,长8~30厘米,宽2.5~10厘米,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脉7~11条;叶柄长4~6厘米。花腋生;花下具1披针形的小苞片;花被4片,披针形,黄绿色,有紫色脉纹。蒴果倒卵形而扁.花期5~6月。
生长于向阳的灌木林下。分布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此外,尚有同属植物细花百部(海南)、狭叶百部(云南丽江),亦同等入药。
采集春季新芽出土前及秋季苗将枯萎时挖取,洗净泥土,除去须根,置沸水中浸烫后,取出晒干。
药材①蔓生百部和直立百部的块根略呈纺锤形,平直或略弯曲,两端细,长约4-18厘米,直径约1厘米。表面黄白色至土**,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深纵沟及纵皱。质硬,易折断。断面微带角质,淡黄白色至暗棕色,中心柱多扁缩。气微,味先甜而后苦。以粗壮、肥润、坚实、色白者为佳。
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此外江西、河南及湖北、四川部分地区亦产。
②对叶百部的根较粗大,长约12~25厘米,直径约1~2厘米,纵皱较浅。质较坚硬。折断面微呈角质状,中心柱白色。以肥壮、色黄白者为佳。
主产湖北、广西、云南、四川等地;此外,广东、安徽、湖南部分地区及贵州、福建、台湾等地亦产。
云南、四川少数地区,有用百合科植物羊齿天门冬的块根作百部用,名"土百部",详"土百部"条;广西有以石刁柏的块根作百部用,名"小百部",详"小百部"条。
化学成分块根含多种生物碱。
蔓生百部:根含百部碱。百部定碱、异百部定碱、原百部碱、百部宁碱、华百部碱等。
直立百部:根含百部碱、原百部碱、百部定碱、异百部定碱、对叶百部碱、霍多林碱、直立百部碱。
对叶百部:根含百部碱、对叶百部碱、异对叶百部碱、斯替宁碱、次对叶百部碱、氧化对叶百部碱。尚含糖2.32%,脂类O.84%,蛋白质9.25%,灰分12.1%,以及乙酸、甲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等。
鉴别(1)本品横切面:直立百部根被为3~4列细胞,壁木栓化及木化,具致密的细条纹。皮层较宽。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19~27个,间隔排列,韧皮部束内侧有少数非木化纤维;木质部束导管2~5个,并有木纤维及管胞,导管类多角形,径向直径约至48μm,偶有导管深入至髓部。髓部散有少数细小纤维。
蔓生百部根被为3~6列细胞。韧皮部纤维木化。管径向直径约至184μm,通常深入至髓部,与外侧导管束作2~3轮状排列。
对叶百部根被为3列细胞,细胞壁无细条纹,其内层细胞的内壁特厚。皮层外侧散有纤维,类方形,壁微木化。中柱韧皮部束36~40个。木质部束导管圆多角形,直径至107μm,其内侧与木纤维及微木化的薄壁细胞连接成环层。
(2)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去乙醇,残渣加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10~11,再加氯仿5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层,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5ml使溶解,滤过。
滤液分作二份,一份中滴加碘化铋钾试液,生成橙红色沉淀;另一份中滴加硅钨酸试液,生成乳白色沉淀。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热浸法(附录ⅩA)测定,不得少于50.0%。
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时百部(品种未鉴定)煎剂及对叶百部酒精浸液对多种致病菌如肺炎球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金**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与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肺炎杆菌、鼠疫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以及霍乱弧菌、人型结核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蔓生百部水浸液在体外对某些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对真菌并无抗菌作用的。百部(品种不明)能延长培养新城病毒的鸡胚的寿命至36小时。
②杀虫作用
蔓生百部与其他种百部(品种未鉴定)的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对蚊蝇幼虫、头虱、衣虱以及臭虫等皆有杀灭作用。高浓度百部(品种不明)在体外且能杀鼠蛲虫。
③其他作用
用1%碘液1~1。5毫升注入猫的右肋膜腔使产生肋膜炎以引起咳嗽,灌服百部(品种未鉴定)煎剂0.6~0.9克/公斤,并无镇咳作用。从百部属植物中分离出的百部宁碱能引起印防己毒素样惊厥。
炮制百部:拣净杂质,除去须根,洗净,润透后切段,晒干。蜜百部:取百部段,用炼蜜(百部段100斤用蜜12斤8两)加入适量开水烊化,拌匀,稍闷,俟蜜水吸收,置锅内文火炒至微**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雷公炮炙论》:"凡使百部,用竹刀劈破,去心皮,花作效十条,于檐下悬令风吹,待土干后,却用酒浸一宿,滤出,焙干,细锉用。"
性味甘苦,微温。
①《别录》:"微温。"
②陶弘景:"似天门冬而苦强,亦有小毒。"
③《药性论》:"味甘,无毒。"
④《日华子本草》:"味苦,无毒。"
归经入肺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本草新编》:"入肺经,亦入脾、胃。"
功用主治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
(1)润肺止咳:用于新久咳嗽,如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及肺结核等。配麻黄、杏仁治小儿风寒咳喘;配紫菀、贝母、寒水石治小儿肺热咳嗽。(2)灭虱杀虫:用于头虱、体虱。浓煎 *** 治蛲虫。
①《抱朴子》:"治咳及杀虫。"
②《别录》:"主咳嗽上气。"
③陶弘景:"百部火炙酒渍,饮之疗咳嗽,亦主去虱。又主暴嗽。"
④《药性论》:"治肺家热,上气,咳嗽,主润益肺。"
⑤《本草拾遗》:"火炙浸酒空腹饮,去虫蚕咬,兼疥癣疮。"
⑥《日华子本草》:"治疳蛔及传尸骨蒸劳,杀蛔虫,寸白、蛲虫。"
⑦《滇南本草》:"润肺,治肺热咳嗽:消痰定喘,止虚痨咳嗽,杀虫。"
⑧《中国药植志》:"与猪蹄煮服,可以治风湿症。"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百日咳,肺结核,支气管炎,皮炎,湿疹,荨麻疹,脚癣,阿米巴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宜忌《得配本草》:"热嗽,水亏火炎者禁用。"
选方①治肺寒壅嗽,微有痰:百部三两(炒),麻黄,杏仁四十个。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热水化下,加松子仁肉五十粒,糖丸之,含化大妙。(《小儿药证直诀》百部丸)
②治寒邪侵于皮毛,连及于肺,令人咳:桔梗-钱五分,甘草(炙)五分,白前一钱五分,橘红一钱;百部一钱五分,紫菀一钱五分。水煎服。(《医学心悟》止嗽散)
③治卒得咳嗽:生姜汁,百部汁。和同合煎,服二合。(《补缺肘后方,)
④治暴嗽:百部藤根捣自然汁,和蜜等分,沸汤煎成膏咽之。(《续十全方》)
⑤治暴咳嗽:百部根渍酒,每温服一升,日三服。(张文仲)
