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用红花水洗好吗-腱鞘康红花抑菌液的功效
什么是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炎症反应。本病是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早期表现,仅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或肩关节不适和束缚感;继则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也逐渐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冻结状态”。本病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又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 中医对肩周炎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 (1)正气内亏:“七七肾气衰”,人到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或劳逸过度,或病后体弱,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分滋养,日久筋脉拘急,营卫失调。《中藏经*五痹》曰:“肾气内消……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惑,而众痹生焉”。现代医学家刘渡舟在《金匮要略诠解·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曰:“凡尊荣之人,则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多食肥甘,而肌肉丰盛,不事劳动则筋骨脆弱,以致肝肾虚弱……阳气虚,血行不畅,重因疲劳则汗出,体气愈疲**此时加被微风,遂得而干之,则风与血相搏,阳气痹阻,血行不畅。” (2)邪气外侵:居住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内侵,寒湿留滞于筋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寒湿之邪侵*于筋肉关节,以致关节屈伸不利,如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又如明·朱 FDAE 《普济方》曰:“此病盖因久坐湿地,及曾经冷处睡卧而得。” 西医认为肩周炎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1)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根据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本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老年性退变:本病多见于40~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显然与老年性退变有关。 ②风湿寒邪侵袭: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明显风湿寒邪侵袭史,如居处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说明风湿寒侵袭为肩周炎的外在病因之一。 ③肩部活动减少:本病的临床特点,多见于肩部活动逐渐减少的中年以上女性,且左肩的发病率较右肩多,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较体力劳动者为多,或因某些原因(如上肢骨折肩部软组织损伤,颈椎病等肩部活动量减少或受限的病人)使肩部活动减少后,常可继发肩周炎,这些特点均提示肩部活动减少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 (2)病理 ①肩部组织,如关节软骨、滑囊、腱鞘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 ②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炎症过程释放的炎症介质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浆液性渗出,渗出物的机化使肌腱与腱鞘及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组织弹性降低,并最终导致关节挛缩,形成所谓“肩凝”,现多认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为本病的病理改变之一。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尤以肱二头肌腱长头腱沟为甚,少数呈肩周软组织广泛性压痛,无压痛点者少见。 (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6)X线及化验室检查: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 (1)40~50岁以上中老年,常有风湿寒邪侵袭史或外伤史。 (2)肩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 (3)肩关节活动尤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 (4)肩周压痛,特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腱沟。 (5)肩周肌肉痉挛或肌萎缩。 (6)X线及化验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诊断肩周炎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1)肩关节结核:①常伴有肺结核。②常有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③多发于成年人,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④血沉快,可达50mm/h以上。⑤X线片可见骨质明显疏松、骨质破坏及坏形成,甚至出现肩关节半脱位。 (2)颈椎间盘突出症:①急性发病。②以神经根性剧痛为主,即疼痛沿神经分布区放射至前臂及手部,并伴有感觉及肌力改变。③颈部活动受限而肩关节活动正常。 (3)骨肿瘤:①原发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年老患者多为转移癌,故全身症状明显。②血象检查多为阳性。③X线鉴别。 (4)肩轴损伤:发于青壮年,有明显外伤史,肩关节被动活动正常。 治疗肩周炎常用哪些西药? (1)非甾体抗炎药:可在中药治疗基础上作为辅助治疗,在关节剧痛情况下,可小量应用以缓解疼痛,缓解后即停用。 ①阿司匹林:3~6g/日,分3~4次口服;或水杨酸钠,6~8g/日,分3~4次口服。水杨酸盐类具有止痛、退热、消炎、抗过敏的作用,无心脏炎者首选此药。该药服后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或胃出血,应注意观察。 ②消炎痛:具有抗炎、退热、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5mg,每日2~3次,饭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道刺激症状。溃疡病患者禁用或慎用。 ③炎痛喜康:具有消炎、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饭后服。本药用量小,用次少,不良反应比阿斯匹林、消炎痛为轻,故为常用药。