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芦根抑菌液价格-裕泽榻渍黄连芦根抑菌液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即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由睑腺开口处进入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眼睑深部的睑板腺而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生于睫毛、毛囊或周围的皮脂腺者,称为外麦粒肿;发生于睑板腺者,称为内麦粒肿。这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预后较好,无损于视力,但反复或多发者,日后可能影响眼睑外观或功能。
麦粒肿中医称其为“针眼”,又称“土疳”、“土疡”。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硬结,推之不移。局限于眼睑部,形如麦粒,痒痛并作,继则红肿热痛加剧,拒按,初起多伴有表证,后期多溃破流脓。
方一芩薄汤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组成黄芩6克,薄荷3克。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明目。
主治内、外麦粒肿。
方解本方中黄芩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之功;薄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效,两药配合,相得益彰。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的抗菌谱较广,薄荷所含薄荷脑能兴奋中枢神经,扩张毛细血管,麻痹末梢神经,两药合用具有消炎、止痒、止痛等作用。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3次服,5日为1疗程。
方二秦皮汤
出处《普济方》
组成秦皮、黄连(去须)、细辛(去苗叶)各60克,黄柏15克,青盐30克。
功用清热燥湿,消肿止痒。
主治内、外麦粒肿。
方解方中秦皮、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解毒,细辛祛风止痛,青盐消肿止痒。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秦皮所含秦皮素、鞣质等能抑制组织胺所致的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另可镇痛、抑菌。细辛有镇痛、抗炎、局部麻醉作用。
用法上药共研末,和匀。每用30克,以水3盏,煎取1盏半,去渣,趁热洗患眼,洗后避风。每日洗3次。
方三解毒汤
出处《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
组成野菊花、蒲公英、地丁草、肿节风各等份。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睑腺炎,红肿疼痛。
方解本方用野菊花、蒲公英、地丁草清热解毒,肿节风散结消肿止痛。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蒲公英含有蒲公英固醇、蒲公英苦素,能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母细胞转化率,能激发机体免疫功能,并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地丁草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金**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用法一般共取80克,加清水1000毫升,煎数沸,先取药汁200毫升,日分2次内服,再将剩余药液倒入碗内,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最后将毛巾浸透,热敷患处。每日1剂,日洗2~3次。
方四四黄膏
出处《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组成大黄、黄柏、黄芩、黄连各等份。
功用清热燥湿,攻积祛瘀。
主治麦粒肿,睑缘局部红肿压痛。
方解方中大黄泻火攻积,黄柏、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所含黄连素有加强白细胞吞噬金**葡萄球菌的功能,黄柏、黄芩亦有较强抑菌作用。
用法将上药制成外用药膏。用75%酒精局部消毒患眼眼睑皮肤后将四黄膏均匀敷于患处,敷药面积为眼睑的大部分,盖敷料固定。次日揭去敷料,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再换药,一般2~3次治愈。
按语此法应由医务人员在医院操作,切勿让患者自行敷药,敷药时药膏不可进入结膜囊内,用此方法时停用其他治疗方法。
方五消炎明目方
出处《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组成食盐15克,明矾10克,冰片3克。
功用清热解毒,消炎明目。
主治热毒上攻型麦粒肿。
方解方中明矾解毒明目,冰片清热消炎。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明矾可从细胞吸收水分,使之脱水收缩,减少腺体分泌,减少炎性渗出而消炎;并可使局部小血管收缩,血液凝固而止血,低浓度可有消炎、收敛、防腐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用法上药置碗内(大碗),捣细,即冲入沸开水一大碗,拌匀,泡化,澄清后装瓶备用。用时将药液加热至沸,先熏患眼,待温凉后用药棉蘸药液洗患眼,每次洗3~5分钟。日洗3次。