⑥治久嗽不巳,咳吐痰涎,重亡津液,渐成肺痿,下午发热,鼻塞项强,脚胁胀满,卧则偏左其嗽少止,偏右嗽必连发,甚则喘急,病必危殆:百部、薏苡仁、百合、麦门冬各三钱,桑白皮、白茯苓、沙参、黄耆、地骨皮各-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百部汤)
⑦治三十年嗽:百部根二十斤,捣取汁,煎如饴,服一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⑧治遍身黄肿:掘新鲜百部根,洗捣,罨脐上,以糯米饭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软盖在药上,以帛包住,待一、二日后,口内作酒气,则水从小便中出,肿自消也。(《杨氏经偏方》)
⑨治牛皮癣:百部、白鲜皮、萆蔴子(去壳)、鹤虱。黄柏、当归、生地各一两,黄蜡二两,明雄黄末五钱,麻油八两.先将百部等七味入袖熬枯,滤去渣,复将油熬至滴水成珠,再下黄蜡,试水中不散为度,端起锅来将雄黄末和入,侯稍冷,倾入磁盆中收贮,退火听用。(《外科十法》百部膏)
⑩治蚰蜒入耳:百部(切、焙),捣罗为末,以一字,生油调涂于耳门上。(《圣济总录》)
(11)咳嗽。用百部根泡酒,每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又方:用百部、生姜,各捣汁,等分,取二合煎服。又方:用百部藤根捣自然汁,加蜜等分,以沸汤煎成膏,噙咽。
(12)遍身黄肿。用新鲜百部根,洗净,捣烂,敷脐上,以糯米饭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软,盖在药上,外用布包好。一、二天之后,口内有酒气,水从小便出,肿亦渐消。
(13)熏衣虱。和百部、秦艽,共研为末,烧烟熏衣,虱自落。用上两药煮汤洗亦可。
临床应用①治疗百日咳
用百部250克制成糖浆800毫升,小儿每次3~5毫升,4小时1次;或每次用百部糖浆10~15毫升,每日3次,连服1周。亦可将百部晒干研粉,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日服3次,1岁以下每次3~10丸,2~4岁20~30丸,5~8岁40~50丸。据百余例的观察,有效率在85%以上,对痉咳期效果特别显著。一般用药2~4日即可见效,治愈时间最天左右,最慢15~19天。有合并症者须加用其它药物。百部糖浆亦可作预防用药。另有报道以百部配合其它中药组成复方应用。
②治疗肺结核
百部晒干研粉,以童雌鸡(未产卵的)加水煨汁,调和为丸(每斤百部粉约需净鸡1斤煨成鸡汁12两)。每次3钱,早晚各服1次,20~30天为一疗程,视病情需要可以继续再服。此方用于慢性发作的肺结核效果较好,对长期应用西药抗痨药物效果不显的病例,有时疗效尤为显著。据153例的观察,多数服药一、二疗程后症状改善,食欲增进,体重增加;X线复查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对于病情发展迅速、症状急剧或血沉增速至第一小时末40毫米以上者,此药难以控制,不宜应用。服药后除个别病例有咽干现象外,尚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
③治疗慢性气管炎
以百部为主(每剂6~8钱),配伍甘草、紫菀、白果、黄芩、麻黄等,组成几个不同方剂,治疗老年性慢性气管炎100例,经1年的随访观察,总有效率为75%,其中初步治愈率为25%,显效率为9%,好转率为41%。服药后1~2天即觉咳嗽减轻,连服10天之内可出现最高效果。男性及喘息型患者效果较差。少数病例服药后有口干、腹痛、眼睑浮肿等轻微反应,不影响治疗。此外,有用百部配伍等量麻黄、杏仁,以蜂蜜制成丸剂(每丸2钱),早晚各服2丸,10天为一疗程。于夏季观察181例,经1~2疗程后,有效率达88.3%(临床治愈率23.1%,显效率21%,好转率44.2%)。一般在5~10天即见明显疗效。
④治疗蛲虫病
小儿每次用百部1两,加水浓煎成30毫升(成人用量加倍),于夜间11时左右作保留 *** ,10~12天为一疗程。通过133例观察,治愈者占62%。如辅以使君子粉和大黄浸泡液内服,则疗效可显著提高。或用20%百部煎液每次30毫升 *** ,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多数病例在一疗程内即获治愈。另报告52例,系用百部5两,配合苦楝皮2两、乌梅3钱,加水800毫升,煎成400毫升,每次用20~30毫升于临睡前作保留 *** ,结果有51例治愈。为了使用方便,以后改为百部5钱,苦楝皮1两,鹤虱5钱,研粉混合装入胶囊,于临睡前取1粒插入 *** 内,连用7~10天。
⑤治疗滴虫性 *** 炎
用百部2两,加水1000毫升,煎成600毫升,冲洗 *** ,而后用雄黄粉均匀地喷入 *** 皱襞。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观察60例,多数为一个疗程,少数经过2~3个疗程治愈。平均用药3~5日, *** 分泌物显著减少,外 *** 瘙痒等自觉症状消失。少数病例复发(多于月经后或流产后),再次治疗仍可获愈。远期效果尚待观察。
⑥治疗癣症
用百部20克,浸入50%酒精100毫升中48小时,过滤后再加酒精至100毫升,患处洗净后即以棉签蘸药液涂擦。轻症约3~4天即可见效。
此外,用百部制成试剂作百部白雾反应试验,诊断血吸虫病,据1091例血吸虫病患者观察,阳性率占96.72%。
提醒您:百部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中草药:蚤休的功效与作用
*羊藿
(《本经》)
异名刚前(《本经》),仙灵脾(《雷公炮炙论》),仙灵毗(《柳柳州集》),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日华子本草》),三枝九叶草(《本草图经》),牛角花、铜丝草、铁打杵(《贵州民间方药集》),三叉骨、肺经草、铁菱角(《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羊藿、心叶*羊藿或箭叶*羊藿的茎叶。
植物形态①*羊藿
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茎长,横走,质硬,须根多数。叶为2回3出复叶,小叶9片,有长柄,小叶片薄革质,卵形至长卵圆形,长4.5~9厘米,宽3.5~7.5厘米,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锯齿先端成刺状毛,基部深心形,侧生小叶基部斜形,上面幼时有疏毛,开花后毛渐脱落,下面有长柔毛。花4~6朵成总状花序,花序轴无毛或偶有毛,花梗长约1厘米;基部有苞片,卵状披针形,膜质;花大,直径约2厘米,黄白色或乳白色;花萼8片,卵状披针形,2轮,外面4片小,不同形,内面4片较大,同形;花瓣4,近圆形,具长距;雄蕊4;雌蕊1,花柱长。蓇葖果纺锤形,成熟时2裂。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于多荫蔽的树林及灌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江西、湖南、广西、四川、贵州、陕西、甘肃。
②心叶*羊藿
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形与上种相似,但小叶片卵圆形或近圆形,长2.5~5厘米,宽2~4厘米,先端宽阔锐尖,边缘具锯齿,基部深心形,侧生小叶不对称,外侧有小尖头。花成聚伞状圆锥花序,花梗有腺毛;花通常白色。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于阴湿的山沟中。分布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广西、湖南、安徽等地。
③箭叶*羊藿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匍行呈结节状。根出叶1~3枚,3出复叶,小叶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边缘有细刺毛,基部心形,侧生小叶基部不对称,外侧裂片形斜而较大,三角形,内侧裂片较小而近于圆形;茎生叶常对生于顶端,形与根出叶相似,基部呈歪箭状心形,外侧裂片特大而先端渐尖。花多数,聚成总状或下部分枝而成圆锥花序,花小,直径仅6~8毫米,花瓣有短距或近于无距。花期2~3月。果期4~5月。