但仍可引起溃疡病出血,故溃疡病患者、哺乳妇女、儿童禁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此类药物能抑制变态反应,控制炎症发展,减少炎症渗出,但一般尽量不用。药如强的松,每日10~20mg,分2~3次服;或地塞米松每日1.5mg,分2次服。 中医对肩周炎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桂枝10g,秦艽10g,海风藤15g,桑枝10g,当归10g,川芎10g,木香10 g,乳香10g,甘草6g。 方解:方中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等祛风散寒,化湿通络;配以当归、川芎、木香、乳香活血理气,并能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寒胜者加制川乌、细辛;风胜者,重用羌活,再加防风。 (2)寒湿凝滞 主证: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长,因痛而不能举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主证分析:年老肝肾亏虚,正气不足,或因冒雨涉水,睡眠不当,外界寒湿之邪侵及,滞留局部,日久寒湿内结,致使局部经脉闭阻,故见局部疼痛,麻木;寒凝邪实,故疼痛剧烈,畏寒;湿性重着,故有沉重感,得温则痛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均为寒湿之征。 治则: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方药:乌头汤加减。 麻黄10g,制川乌12g(先煎),白芍15g,黄芪30g,全虫12g,羌活12g,细辛6g,甘草6g。 方解:方中的制川乌、羌活、细辛、全虫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用麻黄散外寒表湿;芍药、甘草缓急舒筋;黄芪益气固表,并以此缓和麻黄、乌头之性,以防伤正气。诸药配伍,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邪去而又不伤正,以达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 (3)瘀血阻络 主证:外伤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处,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拒按,肩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 主证分析:外伤内挫,局部经络损伤,气血逆乱;或久痛入络,血脉瘀阻,故见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且有定处,拒按,或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均为血瘀之征。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活络效灵丹与桃红四物汤合并加减。 当归15g,丹参15g,生乳没各15g,桃仁10g,红花10g,熟地10g,川芎10g,桂枝10g,白芍 10g,鸡血藤15g,桑枝20g。 方解:方中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止痛,熟地配当归以养血;白芍缓急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用桂枝、桑枝、鸡血藤祛风通络。诸药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效。 (4)气血亏虚 主证:肩部酸痛麻木,肢体软弱无力,肌肤不泽,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挛缩,肩峰突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主证分析:久病体弱,气血亏虚,外邪乘虚侵袭,闭阻经络,肩部筋脉失于荣养,故见肩酸痛麻木,肢软乏力,肌肤不泽,肌肉萎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无力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治则: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方药:秦桂四物汤,或用本方加味治之。 秦艽12g,桂枝12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2g,生地12g,黄芪15g。寒甚加羌活、独活、附子;湿甚加苡米、海桐皮;筋缩不利加木瓜、鸡血藤、忍冬藤;痛甚加全虫。 方解:本方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养血柔筋,以秦艽祛风散寒,以桂枝、黄芪益气温经,通络散寒,共奏益气养血,疏经散寒之效。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中成药? (1)昆明山海棠片 药物组成:昆明山海棠。 功效: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肩周炎之早期。 服法: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2)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章。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 (3)风痛安胶囊 药物组成:防己、木瓜、桂枝、生石膏、姜黄、海桐皮、忍冬藤、连翘、通草、黄柏。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主治:肩周炎早、中期有热象者。 服法:口服每次4~5粒,每日3次。 (4)痹苦乃停片 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5)痹隆清安片 药物组成:萆 、怀生地、制马钱子、制乳香,制没药、薏苡仁等。 功效:除湿消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主治:肩周炎各期有热象者。 用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土单验方? (1)川羌活汤 组成:羌活、秦艽、海风藤、木瓜、五加皮、川断、防风、细辛、丹参、桑枝。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通络。 主治:肩周炎初期。 服法:水煎服,日1剂。 (2)加味四物汤 组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桂枝,生姜、甘草。 功效:养血活血,温经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3)化痰行气方 组成:茯苓5g,姜半夏12g,枳壳10g,风化硝6g,白术12g,白芥子12g,姜黄10g,桑枝12g ,生姜8g。 功效:化痰行气,舒筋止痛。 主治:肩周炎痰湿阻络者。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4)玉竹汤 组成:玉竹30g,桑寄生30g,鹿衔草15g,白术15g,茯苓15g,怀牛膝15g,白芍15g,炙甘草9g。 功效:健脾除湿,补肾通络。 主治:肩周炎,一臂或两臂疼痛,不能高举或转动不灵者,不论病之新久。 服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外用膏药? (1)肩贴灵 药物组成及制法:雄黄、樟脑、急性子、公丁香、生半夏、乌蛇、蜈蚣、凡士林。