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草本抑菌液

悦殖抑菌液的功效-悦殖抑菌液的功效与作用

悦殖抑菌液的功效-悦殖抑菌液的功效与作用

长痘痘是每个女生很烦恼的事情,因为很影响美观。对于爱美的妹子来说是不能忍受的,那么有哪些比较好的祛痘产品能消灭烦人的小痘痘让你拥有一张靓丽的美丽容颜。小编盘点了去痘印产品排行榜,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sisley净化调理面膜

希思黎旗下这款调理面膜成分中的乳香及辣木成份具清洁、杀菌及收敛作用,能有效地收缩毛孔并改善粉刺,使肌肤呈现洁净明亮光泽。如果痘痘不严重,消下去的快一些。

用户实测评分:9.119分

实验室效果评测:9.548分

肌克gekee祛痘膏

无限回购的一款祛痘膏!是我这么多年用过的唯一一款真实效果好的产品了。采用国际大牌的工厂级别,成分纯植物无副作用无激素,特别的温和,周围朋友的痘痘痘印基本都是用它修复好的。痘痘痘印的真心推荐这款,相信你会回来感谢我的!

用户实测评分:9.968分

实验室效果评测:9.970分

狮王祛痘膏

一直看见朋友在用,自己也买了一管。白色膏体,涂上脸之后吸收程度很快,没有出现干燥起皮的现象,对付红肿痘痘效果一般,见效慢。

用户实测评分:9.486分

实验室效果评测:9.515分

温悦亮肤精华

亲测美白有效果!皮肤暗沉枯黄的一定要用温悦这款,药监局正规备案,医学教授都推荐用,一线大牌同原料。一白遮百丑!皮肤白了真的很有气质,好吸收不油腻,美白去黄淡斑、抗衰老、细腻毛孔、淡化痘印,一瓶多用,全身都可以美白,不会反复!真的很划算。熬夜肌肤气色不好,用这个很适合,朋友都说我变白净了,强力推荐!

用户实测评分:9.978分

实验室效果评测:9.987分

小蜜蜂清痘夫去角质霜

这款去角质就是为容易长痘的人而设计的,它能够有效去除脸部的皮,同时缩小毛孔,其中的水杨酸也能深入毛孔清除那些导致痘痘产生的细菌。

用户实测评分:9.372分

实验室效果评测:9.361分

鲜本芦荟胶

相见恨晚的芦荟胶!很多医生都推荐用鲜本这款芦荟胶!当之无愧的国货之光就是它啦,我一直在寻找一款高品质的芦荟胶!这款成分安全,芦荟含量第一名,十几种纯植物精华,效果超棒!点涂在痘印上,坚持使用就会发现红色痘印明显的变浅了!还能用来晒后修护,补水保湿,改善毛孔粗大,淡化细纹,祛痘淡班,蚊虫叮咬效果都很好。很多博主评价它为“超级护肤万能胶”!

用户实测评分:9.997分

实验室效果评测:9.943分

宝拉珍选2%水杨酸精华液

这款是含有水杨酸的祛痘精华液,敏感肌肤可能要慎重一点了,但是水杨酸效果确实很不错的,腐蚀皮,对痘痘也有消毒作用。

用户实测评分:9.416分

实验室效果评测:9.359分

舒真海藻面膜

国货之光的纯天然面膜!如果你不喜欢化学成分一定要用这个,它只有一个成分就是海藻提取物,因为它真的很温和无刺激,很多模特都用这个。舒真这款也是美容师推荐最多的一个牌子,补水效果真的特别好,毛孔小了好多,白嫩水润肉眼可见,并且脸滑滑的,超喜欢,怪不得这么多人喜欢!无限回购款。一大瓶能用很多次,便宜好用!

用户实测评分:9.980分

实验室效果评测:9.975分

悦诗风吟香榧祛痘膏

济州岛香榧祛痘膏,内含榧树籽油成分及白金花提取物舒缓敏感肌肤。能感受纯净济州榧树植物芬多晶的清新芳香,让因压力而日渐黯沉的肌肤注入生机。

用户实测评分:9.359分

实验室效果评测:9.238分

山茱萸的病虫害防治以及作用和功效

红枣,味甘性温,主要功能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临床主要用于脾胃气虚、血虚萎黄、血虚失眠多梦等症的治疗。如常喝红枣水对于经血过多而引起贫血的女性可起到改善面色苍白和手脚冰冷的补益功效。因此,生活中常常受到女性朋友的青睐。

杞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记载:“枸杞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纲目》:“滋肾、润肺、明目。”现代研究其化学成分得知内含甜菜碱、胡萝卜素、玉蜀黍黄素、烟酸、维生素B1、B2、C、钙、磷、铁、亚油酸及多种氨基酸。枸杞子是补肾之剂,性味平和,滋阴养血,益睛明目。古代文献中早已记载枸杞子是一味延缓衰老及治疗老年病的药。因此对老年肝肾虚损者是一味有效补益抗衰老的药物。现代研究指出,枸杞子对糖尿病、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胃炎等有一定治疗作用。另可调节免疫,防治肿瘤;并减轻化学疗法引起白血球降低的现象。

圆肉含有大量的葡萄糖、维生素,有补气、补血、益脾、安神作用,为传统名贵补品。

三样合到一起主要作用是滋阴、补气、补血、养血、养颜、明目、润肺。

仙人掌和芦荟有什么功效

山茱萸是一种同时具备了观赏效果和药用价值的树种,它的果实不仅具有让人赏心悦目的功效,而且能够入药使用治疗高血糖、休克、炎症等病症,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效益的树种。

