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普药治疗什么病-安普抑菌液的功效与作用
氟甲砜霉素 (商品名:纽弗罗),又名氟苯尼考、氟氯霉素,是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氟甲砜霉素是一种能有效抑菌的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抗菌活性强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克服了氯霉素易产生耐药性和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问题,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泛、生物利用度高、应用安全等特点。
氟苯尼考主要通过竞争性结合细菌70S核糖体上50S亚基,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肽链的延伸并干扰细菌蛋白的合成。
目前,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两性霉素B几乎不溶于水,注射剂中含有助溶剂,通常为胆酸盐,配制的溶液为胶体溶液,低温或电解质均可导致两性霉素B析出。可以尝试用温水加热有沉淀的药物,看看是否能使沉淀重新溶解,如不能则是其它问题。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护士操作时使用同一个注射器配制许多药物。在配制两性霉素B前配制过用NS溶解的药物,导致少量氯化钠混入液体中,由于混入的量比较少,因此不会马上出现沉淀,而是放置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沉淀
联合应用抗菌药的适应症
常见的中西1.大黄、牛蒡子、金银花、苦参、甘草等混于饲料中,配合黄霉素饮水,能有效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2.黄连解毒汤加味结合青霉素和链霉素,可有效控制牛钩端螺旋体病,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抗菌药。 3.TMP(增收剂)结合蒲公英、鱼腥草、黄连素后,其抑菌作用显著增强。 4.麻杏石甘汤和栀子、金银花汤配合土霉素或四环素,防治猪喘气病疗效显著。 配合大环内酯用于禽呼吸道。 5.鲜桑枝、槐枝、蛇蜕配合青霉素、链霉素、硫酸镁,对治疗牛、驴、猪的破伤风效果很好。 6.用党参、茯苓等配合青霉素等治疗猪水肿疗效较好。 7.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配合黄霉素、强力解毒散治疗马、羊、牛焦虫症效果很好。 8.用清开灵(人用)、柴胡注射液配合聚肌胞、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猪瘟效果很好。 9.用黄苓、黄柏、大黄各9克,朴硝、茯苓皮、生姜、大腹皮各10克,枳壳、厚朴各8克,炙甘草5克,水煎后,配合磺胺嘧啶钠等治疗猪水肿效果很好。 10.双黄连口服液配伍头孢用于流感和传支的感染。配伍庆大霉素用于肠炎。 11。杨树花配合庆大或安普霉素用于大杆和肠炎。可增强副作用的配伍 1.可增强槟榔毒副作用的西药 敌百虫有促使乙酰胆碱蓄积,使槟榔产生毒性反应。 2.可增强虾类中药毒副作用的西药 维生素C可使虾类中药中所含无害的五价砷转变为有剧毒的三价砷,导致砷中毒。 可互相增强毒副作用的中西药物配伍禁忌 1.氯丙嗪与曼陀罗、洋金花、天仙子 中西药两方面都具有抗胆碱的作用,配合应用则增强毒副作用。 2.溴化物、碘化钾、硫酸亚铁与朱砂及其制剂(1)溴化物包括溴化钾、溴化钠、溴化铵等,所含溴离子有抑制大脑皮层运动区的作用。朱砂及其制剂都含有汞离子,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溴离子与汞离子生成溴化汞,毒性增强。(2)碘化钾中的碘离子与汞离子发生反应,毒性增强,易致中毒,对眼睛毒害严重。(3)硫酸亚铁中的硫离子与汞离子生成硫化汞,毒性增强,易致中毒。 3.扑热息痛与酒类及其制剂 酒类及其制剂中都含有乙醇,其代谢产物可与扑热息痛共同危害肝脏,重者可引起急性肝坏。 4.地高辛与蟾酥 双方都具有强心作用,合用易引起中毒。 5.穿心莲和氨基糖苷类在禽上可能会导致瘫痪和猝加重。 注射液之间的相互作用:除将两种以上的注射液混合以外,还常常将两种以上的注射液加入输液中一起作静注。两种注射液混混后的药物浓度比与输混合者大,因而更容易出问题。这方面的配伍变化,大部分是由于pH改变的影响。由于两种注射液的pH稳定范围差较大,例如盐酸四环注射液的pH1.8-2.98,而磺嘧啶钠的注射液的 pH 为8.5-10.5,以在混合容易产生配伍变化。许多有机碱在水中难溶而需制成强本牟盐,如氯丙嗪加盐酸制成酸氯丙嗪则在水中易溶。但当加碱于酸氯丙嗪溶液中又会析出氯丙嗪。许多有机酸类(如巴比妥类、磺胺类等)在水中难溶,需要加碱制成的钠盐才能配成溶液。所以这类注射液与其它酸性液配伍后,由于混合液pH的变化而往往容易产生沉淀。如盐酸四环注射液与乳酸钠注射配伍时,则使盐酸四环素注射液pH上升而析出四环素的沉淀。 在输液中,加入两种以上的注射液,由于最后体积的增加而增加了溶解量以致有时不致出现沉淀。如氯茶碱注射液加于5%葡萄糖液(1g/L)时为pH8.5,再加盐酸球素(0.5g/L)则 pH下降到4.0这是由于盐酸四球素加了抗坏血酸作缓冲使pH变低。氨茶碱在pH8.0以睛是不稳定的。此混合液在12小时内无沉淀产生,但浴液颜色变暗。
我是海水养殖从业者,谁能提供一份抗生素配伍禁忌?