上药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药膏。 功效: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肩周炎之风寒侵袭兼瘀阻者。 用法:取药膏适量摊于敷料上,贴患处。 (2)肩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牛蒡子1500g,白凤仙120g,川芎120g,桂枝60g,大黄60g,当归60g,白蔹60g,肉桂60g,草乌60g,地龙60g,僵蚕60g,赤芍60g,白及60g,乳香60g,没药60g,川续断120g,防风120g,荆芥120g,木香120g,苏合香油120g,蜂醋3000g,香油5000g。将以上诸药入油炸枯,过滤法渣,加入蜂蜡搅拌成膏状,夏季时蜂蜡酌增,冬季时蜂蜡酌减,制成后放一周后使用。 功效: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化瘀止痛。 主治:各型肩周炎。 用法:将药膏适量摊敷于棉布片上,敷匀,贴患部,3~5日更换1次。 (3)消散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清明前鲜泽漆草2500g,生菜油7500g,生麻黄、生半夏、生南星、甘遂各 180g,白芥子、大戟、僵蚕各240g,黄藤90g,火硝30g,炒黄铅粉1500g。先将泽漆草入油熬枯去渣,再入麻黄、南星、甘遂、白芥子、大戟、僵蚕,再熬枯去渣,呈滴水成珠状时加入黄藤,火硝熬枯后将油滤清,入黄铅粉收膏,将药膏摊牛皮纸上。 功效:温经散寒,豁痰止痛。 主治:肩周炎痰浊阻络型。 用法:洗净患处,将膏化开,贴于患处,5天换1次。 (4)五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桑树枝、槐树枝、榆树枝、桃树枝、柳树枝各36cm(直径12mm,秋末、冬初采者为宜)。将各树枝切成每段3cm长,放入香油500g中炸焦(呈**)捞出后,将乳香、没药各15g研细,加入油中,边加边搅拌(朝一个方向搅拌),拌匀再加入漳丹250g,继续搅拌,呈糊状放温后摊在25~30张牛皮纸上备用。 功效:通经活络,化瘀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患处洗净,取膏贴患处,5天换1次。同时,嘱患者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药浴方法? (1)洗剂Ⅰ号 药物组成:防己30g,威灵仙30g,五加皮30g,羌活30g,独活30g,川芎30g,赤芍30g,红花3 0g,木瓜30g,鸡血藤30g,千年健30g,海风藤30g,青风藤30g,桑枝30g,马钱子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 功效:温经活络,祛风散寒。 主治:肩周炎。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于铁瓷盆内,2小时后,文火煎熬20分钟,不去渣,待放置温度适宜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患处,或直接用药液洗浴患处,再次用时加温即可,加温前可续水。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每剂药可用1周。 (2)洗剂Ⅱ号 药物组成:伸筋草、威灵仙、续断、麻黄、桂枝各15g,当归、红花、川乌、草乌、木鳖子、乳香、没药、川芎各12g。 功效:舒筋活血,温经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同洗剂Ⅰ号。 (3)漏肩风熏洗验方 药物组成:鬼箭羽15g,桂枝、红花、木瓜各9g,晚蚕沙15g,黄酒250g。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经和络。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属风湿痹阻型者。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浸泡15分钟,再加水半面盆,加黄酒煎沸后,趁热熏洗患处,冷则加热再熏再洗,每次熏洗15~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连用3天。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1)肩周散 药物组成: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白芷、生草乌、细辛、红花、没药、乳香、生葱、生姜、白酒各适量。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再加生姜、生葱捣烂,兑适量白酒,一齐入锅内炒热,敷于患肩部,外包固定,隔日换药1次。如有皮肤对药过敏者,可用纱布蘸清油隔在皮肤上,再敷药。 (2)川乌散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樟脑各90g。 功效:温经散寒,通阳除痹。 主治:肩周炎。 用法:上药研末,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食醋将药末调成糊状,均匀敷于患处及压痛点,厚约0.5cm,外裹纱布,用热水袋压在局部热敷约30分钟,每日1次。 (3)吴薏盐散 药物组成: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生食盐各30g。 功效: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祛湿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诸药研为粗末,先将生食盐锅中炒黄,再加入中药末拌炒至色,然后倒布袋内,外敷患肩,边熨敷边活动肩关节直至药温已低为止。隔时复炒再敷,日3次。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外擦疗法? (1)外擦验方 药物组成:生川乌12g,生草乌12g,干姜12g,细辛8g,威灵仙6g,凤仙花8g。红花6g,川芎4g,桂枝7g,独活8g,寻骨风6g,樟脑15g,松枝6g,大黄8g,仙茅6g,巴戟天6g,茴香6 g,丁香6g,三七6g,五加皮6g,牛膝4g,乳香12g,没药12g,全虫6g,土元6g,山茱萸10g ,麻黄9g,杞子9g,狗脊9g,桑枝6g,当归6g,秦艽6g,白酒1200ml。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肩周炎各型。 用法:诸药粉碎为粗末,用55度白酒浸泡,夏季14天,春、秋季21天,冬季30天,过滤沉淀 5日而成。晚睡前用棉签蘸药液适量涂于疼痛处,用聚乙烯超薄膜(薄软食品塑料袋)覆盖,外用衣被覆盖10分钟左右,有发热感,温度升高(灼热感属正常),6小时后去掉覆盖物。每日1次。注意:药物要均匀接触皮肤部位,孕妇及酒精过敏、皮肤破损者禁用。 (2)消炎止痛液 药物组成:丁香、山茶各10g,木香9g,大黄12g,红花10g,当归12g,生地、赤芍、丹皮、白芷、川芎各10g,防风、乳香、没药、荆芥各9g,薄荷6g,樟脑10g。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肩周炎。证见肩关节疼痛难忍,难以入眠,手不能抬举转后者。 用法:上药除樟脑外,加入90%酒精(适量)浸泡24小时(酒精与药之比为1∶2),然后置水于锅中,用蒸馏法,收集蒸馏液200ml,药渣中残余液滤尽,把樟脑粉加入蒸馏液中搅匀,与滤液合并,制成350ml外擦液备用。用时先在病灶部位,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10分钟后,将本品涂擦患处,间隔5分钟涂擦1次。每次照射30分钟,每日2次。
我女朋友有天生的肩周炎,怎么治疗,防治?
您好!下面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哦。
什么能让冬天不再冻手冻脚?除了拿他当“暖炉”外,泡脚吧!