山茱萸的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扡插和压条繁殖。

种子繁殖:秋季将去果肉的新鲜种子用2~3倍的湿沙,沙藏于室外向阳处,上面盖草,经常保持湿润,至翌年 3~4月,有30%~40%的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条播,按行距20厘米~30厘米开沟,沟深3厘米~5厘米,播种后覆土2厘米~3厘米,加盖一层草,保持畦面湿润,播种后一周可陆续出苗,直至第二年春。如肥水条件好,出苗后,当年就可长到60厘米~100厘米高,一般l~2年后定植于准备好的地块,最好选阴天起苗,带土移栽,并及时浇水,以提高成活率。定植后,应将基部丛生的枝条剪去,仅留主干。

扡插繁殖:5月中、下旬选带顶芽的一年生嫩枝,于15厘米~20厘米处剪下,

上部留3~4片时,下部切成斜口,并用ABT生根粉50PPm溶液浸泡半小时,随后扡人 20C~25℃的苗床内10天后即可开始生根,期间应保持较高的湿度,或上部适当搭棚遮阳。加强肥力管理,入冬前或翌年早春起苗定植。

压条繁殖:于秋后或春季芽萌动前,将近地面的1~2年生枝条弯曲,并在近主干处割伤皮部,将枝条埋入土中,固定压紧,枝条先端露出地面,加强肥水管理。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即可与母株分离、移栽。

山茱萸的病虫害防治

1.柳雪盾蚧:冬季向植株喷洒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若虫孵化期喷洒95%蚧螨灵乳剂4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杀灭。

2.绿尾大蚕蛾:可在成虫期,采用黑光灯诱杀,幼虫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

3.大蓑蛾:可在其幼虫发声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20%除虫脲悬浮剂7000倍液杀灭。

4.炭疽病:危害叶片时,发病初期叶片会着生红褐色小斑点,发病中后期,病斑穿孔脱落,5月至6月为发病高峰期。危害幼果时,一般从果顶向下发展,并逐渐扩展至整个果实,使果实变黑干缩,8月至9月为高峰期。

发病初期,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续喷三四次,每次间隔7天,能够有效控制病情。

5.角斑病:最初表示为叶片着生有紫红色小斑点,病斑边缘不明显,叶背无明显症状;角斑病危害山茱萸果实时,表示为果实有浅褐色小点,发病中后期,可连接成片,表皮形成褐色斑块,影响观赏和食用。如有发生,可在发病初期喷洒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续喷三四次,每次间隔7天,能有效控制住病情。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1.对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 山茱萸对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山茱萸中的糖类有明显促进免疫反应的作用,山茱萸总甙则明显地抑制免疫功能,是免疫抑制剂。熊果酸在体外具有杀灭免疫细胞的作用,腹腔注射却能够明显提高免疫功能。更有意思的是,山茱萸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合适的浓度具有明显的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而高浓度却出现抑制作用,可见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复杂性。

2.降血糖的作用 山茱萸自古就有治疗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证”)的记载。

日本学者用八味丸治疗糖尿病,取得较好的疗效,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主要是山茱萸在发挥降血糖作用。国内的学者还发现,山茱萸对正常的血糖水准无明显影响,对糖尿病引起的血糖增高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3.其他:山茱萸还具有抗休克、强心、抗炎、抑菌、抗真菌、保肝等作用。

当然了,只有养殖得当才能让山茱萸树结出品质优良的山茱萸来,如果山茱萸的果实才能够起到它原本具有的作用,所以想要栽种和养殖山茱萸的朋友,学习一些养殖护理山茱萸的知识也是非常有用的。

当然了,只有养殖得当才能让山茱萸树结出品质优良的山茱萸来,如果山茱萸的果实才能够起到它原本具有的作用,所以想要栽种和养殖山茱萸的朋友,学习一些养殖护理山茱萸的知识也是非常有用的。

饮茶有何作用?

芦荟胶俗称万能胶,它是从天然的植物芦荟中萃取而成的产品,针对擦伤、烫伤、长痘、雀斑等都有着十分明显的辅助作用,功能十分的强大。那么芦荟胶哪个牌子好呢?下面小编为您整理出了市场上排名前十的芦荟胶排行榜,一起来看看。

悦诗风吟芦荟胶

涂完干的很快,没有不好闻的味道,也没有很好闻的味道,有酒精味,涂了之后很清凉。

鲜本芦荟胶

评分最高的芦荟胶!我从没见过芦荟含量这么多的!便宜大瓶!鲜本这款芦荟胶一个医学教授推荐的,老人小孩都能用,这款芦荟采用南非最大天然芦荟种植园,还有17种植物修护成分,皮肤过敏、晒后修护、痘痘痘印、补水保湿、收缩毛孔、蚊虫叮咬都有很好的效果。无激素无防腐真的很安全。真心好用!不好用你找我!

自然乐园芦荟胶

淡淡的芦荟清香,水水的黏度较低,补水功能较好但是消炎镇静指数较低,可能因为芦荟含量并不太高,像我敷痘痘并没有太好的反馈。

肌克祛痘水

超级好用的祛痘产品!皮肤科医生推荐的这个肌克祛痘水,权威医学期刊表明祛痘率高达98%,亲测祛痘祛痘印有效果,这个是让你的痘痘一点一点的下去,你会发现3天后痘痘完全不疼不红了,感觉消炎真的很棒。如果有青春痘粉刺、闭口脓包、痘印痤疮、白头红肿都可以用这款解决。纯正植物配方,无激素无刺激,真的是痘痘肌的大救星,神奇祛痘水非它莫属!

