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抑菌膏多少钱一盒-黄连抑菌液成份与主治
三精 双黄连口服液¥12.80 双黄连口服液临床多用于风热热毒病毒到导致的咽痛咳嗽发热等风热症状,风寒感冒就不适宜服用的,一般没有疗程,只要是症状消失就可以坚持巩固一两天即可停药 。那么双黄连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有什么,药理作用是怎么样的? 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及连翘经提取精制而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功效,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病毒性肺炎等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疗效。其药理作用如下: 1.双黄连口服液主要有抑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双黄连口服液对多种病菌抑制作用,如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葡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抑制病毒作用有流感病毒甲、乙型、上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还具有消炎、解热、镇痛作用。还具有提高细胞免疫作用,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多种免疫功能。此外还具有解热和消炎作用。 那么从哪里购买比较好呢?在此建议你选择国家认证的品牌和品牌官方指定卖家(厂家直销卖家)-康爱多药店。 康爱多有专门的药师可以给你购买双黄连口服液的意见,提醒你如何预防不良反应和正确的使用药物。 康爱多药店是一家以B2C医药电子商务为主要发展业务的医药零售企业,药店产品齐全,功效好,价格优惠,并且有专家在线提供药品相关咨询服务。
牙周炎的不同症状怎样选择药方?
双黄连的常见剂型:口服液、颗粒、胶囊剂、片剂、栓剂。
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见上述症状。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连续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除了以上剂型,还有注射剂(冻干)、滴眼剂。
注射剂与以上剂型功效类似,双黄连注射剂已有报道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高热、寒战等不良反应,使用时应注意。滴眼剂的功能是驱风清热,解毒退翳。
用于风邪热毒型单纯疱疹病毒性树枝状角膜炎。双黄连口服液等制剂具有解热和消炎作用;另经体外试验说明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效应。
扩展资料
1、金银花、连翘、黄芩均能清热解毒,均可归肺经,对肺热、肺痈有治疗作用,但是因为药性寒凉,脾胃虚寒者均不宜服用。
2、功效及主治病证:
金银花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治病证(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2)痈疮疖肿,肠痈,肺痈,乳痈。(3)热毒泻痢。
连翘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主治病证(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2)痈肿疮毒,乳痈,肺痈,瘰疬痰核。(3)热淋涩痛。
黄芩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病证(1)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疹。(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毒痈肿。(3)血热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4)胎热胎动不安。
3、主要化学成分
绿原酸、异绿原酸(有机酸类)为金银花中的主要成分,
黄芩苷(黄酮类)为黄芩的主要成分,
连翘苷、连翘酯苷(木脂素类)为连翘的主要成分。
4、主要药理作用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炎、解热、降血脂、利胆、保肝、兴奋子宫、抗早孕、抗艾滋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黄芩的药理作用: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促进细胞免疫、抗过敏、降血脂、护肝、利胆、利尿、镇静、降血压、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抗氧化及抗肿瘤等作用。
连翘的药理作用: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肿瘤、调节免疫、抗氧化等作用。
温馨提示:此药是有抗病毒的作用,但是不表示双黄连口服液等制剂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讲究对证用药,请不要盲目服用,作为复方制剂还有可能会引起过敏,又因其为寒性还可能会引起腹泻等,切不要盲从。
百度百科-双黄连注射液
中药黄连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如牙垢、牙石、嵌塞的食物、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因素的刺激,牙龈受到损害,加上细菌的作用,使牙周膜破环;维生素C的吸收、利用障碍;维生素D缺乏及各种因素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下降,皆可引发牙周炎。牙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早期,牙龈发痒、不适、口臭,继之牙龈红肿、松软,容易出血,疼痛,反复发作。日久牙龈与牙根部的牙周膜被破坏,形成一个袋子,叫牙周袋,袋内常有脓液溢出,炎症继续扩大,可成为牙周脓肿,病情加重,局部疼痛、肿胀,初为硬性,后变为软性,有波动感,可自行穿破,流出脓液,出脓后,疼痛可减轻,或反复发作。