生于山坡竹林下或路旁岩石缝中。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以上几种植物的根茎(*羊藿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在云南地区应用的*羊藿,其原植物为尖叶*羊藿,叶为3小叶或单叶,小叶片狭长,叶背有柔毛。总状花序具10~15朵花,小花梗长而无毛,距较内部的花萼长一倍。
采集夏、秋采收,割取茎叶,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①*羊藿(又名:大叶*羊藿)
干燥茎细长圆柱形,中空,长20~30厘米.棕色或**,具纵棱,无毛。叶生茎顶.多为一茎生三枝,一枝生三叶。叶片呈卵状心形,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刺状锯齿,上面黄绿色,光滑,下面灰绿色,中脉及细脉均突出。叶薄如纸而有弹性。有青草气,味苦。
②心叶*羊藿(又名:小叶*羊藿)叶片为圆心形,先端微尖。其他与*羊藿同。
③箭叶*羊藿
叶片为箭状长卵形,革质;叶端渐尖呈刺状,叶基箭形。其他与*羊藿同。
以上药材均以梗少、叶多、色黄绿、不破碎者为佳。
产陕西、辽宁、山西、湖北、四川、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羊藿茎、叶含*羊藿甙,叶尚含挥发油、蜡醇、卅一烷、植物甾醇、鞣质、油脂。脂肪油中的脂肪酸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
药理作用①对性机能的影响
*羊藿有催*作用,这种作用由于 *** 分泌亢进,精囊充满后, *** 感觉神经,间接兴奋 *** 而起;用*羊藿或日本产*羊藿制成的流浸膏,对狗虽不能表现举尾反应,但可知其有促进 *** 分泌的作用,其叶及根部作用最强,果实次之,茎部最弱;以前列腺、精囊、提肛肌增加重量的方法(小鼠)证明*羊藿提取液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其效力较蛇床子弱,但强于始蚧及海马,注射其提取液20~40毫克,其效力相当于7.5微克睾丸素。*羊藿煎剂用于摘除两侧卵巢的小鼠,证明无雌性激素的作用,对大鼠交配率、排卵周期、家兔小便中雌性激素的排出均无影响,其热水及冷水浸剂结果亦同。日本产*羊藿乙醇提取物对正常及去卵巢雌性小鼠的性周期无影响,亦不增加子宫、卵巢的重量。
②对微生物的影响
*羊藿煎剂试管内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在药物与病毒接触1小时内,即表现灭活作用,对其他肠道病毒亦能抑制;对白色葡萄球菌、金**葡萄球菌有显着抑菌作用,对奈氏卡他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1%浓度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菌效力。
③镇咳、祛痰与平喘作用
*羊藿的各种制剂中,以茎叶鲜品提取物C及*羊藿复方Ⅱ号(*羊藿:桉叶:洋金花=8:2:1)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乙酸乙酯提取物初步认为有镇咳作用(SO2引起小鼠咳嗽方法),对豚鼠支气管哮喘的平喘作用不够理想。
④其他作用
*羊藿提取液对家兔有降压作用,小量使尿分泌增加,大量则反而抑制之,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离体子宫则先兴奋后抑制,口服能使高血糖大鼠血糖下降,*羊藿中含有维生素E(鸡鉴定法)。
仙灵脾(箭叶*羊藿)煎剂及醇提溶液对麻醉家兔、正常和肾型高血压大白鼠都可使血压下降,关于仙灵脾的降压原理有认为主要是由于周围血管扩张所致,也有认为主要由于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二仙合剂(仙灵脾、黄柏、当归、知母、仙茅、巴戟天)对麻醉猫、犬的急性实验及高血压犬均表现降压作用,对大白鼠神经型、肾型、睾丸切除型高血压具有显著降压作用,对大白鼠肾上腺烫伤型及卵巢切除型的降压不显著,经初步分析二仙合剂中以黄柏和仙灵脾为主要降压成分。
毒性日本产*羊藿能使蛙的瞳孔扩大,使小白鼠随意运动增加,反射机能亢进,往往发生轻度痉挛,遂至呼吸停止而,心脏于呼吸停止后一定时间内持续搏动。
炮制*羊藿:拣净杂质,去梗,切丝,筛去碎屑。炙*羊藿:先取羊脂袖置锅内加热熔化,去渣,再加入*羊藿微炒,至羊脂油基本吸尽,取出放凉。(每*羊藿100斤,用炼成的羊脂油25斤)
性味辛甘,温。
①《别录》:"无毒。"
②《药性论》:"味甘,平。"
③《蜀本草》:"温。"
④《滇南本草》:"性微温,味微辛。"
归经入肝、肾经。
①《滇南本草》:"入肝、肾二经。"
②《纲目》:"手、足阳明,三焦,命门。"
③《本草经疏》:"入手厥阴,足少阴、厥阴。"
功用主治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治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四肢不仁。
①《本经》:"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
②《别录》:"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
④《医学入门》:"补肾虚,助阳。治偏风手足不遂,四肢皮肤不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宜忌阴虚而相火易动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薯蓣为之使。"
②《日华子本草》:"紫芝为使。得酒良。"
③《本草经疏》:"虚阳易举,梦遗不止,便赤口干,强阳不痿并忌之。"
选方①治偏风,手足不遂,皮肤不仁:仙灵脾一斤,细锉,以生绢袋盛,于不津器中,用无灰酒二斗浸之,以厚纸重重密封,不得通气,春夏三日,秋冬五日。每日随性暖饮之,常令醺醺,不得大醉。(《圣惠方》)
②治风走注疼痛,来往不定:仙灵牌一两,威灵仙一两,芎藭一两,桂心一两,苍耳子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仙灵脾散)
③治目昏生翳:仙灵脾、生王瓜(即小栝楼红色者)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茶下,日二服。(《圣济总录》)
④治牙疼:仙灵脾,不拘多少,为粗末,煎汤漱牙齿。(《奇效良方》固牙散)
临床应用①治疗小儿麻痹症
取*羊藿、桑寄生等量,制成每2毫升含生药各1克的注射液。急性期以肌肉注射为主,配合穴位注射。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连续20天。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肌肉注射。穴位注射按常规取穴,每穴注射1~2毫升,隔日1次,连续20天,休息半月再继续治疗。治疗各期小儿麻痹症共246例,其中急性期患者34例,痊愈8例,基本痊愈16例,显著有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恢复期患者43例,痊愈21例,有效15例,进步5例,无效2例;后遗症期患者共169例,痊愈及基本痊愈9例,显著有效及有效129例,无效31例。据观察,本品对急性期及刚进入恢复期的病例疗效显著,恢复较快。对后遗症期也有一定效果,用药后患肢普遍有发热、有劲等感觉,有效病例可见肌肉逐渐恢复,患肢增粗;其中以一下肢麻痹者疗效较好,上肢麻痹及年龄较大者疗效较差。用药后除有口干现象外,未见其它副作用。
②治疗神经衰弱
