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抑菌液的功效与作用-溶栓抑菌液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开放分类: 药物、化学、药品、医药、化学药品
通用名: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曾用名:
英文名: CEFOPERAZONE SODIUM AND SULBACTAM SODIUM FOR INJECTION
拼音名: ZHUSHEYEYONG TOUBAOPAITONGNA SHUBATANNA
本品为头孢哌酮钠与舒巴坦钠(1:1)均匀混合的无菌粉末。
药品类别: 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
适应症: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膜炎、胆囊炎、胆管炎和其他腹腔内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骨骼及关节感染、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淋病及其他生殖系统感染。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
药理毒理: 本品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枸橼酸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抗菌作用。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对本品高度敏感。本品对各组链球菌、肺炎球菌亦有良好作用,对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株)仅具中度作用。头孢哌酮对多数革兰阳性厌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厌氧菌有良好作用。头孢哌酮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舒巴坦本身抑菌作用较弱,是一种竞争性、不可逆的β内酰胺酶抑制药,与头孢哌酮联合应用后,可增加头孢哌酮抵抗多种β内酰胺酶降解的能力,对头孢哌酮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
药代动力学: 静脉注射本品(1g头孢哌酮,1g舒巴坦)5分钟后,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的平均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236.8mg/L和130.2mg/L,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0%~93%和38%,血消除半衰期(t1/2b)分别为1.7小时和1小时。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体液中,包括胆汁、皮肤、阑尾、输卵管、卵巢、子宫等。该药主要经肾排泄,所给剂量的约25%头孢哌酮和84%舒巴坦随尿排泄,余下的大部分头孢哌酮经胆汁排泄。多次给药后两种成分的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变化,每8~12小时给药1次未发现药物蓄积作用。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适量溶解,然后再用同一溶媒稀释至50~100ml供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0~60分钟。 1.成人:常用量一日2~4g,严重或难治性感染可增至一日8g。分等量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舒巴坦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4g。 2.儿童:常用量一日40~80mg/kg,等分2~4次滴注。严重或难治性感染可增至一日160mg/kg。等分2~4次滴注。新生儿出生第一周内,应每隔12小时给药1次。舒巴坦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80mg/kg。
不良反应: 1.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如稀便或轻度腹泻、恶心、呕吐等。 2.过敏反应:斑丘疹、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药物热。这些过敏反应易发生在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中。 3.血液系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低凝血酶原血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4.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血胆红素增高,尿素氮或肌酐升高,多呈一过性。 5.其他反应:头痛、发热、寒战、注射部位疼痛及静脉炎、菌落失调等。
