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草本抑菌液-紫花地丁抑菌膏的功效与作
紫花地丁草因为会在春季开出一簇簇靓丽的紫花而得名,此草生命力顽强,多见于山野之中,且常常成片生长。
紫花地丁草入药始载于“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药方》之中,孙思邈认为紫花地丁草有着显著的清热解毒、疗疮消痈的效果。
经过数百年的经验总结之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之中更是肯定了紫花地丁草的解毒清热之效,并认为紫花地丁入药可以消“一切疮痈、疔毒、瘰疬、恶疮”。
当然,李时珍的说法或许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是根据现代的医学研究表明,紫花地丁草里面含有的部分化学成分在帮助人们抗菌消炎、调节人体免疫机能方面确实有一定的效果,可见这些乡野之中的中医良药是经得住时间和科学的考验的。
在现代的中医药理论之中人们认为紫花地丁草的味道苦而偏辛,药性寒凉,有着极好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而在一些民间偏方之中,紫花地丁草也有很多的妙用!
一、紫花地丁草“解毒消肿”的妙用
紫花地丁草的药性苦寒,对于体内热毒引起的皮肤内外疮痈红肿等情况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在古代人们还称紫花地丁为“消痈解毒通用之要药”,对于各种常见的皮肤疮肿皆有良效。
比如当我们的皮肤上面有红色的肿块,或者是皮肤上面长疮,就可以直接挖一些新鲜的紫花地丁,然后捣碎至流出汁液,外敷即可消肿疗疮。
还有时间我们的皮肤内部也会出现一些无名的硬结,用手按着的时间或痛或不痛,这时候用些紫花地丁的根茎煮水喝也是可以有效缓解的。
二、紫花地丁草去“脏腑蕴热”的妙用
紫花地丁草内用的话,对于一身脏腑之内蕴结的热毒火邪也是有较好的清解之功的。在古代,当人们出现体内有热毒之症的时间,紫花地丁就是常用良药。
比如肺内热邪蕴结,上炎至咽喉部位引起的咽喉肿痛、嗓子发炎等情况,以紫花地丁草同金银花泡茶喝,有明显的清热利咽之效。而对于肝胆之内的蕴结的湿热,民间一些地方就使用紫花地丁草同蜂蜜煎汤内服来缓解。
此外,紫花地丁的寒凉之性还可以入血分,所以当热毒之邪侵入血脉,或伴有血热身燥、血热流鼻血等情况的时间,以紫花地丁泡茶喝也是可以起到凉血的效果的。
三、紫花地丁草去“外感热邪”的妙用
紫花地丁除了可以帮助人们清解上述实热之症外,对于一些外感引起的热病也是有效的。
比如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外感风热之症,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风热感冒等情况,以紫花地丁入药就可以起到疏散风热的效果。
对于此类情况,单用紫花地丁草的效果一般不是很显著,所以中医里面常用紫花地丁配伍菊花、蒲公英、金银花、板蓝根等同用,可以有效缓解风热之邪,同时也可以消除风热感冒伴有的咽喉肿痛、口干舌燥、发热无力等症状。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介绍
青春痘已经不是只有女性才关注的了,现在越来越多的男性在为青春痘发愁。我们不难看到,男性到药店买祛痘产品的越来越多,提醒你的是想要痘痘远离你,在治疗青春痘的同时可千万别忽略了怎样预防才行。 步骤/方法 男性预防青春痘要点 保持面部清洁 保持面部清洁,是预防青春痘最基本的注意事项,所以,洗脸是至关重要的。有些男性洗脸很随意,甚至什么洁肤产品都不使用,只用清水洗几下就搞定了,更别提让他早晚洗两次脸了。但如果你不想让青春痘找上你的话,就一定要好好清洁你的脸部皮肤,做到晨起时洗一次脸,晚上睡觉时洗一次脸,当然如果在这期间要是脸部弄脏了等就需要及时进行清洁了。洗脸的时候,最好根据你自己的肤质选择一款适合你的洗面奶进行清洁,这样会清洗掉皮肤上过多的油脂和污垢。当然了,洗脸时也不要太用力或是清洗的时间太长。用洗面奶时,一般在脸部轻轻打圈清洗一到两分钟就好了。因为如果过度清洗,会将皮肤上的保护油脂完全洗去,造成皮肤太过干燥,对于肌肤也有很大的伤害,或许会感染细菌,不要适得其反。 男性预防青春痘要点 选择合适的祛痘产品当痘痘无法短时间自行痊愈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祛痘产品,推荐 皙肤泉祛痘,皙肤泉净痘无痕精华霜萃取多种名贵中草药草本植物之精华,含有多种纯天然止痘抑菌配方,能深入渗透皮肤细胞,直达痘痘根部,清除痤疮里的细菌毒素,分解痘痘,三天完成祛痘工程,还可有效抑制痘痘再生。皙肤泉净痘无痕精华霜含有茶树油、芦荟、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名贵中草药,天然纯正,不含任何激素。