转来给你参考一下:临床上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称为联合用药,其目的是提高疗效,消除或减轻某些毒副作用,适当联合应用抗菌药也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但是,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物在体内器官、组织或作用部位均可发生相互作用,使药效或不良反应增强或减弱。在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注意其在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有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药动学的相互作用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作用、胃肠道运动功能的改变以及菌丛改变等,其中配伍禁忌的问题必须更加重视,否则会拖延病情,甚至引起中毒。下面笔者介绍几种目前常用兽药联合应用时的协同作用、特别疗效、配伍禁忌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一、β-内酰胺类
(一)协同作用和特别疗效
1.β-内酰胺类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配伍常获得协同作用。使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明显下降,药物增效几倍至十几倍,并可使产酶菌株对药物恢复敏感。如将克拉维酸与氨苄西林合用,使后者对产生β-内酰胺酶的金**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由大于1000微克/毫升减小至0.1微克/毫升。临床上常用药物有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甲苯磺酸盐。
2.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药配伍常获得协同作用。如:青霉素与链霉素配伍常用于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羧苄西林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应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用于绿脓杆菌感染(但二者不可置同一容器中)。
3.金属利器刺伤或复合外伤,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类以防止气性坏疽。
4.在治疗鸡球虫病时,可内服大剂量的青霉素来治疗球虫病并发的肠道梭菌感染。
5.氯唑西林(又名邻氯青霉素)对青霉素耐药的菌株有效,尤其对耐药金**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故被称为“抗葡萄球菌青霉素”,常用于治疗动物的骨、皮肤和软组织的葡萄球菌感染,特别是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二)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1.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物配伍。如:氨基糖苷类、氨基酸、红霉素类(编者注:目前,红霉素可溶性粉地方标准已废除)、林可霉素类、维生素C、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碳酸氢钠、恩诺沙星、磺胺嘧啶钠等。因此,输液时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滴注时间不可过长。青霉素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一旦溶解即不断分解。其溶液放置的时间越长,分解也越多,且致敏物质也不断增加。因此要“现配现用”,不宜溶解后存放,以保证药效,减少致敏物质的产生。
2.β-内酰胺类不可与含醇的药物合用,如氢化可的松,以乙醇为溶媒,乙醇能加速β-内醚胺环水解,而β-内酰胺类降效。
3.青霉素与酚妥拉明、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扑尔敏、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B6、催产素、利血平、苯妥英钠、氯丙臻、异丙臻等药混合后,可发生沉淀、混浊或变色,应禁忌混合静滴。
4.β-内酰胺类药物与丙磺舒合用产生竞争性拮抗作用,可使前者在肾小管的分泌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因此,二者合用时,应注意减少前者的用药剂量。
5.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不可与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合用。因为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快效抑菌剂,在这些药物的作用下,细菌蛋白质合成迅速抑制,细菌停止生长繁殖,使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为快效杀菌剂)无法发挥杀菌作用,从而降低药效。例外的是治疗脑膜炎时,因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应采用青霉素与磺胺嘧啶合用,但要分别注射,否则会发生理化性配伍禁忌。
