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草本抑菌液

筋骨痛冷敷敷料治什么最好最有效-筋骨痛冷敷敷料多少钱一盒

筋骨痛冷敷敷料治什么最好最有效-筋骨痛冷敷敷料多少钱一盒

正确的拔罐方法

 正确的拔罐方法,很多人都是会去拔火罐的,拔罐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理疗方法,拔罐不仅可以保健身体,还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拔罐在平时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好处是很多的,以下看看正确的拔罐方法。

正确的拔罐方法1

  1、投火法

 用小纸条点燃上端,迅速投于罐内,在火旺时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入。

  2、贴棉法

 将1厘米见方的脱脂棉一块,浸酒精后贴于罐内壁上中段,点燃后速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吸入。

  3、闪火法

 用止血钳或镊子挟干棉球古裹紧,沾95%酒精点燃后,在罐内迅速旋转一下再抽出,速将罐子罩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住。

  4、滴酒法

 在罐子内壁上中段滴1--2滴酒精,再将罐子横侧翻滚一下,使酒精均匀附于罐壁上,点燃酒精后,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吸住。

  5、架火法

 用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约两厘米左右,放在患处,上置小酒精棉球,点燃后罐子罩上,即可吸入。

  拔火罐如何操作才正确:

 1、拔火罐前可在患处涂一层薄薄的油质保护皮肤,增加吸附力。

 2、拔火罐治疗时间一般10--20分钟,或局部皮肤红紫后即可起罐。

 3、起罐时,先用手按住皮肤,另一手使罐子倾斜,形成一空隙让空气进入,火罐即脱落。

 4、起罐后用温热毛巾或软纸轻轻擦净皮肤上的油质,让病人卧床休息一会。

 5、有时拔火罐后,皮肤可发生水泡,较小的可不加处理,较大的应用消毒的针刺放出泡内液体,并涂以龙胆紫,覆盖消毒敷料固定。

正确的拔罐方法2

 拔罐是中医理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出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使罐能够依附于腧穴或者是应拔部位的体表,使之局部皮肤出现充血,瘀血的症状,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古代拔罐多是以竹罐、陶罐作为施术工具。现代常用玻璃罐和抽气罐,家用多是以抽气罐为主。

  拔罐可以治疗什么疾病?

 拔罐疗法的使用范围很广,可以用来治疗风寒湿痹,腰背肩臂疼痛,关节痛,软组织挫伤,扭伤等骨关节疾病。还可以用来治疗伤寒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中风等疾病。此外,对于多种小儿疾病如,小儿咳嗽、小儿感冒、小儿食积等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拔罐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拔罐时需要注意拔罐的体位和部位。如果体位不当,或者是拔于骨骼凹凸不平处,以及毛发较多部位,容易导致火罐的脱落。针对不同的拔罐部位,也需要选用不同型号的罐来施治。

 2、在使用火罐时应当注意拔罐时间,以免灼伤皮肤,导致水泡出现。

 3、在拔罐时,对于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以及心脏、大血管分布部位,均是不适合拔罐的。对于高热抽搐,以及孕妇腹部、腰骶部位等均是不适合拔罐的。

 4、拔罐后不可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被“伤害”的状态,敏感脆弱,此时洗澡非常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等,建议等上两三个小时。

 5、拔罐时应注意保暖,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

 很多朋友在拔罐的'时候,往往是拔很长时间,认为时间越长“毒素”出来的越多,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

  拔罐多少分钟比较合适?

 不论是玻璃罐还是抽气罐,还是留罐法还是刺血拔罐、留针拔罐,拔罐时间均是应当控制在10-15分钟之间,最长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以皮肤表面出现紫黑或是充血、瘀血等最为合适。在夏季时拔罐时间应当相对缩减,冬季拔罐时间应当有所延长。如果时间过长,就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灼伤或者是烫伤,导致皮肤水泡的产生。在使用拔罐治疗时,应当注意时间。

正确的拔罐方法3

  拔罐的好处与功效有哪些

 拔罐可以散寒清湿,疏通经络,也能减少淤滞,起到行气活血和消肿镇痛的作用,具有调整阴阳,减少疲劳和增加体质的功能,进而便能起到扶正固本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很多疾病都可以实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而且通过拔火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寒气,尽快渗透出来,进而便能排出湿气。因为身体的经络和穴位等都是相通的,所以通过外界的吸力,便能刺激皮肤表面的穴位,起到疏通筋骨的作用,也能使人体内的器官得到相应的调理,让人变得气血顺畅。