用地丁造句(大约30个左右)
败酱草,地方上称苦益菜,草本 植物 ,多生长于山坡草地等地方,味辛、苦,用于 中药 熬煮时有浓烈的脚臭味,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仅供参考。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现市售商品主要有两大类。华北、西北等北方地区及京津两市习用为菊科植物苣荬菜及同属数 种植 物的全草作败酱用。江南地区习用品为十字花科菥蓂作败酱用。这两种败酱均与古籍本草记述的品种不同,据考证《本草》所指败酱应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及其同属黄花败酱等的全草,此种败酱现只少数地区使用。
1、苣荬菜
别名:苦菜、苦荬菜、苣菜。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苣荬菜及其同属额未抽花茎的干燥全草,野生。
产地:主产于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其它各地亦有分布。
植物形态:宿根草本,全体含白色浆汁。根茎多匍匐横生,直径约会2~5毫米,老根茎表皮灰**,新生根茎白色。地上茎单一直立。叶互生,长圆形披针形。基部呈耳状抱茎先端钝,中脉显著,边缘有稀疏缺刻或羽状浅裂及尖疏锯齿。头状花序顶生单一或呈伞房状,花**,花冠舌状。总苞钟状。瘦果,长椭圆形,具纵肋,冠毛银白细软。
性状鉴别:根茎长圆柱形,长3~10厘米,浅黄棕色,有纵皱纹,上部有类节状的叶基痕。顶端有短茎及数片或十数片皱缩的叶片,叶片灰绿色。气味,味苦。
以叶片茂密灰绿色,无茎枝者为佳。
主要成分:苣荬菜含胆碱、苦味素、脂肪油。黄花败酱含多种皂甙。
药理作用: 清热 祛瘀。体外试验对金**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功能:清热 解毒 ,活血散瘀排脓。
主治:肠痈、肺痈,急性菌痢,急性 咽炎 ,急性 阑尾炎 等症。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古方早已用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方)治疗肠痈。现代在此方基础上加减,配用清热凉血药等,加强消炎作用,治疗阑尾周围炎和阑尾脓肿,效果较好,方如肠痈方。
此外,也治痈肿(配紫花地丁)、热泻(配金银花、黄芩等)。
使用注意:过量服用败酱草有时会引起头昏、恶心和白细胞数暂时性减少等反应。
用量:9~30g。
处方举例:肠痈方:败酱草15g、生薏苡仁15g、冬瓜仁15g、桃仁6g、丹皮9g、银花15g、连翘9g、秦皮6g、紫花地丁15g、延胡索6g,水煎,每天一剂分二次服。
2、菥蓂
别名:瓜子草。
来源:为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菥蓂带有近成熟短角果的干燥茎枝。多为野生。
产地:主产于华东、中南地区,其它各地多有分布。
性状鉴别:全株黄绿色,茎圆柱形,多分枝全长约20~30厘米。叶绿色皱缩多脱落。果序成总状。果实扁片卵圆形,状如榆钱。有细柄,柄长约1厘米。角果内含棕褐色卵圆形种子十余枚,种子长约2毫米,表面有突起的同心环纹。气微,味淡。
以全株黄绿色,带有多数果实者为佳。
性味:苦微温。
归经:入肝经。
功能:清肝明目,和中益气。
主治:目赤、肿痛、泪出。
注:据《中药鉴别手册》记述,除以上两种不同科属的败酱外,有少数地区,如东北、内蒙、山东、云南等部分地区,使用败酱植物白花或黄花等数种败酱。综上所述败酱来源复杂。但据临床应用认为菊科败酱及败酱科败酱疗效相似,均有清热解毒散瘀排脓功用,对急性阑尾炎有显效,但科属不同应分别定名,不宜统称败酱。十字花科菥蓂功能与败酱不同,历代《本草》均有记述,不应再称败酱。
败酱草介绍
形态特征编辑
多年生草本,高达1m。地下茎细长,地上茎直立,密被白色倒生粗生或仅两侧各有1列倒生粗毛。基生叶簇生,卵圆形,边缘有粗齿,叶柄长;茎生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长4~10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1~2对羽状分裂,基部裂片小;上部不裂,边缘有粗齿,两面有粗毛,近无柄。伞房状圆锥聚伞花序,花序分枝及梗上密生或仅2列粗毛;花萼不明显;花冠白色,直径4~6mm。瘦果倒卵形,基部贴生在增大的圆翅状膜质苞片上,苞片近圆形。花期5~6月。[3]
分布状况编辑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除西北外,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栽培管理编辑