6.头孢菌素类(特别是第一代头孢菌素)不可与高效利尿药(如速尿)联合应用,以防止其发生严重的肾损害。
7.头孢菌素类药物与维生素B族或维生素K配伍,可减轻由于其强力抑制肠道菌群而致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K的缺乏。
8.头孢菌素主要经过肾脏排泄,对肾功能不良的动物用药剂量应注意调整,尤其小动物应避免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合用,以免造成肾毒性大大增强。
二、氨基糖苷类
(一)协同作用和特别疗效
1.氨基糖苷类药物抗菌谱广,很多种类对呼吸道感染和支原体均有效果。安普霉素被美国FDA推荐为治疗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某些链球菌)、密螺旋体和支原体也有较好作用。
2.静止期杀菌药与快速抑菌药配伍常获得协同或相加作用。如:链霉素(或其他氨基糖苷类)+四环素;链霉素与米诺环素配伍用于布氏杆菌病;链霉素与四环素合用,能增强对布氏杆菌的治疗作用(编者注:硫酸链霉素口服粉地方标准已废除)。
3.静止期杀菌药与慢速抑菌药配伍,常获得协同或相加作用。如:磺胺类+氨基糖苷类。
4.链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对猪链球菌病有较好的疗效;链霉素与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或异烟肼(对结核杆菌)合用有协同作用。
(二)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1.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对肾脏有毒性及对神经肌肉有阻断作用。
2.氨基糖苷类同类药物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与碱物联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但毒性也会增大。
3.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同一容器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
4.患畜如有脱水、低钠血症、酸中毒以及近期用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应尽可能不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因为在上述情况下,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肾毒性更大。
5.硫酸安普霉素与支原净配伍会引起中毒,如一起给雏鸡饮水,2.5小时后3%的雏鸡出现瘫痪,一侧或两侧腿向后伸直而无法走动。
6.新霉素在氨基糖苷类中毒性最大,一般禁用于注射给药。
7.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编者注:硫酸萘替米星地方标准已废除2010年才允许申报国标)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与钙离子结合,若与含钙中药如龙骨、牡蛎、海螵蛸、鹿角、枸杞等联用,会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的神经毒性。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珍珠母、磁石、牛黄清心丸等中药含金属离子,不能与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联合使用,否则会在胃肠道形成不溶性盐类和络合物而失效,如需联用,其间隔时间应以3~4小时为宜。
三、氟喹诺酮类
(一)协同作用和特别疗效
1.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药物,广谱抗菌药,对支原体有特效,其效力比泰乐菌素和泰妙菌素强,对耐甲氧苯青霉素的金葡菌、耐磺胺类+TMP的细菌、耐庆大霉素的绿脓杆菌、耐泰妙灵的支原体亦有效果。
2.氟喹诺酮类药物与杀菌性抗菌药(青霉素类、氨基苷类)及TMP在治疗特定细菌感染方面有协同作用,如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对金**葡萄球菌表现相加作用,而对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表现无关作用;环丙沙星+TMP对金**葡萄球菌、链球菌、禽大肠杆菌O2、鸡白痢沙门氏菌有协同作用,对猪大肠杆菌、禽大肠杆菌O78、鸡败血支原体有相加作用。
3.氟喹诺酮类+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鸡支原体合并大肠杆菌感染,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病继发肠道感染而导致的严重卵巢炎、输卵管炎及卵巢性腹膜炎。氟喹诺酮类药物也可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如环丙沙星与磺胺二甲嘧啶合用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萄球菌有相加作用。
(二)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1.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应与DNA、RNA及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联合应用。利福平(RNA合成抑制药)、可使本类药物的作用降低,例如使诺氟沙星的作用完全消失及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作用部分抵消。