你是否曾经因为手脚冰冷而夜半冻醒或者无法入睡?缩手缩脚虽说是再自然不过的冬季反应,但是如果你冷到手指或脚趾麻木或刺痛,严重时甚至手指脚趾失去血色。那么,就该寻求医生的帮助了。事实上,你并不孤单,几乎每5~10位女性中就有一位会发生,也有不少男性饱受其苦,医学上称为“雷诺氏症候群”(Raynaud's Disease)。
西医说:心血管功能弱
手脚冰冷与心脏血管有很大的关系。血液由心脏发出,携带氧气到全身各处,氧经过燃烧方能产生热,手脚才会温暖。手脚的末梢神经距心脏原本就比较远,如果心血管功能弱的话,就会影响血液传送。同时,手脚受寒冷刺激而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时会过度收缩,造成血管阻塞,本来就不足的热量更传不到手脚,因此会有一种针刺的痛感。
雪上加霜的是,大多数女性原来就缺乏运动,运动神经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倘若加上心血管功能不好的话,更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从而使运动神经更受到抑制,也会导致手脚冰冷。
中医说:都是肠胃惹的祸
所谓“痹者闭也”,肠胃就是中医所讲的“脾”,负责掌管全身血流供应。如果肠胃功能不好,吸收能力差,食物营养便无法转化成足够能量提供身体所需,末梢神经血液循环自然变差。
女性容易出现脾功能不好,所以也容易长期手脚冰凉。
DO每日泡脚
无论哪种说法,都认为和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因此,想缓解或者摆脱手脚冰冷的恼人状况,就要从呵护双脚做起。足部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先天血液供给不良,加上足部皮下脂肪少,保暖能力差。而且足部有许多穴道与上呼吸道黏膜有关,足部受凉,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所以,不仅仅是为了手脚的保暖,还能防止感冒或者缓解感冒症状。
泡脚的时候水尽量热一些,最好让水淹没脚踝,能到小腿下三分之一处更好。顺便做足部按摩,可以按压脚底板弯曲时出现的凹处(涌泉穴),这样整个身体能很快暖和起来。坚持这样做,手脚冰冷的老毛病就能得到改观。
Don’t常穿尖头高筒靴
别以为高筒靴就能保证美丽不“冻”人,因为高统靴透气性差,行走后足部散发的水分无法及时消散而变得冰冷。而且,足背和踝关节处的血管、神经受到长时间的挤压,造成足部、踝部和小腿处的部分组织血液循环不良。小腿下三分之一处出现了轻度肿胀和小腿肚外侧疼痛,甚至足背处也感到疼痛,造成“腓浅神经压迫症”。此外,还有可能发生跟腱周围炎、腱鞘炎、脂肪垫炎等。
什么是冬天最爱做的事?看你想到哪里去了,是吃嘛!
平常被你称作“罪恶的”香蕉奶油卷、核桃蛋糕、巧克力、葡萄干松饼等零食,只有在冬天里吃才最理直气壮。因为,冬季气温低,身体散热快,容易影响胃肠功能。单纯依靠正餐获取的营养往往有失完整,适当补充零食有益健康。而且,即使你是素食者,也大可不必担心冬季进补成问题。
冬季好吃又暖身的7种健康食物:
1.芋头质地细软,容易消化,是冬季调养脾胃的好东西。
2.每个土豆中的维生素总含量是同等重量的胡萝卜的2倍,西红柿的4倍。土豆还含有丰富的磷、钙和铁,能益气、和胃、健脾、消肿等。不过,炸薯条可不算。
3.终于又等到吃红薯的季节啦!烤红薯的香味隔着一条马路也能闻到,还有红薯粥、红薯饼、红薯干……想想就觉得过瘾。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蛋白质、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因此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
4. 莲藕含有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凉拌吃能凉血散瘀,做熟了吃则补心益胃,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再配上几粒红枣,则可补血养血,是女性在冬季的最佳天然补品。
5. 刚出锅的糖炒栗子冒着热气,好像这才是冬天应有的味道。板栗富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能养胃健脾,壮腰补肾,活血止血。栗子粥、白菜炖板栗都是冬补首选。
6. 萝卜不仅富含维生素C、一定量的钙、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质、铁及其他维生素,还含有一大堆人体所需要的酶,最适合冬季保“胃”,而且“肺”常健康。
7. 核桃、杏仁等坚果除了是补充热量的良好来源,同时可预防或者减少眩晕、心悸、乏力等“低血糖反应”,尤其适合血液循环差的冬季食用。
DO多吃黑色食品
食品随着本身的天然色素由浅变深,其营养含量越丰富。中医认为黑色食品的营养物质“独入肾经”,不但能够益肾强肾,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是冬天进补的佳肴。而且,和那些吃了容易上火的食物不同,黑色食品大多性味平和,补而不腻,食而不燥。所以,冬天里要多吃: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深色蘑菇、魔芋、海带、紫菜等。
Don’t以酒御寒
饮酒后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只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酒后因大量热能散出体外,反而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导致酒后寒。不过,如果你呆在家中,那就没关系了。
Lady温暖提示:
冬季是最容易发胖的季节,不过,想控制体重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每天只需要少摄入100卡路里,等来年5月份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体形一点都没有走样。更让人高兴的是,减少100卡路里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比如少放1勺蛋黄酱就够了。
什么是冬天最眷恋的东西?就是每天你都舍不得离开的,当然是床呀!
