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草本抑菌液

柴胡抗菌作用-柴胡抑菌液有什么功效

柴胡抗菌作用-柴胡抑菌液有什么功效

摩罗丹 为国家级保密配方、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连续多届荣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该产品是治疗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胃痛、胃酸、烧心、胀满、痞闷、嗳气症状的纯天然植物药。具有增强胃动力、改善胃循环、修复胃黏膜,保肝护肝的特殊功效。自1985年上市以来,受到了医疗界的高度认可和广大患者的赞誉,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治疗胃病及调理胃脾中成药的第一选择。

摩罗丹分为蜜丸、浓缩丸两种剂型,包装有所不同。两种剂型采用相同的配方与药材,但生产工艺不同:蜜丸采用传统生产工艺,浓缩丸则采用先进提取工艺精制而成,辅料中不含糖,为无糖制剂。

小蜜丸有两种不同的品规,分别是复合膜包装,9g*6袋/盒,一次一袋或两袋,一日三次。药用口服固体塑料瓶包装,90g/瓶,一次55丸~110丸,一日三次;

浓缩丸也有两种不同的品规,均为药用口服固体塑料瓶包装,分别是120丸/瓶和72丸/瓶,用法用量均是一次8丸,一日三次;

大蜜丸是铝塑包装,规格是9g*10丸/盒,用法用量是一次1~2丸,一日三次;

两种剂型三种规格均是饭前用米汤或者温开水送下。

药品名称摩罗丹(浓缩丸)

成分百合、麦冬、石斛、茯苓、白术、三七、延胡索、乌药、鸡内金、玄参、当归等18味。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浓缩丸;味微苦。

功能主治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烧心等症。

规格每8丸重1.84g(相当于生药材4.5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或遵医嘱。(建议重症患者口服一次16丸,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忌食刺激性食物及饮料;孕妇慎用。  包装药用口服固体塑料瓶包装,72丸/瓶

贮藏密闭,防潮。

有效期36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90013 臌症丸 是治疗臌症的独家专利品种,是治疗胸腹胀满,四肢浮肿,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的纯天然植物药,用来治疗腹水、肝腹水和胸腹水等。与一般治疗腹水的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同,组方中的木香和大枣起到消炎护肝的作用,可以说是不伤肝反护肝。在用药配伍上严谨科学,标本兼治,有除水扶正的双重功效。

药品名称臌症丸

成份皂矾(醋制)、甘遂、木香、大枣(去核炒)、小麦(炒)。

性状本品为糖衣水丸,除去糖衣后显褐色;味酸、涩。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除湿健脾。用于臌症,胸腹胀满,四肢浮肿,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饭前服。一次10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

注意事项不可与甘草同服,忌食盐及荞麦面。

规格每10粒重1.3g

贮藏密闭,防潮。

包装90粒/瓶,2瓶/盒。

有效期36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9983013

“华山牌”三 源自中医鼻祖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泻心汤”一方,邯药于1962年完成现代制剂三的研制。所选用的药材出自海拔三千米以上地区生长的大黄,保证“华山牌”三的质量疗效。三具有通便排毒,清热泻火,抗炎抑菌,降压降脂,抑制动脉硬化,降血脂,软化血管,降血压等功效。

药品名称三

成 份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浸膏。辅料为淀粉、滑石粉、蔗糖、阿拉伯胶、食用柠檬黄。

性 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味苦,微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停药后消失。

禁 忌

1、孕妇忌用。

2、溶血性贫血患者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本品含盐酸小檗碱。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封。

包 装铝塑包装,20片×5板

有效期36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13021329  独家产品小儿风热清口服液 是国家级新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是治疗小儿病毒性感冒、风寒化热型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的纯天然植物药,集消炎、退热、镇痛、止咳四效于一身,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双重作用,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利咽,退热快不反弹的独特功效。该产品不苦寒、不伤胃、无任何毒副作用,消除了发生后遗症的风险,并能增强儿童机体免疫力,未满一岁婴儿也可服用。临床研究数据证明,小儿风热清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安全 。