方六银蒲解毒汤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
组成金银花、蒲公英各30克,天花粉、黄芩、赤芍、菊花各15克,荆芥穗、白芷、全蝎、甘草各10克。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行血,消肿散结。
主治麦粒肿热毒上攻型,症见胞睑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便秘溲赤,苔黄,脉数。
方解方中黄芩、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菊花、荆芥穗、全蝎疏散风热,通络止痛;赤芍清肝火,散瘀血;天花粉排脓消肿。且本方除口服外,又用药渣煎汤热敷,可使药物直达病所,促使炎症消散,内清外消,获效颇捷。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蒲公英含有蒲公英固醇、蒲公英苦素,能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母细胞转化率,能激发机体免疫功能,并对细菌、真菌有抑制作用。金银花可抗炎、解热、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
用法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泡1小时后,煎至400毫升,每日服1剂。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滤出药液,分2次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湿热敷患眼(重复使用时需再加热)。
方七银翘散
出处《温病条辨》
组成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薄荷6克(后入)、淡豆豉9克、荆芥穗12克、牛蒡子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淡竹叶12克、芦根12克。
功用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主治风热客睑型针眼,症见病初起,胞睑局部微红肿痒痛。
方解方中薄荷、豆豉、荆芥、桔梗、牛蒡子疏风解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配竹叶、芦根、甘草以助清热。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金银花、连翘均具有抗炎、解热、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薄荷所含薄荷醇作用于皮肤或黏膜的神经末梢,血管收缩,局部产生清凉感,同时麻痹神经末梢,发挥消炎、止痛、止痒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方八仙方活命饮
出处《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金银花15克、天花粉3克、防风10克、白芷12克、陈皮6克、赤芍12克、归尾9克、乳香6克、没药6克、皂角6克、穿山甲6克、贝母9克、甘草3克。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热毒壅盛型针眼,症见胞睑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
方解方中金银花、天花粉、甘草清热解毒,消赤退肿;防风、白芷疏散风热,使蕴结之热毒从外消散;配陈皮利气化滞,赤芍、归尾、乳香、没药活血消滞止痛;贝母散结;皂角、穿山甲以消肿攻坚。
药理金银花具有抗炎、解热、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赤芍对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方九竹叶石膏汤
出处《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组成石膏30克,黄连、黄芩、栀子、竹叶、赤芍各9克,白术、扁豆各10克,升麻、生甘草各6克。
功用清热泻火,解毒消肿。
主治脾胃伏热型麦粒肿。
方解方中石膏、竹叶、黄连、黄芩、栀子清热泻火生津,赤芍活血散瘀消肿,白术、扁豆健运脾胃,升麻引药上行。
药理石膏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有消炎、抗水肿作用,煅制后能收敛黏膜、皮肤等组织,减少分泌。方中所用栀子、黄连、黄芩对金**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十生斛花粉汤
出处《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组成生地黄、天花粉、夏枯草各15克,石斛、连翘、金银花、黄芩、黄柏、焦白术、白扁豆、党参各10克,枳壳6克。
功用养阴清热,益气明目。
主治脾胃内热未清,气血虚弱,余邪未净,热毒蕴伏所致的复发性麦粒肿。
方解方中生地黄、天花粉养阴清热,石斛、连翘、金银花、黄芩、黄柏清热解毒,焦白术、白扁豆、党参益气,枳壳行气。全方以清热解毒,养阴益气,祛风散结为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所含黄连素有加强白细胞吞噬金**葡萄球菌的功能,黄柏亦有较强抑菌作用。天花粉对多种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方十一二子明目汤
出处《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组成决明子、青葙子、牡丹皮、夏枯草各15克,桑叶、谷精草、淡竹叶各9克,菊花、赤芍、刺蒺藜各12克,生地黄、赤小豆各24克,生石膏30克,薄荷3克,番泻叶、生甘草各3克。
功用清肝泻脾,祛风明目。
主治急性睑腺炎。