中医冬季养生最看重的就是充足睡眠养阳气,因为阳气可以推动五脏六腑的运作,是人体温暖的来源,阳气不足时容易精神倦怠和怕冷。女性天生阳气不足,但是充足睡眠可以来弥补,这样身体才有足够的能力去抵抗外来寒冷和疾病。
DO多睡60分钟
女性需要的睡眠本来就应该比男性多,在冬季更是如此。关上电视,放松紧绷了一整天的大脑神经,比你以前习惯的时间早1小时睡觉。别看只多睡了60分钟,却使你获得更高的免疫力,防止流行性感冒和类似头痛的神经症。还能使你的反应力提高25%,注意力会更为集中,心情更加愉快,同时减少出事故的几率。
Don’t憋尿
冷冷的夜晚,躲在被子里真暖和,即使有了尿意也不愿意起床,只要一想到掀开被子就会“咝……”算了,还是能忍就忍吧。殊不知,憋尿对身体危害很大。憋尿的医学术语是“强制性尿液滞留”,长时间憋尿会使尿液中的有害细菌和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尿痛、尿血或遗尿等疾病。尿道感染还可能向上蔓延到肾脏,引起肾盂肾炎,甚至影响到肾功能。更严重的是,有憋尿习惯的人今后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高出3~5倍,因为憋尿增加了尿中致癌物质对膀胱的作用时间。所以,在床边放一件大睡袍,这样就不至于犯懒了。
什么能让这个冬天的心情不再抑郁?不是疯狂购物,是向猫咪学习哦!
女性比男性对天气的变化更敏感,并非简单的多愁善感,而是因为我们的身体结构和男性太不同了。冬季一到,我们大脑中一种叫做复合胺的物质因为日照缩短而分泌失常,从而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而内分泌失调有“女性百病之源”之称,疲倦、神经质、睡眠、血液循环和植物神经紊乱、头痛、情绪压抑以及恐惧等症状出现,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特别是常年在室内工作,很少运动的女性更容易产生冬季抑郁症。
既然我们体内激素分泌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因此阳光对女性尤为重要。阳光可以赶走这些沮丧的情绪,因为它可以提升大脑血液中复合胺的分泌水平,而这种复合胺和现在最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是同一种化学成分。记住,即使在阴天,你在户外所得到的日照也是室内的20倍。
都说女人像猫,你一定见过猫咪在户外一边晒太阳一边梳理皮毛的可爱样子吧。其实,猫咪通过这种方式制造维生素D,帮助更好地吸收钙质。你也不妨向猫咪学习,每天午饭后到办公室外走走,沐浴15分钟的阳光。紫外线不仅是非常好的消毒工具,还可以强壮骨骼,你所需要的维生素D也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而且,你会比整日呆在室内的人更快乐,更有活力。
DO涂上SPF15的防晒霜
防晒可是一年四季都要做的美容“功课”。
Don’t任凭压力缠身
女性担当的社会角色多,压力可想而知。但是,最好还是强迫自己把一天时间分成3份: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拥有阳光心情,才能拥有健康体魄,更好地担当所赋予的责任。
Lady温暖提示:
缺乏日照会使人在冬天产生更多的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使人感到精神倦怠,可以适当多吃些含铁多的食物能振奋精神。
Lady和你分享8个温暖小秘方
■ 忘了是谁说的,爱情是一种温暖的物质,最适合在冬天发生。走在寒冷的路上,最渴望的就是能一步迈进家门,和心爱的人懒洋洋地斜靠在沙发上,在冬天里能够倾心交谈是很暖和的事情,不是吗?
■
每次用冷水洗脸时,顺便将冷水轻轻吸入鼻腔进行清洗,既刺激了鼻腔又打扫了卫生。鼻腔经过这样的锻炼,渐渐习惯了低温,再有冷空气入侵,也不会动不动就感冒了。
■ 医生可能会在冬天针对咽喉和支气管炎开出更多的抗生素药物,但它们会将有益菌一并除掉,因此冬天不妨多喝酸奶来建立对身体有益的菌群。
■冬季因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时在鼻孔和嘴唇容易生出疱疹,及时涂抹药膏或服药。
■家里的温度要够,湿度也要够。因为流感病毒和能引发感染的细菌在干燥的空气中繁殖速度加快,更容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呼吸道疾病。所以,加湿器一定要用。还可以在水中加几滴薄荷油或者桉树油香精,效果更好。
■ 如果一时觉得手脚寒冷难耐,又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按压手背虎口中央的合谷穴,加强血液循环,能缓解冰冷的感觉。
■ **、橘色的鲜花最适合摆放在冬季室内,这些颜色能振奋精神,驱散身心倦怠。
■ 哈利·波特最爱的保暖秘方
勇敢可爱的哈利·波特再有强大的魔法,也抵挡不住刺骨的寒冬,他不但会在半夜闹胃疼,还经常手脚冷冰冰的。这时,他最想念的,是装在啤酒杯里,满溢泡沫、热腾腾的“奶油啤酒”(ButterBeer)——他这辈子尝过的最美味的东西,还可以“让身体从里到外整个暖起来”。
配料:2杯牛奶,2茶匙红糖,1茶匙香草粉(超市就能买到),1茶匙黄油,1茶匙白糖。
做法:先用小汤锅把牛奶加热到中等热度,再把其他配料都放进去,边煮边搅拌出泡沫。等刚要开锅的时候熄火,然后倒进杯子中就可以享用啦!