药品名称小儿风热清合剂

成份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柴胡、牛蒡子、荆芥穗、黄芩、桔梗等。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至棕褐色液体;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利咽。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

规格每瓶120ml

用法用量口服。0-3岁,一次10-20ml;3-6岁,一次20-40ml;6-14岁,一次30-60ml;一日4次。用时摇匀,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开封后请及时服用,冰箱冷藏。

包装玻璃瓶,1瓶/盒

贮藏密闭,置阴凉处。

有效期24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9990012 独家产品丹杞颗粒 是国家级新药、高新技术产品、纯天然中药,无糖颗粒,以补肾、填精、壮骨为组方机理,形成创新补肾壮骨方药,具有预防和治疗原发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双重疗效。对提高骨密度、增强骨韧性、增加钙吸收、消除骨疼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缓解更年期综合症具有明显的效果。该产品获得国家级优秀新产品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且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药品名称丹杞颗粒

成分熟地黄、山药、*羊藿、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牡蛎等。

性状本品为棕棕色至棕色颗粒;味酸,甜,微苦。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用于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证,症见:腰脊疼痛或全身骨痛,腰膝酸软,或下肢痿软,眩晕耳鸣,舌质偏红或淡。

规格每袋装12g(无糖颗粒)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次12g,一日2次;3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不良反应个别发生胃脘不适。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包装复合膜,12g*6袋

贮藏密闭,防潮。

有效期36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537 舒肝健胃丸 的中医理论是疏肝开郁,理气消胀,健胃消食,调理脾胃,导滞和中。常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胸胁满闷,呕吐吞酸,腹胀便秘。舒肝健胃丸采用传统工艺技术,治疗疗效有保证,易吸收。纯天然植物中药制剂,安全、无毒副作用。

药品名称舒肝健胃丸

成分厚朴、香附、白芍、柴胡、青皮、香橼、陈皮、檀香、豆蔻、枳壳、鸡内金、槟榔、延胡索、五灵脂、牵牛子。

性状本品为白色的水丸;气清香,味微苦、辛。

功能主治疏肝开郁,导滞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胸胁满闷,呕吐吞酸,腹胀便秘。

规格每袋装3克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孕妇禁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一日3次。

注意事项详见产品展示说明书

包装复合模,3克/袋

贮藏密闭,防潮。

有效期36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1333

腋下异味什么可以去除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药注射剂的优点 4 中药注射剂研制简况 5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与贮藏 6 中药注射液的装量 7 中药注射剂的澄明度 8 中药的无菌要求 附: 1 古籍中的中药注射剂 1 拼音

zhōng yào zhù shè jì

2 英文参考

Injection

中药注射剂是指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经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液体的无菌粉末等注入人体的制剂。

3 中药注射剂的优点

中药注射剂的优点有:

(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3)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如不能吞咽或昏迷的患者。

(4)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如复方茵陈注射液、复方大青叶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4 中药注射剂研制简况