 一般人到中年,筋骨疼痛是常见的现象,多是因为风湿入骨引起的症状。而拔罐时罐口卡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其中的湿气,同时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恢复机能的目的。同时对治疗风湿痹痛以及筋骨酸楚等不适症状也有奇效。

 拔罐对局部皮肤有一定的温热刺激作用,而这样的温热刺激能拔毒泻热,,并能促进血液循环,改进充血的状态。同时也能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使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并及时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起到温经散寒和清热解毒的作用,促使疾病尽快好转。而且拔罐对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等病症也有疗效。如果长期进行拔罐,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只要持之以恒,并配合治疗,就能让患者尽快恢复,重拾欢颜。

  1、拔罐可促吸收与排泄

 拔罐促进和改变了血流量,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快。使机体对气血等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特别是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补充;同时整个生理代谢产物也加快了排出体外功能,净化了体内环境。

  2、拔罐可祛湿除邪

 通过拔火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让人精神百倍。

  3、拔罐可减轻组织疼痛等

 对于人体局部的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等症状,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功效,长期定期进行拔火罐,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4、拔罐可强身健体

 因为身体的经络、穴位和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相通,所以通过外接的吸力,会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进而通过筋骨经络,使得人体内部器官得到相应的调理,让人气血畅通,强身健体。

  5、拔罐可提高抵抗力

 火罐作用于皮肤.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可以使皮肤产生充血或淤血.甚至使局部的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破裂,导致自家溶血现象。自家溶血现象实际上是个慢性的良件刺激,其可以通过循环系统对机体各个器官,产生刺激和激发,调动其功能活动,使其提高抵抗能力。

  6、拔罐可促进机体功能

 拔罐属于物理疗法,通过物理性的机械刺激和点火排气而产生的温热刺激,可以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或神经未梢,共同引起神经冲动,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后者调节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加强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促进机体恢复原有功能。

推拿和拔火罐是怎么回事

腰腿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候群,指下腰、腰骶和骶髂部的阵发性或连续性疼痛,有时伴有下肢部的放射痛或麻木感;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病因复杂,包括脊柱、脊神经、脊椎旁软组织和内脏等疾病。

根据起病急缓大致可分为急性腰腿痛和慢性腰腿痛。急性腰腿痛时疼痛突然发生,多较剧烈;慢性腰腿痛时疼痛持续发生,多是程度较轻或时重时轻。依据疼痛的性质可分为钝痛、酸痛、胀痛、麻痛、放射痛、牵涉痛、扩散痛、关联痛、持续性痛、间歇性痛、阵发性痛等。

方一干姜苍术散来源陈兆新。江苏中医,1989,(4):27。

组成干姜50克,苍术10克,当归15克功用逐寒燥湿,活血通络。

主治寒湿性腰腿痛。

用法以此比例配方,研成细末,过筛备用。先将药末用95%酒精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疼痛最明显处,并用敷料、纱布固定。然后在装有2只60~100W白炽灯泡的烤箱外烤约20~40分钟,每日1次,一般以1~2周为1疗程。如治疗中疼痛明显减轻,则隔2~3日治疗1次,直到疼痛完全消失。

按在治疗过程中,如局部出现水泡,应停止敷药,待水泡消失后继续治疗。

方二地龙汤来源肖朝曦。江西中医药,1990,21(5):350。

组成地龙15克,桃仁、泽兰各12克,当归、苏木各10克,桂枝7克,大小茴香、乌药各10克,麻黄6克,甘草9克加减急性腰扭伤初期,加酒大黄6~15克、沉香1~2克;腰部挫伤,加三棱、莪术各10克;肾挫伤,去桂枝、桃仁,加黄柏、丹皮各10克,白茅根30克,田七3~6克,梨状肌损伤或臀上皮神经损伤加牛膝12克、白芍30克、甘草20克;腰椎骨错缝加酒大黄6~12克;急性腰臀部疼痛失治而兼寒湿去桃仁,加独活10克,寄生12克,鸡血藤10~15克;肾虚夹瘀,去麻黄、桃仁、苏木、大茴香,以官桂易桂枝,加杜仲、肉苁蓉各10克,白术15克,黄芪10克。

功用理气活血止痛主治腰臀部痛症。

方解本方以地龙活血,善行下达,通络解痉,用量宜大;佐以走肝肾经之桃仁、泽兰、当归、苏木、甘草等活血养血,散瘀止痛;理血当以“理气为先”,故加入大小茴香、乌药等芳香透络之品,理气止痛;以桂枝易官桂者,盖桂枝善达表通经,桂麻合用可以达表通里,宣通太阳经气。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方三地鳖虫散来源曹众毅。浙江中医杂志,1987,22(3):109。

