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草本抑菌液

李时珍中药草本抑菌液-李时珍本草膏

李时珍中药草本抑菌液-李时珍本草膏

 1.功效:

用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①、抗缺氧作用;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③、护肤美容作用;④、补血活血作用;⑤、抑菌、抗动脉硬化作用。

2.用法与用量

炒黑,共研细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许,煎服。

6~12g。

3.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4.制剂

当归流浸膏

5.配方

当归、荆芥各等份。

当归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英)Chinese

Angelica

别名 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来源 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带紫色。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卵形,2~3回三出或羽状

当归-药用部分

全裂,最终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3浅裂,叶脉及边缘有白色细毛;叶柄有大叶鞘;茎上部叶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伞幅9~13;小总苞片2~4;花梗12~36,密生细柔毛;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侧棱有翅。花果期7~9月。

生于高寒多雨山区。主产甘肃、云南、四川;多栽培。

采制 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性状 本品近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长15~35cm。表面黄棕色至棕竭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直径1.5~4cm,具环纹,有紫色或黄绿色茎、叶残基,主根表面凹凸不平;支根直径0.3~lcm,上粗下细,多扭曲。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棕色油点。气特异,味甘、辛、微苦。

化学成分 含基本内酯(ligusiilide)、正丁烯酰内酯(n-butylidene

phthalide)、阿魏酸、烟酸、蔗糖和多种氨基酸,以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等。

性味归经 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编辑本段医学作用  理化鉴别

薄层层析:

液:取生药粉末(过20目)100

g,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发油,

吸收一定量,

用乙酸乙酯稀释成10%的溶液.

对照品液:取丁烯呋内酯制成乙酸乙酯溶液作对照.展

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展开,

展距15

cm,

色:于紫外光灯(254

nm)下观察荧光或喷异羟肟酸铁试剂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

显相同的荧光或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理作用

紫苏叶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人们喜爱菊花,最早并不是因为它的独特的观赏价值,主要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和实用价值。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在《离骚》中曾写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佳句,可见当时已经有人把菊花的花当作蔬菜食用的了。到了汉朝,人们对菊花的药用价值更加重视,《神农本草经》把菊花列为上品,认为“久服利血气,轻身延年”。提示菊花有延缓衰老和美容作用。南北朝的陶弘景认为,服用白菊花“能令头不白”;晋代陶渊明也十分推崇菊花酒的功效,他在诗中写道:“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写道:“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叶兼甘苦,性禀平和。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得金水之精英尤多,能益金水二脏(注:金指肺脏,水指肾脏)也。补水所以能制火,益金所以能平木(注:木指肝脏),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黄者入金水阴分,白者入金水阳分,红者行妇人血分,皆可入药,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从这段论述中,李时珍对菊花的功用作了详细的说明。《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南阳郦县山中有一条溪谷,溪谷两旁遍生甘菊,花瓣常坠入水中,时间日久,这条溪水的味道特别清香甘甜。居住在溪谷下游两旁的30多户人家,世代饮用此溪水为生,世代皆长寿。高寿的人一百二三十岁,中寿的人一百多岁,最短的寿命也在七八十岁。南阳的几任太守在任职期内,都指派郦县人按时送去溪中的甘菊水,以供饮用。《神仙传》一书还记载了康风子、朱儒子服菊成仙的事例,虽然服用菊成仙不足为信,但菊花益寿延年,令人容颜青春久驻的功效是确切无疑的。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菊花能调节心血管功能,可以对抗衰老,这与菊花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以抗衰老物质——硒的含量最多)及维生素A、维生素B1有密切关系。

药理研究也证实,菊花含挥发油量约0.13%,并含菊苷、腺嘌呤、胆碱、水苏碱、氨基酸、黄酮类及微量微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1及刺槐素等。菊花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人型结核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此外,菊花制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从而减轻心脏缺血状态,加强心脏收缩力和增加耗氧量,并能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

药用菊花有黄菊(以杭菊花质量最佳)、白菊(又称甘菊)、野菊几种,但不是所有菊花皆可食用,食用菊又叫真菊,主要产于广东,为菜肴的配料;江浙一带南方人普遍喜爱食用的菊花脑,是野菊中的一个品种,目前多在房前屋后种植,为夏令人们制作汤羹的好原料。