方一干葛防风汤
出处《症因脉治》
组成干葛、防风、石膏各10克,甘草3克。
功用疏风清热止痛。
主治治疗外感风热而致牙宣等。
方解干葛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防风疏风清热止痛;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药理葛根有解热、扩张皮肤血管、镇静、抗过敏、抗缺氧及降血压等作用。防风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抗菌作用。石膏解热、抗炎、镇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葛根白虎汤
出处《医醇剩义》
组成葛根6克,石膏15克,花粉9克,石斛9克,连翘4.5克,薄荷3克,防风3克,桔梗3克,淡竹叶20张,白茅根15克。
功用清胃泻火。
主治治疗阳明火热上灼口齿,而生牙痛、口疮,牙宣等症。
方解本方中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气分,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知母苦寒,滋阴降火;连翘、薄荷清热解毒,利咽;淡竹叶清心火;花粉生津止渴,白茅根凉血止血;炙甘草、粳米,有健脾益胃,防止寒凉伤中。
药理石膏有解热、抗炎、镇痛作用;以上诸药均有解热镇痛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清胃散
出处《脾胃论》
组成生地黄、当归身各0.9克,牡丹皮1.5克,黄连1.8克,升麻3克。
功用清胃泻火,凉血消肿。
主治治疗胃中积热,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部,满面发热,其齿喜寒恶热;或牙龈红肿,溃烂出血,或唇口腮颊肿痛,口气臭热,舌上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现用于牙宣,口疮,重舌,唇风等属于胃火上炎所致者。
方解本方以黄连苦寒泻火,清胃中积热。生地黄,牡丹皮滋阴凉血清热;当归养血和血;升麻散火解毒,兼为阳明引经之药。五药配合,共奏清胃泻火,凉血消肿之功。
药理《中华口腔科杂志》对大鼠进行抗炎,免疫及毒性的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对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且毒性较小。
用法上药为细末。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冷服。每日1剂。
方四白虎汤
出处《伤寒论》
组成知母18克,石膏30~45克,炙甘草6克,粳米18克。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治疗阳明热盛,见身热有汗,烦渴,牙痛、牙周肿痛、口疮等症。
方解方中石膏辛甘大寒,生津止渴,清解气分高热为君;知母苦寒质润,助石膏清热且能养阴生津为臣;甘草、粳米益气生津,养胃和中,防止寒凉伤中,共为佐使。四味合用,共收清热生津之功。
药理本方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在1、3、6小时均有显著提高,能提高血清溶菌酶的含量;能促使淋巴细胞转化,本方对再次抗体形成有促进作用。
用法上药以水1升,煮米、煎药得汤200毫升,分3次温服。每日1剂。
方五泻心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10克,黄连、黄芩各5克。
功用泻火解毒,燥湿泄热。
主治治疗三焦积热,邪火上升。而致牙齿疼痛、牙龈红肿、舌肿或痛,或口疮等症。
方解本方以黄苓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故对三焦积热之证尤为适用。凡牙痛、口疮等症,伴发热、大便秘结者用之较为有效。
药理黄芩、黄连除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外,黄芩对肠道抗过敏明显,有镇静作用,黄连还具有健胃作用;大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菌、抗病毒、泻下、保肝利胆,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止血、利尿等。
用法上药以水800毫升,煮炖250毫升,顿服。每日1剂。
按语因药物黄寒之性较强,故中病即止,不可多服。
方六泻黄散
出处《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藿香叶20克,山栀3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
功用泻脾胃伏火。
主治治疗脾胃伏火循经上炎,而致牙龈肿胀、牙齿疼痛诸症。
方解方中石膏、山栀泻脾胃积热为君;防风疏散脾经伏火为臣;藿香叶芳香醒脾为佐;甘草泻火和中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脾胃伏火之功。
药理藿香有解痉、镇痛作用;石膏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栀子有利胆、镇静、降血压、抗菌、抑制平滑肌作用。
用法上药锉碎,用酒、蜜微炒香。每次取3~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汤汁,每日2次。
方七黄连上清丸
出处《饲鹤亭集方》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山栀各240克,大黄360克,连翘、姜黄各180克,玄参、薄荷、归尾、菊花各120克,葛根、川芎、桔梗、天花粉各60克,甘草6克。
功用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主治治疗心牌积热上冲,口齿受灼而见牙痛、龈肿、口舌生疮等症。