英国AA网芦荟胶晒后凝胶

含有天然芦荟、金缕梅、海藻提取物,能有效减少阳光对皮肤的伤害,补充水分和保湿。

安初身体乳

无限复购的身体乳!这款我已经空N瓶了,可见我有多爱它!乳液质地细腻很柔软,不油不粘,涂在身上后非常滋润,名副其实的水光肌质感!成分都是进口国外一线大牌的专业大厂的,这款身体乳获得过多项专利证书和金奖。以前我的身上一到秋冬和转季节就会起皮,划一下就会有皮屑,用了它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了,皮肤滑滑嫩嫩的,真的会变白,周围朋友都用这一款。

日本aloe vera芦荟胶

含有维生素、丰富的矿物质等丰富的营养成分,皮肤渗透性是水的4倍,快速补水,镇静。

森林哲学精华面膜

一片效果抵十片的神仙面膜!这款也是我无限回购的,比我去美容院护理效果还好。它拥有多项独家配方专利,和全球多家顶尖护肤实验室合作研发的配方,并采用德国可呼吸植物纤维膜布,能够吸附毛孔暗沉垃圾和皮肤重金属,被护肤杂志评为“毛孔清道夫”。感觉皮肤喝饱水,摸起来软软嫩嫩,滑溜溜的。白里透红,肤色明显改善,比美白针效果都好。成分都是天然植物精华,没有任何化学激素和刺激成分,痘印粗糙、干燥起皮、油腻黑头、毛孔粗大都不是问题。非常适合熬夜党、黄皮党入。我真的没有吹牛,用了一次就爱上了。

新西兰Merino芦荟胶

注意避开眼周!然后刚开始涂的时候可以闭眼睛过一会就好了。洗完脸水不要擦干直接涂芦荟胶,稍微稀释一点也能缓解。

aloe Gel南非欧卡尔苦芦荟胶膏

采用芦荟的冷精华,琥珀色,适用于酸性痤疮,无香精,无酒精,无防腐。

有谁知道细辛的功效吗?

