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抑菌液的功效是什么-柴胡抑菌液的功效
今天给各位分享小柴胡冲剂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伤寒论中名方小柴胡的这20种用途2、小柴胡冲剂不仅仅能治疗感冒,这10种功效你可能不知道3、小柴胡冲剂的用途是什么4、请问喉咙痛吃小柴胡颗粒管用吗5、小柴胡的作用?伤寒论中名方小柴胡的这20种用途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面最著名的方剂之一,用途非常广泛,疗效也非常的好。
小柴胡冲剂(或小柴胡颗粒)是根据小柴胡汤配制而成的中成药,是广受欢迎的居家常备药品。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少阳病的代表性方剂之一,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只要辩证正确,剂量得当,此方可以治疗很多很多的重大疾病。
根据此方配制的中成药,是作为一种感冒药来销售的。
服用虽然方便,口感虽然很好,治疗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后期、余热未尽时,效果的确很好。
但是由于剂量大大降低,用它来治疗重大疾病,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如果应用得当,此方在家居保健方面,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中成药。
可以说,小柴胡冲剂这个中成药用好了,胜过你去大医院看大夫,胜过你做很多的仪器检查,胜过挂吊瓶子!
小柴胡冲剂有多家药厂生产,均可选用。
这个药剂量很少,一盒药的全部剂量,都达不到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一副药的剂量,所以只要辩证正确,放心服用即可,不必担心剂量过大。
必要时,我们还要加大剂量服用,以期达到理想效果。
风热感冒是外感风热而引起的常见病,外感风寒如果失治误治,也可入里化热,邪走少阳,则可形成小柴胡汤证,这时,小柴胡冲剂就可以派上用场,而且疗效很好。
症状:口苦口干,咽喉干燥疼痛,干咳无痰,或咳吐黄痰,眼睛干涩红肿,偏头痛,鼻干唇干,浑身燥热难受等等。
用法:小柴胡冲剂,冲温开水,内服。
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如果同时有拉肚子的现象,可用大蒜一头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如果同时有稍微怕冷、或皮肤瘙痒、起皮疹等现象,可用生姜(鸡蛋大一块,切片)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
咽喉肿痛、干涩等等,是目前常见病。
一般是因外感或肝气郁结所致。
用法:温开水冲小柴胡冲剂,送服甘草片。
或用生甘草、桔梗10-20克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结膜炎,或其他眼睛感染疾病,症见眼睛红肿、发热、干涩、眼屎多等等,均可用小柴胡冲剂。
用法:菊花,或银花连翘,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内服。
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中耳炎是中耳发炎,是常见病。
一般都是用西药消炎。
但是,西药消炎副作用大。
其实小柴胡冲剂即可解决。
用法:小柴胡冲剂大剂量服用一次3到5袋,一天三次。
方便的话,去草坪上挖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草等,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疗效更佳。
腹泻者,可加大蒜一头同煮。
腮腺炎、扁桃体炎都是常见病,儿童尤其多发。
症见两腮红肿疼痛,咽喉干涩疼痛、发热恶寒、口苦口干等等。
用法:发热不怕冷者,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菊花、银花等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发热怕冷者,用生姜、大枣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风寒感冒失治误治,后期往往入里,如平素肝气郁结明显,则多入少阳、厥阴,症见发热、口干口苦、口渴、干咳无痰或黄痰、眼睛干涩等等。
用法:温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仍有清涕者,生姜、大枣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
见溏泄者,大蒜一头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
偏头痛者多属少阳太阳合病,或外感入于厥阴。
因此,治宜外解太阳内和肝胆,加温脾阳。
用法:生姜鸡蛋大一块、大枣5枚、大蒜一头,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
大便干燥者,去大蒜。
蛇盘疮一般是少阳兼表证,多为肝胆湿热,郁于肌表。
发病部位多为躯干两侧、腰和两胁。
症见疱疹、疼痛、发热、烦躁等等。
用法:生姜鸡蛋大一块、大枣5枚、车前草5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
视症状轻重,可加大剂量至标注剂量的二到三倍。
不爱出汗者,服后可盖被微微出汗;小便黄者,可加薏米30克,与上面姜枣等同煮。
皮肤瘙痒、过敏者,多属内有郁热,热邪趋表而不能发越,因此瘙痒一般可用桂枝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解决。
但小柴胡冲剂也可以治愈。
用法:生姜像鸡蛋大一块、大枣5枚、花椒一撮,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5袋,一日3次。
保持衣着暖和,忌食辣椒、鱼腥等。
白带黄赤为热像,多为肝胆郁热;白带量多、阴痒为湿气。
总之为湿热。
治宜疏肝清热,兼利湿气。
用法:马齿苋、车前草、扁蓄等各3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
小柴胡冲剂按正常量,一般一两周见效。
蛇床子、黄柏各10克,煎汤外洗,亦可减轻瘙痒。
失眠多梦,多为肝胆郁结,热扰心神所致。
治宜疏肝清热,养心安神。
用法:浮小麦30克、桂圆5枚,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
一次3袋,一日三次。
便溏者加大蒜一头,小便黄赤者加车前草50克,与上面浮小麦等同煮。
青春痘多为肝郁生心火,火性上炎于面部所致。
治宜疏肝胆清心火。
用法:花椒一撮,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3次。
并用花椒煎汤烫脚、大蒜一片贴敷涌泉穴。
黄褐斑多为气滞血瘀,毒素淤积于面部皮下所致。
治宜行气活血,疏理肝胆。
用法:丹参、陈皮各2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
一次3袋,一日三次。
很多胃病,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症见恶心、呕吐、胃胀、嘈杂、反酸、心烦、口苦、口干、胸闷、心悸等等,往往是胆热胃寒、胆热犯胃所致。
治宜清胆温胃。
