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草本抑菌液

双氧水医用作用与功效-双氧水抑菌液作用功效

双氧水医用作用与功效-双氧水抑菌液作用功效

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具体如下:

1、含氯消毒液:主要的代表产品有84消毒液,主要用于医疗卫生、公共场所的消毒,优点是价格便宜,不易挥发,灭菌持久,病毒灭活能力强。

2、醇类消毒剂:主要代表产品是乙醇,有效浓度达75%以上时,才能杀灭病毒或细菌,75%酒精主要应用于皮肤、物体表面的消毒。

3、酚类消毒剂:主要代表产品是对氯间二甲苯酚,属于广谱防霉抗菌剂,对多数细菌、病毒都有杀灭的功效,多应用于皮肤、衣物的消毒。

4、含碘消毒剂:主要代表产品是碘伏,主要应用于伤口或皮肤消毒,术后伤口消毒。

消毒液品类

1、双氧水,对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不错地抑制杀灭作用,尤其对于厌氧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2、碘伏,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消毒液,不会产生腐蚀性。

3、红药水,该类消毒液目前在临床中的使用比较少,其含有一定量的汞。

4、紫药水,在临床中很少使用。

5、碘酊,消毒杀菌的作用比较强。

6、酒精,消毒抑菌的作用比较强,多用于皮肤表面创伤。

红药水,紫药水,酒精,碘酒,双氧水 用药性质区别

缩微不动脑筋版

1、双氧水是环保型消毒剂,但工业级双氧水不得用于食品。

2、食品级双氧水安全可靠,不致癌,全世界公认。4

3、人体代谢产生的双氧水远多于食品中的残留。

4、双氧水目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消毒剂。

5、双氧水可用于,正如核燃料可用于造核弹

(2500字,阅读需8分钟)

双氧水的学名是过氧化氢,通常说的双氧水是浓度3%的过氧化氢水溶液。

它的用途广泛,但最常见的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

双氧水为何用在食品?它有毒吗?会不会致癌?

消毒能手

过氧化氢对微生物的杀灭主要是依靠其强大的氧化作用,因此不会产生抗药性,而且它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同样有效。

最常见的浓度3%的双氧水能够轻松杀灭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丙肝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即使是生命力极为顽强的细菌芽孢,用10-30%浓度的双氧水也能杀灭。

在医疗领域,它主要用于医疗器械表面消毒,也可用于口腔消毒或清洗伤口。

由于它无色无味且杀菌后几乎无残留,因此在食品工业应用也很多。

例如对乳品、果汁、啤酒、饮用水的包装、容器具和生产管线消毒,以及对水产、肉类、果蔬等食品的表面消毒。

它也可以用于奶牛的冲洗、涂抹消毒,低浓度过氧化氢喷雾可以给厂房的空气和地面消毒。

漂白能手

过氧化氢的氧化性能破坏天然色素,因此可以漂白纸张、织物和食品,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过氧化氢用于纸浆和纸的漂白。

在中国,过氧化氢常用于水发制品,例如鱿鱼、蹄筋、牛肚等,在开心果、腐竹、泡椒凤爪、猪蹄等食品中也有使用。

过氧化氢能让食物颜色更洁白,还有一定的去除异味的作用。

虽然安全性并没有问题,但这个特点常常被不法分子用来以次充好。

在国外,过氧化氢的使用也存在争议。

比如意大利政府批准加工商将过氧化氢用于海产品的漂白,这样鱼肉、贝肉会更白,消费者更喜欢。

但欧盟认为这一行为是“商业欺诈”,还向意大利政府发了警告函。

早就合法了

很多消费者都认为食品中使用双氧水是黑心商贩的手段。

但2014年出台的新版食品添加剂标准中,它获得了“加工助剂”的合法身份,且残留量无需限定。

是不是国家标准放水呢?

其实早在1996年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中,过氧化氢就被批准为防腐剂,但仅允许用于鲜奶保鲜。

在鲜奶中添加微量的过氧化氢(同时还要加点硫氰酸盐),可以激发奶里的过氧化物酶,产生较好的抑菌效果,使鲜奶的保质期延长3天左右。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如果没有合适的抑菌手段(比如冷链),过氧化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早在1962年美国FDA就准经过氧化氢处理的牛奶用于加工达切干酪和瑞士干酪。

目前这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保鲜手段,但中国已经不再允许使用。

在第二版(2007年)标准中,过氧化氢变为加工助剂,使用范围扩大到各类食品,但不再作为防腐剂使用。

2009年,它被列入食品用消毒剂原料(成分)名单,为了避免重复管理,第三版(2011年)标准将它删除了。

从2012年到2015年,全国各地出现了上百起因使用双氧水被判刑的案件,罪名多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当然,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用工业双氧水,有一些还用了甲醛、工业烧碱等违法物质,被判刑也不冤枉。

考虑到过氧化氢除了用于消毒还可以发挥其他重要的工艺作用,在食品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第四版(2014年)标准不得不恢复了它的食品添加剂身份,依然是作为加工助剂。

但经过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双氧水有毒”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安全吗?