菊科植物母菊,具有防晒作用,对于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有一定作用。母菊的提取液制成的防晒霜、防晒露,可防止正常皮肤晒黑,且能防治湿疹、过敏性皮炎等损容疾病。还可制成儿童霜、宝贝霜、婴幼儿沐浴液等儿童化妆品。

性味:花、根、苗,性凉,味苦、甘。叶,性平,味辛、甘。

菊花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功效。主治头痛、眩晕、风火赤眼、心胸烦热、疔疮、肿毒。根利水,主治疔肿。苗清肝明目,主治头风眩晕、目翳。叶去烦热,明目,利五脏,主治疔疮、痈疽、头风、目眩、赤眼、泪出。

海金沙是什么植物

紫苏叶供药用和香料用。

紫苏叶入药具有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可以治感冒,因鱼蟹中毒之腹痛呕吐者有卓效;还有平气安胎之功;子能镇咳、祛痰、平喘、发散精神之沉闷。

紫苏叶可供食用,和肉类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也可直接加调料生吃。

种子榨出的油,名苏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业用。

扩展资料

吃紫苏叶的时候需要注意,对于气若表虚的人群来说,紫苏叶是应该避免吃的,同时如果我们存在有气虚自汗,周身乏力,经常感冒,抵抗力差的问题,那么这回事对于紫苏叶就应该避免,这是大家吃紫苏叶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个情况。

对于虚寒的人群来说,紫苏叶也是不宜服用的。同时对于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的人群来说,紫苏叶也是应该避免的,否则我们在服用之后就会极大的加重病情了。

百度百科-紫苏叶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海金沙就是一种中药,下面就会介绍他的。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白带,肝炎,肾炎水肿,咽喉肿痛,痄腮,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带状疱疹。

禁忌

小便不利及诸淋由于肾水真阴不足者勿服。肾脏真阳不足者忌用。

海金沙明明是山上的植物,为什么要用海来命名呢?大家觉得好奇怪。其实,它的命名和它的孢子外形有关,《本草纲目》记载:“色黄如细沙也,谓之海者,神异之也。”海金沙一般生长于阴湿的山坡或路边的灌木丛中。

海金沙为多年生攀援蕨类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过早过迟均易脱落。一般选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时,割下茎叶,放在衬有纸张或布的筐内,于避风处晒干,用手搓揉、抖动,使叶背的孢子脱落,再用细筛筛去茎叶,生用入药。

海金沙为著名凉茶饮料“加多宝”的主要原料。

海金沙性甘寒,归膀胱、小肠经,有利水通淋的作用,常与滑石、石苇、车前子合用治疗热淋、砂淋、血淋、膏淋等证。正如《本草纲目》所载:“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海金沙

第1步海金沙原植物

海金沙

第2步海金沙中药

海金沙是什么

通用名称海金沙

异名左转藤灰(《四川中药志》),海金砂(《江西草药》)。

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植物形态详"海金沙草"条。

采集立秋前后孢子成熟时采收,过早过迟均易脱落。选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时,割下茎叶,放在衬有纸或布的筐内,于避风处晒干:然后用手搓揉、抖动,使叶背之孢子脱落,再用细筛筛去茎叶即可。

海金沙的药材性状

海金沙乃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叶片背面边缘着生的穗状孢子囊中的孢子,其细小呈微粒状,棕黄至浅棕**,体轻,有滑润感。由于海金沙的自身性状特点,因此属于极易掺假品种。

一般鉴别:用手捻之有光滑感,握之如丝般柔滑,置于手中易从指缝中滑落,闻之气微,味淡;撒于水中则浮于水面而不沉,加热后开始逐渐下沉,水面混浊;置火中,易燃烧,并发出爆鸣声,且伴有闪光。燃烧过程中无烟雾出现,亦无灰、渣残留。

由于海金沙价值较高,并且较为稀缺,因而部分商贩往往掺入相似的细黄沙,极难鉴别,如果用火试伪品,仍可看到闪花和听到爆鸣声;如果用水试,由于海金沙在水面的张力,细沙亦较难快速沉于水底。

比较好的鉴别方法是分离法,即利用沙子和海金沙的直径差别进行分离,因为沙子直径一般要大于海金沙孢子。方法是取适量海金沙,用140目分样筛过筛,则140目以下的基本上就是纯品了,140目以上的则应多为沙子。分别称取140目以上和以下的重量进行计算,即可知掺沙的比例。

当然,如果掺有细黄土,用手抄之,则细黄土会附着在手指上,更易鉴别。因为海金沙都是粒性的,不易附着在手上。

夏天暑湿之气偏盛,紫苏怎么吃最好?