播种:主要用种子繁殖,每年6月种子成熟后进行采收、阴干,选取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装袋并存于冰箱。来年3月下旬春播。播种前,首先整地。由于遏蓝菜抗旱性较强,不易在低洼积水田种植;其次因种子很小,可与沙土混合均匀播种在行距15cm、深1.5cm的浅沟中盖土镇压,5~7天后即可出苗。
田间管理:当幼苗高6~8cm时及时进行间苗和定苗,补齐缺苗并松土除草,4月中旬灌溉1次,并进行人畜粪追肥。若要采取幼嫩茎叶,需在花蕾未形成之前采收,这时茎叶幼嫩, 营养 丰富。采收种子可在6月进行,由于遏蓝菜是边开花边成熟,所以,可随时采摘成熟的果实,晾干后取出种子。
收获加工:收获后的幼嫩茎叶要及时进行处理,否则容易发生霉变,如果遇到阴天要及时烘干,不能堆放。种子要晒干,存放到冰箱中。野生蔬菜无公害、无污染,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独特的风味。其分布广,用途多,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败酱草败酱草,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山坡草地等地方,味辛、苦,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
化学 成分编辑
含白花败酱甙(villoside)、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鳖甙(loganin) 等。
性味:性凉,味辛、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 结膜炎 、 产后 瘀血 腹痛 、痈肿疔疮。
附注:同属植物黄花败酱P.scabiosaefolia Fisch.同作败酱草使用。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4]
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4]
药材性状编辑
[药材性状] 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暗棕色至暗紫色,有节,节间长2cm以下,节上有细根。茎圆柱形,具纵棱及节,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时被有粗毛。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者长为卵形,羽状深裂或全裂。顶端裂片较大椭圆状铍针形,侧裂片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上表面黄棕色,下表面灰棕色,两面疏生白毛;叶柄短或近无柄,基部略抱茎;茎上部叶较小,常3裂,裂片窄长。有的枝端有伞房聚伞圆锥花序,花**。瘦果长方椭圆形,长0.3~0.4cm,无膜质增大苞片。气特异,味微苦。
药理作用编辑
1. 抗病原微 生物 作用 黄花败酱口服液、黄花败酱冲剂、白花败酱冲剂对金**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白花败酱的水煎液在鸡胚内对 流感 病毒无明显抑毒效果, 但其提取物则有明显的抑毒效果.败酱浸剂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对 溶血 性链球菌、白喉杆菌、 肺炎 球菌、炭疽杆菌和破伤风杆菌无作用.
2. 镇静作用 黄花败酱有镇静作用, 其中所含皂甙为其有效成分.黄花败酱的乙醇浸膏或挥发油口服, 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且能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异叶败酱和糙叶败酱挥发油给小鼠灌胃, 均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 前者镇静作用同黄花败酱, 后者的镇静作用则弱于黄花败酱挥发油.在挥发油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败酱烯和异败酱烯, 蒸去挥发油的药渣醇浸膏和总皂甙都无镇静作用.败酱的镇静作用比同属植物缬草强一倍以上.
3. 保肝利胆作用 败酱有抗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炎症消退和毛细胆管疏通作用.有促进肝细胞再生, 防止肝细胞变性, 改善 肝功能 作用.