一用3%*羊蕾煎液游子透入法,每日1次,10~20次为一疗程。少数患者另服。观察104例,痊愈22例,显著进步21例,进步46例,无效15例。疗程长者疗效较好;治疗后症状开始好转愈早,疗效愈好,而治疗15次病情仍无好转者,即使继续治疗,疗效亦不显著,且不巩固。少数病例治疗初期可出现轻度反应或症状暂时加重,但继续治疗即迅速消失。二用20%*羊藿酊每次5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连续2~3月。治疗50例,约有80%患者治后症状消除或减轻。服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但不适用于兴奋过程占优势或 *** 亢进,及高血压患者。
③治疗慢性气管炎
以单味*羊藿丸观察1000余例,一疗程的有效率为74.6%,近期控制和显效率为22.1%。如配合矮地茶等组成复方治疗,疗效有所提高。实践证明,单纯型的疗效优于喘息型,年龄大者疗效较差,但病程长短与疗效无明显关系;祛痰、镇咳作用较好,平喘较差;经治两个疗程者比一个疗程的近期控制和显效率有显著提高。观察中曾对经治一疗程的110例进行随访,结果半年后的有效率为59.1%,较原来疗效下降26.1%。制剂及用法:取*羊藿茎、叶(干品),以其总量的80%煎取浓汁,20%研粉,两者混合为丸。每日量相当于生药1两,两次分服。治疗中曾以相当于生药5钱和1.5两的剂量(一日量),分别对部分病例进行观察,结果疗效与日服1两者均基本相似。服药后部分病例有轻微反应,以口干、恶心为多见,其次为腹胀、头晕,一般可自行消失。
名家论述①《纲目》:"*羊藿,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
②《本草经疏》:"*羊藿,其气温而无毒。《本经》言寒者,误也。辛以润肾,甘温益阳气,故主阴痿绝阳,益气力,强志。茎中痛者,肝肾虚也,补益二经,痛自止矣。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辛以润其燥,甘温益阳气以助其化,故利小便也。肝主筋,肾主骨,益肾肝则筋骨自坚矣。辛能散结,甘能缓中,温能通气行血,故主瘰疬赤痈,及下部有疮,洗出虫。"
③《本草述》:"*羊藿,《本经》首主阴痿绝伤,《日华子》亦首言其疗男子绝阳,女子绝阴,则谓入命门、补真阳者是也。盖命门为肾中之真阳,即人身之元气也,其所谓绝阳绝阴,不本之元气,何以嘘之于既槁。所谓益气力,强志,并治冷气劳气,筋骨挛急等证,皆其助元气之故。至若茎中痛,小便不利,皆肝肾气虚所致,此味入肾而助元阳,即是补肾气,而肝肾固同一治也。老人昏耄,中年健忘,皆元阳衰败而不能上升者也。以是思功,功可知矣。须知此味以降为升,其升由于能降也。"
④《本草正义》:"*羊藿,禀性辛温,专壮肾阳,故主阴痿,曰绝伤者,即阳事之绝伤也。茎中痛,亦肾脏之虚寒。利小便者,指老人及虚寒人之阳事不振,小便滴沥者言之,得其补助肾阳而小便自利,非湿热蕴结,水道赤涩者可比,读书慎勿误会。益气力、强志、坚筋骨,皆元阳振作之功,然虚寒者固其所宜,而 *** 不充,真阳不固者,万不可为揠苗之助长也。消瘰疬、赤痈,盖亦因其温通气血,故能消化凝结。然疬疡之病,由于阴血不充,肝阳燔灼,而煎熬津液,凝结痰浊者为多,幸勿误读古书,反以助其烈焰。洗下部之疮,则辛燥能除湿热,亦犹蛇床子洗疮杀虫耳。《日华》主丈夫绝阳,女子绝阴,一切冷风劳气,筋骨挛急,四肢不仁,补腰膝,则辛温之品,固不独益肾壮阳。并能通行经络,祛除风寒湿痹。但《日华》又谓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则未免誉之太过。而景岳且谓男子阳衰,女子阴衰之艰于子嗣者,皆宜服之,则偏信温补,其弊滋多,更非中正之道矣。石顽谓一味仙灵脾酒,为偏风不遂要药,按不遂之病有二因:一为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经络,或风寒湿热痹着之病,古人之所谓痹症是也,其来也缓;一为气血上冲,扰乱脑神经而忽失其运动之病,今之所谓中风,西医之所谓脑经病是也,其病也暴。仙灵脾酒,止可治风寒湿痹之不遂,并不能治气血两虚之不遂,而血冲脑经之不遂,更万万不可误用。"
提醒您:*羊藿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脸颊两侧长痘怎么内调用哪些中药
蚤休
(《本经》)
异名蚩休(《别录》),重楼、重台、草甘遂(《唐本草》),螫休(《日华子本草》),紫河车、重楼金线(《本草图经》),白甘遂(《小儿药证直诀》),重台草(《圣惠方》),独脚莲(《滇南本草》),三层草(《纲目》),草河车(《植物名实图考》),九道箍、铁灯盏、七叶一盏灯、鸳鸯虫(《分类草药性》),双层楼(《福建民间草药》),多叶重楼、七子莲、铁灯台、枝花头(《广西中兽医药植》),九层楼(《广西药植图志》),螺丝七、海螺七、灯台七(《陕西中药志》),七层塔、八角盘、孩儿掏伞(《闽东本草》),金盘托荔枝、金盘托珠、红重楼、白河车、七叶遮花、金丝两重楼、独叶一枝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及其数种同属植物的根茎。
植物形态①七叶一枝花(《本草蒙筌》)
多年生直立草本,全体光滑无毛,高30~100厘米。根茎肥厚,黄褐色,结节明显,具鳞片状叶及众多须根。茎单一,青紫色或紫红色,直径约1厘米,基部有膜质叶鞘包茎。叶轮生茎顶,4~9片,通常为7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9~23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全缘,基部楔形,膜质或薄纸质,绿色,有时下面带紫色;主脉3条基出。花单生顶端,花梗青紫色或紫红色;外列被片绿色,叶状,4~7片,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内列被片与外列同数,**或黄绿色,线形,宽约1毫米,一般短于外列被片:雄蕊数与花被片同,花丝扁平,长3~5毫米,花药线形,金**,纵裂,长于花丝2~3倍,药隔在药上略延长、或无;子房上位,具4~6棱,花柱短,先端4~7裂,向外反卷;胚珠每室多数。蒴果球形,熟时黄褐色,3~6瓣裂,直径2~2.4厘米,内含多数鲜红色卵形种子。花期4~7月。果期8~11月。
生长于山区山坡、林下或溪边湿地。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②金钱重楼(《本草蒙筌》)
多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根茎横生,肥大,表面粗糙,节明显,每节上有纤维状须根,断面粉质。茎由根茎顶端生出,单一,圆柱形,基部带紫色。叶5~11片,一般为7片,轮生于茎顶,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7~15厘米,宽3~5厘米,叶柄常带红色。夏季茎顶抽出花梗,顶生花一朵;外轮花被片4~6片,卵状披针形,内轮花被片线形,与外轮花被片同数,长于外轮花被片;雄蕊亦与花被片同数,淡**;花柱4~5,子房8~10室。浆果状蒴果近球形,有角棱,成熟时带紫色。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区林下或山谷、溪涧边阴湿处。分布云南、广东、湖北、四川、陕西、安徽、江苏等地。
此外,尚有下列几种同属植物,亦同等入药:
①阔瓣蚤休
叶6~8片,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花的外列被片绿色,4~5瓣,内列被片**,4~5瓣,线形而略呈披针状,中上部宽2~3毫米;花柱4~5短裂。分布四川、云南。
②毛脉蚤休
全株被白色糠粕状的细小短毛,有时近于光滑无毛。叶10~12片,线形至披针形,长7.5~14厘米,宽0.9~3厘米。花的外裂被片4~6瓣,内列被片**,4~6瓣,线形或丝状;花药线形,药隔显著超出药室。分布四川、云南。
③狭叶蚤休
叶11~15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通常略弯曲呈镐刀状,长9.5~19厘米,宽5~9毫米。花的外列被片5~7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8厘米,内列被片5~7瓣,线形,超出外列被片,有时或倍之;花药药隔延伸极短或无。分布四川、云南。
④云南重楼