方解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栀子、大黄清热凉血解毒并可引热毒从二便而出,共为君药。连翘、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防风、薄荷疏散风热,共为臣药。佐以桔梗清热利咽排脓,载药上行。玄参、葛根、天花粉养阴生津,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散风清热,泻火止痛,上通下行,使火热随之而解。
药理经研究表明:本方主要有抗菌、抗炎、解热、通便作用。该方在体外对大肠杆肠,金**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该方对大鼠发热和家兔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
用法上药研细末,以蜜为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
按语忌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孕妇忌服。老年、体弱、大便溏薄者慎用。
方八薄荷连翘汤
出处《中医喉科学讲义》
组成金银花30克,连翘、生地黄各15克,牛蒡子、知母各9克,鲜竹叶6克,薄荷、绿豆衣各3克。
功用疏风祛邪,清热解毒。
主治治疗牙龈肿痛,腮肿而热,口渴舌红,脉浮数。
方解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牛蒡子、薄荷清热利咽;生地黄凉血,养阴生津;知母、竹叶清热泄火;绿豆衣解毒利咽。
药理银花、连翘、薄荷有消炎、抗病毒、解热作用;生地黄具有抑制真菌,利尿,利肝胆作用;牛蒡子具有抗致病菌和皮肤真菌的作用,对人体结核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挥发油少量内服有发汗解热及兴奋中枢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
按语引冰玉堂验方。
方九清胃汤
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石膏(煅)12克,黄芩、生地黄各3克,牡丹皮4.5克,黄连、升麻各3克。
功用清胃泻火。
主治治疗胃经实热之牙衄,血出如涌,口臭而牙不动。
方解方中黄连苦寒泻火为君,以清胃中积热;生地黄凉血滋阴,牡丹皮清热凉血,共为臣药;佐以当归,养血和血,以助消肿止痛;然虑其胃中积热郁火,难以直接奏功,故配以升麻散火解毒,并兼作阳明引经使药。诸药配伍,共奏清胃凉血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体外试验对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萄球菌皆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黄连可使金**葡萄球菌溶血酶及血浆蛋白凝固酶的效价降低;牡丹皮具有镇静、催眠、镇痛作用,对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升麻、有抗菌作用,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抑制作用;生地黄有抗感染作用。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每日1剂。
方十玉液煎
出处《医醇賸义》
组成石膏15克,生地黄15克,石斛9克,麦冬6克,玉竹12克,葛根6克,桔梗3克,薄荷3克,白茅根24克,甘蔗汁100毫升。
功用清胃凉血,养阴生津。
主治治疗胃火炽盛,烦渴引饮,牙龈腐烂;或牙宣出血,面赤发热。
方解方中石膏善清胃经之热,为治疗胃火炽盛之主药,胃热则血分亦热,且伤阴损液,故配生地黄、自茅根清热凉血,石斛、麦冬、玉竹、甘蔗汁养阴生津;胃火上炎,发为牙龈腐烂,故又配葛根、桔梗、薄荷等辛凉升散之品,以散胃中郁火。诸药配合,共奏清胃凉血,养阴生津之效。
药理生地黄具有抑制真菌,利尿,利肝胆作用;石膏解热、镇痛;葛根有解热、扩张皮肤血管;薄荷有消炎、抗病毒、解热作用,各药均有抗病毒作用。
用法水煎去渣,甘蔗汁冲服。每日1剂。
方十一苍玉潜龙汤
出处《医醇賸义》
组成生地黄12克,龟板18克,石膏9克,龙齿6克,石斛9克,花粉6克,牡丹皮4.5克,羚羊角4.5克,沙参12克,白芍4.5克。
功用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治疗阴虚阳亢,龙雷之火冲激胃经,血热上涌,齿缝出血,面红目赤,烦扰不安者。
方解生地黄、龟板滋阴凉血,养阴生津;石斛、花粉、牡丹皮、沙参滋阴、生津;石膏善清胃经之热,白芍敛阴柔肝。
药理诸药可抑制细菌,消炎、抗病毒、解热作用。
用法用藕90克,茅根15克同煎汤代水,再煎诸药而服。每日1剂。
方十二雄黄麝香散
出处《普济方》
组成雄黄、铜绿、枯矾、血竭、麝香、轻粉、黄丹、黄连各3克。
功用解毒活血,祛腐排脓。
主治治疗牙宣,牙周组织红肿化脓,甚则腐臭者。
方解雄黄味辛性温,解毒杀虫,治恶疮诸毒,风湿疥癣;麝香辛散走窜,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轻粉攻毒、杀虫、敛疮;黄连大苦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血竭散瘀定痛,止血生肌。
药理血竭有抗真菌作用;麝香有抗炎、抗菌作用;雄黄、轻粉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用少许,随病大小敷上,每日2~3次。
方十三牢牙地黄散
出处《兰室秘藏》
组成藁本0.6克,生地黄、熟地黄、羌活、防己、人参各0.9克,当归身、益智仁各1.2克,香白芷、黄芪各1.5克,羊胫骨灰、吴茱萸、黄连、麻黄各3克,草豆蔻皮3.6克,升麻4.5克。
功用清热祛邪,益肾固齿。
主治治疗牙周炎,牙周有溢脓,牙齿松动者。
方解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羊胫骨灰消肿止痛;当归身养血补血;升麻甘寒,清热解毒;生地黄滋阴凉血,熟地黄补肾固齿;黄连清热燥湿解毒,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人参、黄芪补气。
药理藁本中性油有镇静、镇痛、解热及抗炎作用;防己、羌活有明显的镇痛、解热、消炎作用;生地黄能调整免疫功能;升麻能解热、抗炎、镇痛。
用法上为细末。先用温水漱口,以药末擦牙,每日2次。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靖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