方解方中决明子、青葙子、夏枯草、谷精草、菊花清肝泻火明目,桑叶、淡竹叶、生石膏、薄荷疏风清热,牡丹皮、赤芍、刺蒺藜凉血活血散结,番泻叶泻脾胃积热。本方诸药协同清肝泻脾,凉血活血,祛风明目,解毒散结。
药理决明子醇浸液有抑制细菌的作用,菊花对金**葡萄球菌有明显杀灭作用,赤芍对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用法以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熬半小时,成人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煎至300毫升顿服。小儿每日1剂,水煎2次,共煎取汁200毫升,分2次服,每次服100毫升。
方十二和血蒸剂
出处《眼科外用中药与临床》
组成桑叶9克,明矾、石斛、食盐、山龙胆各3克。
功用疏风散热,养阴燥湿,消肿止痛。
主治麦粒肿初期,胞睑肿胀明显者。
方解方中桑叶疏风散热,明矾燥湿消肿止痛,石斛养阴清热。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叶对伤寒杆菌有强大抑制作用,也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明矾可从细胞吸收水分,使之脱水收缩,减少腺体分泌,减少炎性渗出而消炎;低浓度可有消炎、收敛、防腐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用法上药加水400毫升,煎数沸,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熏眼、洗目。每日熏洗1~2次。
红紫苏的功效与作用
妊娠呕吐是妊娠早期征象之一,多发生在怀孕2~3个月期间,轻者即妊娠反应,出现食欲减退、择食、清晨恶心及轻度呕吐等现象,一般在3~4周后即自行消失,对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不需特殊治疗。少数妇女反应严重,呈持续性呕吐,甚至不能进食、进水、伴有上腹饮闷不适,头晕乏力或喜食酸咸之物等,这时称妊娠呕吐。本病多见于精神过度紧张,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的年轻初孕妇。另外,胃酸降低,胃肠道蠕动减弱,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多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等,与妊娠呕吐也有一定关系。
中医称之为“恶阻”、“子病”、“病儿”、“阻病”等。其主要由于胎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治疗大法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并应注意饮食和情志的调节,用药宜忌升散之品。
方一香砂六君子汤
出处《名医方论》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砂仁各12克,甘草6克,陈皮、木香各15克,半夏、生姜各9克,大枣2枚。
功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主治胃虚型妊娠呕吐。妊娠早期,恶心呕吐,突出食物,甚则食入即吐,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头晕体倦,怠惰思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方解方中参、术、苓、草、大枣健脾养胃,益气和中;生姜、半夏降逆止呕;砂仁、木香、陈皮理气和中。全方补脾胃、降逆气,使呕吐得止。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具有抗溃疡、保肝、利胆、抗炎、解热、抗菌、镇痛、镇吐作用。
用法水煎服。
方二加味温胆汤
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陈皮、半夏(制)、茯苓各3克,甘草(炙)1.5克,枳实、竹茹、黄芩各3克,黄连2.4克,麦冬6克,芦根3克。
功用健肝和胃,降逆止呕。
主治肝热型妊娠呕吐。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满闷,嗳气叹息,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躁,脉弦滑数。
方解方中黄芪、黄连、竹茹清肝热,除烦止呕;枳实、陈皮宽胸和胃,调气降逆;生姜、半夏、茯苓除湿化痰,降逆止呕;麦冬、芦根养阴清热,除烦止呕,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有抗菌、利胆、抗炎等作用。黄芩有解热、降压、镇静、利胆、抑菌等作用。芦根有解热、镇静、镇痛、抗氧化及雌激素样作用,所含苜蓿素对肠管有松弛作用。
用法水煎服。
方三青竹茹汤
出处《济阴纲目》
组成鲜竹茹、橘皮、白茯苓、半夏各12克,生姜9克。
功用化痰除湿,降逆止呕。
主治痰滞型妊娠呕吐。妊娠早期,呕吐痰涎,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口中淡腻,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方解方中半夏、陈皮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竹茹除烦止呕;茯苓、生姜健脾和胃,渗湿止呕。共收除湿化痰,降逆止呕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具有抗溃疡、保肝、利胆、抗炎、解热、抗菌、镇痛、镇吐作用。
用法水煎服。
方四恶阻停胶囊
出处《中国妇科秘方全书》
组成苏梗20克,姜竹茹20克,砂仁12克,黄连12克。
功用化湿行气,降逆止呕。
主治妊娠剧吐。