用法:生姜50克、陈皮2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
一次3袋,一日三次。
很多女性月经之前,都会烦躁、腹痛、胸胀、胃口差、失眠等等。
这些情况往往是肝胆气郁所致,小柴胡冲剂可以很好地疏利肝胆。
用法:生姜5片、大枣5枚、陈皮1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经前3天服用,一次3-5袋,一日三次。
很多痛经都是气滞血瘀所致。
小柴胡冲剂有很好的理气作用,因此可以用于痛经的调理。
用法:生姜(鸡蛋大小)一块、大枣5枚,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加红糖适量一次3-5袋、一日3次。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传染病。
道医看来,此病多为湿热郁表所致。
治宜清热化湿。
用法:马齿苋、车前草各50克,生姜2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三次。
小儿咽炎因为吃药困难,很多家长都很头疼。
其实小柴胡冲剂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用法:桔梗、生甘草各10克,大蒜3瓣,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1-3袋,一日三次。
口腔溃疡是困扰很多人的常见病,严重者反复不愈。
不但西医无能为力,很多人都吃过中药,但也效果不佳。
其实轻度的口腔溃疡大多数医生都可以解决,但严重的反复不愈的口腔溃疡,就不那么好治了。
其实,关键在于温阳的力度不够。
小柴胡冲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如不能痊愈,就来找我开方子吧。
用法:干姜、高良姜各3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5-8袋,一天三次。
大蒜捣泥贴敷涌泉,可做辅助。
吊线风,或一般所谓中风,以致口眼歪斜,表情麻木,虽为外感,但往往与肝郁气滞有关,因此要外解表邪、内和少阳并重。
用法:肉桂、花椒各1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5袋,一日三次。
病情严重者可加大剂量,并配合理疗。
小柴胡虽然用途广泛,但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最大发挥疗效,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小柴胡冲剂不仅仅能治疗感冒,这10种功效你可能不知道每天12:00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小柴胡冲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成药,因为它对人体有很多作用,所以日常生活中,这种药物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现在,很多人对小柴胡冲剂不太了解,不知道它的功效与服用禁忌,在患病的时候,无法正确使用这种药物来缓解病症。
小柴胡冲剂这个是一个经典的名方:它是由柴胡、半夏、黄芩、甘草、生姜、大枣作为原料,制成的一个小柴胡冲剂,也叫小柴胡颗粒。
这个药物是一个用于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的一个药物。
它往往用于经典的少阳症,也就是这种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什么叫寒热往来,就是一会热、一会冷,交替地进行叫寒热往来。
胸胁的苦满出现的这种口苦、咽干、心烦、老想吐这种善叹息的症状,这就是小柴胡冲剂的主症,它一般一天要吃三次,温水把它冲服就可以了。
1、治疗风热感冒,感冒是少阳外感,患者表现有低烧、厌食、恶心、呕吐、心烦的组合症状,这是小柴胡颗粒用来治疗少阳外感证,不是普通的受风感冒,它有一些低烧的症状、消化道症状,我们常选用小柴胡汤。
2、调和脾胃,因为它的组方除了柴胡、黄芩以外还有生姜、大枣、党参、甘草,在临床中我们常用来治疗厌食症,还有肝胃不和的消化不良证。
3、用来治疗情绪抑郁症,我们调情绪、疏肝解郁都是以小柴胡汤为主方。
患者有一些神志变化,心烦、烦躁易怒,还有情绪的这种焦虑紧张状态,小柴胡是一张非常好的方子。
4、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小柴胡对肝功能有很好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好多患者出现黄疸、转氨酶高,小柴胡汤也是非常好的,但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去用这张方子。
5、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小柴胡颗粒对于上火所致的咽喉肿痛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其他病因所致的效果不大,大家千万不要乱使用。
6、治疗结膜炎,民间也叫兔子眼,眼睛的问题也能在肝上找到蛛丝马迹,因为肝开窍于目,小柴胡颗粒治疗肝脏也是数一数二的药物。
7、扁桃体炎,小柴胡颗粒是中成类的药物,清热、去火,可以有效控制咽干、咽痒以及保护胃黏膜,可以起到助消化的作用,所以小柴胡颗粒对于急性扁桃体炎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8、偏头痛,小柴胡颗粒主要是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偏头痛,建议口服尼莫地平或西比灵配合头部按摩进行治疗,效果极好。
9、口腔溃疡,轻度的口腔溃疡大多数都可以愈合,但严重的反复不愈的口腔溃疡,就不那么好治了。
但是严重的口腔溃疡关键在于温阳的力度不够,因此小柴胡冲剂在这方面会有效地改善,合理搭配药物使用小柴胡颗粒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哦。
10、治疗中风,之前我看到一个专门研究小柴胡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论文,论文选取的是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结果就是小柴胡颗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
作者:汪护士。
您身边一个懂医的朋友,让健康变得更简单。
小柴胡冲剂的用途是什么小柴胡冲剂具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功效。
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请问喉咙痛吃小柴胡颗粒管用吗小柴胡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丶口苦咽干。
对于咽喉痛是无效约。
喉咙痛主要是有感染,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建议吃抗炎药如阿莫西林丶阿奇霉素和抗病毒药如金刚烷胺丶利巴韦林丶川贝枇杷糖等
小柴胡的作用?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心包络、肝、胆、三焦经。