组成地鳖虫(原方未注明药量)。

加减瘀血腰腿痛,加地龙;寒湿腰痛,加苍术等;湿热腰腿痛加黄柏等;肾虚腰痛,加杜仲等。

功用祛瘀活血。

主治腰腿痛。

用法水煎内服或研细末吞服。

方解地鳖虫咸寒,可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按本品有小毒,一般用量以6~10克为宜,中病即止。年老体弱及妇女怀孕期、月经期应慎用、忌用。

方四薏米汤来源秦宗昌。江苏中医,1989,(3):22。

组成薏苡仁45~90克,牛膝、独活、当归各10克,桑寄生18克,威灵仙15克,地龙10克,炙甘草6克功用舒筋除痹,活血通络。

主治各类腰腿痛。

方解薏苡仁、独活、牛膝祛湿除弊;桑寄生、威灵仙补肝肾强筋骨;当归、地龙活血通络;炙甘草调和诸药,保护胃气。

用法水煎服,日1剂。10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

按据现代药理研究,薏苡仁主要含有薏苡仁油,而薏苡仁油对于离体的心脏、肠管、子宫、骨骼肌及运动神经末梢等,低浓度呈兴奋作用,高浓度呈麻痹作用。

户外运动常见病的防治

推拿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以中医理论,特别是经络理论为指导强调人体体表通过经络、穴位与内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内脏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对体表经络、穴位进行推拿刺激,也可以通过经络将治疗疾病的"信息"传达给有病的脏腑,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推拿的常用手法有下面几种:

1.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

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其功能为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

3.按法

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

4.摩法

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5.揉法

以手指、鱼际、掌根及手掌,在病人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适用于头面、胸腹、四肢,具有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功效。

6.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

7.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8.摇法

医者一手抓住患者肢体的远端,另一手扶住被摇的关节(肩关节、腕关节、髋关节),以该关节为支点,作肢体最大范围的环形往复摇动。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多用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以及肩周炎等。

9.捻法

以拇指与食指、中指或食中指相对,捏住患者的手指或脚趾,作搓揉的动作。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多用于半身不遂、颈椎病,以及指端麻木疼痛等症。

10.点法

以指端、指间关节或肘部按压在患者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常用于脘腹部、背腰部和四肢。具有温通经络、调理脏腑、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肚腹疼痛、四肢疼痛等症。

11.抖法

以双手握住病人肢体的远端,用力作快速、连续、小幅度的上下颤动。具有通经络、理筋骨、利关节的作用。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

12.拍法

以手五指微曲,形成空心虚掌,稍用力在病人的患处作拍打动作。常用于颈肩、腰背、四肢。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

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相信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不会对它陌生,因为其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也曾经一度被老百姓当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手法。怎样在家安全有效地使用火罐,我们采访了省名中医刁本恕等专家。

火罐一拔病体舒畅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刁老师还介绍,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在家操作要讲方法

专家提醒:既然是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段,拔火罐当然并不简单,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险,生活中并不乏拔火罐时出现意外的事件。如果乱施穴道,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我女朋友有天生的肩周炎,怎么治疗,防治?

户外运动常见病的防治

 户外运动中,一路长长途奔波,汗流浃背,身体的防疫能力和抵抗力会急速的下降,这个时候,各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那么,常见的疾病有哪些呢?该如何解决呢?

一、感冒

 1.症状

 鼻咽部发干、发痒、鼻塞、流清鼻涕、咳嗽、咽喉肿痛、头痛、腰酸背疼、疲倦、食欲不振,有的还出现腹泻、便秘、发烧等。感冒分为?流感?、?伤风?、?感冒?等。

 2.用药

 轻者喝感冒冲剂、感冒通、感冒胶囊,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等药品,重者去医院或就近医疗点就医。

二、腹泻

 这是一种?旅游病?,一般与旅游饮食有关。病人应卧床休息,暂停进食六至十二小时,多喝菜汤和淡盐开水。呕吐腹泻可服用阿托品、黄连素或痢特灵。预防不吃不洁食品,饮用开水和食用新鲜菜品。

 三、中暑

 分为热射中暑、热痉挛中暑。症状:头痛、头昏、耳鸣、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严重者出现痉挛,呼吸及心脏功能障碍。

 1.预防

 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戴上遮阳帽和墨镜。

 2.治疗

 用温水敷头,逐步用冷水敷,有条件可采用冰袋或淋浴,轻者服人丹、十滴水或刮痧等方法,重者及时送医院。

 四、高原反应

 症状:头昏、头痛、心悸、气短,重症者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腹胀、胸闷,面部浮肿,口唇轻度发绀等。多数人休息后即可减轻,较重者,可服苯巴比妥、溴剂等和氨茶碱,警惕肺水肿和高原昏迷的先驱症状,在急性缺痒时,可吸一些氧气。