在中药传统剂型中没有注射剂这种剂型,由于注射剂具备很多独特的优点,故在几十年以前便有人开始研制中药注射剂。早在30年代已研制成功“柴胡注射剂”,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疾病收到了较好效果。建国后从50年代中期又进行中药注射剂研制,到家60年代初期研制出“抗议601注射剂”、“茵栀黄注射液”、“2012(板蓝根)注射液等二十几个品种”,大多数应用于临床,有的已正式投产,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由于质量不断提高,疗效稳定,为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中药注射剂在70年代是一个大发展时期,不仅科研、教学、生产单位进行研制,而且很多城乡医疗单位亦开展了试制工作。据统计,中药注射剂在此期间经过临床试用。有资料报道的就有700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收载23种。其中质量较好疗效亦可靠的有几十种,如单方注射液有丁公藤、七叶莲、人参、大黄、山豆根总堿、天花粉结晶、丹参、毛冬青、汉防己总堿、地锦草、当归、陆英、鱼腥草素、穿心莲、夏天无、莪术油、鹿茸精等;复方注射液有生脉、当归红花、复方柴胡、复方板蓝根、消痔灵、清开灵等,在临床上均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有的疗效显著,已成批生产,质量稳定,满足中医临床尤其是对急症治疗的要求。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注射剂是采取注射给药的途径,不经消化管吸收而直接进入机体中,故质量控制必须严格。但是中药注射剂大多数是以药材或饮片为原料经提取精制后配制而成,客观上存在杂质,有效物质含量差异较大,容易带进热原等问题,在这些方面近几年来国内外做了不少深入研究工作,给合具体品种逐一攻关。如天花粉已提纯蛋白结晶,生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规定含量测定标准严格热原检查;大黄、白头翁、黄苓素等注射液进行稳定性实验等。另外,针对中药注射剂的特点,规定了一系列的常规质检项目与标准,使一些中药注射剂质量已经过关。说明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的一种剂型,已经基本定型,并显示出它独特的优点,是一种大有前途的中药剂型。尤其在发展中医、解决中医急症治疗等方面,将是必不可缺的一种主要剂型。不但“小针”品种要增加,而且输液剂亦将逐步过关,进而投产满足中医临床用药要求。

5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与贮藏

注射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一、注射剂所用的溶剂包括水性溶剂、植物油及其他非水性溶剂等。最常用的水性溶剂为注射用水,亦可用氯化钠注射液或其它适宜的水溶液。常用的油溶剂为麻油、茶油等,除应符合各该油项下的规定外,并应精制使符合下列规定。 (1)应无异臭、无酸败味;除另有规定外,色泽不得深于**6号标准比色液,在10℃时应保持澄明。 (2)碘值为79~128;皂化值为185~200;酸值不大于0.56。其他溶剂必须安全无害,用量应不影响疗效。二、配制注射剂时,可按药物的性质加入适宜的附加剂。附加剂如为抑菌剂时,用量应能抑制注射液内微生物的生长。常用的抑菌剂与用量(g/ml)为0.5%苯酚,0.3%甲酚,0.5%三氯叔丁醇等。加有抑菌剂的注射液,仍应用适宜的方法灭菌。注射量超过5ml的注射液,添加的抑菌剂必须特别审慎选择。供静脉(除另有规定外)或椎管注射用的注射液,均不得添加抑菌剂。三、除另有规定外,容器应符合国家标准中有关药用玻璃容器的规定。容器胶塞应符合有关规定。四、配制注射液时,灌注的药液必须澄明,容器应洁净干燥后使用。配制注射用油溶液时,应先将精制的油在150℃干热灭菌1~2小时,并放冷至适宜的温度。除另有规定外,注射用混悬液中药物的细度应控制在15μm以下,15~20μm(间有个别20~50μm)者不得超过10%。供直接分装成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原料药应无菌,凡用冷冻干燥法者,其药液应无菌,灌装时装量差异应控制在±4%以内。五、注射剂在配制过程中,应严密防止变质与污染微生物、热原等。已调配的药液应在当日内完成灌封、灭菌,如不能在当日内完成,必须将药液在不变质与不易繁殖微生物的条件下保存;供静脉及椎管注射用的注射剂,更应严格控制。六、接触空气易变质的药物,在灌装过程中,容器内应排除空气,填充二氧化碳或氮等气体后熔封。七、熔封或严封后,可根据药物的性质选用适宜的方法灭菌,必须保证成品无菌。八、熔封的注射剂在灭菌时或灭菌后,应采用减压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进行容器检漏。九、注射剂应按规定的条件遮光贮藏。

6 中药注射液的装量

灌装注射液时,应按下表适当增加装量,以保证注射用量不少于标示量。除另有规定外,供多次用量的注射液,每一容器的装量不得超过10次注射量,增加的装量应能保证每次注射用量。