禁忌症: 对本品或头孢菌素类过敏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患者慎用。 2.如应用本品时,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地抢救,予以肾上腺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等紧急措施。 3.肝、肾功能减退及严重胆道梗阻的患者,使用本品时需调整用药剂量与给药间期,并应监测血药浓度。 4.部分病人用本品治疗可引起维生素K缺乏和低凝血酶原血症,用药期间应进行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监测。同时应用维生素K1可防止出血现象的发生。 5.在使用本品进行较长时间治疗时,应定期检查患者肝、肾、血液等系统功能。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其他婴儿特别重要。同时也应防止引起二重感染。 6.患者在应用本品时应避免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也应避免如鼻饲等胃肠外给予含酒精成分的高营养制剂。 7.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时,应注意监测肾功能变化。 8.对诊断的干扰:用硫酸铜法进行尿糖测定时可出现假阳性反应,直接抗球蛋白(Coombs)试验阳性反应。产妇临产前应用本品,新生儿此试验亦可为阳性。偶有碱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增高。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动物实验中没有发现本品对生殖能力和胎儿的损害,但在人类中尚缺乏足够的对照研究资料。因此孕妇应慎用,只有在明确指征时使用本品。头孢哌酮和舒巴坦能少量分泌到母乳中,因此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儿童用药: 本品已被有效地用于婴儿感染的治疗。但对早产儿和新生儿尚未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因此本品在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前必须权衡利弊后谨慎应用。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呈生理性的肝、肾功能减退,因此应慎用本品并需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联合应用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某些敏感菌株有协同作用。但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之间存在物理性配伍禁忌,因此两种药液不能直接混合。如需联合使用,可按顺序分别静脉注射这两种药物。注射时应使用不同的静脉输液管,或在注射间期,用另一种已获批准的稀释液充分冲洗先前使用过的静脉输液管。此外,应尽可能延长两种药物给药的间隔时间。 2.与下列药物同时应用时,可能引起出血:抗凝药肝素,香豆素或茚满二酮衍生物、溶栓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尤其阿司匹林、二氟尼柳或其他水杨酸制剂)及磺吡酮等。 3.本品与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后出现配伍禁忌。因此应避免在初步溶解时使用该溶液,但可采用两步稀释法。即先用灭菌注射用水进行初步溶解,然后再用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作进一步稀释,从而得到能够相互配伍的混合药液。 4.与下列药物注射剂也有配伍禁忌:多西环素、甲氯芬酯、阿马林(缓脉灵)、盐酸羟嗪(安太乐)、普鲁卡因胺、氨茶碱、丙氯拉嗪、细胞色素C、喷他佐辛(镇痛新)、抑肽酶等。
药物过量:
贮藏: 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蜂胶有什么保健作用
目前,世界上有2250家科研机构和数十万科学家专门从事大蒜油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证明了大蒜对多种疾病有神奇的疗效,尤其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康复带来曙光。以下是大蒜和大蒜。
1.杀菌活力:大蒜被誉为“天然广谱抗生素”,可杀灭或抑制化脓性球菌、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痢疾志贺氏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幽门螺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细菌虽然容易对氰、链、氯、金霉素产生耐药性,但不容易对大蒜油制剂产生耐药性。89种中药对痢疾志贺菌的体外抗菌试验,发现14种有效,其中大蒜最强,而大蒜油的杀菌效果是大蒜的2000倍。
大蒜油对各种病原真菌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特别是对各种皮肤病和脚气。大蒜硫代磺酸盐,一种油提取物,具有抗病毒作用,可杀流感病毒和疱疹病毒。
2.稳定降压:实验犬结扎大脑动脉三条血管,诱发高血压。口服大蒜制剂后,血压明显下降,110天后接近正常。用大蒜油观察114例高血压患者。结果表明大蒜油能显著改善高血压。德国医学营养学博士埃迪塔·有机玻璃(Edita Perspir)经过长期研究指出,对于血压已经上升到极限的人来说,大蒜油仍然具有罕见的抗高血压作用。
3.降血脂与前沿:50年前,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大蒜油的降血脂效果比其本身的杀菌效果更好。现在用大蒜油降血脂已经成为国际保健时尚,因为和药食同源,所以符合“降血脂需要终身食疗”的国际新主张。
4.溶栓更彻底:在抗血栓方面,实验分几个阶段进行。首先将含有血小板的血浆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能促进血小板凝固的辛二酸,使血小板瞬间聚集成大的血凝块。但是,在试管的血浆中加入从大蒜提取的大蒜油后,即使加入辛二酸,血小板也完全不会凝结,从而证明了大蒜油的抗血栓作用。另外,大蒜油可以缩短凝血时间,建议这个功能也可以预防血栓形成。抗血栓成分是大蒜素,也是大蒜气味刺激的主要成分,可细分为80种。其中,大蒜素中的MATS是预防血栓形成最有力的成分。
拉肚子吃什么药?
农科院科萃牌纯蜂胶医疗保健价值:?