2.不能与含多价金属阳离子镁、铝、钙、锌和铁的药物混饲或混用,因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中基本活性基团可与多价阳离子发生螯合反应,从而影响了喹诺酮类的吸收和抗菌活性。
3.本类药对负重关节的软骨组织生长有不良影响,禁用于幼龄动物(尤其是犬、马)和孕畜。
4.氟喹诺酮类药物胃肠道反应大,剂量过大可导致动物食欲下降或废绝,饮欲增加,腹泻等。
5.诺氟沙星与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合用,可减轻其引起的周围神经刺激症状、四肢皮肤针扎感及轻微的灼热感。
6.碱物、抗胆碱药物、H2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减少,应避免同服。
7.与抗凝血药如华法林合用可延长凝血酶原消除时间,若必需合用时要减少华法林的剂量。
8.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易导致肝细胞变性或坏,以环丙沙星尤为明显。
9.部分药物如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有光敏反应,用药后避免和阳光接触,用药过程一旦受紫外线照射,皮肤暴露部位可出现灼伤症状,有时可形成水疱。
四、四环素类
(一)协同作用和特别疗效
1.四环素类药物为广谱抗生素,有快效抑菌作用,对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和某些原虫亦有抑制作用。
2.四环素类药物与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妙菌素(泰妙灵)、泰乐菌素(编者注:泰乐菌素地方标准已废除)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可降低使用浓度,缩短治疗时间。TMP、DVD对本品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3.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阻碍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
(二)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1.四环素类药物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2.四环素类避免与抗酸药、钙盐、铁盐及其他含重金属离子的药物配伍,以防发生螯合反应,阻滞四环素类的吸收。牛奶也有类似的作用。
3.肝肾功能不全的动物慎用四环素类药物,与强利尿剂合用,会加大对肾脏的损害,与其他肝毒物如竹桃霉素、氯丙嗪等药物合用,也可加重肝毒性。
4.四环素类可降低血浆凝血酶原的活性而增加出血倾向,故不宜与抗凝血剂肝素钠、枸橼酸钠合用。
5.四环素类药物有严重的光敏反应,用药期间的畜禽尽量避免日光照射。
6.四环素类药物和强的松不能合用,会产生二重感染。
五、氯霉素类
(一)协同作用和特别疗效
氟苯尼考属动物专用的广谱抑菌性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作用,对阴性菌的作用较阳性菌强,是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的首选药物。由于氯霉素有严重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应,国家已禁止用于食品动物。而氟苯尼考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MIC约低10倍),对兽医上重要的病原菌如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巴氏杆菌、金**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副鸡嗜血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耐甲砜霉素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亦有效。该药具有速效、长效的特点,在体内的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20小时以上,不引起骨髓抑制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氟苯尼考有胚胎毒性,故妊娠动物禁用。
氟苯尼考对正常鸡体液免疫具有抑制作用,但使用低限临床治疗量(50毫克/升饮水)不存在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
六、大环内酯类
(一)协同作用和特别疗效
1.红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但其抗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不如青霉素),对禽的败血支原体、猪支原体性肺炎也有较好的疗效。
2.红霉素与泰乐菌素或链霉素(编者注:目前链霉素口服粉地方标准已废除)联用,可获得协同作用。
3.替米考星(编者注:目前地方标准已废除)为畜禽专用抗生素,内服和皮射吸收快,但不完全,表观分布容积大,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乳中半衰期长达1~2天,特殊的药动学特征尤其适用家畜肺炎和乳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另外,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及畜禽支原体具有比泰乐菌素更强的抗菌活性。