方解方中苏梗行气宽中,竹茹除烦止呕,砂仁行气温中,黄连清热燥湿。共奏化湿行气,降逆止呕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有抗菌、利胆、抑制胃液分泌等作用。砂仁煎剂可增强胃的功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肠道运动,排出消化管内的积气。苏梗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的作用。
用法共为细末,装空心胶囊。于每餐后及晚睡前服,每次服用3克,连服7日。
方五益气养阴汤
出处《中国妇科秘方全书》
组成沙参、麦冬、太子参、石斛、玉竹各20克,白术、砂仁、甘草各6克,生姜适量(捣汁兑服)。
功用益气养阴,降逆止呕。
主治妊娠恶阻重症。
方解方中沙参、麦冬、太子参、石斛、玉竹养阴清热,白术、砂仁行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益气养阴,降逆止呕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沙参有提高细胞免疫,祛痰及杀菌作用。石斛能促进胃液的分泌而助消化,使其蠕动亢进而通便,有一定镇痛解热作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采用少量频饮法,以防药入而吐。
方六验方
出处《中国妇科秘方全书》
组成香附30克,藿香15克,甘草10克。
功用理气止呕。
主治妊娠剧吐。
方解方中藿香化湿止呕,香附理气,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理气止呕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藿香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对胃肠有解痉作用。
用法共研为细末,每次服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
方七半夏茯苓汤
出处《中国妇科秘方全书》
组成半夏12克,生姜、云苓、厚朴、苍术、陈皮、猪苓、泽泻、竹茹、白术各10克,桔梗6克,生赭石30克。
功用行气利水,降逆止呕。
主治用于治疗较重的早孕反应,恶心呕吐之症。
方解方中半夏、生赭石降逆止呕,云苓、猪苓、泽泻健脾利水,厚朴、陈皮、桔梗理气健脾,苍术燥湿健脾,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生姜温中止呕。共奏行气利水,降逆止呕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具有抗溃疡、保肝、利胆、抗炎、解热、抗菌、镇痛、镇吐作用。生赭石对肠管有兴奋作用,可使肠蠕动亢进。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5剂。
按语生赭石打碎先煎。
方八姜夏茯苓汤
出处《中国妇科秘方全书》
组成制半夏、茯苓各20克,生姜15克。
功用降逆止呕,健脾和胃。
主治主治妊娠早中期恶心呕吐。
方解方中半夏降逆止呕,生姜生姜温中止呕,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共奏降逆止呕,健脾和胃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具有抗溃疡、保肝、利胆、抗炎、解热、抗菌、镇痛、镇吐作用。
用法先用冷水约400ml将药物浸泡1小时,再用水煎40分钟左右,煎取约150毫升药液,每剂药分2~4次服,1天服完。
按语加减法:脾胃虚弱加党参2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痰湿阻滞加陈皮5克;脾胃不和加黄连、竹茹各10克,紫苏叶5克;气阴两虚去茯苓,加入参10克,麦冬15克,乌梅6克。
方九安神平冲汤
出处《中国妇科秘方全书》
组成丹参12克,赤芍、半夏、白术各10克,红花、降香各6克,黑枣仁、珍珠母各30克。
功用活血安神,平冲止呕。
主治主治妊娠剧吐。
方解方中丹参、赤芍、红花活血养阴,半夏降逆止呕,白术健脾益气,降香理气化瘀止血,黑枣仁养心安神,珍珠母安神定惊。共奏活血安神,平冲止呕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酸枣仁皂苷、黄酮苷、水及醇提取物分别具有镇静催眠及抗心律失常作用。珍珠粉可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并对戊巴比妥的中枢抑制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用法1日1剂,水煎频服。
按语珍珠母打碎先煎。
方十安冲降逆汤
出处《中国妇科秘方全书》
组成乌梅20克,炒苏子、枇杷叶、炒杜仲、川断、半夏、砂仁各10克,生姜3片。
功用安冲柔肝,理气和胃,止呕。
主治主治重症恶阻。
方解方中乌梅生津止渴,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枇杷叶降逆止呕,杜仲、川断补肝肾,半夏、砂仁理气降逆止呕,生姜温中止呕。共奏安冲柔肝,理气和胃,止呕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具有抗溃疡、保肝、利胆、抗炎、解热、抗菌、镇痛、镇吐作用。枇杷叶有镇咳、平喘、抗炎作用。续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
用法1日1剂,水煎频服。
按语腹痛者加炒白芍15克,炒白术12克;脾胃气虚者加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吴茱萸10克;胃热者加黄连、苏梗各10克。
方十一健脾和胃汤
出处《中国妇科秘方全书》
组成党参、麦冬、茯苓、山药各10克,白术、陈皮、竹茹各6克,红枣5枚。
功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主治主治妊娠恶阻。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红枣、陈皮健脾益气,麦冬养阴生津,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共奏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药对实验大鼠脾虚模型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离体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