?标示装量 ?增  加  量 ?易流动液 粘稠液 ?0.5ml ?0.10ml ?0.12ml ?1.0ml ?0.10ml ?0.15ml ?2.0ml ?0.15ml ?0.25ml ?5.0ml ?0.30ml ?0.50ml ?10.0ml ?0.50ml ?0.70ml ?20.0ml ?0.60ml ?0.90ml ?50.0ml ?1.0ml ?1.5ml 检查法注射液的标示装量为2ml或2ml以下者取供试品5支,2ml以上至10ml者取供试品3支,10ml以上者取供试品2支;开启时注意避免损失,将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预经标化)抽尽,在室温下检视;测定油溶液或混悬液的装量时,应先加温摇匀,再用干燥注射器抽尽,放冷至室温检视。每支注射液的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量。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装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平均装量 ?装量差异限度 ?0.05g以下或0.0g ?±15% ?0.05g以上至0.15g ?±10% ?0.15g以上至0.5g ?±7% 检查法取供试品5 瓶(支),除去标签、铝盖,容器外壁用乙醇洗净,干燥,开启时注意避免玻璃屑等异物落入容器中,分别迅速精密称定,倾出内容物,容器可用水、乙醇洗净,在适宜的条件下干燥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一容器的重量,求出每瓶(支)的装量与平均装量。将每瓶(支)的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应符合上表的规定。如有1瓶(支)不符合,应另取10瓶(支)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7 中药注射剂的澄明度

照卫生部关于注射剂澄明度检查的规定检查,应符合规定。

8 中药的无菌要求

照无菌检查法项下的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古籍中的中药注射剂 《本草征要》:[第四卷附录](二)谈中药的变通使用

中药的资源,相当丰富,中药的品种,相当繁多。我国疆域广大,过去由于交通的不便,尽管是甲地易得之品,往...

《普济方》:[卷二百五十一诸毒门]中毒门评

蛊毒。用小蒜五月五日采者。生食之。不可常食。解诸药毒、虫蛇及诸蛊毒。上以大粉草寸段锉。以芝麻油浸透...

《医学衷中参西录》:[四、医话]32.答周××为母问疼风证治法

善尽美,似无庸再为拟议。然愚从前治此等证,亦纯用中药,后阅东人医报见治急性偻麻质斯(即热性历节风),...

《本草新编》:[卷之三(角集)]莪术

,味苦、辛,气温,无毒。入肝、脾二经,血分中药也。专破气中之血,癖可去,止心疼,通月经,消瘀血,治霍...

《养生类要》:[前集养生叙略滋补方论]食物所忌所宜

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腋下异味去除可以保持干燥,避免汗液过多、抑菌杀菌,减少微生物作用或者可以用气味遮掩。

勤洗澡,勤换衣服,睡觉时盖的被子也要经常拿出来换洗一下。只有这样子我们才可以避免身上有一些细菌的残留,洗澡的时候,腋下的部位重点清洗。

在饮食上面就要选择吃那一些比较清淡的食物,对于洋葱、大蒜、辣椒这一些带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少吃或不吃。

扩展资料:

烧烤、油炸、过咸甜过辣过多鱼腥、肉类的食物。经常的吃一些蔬菜,这个对于我们的人体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因为蔬菜中的纤维素虽然是不能被人体的肠胃所吸收,但是本身还是会吸收大量的水分,那么就会增加粪便的软度,从而有利于排便,也是可以更好地排出了体内的细菌和毒素。

有效的减少经汗腺从皮肤排出体外的,减轻狐臭。还要经常的吃水果,这个对预防狐臭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百度百科-腋臭症

疳积的治疗药方有哪些?