叶几为革质,6~9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9厘米,宽2~5厘米。花的外列被片6~9瓣,内列被片线形,前端略宽大,长4~6厘米,宽1~2毫米;药隔延长。分布云南。
⑤滇王孙,又名:金沙重楼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叶6~9片,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5~2.5厘米。花柄短于叶片,长2~7厘米;外列被片4~5瓣,披针形,长2~3厘米,宽约5毫米,内列被片4~5瓣,狭线形,长约1厘米,暗紫色;雄蕊6~10,赤紫色,花药线形,药隔暗褐色,于花药顶端延伸约3毫米;子房有时具翼,花柱4或5枚。花期5~6月。分布云南、四川。
⑥轮叶王孙
多年生草本,高30余厘米。叶通常8片,轮生茎顶,披针形。花淡**,外列被片4瓣,叶状,内列被片4,丝状。
分布山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挖取根茎,洗净,削去须根,晒干或烘干。
药材干燥根茎呈灰黄至灰褐色,圆柱形,略扁压,长4.5~8.5厘米,径2.5~3.5厘米,节结密生,呈盘状隆起,棕色鳞叶多已脱落,残留须根及其痕迹。茎基处下陷,时有灰白的残茎,周围密被棕色菲薄鳞叶。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至浅灰**。气微,略有辣味。以粗壮、干燥者为佳。
产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等地。
蚤休商品,除云南、广西外,大部分地区习用蓼科蓼属拳参组多种植物的根茎-拳参。参见"拳参"条。
化学成分七叶一枝花根含蚤休甙、薯蓣皂甙,薯蓣皂甙元的3-葡萄糖甙、3-鼠李糖葡萄糖甙、3-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甙和3-四糖甙,娠二烯醇酮-3-查考茄三糖甙等多种皂甙。
药理作用①平喘、止咳作用
豚鼠口服七叶一枝花煎剂有明显平喘作用(组胺喷雾法)。提取物(共五种)在1/2~1/5半数致量时即有明显平喘作用,效果与1/2半数致量的氨茶碱相似。提取物之一为皂甙,另三种Liebermsnn反应阳性。小鼠灌服煎剂有明显止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无祛痰作用(酚红法)。
②抗菌作用
蚤休(未注明品种)100%制剂在试管内对肠道杆菌和化脓性球菌等多种致病菌皆有抗菌作用,近来用煎剂未能证明其有抑菌作用。醇提取物7.8毫克/毫升在体外有杀灭钩端螺旋体作用,同浓度水煎剂则无此作用。用鸡胚接种法证明水或醇提取物对甲型及亚洲甲型流感病毒都有抑制作用,稀释至1:1万至1:10万仍有效,小鼠用蚤休药液滴鼻,5小时后接种病毒,其亡率比对照组略低。蚤休中含取质,其抗病毒作用与之有重要关系。
毒性小鼠灌服煎剂30~60克/公斤,3天内未见亡。小鼠每日灌服0.4克,每天3次,连续3天;或静脉注射0.2%0.4毫升/只,均无亡。故毒性很低。
性味苦辛,寒,有毒。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别录》:"有毒。"
③《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④《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辛苦。"
归经入心、肝经。
①《纲目》:"足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
③《本草再新》:"入肺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
①《本经》:"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②《唐本草》:"醋摩疗痈肿,敷蛇毒。"
③《日华子本草》:"治胎风搐手足,能吐泻瘰疬。"
④《滇南本草》:"消诸疮,无名肿毒,利小便。"
⑤《纲目》:"去疟疾寒热。"
⑥《生草药性备要》:"补血行气,壮精益肾,能消百毒。"
⑦《本草求原》:"益脾汁,升胃之清气,上行于肺,以益血行气壮精益肾,已痨嗽内伤。活血,止血,消肿,解毒。"
⑧《分类草药性》:"治痔、疔疮。"
⑨《现代实用中药》:"治扁桃体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磨汁、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涂。
宜忌体虚,无实火热毒,阴证外疡及孕妇均忌服。
①《本草汇言》:"热伤营阴吐衄血证忌用之。"
②《本经逢原》:"元气虚者禁用。"
选方①治风毒暴肿:重台草、木鳖子(去壳)、半夏各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以酽醋调涂之;凡是热肿,熁之。(《圣惠方》重台草散)
②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或小儿吹乳:重楼三钱。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③治耳内生疮热痛:蚤休适量。醋磨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喉痹:七叶一枝花根茎二分。研粉吞服。(《浙江民间草药》)
⑤治小儿胎风,手足搐搦:蚤休为末。每服半钱,冷水下。(《卫生易简方》)
⑥治慢惊:栝蒌根二钱,白甘遂一钱。上用慢火炒焦**,研匀。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汤调下,无时。(《小儿药证直诀》栝蒌汤)
⑦治肺痨久咳及哮喘:蚤休五钱。加水适量,同鸡肉或猪肺煲服。(《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新旧跌打内伤,止痛散瘀:七叶一枝花,童便浸四、五十天,洗净晒干研末。每服三分,酒或开水送下。(《广西药植图志》)
⑨治脱肛:蚤休,用醋磨汁。外涂患部后,用纱布压送复位,每日可涂二至三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蛇咬伤:七叶一枝花根二钱,研末开水送服,每日二至三次;另以七叶一枝花鲜根捣烂,或加甜酒酿捣烂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⑾治中鼠莽毒.金线重楼根。磨水服。(《濒湖集简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将重楼根茎去皮,捣碎、磨粉压片。每次3克,每日2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共服三个疗程,每疗程间停药3天。共治疗250余例。第一疗程治疗174例,有效率78%;第二疗程治疗122例,有效率96.7%;全程治疗92例,有效率为97.3%。
②治疗神经性皮炎
将蚤休根茎研成细粉,以香油或热菜油调敷。糜烂湿润病变可以粉剂直接撒布。一般治疗2~8天即可止痒,皮损逐渐消退。
③治疗外科炎症
用蚤休块根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克的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2~3次。治疗过敏性皮炎、痈疖、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结炎共37例,痊愈27例,好转6例,无效4例。
名家论述①《本草汇言》:"蚤休,凉血去风,解痈毒之药也。但气味苦寒,虽云凉血,不过为痈疽疮疡血热致疾者宜用,中病即止。又不可多服久服。"
②《本草正义》:"蚤休,乃苦泄解毒之品,濒湖谓足厥阴经之药,盖清解肝胆之郁热,熄风降气,亦能退肿消痰,利水去湿。《本经》治惊痫,摇头弄舌,皆肝阳肆虐、木火生风之症。又谓之癫疾者,癫即巅顶之巅,字亦作颠,谓是肝风上凌,直上顶巅之病。蚤休能治此症,正以苦寒泄降,能熄风阳而清气火,则气血不冲,脑经不扰,而癫疾惊痫,摇头弄舌诸病可已。若其专治痈肿,则苦寒清热,亦能解毒。治阴蚀,下三虫,亦苦寒胜湿,自能杀虫,其用浅显易知,不烦多赘。濒湖引谚语有"…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知此草专治痈疡,古今无不推重。然此类寒凉诸品,惟阳发红肿大痛名为宜。而坚块顽木之阴症大忌,非谓凡是外科,无不统治也。"