白芨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

扩展资料

白芨化学成分有块茎含联苄类化合物、二氢菲类化合物、联菲类化合物、双菲醚类化合物、二氢菲并吡喃类化合物、菲类糖甙化合物、苄类化合物、蒽类化合物。

又含酸类成分: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桂皮酸(cinnamic acid)。

醛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新鲜块茎另含白芨甘露聚糖(bletillamannan),由4份甘露糖(mannose)和1份葡萄糖(glucose)组成的葡配甘露聚糖。

白芨繁殖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分株繁殖,将整理好的圃地按宽100cm、高10cm起畦,畦与畦间的步道宽25cm。

栽植时按株行距25cm×25cm开穴,穴深10cm,将带嫩芽的块茎嘴向外置于穴底,每穴按三角形排放3个,然后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或农家肥),每667m?约2500kg,肥料不要覆压在白芨茎芽上,以免烧芽,然后填土压实,有利于次年芽的生长出土,有条件的用火土肥压实最好。?

百度百科-黄花白芨

百度百科-白芨

大蒜可治啥病?

前段时间去东北,吃了一道鱼,只觉得口感很特别,有一股特异的芳香,猜想是放了一些当地的小植物。餐桌上有人介绍,这里面是放了紫苏叶和生姜。我一听,瞬间来了精神,因为我知道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配合生姜同用,刚好我刚去东北,有点风寒感冒,这太对症了,多吃几口,有利于感冒恢复。

鲜紫苏,可以做菜,有的人特别喜欢那种特异的芳香,有的人不喜欢。不管喜欢不喜欢,紫苏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药食两用的食材,非常推荐大家食用。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不错的功效吧:

紫苏

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的就是下图中的这样,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

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可见紫苏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很常见。

全身都是宝,名副其实

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已经被开发出了食用油、药品、腌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紫苏产品。

紫苏原产地就是中国,是一种中国本土的好东西。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紫苏是非常美味的调味品。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中的功效,还能解鱼蟹毒。

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无汗,咳嗽痰喘,以及感冒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脾胃不适等。

谈谈与饮食有关的作用

紫苏在中国是常用的中药,鲜品也经常被当成菜肴,甚至当做茶饮用。日本人多将紫苏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这一点上面也提到了,紫苏有解鱼蟹毒的作用。

特别是在夏天,暑湿之气偏盛,如食用鱼蟹不慎引起中毒,出现胸闷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可以用紫苏煮汤饮用。如中毒症状严重的,还请及时就医。另外,在南方地区,在泡菜坛子里放入紫苏叶或杆,可以防止泡菜液中产生白色的病菌。

现在医学研究表明,紫苏是抑菌作用的,特别是对金**葡萄球菌、发廯菌、伤寒混合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所以说,紫苏煮水喝,夏天解鱼蟹之毒也是有科学依据的。这也是紫苏常佐鱼蟹食用的原因之一吧,鲜品和干品都可以使用。

紫苏叶还能外用

紫苏叶有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以紫苏叶外用有止血的作用。这一点我小时候调皮,磕磕碰碰的时候,经常会用到。

据中华皮肤科杂志的介绍,鲜紫苏叶擦寻常疣,有一定的效果。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大家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紫苏有食用禁忌吗?

《本草经疏》记载:"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

因为紫苏性温,对应的是风寒之症,如果本身是热,或者长久阴虚,就不建议食用紫苏了。

我们平常吃点紫苏,是不错的选择,对大家健康是有一定帮助。但是也要认识到,食用都有一个量,紫苏干品一次的添加量5~10克就够了,鲜品一次食用量不建议超过300克。

不药博士简介

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柳穿鱼的功效与作用

大蒜的医疗效用十分明显,5000多年以前就被人们作为一种药用蔬菜,古罗马人曾发现大蒜可治疗61种不同疾病。我国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曾总结出大蒜具有暖脾健胃、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消咳止血、行气消积、解毒杀虫等多种功效。现代科学分析表明,大蒜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以外,还含有特殊气味的挥发油,该油中包含大蒜素以及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的硫醚化合物。由于这些有效成分的存在,使得大蒜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