 五、创伤

 分闭合性创伤、挫伤、扭伤、开放性创伤、擦伤、刺伤、切割伤、裂伤等。

 1.处理

 较大的开放性创伤必须请医生进行外科清创术和全面检查。较小的开放性创伤要先用无菌盐水(或就地用净清水)冲洗,将伤口中的'异物除去,然后在伤口处涂上红汞,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或用胶布将局部伤口粘合。若有外出血和皮下出血,可用手指或敷料压迫包扎止血,并以绷带固定;疼痛可服消炎痛,扑炎痛等。闭合性挫伤、扭伤可局部外贴多种名目繁多的止痛膏、伤湿膏、消炎膏,进行热敷、理疗、推拿、按摩,还可内服或外搽跌打筋骨药水、药酒、药粉、药丸。

 六、毒蛇咬伤

 1.是否有毒

 若在两排牙痕的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牙痕,说明是毒蛇所咬;若仅是成排的细齿状?八?字形牙痕,说明被无毒蛇所咬。

 2.处理

 无毒蛇咬后无须特殊处理,只需用红汞和碘酊药物外搽伤口包扎后即可;若被有毒蛇所咬,则要尽快将肢体用带子在近伤处5公分作环形结扎,每半小时放松带子1-2分钟,同时设法除去伤口内的毒液,最好用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冲洗伤口,破坏毒汁,亦可用冷开水、盐水或清洁生水代替,冲洗后用消毒的小 dao或刀片把两毒牙痕间的皮肤划开,再用手指挤压,紧急情况,可用嘴直接对伤口吮吸,吸后立即吐出并用清水漱口,但有龋齿,口腔粘膜或嘴唇破损者,禁用此法,以免中毒,并尽早用药:内服半边莲80-90支,半边莲和雄黄一起捣烂,制成浆状外敷,每日换一次。好的蛇药有:湛江蛇药、南通蛇药、广州蛇药、蛇伤解毒片等。

 延伸阅读: 户外防蚊十个须知

 1.吃大蒜可有效驱蚊,因为蚊子不喜欢人体分泌出来的大蒜味,或在室内放几个大蒜头,也可驱赶蚊虫。缺点是味道难闻,估计没几个MM会喜欢的。

 2.口服维生素B.通过人体生理代谢后从汗液排出体外,会产生一种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服法为睡前一小时口服维生素B1--2片,但不要长期大量服用。

 3.有些人经常挨蚊子咬,而身边的人却毫无感觉的现象。原来蚊子咬人与人们所穿的衣服颜色大有关系。如果穿深蓝色或褐色的衣服,被蚊子叮咬的机率会大些。所以在夏天应穿浅色衣服。

 4.在身边附近,放两三瓶揭开的清凉油.风油精等,蚊子会闻而生畏,不敢前来?侵扰?。但是效果稍差,而且清凉油.风油精挥发的很快。

 5.使用茉莉花.米兰或玫瑰,最好是夜来香等味道的香水。因蚊子不能忍受这些花的香气而逃避。

 6.取广口瓶数只,内装少许浓糖或啤酒,轻轻摇晃,使瓶内壁上沾上糖液或酒液,放在室内蚊子较多的地方,蚊子闻到糖味,就会往瓶内飞钻,而被粘住或淹。

 7.使用驱蚊露,驱蚊霜等涂抹或喷洒驱避剂,有些有效保护时间甚至可以达到8小时的驱虫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与防晒类产品同时使用时,会对防晒效果产生较小程度的抵消,故使用者应适当增加涂抹防晒霜的频率,

 8.使用电子驱蚊手表:蜻蜓为捕食蚊子大王,蚊子闻其声而逃。电子驱蚊手表利用模仿蜻蜓振翅的声音有效地达到驱蚊效果,同时也能模仿雄蚊振翅的声音来驱赶雌性蚊子(吸血蚊子)。有效范围1平方米。

 9.有驱蚊照明蜡烛或装蜡驱蚊火把,蜡烛燃烧时容器会变热,不要触摸,以防烫伤,同时不要在易燃物品近旁使用。蜡烛燃烧时,不要远离蜡烛。

 10.具有防蚊驱虫效果的快干衣:好多品牌都有,此处为避免广告嫌疑,具体省略了。但它们多兼具抗UV处理,比较方便,出去的时候不用多携带任何物品,但缺点是水洗次数过多,驱虫效果可能会有所降低.