对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应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尽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复发冻疮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以起到预防作用。患冻疮之后,宜及时尽早地治疗。市售冻疮膏、貂油防冻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疗效。
参考资料:
什么是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炎症反应。本病是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早期表现,仅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或肩关节不适和束缚感;继则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也逐渐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冻结状态”。本病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又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
中医对肩周炎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
(1)正气内亏:“七七肾气衰”,人到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或劳逸过度,或病后体弱,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分滋养,日久筋脉拘急,营卫失调。《中藏经*五痹》曰:“肾气内消……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惑,而众痹生焉”。现代医学家刘渡舟在《金匮要略诠解·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曰:“凡尊荣之人,则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多食肥甘,而肌肉丰盛,不事劳动则筋骨脆弱,以致肝肾虚弱……阳气虚,血行不畅,重因疲劳则汗出,体气愈疲**此时加被微风,遂得而干之,则风与血相搏,阳气痹阻,血行不畅。”
(2)邪气外侵:居住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内侵,寒湿留滞于筋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寒湿之邪侵*于筋肉关节,以致关节屈伸不利,如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又如明·朱?FDAE?《普济方》曰:“此病盖因久坐湿地,及曾经冷处睡卧而得。”
西医认为肩周炎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1)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根据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本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老年性退变:本病多见于40~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显然与老年性退变有关。
②风湿寒邪侵袭: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明显风湿寒邪侵袭史,如居处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说明风湿寒侵袭为肩周炎的外在病因之一。
③肩部活动减少:本病的临床特点,多见于肩部活动逐渐减少的中年以上女性,且左肩的发病率较右肩多,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较体力劳动者为多,或因某些原因(如上肢骨折肩部软组织损伤,颈椎病等肩部活动量减少或受限的病人)使肩部活动减少后,常可继发肩周炎,这些特点均提示肩部活动减少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
(2)病理
①肩部组织,如关节软骨、滑囊、腱鞘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
②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炎症过程释放的炎症介质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浆液性渗出,渗出物的机化使肌腱与腱鞘及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组织弹性降低,并最终导致关节挛缩,形成所谓“肩凝”,现多认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为本病的病理改变之一。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尤以肱二头肌腱长头腱沟为甚,少数呈肩周软组织广泛性压痛,无压痛点者少见。
(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6)X线及化验室检查: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
(1)40~50岁以上中老年,常有风湿寒邪侵袭史或外伤史。
(2)肩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
(3)肩关节活动尤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
(4)肩周压痛,特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腱沟。
(5)肩周肌肉痉挛或肌萎缩。
(6)X线及化验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诊断肩周炎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1)肩关节结核:①常伴有肺结核。②常有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③多发于成年人,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④血沉快,可达50mm/h以上。⑤X线片可见骨质明显疏松、骨质破坏及坏形成,甚至出现肩关节半脱位。
(2)颈椎间盘突出症:①急性发病。②以神经根性剧痛为主,即疼痛沿神经分布区放射至前臂及手部,并伴有感觉及肌力改变。③颈部活动受限而肩关节活动正常。
(3)骨肿瘤:①原发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年老患者多为转移癌,故全身症状明显。②血象检查多为阳性。③X线鉴别。
(4)肩轴损伤:发于青壮年,有明显外伤史,肩关节被动活动正常。
治疗肩周炎常用哪些西药?