(1)抗菌作用大蒜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等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医生们称大蒜为“天然广谱抗生素”、“地里长出来的抗生素”。大蒜的抗菌作用主要来自于大蒜素(又叫大蒜辣素),它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脑膜炎、肺炎的双球菌、链球菌及白喉、痢疾、大肠杆菌、伤寒、副伤寒、百日咳、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可治疗急性菌痢、百日咳、婴儿腹泻、大叶性肺炎、肺结核、伤口化脓、沙眼等。大蒜素对多种致病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低浓度时主要抑制真菌生长,高浓度时可完全杀真菌。临床已用于治疗肺部及消化道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毒血症、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小儿消化不良、真菌性角膜炎、新生儿鹅口疮、头癣等。大蒜素对消化道细菌的抗菌杀菌作用明显。能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大蒜素还对治疗慢性结肠炎所致腹泻有良好的疗效。实验证明,一些对抗生素,例如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及金霉素有耐药性的细菌,对大蒜剂仍然敏感。紫皮蒜的抗菌作用比白皮蒜要强。

大蒜在兽医临床和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显示出广阔的开发前景。据报道,将紫皮大蒜洗净剥皮后榨汁,加水配成20%的大蒜汁,每日2~3次,连服2~3天,可防治牛犊泻痢。取10克蒜头,捣烂后加淀粉30克,对水500毫升给病猪灌服,每日1次,可治疗猪胃肠炎;取蒜头20克,文火烧热,捣烂加颠茄酊5毫升、水500毫升,给病猪灌服,每日1次,可治疗猪冷泻。将大蒜制成注射液,每日静脉注射1~2次,连用3~7日,可治疗猪破伤风。将蒜头捣成泥或榨出汁,涂在牲畜的伤口上,可明显增加白细胞数,促进伤口愈合。大蒜作为饲料添加剂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表现在畜禽食欲增加,胃肠功能和饲料转化率提高,生长发育加快,并可预防胃肠道疾病。在雏鸡日粮中添加0.1%的大蒜干粉,可增进食欲,防治雏鸡白痢、球虫病和副伤寒病。将蒜头捣烂喂猪可防治蛲虫、蛔虫、钩虫等。将大蒜剥皮后加等量的凉开水磨成浆,过滤后将蒜汁按3%的比例加入饲料中,均匀搅拌,可防止饲料发霉,能预防畜禽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近年来,还研制成改性大蒜素饲料添加剂,即在大蒜素饲料添加剂中加入微量元素碘,具有活血化瘀、清瘟解毒、杀菌抑菌、促进生长等作用,饲喂效果明显。