本草衍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茶,最早是以解毒的草药出现的。 现代科学证明,茶叶中含有多酚类物质,尤其是儿茶素,能抑菌、消炎、抗氧化,可阻止脂褐素的形成,并将人体内的黑色素等毒素吸收之后排出体外;茶叶中的茶多酚、脂多糖、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能通过综合作用捕捉放射性物质,可以减少辐射对皮肤的伤害;茶叶中的绿原酸和维生素C,可保护皮肤,常喝茶可使皮肤变得细腻、白润、有光泽。 至于饮茶的功效,众说纷纭,种类繁多,不胜枚举。 1.少睡 在文献记载中,具体表述为:“令人少睡”、“令人少眠”、“令人少寝”、“令人不眠”、“使人不睡”、“令人不寐”、“令不眠”、“不睡”、“少睡”、“睡少”、“醒睡眠”、“醒睡”、“破睡”、“不昏”、“兴奋神经”、“心主神明”、“除好睡”、“治中风昏愦,多睡不醒”、“治神疲多眠”等。另外,在古代文人的诗文中也有论及“少睡”的功效,如明代陆树声《茶寮记》:“除烦雪滞,涤醒破睡……”唐代郑遨《茶诗》:“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陆游的《昼卧闻碾茶》:“玉川七碗何须尔,铜碾声中睡已无”等等。 2. 安神 在文献中,具体表述有:“清心神”、“清神”、“除烦”、“涤烦”、“悦志”、“久食益意思”、“益思”、“能诵无忘”、“使人神思闓爽”、“破孤闷”、“醒神思”、“去体中烦闷”等等。在诗文中,如宋代赵佶《大观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明代许次纾《茶疏》:“常饮则心肺清凉,烦郁顿释。”等。在安神方剂中也有论述,《孺子方》说:“疗小儿无故惊厥,以苦茶、葱须煮之。” 3. 明目 茶之明目功效,自古以来就多为人乐道,所述甚多。古称有“明目”、治“目涩”等。有关药茶方剂也有很多(多出自眼科名著),如《银海指南》:“补肝散、治肝虚羞明、流泪,用蜡茶调服。” 4. 清头目 文献记载有“清头目”、治“头目不清”、“治头痛”、“理头痛”、治“脑疼”、“愈头风”、“头痛目昏”。另外,还有不少方剂有记载,如《医方集论》方曰:“治偏正头风,升麻六钱,生地五钱,雨前茶四钱,黄芩、黄连各一钱,水煎服。” 5. 止渴生津 文献记载主要有:“止渴”、“疗渴”、“解渴”、“止渴生津液”、“清胃生津”、“润喉”、治“热渴”、除“烦渴”、“作渴”、’消渴不止”、“渴喜一碗绿昌明”等。 6. 清热 文献记载主要有:“清热解毒”、“清热降火”、“降火”、“去热”、“涤热”、“泻热”、“破热气”、“清热不伤阴”、“疗热证最效”、“可除胃热之病”等。另外,还有一些药茶方剂记载,如《太平圣惠方》中的《药茶诸方》:“治伤寒头痛,壮热葱吱茶方”等。 7. 消暑 茶既可清热,又可止渴生津,故亦兼消暑、解暑。古代文献言及此者不多,主要有:“消暑”、“治伤暑”、“可疗暑疾”等。 8. 解毒 文献记载主要有:“清热解毒”、“解毒”、“辟瘴”、“除瘴气”、“解诸中毒”、“除痚而去疠”、“利咽喉之疾”。另外,药理的方剂也有记载,如《简便方》:“解诸中毒,芽茶,白矾等分,研末,冷水调下”等。 9. 消食 文献记载主要有:治“食积不化”、“消食”、“消宿食”、“消饮食”、“消腥肉之食,解青稞之热”、“解除食积”、“解酒食之毒”、“去胀满”、“去滞而化食”、“去积滞秽恶”、“养脾,食饱最宜”、“芳香微甘,有醛胃养脾之妙”、“甚有助胃力”等。在关于茶的消食功效的附方也有不少,如《串雅补》中治虫积、虫胀方:“茶叶五钱,青盐一钱,洋糖、三稜、雷丸各三钱为末,将上盐、糖煎好后,入三味调匀,每服三钱,白汤送下。” 10. 醒酒 文献记载主要有:“醒酒”、“解酒”、“解醒”、治“酒毒”等。在文人诗句中也多有记载,如白居易的《萧员外寄新蜀茶》:“满殴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醉人”等。 11. 去肥腻 文献所载主要有:“去肥腻”、“饭后饮之可解肥浓”、“去腻”、“解油腻,牛羊毒”、“去人脂”、“解荤腥”、“去腥腻”、“解炙煿毒”、“尝闻茗消肉,应亦可破暇”、“久食令人瘦”、“轻身”、“换骨”、“延年”等。 12. 下气 文献所载主要有:“下气”、“通利肠胃”、“消胀”、“消膨胀”、“开郁利气”等。另外,有关医疗方剂也有所载。 13. 利水 文献所载主要有:治“小便不通”、治“小便不利”、“利水”、“利水道”、“利尿”、“利小便”、“利大小肠”等,还有一些药方也有载录。 14. 通便 文献所载主要有:治“二便不利”、“利大肠”、“刮肠通泄”、“利大小肠”、“利二便,通大小肠”。还有药方载录。 15. 治痢 文献记载主要有:“止痢”、“合醋治泄痢甚效”、“姜茶治痢,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宜”、“治热毒赤白痢”、“同姜治痢”、治“血痢”等。另外,有许多医药方剂也多载入,如《食疗本草》方:“治热毒下痢,好茶一斤,炙,捣末,浓煎一二盏服。久患痢者,亦宜服。” 16. 去痰 文献所载有:“去痰”、“除痰”、“逐痰”、“化痰”、“消痰”、“去痰热”、“凉肝胆涤热消痰”、“入肺清痰”、“涤痰清肺”、“去寒澼”,治“痰涎不消”、治“痰热昏睡”等。此外,方剂方面也有所载,以《瑞竹堂经验方》所记最佳:“痰咳,喉声如锯,不能睡卧,好茶末一两,白僵蛋一两为末,又粕糖一斤,猪板油四两,雨前茶二两,水四碗。先将茶煎至二碗半,再将板油去膜切碎,连苦茶、米糖用下,熬化听用。白滚汤冲数匙服之,消痰止渴。” 17. 祛风解表 文献所载主要有:“轻汗发而肌骨清”、“发轻汗,肌骨清”、“疗风”、“祛风湿”、“卒刀不伤阴”、“小儿痉疹不出用之神效”、治“四肢烦,百节不舒”。另外,还有一些方剂也有记载。如《本草品汇精要》载:用茶“水煎,合醋疗腰痛”。 18. 坚齿 文献所载有:“坚齿已蠹”、“涤齿颊”、“漱茶则牙齿固利”、“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不知。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缩,不觉脱去,不烦刺挑也,而齿便漱濯,缘此渐坚密,蠹毒自已”等。 19. 治心痛 主要指治胃与十二指肠的疾痛。文献记载有多处,都从主治上说明,如《兵部手集方》:“久年心痛,十年五年者,煎湖茶,以头醋和匀服之良”。 20. 疗疮治瘘 文献所载,全从主治方面说明。主要有:治“瘘疮”、“疗积年瘘”、“搽小儿诸疮效”等。还有一些方剂记载,如《摄生众妙方》:治“脚趾缝烂疮,及因暑手抓两脚烂疮;细茶研末调烂敷之”。 21.疗饥 文献所载主要有:“疗饥”、“叶可食,烹去苦味二三次,淘净,油盐姜醋调食”、“救肌,将嫩叶或冬生叶可煮作羹食”。 22.益气力 文献所载有:“有力”、“轻身换骨”、“固肌换骨”、“治疲劳性精神衰弱症”等。 23.延年益寿 文献记载有:“祛宿痰,当眼前无疾”、“抖擞精神,病魔敛迹”、“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苦茶久食羽化”、“茶通神仙。久服,能令昇举”等。 24.其他 文献所载的不成系统的论述,如:“烧烟可辟蚊;建兰生虱斑,冷茶和香油洒叶上”、“陈茶末晓烟,蝇速去”、“口烂,茶根代茶煎饮”。还有一些方剂,如治“三阴症”、妇女“月水不通”、“痘疮作痒”等

药名

细辛

别名

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汉语拼音

xi xin

英文名

Manchurian Wildginger, Herb of Manchurian Wildginger, Herb of Seoul Wildginger, Herb of Siebold Wildginge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Asarum heteroTCMLIBopoides 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axim.)Kitag.

2.Asarum sieboldii Miq.