过氧化氢不稳定,很容易分解为氧气和水,因此是相当安全的。

比如研究证实,水发制品中的过氧化氢残留在浸泡过程中会逐渐消失,后续的加工也会很快将它破坏。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专家委员会(JECFA)的评估意见认为,过氧化氢在食物中的残留水平很低,等消费者吃到嘴里的时候早已降解得差不多了,根本不足为虑,因此也不需要制定“安全摄入量”。

美国FDA也将过氧化氢列为GRAS物质(也就是相当安全),通常按生产需要量使用(也就是不限制用量)。

比如在熏青鱼和腌制鸡蛋中的最大使用量为“达到氧化及抗菌的效果”,在牛肚加工过程中的最大使用量为“达到漂白作用”。

此外,过氧化氢还可用于果蔬的清洗消毒。

浓度3%的医用双氧水即使误服一般也问题不大,但浓度30%的双氧水直接喝下去会灼伤消化道。

不过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因为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这么高浓度的双氧水。

此外,过氧化氢在重金属盐、碱性环境和猛烈撞击时可以快速分解,甚至引发爆炸。

不过这一般发生在过氧化氢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消费者不可能遇到。

致癌吗?

过氧化氢在食品中的应用至少有50多年历史,一直被认为是安全可靠的。

上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发现它可能损伤小白鼠的胃肠道,甚至可能有致癌性。

但是1988年,美国FDA的评估委员会经过慎重研究认为,过氧化氢致癌证据不足。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1999年的评估意见也认为,过氧化氢导致人和动物癌症的证据不足,归为3类物质(不太可能导致癌症的物质),同属这一类的还有茶、维生素K、铁锈等等。

有少量体外细胞实验发现过氧化氢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但是在动物实验中并没有发现。

这是由于动物机体有足够的的防御体系,它很难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细胞并损伤DNA。

另外也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它影响动物的生殖能力。

体内就有

其实人体的代谢过程就会产生微量过氧化氢,它是能量代谢的关键物质之一,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可以说体内没有过氧化氢的人只能是人。

过氧化氢过多当然对身体不好,但人体内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生物酶可以将它的浓度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既不会伤害健康,又能发挥它的生理功能。

比如唾液和眼泪中的过氧化氢和硫氰酸盐就是天然的抑菌剂,这也是鲜奶加过氧化氢保鲜的原理。

再说你体内每天产生的过氧化氢量以克计,而它在食物中的残留量是以毫克计,如果用的是食品级的,你真没要自己吓自己呀。

合理使用造福人类

过氧化氢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几乎没有污染,是公认的“绿色化工”产品。

在航天领域,它可用于火箭燃料,曾为航天工业做出巨大贡献。

神5上天的燃料就有它。

在环保领域,它可以用于废水、废气的处理。

在农业领域,它可以和其他药物一起用于杀灭有害真菌和病毒。

如果善加利用,它绝对是食品行业的好帮手,可以在消毒杀菌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食品级双氧水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作出了卓越贡献,恐怕你也很难找到一个比它更安全、更环保的消毒剂了。

但如果使用工业级过氧化氢,或用于和以次充好,那可真是辜负了这位能上天、能入地的好同志。

这就好比有人用菜刀,你应该谴责的是做坏事的人,而不是那把菜刀啊。

"

碘伏和红药水,哪一个消毒伤口好呢?

碘酒又称碘酊,一般为2%的酒精溶液,是常用的皮肤消毒剂。碘酒中的碘可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而产生杀菌作用,其杀菌作用强而快,1分钟可杀灭各种细菌、霉菌及细菌芽胞。其杀菌力强于红药水和紫药水。

作为一种皮肤消毒剂,碘酒主要用于手术前,注射前的皮肤消毒。但碘酒对皮肤粘膜的刺激性大,能灼伤皮肤和粘膜,使用后皮肤发泡和脱皮,涂在破损伤口上疼痛较剧。所以,碘酒不宜直接涂在破损伤口以及口腔、鼻腔和阴道等粘膜上。当皮肤用碘酒消毒后,要用酒精脱碘。碘酒的穿透力强,且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故可用于未破溃疮疖、跌打扭伤的外涂,可消炎退肿。