中毒解救《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七叶一枝花有毒部位,地下茎,皮部含毒较多。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引起痉挛。解救方法:一洗胃,导泻,内服稀醋酸,如痉挛则用解痉剂等,对症治疗;二广州草药医师介绍:用甘草五钱先煎水,后与白米醋、生姜汁各二两混和,一半含漱,一半内服。"
提醒您:蚤休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葎草的介绍中药
脸颊两侧长痘怎么内调用哪些中药
脸颊两侧长痘怎么内调用哪些中药?痘痘也叫做痤疮,是一种慢性的皮肤炎症。中医里认为脸上痘痘位置的不同,代表着身体相应的器官出现了问题。那么脸颊两侧长痘怎么内调用哪些中药?
脸颊两侧长痘怎么内调用哪些中药1脸上长痘痘吃什么中药调理1、野菊花
药理实验证明,野菊花是天然“抗菌素”,能抑制和杀灭数十种细菌。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人体内外各种炎症。青春痘初起出现红肿时,用野菊花水洗面,可迅速控制局部炎症,防止由青春痘所致的色素沉着。
脸上长痘痘吃什么中药调理2、植物草本调理
草本植物治疗皮肤问题在古医学就已经开始使用,很多植物的抗菌消炎效果比西药还强。如护肤品市场常用的澳洲茶树、金缕梅,澳洲茶树能对痘痘强效消炎抗菌,且保持面部油脂平衡;北美金缕梅消炎能力更胜一筹,还能收敛毛孔、紧致肌肤。例如痘友们热捧的朴.芝兰去痘就主要含有丰富的澳洲茶树、金缕梅精华,对痘痘的去除速度很快。只有皮肤得到清除,痘痘才会急速消去。
脸上长痘痘吃什么中药调理3、金银花
此养生中药含有樨草素,能强力渗透毛孔,具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还能防止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而致栓塞,有利于皮脂的正常排出,预防皮脂淤积而形成粉刺。
脸上长痘痘吃什么中药调理4、上枇杷清肺祛痘
取枇杷叶1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野菊花10克,白茅根30克,黄连10克,赤芍10克,生槐米15克,金银花20克,当归10克,苦参10克。将以上材料用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分两次温服。此法对于由肺风热而引起的右脸颊痘痘较为有效。
脸颊两侧长痘怎么内调用哪些中药2脸颊两侧长痘是什么原因
痘痘大多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一个是因为皮肤属于油性皮肤,皮脂腺过于发达,皮脂分泌过旺。如果毛孔被堵塞或者是因为其它原因导致排油不畅,那么皮脂腺继续分泌,皮脂就在毛孔中累积起来,突起,成为痘痘。
另一个原因是,体内激素分泌失衡,使皮肤长痘。皮肤的皮脂腺过于发达的话,皮脂分泌旺盛,毛孔就会被堵塞,导致排油不畅,如果皮脂腺继续分泌的.话,皮脂就在毛孔中积累起来,突起,成为痘痘。
脸颊两侧长痘怎么内调
第一,平时一定要注意脸部的清洁啊,用些清洁力比较强的洗面奶,洗完脸后一定要擦点面霜保湿。
第二,长痘痘有个原因就是皮肤油,皮肤油是因为皮肤缺水,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湿和补水。另外,长痘痘了千万不要用手摸啊,手上细菌很多容易造成感染。
第三,脸颊两侧长痘的原因要保证睡眠,千万不要熬夜啊。要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脸上千万不要盲目地涂些祛痘的产品,对皮肤很伤的,依赖,副作用也很大。
以上就是关于脸颊两侧长痘的一些调理方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哦。一般来说,长痘很多是因为油脂分泌过多或者是体内激素作用而造成的,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要熬夜,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脸颊两侧长痘怎么内调用哪些中药3左右脸颊长痘的原因
1、肝火旺盛
脸颊上长痘痘一般是与身体的肝有联系,通常性子急躁容易生气的朋友,左右脸颊更容易出现痘痘。肝火旺盛的人,特别在春秋时节左右脸颊更容易爆痘。
脾气暴躁的人一般肝不好,容易造成体内毒素淤积或者体血燥热,很有可能会因此引发痼疾。
所以,一旦发现自己左右脸颊出现长痘的情况,就要身体在提醒你要注意自己的脾气,不要经常胡乱发脾气,保证心境的平和,情绪的稳定,平时也可以加强锻炼,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统。
2、油腻分泌过旺或日常清洁不当
脸颊长痘的最主要原因仍然是:皮肤出油过多而导致的闷痘;倘若皮肤油脂分泌过多,再加上平时脸部清洁工作没有做到位时,都会导致脸颊长痘。
不过,若是皮肤长期处于不干净的环境下,空气中肉眼无法看见的粉尘、细菌等“脏东西”很容易会堆积在毛孔里,若是没有及时清理,就会导致毛孔堵塞发炎,痤疮也就因此形成了。
并且,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熬夜,长时间接触光辐射等都会刺激皮肤的皮脂腺,致使其加速分泌的速度,使皮肤出油过多导致脸颊痤疮增生。
平时也要注意药物的刺激以及季节的转变也会令皮肤感受到刺激进而引发炎症,长出痘痘。
3、使用洗洁力过强的洗面乳
关于痤疮,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皮肤一出油就得立马用洗面奶洗掉,这样就不会因为油脂过多而导致脸上长痘痘了。其实,这样只会伤害皮肤,使皮肤越洗越油,脸上痘痘越洗越多。想要控油的最理想的方法就是给肌肤补水。
若是强制性使用清洁力过强的洁面乳不仅仅会破坏皮肤屏障,使皮肤干燥,还会使皮肤的角质层加厚,造成堵塞毛孔的现象。所以,这也是很多人谈“皂基”色变的原因。
所以,脸颊上有痘痘的朋友在选择脸面奶最好选择氨基酸的,质地比较温和,并且泡沫相对比较绵密,清洁力度不错。
调理祛痘的小妙招
1、刷酸
对于痘痘选手们,应该很对刷酸很熟悉吧。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往脸上刷酸之前,一定要测试皮肤的耐受性,可以先在耳后尝试,否则很容易会损害皮肤。其次,刷完酸后一定要防晒!否则会将皮肤晒得很黑。
平常所说的酸大致有五种,分别为水杨酸、果酸、壬二酸、为A酸和传明酸。
水杨酸:治疗闭口、毛孔粗大、黑头粉刺
果酸:治疗粗糙暗沉、细纹和痘印
壬二酸:粉刺、痘痘、控油和去角质
维A酸:抗氧化、均匀肤色
传明酸:淡化痘印,均匀肤色
2、枇杷清肺祛痘
需要准备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野菊花、赤芍、当归、苦参和黄连,白茅根,金银花,需要找医生咨询,合适的话方可开方。枇杷可以有效的止咳润肺,对于治疗因肺热引起的痘痘十分有效。
脸上有痤疮的朋友,一定要做好控油的工作。其次,不要使用清洁力过高的洗面奶,避免皂基清洁力过强而损害皮肤。若是因为肺气过旺而导致的脸颊长痘的话,平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情绪化。
保证心境的安宁和平和。平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熬夜,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至少每天吃一斤的蔬菜和半斤的水果,对喝水,使身体可以更好的排毒。多运动,保证半小时的运动量,使汗液帮助被堵塞的毛孔疏通。
农村常见的草本植物射干,具有哪些功效和药用价值?