3.Asarum sieboldii Miq.f.seoulense(Nakai)C.Y.Ching et C.S.Yang

归经

肺;肾;心;肝;胆;脾经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1.细辛对犬左室功能的作用: 北细辛用乙醇提取至浸膏状,再加水稀释成1:2的溶液(每1ml含生药2g,简称A.H)。在心肺制备犬中静脉注射A.H.0.1-0.4ml/kg。结果显示,LVSP↑、LVEDP↓、MAP↑、CO↑、HR↑、SV↓、dp/dtmax↑、-dp/dtmax↑、t-dp/dtmax↓、Vpm↑、Vce-cpip↑、Vmax↑;在麻醉开胸犬中,静脉注射 0.05-0.4ml/kgA.H除可使MAP↓和SV↑外,其它结果与心肺制备实验基本一致;上述两个实验测得的Lis-sajous图形的正向前降支均向右上方移位。从而排除了前、后负荷的影响,表明泵功能的改善似由于A.H增强心肌收缩性能所致。A.H和北细辛中含的dl-去甲乌药碱(简称H.G)以及异丙肾上腺素(简称I.S)三者进行比较。结果三者均能增强犬左室功能,但A.H可使SV增加,H.G和I.S却使SV减少。其原因可能与A.H使心率增快适度、心室舒张较完全有关。

1.2.细辛对犬心源性休克的作用: 用细辛(AsarumheteroTCMLIBoids)的根制成1:2的水溶液。用犬冠脉前降枝分段结扎和冠状窦扦管阻流法制备心源性休克模型。结果细辛提取物多巴胺和细辛中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均能提高休克动物的mAP,LVSP,±LVdp/dtmax和 SCBF,降低CVR,多巴胺和细辛提取物的作用相似,但多巴胺加快心率而细辛不加快心率。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1.协同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本品挥发油中所含的甲基丁香酚,小鼠腹腔注射50mg/kg,给药后20分钟腹腔注射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15mg/kg,结果给药组小鼠均睡倒,与对照比较P<0.01,具显著协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甲基丁香酚50mg/kg与100mg/kg可明显延长硫喷妥钠(剂量为静脉注射,25mg/kg)的睡眠时间,P<0.01。大鼠腹腔注射甲基丁香酚144mg/kg,可明显加强氯丙嗪(15mg/kg)的中枢抑制作用,P<0.01。

2.2.对不同种属动物的麻醉作用: 甲基丁香酚以每分钟2.0ml(50mg/ml)的给药速度,对不同种属动物分别给药,一般静脉注射后1-2分钟进入麻醉。猫静脉注射50mg/kg剂量时,唾液分泌明显增加及出现颈部强直;犬给药后出现呕吐、排便等消化道反应;而猴、兔给药后基本无上述反应,但如给药过快可出现呼吸减慢,甚至停止,如立即停药呼吸即可恢复。

2.3.镇痛作用: 甲基丁香酚对小鼠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特异性不高。细辛煎剂能阻滞蟾蜍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具可逆性。

2.4.降温作用: 甲基丁香酚对大鼠腹腔注射90mg/kg、144mg/kg,有明显的降温作用,但比氯丙嗪(15mg/kg)为弱。

3.对家兔脑电活动的影响:

细辛挥发油对兔脑皮层、海马、中脑网状结构和心电的同步记录,证明其对中枢的作用与巴比妥类相似,都有去同步化低幅快波→高幅慢波→低幅慢波→间断性脑电消失→脑电持续消失的发展过程。心电消失出现在皮层、海马和中脑网状结构脑电消失之后。

4.对微循环的影响:

用肾上腺素引起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模型。先测定记录给药前的管径、血流情况,然后按体重0.1ml/10g腹腔注射细辛液,观察10分钟内管径及血流变化,再腹腔注射肾上腺素10μg/10g体重,观察10分钟内血流及管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细辛对轻度由肾上腺素引起的微动脉血流停止或减慢有推迟作用,但统计处理不显著。

5.抗炎作用:

由北细辛中提取的挥发油,(简称细辛油),腹腔注射给于大鼠0.24ml/kg,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01。此作用在切除肾上腺的大鼠亦存在,与醋酸可的松40mg/kg的作用相似。细辛油能降低炎症大鼠组织及渗出液中组胺含量,但5-HT和PGE2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对组胺或PGE2引起的大鼠足肿有抑制作用,而对5一HT引起的足肿胀则无抑制作用。细辛油还能对抗组胺或PGE2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能抑制大鼠胸腔因注射角叉菜胶后引起的白细胞游走;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并能使胸腺萎缩,还可降低正常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

6.抑菌作用:

初步体外试验表明,细辛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细辛还能完全抑制黄曲霉素的产生。

7.提高机体新陈代谢功能:

细辛中含的去甲乌药碱具有肾上腺素能B兴奋剂样的广泛生理作用,具有强心、扩大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及升高血糖等功效。去甲乌药碱在附3、细辛、吴茱萸等祛寒药中含有,其药理作用符合祛寒药的药理学基础。

8.抗组胺及抗炎态反应:

从北细辛中分得的甲基丁香油酚、Hakucl、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胺和去甲乌药碱等,均可明显抑制组胺所制豚鼠离体回肠的收缩。细辛的水或乙醇提取物均能使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提示具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9.对平滑肌的作用:

细辛挥发油对兔离体子宫、肠管,低浓度使张力先增加后下降,振幅增加;高浓度则呈抑制。对大鼠离体子宫呈抑制作用。

10.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华细辛醇浸剂静脉注射于家兔,可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甲基丁香油酚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显著的松弛作用。北细辛醇浸剂对离体肺灌流量先呈短暂的降低,而后持续增加,可维持15-30分钟,异丙肾上腺素未见先短暂减少的现象,但在肺灌流量增加和持续时间上,均与细辛类似。因此认为细辛的后续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相似。

中药化学成分

1.辽细辛(辽宁产)全草(干品)含挥发油

2.5%,挥发油中的成分有:a-蒎烯(a-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Y-松油烯(Y-terpin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龙脑(borneol),优葛缕酮(eucarvone),爱草脑(esTCMLIBagole),2-异丙基-5-甲基茴香醚