4. 其他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 异叶败酱与糙叶败酱对癌细胞有强烈的抗癌作用.异叶与糙叶败酱水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 对腹水型 S180 瘤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
药材鉴别编辑
性状鉴别
全草长15~55cm。根细长圆锥形;表面灰**,质硬脆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茎圆柱形,直径1~5mm;表面灰**或灰绿色,有细纵棱;质脆易折断,折断面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多碎落。总状果序生于茎枝顶端及叶腋;果实卵圆形而扁平,长8~15mm,宽5~13mm;表面灰**或灰绿色,中央略隆起,边缘有翅,宽1.5~3mm,两面中央各有1纵棱线,先端凹陷,基部有细果梗,长约1cm;果实内分2室,中间有纵隔膜,每室有种子5~7粒,果实开裂后,留下1纺锤形的白色膜状中隔。种子扁圆形,宽约2mm;表面棕黑色,两面各有5~6条突起的偏心性环纹。气微,味淡。以色黄绿、果实完整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外平周壁增厚,纤维素性;中果皮外侧为3~5列薄壁细胞,内侧为1~2列纤维,切向排列,壁木化;内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常扁缩,内平周壁稍增厚。中脉维管束的中央为木质部,内外两侧均有韧皮部,韧皮部极窄,其外侧常有1个至数个中柱鞘纤维。假隔由中脉两侧各伸出一层菲薄的假隔细胞,在子房室中部内弯并互相连结形成,假隔细胞的平周壁极厚,而垂周壁极薄,胞腔缝状或不明显。
临床应用编辑
1、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急性阑尾炎);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
2、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
3、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
4、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
5、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本品辛能散结,寒可泄热。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
6、用于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败酱草又有活血行瘀的功效,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
临床新作用
败酱草为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和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性味辛、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习惯用于治疗肠痈(阑尾炎)、肺痈(肺脓疡)、痈肿疮毒和产后瘀阻腹痛等症,常用量6~15克。通过临床验证,本品还有许多新的功用。
治疗 神经 衰弱
据报道,本品有降低神经系统兴奋作用。用法:取本品300克,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至250毫升。上下午各服1次,每次50毫升,晚上睡前服150毫升。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当天见效,3个疗程后症状消失。
治疗慢性溃疡性 结肠炎
实验证明,本品清热解毒化湿、凉血化瘀排脓,有消除局部炎症,改善病变部位微循环,促进溃疡修复的作用。用本品30~60克,配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10克,茯苓、丹参各20克,薏苡仁30克,黄连、吴茱萸各5克,木香、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可达93.7%。
治疗输卵管不畅所致不孕
取本品40克,加水600毫升,水煎2次,煎至300毫升,兑红糖2汤匙,每日分2次服,可治疗输卵管不畅。若治输卵管不通,可在辨证方药中加入本品20~40克煎服。
制胃酸
泛酸、吐酸为脾胃及肠道 疾病 的常见症状。无论病属寒属热,皆可随方加入败酱草15克,有良好的制酸作用。效不显者,重用至20~30克。
治疗皮肤 瘙痒 症
先重用本品50克配白癣皮、地肤子、百部、蛇床子、苦参各30克,加水4000毫升,煎沸20分钟。待温后 用药 液擦洗全身,每日1次,每次20分钟。另取本品50克,当归20克煎水内服,每日1次。
治疗带状疱疹
用本品15克加入应证方中煎服,日1剂。同时可每日用单味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治疗 前列腺炎 、精液不液化
有报道,本品能解除前列腺局部肌肉血管痉挛,增加前列腺分泌,促进精液液化。对前列腺炎,可重用本品50克,加入相应方中煎服。对精液不液化属 湿热 者,可用本品30克,配丹皮、泽泻、生地黄、赤芍、丹参、菟丝子、女贞子、车前子、马齿苋、萆解、黄芪以清补结合,清热利湿,分清泌浊。
此外,重用本品30~50克,加入应证方中,治疗 胆囊炎 、化脓性 关节炎 及妇女 盆腔炎 等疗效显著。
一般用量与用法3g~9g,煎服。
本品药材来源较复杂,属于败酱科的败酱草,仅在民间应用,不见市售。
药方选录编辑
1. 治疗肠痈之为病 其身甲错 腹皮急 按之濡如肿状 腹无积聚 身无热 脉数 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草五分.上三味 杵为末 取方寸匕 以水二升 煎减半 顿服 小便当下.(《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
2. 治疗产后恶露七、八日不止:败酱草、当归各六分 续断、芍药各八分 芎藭、竹茹各四分 生地黄(炒)十二分.水二升 煮取八合 空心服.(《外台秘要》)
3. 治疗产后腰痛 乃气血流入腰腿 痛不可转者:败酱草、当归各八分 芎藭、芍药、桂心各六分.水二升 煮八合 分二服.忌葱.(《广济方》)
苦地丁与紫花地丁区别
1、目的:从苦地丁中制备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并建立同时测定二者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2、紫花地丁抗菌活性部位追踪。
3、另外,中草药如紫花地丁、穿心莲、猫爪草等均含有强有力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可以起到一定防治艾滋病的作用。
4、川椒、苦地丁等12种中药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5、介绍了紫花地丁植物学特征及栽培要点,阐述了紫花地丁的医疗用途和观赏价值。
6、目的:通过对紫花地丁中总糖提取最佳条件的选择,测定紫花地丁不同部位的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
7、其中,堇菜科紫花地丁、鸢尾科的细叶鸢尾、毛茛科的白头翁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进一步引种栽培。
8、结果表明乳炎清抑菌效果较好,金银花、紫花地丁和蒲公英起主要作用。
9、含人参、银杏、金银花、紫花地丁等多种名贵草本植物精华.