;

拔罐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参考资料:

什么是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炎症反应。本病是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早期表现,仅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或肩关节不适和束缚感;继则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也逐渐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冻结状态”。本病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又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

中医对肩周炎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

(1)正气内亏:“七七肾气衰”,人到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或劳逸过度,或病后体弱,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分滋养,日久筋脉拘急,营卫失调。《中藏经*五痹》曰:“肾气内消……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惑,而众痹生焉”。现代医学家刘渡舟在《金匮要略诠解·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曰:“凡尊荣之人,则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多食肥甘,而肌肉丰盛,不事劳动则筋骨脆弱,以致肝肾虚弱……阳气虚,血行不畅,重因疲劳则汗出,体气愈疲**此时加被微风,遂得而干之,则风与血相搏,阳气痹阻,血行不畅。”

(2)邪气外侵:居住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内侵,寒湿留滞于筋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寒湿之邪侵*于筋肉关节,以致关节屈伸不利,如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又如明·朱?FDAE?《普济方》曰:“此病盖因久坐湿地,及曾经冷处睡卧而得。”

西医认为肩周炎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1)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根据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本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老年性退变:本病多见于40~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显然与老年性退变有关。

②风湿寒邪侵袭: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明显风湿寒邪侵袭史,如居处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说明风湿寒侵袭为肩周炎的外在病因之一。

③肩部活动减少:本病的临床特点,多见于肩部活动逐渐减少的中年以上女性,且左肩的发病率较右肩多,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较体力劳动者为多,或因某些原因(如上肢骨折肩部软组织损伤,颈椎病等肩部活动量减少或受限的病人)使肩部活动减少后,常可继发肩周炎,这些特点均提示肩部活动减少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

(2)病理

①肩部组织,如关节软骨、滑囊、腱鞘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

②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炎症过程释放的炎症介质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浆液性渗出,渗出物的机化使肌腱与腱鞘及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组织弹性降低,并最终导致关节挛缩,形成所谓“肩凝”,现多认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为本病的病理改变之一。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尤以肱二头肌腱长头腱沟为甚,少数呈肩周软组织广泛性压痛,无压痛点者少见。

(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6)X线及化验室检查: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

(1)40~50岁以上中老年,常有风湿寒邪侵袭史或外伤史。

(2)肩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

(3)肩关节活动尤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

(4)肩周压痛,特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腱沟。

(5)肩周肌肉痉挛或肌萎缩。

(6)X线及化验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诊断肩周炎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1)肩关节结核:①常伴有肺结核。②常有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③多发于成年人,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④血沉快,可达50mm/h以上。⑤X线片可见骨质明显疏松、骨质破坏及坏形成,甚至出现肩关节半脱位。

(2)颈椎间盘突出症:①急性发病。②以神经根性剧痛为主,即疼痛沿神经分布区放射至前臂及手部,并伴有感觉及肌力改变。③颈部活动受限而肩关节活动正常。

(3)骨肿瘤:①原发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年老患者多为转移癌,故全身症状明显。②血象检查多为阳性。③X线鉴别。

(4)肩轴损伤:发于青壮年,有明显外伤史,肩关节被动活动正常。

治疗肩周炎常用哪些西药?

(1)非甾体抗炎药:可在中药治疗基础上作为辅助治疗,在关节剧痛情况下,可小量应用以缓解疼痛,缓解后即停用。

①阿司匹林:3~6g/日,分3~4次口服;或水杨酸钠,6~8g/日,分3~4次口服。水杨酸盐类具有止痛、退热、消炎、抗过敏的作用,无心脏炎者首选此药。该药服后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或胃出血,应注意观察。

②消炎痛:具有抗炎、退热、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5mg,每日2~3次,饭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道刺激症状。溃疡病患者禁用或慎用。

③炎痛喜康:具有消炎、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饭后服。本药用量小,用次少,不良反应比阿斯匹林、消炎痛为轻,故为常用药。但仍可引起溃疡病出血,故溃疡病患者、哺乳妇女、儿童禁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此类药物能抑制变态反应,控制炎症发展,减少炎症渗出,但一般尽量不用。药如强的松,每日10~20mg,分2~3次服;或地塞米松每日1.5mg,分2次服。

中医对肩周炎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桂枝10g,秦艽10g,海风藤15g,桑枝10g,当归10g,川芎10g,木香10 g,乳香10g,甘草6g。

方解:方中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等祛风散寒,化湿通络;配以当归、川芎、木香、乳香活血理气,并能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寒胜者加制川乌、细辛;风胜者,重用羌活,再加防风。