(2-isopropyl-5-methylanisol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黄樟醚(safrol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细辛醚(asaricin),肉豆蔻醚(myristicin),榄香脂素(elemicin),β-水芹烯(β-phellanrene),β-松油烯(β-terpinene),3,4-二甲基-2,4,6-辛三烯(3,4dimethyl-2,4,6-octaTCMLIBiene),表樟脑(epica-mphor),异龙脑(isoborneol),a-松油醇(a-terpineol),十五烷(Pen-tadecane),β-甜没药烯(β-bisablene),2-甲氧基黄樟醚(croweacin),卡枯醇(kakuol),细辛脑(asarone),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酸胺腔(N-isobutyldodecateTCMLIBaeneamide)。另含和乌胺(hi-genamine)。

2.华细辛(湖北产)全草(干品)含挥油2.6%,挥发油中的成分有:a-蒎烯(a-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ine),γ-松油烯(γ-terpinene),异松油烯(ter[omp;eme),龙脑(borneol),4-松油烯醇

(terpinen-4-ol),a-松油醇(a-terpineol),爱草脑(esTCMLIBagole),萘

(naphthalen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黄樟醚(safrole),正十五烷(n-pentadecan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2-甲氧基黄樟醚(croweacin),细辛醚(asaricin),肉豆蔻醚(myristicin),榄香脂素(elemicin),a-侧柏烯(a-thujene),

细辛素(asarinin)。

3.汉城细辛(辽宁产)全草(干品)含挥发油1.0%。从挥发油中除分离出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黄樟醚(safrole),

细辛醚(asaricin)和优葛缕酮(eucarvone)外,还含有:a-蒎烯(a-

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

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l,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龙脑(borneol),a-松油醇(a-terpieol),

a-羟基-对-聚伞花素(p-cymen-a-ol),爱草脑(esTCMLIBagole),2-异丙基-5-甲基茴香醚(2-isopropyl-5-methylanisole),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肉豆蔻醚(myristicin)和榄香脂素(elemicin)等。

功效

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吴普本草》:细辛,如葵叶,赤色,一根一叶相连。三月、八月采根。

2.《别录》:细辛,住华阴山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3.《本草图经》:细辛,今处处有之,然它处所出者不及 华州者真。其根细而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今人多以 杜衡当之,杜衡吐人,用时须细辨耳。杜衡春初于宿根上生苗,叶似马蹄形状,高二、三寸,茎如麦藁粗细,每窠上有五、七叶或八、九叶,别无枝蔓。又于叶茎间罅内芦头上贴地生紫花,其花似见不见,阁结实如豆大,窠内有碎子,似天仙子,苗叶俱青,经霜即枯。其根成窠,有似饭帚密闹,细长四、五寸,微黄白色。味辛。江、淮呼为马蹄香,以人多误用, 故此详述之。

科属分类

马兜铃科

药(毒)理学

华细辛挥发油对蛙、小鼠、兔等,初呈兴奋现象,继即陷于麻痹状态,逐渐使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减退,同时反射消失,终以呼吸麻痹而亡,呼吸先于心跳而停止,对心肌、平滑肌有直接抑制作用。醇浸出液在兔身上,能拮抗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对小鼠灌胃与静脉注射,其半数致量分别为123.75mg及7.78mg/10g。细辛醇浸出液之毒性大于水煎剂。

小鼠腹腔注射细辛油的半数致量 为1.2±0.04ml/kg。甲基丁香酚给于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量为456.67±43.43mg/kg。3只猴分别静脉注射甲基丁香酚30.8mg/kg,麻醉后再继续给药30分钟,平均总给药量达90mg/kg,停药后维持麻醉时间30分钟。于给药后24小时和72小时分别进行血象、肝、肾功能检查。结果除白细胞略有上升外,其它指标均属正常。2只犬和2只猴分别静脉注射甲基丁香酚,总药量分别为198.1mg/kg、136.6mg/kg,24小时后进行血象、肝、肾功能检查,结果白细胞和尿素氮略有上升,给药72小时后尿素氮恢复正常。5只犬分别每天静脉注射甲基丁香酚50mg/kg,连续给药3天,第4天处解剖,取心、肝、肺、脾、肾、胰腺、胃、肠及脑等脏器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均无病理性变化。

主治

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生态环境

1.生于林下坡地或山沟阴湿而肥沃的地上。

2.生于林下阴湿腐殖质土中。

3.生于林下及山沟阴湿地。

各家论述

1. 李杲:细辛,治邪在里之表,故仲景少阴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也。

2.《纲目》:细辛,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惊痫者,宜用之。口疮、喉痹、齿诸病用之者,取其能散浮热,亦火郁则发之之义也。辛能泄肺,故风寒咳嗽上气者宜用之。辛能补肝,故胆气不足,惊痫、眼目诸病宜用之。辛能润燥,故通少阴及耳窍,便涩者宜用之。

3.《本草经疏》:细辛,风药也。风性升,升则上行,辛则横走,温则发散,故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肌。盖痹及肌,皆是感地之湿气,或兼风寒所成,风能除湿,温能散寒,辛能开窍,故疗如上诸风寒湿疾也。《别录》又谓温中下气,破痰开胸中,除喉痹,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益肝胆,通精气,皆升发辛散,开通诸窍之功也。其曰久服明目,利九窍,必无是理,盖辛散升发之药,岂可久服哉。细辛,其性升燥发散,即入风药,亦不可过五分,以其 气味俱厚而性过烈耳。

4.《药品化义》:细辛,若寒邪入里,而在阴经者,以此从 内托出。佐九味羌活汤,发散寒邪快捷,因其气味辛香,故 能上升。入芎辛汤,疗目痛后羞明畏日,隐涩难开。合通窍汤,散肺气而通鼻窍。佐清胃汤,祛胃热而止牙疼。此热药入寒剂,盖取反以佐之之义也。