(1)非甾体抗炎药:可在中药治疗基础上作为辅助治疗,在关节剧痛情况下,可小量应用以缓解疼痛,缓解后即停用。
①阿司匹林:3~6g/日,分3~4次口服;或水杨酸钠,6~8g/日,分3~4次口服。水杨酸盐类具有止痛、退热、消炎、抗过敏的作用,无心脏炎者首选此药。该药服后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或胃出血,应注意观察。
②消炎痛:具有抗炎、退热、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5mg,每日2~3次,饭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道刺激症状。溃疡病患者禁用或慎用。
③炎痛喜康:具有消炎、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饭后服。本药用量小,用次少,不良反应比阿斯匹林、消炎痛为轻,故为常用药。但仍可引起溃疡病出血,故溃疡病患者、哺乳妇女、儿童禁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此类药物能抑制变态反应,控制炎症发展,减少炎症渗出,但一般尽量不用。药如强的松,每日10~20mg,分2~3次服;或地塞米松每日1.5mg,分2次服。
中医对肩周炎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桂枝10g,秦艽10g,海风藤15g,桑枝10g,当归10g,川芎10g,木香10 g,乳香10g,甘草6g。
方解:方中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等祛风散寒,化湿通络;配以当归、川芎、木香、乳香活血理气,并能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寒胜者加制川乌、细辛;风胜者,重用羌活,再加防风。
(2)寒湿凝滞
主证: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长,因痛而不能举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主证分析:年老肝肾亏虚,正气不足,或因冒雨涉水,睡眠不当,外界寒湿之邪侵及,滞留局部,日久寒湿内结,致使局部经脉闭阻,故见局部疼痛,麻木;寒凝邪实,故疼痛剧烈,畏寒;湿性重着,故有沉重感,得温则痛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均为寒湿之征。
治则: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方药:乌头汤加减。
麻黄10g,制川乌12g(先煎),白芍15g,黄芪30g,全虫12g,羌活12g,细辛6g,甘草6g。
方解:方中的制川乌、羌活、细辛、全虫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用麻黄散外寒表湿;芍药、甘草缓急舒筋;黄芪益气固表,并以此缓和麻黄、乌头之性,以防伤正气。诸药配伍,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邪去而又不伤正,以达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
(3)瘀血阻络
主证:外伤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处,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拒按,肩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
主证分析:外伤内挫,局部经络损伤,气血逆乱;或久痛入络,血脉瘀阻,故见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且有定处,拒按,或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均为血瘀之征。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活络效灵丹与桃红四物汤合并加减。
当归15g,丹参15g,生乳没各15g,桃仁10g,红花10g,熟地10g,川芎10g,桂枝10g,白芍 10g,鸡血藤15g,桑枝20g。
方解:方中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止痛,熟地配当归以养血;白芍缓急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用桂枝、桑枝、鸡血藤祛风通络。诸药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效。
(4)气血亏虚
主证:肩部酸痛麻木,肢体软弱无力,肌肤不泽,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挛缩,肩峰突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主证分析:久病体弱,气血亏虚,外邪乘虚侵袭,闭阻经络,肩部筋脉失于荣养,故见肩酸痛麻木,肢软乏力,肌肤不泽,肌肉萎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无力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治则: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方药:秦桂四物汤,或用本方加味治之。
秦艽12g,桂枝12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2g,生地12g,黄芪15g。寒甚加羌活、独活、附子;湿甚加苡米、海桐皮;筋缩不利加木瓜、鸡血藤、忍冬藤;痛甚加全虫。
方解:本方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养血柔筋,以秦艽祛风散寒,以桂枝、黄芪益气温经,通络散寒,共奏益气养血,疏经散寒之效。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中成药?
(1)昆明山海棠片
药物组成:昆明山海棠。
功效: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肩周炎之早期。
服法: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2)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章。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
(3)风痛安胶囊
药物组成:防己、木瓜、桂枝、生石膏、姜黄、海桐皮、忍冬藤、连翘、通草、黄柏。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主治:肩周炎早、中期有热象者。
服法:口服每次4~5粒,每日3次。
(4)痹苦乃停片
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5)痹隆清安片
药物组成:萆?、怀生地、制马钱子、制乳香,制没药、薏苡仁等。
功效:除湿消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主治:肩周炎各期有热象者。
用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土单验方?
(1)川羌活汤
组成:羌活、秦艽、海风藤、木瓜、五加皮、川断、防风、细辛、丹参、桑枝。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通络。
主治:肩周炎初期。
服法:水煎服,日1剂。
(2)加味四物汤
组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桂枝,生姜、甘草。
功效:养血活血,温经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3)化痰行气方
组成:茯苓5g,姜半夏12g,枳壳10g,风化硝6g,白术12g,白芥子12g,姜黄10g,桑枝12g ,生姜8g。
功效:化痰行气,舒筋止痛。
主治:肩周炎痰湿阻络者。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4)玉竹汤
组成:玉竹30g,桑寄生30g,鹿衔草15g,白术15g,茯苓15g,怀牛膝15g,白芍15g,炙甘草9g。
功效:健脾除湿,补肾通络。
主治:肩周炎,一臂或两臂疼痛,不能高举或转动不灵者,不论病之新久。
服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外用膏药?
(1)肩贴灵
药物组成及制法:雄黄、樟脑、急性子、公丁香、生半夏、乌蛇、蜈蚣、凡士林。上药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药膏。
功效: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肩周炎之风寒侵袭兼瘀阻者。
用法:取药膏适量摊于敷料上,贴患处。
(2)肩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牛蒡子1500g,白凤仙120g,川芎120g,桂枝60g,大黄60g,当归60g,白蔹60g,肉桂60g,草乌60g,地龙60g,僵蚕60g,赤芍60g,白及60g,乳香60g,没药60g,川续断120g,防风120g,荆芥120g,木香120g,苏合香油120g,蜂醋3000g,香油5000g。将以上诸药入油炸枯,过滤法渣,加入蜂蜡搅拌成膏状,夏季时蜂蜡酌增,冬季时蜂蜡酌减,制成后放一周后使用。
功效: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化瘀止痛。
主治:各型肩周炎。
用法:将药膏适量摊敷于棉布片上,敷匀,贴患部,3~5日更换1次。
(3)消散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清明前鲜泽漆草2500g,生菜油7500g,生麻黄、生半夏、生南星、甘遂各 180g,白芥子、大戟、僵蚕各240g,黄藤90g,火硝30g,炒黄铅粉1500g。先将泽漆草入油熬枯去渣,再入麻黄、南星、甘遂、白芥子、大戟、僵蚕,再熬枯去渣,呈滴水成珠状时加入黄藤,火硝熬枯后将油滤清,入黄铅粉收膏,将药膏摊牛皮纸上。
功效:温经散寒,豁痰止痛。
主治:肩周炎痰浊阻络型。
用法:洗净患处,将膏化开,贴于患处,5天换1次。
(4)五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桑树枝、槐树枝、榆树枝、桃树枝、柳树枝各36cm(直径12mm,秋末、冬初采者为宜)。将各树枝切成每段3cm长,放入香油500g中炸焦(呈**)捞出后,将乳香、没药各15g研细,加入油中,边加边搅拌(朝一个方向搅拌),拌匀再加入漳丹250g,继续搅拌,呈糊状放温后摊在25~30张牛皮纸上备用。
功效:通经活络,化瘀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患处洗净,取膏贴患处,5天换1次。同时,嘱患者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药浴方法?