(二)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1.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氨茶碱的正常代谢。两者联合应用,可使氨茶碱血浓度的异常升高而致中毒,甚至亡,因此联合应用时要减少氨茶碱的用量,以防出现氨茶碱中毒。应尽量避免联合使用。
2.红霉素与洁霉素合用易发生拮抗作用,二者均与细菌的核苷酸大基团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可导致其中一种抗生素核蛋白体的构型变化,影响其作用。
3.红霉素不宜与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四环素联用。
4.替米考星禁止静脉注射,可引起负性心力效应。
5.红霉素不能与莫能菌素、盐霉素等抗球虫药合用。
七、磺胺类
(一)协同作用和特别疗效
1.快速抑菌药与慢速抑菌药配伍常获得相加作用。如:多粘菌素类或阿米卡星+SMZ。
2.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合用有协同作用。国外应用的抗菌增效剂除TMP和DVD外,还有奥美普林(OMP,二甲氧甲基苄啶)、阿地普林(ADP)、巴喹普林(BQP)。复方制剂有SM2+BQP(用于牛、猪),SDM+BQP(用于犬)。
3.磺胺类药物与维生素B族或维生素K配伍,也可减轻由于其强力抑制肠道菌群而致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K的缺乏。
(二)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1.碱性电解质可减少本品对肾脏的毒性,如与碳酸氢钠同服,以碱化尿液,促进排出。
2.液体型磺胺类药呈现碱性,不能与酸物如维生素C、盐酸、四环素、青霉素等合用,否则会析出沉淀。当磺胺药与含有机酸的中草药加乌梅、山茱萸及中药糖浆剂配伍时,由于有机酸对抗碳酸氢钠的碱化尿液的作用,从而增加了磺胺类药对肾脏的损害。
3.磺胺类药物不宜与含对氨苯甲酰基的局麻药(如:普鲁卡因、苯佐卡因、丁卡因等)合用,以免降低疗效。
4.该类药物对家禽特别是雏鸡具有一定毒性,如以0.5%浓度混饲8天,会引起雏鸡脾脏出血、梗、坏和肿胀;对成鸡则会影响食欲,降低产蛋量。
八、其他
1.林可胺类抗生素对家兔敏感,易引起严重反应或亡,不宜使用。
2.多粘菌素B与其他有肾毒性或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药物不可配伍,以防意外。
3.乙酰半胱氨酸会减弱青霉素、四环素、头孢菌素类的抗菌活性,故不宜合用,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
4.聚醚类抗生素包括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和拉沙菌素等,有抗球虫和抑菌作用,目前这类药物使用较多,但对鸡常用剂量的安全范围较窄,易产生毒性。这类药物禁止与泰妙菌素(支原净)合用。
5.有些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好,在脑膜炎时脑脊液药物浓度可达血液浓度的50%~100%,如磺胺嘧啶、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异肼、5-氟胞嘧啶、甲硝唑等均属此类。
6.抗菌药物可穿透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透过胎盘较多的抗菌药物有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青霉素G、磺胺类、四环素类,此类药物致胎儿血清浓度与母体血清浓度之比率达50%~100%。
7.影响免疫效果的药物:甲砜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轻化可的松)等。
总之,发挥各种药物的特长,了解配伍禁忌,掌握联合用药,针对合适的患病畜禽,在恰当的时机,使用正确的抗菌药物,是关系到能否降低病畜禽亡率、缩短病程和减少治疗费用的关键。
抗生素配伍禁忌(兽用)
一、抗生素选择的原则:
① 认真阅读并理解药品的各种说明;
② 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选择敏感度高,抗菌作用强、组织渗透性好副反应少的药物;
③ 要熟悉细菌获得性耐药性的动性及对各种抗生素敏感度的变迁;
④ 要了解各类抗生素作用特点及同类抗生素中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别。
二、 理想抗生素应具备的特点:
① 广谱、杀菌;
② 长效、高效;
③ 给药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④ 感染组织穿透性好;
⑤ 不易产生耐药性;
⑥ 配伍性好。
三、 使用抗生素时的注意事项:
① 病毒感染时为防止条件性细菌的继发感染应使用抗生素;
② 在未确定何种致病菌时,要用广谱抗菌药物,以提高杀菌覆盖面,避免病菌漏网;
③ 掌握用药时机和期限,早期和急性期使用效果好;
④ 要控制使用剂量,保证效果;开始剂量要稍大,一般为维持剂量的两倍,称首剂量;以后再用维持剂量巩固疗效;
⑤ 根据药代及药效动力学,决定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
⑥ 联合使用时要十分注意配伍禁忌等。
四、 常见抗生素治疗失败原因:
① 细菌产生耐药性;
② 给药途径不当;
③ 给药时机不当,剂量不当;
④ 靶组织(病灶)药物分布差;
⑤ 贮存不当;
⑥ 判断错误,导致误诊;
⑦ 混合感染;
⑧ 药物配伍不当。
五、 抗生素(化疗药物)的联合配伍:
目的:降低药物毒性,扩大抗菌谱,增加疗效。
根据抗菌药物抗菌的强度(抑菌或杀菌)和作用的快慢可将其分为四个类型:
第一类:繁殖期速效杀菌剂,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第二类:静止期慢效杀菌剂,包括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类
第三类:速效抑菌剂,包括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
第四类:慢效抑菌剂,包括磺胺类
①第一类和第二类联用有增强抗菌作用,如青、链霉素;
②第一类和第三类联用会有拮抗作用;
③第一类和第四类联用可能无影响即无重大意义,如青霉素类+磺胺嘧啶(SD)类;
④第二类和第三类联用有协同作用;
⑤第三类和第四类联用有协同相加作用;
⑥第二类和第四类联用有协同。
六、 抗生素配伍禁忌规律:
1、 与抗菌增效剂配伍:如磺胺增效剂(抗菌增效剂)TMP(三甲氧苄氨嘧啶)和DVD(二甲氧苄氨嘧啶)
增效剂:氟喹诺酮类(沙星类)==1:5
增效剂:四环素类==1:4
增效剂:磺胺类==1:5
增效剂也与青霉素、氨基甙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红霉素、多粘菌素等联合,增加疗效;
2、 一般来说,禁止同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因大多数具有交叉耐药性);
3、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氢化泼po尼松)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抗免疫作用等,经常用于治疗炎症和全身性严重感染。由于其具有抗免疫作用,能降低动物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所以,要求在使用本类药物同时,必须配合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
4、 多数化疗药物在静注给药时应单独使用。
5、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氢化泼po尼松)禁与氯霉素、多粘菌素E、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混合使用注射;[可与青、链霉素、痢菌净、氟哌酸(诺氟沙星)、鱼腥草、穿心莲等大多抗生素配伍];
6、 多粘菌素E注射液禁与卡那霉素、青霉素G、氢化可的松类、磺胺类钠盐混合注射;[多肽类抗生素,用于阴性菌较好,不易耐药,对绿脓杆菌(化脓、脓疱)疗效好];
7、 硫酸链霉素禁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混合使用
禁与其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以免增加毒性
禁与碱类药物混用,如磺胺类钠盐针剂等(破坏)
禁与Vc、VB1混用(减效);
8、 糖盐水可与5%NaHCO3配伍静注;
9、 CacL2、葡萄糖酸钙禁与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硫酸链霉素等配伍混用;
10、 Vc禁与Ca剂(CacL2、葡萄糖酸钙)、抗生素、VB12(Vc、VB1使VB12生物效价降低)、碱类等合用;
11、 氟喹诺酮类(沙星类)注射液、复方磺胺制剂类注射液等禁与糖水注射液稀释静滴;
12、 庆大霉素禁与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半合成青霉素等联合静滴
13、 一般来说,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多肽类)、卡那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均应单独静滴;
14、 氯霉素禁与卡那霉素配伍
禁与碱物如人工盐(氯霉素失效)、磺胺类、洁霉素类、氨茶碱、安钠咖、安乃近等混合;
禁与酸物混合(反应,形成沉淀,静注易导致栓塞血管);
一般情况,氯霉素最好单独使用;
氯霉素、氨茶碱可与5%糖水配伍静滴,但要缓慢;
氯霉素与红霉素、土霉素以1:1:1配伍治疗喘气病效果好;
氯霉素与北里霉素以2:1配伍疗效高;
15、 激素类药物,严格来说,如催产素等要求单独使用,尽量不要与抗生素配伍使用。催产素可与葡萄糖配伍静滴止血;
16、 磺胺类药物一般单独使用(TMP、DVD等也属于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与TMP、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配伍,疗效增强
磺胺类药物禁与许多抗生素类药物、糖盐水、镇静类、退热类药物等配伍(易发生沉淀析出);
磺胺类药物禁与普鲁卡因混合配伍使用,也禁止治疗期间同时使用;
磺胺类药物禁与酸物同时使用(增加泌尿系统副作用);
磺胺类药物禁与Vc(失效)、头孢拉定、头孢氨苄、氨苄西林合用(疗效降低);
磺胺类钠盐针剂禁与复方氨基比林、5%NaHCO3等针剂混用(沉淀);
磺胺类药物禁与氟甲砜霉素、罗红霉素一起使用(毒性增强)
17、 青霉素、链霉素、葡萄糖酸钙、盐酸普鲁卡因等酸物禁与安乃近、安痛定、氨基比林等碱物配伍;
18、 氯丙嗪与水合氯醛配伍使用(氯丙嗪作麻醉前给药),可增强水合氯醛的麻醉强度和延长麻醉时间,增加镇痛作用,并可减少水合氯醛剂量1/3—1/2;
19、 强心药洋地黄毒甙(dai)、苯甲酸钠咖啡因、樟脑磺酸钠、咖啡因(如安钠咖等)等与钙剂(如CacL2、葡萄糖酸钙)合作,因Ca2+有兴奋心肌作用而呈现协同强心作用,但易致心肌疲劳;
20、 将安钠咖与溴化物(如溴化钠)合用制成安溴注射液,可发挥咖啡因和溴离子对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双向调节作用,用于动物癫痫与马疝痛的治疗;