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1、抗菌作用:煎剂(品种未鉴定)在试管内对金**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及舒氏、宋内氏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2、对气管炎的作用:煎剂内服,有治疗作用,喘息状态解除,哮鸣音消失,干性罗音减轻。
因含皂甙,尚有些祛痰作用。
3、利尿作用:提取物对小鼠皮射有利尿作用,但剂量太大反可使尿量减少。
口服同样有效。
对人亦有此作用。
久贮失效。
4、其他作用:对急性(出血性)肾炎有止血作用,可能与其所含之黄酮类或绿原酸、咖啡酸有关。
外用可治创伤,可能与其含挥发油或鞣质有关。
小柴胡冲剂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柴胡冲剂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中医 尿路感染 治法
脚气,也叫足癣,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足部皮肤水疱、浸渍、角化、脱屑等症状,伴瘙痒,病情严重者有糜烂的情况。脚气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情况感染,有一定的传染性。脚气有水疱型、间擦糜烂型、鳞屑角化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脚气,且预后效果良好。下面介绍一些治疗脚气的药。
治疗脚气的药都有哪些
1、角质剥脱剂
孚即克皮肤抑菌液的主要成分是艾叶、雄黄、柴胡、丁香酚、水杨酸等,对金**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使用方法是局部外擦,反复摩擦吸收。因为成分中有水杨酸,所以使用的时候有轻微刺痛感,有抑菌止痒,治疗脚气的作用。水疱型和糜烂型足癣患者不宜使用。
2、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咪康唑,也叫达克宁,用于皮肤真菌感染。对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粗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和组织胞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金葡菌、链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炭疽菌等也有抗菌作用,主要用于手、足、体、股癣。
益康唑对毛发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及酵母菌如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及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
3、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适用于治疗真菌性皮肤病,如手足癣、体股癣、头癣、皮肤念珠菌病等。使用方法是外用,均匀涂于患处及周围皮肤。该类药物在体外对皮肤癣菌的抗菌活性较强。治疗脚气的效果较好。
大多数脚气是由于足部多汗、鞋子不透气、裸足行走、与足癣患者共用鞋袜等原因引起的,平时多注意足部卫生,可以降低脚气的患病几率。
你可以根据需要选购
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治疗尿路感染的专方及单验方有哪些,各自疗效如何?
为了探索治疗尿路感染的新路子,有些学者针对本病病因病机的某个方面或病理的某个环节,自拟专方或加减古方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文献资料选摘如下:①苦参通淋汤 (自拟方):苦参、柴胡、黄柏、公英、马齿苋、石韦。治疗泌尿系感染50例,其中急性40例,慢性10例,结果治愈48例,服药量少者3剂,最多达15剂,一般服6剂临床症状消失,尿检正常。②上方加用玉米须,治疗急性尿路感染120例,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③ 通淋利湿汤(自拟方):双花、连翘、石韦、萆?、黄柏、?蓄、白茅根、西瓜皮、黄瓜皮、白蔻仁、木通、甘草。治疗急性肾盂肾炎160例,治愈86例,总有效率86.2%。④输液3天后给予虎车合剂:虎杖、大青叶、车前草、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白芍、黄芪,每日1~2剂,治疗21例,治愈18例,好转3例,有效率100%。⑤中药基本方:车前子、泽泻、石韦、黄柏、茜草、生地、地丁、鱼腥草。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4例,有效率73 5%,与西药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1)。⑥补气益肾通淋方:黄芪、党参、茯苓、菟丝子、金樱子、牛膝、金钱草、山栀、?蓄。治疗L-型细菌尿路感染10例,治愈7例,好转3例。(注:L?型细菌是细菌和变异过程中因细胞壁缺陷而产生的变异型细菌,在体内的生成、致病与机体的免疫状况有关。)⑦苍耳子250克炒焦,加水600mL煎取药液400mL,加红糖100克,1次服用,服药 1次治愈16例,2次治愈4例,共治28例,治愈率71.4%,未见任何毒副作用,可能与炒焦有关。⑧川楝子20~30克砸碎,水煎两次,两次药汁混合,早晚分服,治疗本病有效。⑨自拟方:金银花、车前草、旱莲草、益母草。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治疗20余例,效好。?10?凤尾草全草30~60克,冰糖15克,每日1剂,浓煎,分2次服,连服3~5日,治疗急性尿路感染多例,均痊愈。?11?马齿苋120~150克(鲜品500克),红糖90克,煎服,服药后,盖被卧床出汗。治疗急性尿道炎11例,膀胱尿道炎29例,肾盂肾炎13例,全部治愈。此药无副作用,脾虚者不必忌。?12?金银花15克,板蓝根15克,鱼腥草30克,车前子12克,泽泻12克,瞿麦12克,海金沙9克,甘草梢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32例,痊愈31例。?13?葫芦茶15克,海金沙15克,功劳叶24克,金钱草30克,桃仁9 克。每日1剂,分3次服。治疗尿路感染24例,痊愈20例。?14?泡桐花(带蒂,鲜、干品皆可)20~30个,水煎,将花弃去,1次服下,早晚各1剂,治疗急性膀胱炎30余例,多于服药2 剂后症状消失。?15?滑石30克,甘草5克。共研末,分6份,日服2次,每次1份。治疗尿道炎 10例,均痊愈。?16?用坐浴方:苦参、土牛膝、黄柏、蛇床子、枯矾。每日1剂,坐浴2次,配合内服药,治疗频繁发作的尿路感染有效。
为了便于病人服用,有些医者将效方做成冲剂治疗本病,疗效满意。①肾疾宁冲剂:党参、茯苓、黄柏、?蓄、瞿麦、冬瓜皮、白花蛇舌草、柴胡、车前子、蒲公英、生地。每次1袋,每日2~3次,治疗急性尿路感染22例,总有效率86.4%,慢性尿路感染48例,总有效率79 .2%。②将白花蛇舌草、大青叶、海金沙藤、瞿麦、?蓄等做成冲剂,每包含原生药25克,每次1包,每日2~3次,总有效率91.64%。③泌炎康冲剂:黄芪、党参、茯苓、麦冬、地骨皮、车前子、石莲子、益母草、茅根、白花蛇舌草、甘草,每次1袋,每日2次,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31例,治愈24例,好转5例,2年随访19例,治愈17例。
治疗尿路感染有哪些自疗便方?