(2)寒湿凝滞

主证: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长,因痛而不能举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主证分析:年老肝肾亏虚,正气不足,或因冒雨涉水,睡眠不当,外界寒湿之邪侵及,滞留局部,日久寒湿内结,致使局部经脉闭阻,故见局部疼痛,麻木;寒凝邪实,故疼痛剧烈,畏寒;湿性重着,故有沉重感,得温则痛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均为寒湿之征。

治则: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方药:乌头汤加减。

麻黄10g,制川乌12g(先煎),白芍15g,黄芪30g,全虫12g,羌活12g,细辛6g,甘草6g。

方解:方中的制川乌、羌活、细辛、全虫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用麻黄散外寒表湿;芍药、甘草缓急舒筋;黄芪益气固表,并以此缓和麻黄、乌头之性,以防伤正气。诸药配伍,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邪去而又不伤正,以达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

(3)瘀血阻络

主证:外伤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处,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拒按,肩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

主证分析:外伤内挫,局部经络损伤,气血逆乱;或久痛入络,血脉瘀阻,故见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且有定处,拒按,或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均为血瘀之征。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活络效灵丹与桃红四物汤合并加减。

当归15g,丹参15g,生乳没各15g,桃仁10g,红花10g,熟地10g,川芎10g,桂枝10g,白芍 10g,鸡血藤15g,桑枝20g。

方解:方中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止痛,熟地配当归以养血;白芍缓急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用桂枝、桑枝、鸡血藤祛风通络。诸药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效。

(4)气血亏虚

主证:肩部酸痛麻木,肢体软弱无力,肌肤不泽,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挛缩,肩峰突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主证分析:久病体弱,气血亏虚,外邪乘虚侵袭,闭阻经络,肩部筋脉失于荣养,故见肩酸痛麻木,肢软乏力,肌肤不泽,肌肉萎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无力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治则: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方药:秦桂四物汤,或用本方加味治之。

秦艽12g,桂枝12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2g,生地12g,黄芪15g。寒甚加羌活、独活、附子;湿甚加苡米、海桐皮;筋缩不利加木瓜、鸡血藤、忍冬藤;痛甚加全虫。

方解:本方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养血柔筋,以秦艽祛风散寒,以桂枝、黄芪益气温经,通络散寒,共奏益气养血,疏经散寒之效。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中成药?

(1)昆明山海棠片

药物组成:昆明山海棠。

功效: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肩周炎之早期。

服法: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2)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章。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

(3)风痛安胶囊

药物组成:防己、木瓜、桂枝、生石膏、姜黄、海桐皮、忍冬藤、连翘、通草、黄柏。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主治:肩周炎早、中期有热象者。

服法:口服每次4~5粒,每日3次。

(4)痹苦乃停片

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5)痹隆清安片

药物组成:萆?、怀生地、制马钱子、制乳香,制没药、薏苡仁等。

功效:除湿消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主治:肩周炎各期有热象者。

用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土单验方?

(1)川羌活汤

组成:羌活、秦艽、海风藤、木瓜、五加皮、川断、防风、细辛、丹参、桑枝。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通络。

主治:肩周炎初期。

服法:水煎服,日1剂。

(2)加味四物汤

组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桂枝,生姜、甘草。

功效:养血活血,温经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3)化痰行气方

组成:茯苓5g,姜半夏12g,枳壳10g,风化硝6g,白术12g,白芥子12g,姜黄10g,桑枝12g ,生姜8g。

功效:化痰行气,舒筋止痛。

主治:肩周炎痰湿阻络者。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4)玉竹汤

组成:玉竹30g,桑寄生30g,鹿衔草15g,白术15g,茯苓15g,怀牛膝15g,白芍15g,炙甘草9g。

功效:健脾除湿,补肾通络。

主治:肩周炎,一臂或两臂疼痛,不能高举或转动不灵者,不论病之新久。

服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外用膏药?