用法1日1剂,水煎频服。
方十二抑肝和胃饮
出处《中国妇科秘方全书》
组成苏叶5克,黄连4克,竹茹、陈皮、法夏各10克。
功用抑肝和胃。
主治主治妊娠恶阻。
方解方中苏叶行气宽中,黄连清热燥湿,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陈皮理气健脾,半夏降逆止呕。共奏抑肝和胃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苏叶煎剂有缓和解热作用,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的作用。
用法1日1剂,水煎小量频服。
按语阴津亏虚者加麦冬、石斛、沙参、芦根;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藿香;痰湿偏盛者加茯苓、白术、砂仁、木香;肝气郁结头晕胁胀者加钩藤、菊花、合欢皮、绿萼梅;胎漏下血者加川断、桑寄生、菟丝子、苎麻根、地榆炭。
哪些中药材治牙龈出血?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红紫苏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红紫苏的功效与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紫苏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什么2、紫苏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3、紫苏的功效作用与栽培技术紫苏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什么人们在烹调的时候,总爱加上一点紫苏,这里面有紫苏气味芬芳的缘故,也和紫苏的功效与作用息息相关。
可是人们对于紫苏的功效与作用却知之甚少从而有所忽略,这实属不该,要知道,紫苏要是应用得好,那可胜过不少良药哦。
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紫苏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很多,却不为人知,导致了其只能默默地在人们的餐桌上充当一个配角的角色,其实,除了这个身份之外,紫苏还有着更高贵的角色。
1、紫苏可以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
2、紫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作用,可以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3、紫苏具有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可以缓解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的症状。
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
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又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4、由于紫苏具有发汗和松弛的效果,当患上风寒感冒、咳嗽、疼痛时,喝上一杯暖乎乎的紫苏茶能有效缓解症状;当感到有压力、身心疲惫时,冲泡一杯紫苏茶,它特殊的香味能让人轻松、镇静。
这种特殊的香味其实来源于紫苏醛,它与紫苏油都有补充血液营养、提高血糖含量的作用,可以减轻贫血,让身体恢复活力。
5、此外,紫苏还能减轻胸腹胀满的症状,亦能治疗牙周炎、抑制花粉过敏症。
紫苏的营养价值
紫苏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甚广,可是大部分是作为食用的,例如日本人大多把紫苏用于料理中,特别在吃生鱼片的时候;中国人用紫苏烹制各种菜肴,常佐鱼蟹食用,特别是炒田螺的时候,而在中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韩国人用紫苏制作泡菜。
基本上在全世界的韩国货商店中都有紫苏泡菜罐头销售,在这种罐头中,每两片紫苏叶包裹着一个红辣椒;越南人用在炖菜和煮菜中加入紫苏,或者将紫苏摆放在越南米粉上作为装饰可见紫苏的营养价值有多高,受到多少人的善用了。
除去以上的用处之外,紫苏全身都是宝。
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新鲜的紫苏叶可用来制作沙拉。
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可用作肉类食品的调料,也用来制作紫苏芝麻盐。
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紫苏全身都是宝,难怪人们总在自己伸手可及的地方种上一两棵,方便自己随手可以摘到了。
紫苏食谱做法
民间关于紫苏的食谱有很多,这里给介绍一部分具有食疗作用的食谱,平日里多吃,身体也会倍儿棒哦。
紫苏叶的吃法很多,大家可以参考下以下的吃法。
一、紫苏叶炖蛋(解表散寒):取50克紫苏叶煎水,鸡蛋2个打匀,准备适量生姜末或者生姜丝,等煎剂冷却后将蛋液、姜丝倒入,充分搅匀,放入蒸锅蒸炖。
炖之前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油、盐调味。
二、紫苏生姜红枣茶
需要准备原料
鲜紫苏叶10克,生姜3块,红枣15克,先将红枣放在清水里洗净,然后去掉枣核,再把姜切成片。
制作方法