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黏膜的消毒

勿与红药水(汞溴红溶液)一同使用,因为这样会产生碘化汞,碘化汞是剧毒

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理烫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也可用于手术前手和其它皮肤的消毒手、各种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器械浸泡消毒以及阴道手术前消毒等。外科洗手消毒:按外科洗手程序刷洗手臂后,用本品原液直接擦拭作用3分钟。 手术、注射皮肤消毒:用本品原液擦拭2遍,作用3分钟。 口腔、创面、伤口粘膜消毒:用有效碘含量为0.05%(无菌蒸馏水稀释10倍)的稀释溶液擦拭消毒5分钟或冲洗消毒5分钟(粘膜消毒限医疗机构诊疗用)。 勿与汞类拮抗药物同用。碘伏消毒液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应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

对皮肤刺激性小

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经糖化再发酵经蒸馏制成,相当于制酒的过程,但蒸馏温度比酒低,蒸馏次数比酒多,酒精度高,制成品出量高,含酒精以外的醚、醛成分比酒多,不能饮用,但可接触人体医用。是植物原料产品。

75%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

皮肤刺激性强。酒精不用于破损伤口的消毒

双氧水又叫过氧氢溶液,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杀灭厌氧菌,如破伤风以及冠周消毒

皮肤刺激作用弱

红药水汞离子解离后与蛋白质结合,起杀菌作用,对细菌芽孢无效. 红药水不能与碘酒一齐使用。这是因为红药水中的红溴汞与碘酒中的碘相遇后,会生成碘化汞(HgI2)。碘化汞是剧毒物质,它对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能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甚至能引起皮肤损伤,黏膜溃疡。如果碘化汞进入人体后,还会使牙龈发炎,严重时可使心力衰竭,所以在伤口处不能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

对皮肤无刺激性。

但是目前临床上已经很少应用红药水了,特别是在大医院里,红药水几乎成了“文物”。最重要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红药水穿透力很弱,只有较小的抑菌作用,有机物或碱性环境都会降低其作用,所以消毒效果并不可靠。第二,红药水是含有重金属汞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有毒。尤其不能用红药水去消毒那些大面积伤口,很容易造成汞中毒。

甲紫溶液(俗称:紫药水)面部有溃疡性损害时应慎用,不然可造成皮肤着色。治疗鹅口疮时,只在患处涂药,如将溶液咽下可造成食管炎、喉头炎。涂药后不宜加封包。大面积破损皮肤不宜使用。本品不宜长期使用。本品属三苯甲烷类染料消毒剂,能与微生物酶系统发生氢离子的竞争性对抗,使酶成为无活性的氧化状态,而发挥杀菌作用。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以及绿脓杆菌、白念珠菌、表皮癣菌有杀灭作用,对其它革兰阴性菌和抗酸杆菌几乎无作用。本品毒性小,对组织无刺激,且能与坏组织凝结成保护膜,起收敛作用。有实验报告表明动物全身性(或系统性)吸收甲紫可致癌.

日常生活难免磕磕碰碰,很多人家中也都有红药水、碘伏等消毒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王远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的消毒药水功效不尽相同,使用时应注意选择。

家庭常用的消毒药品或液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红药水、紫药水、双氧水、硼酸水、碘酒、碘伏、酒精。它们的作用和功效大致如下:

1.红药水,即2%汞溴红溶液,主要有杀菌、消毒、防腐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但抑菌作用弱,且含有汞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有毒,现在已很少使用。2.紫药水,即2%的甲紫溶液,可加快伤口愈合,常用于浅表皮肤、黏膜感染。不宜用在黏膜或开放创面,例如刀伤或锐器刺伤。

3.双氧水,即过氧化氢,具有消毒杀菌作用,但浓度大,易灼伤患处皮肤。用于已有一定感染的浅表局部伤口时,其血液、脓液等会降低其杀菌力。

 4.硼酸水,3%的硼酸溶液有清洗、收敛和抑菌作用,常用作皮肤、黏膜和伤口冲洗清洁,口腔炎含漱。

5.碘酒,是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而制成的2%溶液。主要用于非黏膜伤口的表面消毒。常用于手术前、注射前的皮肤消毒及伤口的消毒。一般不用于溃烂的伤口,碘过敏者禁用。 6.碘伏,为碘与聚醇醚复合而成,主要用于非黏膜伤口的表面消毒。它使用方便,无刺激无异味,可直接涂伤口,无色素沉着。

8.酒精,医用消毒的浓度约为70%~75%。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但难以将细菌彻底杀。一般,如出现擦伤或小的创伤,应先用清水或1%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冲掉上面的泥土、沙子等污物和血渍,之后用碘酒或酒精进行消毒,但它们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性,涂上去会很痛,一般使用没有刺激性的碘伏。

如果创口较深或被生锈的东西刺伤,除了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外,还要使用双氧水清洗,它可杀灭厌氧菌。硼酸水和紫药水有抑菌和收敛的作用,可用于急性渗出性皮炎和烫伤湿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