中医简易自我疗法是中医医家在传统的理法方药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摸索出的,具有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服用适口、便于久服、吸收充分、寓治于食等特点,可发挥良好辅助治疗作用,并便于家庭使用,它是民间医疗经验的结晶。现介绍用于泌尿系感染的几类自疗便方:
(1)药茶疗法
①茅根、车前草各100克。加水煎服,放糖少许,以汤代茶。以上为1日量。
②玉米根、玉米芯各100克。水煎去渣加适量白糖,代茶饮用。以上为1日量。
③薏米茎、叶、根适量(鲜草约250克,干草减半)。加水煎煮去渣,以汤代茶饮用。以上为1 日量。
④鲜竹叶、茅根各30克。将茅根切碎,根据瓷杯大小放入竹叶、茅根,沸水冲泡,盖严杯盖,温浸10余分钟,代茶频饮。以上为1日量。(《江西草药》方)
⑤鲜苦瓜1个、绿茶1撮。将苦瓜上端切开。去掉子瓤,装入绿茶,把瓜挂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将外部洗净、擦干,连同茶叶切碎,混匀。每次取10克,放入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紧杯盖,温浸10分钟,当茶饮用。(《福建中草药》方)
以上药茶,适用于急性尿路感染。
(2)药粥疗法
①新鲜车前叶50克,粳米100克,葱白1茎。将车前叶洗净切碎,同葱白加水煮汁后去渣,然后放入粳米煎煮成粥,分顿随量食用。(《圣济总录》方)
②滑石50克,瞿麦30克,粳米100克。先把滑石用纱布包好,然后与瞿麦一同加水煎煮取汁,以汁煮米为粥,分顿随量食用。(《寿亲养老新书》方)
③地肤子、海金沙各30克,甘草10克,粳米100克。将地肤子、海金沙、甘草加水煎煮,沸后半小时,过滤取汁,以汁煮米为粥。分顿随量食用。
④鲜茅根200克,粳米100克。将茅根洗净,加水适量,煮沸半小时后,过滤取汁,以汁煮米为粥,分顿随量食用。(《补缺肘后方》)
⑤六一散200克,粳米150克。将六一散用纱布包好,和粳米一同加水煮粥,粥成后去掉纱布包,分顿随量食用。
⑥竹叶菜(又名鸭跖草)50克,粳米100克。将竹叶菜洗净后加水煎煮取汁,以汁煮米为粥,可加糖少许调味,1日内分顿随量食用。
以上药粥方均适用于急性尿路感染。
(3)蔬食疗法
①西瓜1个、番茄适量。将西瓜取瓤去子,番茄用沸水冲烫、剥皮,用洁净的纱布绞西瓜瓤和番茄肉,挤出汁液,随量食用。
②鲜甘蔗、鲜藕各500克。将甘蔗洗净,去皮切碎,鲜藕去节、切碎。混合后放入臼中加水少许捣烂,用洁净的纱布包绞取汁。温开水冲化饮用。
以上2方适用于急性尿路感染。
(4)膏滋疗法
①熟地、山药各150克,萸肉、丹皮、泽泻、茯苓各100克,车前子、六一散各150克,蜂蜜5 00克。将熟地等药加水适量,文火煎煮取汁,然后再加水煎取二汁,合并滤汁,加热浓缩至粘稠状时,倒入蜂蜜煮沸后离火,装入干燥瓶内密闭贮存。每次2食匙,每日3次,白开水化服。(适用于慢性尿路感染)
②六一散1000克,蜂蜜500克。将六一散加水煎熬1小时后滤取汁,加热浓缩至稠厚状,倒入蜂蜜煮沸,冷却贮存。每次3食匙,每日3次,白开水化服。(适用于急性尿路感染)
中医治疗尿路感染的常用方剂及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尿路感染的常用方剂有:
(1)八正散
组成:木通、车前子、扁蓄、瞿麦、滑石、甘草梢、大黄、山栀、灯心草。
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应用:适用于淋证初起而属下焦湿热蕴结者。方中木通多改为通草,因木通有一定的肾毒性。
(2)五淋散
组成:赤茯苓、当归、生甘草、赤芍、山栀。
功效:清热凉血,利水通淋。
应用:主治膀胱有热之血淋。
(3)石韦散
组成:石韦、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
应用:适用于下焦湿热证而临床症状较轻者。
(4)导赤散
组成:生地黄、木通、竹叶、生甘草梢。
功效:清心养阴,利尿通淋。
应用:主治热淋属心经热盛者。
(5)小蓟饮子
组成: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炙甘草。
功效: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应用:主要用于下焦瘀热内结而致的血淋,通过活血凉血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止血作用较好。
(6)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功效:滋补肝肾。
应用:用于治疗肝肾阴虚之淋证,对于年老体弱,或素体阴虚而出现淋证者较为适宜。方中熟地黄通常改为生地黄,且剂量为其它药物的两倍以上。
(7)知柏地黄丸
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功效:滋阴降火。
应用:本方为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加知母、黄柏增强滋肾阴、清相火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所致的淋证效果较好,并对虚火妄动、迫血妄行所致的血淋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应用时,多在此方的基础上合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
(8)清心莲子饮
组成:黄芩、麦冬、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石莲肉、茯苓、黄芪、人参。
功效:益气阴,清心火,止淋浊。
应用:主要用于气阴两虚兼下焦湿热之劳淋。方中人参多改用党参或太子参,并可加用石韦、竹叶等通利之品。
(9)程氏萆?分清饮
组成:萆?、车前子、茯苓、莲子心、菖蒲、黄柏、丹参、白术。
功效:清热利湿,分清泌浊。
应用:淋证日久,湿热郁阻,膀胱气化不利,清浊相混,小便混浊。若身倦乏力、腰膝酸软者可合六味地黄丸。
(10)小柴胡汤
组成:半夏、人参、甘草、黄芩、柴胡、生姜、大枣。
功效:和解少阳。
应用:适用于淋证反复发作伴低热者,并对尿道综合征有较好疗效。方中人参可根据情况改为党参、太子参或西洋参。
治疗尿路感染的中成药常用的主要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三金片、尿感宁冲剂、导赤丸等。
常用有效的抗尿路感染的中药有哪些?