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相信大家都对这种药材的功效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这种药材比较有用的,服用的量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点,这种药材对身体的作用是很大的,清楚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才能更好地生活。

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

醋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黄芩的'茯苓功效:苦平、归经、入肝、肝胆经。作用:发布、降烧、舒肝理气、开郁、生阳。主冶:发烧感冒、寒热往来、登革热病、胁涨痛、月经不调。

当代药理学科学研究证实:黄芩具备下列功效。

1、退热、降烧功效稳定靠谱;

2、镇定、止痛,有消除胸闷气短涨痛,开郁调理月经功效;

3、抑菌,对结核菌有抑制效果;

4、抗肝损伤功效;

5、抗病毒治疗,对感冒病毒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对第1型脊神经灰白质炎病毒感染造成的体细胞变病具备抑制效果。

主冶消防疏散降烧,生阳舒肝。用以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登革热病,肝气郁结,胸肋涨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禁忌

大伙儿早已了解了醋柴的作用与功效,下边讨论一下醋柴胡的应用忌讳: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轮上逆者不宜或谨慎使用。

2、尖叶黄芩的干躁地下茎,表层密生阶段,有害,不能当醋柴胡用。

醋柴胡性生寒、味道微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能透表泄热,疏肝理气,举升气血。可用以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登革热病,肝气郁结,胸肋涨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但醋柴胡与皂荚、藜芦相冲。

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2

主要的功效

1、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本品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善治气虚下陷神倦发热,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症,常配人参、黄芪、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此外,本品还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之品,常与黄芩、常山、草果等同用。

2、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本品味辛苦,气微寒,芳香疏泄,尤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而为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少阳证之要药,多配黄芩等同用,如小柴胡汤。用治感冒发热,本品也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常与甘草同用,若热邪较甚,可配葛根、黄芩、石膏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现有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3、用于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本品能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对于胸胁疼痛,不论内伤肝郁,外伤跌扑,均可应用,常与香附、川芎、芍药等同用,加柴胡疏肝散。

禁忌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柴胡。

2、柴胡与皂荚、女莞、藜芦相克

3、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急性乳腺炎怎样治疗?

疳积为儿科常见病,多发于断乳之后至6岁的小儿。临床表现各异,常以泄泻、浮肿、赢弱为主。本证主要证候,均具有长期形体消瘦,肌肉松驰,面色、皮肤色泽不华,毛发稀疏;有明显的脾胃症状,如大便不正常,厌食和异嗜症史,以及肚腹膨胀等现象;其它如精神异常,萎靡不振,烦躁不宁,脾气急躁,揉眉捋眼、咬牙嚼指等动作亦颇常见;严重患儿呈老人貌,骨瘦如柴。

方一疳积散

出处《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组成生栀子18克,朴硝18克,文术6克,三棱6克,桃仁6克,红花6克,芫花6克,醋军6克,青皮6克,白术6克,山药6克。

功用行气活血,清热散结。

主治小儿疳积。

方解青皮、文术、三棱行气散结;桃仁、红花、醋军活血化瘀;栀子、朴硝清除积热;芫花清热散结;白术、山药健脾益胃。

药理栀子有降压、利胆、解热、镇静、抑菌作用;芒硝所含主要成分为硫酸钠,能使肠道引起机械性的刺激,促进肠蠕动而致泄;三棱、文术能显著延长凝血酶对人纤维蛋白的凝聚时间;桃仁能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状况;红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度;大黄有促进排便、抗感染、健胃、止血、降压的作用;芫花水浸液对黄癣菌、大芽孢菌、铁锈色小芽孢菌、星状皮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胃肠道平滑肌有促动力作用,可兴奋胃肠平滑肌,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强而有力,增强胃排空;白术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山药对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并有降血糖、抗氧化作用。

用法上药为末,共90克。取本药加阿魏13克与黍米粥共捣为泥,敷小儿胃脘部,上至剑突,下至脐上两指,24小时取下加黍米粥再捣如泥重敷,每剂连用3~4次,15天为1疗程。