大蒜对为害植物的真菌害,如瓜类白粉病、猝倒病;枯萎病,番茄早疫病、灰霉病,芹菜斑枯病,棉花炭疽病、立枯病,小麦锈病等的病原菌,有抑制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作用。农药抗菌剂401和402就是以大蒜为原料制成的杀菌剂。另外,大蒜对一些为害植物的害虫,如红蜘蛛、蚜虫、螨虫、线虫,也有抑杀作用。(2)抗原虫作用用5%~15%大蒜水浸混悬液可直接杀阿米巴原虫,紫皮蒜效果超过白皮蒜。用5%大蒜滤液5分钟可使阴道滴虫失活。临床验也证明,大蒜剂对阿米巴痢疾、滴虫性阴道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隐孢子虫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体,可引起婴幼儿腹泻,对隐孢子虫所致腹泻,目前尚无特效药,国内试用大蒜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大蒜素还能有效杀伤弓形虫速殖子,可抗弓形虫感染、特别是抗弓形虫病复发的作用较明显。(3)抗病毒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大蒜素对骨髓移植者并发巨细胞病毒感染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大蒜素的二丙烯基二硫醇溶液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破坏率达43.5%,证明大蒜素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大蒜对流感、带状疱疹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4)降脂作用大蒜素能有效降低血浆总胆固醇、降血压、抑制血小板活性、降低红细胞压积、降低血液黏度等。研究表明大蒜素具有活血化瘀、散寒通络之功效,应用大蒜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周围血管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利用大蒜素片还可以降低机体血浆内皮素(ET)的水平,这对预防和缓解冠脉痉挛、减小外周血管张力有重要意义。大蒜素片还有利于防止冠脉痉挛,使机体保持冠脉舒张状态,有效地减轻或消除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血栓的形成。(5)降糖作用不同剂量的大蒜素均可降低血糖值,其降血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来实现的。而且大蒜素在体内同脂肪、糖、蛋白质结合后生成脂质蒜素、糖质蒜素、复合蛋白质,这些结合物发挥作用得到一种与维生素E相同的效果。维生素E除具有抗氧化作用外,还具有改善胰岛素的效应,关键是维持胰岛内分泌细胞内质网结构的完整性,保证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6)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大蒜素有减慢窦性心率、抑制心肌收缩、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国内有关专家指出,大蒜素通过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降低自律性,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因而可用于以快速心率为基础的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等,可作为辅助疗法。(7)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有实验证实,大蒜素具有预防胃癌发生的作用,其对胃液中分离出的硝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及其产生亚硝酸盐的能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降低人体胃液中亚硝酸盐含量,从而降低患胃癌的风险。大蒜素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大蒜素还能抑制皮肤癌、结肠癌、食道癌、鼻咽癌、肝癌细胞的增长。原因之一是因为大蒜能防止自由基的形成,从而减少了损害DNA、细胞膜和细胞蛋白的机会。(8)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大蒜素是一种较好的免疫激发性中草药,可激活体内巨噬细胞,增强其对异物的吞噬能力,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大蒜素的排铅作用是持续的,能有效地排出机体内蓄积的铅。此外,大蒜素还具有除头皮屑、抗搔痒、防止神经痛、治疗汞中毒、抗辐射、抗氧化、保护生物膜、抗衰老、防治蚊虫叮咬、抗感冒等医疗保健作用。(9)其他作用大蒜还可治疗萎缩性胃炎和多种慢性胃病,对胃区不适、饱胀、隐痛、返酸、嗳气、烧灼及食欲不振等症状者有明显改善。大蒜对化学性肝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对膜结构的损伤,提高酶活性,增加肝脏的解毒功能,从而对肝脏乃至整个机体起保护作用。大蒜可通过提高肝脏环腺苷酸的水平,调节脂质代谢膜转运及细胞增殖,并增加酶的活性,使血脂水解增加,生物合成降低,增加血脂成分的排泄,维持血清、肝、肾的脂蛋白及甘油三酯在正常范围内,从而防治脂肪肝。

柳穿鱼(《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柳穿鱼的全草。

采集: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阴干。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生物碱鸭嘴花碱。花含黄酮类蒙花甙、柳穿鱼甙和新蒙花甙。

性味:甘微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头痛,头晕,黄疸,痔疮便秘,皮肤病,汤火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为散。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流行性感冒:柳穿鱼、草乌各一两,麦冬、多叶棘豆各五钱,缬草、黑芸香各三钱,牛黄三分。共研细面,每日三次,每次五分至一钱,开水冲服。②治汤火伤:柳穿鱼三钱,地榆炭五钱,大黄四钱,冰片一钱。共研极细末,油调外敷。(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中药化学成分

全草含乙酰柳穿鱼甙(acetyl pectolinarin)

-羟基谷氨酸(-hydroxyglutamic acid)

地上部分含鸭嘴花碱(peganine)

叶含龙头花甙(antirrinoside)

花含蒙花甙(linarin)

柳穿鱼甙(pectollinarin)

新蒙花甙(neolinarin)

药理作用

10%浸剂注射于小鼠皮下或腹腔(2.5-6g/kg)能抑制其活动,并延长圜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对兔、猫、犬,能显著降低血压,兴奋呼吸,使心跳变慢,在心电图上延长 pQ间隙并改变T波波型;对离体蛙心,1:600一1:2000能增强收缩幅度,减慢频率;对离体兔耳,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对离体兔、猫小肠则可降低张力。有人曾报告其利胆作用。来源玄参科柳穿鱼属植物柳穿鱼Linaria vulgaris Mill.,以地上全草入药。秋季开花时采集,晒干。

性味咸、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用于黄疸,小便不利;外用治痔疮。

用法用量 2~3钱;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矢车菊的功效与作用

矢车菊是属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70厘米,直立,分枝,茎枝灰白色,基生叶,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总苞椭圆状,盘花,蓝色、白色、红色或紫色,瘦果椭圆形,花果期2-8月。矢车菊即是一种观尝植物,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蜜源植物,下面介绍矢车菊的功效与作用。

一、园艺观赏

高性种植株挺拔,花梗长,适于作切花,也可作花径材料。矮型株仅高20厘米,可用于花坛、草地镶边或盆花观赏。大片自然丛植。高型品种可以其他草花相称布置花坛及花境。也可片植于路旁或草坪内,株型飘逸,花态优美,非常自然。还可做切花花卉。