1、调节血糖(生物素、黄酮类化合物对I、II型糖尿病患者均有帮助)。科萃牌纯蜂胶黄酮类含量高达20%以上,富含生物素。药理剂量的生物素还可以降低I型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被称为花色苷酸的黄酮化合物在动物实验中被证明可以降低26%的血糖和39%的三元脂肪酸丙酯,这种降低血糖的功效是很神奇的,但更重要的是它对稳定胶原质的作用,因此它对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及毛细血管脆化有很好的作用。
2、抗病毒、修复肝细胞、辅助治疗病毒性肝炎。
3、干扰癌细胞代谢、抑制肿瘤、抗衰老、清除自由基。科萃牌纯蜂胶黄酮类含量高达20%以上,黄酮的功效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如花青素、花色素可以抑制油脂性过氧化物的全阶段溢出,这种阻止氧化的能力是维生素E的十倍以上,这种抗氧化作用可以阻止细胞的退化、衰老,也可阻止癌症的发生。
4、软化血管、防治心脑血管病。高含量的总黄酮类物质对溶栓,帮助体内代谢,防治痛风等代谢综合症有神奇作用。特别适用于糖尿病并发的心脑血管病(如:心脏病、高血脂等)。黄酮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可以降低胆固醇,这些作用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可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5、消炎杀菌、辅助治疗胃肠炎、溃疡病、体癣、真菌感染。
6、护肤美容。蜂胶中含有阿魏酸,这是科学界公认的美容因子,能改善皮肤质量,使其细腻、光泽、富有弹性。
磺胺嘧啶钠有什么功效
泻立停
导读:泻立停说明书(颠茄磺苄啶片说明书)主要介绍泻立停的作用、用法用量、主要事项、不良反应等等。泻立停主要用于痢疾杆菌引起的慢性菌痢和其他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肠炎等。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3023427
中文名称
颠茄磺苄啶片
产品英文名称
Belladonna Sulfamethoxazole and Trimerhoprim Tablets
生产企业
哈药集团制药六厂
功效主治
用于痢疾杆菌引起的慢性菌痢和其他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肠炎等。
化学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含活性成份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颠茄流浸膏
药理作用
本品为复方制剂,是磺胺类广谱抗菌药,磺胺甲恶唑(SMZ)与甲氧苄啶(TMP)有协同抑菌和杀菌作用。对非产酶金**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尤其对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金**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较SMZ单药明显增强。此外体外对沙眼衣原体、星形奴卡菌、原虫、弓形虫等亦具有良好抗微生物活性。本品作用机制为:SMZ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叶酸合成的第一步,TMP作用于叶酸合成代谢的第二步,选择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二者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本品的协同作用较单药增强,对其呈现耐药菌株减少。然而近年来细菌对本品的耐药性亦呈增高趋势。
药物相互作用
1使用尿碱化药可增加本品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泄增多;2不能与对氨基苯甲酸合用,对氨基苯甲酸可代替本品被细菌摄取,两者相互拮抗;3下列药物与本品同用时,本品可取代这些药物的蛋白结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谢,以致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发生毒性反应,因此当这些药物与本品同用时,或在应用本品之后使用时需调整其剂量。此类药物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和硫喷妥钠;4与骨髓抑制药合用可能增强此类药物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如确有指征需两药同用时,应严密观察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5与避孕药(雌激素类)长时间合用可导致避孕的可靠性减少,并增加经期外出血的机会;6与溶栓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大其潜在的毒性作用;7与肝毒物合用时,可能引起肝毒性发生率的增高。对此类患者尤其是用药时间较长及以往有肝病史者应监测肝功能;8与光敏药物合用时,可能发生光敏作用的相加;9接受本品治疗者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增加;10不宜与乌洛托品合用,因乌洛托品在酸性尿中可分解产生甲醛,后者可与本品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使发生结晶尿的危险性增加;11本品可取代保泰松的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当两者同用时可增强保泰松的作用;12磺吡酮与本品合用时可减少后者自肾小管的分泌,其血药浓度持久升高易产生毒性反应,因此在应用磺吡酮期间或应用其治疗后可能需要调整本品的剂量。当磺吡酮疗程较长时,对本品的血药浓度宜进行监测,有助于剂量的调整,保证安全用药;13本品中的TMP可抑制华法林的代谢而增强其抗凝性;14本品中的TMP与环孢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15利福平与本品合用时可明显使本品中的TMP清除增加和血清半衰期缩短;16不宜与抗肿瘤药、2,4-二氨基嘧啶类药物合用,也不宜在应用其他叶酸拮抗药治疗的疗程之间应用本品,因为有产生骨髓再生不良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可能;17不宜与氨苯砜合用,因氨苯砜与本品中的TMP合用两者血药浓度均可升高,氨苯砜浓度的升高使不良反应增多且加重,尤其是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发生;18避免与青霉素类药物合用,因为本品有可能干扰此类药物的杀菌作用。