第一步:将鲜紫苏叶切成丝、姜片、红枣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砂锅里用大火煮,锅开以后改用文火炖30分钟。
第二步:30分钟之后,要将紫苏叶、红枣和姜片都捞出来,然后再把枣挑出来放回锅里继续用文火煮15分钟,15分种之后,汤就做好了。
主要功用
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气的作用。
三、紫苏炒田螺
材料:田螺、紫苏叶、沙茶酱、蒜蓉、豆豉、精盐。
制法:放油烧开,把蒜蓉、紫苏叶、沙茶酱、豆豉等倒入锅中,爆香。
加入田螺不停地炒,放适量滚水,用精盐调味,炒至熟透。
勾芡并浇上熟油即可。
特点:防治感冒。
四、紫苏泡菜
材料:30片鲜的青紫苏叶,泡菜、辣椒粉、蒜泥、盐和糖适量。
制法:把泡菜及所有调料置于盘中,把紫苏交叉放在泡菜上;然后在叶子上面再盖一层泡菜及调料;腌一夜,味道就进去了。
特点:这是一道可口的佐餐小菜,适于冬季经常体寒、食欲不振的人。
泡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能补充体力的营养物质,缓解疲劳的效果不错。
猜你喜欢:
1.紫苏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2.紫苏的营养价值及食用功效
3.白紫苏的食用功效
4.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5.孕妇吃紫苏有什么好处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紫苏,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近些年来,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收藏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
那么,你知道紫苏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吗?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
1.解表散寒
紫苏辛散性温,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2.行气和胃
紫苏味辛能行,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可用于治疗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逆。
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
3.理气安胎
紫苏辛则能行,兼有理气安胎的功效,常配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治疗妊娠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症。
4.解鱼蟹毒
紫苏辛温,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
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
5.抑菌消炎
紫苏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而紫苏油对自然污染的霉菌有明显的抑制力,其对霉菌的抑制力明显优于尼泊金乙酸,且具有用量少、安全、不受PH值因素影响的特点。
紫苏的营养价值
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具有低糖、高纤维、高胡萝小时素、高矿质元素等。
在嫩叶中,抗衰老素SOD在每毫克苏叶中含量高达106.2微克。
紫苏种子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
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占25%,内含18种氨基酸,其中赖安酸、蛋氨酸的含量均高于高蛋白植物籽粒苋。
此外还有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缁醇、磷脂等。
紫苏的功效作用与栽培技术一、紫苏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又名红苏、香苏,具有散寒解表、理气宽胸、安肺润肠之功效,是卫生部首批颁布的食药兼用的60种物质之一。
1、抑菌作用: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
紫苏叶浸膏对6种真菌琼脂培养物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00-1600mg/ml;浸膏中的紫苏醛起主要抑菌作用。
2、解热作用:用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g/kg经口服伤寒混合菌苗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
3、升血糖作用:紫苏油0.35ml/kg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制成肟(Oxime)后,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
4、对血凝的作用:紫苏水提液对家兔耳表静脉注射,可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说明紫苏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而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并不明显。
5、促进肠蠕动:从紫苏叶中分离出的Perillaketone,对大鼠有促进肠蠕动作用,使肠内物质运动加速,这是由于Perillketone对肠扩约肌有刺激作用。