21、 VB12禁与Vc、VB1溶液混合,否则,VB12生物效价降低;
22、 碘/氯/解磷啶(2-PAM)溶液与碱物混合易水解成毒性极大的氰化物;(碘/氯/解磷啶主要用于有机磷中毒解毒:20—30mg/kg体重溶于10%糖水中缓慢静注,半小时后,无明显好转,再输一次(静滴));
23、 红霉素(乳糖酸盐)的水溶液与NacL(生理盐水)、CacL2溶液混合则产生沉淀;
红霉素(乳糖酸盐)的水溶液与NaHCO3注射液混合析出游离子碱沉淀;
红霉素(乳糖酸盐)的水溶液与糖盐水输液混合6h后,效价下降12%;
红霉素与氯霉素、杆菌肽锌、链霉素等合用有协同作用;
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替米考星(都是大环内酯类)与庆大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等配伍,疗效增强;
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替米考星(都是大环内酯类)禁与盐酸林可霉素配伍(降低疗效);
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替米考星(都是大环内酯类)禁与磺胺类药物、氨茶碱、卡那霉素等配伍(毒性增强);
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替米考星(都是大环内酯类)禁与CacL2、NacL等配伍(沉淀、析出游离碱)
24、 ZnSO4在中性碱性液中易水解成Zn(OH)2沉淀,若加入少量硼酸使溶液呈弱酸性,可防止ZnSO4水解而得到稳定的ZnSO4滴眼液
25、 头孢菌素类与氨苄青霉素(氨/安比西林)、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合用有协同抗菌作用(但联用对肾的毒性大,应注意);
26、 青霉素G与杆菌肽锌(多粘菌素类)合用有协同抗菌作用;
青霉素禁与碱类、林可霉素、磺胺类钠盐针剂混用(分解失效);
青霉素禁与无机酸、有机酸、有些盐酸盐(如盐酸青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盐酸氯丙嗪等)等混用(浑浊失效);
青霉素禁与浓度高于1%的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混合(浑浊)(但生成的普鲁卡因青霉素可肌注);
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青霉素G钾与链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喹诺酮类等配伍疗效增强;
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青霉素G钾禁与替米考星、罗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等配伍(疗效降低);
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青霉素G钾禁与Vc、Vc-多聚磷酸酯、罗红霉素等配伍(沉淀分解失效);
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青霉素G钾禁与氨茶碱、磺胺类药物等配伍(沉淀分解失效);
27、 四环素类与庆大霉素合用对绿脓杆菌作用增强;
四环素类与氟喹诺酮类、氯霉素、呋喃类(治疗肠道感染疗效好)、链霉素等有协同作用;
四环素类与泰乐菌素、泰牧菌素、TMP等配伍疗效增强;
四环素类禁与青霉素、Vc、氨茶碱、葡萄糖酸钙、CacL2等针剂混用(浑浊失效);
四环素类(金霉素、强力霉素等)禁与三价阳离子(如AL3+)(形成不溶性难吸收络合物);
28、 NH4cL能酸化尿液而可加强四环素和土霉素在尿路的抗菌作用;
29、 北里霉素(吉他霉素、柱晶白霉素)与氨基甙类或氯霉素以1:2配伍疗效高;
30、 盐霉素、莫能霉素等聚醚类抗生素禁与泰妙菌素(支原净)、竹桃霉素等配伍混饲;
31、 痢菌净(乙酰甲喹):穿心莲==1:15(含量)
痢菌净(乙酰甲喹):二萜类内酯==5:1(含量)
32、 环丙沙星:利巴韦林:TMP/DVD==4:2:1(含量)
33、 (动物牛黄中提取的抗炎抗毒成分)牛磺酸与青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病毒唑等配伍疗效高;
34、 碘酊禁与碱、生物碱、水合氯醛、酚、Na2S2O3、淀粉、鞣酸等同时使用或接触;
35、 复方利巴韦林注射液:利巴韦林:安乃近==1:6(含量);
36、 5%NaHCO3注射液禁与酸物、生理盐水及磺胺类等药物配伍应用;
37、 林可霉素混饲44--77ppm主要用于促进仔猪增重,减少仔猪腹泻;
林可霉素:壮观霉素==1:1混饲(120ppm:120ppm)主要用于母猪分娩前后各10—15天,可预防产后三联症;
林可霉素:壮观霉素==1:2混饲(120ppm:240ppm)主要用于禽MH、猪血痢疗效好,优于单用或优于泰乐菌素;
盐酸林可霉素与甲硝唑合用有疗效增强作用;
盐酸林可霉素与罗红霉素、替米考星、磺胺类、氨茶碱等合用有浑浊、疗效降低;
38、 支原净(泰妙菌素)与金霉素协同配伍特别适用于消化道和呼吸道混合感染;
39、 (盐酸)麻黄碱(20—50mg/次)/氨茶碱(200—500mg/次)+尼可利米(250—1000mg/次)+地米(2—5mg/次)/氢化可的松(4—12mg/次)联用肌注治疗喘气病;
平喘药(麻黄碱/氨茶碱):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及兴奋大脑皮层。主要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反应、血压过低等,哺乳期家畜禁用,反复应用易产生快速耐受性,作用减弱;
40、“VB1+氯化氨甲酰甲胆碱”针剂,有开胃增食作用;