中医辨证治疗尿感是中医学传统的治疗方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我们也常配合选用一些经西医药理证明确有抗菌抑菌作用的中药。这些中药同时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1)柴胡: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对尿感发热者有较好的解热功效。
(2)泽泻: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3)黄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4)紫花地丁: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的中药还有:穿心莲、四季青、大黄、金银花、鸭跖草、马齿苋、曲莲、夏枯草、?草、苦参、黄连、车前草、知母、杜仲、黄精、生甘草等。
除上述药物外,临床上,常选用以下几种有较好的清热利水通淋作用的药物:
(1)车前子:甘寒利水而不伤阴。
(2)滑石:为治疗湿热淋证的常用药,常与通草配对使用。
(3)通草:能利水通淋,导热下行,常与滑石、竹叶配用。
(4)扁蓄:能清下焦湿热,利水通淋,常与瞿麦、滑石配用。
(5)黄柏:为苦寒燥湿药,适用于下焦湿热,常与知母配对使用。
(6)石韦:为甘寒利水药,效果较快较好。
尿路感染有哪些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和中医其它疗法一样,均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前提,因此,古代外治法专家吴师机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意思是说,内治法和外治法中的理、方、药三者相同,不同者仅方法各异而已。他还认为,病多从外而入,故医亦应有外治之法。
中医外治法对机体产生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止痛、增强机体防御免疫功能和对体内生理功能重新调整等。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治法简便,经济实用,疗效卓著,副作用少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适应症:小便不通。
(1)敷脐法
方药4:田螺肉7个,淡豆豉10粒,连须葱头3个,车前草3蔸(鲜),食盐少许。
治法:将上药共捣烂成饼,然后,敷贴于患者的脐孔上,每天敷1次,敷至病愈为止。
适应症:淋证,小便点滴刺痛。
方药5:麝香0.5克,白胡椒7粒(研为粉末)。
治法:先将患者的脐孔洗净,然后将麝香纳入,再将胡椒粉撒入脐孔上,胶布固定。7~10 天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之淋证。
(2)热熨法
方药1:小蓟60克,益母草30克,牛膝15克,车前子10克,头发炭少许。
治法:将上药加水煎汤,趁热以布蘸汤熨敷小腹部。
适应症:血淋刺痛。
方药2:葱白连根1000克。
治法:将葱白连根洗净,捣烂炒热以布包裹,分成2包,趁热熨患者脐孔,两包交替使用。每天2~3次,每次熨10~15分钟,连熨2~3天。
适应症:小便不通。
方药3:金丝草1握,韭菜根头1撮。
治法:将上药洗净后捣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汤,趁热洗熨患者小腹,每天2~3次,每次洗10~20分钟,连熨3~5天为一疗程。
适应症:小便不通。
头针如何治疗尿路感染?
头针又称头皮针,是对头部发际区域穴位的针刺治疗方法。对于头针治疗原理的研究,目前尚不深入,比较成熟的有经络学说、大脑功能定位原理和全息生物学原理等,可作为头针疗法的理论基础。目前,头针疗法已成为世界各国针灸界常用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
头针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对尿道刺激征尤其有效,同时有改善体质、增强免疫的作用,可用于各种急慢性尿路感染。但本病较易反复发作,因此一般待尿检正常后仍宜治疗1个月。
第1方
取穴:双侧足运感区、生殖区。
操作:快速进针,迅速将针体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行快速捻转法,频率每分钟200次。各区分别行针1~2分钟后,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1次。
疗程:每日1次,5~7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3天。
适于急性尿路感染,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症者。
第2方
取穴:额旁3线(双侧)、顶中线,有腰痛、腰酸者加枕上正中线。
操作:急性发作、尿道刺激症状明显者,额旁3线用上下对刺,顶中线用前后对刺法;枕上正中线自上而下针刺,腰痛甚者则在两侧的枕上旁线分别再加刺2针,即三针齐刺。各针进入帽状腱膜下层后,行抽气手法,分别持续1~3分钟。用对刺、齐刺法时,可双手同时对这些针进行手法操作。行针时,可按摩小腹、叩击腰骶,也可嘱患者收缩小腹、约束尿意。以上手法完毕后,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1次。如属慢性患者,顶中线用进气法(补法),其他各线均用自上而下针刺,仍行抽气法(泻法)。
疗程:同第1方。
第3方
取穴:双侧泌殖区、腰区、静线、血线。(汤颂延体系)
操作:用1寸毫针,沿头皮刺入2~3分,针刺方向从头顶中央向四周垂直而下,提插得气后留针2小时,其间行针2~3次。
疗程:隔日1次,10~12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7天。
尿路感染的其他疗法有哪些?