10、本文对紫花地丁的化学成分及分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为紫花地丁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较全面的介绍。
11、方法:用TLC对处方中的咖啡酸、紫花地丁进行定性鉴别。
12、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黄花地丁等
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带根的全草
全国多有分布。
13、另外
感冒清热颗粒还含有葛根、苦地丁等清热解毒的药物
所以也可预防病毒性感冒。
14、民间把蒲公英叫黄花地丁、黄花苗、婆婆丁。
14、lishixinzhi-造句大全
上万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
15、4、可就地取材
采撷蒲公英、紫花地丁、景天三七、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等中草药捣烂外敷。
16、地丁一两、肉桂一两、艾叶五钱、香附子两钱。
17、据说
民间把蒲公英叫黄花地丁、黄花苗、婆婆丁。
18、蒲公英又名黄花苗、婆婆丁、黄花地丁等
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带根全草
它的花粉里含有维生素和亚油酸
枝叶中则含有胆碱、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19、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三七
是近年流行起来的食用野菜。
20、蒲地蓝消炎片是纯中药制剂
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四味中药制成。
21、蒲公英
又称黄花地丁
是亚热带常见的一种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
22、更大的收获是二月蓝、紫花地丁
一直是眼熟
终归不曾问名。
23、旧的财政体系在革命中已经崩溃,东南膏腴之区,皆是创痍遍野,各省亦自顾不暇,其地丁杂税无法应时解集,以济中央之需。
24、筛选出最佳抑菌部位作为注射剂的原料,选择合适溶剂制备紫花地丁注射液。
25、此外
公园近期将引进更多花卉品种
如风铃草、金鸡菊、松果菊、剪秋萝、月见草、鼠尾草、紫花地丁等
以丰富宿根花卉品种。
26、天宝七载(748年)
杨钊建议玄宗把各州县库存的粮食、布帛变卖掉
买成轻货送进京城
各地丁租地税也变买布帛送到京城。
27、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50克
蜂房25克
鱼腥草50克
生半夏20克
柴胡10克
地丁、苡米各、海藻、昆布各30克
大贝、瓜蒌各15克。
28、老山属于山林性绿地性质
土壤瘠薄
水肥条件较差
因此在环境改造中使用了大量的景天科、菊科植物
如蛇莓、连钱草、紫花地丁、二月兰等品种。
29、北京同仁堂的连翘败毒丸正是清热解毒、散风消肿的祛火良药
其主要成分是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大黄、黄连、黄芩、麻黄、防风、赤芍、甘草等19味中药。
30、白鲜皮15克大豆黄卷12克生苡米12克土茯苓12克山栀子6克丹皮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地丁9克木通6克滑石块15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
一、形态不同
紫花地丁是多年生的草本,属于堇菜科、堇菜属的植物,它没有地上茎,高度偏矮一点,高度大约4-14厘米左右,到了果期的时候高度能达到20多厘米。
地丁草是二年生的灰绿色草本植物,它是属于**科、紫堇属的全草,高度较高一些,具有主根,高度大约10-50厘米左右,茎部的基部位置具有分枝,颜色为灰绿色。这两种植物有些相似,但是还是具有较多区别,并且功效不同。
二、叶子区别
紫花地丁的叶子属于基生,下部分的叶子比较的小,形状为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分的叶子比较的长,形状为长圆形、长圆状卵形,长度大约1.5-4厘米左右,宽度大约0.5-1厘米左右,颜色为苍白色或淡绿色。
苦地丁的叶子形状为轮廓卵形,上部分的叶子和下部分的叶子形状一样,叶片的长度约为1.5-3.5厘米左右,颜色为灰绿色。
三、花朵不同
紫花地丁的花朵为中等大,颜色为紫堇色或淡紫色,有时会呈现白色,喉部的位置具有紫色的条纹。
苦地丁的花朵颜色为粉红色至淡紫色,形状比较的平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