方二二陈汤加味

出处《实用中医药杂志》

组成制半夏、橘红各9克,白茯苓、苍术各6克,炙甘草、制猪牙皂各3克,焦神曲10克,生山楂10克。

功用运化脾湿,降逆和胃。

主治小儿疳积。

方解制半夏、苍术、制猪牙皂燥湿运脾,降气和中,宣肺通利大肠,善消乳积,谷食所致之疳积,共为君药;橘红行气和中,焦神曲健胃消食导滞,辅助君药以达醒脾助运,和胃增纳之效;白茯苓健脾利湿为佐药;为防燥药之过燥劫阴之弊,故以食糖,炙甘草,生山楂为使,酸甘合化生阴,甘以补中,健脾益气,运化药力以消积。诸药合用,运脾和胃,升清降浊,缓中健运,消乳食积滞。

药理半夏含挥发油、氨基酸、β-谷淄醇、胆碱、生物碱、葡萄糖苷和醛类等,具有镇咳,祛痰及止吐等作用;所含的葡萄糖醛酸的衍生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苍术醇有促进胃肠道运动作用,对胃平滑肌也有微弱收缩作用;陈皮含挥发油、橙皮苷、维生素B?1、维生素C等,挥发油对消化道有缓和作用,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并且陈皮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还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增多,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茯苓有利尿的功能,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心肌缺血,降血糖;山楂消肉食,刺激胃液分泌,使胃内游离盐酸增加,能消化蛋白质;神曲含有乳酸杆菌及淀粉酶,助消化,抑制肠管发酵,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甘草其所含甘草次酸,甘草锌能治疗急慢性炎症。

用法加适量水浸泡30分钟,煮沸后文火慢煎30分钟,趁热过滤药液,自然滴尽。二煎法同上。合并滤液浓缩至180毫升,加入15%白砂糖,1日分3次服。

方三保和汤

出处《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组成焦山楂6克,焦麦芽6克,焦神曲6克,制半夏3克,陈皮3克,莱菔子6克,连翘3克。

功用消食和胃,化湿散结。

主治小儿疳积。

方解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和胃;半夏,陈皮化湿和胃;莱菔子行气和胃,消积散结;连翘清热散结。

药理神曲含有乳酸杆菌及淀粉酶,助消化,抑制肠管发酵,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麦芽含有淀粉酶,能消化糖类;山楂消肉食,刺激胃液分泌,使胃内游离盐酸增加,能消化蛋白质;半夏含挥发油,氨基酸,β-谷淄醇,胆碱,生物碱,葡萄糖苷和醛类等,具有镇咳,祛痰及止吐等作用,所含的葡萄糖醛酸的衍生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陈皮含挥发油、橙皮苷、维生素B?1、维生素C等,挥发油对消化道有缓和作用,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并且陈皮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还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增多,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莱菔子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降压,增加离体兔回肠节律性收缩,抑制小鼠胃排空的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剂煎取药液至80~120毫升,每日口服5~6次,每次10~30毫升,3天为一疗程。

方四疳积膏

出处《社区中医药》

组成净桃仁11粒,光杏仁9枚,生山栀11枚,红枣7个,皮硝10克,葱白头7根。

功用健脾和胃,散结导滞。

主治小儿疳积。

方解方中桃仁、杏仁、栀子、红枣、皮硝具有温脾助运、和胃调肠、散结导滞之功,上述药物通过神阙穴渗透和经络传导,发挥药效,从而改善脏腑功能。

药理桃仁能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状况;苦杏仁可作用于呼吸中枢而镇咳平喘;栀子有降压,利胆,解热,镇静,抑菌作用;大枣能增加胃肠黏液,纠正胃肠病损,抗变态反应作用;葱白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用法上药共捣碎,加适量面粉,1枚鸡蛋清及白酒若干将其调成糊状成面团,敷于脐中,外用纱布覆盖后以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即可。