二、美容养颜

能养颜美容、放松心情、帮助消化、使小便顺畅。矢车菊纯露是很温和的天然皮肤清洁剂,花水可用来保养头发与滋润肌肤;可帮助消化,舒缓风湿疼痛。有助治疗胃痛、防治胃炎、胃肠不适、支气管炎。它是一种怕热不怕冷的花,所以夏天在台湾很难种好它,除非种在高冷地区。

三、泡茶

单泡,适宜搭配绿茶。取四茶匙矢车菊,用开水冲泡即可。淡紫色的茶汁,可添加少许蜂蜜更增风味。

兰花的功效与作用

每一种花它都有自己的价值,最好理解的就是它的观赏价值,不过很多花其实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的,兰花也一样,它的药用价值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那么兰花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它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

兰花的药用价值:

兰花的根、叶、花、果、种子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可治肺结核、肺脓肿及扭伤,也可接骨;建兰根煎汤服,据说为催生胜药。叶治百日咳,果能止呕吐,种子治目翳。蕙兰全草能治妇女病,春兰全草治神经衰弱、蛔虫和痔疮等病。建兰叶可治虚人肺气(一作肝气)。兰花花梗可治恶癣。素心兰花瓣可以催生。蕙兰的素心花瓣阴干亦能催生。

1、滋养阴液,生津润燥,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致口干烦渴后遗症。

李时珍《本草纲目》:兰草,气味辛、平、甘、无毒。其气清香、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瘅。治消渴生津饮,用兰叶,盖本于此。近代医学科学采用镭(钴-60 )对部分恶性肿瘤或癌症手术后进行放疗,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对肿瘤附近的组织器官造成某种程度损害及功能的影响。如鼻咽癌,唾液腺恶性肿瘤(粘膜表皮样癌),食道上、中段癌等的放疗,致使口腔的各种腺体,尤其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大唾液腺及上消化道粘膜腺细胞的损坏,造成腺体的分泌大量减少,出现咽干灼热,舌燥唇焦,口渴引饮等上消渴之症状。采用兰花可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致该症,疗效甚佳。

根据临床经验,不同部位及器官的恶性肿瘤放疗者配与部分中草药,效果佳。如喉癌的放疗患者,素与山豆根、白茅根、蒲公英并用;食道癌放疗患者,应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灵仙等合用。

2、清热凉血,养阴润肺,治干咳久嗽,肺咯血。

现代中医药研究,建花全草具有清热凉血,养阴润肺功效,临床常用于肺结核咯血,调治久嗽干咳不止之症。

治肺结核轻、中度咯血的患者,采用建兰花鲜根50~100克,捣烂榨汁或水煎服,日2次,4~6天显效。

治疗干咳不止的患者,采用兰花蕊30~50朵,水煎,放冰糖,日2次,服3~5天显奇效。符合《本草纲目》中的兰草主治生血,调气,养营,除胸中痰癖之论。

3、顺气和血,利湿消肿,治尿道感染,妇女白带。

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黄兰花者名蜜兰可以止泻止白带,利水道,杀蛊毒,消痈肿,调月经,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现代中医认为兰花根有顺气和血,利湿,消肿等功效。治疗泌尿系感染,妇女白带过多之症。

采用兰花根50克,茅根30克,冬瓜皮30克,水煎服,连服6~10天,治疗尿道感染。

妇女白带过多采用兰花根50克,天门冬30克,百合30克,农家散养土鸡1只,共炖,服汤食肉,2~3天1次,连服2~3次。

4、疏肝解郁,调和气血,治头晕目弦,神经衰弱。

现代药理研究,兰花的芳香成份芳香油,使人心旷神怡,清除宿气,解郁消闷,提神醒脑。

治疗头晕目弦(梅尼埃综合征),收效。处方:兰花蕊30g,菊花15g,麦冬15g,仙鹤草20g,水煎服,日1剂。连服4~6天。 这根据《本草纲目拾遗》中的素心建兰除宿气,解郁。蜜渍青兰花点茶饮,调和气血,宽中醒酒记载。