5.《本草新编》:细辛,止可少用,而不可多用,亦止可共用,而不能独用。多用则气耗而痛增,独用则气尽而命丧。细辛阳药也,升而不沉,虽下而温肾中之火,而非温肾中之水也。火性炎上,细辛温火而即引火上升,此所以不可多用耳。或问:细辛散人真气,何以头痛反能取效?盖头为六阳之首,清气升而浊气降,则头目清爽;惟浊气升而清气降,头 目沉沉欲痛矣。细辛气清而不浊,故善降浊气而升清气,所以治头痛如神也。但味辛而性散,必须佐之以补血之药,使气得血而不散也。

6.《本草经百种录》:细辛,以气为治也。凡药香者,皆能疏散风邪,细辛气盛而味烈,其疏散之力更大。且风必挟寒 以来,而又本热而标寒,细辛性温,又能驱逐寒气,故其疏散上下之风邪,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也。

7.《长沙药解》:细辛,敛降冲逆而止咳,驱寒湿而荡浊, 最清气道,兼通水源,温燥开通,利肺胃之壅阻,驱水饮而逐湿寒,润大肠而行小便,善降冲逆,专止咳嗽。其诸主治,收眼泪、利鼻壅、去口臭、除齿痛、通经脉,皆其行郁破结,下冲降逆之力也。

8.《本经疏证》:细辛,凡风气寒气、依于精血津液便溺涕唾以为患者,并能曳而出之,使相离而不相附,则血津液便溺涕唾各复其常,风气寒气,自无所容。如《本经》所 载主治咳逆者,风寒依于胸中之饮;头痛脑动者,风寒依于脑中之髓;百节拘挛者,风寒依于骨节屈伸泄泽之液;风 湿痹痛肌者,风寒依于肌肉中之津。推而广之,随地皆有津液,有津液处,风寒皆能依附焉。故在胸为痰为滞结,在喉为痹,在乳为结,在心为癫,在小肠为水,在气分为汗不出,在血分为血不行。此《别录》之与《本经》一贯不异者也。

9.《本草正义》:细辛,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旁达百骸,无微不至,内之宣络脉 而疏通百节,外之行孔窍而直透肌肤。甄权谓治嗽,去皮风湿痹(痹,《政和本草》引作痒),亦仍《本经》之旧。又治风眼泪下,则清阳不升之迎风流泪也。弘景谓含之去口臭,则芳香固可以辟秽,然口气多由胃火,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扬汤止沸,何如釜底抽薪之为愈乎。海藏谓润肝燥,治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按:督脉为病,纯由精血大衰,络脉失养,以致脊强反折,谓为肝燥,未可厚非,然先天肾阴几于耗竭,大补肝肾真阴,恐亦难臻速效,细辛辛温,少少引经,以通阳气,虽无不可,然竟以辛之一字谓润肝燥,而视为此症主药,其弊何如,学者当自知之。石顽谓辛温能散,凡风寒风湿,头痛口疮,喉痹齿诸病用之,取其能散浮热,亦火郁之之义,按:所谓火郁者,有火郁结于内而外寒束之,不能透泄,则升阳所以散火,其郁得泄,而表邪自解,若本是气火上浮,而亦误投温散,则教猱升木,为祸尤烈。

10.《本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肌。明目,利九窍。

11.《别录》: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

12. 陶弘景:患口臭者,含之多效,最能除痰明目。

13.《药性论》:治咳逆上气,恶风,风头。手足拘急,安五脏六腑,添胆气,去皮风湿痒,能止眼风泪下,明目,开胸中滞,除齿痛,主血闭、妇人血沥腰痛。

14.《日华子本草》:治咳,消肌疮肉,胸中结聚。

15.《本草衍义》:治头面风痛。

16.《珍珠囊》:主少阴苦头痛。

17.《纲目》:治口舌生疮,大使燥结,起目中倒睫。

18.《本草通玄》:主风寒湿头疼,痰厥气壅。

19.《本经逢原》:主痰结湿火,鼻塞不利。

采收和储藏

移栽田生长3-5年,直播地生长5-6采收。9月中旬挖出全部根系,去掉泥土,每1-2kg捆成1把,放阴凉处阴干后打包入库。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及山西、陕西及山东、河南等地。

2.分布于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3.分布于辽宁。

选方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附子汤《伤寒论》;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用药禁忌

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本草经疏》:凡病内热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虚,气虚 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禁用。《得配本草》:风热阴虚禁用。

动植物形态

1.辽细辛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叶卵状心形或近肾形,长4-9cm,宽5-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上面脉上有毛,有时全体疏生短毛,下面毛较密;芽胞叶近圆形。花紫棕色,稀紫绿色;花梗长3-5cm,花期在顶部成直角弯曲,果期直立;花被管壶状或半球状,直径约1cm,喉部稍缢缩,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片三角状卵形,长约7mm,宽约9mm,由基部向外反折,贴靠于花被管上;雄蕊着生于子房中部,花丝常较花药稍短,药隔不伸出;子房半下位或几近上位,近球形,花柱6,先端2裂,住头侧生。蒴果半球状,直径约12mm。花期5月,果期6-7月。

2.细辛 多年生草本。根茎直立或横走,节间长1-2cm。叶通常2枚,叶柄长8-18cm;芽胞叶肾圆形,边缘疏被柔毛;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长4-llcm,宽4.5-13.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深心形,上面疏生短毛,脉上较密,下面仅脉上被毛。花紫黑色;花便长2-4cm;花被管钟状,直径1-1.5cm,内壁有疏离纵行