葎草多年生茎蔓草本 植物 。可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入药治病。它的嫩茎和叶可做食草 动物 饲料;其性甘苦寒,能入药治病。它能 清热 解毒 ,利水消肿。内服可治肾盂 肾炎 等;外用可治痈疖肿毒, 湿疹 等。什么是葎草?葎草的 功效作用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葎草的资料,欢迎阅读。
葎草的介绍
为桑科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的全草。9~10月收获,选晴天,收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路旁、沟边湿地,村寨篱笆上或林缘灌丛。苦、甘,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主肺热 咳嗽 、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 湿热 泻痢、热毒疮疡、皮肤 瘙痒 等病证。
别名
勒草、黑草、葛葎蔓、葛勒蔓、来毒草、葛葎草、涩萝蔓、割人藤、苦瓜藤、锯锯藤、拉拉藤、五爪龙、大叶五爪龙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甘、苦、寒。
归经
肺、肾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主治
主肺热咳嗽,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毒疮疡, 皮肤瘙痒 。
相关配伍
1、治膏淋:葎草捣生汁三升,酢二合。相和,空腹顿服,当溺如白汁。
2、治砂石淋:鲜葎草茎四至五两。捣烂,酌加开水擂汁服。
3、治新久疟疾:葛葎草一握(去两头,秋冬用干者)、恒山末等分。以淡浆水二大盏,浸药,星月下露一宿,五更煎一盏,以吐痰愈。
4、治久痢成疳:葎草干蔓捣筛,量多少,管吹谷道中。
5、治痢疾或小便淋沥,尿血等: 鲜葎草二至四两。水煎,饭前服,日两次。
6、治癞,遍体皆疮:葎草一担,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以渍疮。
7、治乌癞:葎草二秤(锉,细淘),益母草一秤(锉,洗淘)。用水二石五斗,煮取一石五斗,漉去滓,盆瓮中浸浴一时辰久方出,用被衣覆之,又再浸浴一时辰久方出,勿令见风,明日复作。如入汤后,举身瘙痒不可忍,令旁人捉手,不令搔动,食顷渐定。后隔三日一浴。其药水经浴两次即弃之。
8、治皮肤瘙痒:葎草适量,水煎熏洗。
9、治痈毒初起(皮色不变,硬肿不痛):葎蓉草鲜叶一握。以冷开水洗净,和红糖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两次。
10、治瘰疬:葎草鲜叶二两,黄酒二两,红糖四两。水煎,分三次饭后服。
11、治小儿天泡疮: 割人藤煎水洗,每日一至二次。忌鱼腥发物。
12、治蛇、蝎螫伤: 葎草鲜叶一握,雄黄一钱。捣烂敷贴。
13、治 痔疮 脱肛 :鲜葎草三两。煎水熏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
非热病者慎用。
炮制
一、采集加工
9~10月收获,选晴天,收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二、炮制方法
净制: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制:除去杂质、木质茎、残根、淋水稍润,切段、晒干,筛去灰屑。
生理特性
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茎长达数米,淡绿色,有纵条棱,茎棱和叶柄上密生短倒向钩刺。单叶对生;叶柄长5-20cm,稍有6条棱,有倒向短钩刺;掌状叶5-7深裂,直径约5-15cm,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锯齿,上面有粗刚毛,下面有细油点,脉上有硬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圆锥花序,雌花序为短穗状花序;雄花小,具花被片5,黄绿色,雄蕊5,花丝丝状,短小;雌花每2朵具1苞片,苞片卵状披针形,被白色刺毛和**小腺点,花被片1 ,灰白色,紧包雌蕊,子房单一,上部突起,疏生细毛。果穗绿色,近球形;瘦果淡**,扁球形。花期6-10月,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路旁、沟边湿地,村寨篱笆上或林缘灌丛。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叶皱缩成团。完整叶片展平后为近肾形五角状,掌状深裂,裂片5-7,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有毛茸,下面有**小腺点;叶柄长5-20cm,有纵沟和倒刺。茎圆形,有倒刺和毛茸。质脆易碎,茎断面中空,不平坦,皮、木部易分离。有的可见花序或果穗。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及含钟乳体晶细胞。钟乳体多存在于短而膨大的非腺毛中。位于主脉维管束的下表皮内侧有厚角组织;栅状组织1列细胞,海绵组织细胞较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茎横切面:呈多角形。表皮细胞1列,可见钩刺及非腺毛,棱的内侧有厚角组织。皮层较窄。维管束外韧型,环列;髓部宽广。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叶粉末黄绿色。①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气孔少;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5-6个。②非腺毛为单细胞,长50-612?m,有的先端弯曲或呈钩状,有时可见壁疣;有的足部膨大且短,内含钟乳体,并以上表皮为多见。③螺纹导管直径11-29?m。④纤维直径21-35?m,壁厚1-5?m。⑤草酸钙簇晶直径7-32?m,棱角较短。
药理作用
茎、叶的乙醇浸液在试管内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葎草酮与蛇麻酮相似,也有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某些真菌、酵母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也有 报告 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酵母菌无效者。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作用,葎草酮为蛇麻酮的1/20,对结核杆菌的作用为蛇麻酮的1/10。葎草酮对猫有二硝基酚样作用,静脉注射3毫克/公斤后,可使氧耗量立即增加1倍,并出现 呼吸 急促,随之体温升高;并可因体温过度升高(45℃)而致,亡迅速发生严重?尸僵?。大量注射尚可产生糖尿、血尿。对兔的作用远较猫为差。
葎草的功效作用