采用兰花根50克,美人蕉头20克,徐长卿20克,水煎服,日1剂,连服10~15天,治疗神经衰弱。

5、其他药用

根据兰叶禀金水之气而似有火,人知其花香之贵。而不知其叶有药方,盖其叶能散久积陈郁之气甚有力,即今之载置右者之记载,治大便秘结,大小肠滞积,舌苔厚腻,咽干肺燥,口臭难闻,采用秋兰花20~30朵,兰叶50g,水煎后,待微温冲蜂蜜30g服,连服2~3次。这符合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论。

用鲜兰根50~100克,洗净,捣烂敷患处,治疗跌打损伤,皮下出血,肌肉肿瘤。

兰花在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一种花,大家都对它比较熟悉,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包括它的药用价值。

连翘的功效与作用

有很多花卉担任着很多的职务,有的需要去装饰居室,有的则是来净化空气,有的则是可以拿来治病。连翘就是一种很好的药材,在现在很多中西药的包装上都会看到连翘这两个字。那么具体连翘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1、解热作用。

连翘煎剂或复方连翘注射液对人工发热动物及正常动物的体温有降温作用。

2、抗炎作用。

50%的连翘醇提取物水溶液 20ml/kg 腹腔注射,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有非常明显的抗渗出作用及降低炎灶微血管壁脆性作用、连翘能促进炎性屏障的形成、300%的连翘注射液30~40g/kg腹腔注射,对大鼠蛋清性脚肿有明显抑制作用;亦能促进对小鼠炎细胞的吞噬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连翘果壳中所含的齐墩果酸有轻微的强心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连翘有降压作用、一般血压可下降到原水平的40%~60%、其降压特点为迅速、显著、持续时间较短,多次注射无快速耐受性、血压降低时呼吸无明显变化、对因伤寒菌苗所致内毒素休克低血压成年猫, 静脉注射300%的连翘注射液(10g/kg)可先有短暂降压,继而出现明显升压作用、其抗内毒素休克作用可能与其扩张血管、增加心输出量及改善微循环有关、其所含的芦丁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故对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皮下溢血有止血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连翘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浓缩煎剂在体外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连翘在体外的抑菌作用与金银花大体相似;为银翘散中抗菌的主要成分、金银花对沙门菌属,特别是伤寒杆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似超过连翘,而对痢疾杆菌、金**葡萄球菌之抑制则以连翘似较好

5、保肝作用。

1:1 的连翘水煎液可明显减轻四氯化碳所致大鼠的肝脏变性和坏,并使肝细胞内蓄积的肝糖原、核糖核酸大部分恢复和接近正常, 血清谷丙转氨酶从 33763.5 单位降至 146.511.1 单位、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是连翘抗肝损伤的有效成分,两者均能降低实验性肝损伤动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

6、治疗急性肾炎

取连翘6钱加水,用文火煎至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小儿酌减视病情需要连服5~10日。忌辣物及盐。8例患者治疗前均有浮肿血压在140~200/96~110毫米汞柱,之间尿检有蛋白颗粒管型及红白细胞等,治疗后6例浮肿全部消退2例显著好转;血压显著下降;尿检6例转阴2例好转 。

7、治疗紫癜病

取连翘6钱加水用文火煎,成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忌辣物,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性紫癜,1例过敏性紫癜2例经2~7日治疗,皮肤紫瘫全部消退连翘对本病所起的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多量芸香甙,具有保持毛细血管正常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有关;此外连翘似乎尚有脱敏作用 。

8、治疗肺脓肿

将连翘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连翘1克,采用气管滴入法合并肌肉注射气管滴入一般用6~10毫升每日1次;症状好转后隔日1次;趋向萎缩或闭合后则每周2次治疗25例治愈14例好转10例亡1例;据18例统计平均治疗12天退热气管滴注平均26.8次最多者50次 。

9、治疗视网膜出血

取连翘6~7钱文火水煎分3次食前服,2例视网膜黄斑区出血服药20~27天后均显著吸收视力有所增强。

10、 其他作用。

连翘能抑制洋地黄对鸽静脉注射的催吐作用,减少呕吐次数,但不改变呕吐的潜伏期, 其镇吐效果与注射氯丙嗪两小时后作用相仿、它又能抑制犬皮射阿朴吗啡所引起的呕吐,故推测其镇吐作用原理可能是抑制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区、连翘注射液给麻醉犬静脉注射有显著而肯定的利尿作用、齐墩果酸有轻微的利尿作用、连翘水煎剂对磷酸二酯酶有明显抑制作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