6、镇静作用:从紫苏叶中分离出的紫苏醛、Stigmasterol、Dillapiole均有镇静作用,可延长苯巴比妥减少的大鼠的睡眠时间,其中Dillapiole的半数有效量=1.57mg/kg。
紫苏水煎剂1:2O浓度,对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
二、紫苏的栽培技术
在欧美、东南亚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现已将紫苏叶作为时尚蔬菜和医药保健品原料。
其根、茎、叶、种子均可入药,嫩枝嫩叶具有特异芳香,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是一种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种特种蔬菜的普遍开发利用,紫苏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土壤选择
紫苏对气候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种土壤都可栽培,但以pH值6~6.5、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为好,在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长良好。
2、播种育苗
可选种日本的食叶紫苏或国内的大叶紫苏品种。
苗床土壤要求选通透性好、不易板结、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667平方米(1亩)大田需要50平方米左右的苗床。
667平方米苗床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饼肥80公斤,将肥料耕翻入土、晒垡10天后,像胡麻高产栽培技术中提到的一样,再施复合肥5公斤、尿素2公斤作基肥,肥土混匀耕细整平后做苗床,床高15厘米、宽1.3~1.5米。
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播种,新种子要放在3℃的低温下处理5天,并用浓度为100毫升/公斤的赤霉素溶液处理。
播种前在床面喷33{bf}除草通300倍液除草,喷药后4天再播种。
每667平方米苗床需种子600克左右,将种子撒匀后覆细土,以看不见种子为准,上面再均匀撒些稻草,浇足水,上盖地膜和小拱棚,7~10天后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揭膜。
育苗期间施稀薄人粪尿2~3次。
1片叶时开始间苗,一般间苗3次,定苗株行距3厘米×3厘米。
为了防止幼苗徒长和土壤湿度过大,需经常揭膜换气。
苗龄45天左右即可移栽。
3、定植
在定植前10~15天,对大田土壤进行深翻,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粪肥500公斤、复合肥100公斤。
一般畦面宽1米,畦沟宽、深各30厘米。
4月中下旬秧苗3~4片真叶时定植,每畦栽6行,株行距为15厘米×15厘米,每穴栽1株,每667平方米栽1.7万株,栽后及时浇水。
为了避免杂草和地下害虫危害幼苗,可在定植前2~3天用72{bf}都尔乳剂喷洒土表,并用70{bf}晶体敌百虫500倍液拌糠麸撒在畦面诱杀。
4、田间管理
(1)摘叶打杈:定植后20~25天,对已长成5茎节的植株,应将茎部4茎节以下的叶片和枝杈全部摘除,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摘初茬叶1周后,当第5茎叶的叶片横茎宽10厘米以上时,即可开始摘叶。
每次采摘2对叶片,并将上部茎节上发生的腋芽从茎部抹去。
5月下旬为采叶高峰期,一直可持续到8月上旬,每隔3~4天就可采叶1次。
9月初植株开始长花序,这时对留叶不留种的可保留3对叶片摘心打杈,使其达到成品叶标准。
一般每株紫苏可摘叶40片左右,每667平方米可摘鲜叶2000公斤左右。
(2)肥水管理:进入采叶高峰期后,应适当灌水保湿,并追施速效氮肥。
为加速叶片生长,一般667平方米施尿素15公斤。
为了提高叶片质量,可每隔半月在根际追肥1次,每次667平方米施人粪尿2500公斤。
每月叶面喷施1次0.5{bf}的尿素液。
(3)病虫害防治:紫苏的害虫有叶螨、蚜虫、青虫等,可用速灭杀丁1500倍液或80{bf}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可用50{bf}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喷洒防治。
5、及时采收
紫苏产品的采收依其不同用途与要求标准而定。
作为菜用的嫩茎叶,可随时采收;作为出口产品,则一般在5月下旬或6月初开始采收,一直采收至9月上旬,每株可分期采收20~23对合格产品,腌渍后单株产品达120克左右。
出口产品要求的标准是:叶片中间最宽处达到12厘米以上,无缺损,无洞眼,无病斑。
红紫苏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红紫苏的功效与作用、红紫苏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清热下火的中药配方?
牙龈出血,多由胃热或阴虚引起。由胃热引起者,轻症无明显不适,牙龈轻度红肿,仅在刷牙时容易出血,色鲜红,量不多,宜煎服生地黄、莲翘各15克,鲜茅根、鲜芦根、鲜荷叶各30克。胃热较重者,牙龈渗血量多,牙龈红肿疼痛,伴有口苦而渴、大便结、小便黄等,可煎服生石膏、生地黄、连翘各15克,黄连、升麻、当归各6克,仙鹤草、鲜茅根各30克。
在服用上述清胃凉血药的同时,经常吃点鲜枣,喝些绿豆汤,在暑天用西瓜皮煎汤代茶饮,都有助于减轻出血。
由阴虚引起者,牙龈渗血时发时止,牙龈微微红肿,伴有心烦、手足心热、咽干舌燥、腰酸胀等,宜用滋阴泻火的方药:1、知柏地黄丸;2、二至丸;3、知母、黄柏、丹皮、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各10克,熟地黄、旱莲草、女贞子、仙鹤草各15克煎服。?