(1)耳针
取穴:膀胱、肾、交感、枕、肾上腺。
刺法:强刺激。每次取2~4穴,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电针
取穴:肾俞、三阴交。
刺法:用高频率脉冲电,通电5~10分钟。
(3)穴位注射
取穴:肾俞、中极、阴陵泉。
操作:用10%葡萄糖注射液,每穴注射2~3毫升,每日或隔日一次,30次为一疗程,休息3日,再进行第二疗程。
(4)穴位药敷
①处方:虎杖根100克,乳香15克,琥珀10克,麝香1克。
方法:以鲜虎杖根和诸药混合,捣烂如膏(如无鲜虎杖根,可取干品粉碎为末,过筛,用葱白和诸药捣烂如膏)。取药膏如枣大,放于胶布中间,贴敷在神阙、膀胱俞、肾俞穴上,每次1张,每日换药1次。
适应症:血淋、石淋。
②处方:莴苣菜1握,黄柏100克。
方法:将莴苣菜拭去泥土,不用水洗,和黄柏混合,捣烂如膏,取药膏如枣大,放于胶布中间,贴敷在神阙、小肠俞、膀胱俞穴上,每穴1张,每日换药1次。
适应症:血淋。
(5)刺血疗法
①不容穴
位置:在幽门旁各1寸5分处。仰卧,在脐上6寸,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左右计二穴。
操作: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后拔罐,使穴位周围充血,血出如线即止。
功效:清利湿热,止淋。
适应症:尿路感染。
②高阳穴
位置:食指桡侧端指甲旁0.1寸处取穴,左右计2穴。
操作: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如豆大。
功效:清热通淋。
适应症;小便热痛。
③外踝尖
位置:坐位或仰卧,于足外踝最高点处取穴,左右计二穴。
操作: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功效:清热利湿,排尿通淋。
适应症:淋证。
④耳屏尖
位置:在耳廓前耳屏尖部取穴。
操作:耳锋针刺血。
功效:清热通淋。
适应症:膀胱炎。
(6)手针疗法
①少府:掌面小指本节后骨缝陷中取穴。直刺3~5分,主治小便不利。
②肾点:手背小指与无名指掌骨歧骨基底部前陷中取穴。直刺3~5分,主治尿路感染。
③手解溪:手背,小指第一节骨尖中央取穴。直刺1分许,主治小溲不利。
④膀胱点:掌侧小指外侧线上,与肾点平齐处取穴。直刺5分~1寸,主治膀胱病。
(7)经外奇穴治疗
①气门:仰卧,于脐下3寸再旁开3寸处取穴。左右计二穴。直刺5~8分,主治膀胱炎。
②利尿穴:仰卧,于神阙穴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取穴。直刺0.5~1寸,或用手指按压,主治淋沥、血尿。
③横骨:仰卧,于耻骨联合部近上缘中央处取穴。针尖向内上方斜刺2~4分,可治淋病、膀胱炎。
④足太阳:坐位或仰卧位,于足外踝骨后1寸处的凹陷中取穴,左右计二穴。直刺3~5分,主治淋病。
祝你早日康复。。。。。。。。。。。。。。。
哪些药方有益于治疗小儿口疮?
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相信大家都对这种药材的功效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这种药材比较有用的,服用的量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点,这种药材对身体的作用是很大的,清楚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才能更好地生活。
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醋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黄芩的'茯苓功效:苦平、归经、入肝、肝胆经。作用:发布、降烧、舒肝理气、开郁、生阳。主冶:发烧感冒、寒热往来、登革热病、胁涨痛、月经不调。
当代药理学科学研究证实:黄芩具备下列功效。
1、退热、降烧功效稳定靠谱;
2、镇定、止痛,有消除胸闷气短涨痛,开郁调理月经功效;
3、抑菌,对结核菌有抑制效果;
4、抗肝损伤功效;
5、抗病毒治疗,对感冒病毒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对第1型脊神经灰白质炎病毒感染造成的体细胞变病具备抑制效果。
主冶消防疏散降烧,生阳舒肝。用以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登革热病,肝气郁结,胸肋涨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禁忌
大伙儿早已了解了醋柴的作用与功效,下边讨论一下醋柴胡的应用忌讳: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轮上逆者不宜或谨慎使用。
2、尖叶黄芩的干躁地下茎,表层密生阶段,有害,不能当醋柴胡用。
醋柴胡性生寒、味道微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能透表泄热,疏肝理气,举升气血。可用以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登革热病,肝气郁结,胸肋涨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但醋柴胡与皂荚、藜芦相冲。
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2主要的功效
1、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本品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善治气虚下陷神倦发热,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症,常配人参、黄芪、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此外,本品还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之品,常与黄芩、常山、草果等同用。