40、 氟甲砜霉素针剂禁与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钠(溶液呈碱性)、头孢拉定(禁与氨茶碱配伍于溶液中)、头孢氨苄等}、磺胺类、呋喃类、卡那霉素、链霉素等药合用(毒性增强,但与β-内酰胺类配伍降低疗效);
氟甲砜霉素针剂禁与叶酸、VB12等配伍(抑制红细胞生成);
氟甲砜霉素针剂与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硫酸粘杆菌素等合用疗效增强;
41、 氨茶碱与Vc、盐酸多西环素、盐酸肾上腺素等酸物混合发生浑浊分解;与氟喹诺酮类混用降低疗效(析出沉淀);
42、 硫酸安普霉素1万IU:TMP/DVD10mg配伍肌注;
43、 氟喹诺酮类禁与利福平、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呋喃类、罗红霉素等混合或同时使用,否则,会使氟喹诺酮类药物失效或减弱;
氟喹诺酮类禁与金属阳离子(Ca2+、Mg2+、Fe2+、AL3+等)合用(形成不溶性络合物);
氟喹诺酮类与链霉素、新霉素、庆大、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磺胺类等配伍有疗效增强作用
氟哌酸禁与氯霉素、呋喃坦啶、利福平、抗惊厥药(休眠、镇静类)等配伍;
氟哌酸能抑制茶碱、咖啡因、氨替比林的代谢而能增强这些药物的作用,伍用时需防止这些药物中毒;
44、 盐霉素配伍组合(料中)(盐霉素、、盐霉素钠盐、莫能霉素等聚醚类抗生素禁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合用);
盐霉素20—50ppm+卡巴氧50ppm
盐霉素20—50ppm +喹乙醇50ppm
盐霉素20—50ppm+呋喃唑酮150ppm
盐霉素20—50ppm+阿散酸100ppm
母猪料中:
盐霉素60ppm
仔猪料中(7日龄—30kg):
盐霉素60ppm+卡巴氧40ppm
盐霉素60ppm +喹乙醇100ppm(仔猪后期)
盐霉素60ppm +呋喃唑酮200ppm
中猪料中(30—60kg):
盐霉素20ppm +喹乙醇50ppm(≥35kg禁用)
盐霉素20ppm +阿散酸100ppm
仔猪料中、中猪料中最好用盐霉素系列配伍,因盐霉素促生长效果好;
45、 泰乐菌素配伍组合(料中)
仔猪料中:
泰乐菌素50ppm+呋喃唑酮200ppm+TMP120—150ppm
泰乐菌素50ppm+氟哌酸150ppm+TMP30ppm
泰乐菌素50ppm+抗敌素20ppm
泰乐菌素100ppm+磺胺二甲嘧啶110ppm
46、 抗敌素配伍(料中):
仔猪料中:
抗敌素10—20ppm+杆菌肽锌50—100ppm
中猪料中:
抗敌素10ppm+杆菌肽锌40ppm(杆菌肽锌禁与喹乙醇、土/金霉素合用)
防治仔猪下痢最好用泰乐菌素系列配伍或用抗敌素系列配伍
47、 金霉素配伍组合(料中):
仔猪前期(7日龄—15kg)料中:
金霉素75ppm+阿美拉霉素20ppm
仔猪后期(15—30kg)料中:
金霉素75ppm+硫酸粘杆菌素10ppm
硫酸粘杆菌素60ppm
48、人工盐(Na2SO444%+NaHCO336%+NacL18%+K2SO42%)禁与稀盐酸混合(中和失效);
人工盐禁与胃蛋白酶混用(降低酶活性);
人工盐禁与MgSO4混用(沉淀);
48、 安钠咖禁与Vc、VB混合(反应中和);(Vc、VB禁与碱性较强的氨茶碱、安钠咖等合用);
安钠咖禁与含鞣酸物质混合(白色沉淀或沉淀);
安钠咖禁与酸类混合(沉淀);
49、 氯丙嗪禁与青霉素G盐、金霉素、NaHCO3、含巴比妥类药物制剂如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复方水杨酸钠等针剂(浑浊);
氯丙嗪禁与有机酸类混合(分解);
50、 普鲁卡因(含有对氨基苯甲酸成分)禁与磺胺类药物混合(减效);
普鲁卡因禁与碱类混合(水解失效);
普鲁卡因禁与鞣酸混合(失效);
普鲁卡因禁与氧化剂混合(分解);
51、 生理盐水(NacL)禁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红霉素混合(浑浊);
生理盐水(NacL)禁与溴化物混合(减效);
52、 敌百虫禁与碱类、碱物等混合(易生成敌敌畏,增加毒性);
53、 硫酸粘杆菌素与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头孢氨苄、罗红霉素、替米考星、喹诺酮类等配伍,疗效增强;
硫酸粘杆菌素禁与硫酸阿托品、先锋霉素Ⅰ、新霉素、庆大霉素等配伍(毒性增强);
54、 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与氨苄西林钠、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盐酸多西环素、TMP等配伍疗效增强;
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禁与Vc等配伍(抗菌减弱);
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禁与同类药物配伍(毒性增强);
55、 头孢拉定、头孢氨苄与新霉素、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硫酸粘杆菌素等配伍疗效增强;
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禁与氨茶碱、Vc、磺胺类、罗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等配伍(沉淀、分解、降低疗效);
56、 鞣酸蛋白禁与胰酶、胃蛋白酶、乳酶生等同服,因这些蛋白质与鞣酸结合,即失去活性,鞣酸可使FeSO4、氨基比林、洋地黄类等药物发生沉淀;乳酶生禁与铋剂、鞣酸、活性炭、酊剂等合用,因他们能抑制、吸附或杀灭乳酸杆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