(1)肩贴灵

药物组成及制法:雄黄、樟脑、急性子、公丁香、生半夏、乌蛇、蜈蚣、凡士林。上药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药膏。

功效: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肩周炎之风寒侵袭兼瘀阻者。

用法:取药膏适量摊于敷料上,贴患处。

(2)肩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牛蒡子1500g,白凤仙120g,川芎120g,桂枝60g,大黄60g,当归60g,白蔹60g,肉桂60g,草乌60g,地龙60g,僵蚕60g,赤芍60g,白及60g,乳香60g,没药60g,川续断120g,防风120g,荆芥120g,木香120g,苏合香油120g,蜂醋3000g,香油5000g。将以上诸药入油炸枯,过滤法渣,加入蜂蜡搅拌成膏状,夏季时蜂蜡酌增,冬季时蜂蜡酌减,制成后放一周后使用。

功效: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化瘀止痛。

主治:各型肩周炎。

用法:将药膏适量摊敷于棉布片上,敷匀,贴患部,3~5日更换1次。

(3)消散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清明前鲜泽漆草2500g,生菜油7500g,生麻黄、生半夏、生南星、甘遂各 180g,白芥子、大戟、僵蚕各240g,黄藤90g,火硝30g,炒黄铅粉1500g。先将泽漆草入油熬枯去渣,再入麻黄、南星、甘遂、白芥子、大戟、僵蚕,再熬枯去渣,呈滴水成珠状时加入黄藤,火硝熬枯后将油滤清,入黄铅粉收膏,将药膏摊牛皮纸上。

功效:温经散寒,豁痰止痛。

主治:肩周炎痰浊阻络型。

用法:洗净患处,将膏化开,贴于患处,5天换1次。

(4)五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桑树枝、槐树枝、榆树枝、桃树枝、柳树枝各36cm(直径12mm,秋末、冬初采者为宜)。将各树枝切成每段3cm长,放入香油500g中炸焦(呈**)捞出后,将乳香、没药各15g研细,加入油中,边加边搅拌(朝一个方向搅拌),拌匀再加入漳丹250g,继续搅拌,呈糊状放温后摊在25~30张牛皮纸上备用。

功效:通经活络,化瘀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患处洗净,取膏贴患处,5天换1次。同时,嘱患者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药浴方法?

(1)洗剂Ⅰ号

药物组成:防己30g,威灵仙30g,五加皮30g,羌活30g,独活30g,川芎30g,赤芍30g,红花3 0g,木瓜30g,鸡血藤30g,千年健30g,海风藤30g,青风藤30g,桑枝30g,马钱子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

功效:温经活络,祛风散寒。

主治:肩周炎。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于铁瓷盆内,2小时后,文火煎熬20分钟,不去渣,待放置温度适宜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患处,或直接用药液洗浴患处,再次用时加温即可,加温前可续水。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每剂药可用1周。

(2)洗剂Ⅱ号

药物组成:伸筋草、威灵仙、续断、麻黄、桂枝各15g,当归、红花、川乌、草乌、木鳖子、乳香、没药、川芎各12g。

功效:舒筋活血,温经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同洗剂Ⅰ号。

(3)漏肩风熏洗验方

药物组成:鬼箭羽15g,桂枝、红花、木瓜各9g,晚蚕沙15g,黄酒250g。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经和络。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属风湿痹阻型者。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浸泡15分钟,再加水半面盆,加黄酒煎沸后,趁热熏洗患处,冷则加热再熏再洗,每次熏洗15~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连用3天。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1)肩周散

药物组成: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白芷、生草乌、细辛、红花、没药、乳香、生葱、生姜、白酒各适量。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再加生姜、生葱捣烂,兑适量白酒,一齐入锅内炒热,敷于患肩部,外包固定,隔日换药1次。如有皮肤对药过敏者,可用纱布蘸清油隔在皮肤上,再敷药。

(2)川乌散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樟脑各90g。

功效:温经散寒,通阳除痹。

主治:肩周炎。

用法:上药研末,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食醋将药末调成糊状,均匀敷于患处及压痛点,厚约0.5cm,外裹纱布,用热水袋压在局部热敷约30分钟,每日1次。

(3)吴薏盐散

药物组成: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生食盐各30g。

功效: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祛湿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诸药研为粗末,先将生食盐锅中炒黄,再加入中药末拌炒至色,然后倒布袋内,外敷患肩,边熨敷边活动肩关节直至药温已低为止。隔时复炒再敷,日3次。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外擦疗法?

(1)外擦验方

药物组成:生川乌12g,生草乌12g,干姜12g,细辛8g,威灵仙6g,凤仙花8g。红花6g,川芎4g,桂枝7g,独活8g,寻骨风6g,樟脑15g,松枝6g,大黄8g,仙茅6g,巴戟天6g,茴香6 g,丁香6g,三七6g,五加皮6g,牛膝4g,乳香12g,没药12g,全虫6g,土元6g,山茱萸10g ,麻黄9g,杞子9g,狗脊9g,桑枝6g,当归6g,秦艽6g,白酒1200ml。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肩周炎各型。