2、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本品味辛苦,气微寒,芳香疏泄,尤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而为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少阳证之要药,多配黄芩等同用,如小柴胡汤。用治感冒发热,本品也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常与甘草同用,若热邪较甚,可配葛根、黄芩、石膏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现有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3、用于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本品能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对于胸胁疼痛,不论内伤肝郁,外伤跌扑,均可应用,常与香附、川芎、芍药等同用,加柴胡疏肝散。
禁忌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柴胡。
2、柴胡与皂荚、女莞、藜芦相克
3、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小儿口疮是口舌黏膜上出现淡**或灰白色小溃疡,局部灼热疼痛,尤以实热证较为多见,常伴有发热,流涎,纳差,大便干结等症状。
方一白芨连冰粉
出处《新中医》
组成白芨15克,黄连9克,冰片2克。
功用清热泻火,解毒敛疮。
主治小儿口疮属脾胃积热者。
方解黄连清热泻火,解毒疗疮;白芨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冰片能散热止痛、防腐消肿,全方合用,有清热解毒止痛、祛腐消肿之功效,用于小儿口疮证属心脾胃素有蕴热之实火者确有良效。
药理黄连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白芨其主要成分白芨胶及挥发油的止血效果迅速而确实,并有抑制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作用;冰片对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用法上药碾成极细粉末,过130目筛后装瓶备用。令患者先用蒸馏水或淡盐水漱洗口腔后,取药粉约2克,分撒在口腔溃疡处,每天1~2次,5天为1疗程。
方二导赤散加味
出处《江苏中医药》
组成生地黄5~15克,麦冬5~12克,木通3~9克,车前子3~10克(包),鲜竹叶5~6克,甘草梢3~6克。
功用清热泻火。
主治小儿口疮。
方解方中生地黄、麦冬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木通、车前子、鲜竹叶上清心经之火,下清小肠之热而利水;甘草梢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配伍,性味甘寒,清心养阴,利湿导热。此方有利水不伤阴、泻火不伐胃之功。
药理生地黄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麦冬有镇咳祛痰、强心利尿作用;木通有利尿、抗菌作用;车前子有利尿、祛痰、抑菌作用;竹叶有抑菌、退热作用;甘草其所含甘草次酸、甘草锌能治疗急慢性炎症。
用法水煎频服,日服1剂,重者可日夜各服1剂。
方三釜底抽薪散
出处《中医外治杂志》
组成吴茱萸15克,胡黄连、川大黄各6克,胆南星3克。
功用导热下行,引火归元。
主治小儿口疮。
方解方中吴茱萸为主药,以热治热,引热下行,《本草纲目》曰:“吴茱萸,咽喉口舌生疮者,以吴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热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从治之义。”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使浮游之虚火制;小儿多热易惊,以胆星清热镇惊;大黄取其苦寒沉降之性,使上炎之火得以下泄;醋溶合诸药,且敛中有散,协同引热。诸药合用,寓有引热下行、引火归元之义。
药理吴茱萸有健胃、镇痛、止干呕和止嗳酸等功效,并有利尿作用,还对大肠杆菌有强力的抑制作用;大黄有促进排便、抗感染、健胃、止血、降压的作用;胆南星具有祛痰、抗惊厥、镇静及镇痛作用;胡黄连有利胆、抑菌作用。
用法上方共研细末,制成散剂备用。1岁以下小儿每次用药3克,1岁以上可酌情增至6~12克。用时将药末与陈醋适量调成糊状,候患儿睡熟后涂敷于两足心,外用纱布包扎,晨起去之。
方四黄连泻心汤
出处《四川中医》
组成黄连、黄芩各3克,竹叶、生地黄、木通、赤芍各6克,元参、山栀各5克,连翘10克,生甘草2克。
功用清热泄火解毒。
主治小儿口疮。
方解黄连、黄芩苦寒泻火,解毒疗疮;山栀清泻三焦之热;生地黄、赤芍、木通清热凉血降火利火,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走;竹叶、连翘清心除烦,导热下行,质轻性淡善走上焦,配合元参养阴清热使元阴得固,不发明火;甘草清热导火,并能促进溃疡面愈合。
药理黄连、黄芩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生地黄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木通有利尿、抗菌作用;竹叶有抑菌、退热作用;赤芍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
用法水煎滤汁200毫升,每日分2~5次服完,每日1剂,3日为1疗程。
方五甘草泻心汤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炙甘草20~30克,黄连3克,黄芩6~9克,干姜3~5克,党参10克,半夏6克,高热者加生石膏(先煎)30克,咽部破溃者加桔梗10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5~10克,小便赤黄者加滑石15克,阴虚火旺者去干姜加沙参、知母各10克。
功用健脾、清热、化湿。
主治小儿口疮。
方解方中炙甘草补虚健脾,宜重用为主药;党参补益中气;黄连、黄芩苦寒泻热;半夏燥湿化痰为辅;干姜温脾助运,同时防苦寒太过为佐。
药理黄连、黄芩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半夏含挥发油、氨基酸、β-谷淄醇、胆碱、生物碱、葡萄糖苷和醛类等,具有镇咳、祛痰及止吐等作用,所含的葡萄糖醛酸的衍生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天为1疗程。
方六复方五倍子散
出处《黑龙江中医药》
组成五倍子50克、儿茶30克、冰片少许。
功用清热泄火、敛疮止痛。
主治小儿口疮。
方解五倍子属收涩药,《开宝本草》中记载“疗湿癣疥痒脓水……,小儿面鼻疳疮”。《本草纲目》中记载“能散热毒疮肿,其性收能除湿烂”。儿茶:《本草纲目》中记载“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本草求真》中记载“……功专清上膈热……收湿,凉血……治一切口疮喉痹”。冰片清热止痛,可消炎,又避免了五倍子对溃疡面的刺激性疼痛。