凉茶配方
1 小菊花 8-10朵,西洋参 6-8薄片,甘草 2-4片,枸杞 6-8颗,山楂 1-2片,莲子芯 3-4根,冰糖或蜂蜜 若干。
2西瓜皮凉茶:
可将外皮绿色的那一层利用起来,洗净后切碎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有去暑利尿解毒之功。
3薄荷凉茶:
取薄荷叶、甘草各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钟后,放入白糖搅匀。常饮此凉茶可提神醒脑。
4陈皮茶:
将干橘子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入,盖上杯盖焖10分钟左右,然后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凉后,放入冰箱中冰镇一下更好。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5桑菊茶:
将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渣叶,加入少量白糖即成,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
6荷叶凉茶:
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可防暑降温。
7 香兰凉茶:
配方比例 藿香9克、佩兰9克、茶叶6克
制作方法 藿香9克、佩兰9克洗净,和茶叶6克一起放茶壶中,用500毫升开水冲溶,上盖闷5分钟,加入冰块
冷却待饮。 功效 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8外感凉茶:
适合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痰黄,舌苔黄等。组方:银花15克,板兰根15克,土牛膝15克,岗梅根30克,桔梗10克,连翘15克,淡竹叶10克,鱼腥草30克,薄荷5克。
9清热去湿茶:
适合用于肠胃湿热证: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胀或痛,口臭,口腔溃疡,牙肉肿痛,或有湿疹,皮肤瘙痒,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组方:银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栀子15克,绵茵陈15克,扁豆30克,枳壳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
10清肝明目茶
:适合用于肝胆湿热证:头胀痛,烦躁易怒,眼屎多,口苦,眼睛红或痒或流泪,睡眠差,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组方:夏枯草15克,桑叶10克,野菊花15克,山栀子15克,绵茵陈15克,溪黄草15克,车前子10克,黄芩10克。
11小儿凉茶:
适合用于小儿心肝火旺证:出现烦躁易怒,睡眠差,胃口不好,大便硬,口臭,口腔溃疡,眼屎多等。
组方:连翘8克,淡竹叶5克,灯芯花5扎,山楂8克,银花8克,芦根8克,火炭母8克,山栀子8克,淮山10克,麦冬8克。
(注意:上述凉茶服用方法:一日一剂一人量,症状好转即减量或停用,转为食物调理。)
12淡盐凉茶:
开水500毫升冲泡绿茶5克,食盐2克,晾凉待饮。除了可以止渴解热除烦,治头晕恶心,常饮用绿茶还可以消除疲劳
养颜美容,平静心情。
13乌梅凉茶:
乌梅是蔷薇科梅的干燥成熟果实,经文火炕焙成黑色,故称乌梅,有收敛生津,清暑解渴的作用,也可以促进消化。
14银甘凉茶:
由金银花和甘草二味泡茶,金银花是忍冬植物忍冬的花蕾,有清热解毒并有抑菌作用,每日5—15克。甘草是豆科植
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急慢性咽喉炎,皮肤易生疖痱者,甚为适宜。
15玉米须茶:
取玉米须20克,洗净用沸水浸泡后饮用,有通便利尿之功效。
16瓜皮凉茶:
将西瓜薄皮洗净切碎块,放适量水煮半小时,去渣取汁,加少量白糖搅匀。去暑利尿解毒。
17绿豆汤:
不仅能有效预防中暑,而且能使身体增加多种营养,可谓一举多得,而且喝绿豆汤不用担心会出现冷饮伤身的现象,绿豆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可解百毒,维持肌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19果汁红茶:
锅中加水750毫升,加热至沸入红茶40克,微沸5分钟,离火去茶叶,晾凉后入冰箱。饮用时在杯中倒入红茶40毫升,放少许柠檬汁、橘汁、白砂糖,加冰水150毫升,滴入少许白兰地酒,放橘子一瓣,碎冰少许,即可美容也可以去火,爱美的双鱼MM不妨一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