用法:诸药粉碎为粗末,用55度白酒浸泡,夏季14天,春、秋季21天,冬季30天,过滤沉淀 5日而成。晚睡前用棉签蘸药液适量涂于疼痛处,用聚乙烯超薄膜(薄软食品塑料袋)覆盖,外用衣被覆盖10分钟左右,有发热感,温度升高(灼热感属正常),6小时后去掉覆盖物。每日1次。注意:药物要均匀接触皮肤部位,孕妇及酒精过敏、皮肤破损者禁用。

(2)消炎止痛液

药物组成:丁香、山茶各10g,木香9g,大黄12g,红花10g,当归12g,生地、赤芍、丹皮、白芷、川芎各10g,防风、乳香、没药、荆芥各9g,薄荷6g,樟脑10g。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肩周炎。证见肩关节疼痛难忍,难以入眠,手不能抬举转后者。

用法:上药除樟脑外,加入90%酒精(适量)浸泡24小时(酒精与药之比为1∶2),然后置水于锅中,用蒸馏法,收集蒸馏液200ml,药渣中残余液滤尽,把樟脑粉加入蒸馏液中搅匀,与滤液合并,制成350ml外擦液备用。用时先在病灶部位,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10分钟后,将本品涂擦患处,间隔5分钟涂擦1次。每次照射30分钟,每日2次。

怎样用药浴治疗褥疮?

民间自有拔罐这种保健手法,将身体之中的寒气以及湿气从皮肤组织中拔出来,这样身体之中邪气就会减少,长期如此精神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目前,通过拔罐的手法不仅能够起到美容养颜以及瘦身的减肥作用,拔罐还能够令身体中某一个位置的气血运行更好,这样体内的内分泌就能够得到调节,不仅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了,同时肠胃的蠕动速度也在加快,这样体内的消化能力就可以提高,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的脂肪也会减少。

如果身体出现了腰间盘突出或者是身体中某一个位置的组织出现了损伤,那么使用拔罐这种方法也能够有一定的效果。长期坚持使用拔罐技术,能够很好的减轻疼痛,症状也会慢慢的变好。

拔罐也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拔罐其实就是火罐中的空气和外部的空气形成一个负压,这样就能够紧紧的和皮肤表面黏在一起,而这种力能够对神经、肌肉以及血管等等位置进行牵拉的作用,这样也能够对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起到调节功效。专家告诉我们,长期坚持使用拔罐这种中医手法保健身体,能够增加血管的调节功能,血管壁的通透性也会越来越好,身体中的血液循环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拔罐还起到温热作用,为什么脏腑功能会出现异常,为什么身体健康会出现变化,这主要是由于身体受到了外邪的入侵所导致的。这些外邪进入身体之后会通过经络来到全身各地,令身体中的气血运行出现异常情况。而拔罐则是能够起到舒经活络的效果,帮助血管扩大,这样血液运行自然就顺畅了。拔罐具有温热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促进身体健康。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障碍,组织发生营养障碍而引起坏的一种病症,多发生于瘫痪和长期卧床不变动体位的患者。

本病主要表现为受压部位皮肤初呈苍白、灰白或暗红色,境界清楚,中心颜色较深。病变进一步发展,创面可出现水疱,破后形成溃疡,病损可深达肌肉直至骨,溃疡一般不易收口,流脓,渗液臭秽,局部剧痛或不痛,感染后可引起败血症。褥疮好发于受压较多或较重的部位,如臀部、背部、骶骨、枕骨结节、髂部、足跟等。

中医认为褥疮多因气血流行不畅,肌肤筋骨失养而致溃烂,故成本病。

方一组成干姜粉10克,生姜汁40毫升。

用法上物经高压灭菌后,取蛋清60毫升,生理盐水400毫升,和好搅匀,用纱布敷料在配好的溶液里浸泡后,取出敷洗于疮面。隔2~4小时换药1次,或连续湿敷亦可,10日为1个疗程。

功用理气活血,杀菌消毒。

适应证褥疮。

说明姜性味辛温,能解毒药,破血调中。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姜汁能抑制各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用姜汁外敷,不但可以辛温行气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而且可以杀菌,防止感染,故可作为防治褥疮的简易良法。

方二组成无花果树叶适量。

用法取上药水煎后,待汤冷至皮肤可耐受时浸洗患处。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褥疮。

说明无花果叶性味微辛,能去湿热,解疮毒。本品能治疗褥疮等皮肤感染性疾病。

方三组成千里光20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煮沸,待温凉后反复淋洗疮面,然后在疮面上覆盖消毒纱布。每日1或2次。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褥疮。

说明千里光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擦腐烂患疮,生肌去腐。药理学研究亦证实,千里光煎剂对金**葡萄球菌、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