药理五倍子对小肠有收敛作用,可减轻肠道炎症止腹泻,并有抑菌作用;冰片对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主要成分有耐缺氧作用;儿茶有收敛、止泻、降压、抑菌的作用。
用法共研细末,以香油调和,涂于患处,每日1次。
方七鸡黛玉汤
出处《江苏中医药》
组成鸡苏散15克,黛蛤散20克,玉泉散20克。
功用清热利湿,泻火止痛。
主治小儿口疮。
方解鸡黛玉汤方中,鸡苏散由滑石、甘草、薄荷组成,清热利湿兼解表,使热邪从小便而泄,故热可退,渴可解,祛邪而不伤正,利湿兼能和胃;黛蛤散由青黛、蛤壳组成,清热解毒、生肌疗疮且有较强的止痛作用;玉泉散由生石膏、生甘草组成,石膏善清肺胃之火,泻火解毒,为疮家圣药。
药理滑石所含硫酸镁有吸附和收敛功效,内服能保护肠壁;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镇痛止痒之功;青黛有抗癌、抗菌、保肝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从而阻断斑疹丘疹形成疱疹,同时促进疱疹迅速结痂干燥;泽泻能增加尿量并加快尿素、氯化物等体内代谢物质的排泄,因此也能抑制疱疹形成,与石膏有协同作用。
用法将上药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后煎煮,头煎取药液100毫升,二煎取药液50毫升,将二煎药液混合,分3~4次服完,连服3日。若采取漱口方式,同样有效。
方八口疮清饮
出处《中国民间疗法》
组成生石膏(先煎)10~30克,川连3~6克,黄芩9克,焦山栀9克,连翘9克,薄荷(后下)5克,淡竹叶10克,生军(后下)3克。
功用清上泄下。
主治小儿口疮。
方解方中以生石膏、黄连、黄芩、山栀之大苦大寒,泻中焦气分之火;配连翘、薄荷轻扬清上以通达宣泄;伍生军、淡竹叶泻腑实、清心火,并引三焦火热从水道、谷道而出。全方共奏清上泄下之功。
药理竹叶有抑菌、退热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从而阻断斑疹丘疹形成疱疹,同时促进疱疹迅速结痂干燥;黄芩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镇痛止痒之功;竹叶有抑菌、退热作用;栀子有降压、利胆、解热、镇静、抑菌作用。
用法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方九口疳八味散
出处《陕西中医》
组成大青叶、鲜生地、生石膏各30克,鲜芦根25克,黑玄参15克,京赤芍、粉牡丹皮各10克,生甘草3克。
功用清热养阴,活血凉血。
主治小儿口疮。
方解方中生石膏、鲜芦根性甘寒,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大青叶解毒力强,又能凉血,对此症有良效;生地黄、玄参养阴清热,兼能通便;牡丹皮、赤芍既凉血又能清心除热,散血化瘀;再调以甘草,和中解毒,缓和生石膏、大青叶的峻烈作用,药虽八味,功效擅一。
药理生地黄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赤芍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大青叶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芦根具有解热、镇静、镇痛、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抑制骨骼肌收缩作用;玄参有降血压、降血糖、解热和强心作用;牡丹皮有解热、镇静、镇痛、解痉、抑菌、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
用法每日1剂,煎二汁,每汁150毫升,少量频服,服药期间,均不服其它药物。
方十验方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
组成吴茱萸15克。
功用引火归源。
主治小儿口疮。
方解吴茱萸加醋有引火下行之功效,且涌泉穴属肾经,有引火归源、退虚热的作用。
药理吴茱萸有健胃、镇痛、止干呕和止嗳酸等功效;有利尿作用;对大肠杆菌有强力的抑制作用。
用法将吴茱萸研成细末,加醋调糊,敷于双侧涌泉穴,连续治疗3天。
方十一口炎散
出处《江西中医药》
组成吴茱萸6克,重楼6克,乌贼骨5克,黄连6克,蒲黄5克,大黄6克。
功用清热解毒,化瘀敛创。
主治小儿口疮。
方解本方以吴茱萸为主药,其性虽热但取其引热下行,引火归原功效;重楼、黄连有清热解毒、散瘀作用;乌贼骨有收敛创面、破瘀血功效;而大黄苦寒,长于通下泄热;加用蒲黄以加强活血祛瘀生新止痛功效。
药理大黄有促进排便、抗感染、健胃、止血、降压的作用;吴茱萸有健胃、镇痛、止干呕和止嗳酸等功效,并有利尿作用,还对大肠杆菌有强力的抑制作用;黄连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蒲黄有促进凝血,降血压,改善微循环,抗炎,利胆,利尿,镇痛,平喘等作用;乌贼骨有抗消化性溃疡、抗肿瘤、抗放射及接骨作用。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密封备用。使用时用棉签沾取药末涂在溃疡面上,每日3次。一般使用1~2天创面即可愈合,3天为一个疗程。
方十二龙胆泻肝汤
出处《陕西中医》
组成龙胆草2~5克,山栀、黄芩、柴胡、生地黄、当归、木通、泽泻、竹叶各6~10克,车前子、地榆各12~20克,甘草3~6克。
功用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小儿口疮。
方解选用胆草、黄芩、山栀苦寒泻火、解毒,直拆其火势;选用泽泻、木通,重用车前子使湿热之邪从小便清利;当归、生地黄活血养血益阴;柴胡祛风透热;竹叶清热除烦,导热下行,质轻性淡、善走上焦;甘草抗炎抗过敏,对溃疡面有保护作用;地榆能泻火解毒,并有收敛作用,能使溃疡面渗出减少,疼痛明显减轻,愈合加速。
药理生地黄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木通有利尿、抗菌作用;车前子有利尿、祛痰、抑菌作用;竹叶有抑菌、退热作用;黄芩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山栀有降压、利胆、解热、镇静、抑菌作用;柴胡有镇静、安定、镇痛、解热、镇咳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龙胆草有抑菌、镇静、肌松、降压、健胃作用;当归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泽泻具有很好的利尿消肿作用。
用法日1剂,水煎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