脊皱;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直立或近乎展;雄蕊着生子房中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或稍长,药隔突出,短锥形;子房半下位或几近上位,球状,花往6,较短,先端2裂,柱头侧生。葫果近球状,直径约1.5cm。花期4-5月。

3.汉城细辛 本变型与细辛相似,但叶片背面密生短毛,叶柄被疏毛,可以区别。

不良反应及治疗

1.《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

2.《注解伤寒论》: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

功效分类

温里药;利水药;开窍药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冷凉、阴湿环境,耐严寒,宜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忌强光与干旱。易积水的粘重土壤及涝洼地均不宜栽培。种子属于下胚轴休眠类型,经研究表明20-24℃胚发育较快,10-13℃低湿条件下胚很难生长分化,15-18℃生长、分化缓慢。已长根的种子需0-5℃低湿条件打破胚轴休眠,才能出苗。种子粒重4.89g。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为主,也可分根繁殖。种子繁殖:夏播,6月上旬、中旬采果实,置室内堆放1-2d,待果实变软后,去掉果皮,淘洗种子,及时播种。切勿干燥贮藏。或短期沙藏,于7月份播种,条播或穴播。条播按行距10-12cm,播幅4-5cm,每行播120-150粒,1hm2用籽约60kg。播后2-3年可移栽。分根繁殖:将根状茎顶部留根条。栽植时按行株距30cmX20cm开穴,每穴栽2-3段根状茎。

田间管理 出苗后在畦面上盖一层3-5cm厚的树叶或稻草,以保持畦土湿润。生长季如遇干旱,应适当浇水2-3次并及时松土。从6月初开始搭棚遮荫,透光度50%-60%为宜非采种田应在早春摘除花蕾。在松土、除草同时,进行整畦、培土。生长期根外追施2%过磷酸钙溶液2-3次,上冻前施有机肥,盖上枯落叶或防寒土。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菌核病、疫病等,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出苗前用1%硫酸铜消毒畦面。早春开发病时可用多菌灵:代林铵:水(1:1:200)2-4kg/m2灌根。细辛风蝶,可用敌百虫做毒饵或叶面喷施。

炮制方法

除净杂质,用水喷润,及时切段,晾干。《雷公炮炙论》:凡使细辛,一一拣去双叶,服之害人。须去头土了,用瓜水浸一宿,至明漉出,曝干用之。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辽细辛常卷曲成团。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长1-10cm,直径2-4mm;表面灰棕色,粗

糙,有环节,节间长2-3mm。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约lmm;表面灰**;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基生叶叶柄长,光滑,完整叶展平后呈卵状心形或肾状心形,先湍急尖或钝,塞部深心形,长4-9cm,宽5-13cm,表面深绿色,上面脉上有毛,下面毛密。偶见花,紫褐色,半球状,花被裂片由基部反折与花被管相贴。气芳香,味辛辣,略有麻舌感。

(2)细辛与辽细辛相似,但根茎细长,长5-15cm,直径1-3mm,节间长0.2-1cm;叶片较薄,心形。气味较弱。

(3)汉城细辛与细辛极相似,但通常叶背的毛较密,叶柄有毛。栽培品叶的毛疏密变化较大,不易与细辛区分。

显微鉴别 (1)辽细辛根横切面:表皮脱落。外皮层细胞有草酸钙小方八晶和双晶;皮层宽,有油细胞散列;内皮层明显。皮 层与中柱之比为4(-5.6):1。粗根初生本质部三原型;细根多二原型。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根茎根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细胞16-21列,外侧2-3列为厚角组

织;有油细胞、纤维及石细胞分布。内皮层明显。维管束通常4-8个,韧皮部偶见纤维,木质部内侧有纤维。髓部可见石细胞。本品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偶见草酸钙小方晶。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可见不定式气孔及类圆形油细胞,非腺毛1-4

个细胞,表面具壁疣。上表皮非腺毛长48-l00μm。直径32-40μm;下表皮非腺毛长60-140μm。直径 28-40μm。(2)细辛 根中未见草酸钙结晶。根茎中极少见石细胞。叶片北腺毛多为3-7个细胞,上表皮非腺毛长88-100μm,直径36-44μm,下表皮非腺毛长100-280μm,直径28-40μm。(3)汉城细辛根的外皮层细胞几等径。初生木质部四原

型。根茎近髓部有时可见纤维和石细胞。上表皮非腺毛l-7个细胞,长160-240μm,直径40-50μm;下表皮非腺毛4-7个细胞,长280-360μm,直径28-36μm。

药物应用鉴别

生用温散布力强,发表散寒,蜜炙温散力强,润肺止咳。细辛与白芷:皆芳辛温,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鼻塞等证。然细辛为少阴经引经药,又有温通经脉,温肺化饮之效;善治咳嗽、哮喘;白芷为阳明经引经药,消肿排脓之功,善消痈疽。

性味

辛;温;小毒

中药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5ml振摇后浸出15min,滤过。取滤液 1ml置蒸发皿中,待挥散后加1%香草醛浓硫酸试剂,溶液由浅棕色变为棕紫色。(检查挥发油)(2)薄层色谱取本品挥发油,用稀释成1:10溶液供点样用。另取1,8-按油素、甲基丁香酚、黄樟醚、a-蒎烯为对照品。样品液及对照液各适量同点于硅胶G薄展板上,以苯-乙酸乙酯(95:5)展开,展距17.3cm,用至1%香草醛浓硫酸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含杂质不得超过 1%。总灰分量不得超过12.0%。

药材基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细辛及汉城细辛的带根全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9g;研末,1-3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塞耳、敷脐;或煎水含漱。

出处

《中华本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