(一)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 肺结核 潮热,肠 胃炎 ,痢疾, 感冒 发热,小便不利,肾盂肾炎,急性肾炎, 膀胱炎 , 泌尿 系 结石 ;外用治痈疖肿毒,湿疹,毒蛇咬伤。
《别录》:"主瘀血,止精溢盛气。"
《唐本草》:"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疟,虚热渴,煮汁及生汁服之。"
《本草衍义》:"治伤寒汗后虚热,锉研,取生汁饮一合。"
《纲目》:"润三焦,消五谷,益五脏,除九虫,辟温疫,敷蛇、蝎伤。"
《安徽药材》:"治失眠;洗痔疮。"
(二)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茎、叶的乙醇浸液在液试管内革兰阳性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蛇麻酮和薇草酮在体外对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萄球菌、粪链球菌、 肺炎 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蛇麻酮的抑菌浓度为1:100000至1:1000000之间,捧草酮抑菌作用较弱。蛇麻酮在体外对结核杆菌的抑菌浓度为25pg/ml,对感染结核杆菌H37Rvihvnu,肌内注射或灌服蛇麻酮连续30日,可使感染小鼠肝、心、肺和脾等脏器病灶内的抗酸杆菌数显著减少。蛇麻酮和萑草酮对革兰阴性菌、酵母菌和真菌抑制作用均很微弱或无效。
其它作用。
辜草酮对猫有二硝基酚样作用,静脉注射3mg/kg后,可使氧耗量立即增加1倍,并出现呼吸急促,随之体温升高,呵因体温过度升高(45℃)而致。大量注射还可产生糖尿、血尿。对兔的作用远猫弱。
毒性实验。
小鼠肌内注射蛇麻酮LD50为600mg/kg后,l?2h内亡。每日肌内注射60mg/kg共四周,未见明显有害作用,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肝脏小范围白细胞浸润和肾小管变 灶,以5%阿拉伯胶悬液浼胃1500mg/kg,lh内小鼠亡一半。
用途
用于肺热咳嗽,可配伍鱼腥草、鸭跖草、忍冬藤等药同用。
对于湿热膀胱引起的小便不利,或尿道刺痛,或尿中有血等症,可配合凤尾草、扁蓄、冬葵子、海金沙、乌蔹莓、白茅根等同用。
用于肺痨咳嗽,午后潮热等症,可配合百部、黄芩、丹参、地骨皮等药同用。
此外,还有用本品治皮肤湿疹或皮肤瘙痒等症,配合苍耳草等药煎汤外洗;治疗蛇虫咬伤、疮疡肿痛,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三)葎草的性味归经
性味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唐本草》:"味甘苦,寒,无毒。"
葎草附方
治膏淋:葎草捣生汁三升,酢二合。相和,空腹顿服,当溺如白汁。(《本草图经》)
治砂石淋:鲜葎草茎四至五两。捣烂,酌加开水擂汁服。(江西《草药手册》)
治新久疟疾:葛葎草一握(去两头,秋冬用于者)、恒山末等分。以淡浆水二大盏,浸药,星月下露一宿,五更煎一盏,分二服,以吐痰愈。(《纲目》)
治久痢成疳:葎草干蔓捣筛,量多少,管吹谷道中。(《本草图经》)
治痢疾或小便淋沥,尿血等:鲜葎草二至四两。水煎,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瘫,遍体皆疮者:葎草一担。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以渍疮。(《独行方》)
治乌癞:葛葎草二秤(锉,细淘),益母草一秤(锉,洗淘)。用水二石五斗,煮取一石五斗,漉去滓,盆瓮中浸浴一时辰久方出,用被衣覆之,又再浸浴一时辰久方出,勿令见风,明日复作。如入汤后,举身瘙痒不可忍,令旁人捉手,不令搔动,食顷渐定。后隔三日一浴。其药水经浴两次即弃之。(《圣济总录》葛葎草浴方)
治皮肤瘙痒:葎草适量,水煎熏洗。(《江西草药》)
治痈毒初起(皮色不变,硬肿不痛):葎草鲜叶一握。以冷开水洗净,和红糖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瘰疬:葎草鲜叶二两,黄酒二两,红糖四两。水煎,分三次饭后服。(《福建民间草药》)
治小儿天泡疮:割人藤煎水洗,每日一至二次。忌鱼腥发物。(《江苏药材志》)
治蛇、蝎螫伤:葎草鲜叶一握,雄黄一钱。捣烂敷贴。(《福建民间草药》)
治痔疮脱肛:鲜葎草三两。煎水熏洗。(《闽东本草》)
急、慢性胃肠炎:葎草30克,红糖适量,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打伤:铁五爪龙,用水和酒少许煎服,或茎叶捣汁,冲热酒服。
治咳嗽带血:山苦瓜藤炖赤肉,或加冰糖服。
退肝火:山苦瓜藤、黄水茄、桶钓藤、罩壁广、金针菜各20gm,水煎服。
利尿,冶 淋病 :山苦瓜,茎叶煎水服。
捣敷瘫疔: 山苦瓜和鸡舌广、鸭舌广、龙舌广、倒吊连、芙蓉心,共捣外敷。治甲边疔,则与冷饭藤、五爪龙,和生醋,捣敷。
01.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射干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还能作为一味中药材。射干的花朵是非常漂亮的,很多公园都会种植射干这种植物来美化环境。它的药用价值主要是在它的根部位置,所以很多农户都大量种植射干这种中药材,它的种植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
在中医理论中,射干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对扁桃体炎和急慢性咽炎引发的咽喉肿痛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射干放入适量的清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煎制就可以了。但要注意的是,射干的用量不宜过多,每次每次取五钱的用量就够了,因为射干的药苦味比较重,所以我们可以在射干的汤药中加入适量的蜂蜜,这样既能减轻射干的苦涩,又不会降低射干的药效。
另外射干不仅可以内服还可以用来外敷,像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就可以使用射干这种药物,我们将射干用机器研磨成粉末,然后将这些粉末外敷在口腔溃疡的患处,但至少要坚持连敷三天才会有明显得效果。
02.止咳化痰、清肺润肺。射干除了清热解毒之外,还具有止咳化痰,清肺润肺的功效。特别是长期咳嗽和哮喘的患者,可以将适量的射干与麻黄、蜜款冬花、百合、川贝这些中药一起煎制,这样可以将射干的止咳效果发挥到最大。但是射干在治疗咳嗽这个病症的时候,不可以加入蜂蜜这种辅料的,因为蜂蜜会增加痰液的分泌,从而加重咳嗽的症状。
03.抑菌消炎。射干抑菌消炎的功效主要体现在治疗皮肤炎症这个方面,它对皮肤的抑菌效果特别显著。像神经性皮炎和皮肤真菌感染患者,都可以用将射干研磨成粉末涂抹在皮肤的患处。其实在医学上有很多中成药的抑菌乳膏中都含有射干这种药物成分,大家如果患有皮炎这类的疾病时,可以考虑使用射干这种中药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