(1)洗剂Ⅰ号
药物组成:防己30g,威灵仙30g,五加皮30g,羌活30g,独活30g,川芎30g,赤芍30g,红花3 0g,木瓜30g,鸡血藤30g,千年健30g,海风藤30g,青风藤30g,桑枝30g,马钱子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
功效:温经活络,祛风散寒。
主治:肩周炎。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于铁瓷盆内,2小时后,文火煎熬20分钟,不去渣,待放置温度适宜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患处,或直接用药液洗浴患处,再次用时加温即可,加温前可续水。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每剂药可用1周。
(2)洗剂Ⅱ号
药物组成:伸筋草、威灵仙、续断、麻黄、桂枝各15g,当归、红花、川乌、草乌、木鳖子、乳香、没药、川芎各12g。
功效:舒筋活血,温经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同洗剂Ⅰ号。
(3)漏肩风熏洗验方
药物组成:鬼箭羽15g,桂枝、红花、木瓜各9g,晚蚕沙15g,黄酒250g。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经和络。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属风湿痹阻型者。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浸泡15分钟,再加水半面盆,加黄酒煎沸后,趁热熏洗患处,冷则加热再熏再洗,每次熏洗15~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连用3天。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1)肩周散
药物组成: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白芷、生草乌、细辛、红花、没药、乳香、生葱、生姜、白酒各适量。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再加生姜、生葱捣烂,兑适量白酒,一齐入锅内炒热,敷于患肩部,外包固定,隔日换药1次。如有皮肤对药过敏者,可用纱布蘸清油隔在皮肤上,再敷药。
(2)川乌散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樟脑各90g。
功效:温经散寒,通阳除痹。
主治:肩周炎。
用法:上药研末,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食醋将药末调成糊状,均匀敷于患处及压痛点,厚约0.5cm,外裹纱布,用热水袋压在局部热敷约30分钟,每日1次。
(3)吴薏盐散
药物组成: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生食盐各30g。
功效: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祛湿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诸药研为粗末,先将生食盐锅中炒黄,再加入中药末拌炒至色,然后倒布袋内,外敷患肩,边熨敷边活动肩关节直至药温已低为止。隔时复炒再敷,日3次。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外擦疗法?
(1)外擦验方
药物组成:生川乌12g,生草乌12g,干姜12g,细辛8g,威灵仙6g,凤仙花8g。红花6g,川芎4g,桂枝7g,独活8g,寻骨风6g,樟脑15g,松枝6g,大黄8g,仙茅6g,巴戟天6g,茴香6 g,丁香6g,三七6g,五加皮6g,牛膝4g,乳香12g,没药12g,全虫6g,土元6g,山茱萸10g ,麻黄9g,杞子9g,狗脊9g,桑枝6g,当归6g,秦艽6g,白酒1200ml。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肩周炎各型。
用法:诸药粉碎为粗末,用55度白酒浸泡,夏季14天,春、秋季21天,冬季30天,过滤沉淀 5日而成。晚睡前用棉签蘸药液适量涂于疼痛处,用聚乙烯超薄膜(薄软食品塑料袋)覆盖,外用衣被覆盖10分钟左右,有发热感,温度升高(灼热感属正常),6小时后去掉覆盖物。每日1次。注意:药物要均匀接触皮肤部位,孕妇及酒精过敏、皮肤破损者禁用。
(2)消炎止痛液
药物组成:丁香、山茶各10g,木香9g,大黄12g,红花10g,当归12g,生地、赤芍、丹皮、白芷、川芎各10g,防风、乳香、没药、荆芥各9g,薄荷6g,樟脑10g。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肩周炎。证见肩关节疼痛难忍,难以入眠,手不能抬举转后者。
用法:上药除樟脑外,加入90%酒精(适量)浸泡24小时(酒精与药之比为1∶2),然后置水于锅中,用蒸馏法,收集蒸馏液200ml,药渣中残余液滤尽,把樟脑粉加入蒸馏液中搅匀,与滤液合并,制成350ml外擦液备用。用时先在病灶部位,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10分钟后,将本品涂擦患处,间隔5分钟涂擦1次。每次照射30分钟,每日2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