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3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这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于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4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由于本品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胆红素增高。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对胆红素处理差,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可发生核黄疸;5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6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的严重不良反应;7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一般症状轻微。偶有患者发生难辩梭状芽胞菌肠炎,此时需停药;8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9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10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皮肤潮红,眩晕等。严重者可有瞳孔散大、兴奋、烦躁。
禁忌症
1对SMZ和TMP过敏者禁用;2由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禁用;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4新生儿及2个月婴儿禁用;5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6青光眼、眼内压高患者禁用;7心动过速,患者禁用;8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9幽门梗阻者禁用。
产品规格
磺胺甲恶唑0.4g,甲氧苄啶80mg,颠茄流浸膏8m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片。第一天服3次,以后一日2次。1-5日为一个疗程,继续服用需遵医嘱。
贮藏方法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2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故有肝功能损害患者宜避免应用;3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故服用本品期间应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如应用本品疗程长、剂量大时,除多饮水外,宜同服碳酸氢钠,以防止此不良反应。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本品。肾功能减退患者不宜应用本品;4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胺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5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1.与尿碱化药合用可增加磺胺药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泄增多。 2.对氨基苯甲酸可代替磺胺被细菌摄取,对磺胺药的抑菌作用发生拮抗,因而两者不宜合用。也不宜与含对氨苯甲酰基的局麻药如普鲁卡因、苯佐卡因、丁卡因等合用。 3.与口服抗凝药、口服降血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和硫喷妥钠合用时,上述药物需调整剂量,因本品中的磺胺嘧啶可取代这些药物的蛋白结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谢,以致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发生毒性反应。因此当这些药物与本品同时应用,或在应用本品后使用均需调整其剂量。 4.骨髓抑制药与本品合用时可能增强此类药物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应严密观察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 5.与避孕药(口服含雌激素者)长时间合用可导致避孕的可靠性减小,并增加经期外出血的机会。 6.与溶栓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大其潜在的毒性作用。 7.与肝毒物合用,可能引起肝毒性发生率的增高。对此类患者尤其是用药时间较长及以往有肝病史者应监测肝功能。 8.与光敏药物合用可能发生光敏作用相加。 9.接受磺胺药治疗者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增加。 10.乌洛托品在酸性尿中可分解产生甲醛,后者可与磺胺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使发生结晶尿的危险性增加,因此两药不宜同时应用。 11.磺胺药可取代保泰松的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当两者合用时可增强保泰松的作用。 12.因本品有可能干扰青霉素类药物的杀菌作用,最好避免与此类药物同时应用。 13.与磺吡酮合用时可减少本品中的磺胺嘧啶自肾小管的分泌,其血药浓度升高而持久,易产生毒性反应,因此在应用磺吡酮期间或应用其治疗后可能需要调整本品的剂量。 14.TMP可抑制华法林的代谢而增强其抗凝作用。 15.TMP与环孢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16.利福平与本品合用可明显使TMP清除增加和血清半衰期缩短。 17.TMP不宜与抗肿瘤药、2,4-二氨基嘧啶类药物同时应用,也不宜在应用其他叶酸拮抗药治疗的疗程之间应用本品,因为有产生骨髓再生不良或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可能。 18.与氨苯砜合用会致氨苯砜和TMP两者血药浓度均升高,氨苯砜浓度的升高使不良反应增多且加重,尤其是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发生。 19.与普鲁卡因胺合用时本品中的TMP可减少普鲁卡因胺肾清除,致普鲁卡因胺及其代谢物NAPA的血浓度增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