方五加味生铁落饮

出处《国医论坛》

组成生铁落(先煎)10~30克,苍术、白术、党参、鸡内金、陈皮、黑芝麻(炒)各4~10克,焦山楂、炒麦芽、炒神曲各5~10克,槟榔3~8克,炙甘草3克。

功用健脾助运,消积导滞,攻补兼施。

主治小儿疳积。

方解生铁落《本经》列为中品,味辛甘,性平散,“能除胸膈中热气,食不下,止烦”;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以厚中州;苍术运脾;焦三仙、槟榔、陈皮健胃消积,行气导滞;红糖苷缓补中调和;全方药味平和,口感宜人。功能健脾助运,消积导滞,攻补兼施。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黑芝麻含丰富的钙,锌等。疳积患儿每多烦躁哭闹,爱发脾气,易激惹,现代研究表明,铁缺乏可影响人的性格,不苟言笑。美国哈佛医学院达基姆教授研究发现:当铁缺乏时,大脑氧化功能明显降低,从而引起大脑血清代谢障碍,出现思维和情绪异常,表现为脾气变大,孤僻,爱哭。神曲含有乳酸杆菌及淀粉酶,助消化,抑制肠管发酵,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麦芽含有淀粉酶,能消化糖类;山楂消肉食,刺激胃液分泌,使胃内游离盐酸增加,能消化蛋白质;四君子汤增加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血液循环,利于炎症的吸收;槟榔含槟榔次碱等,可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等;铁落能镇静。

用法每日1剂,水煎后加红糖适量分2次温服。症状改善后,按比例改汤剂为丸剂,每次服3克,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方六健脾化食散

出处《湖南中医杂志》

组成白术6克,苍术3克,云苓4克,焦楂8克,神曲6克,法夏9克,陈皮3克,砂仁6克,木香2克,黄连2克,枳实2克,使君子、槟榔两药则按年龄及体重可用0.1~1克左右。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主治小儿疳积。

方解白术补脾益气,燥湿,与苍术皆可升可降,一为阴中之阳,一为阳,一为益气和中,强脾土,一为补中除湿;配云苓共奏燥湿健脾之功而温运脾胃;枳实能消胃中之虚痞,逐心下之停水;半夏,陈皮破滞气,削坚积,且止呕,消食宽胃;黄连清热燥湿;木香,砂仁理气和胃;焦山楂,神曲皆为消食开胃之品;使君子,槟榔健脾消疳除积杀虫。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之功。对病程长,体质差且食积轻者,手法宜缓和有节;对病程短,体质壮者,宜用较重快节律手法。

药理白术,茯苓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收敛止泻;苍术醇有促进胃肠道运动作用,对胃平滑肌也有微弱收缩作用;槟榔含槟榔次碱等,可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等;木香含挥发油,生物碱,菊糖等,云木香对支气管平滑肌及小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有降压作用,并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多种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焦楂、神曲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可助消化;枳实对胃肠道平滑肌有促动力作用,可兴奋胃肠平滑肌,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强而有力,增强胃排空;陈皮的挥发油对消化道有缓和作用,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并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法夏具有镇咳、祛痰及止吐等作用;使君子有麻痹蛔虫头,有明显驱蛔虫、驱蛲虫作用。

用法配合推脾土,大肠,七节,按脐摩腹,揉龟尾。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汤药每日3次口服,每次1剂(随年龄,身高决定剂量)。

方七戊己丸加味

出处《和剂局方》

组成黄连,吴茱萸,白芍各等份组成。

功用清热健脾。

主治小儿疳积下痢。

方解方中用少量黄连既能“厚肠胃”(《本草经疏》),又能“平肝胃之呕吐”(《本草正义》)以清热燥湿,清胃泻火;吴茱萸配生姜燥湿止呕,温中散寒作用弥强;“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本草纲目》)。

药理黄连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吴茱萸有健胃,镇痛,止干呕和止嗳酸等功效,还有利尿作用,对大肠杆菌有强力的抑制作用,对猪蛔虫有显著杀虫作用;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提高免疫力、镇痛、解痉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八验方

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

组成胡黄连,玄明粉,白胡椒,大黄,生栀子等共研细末。另将桃仁,杏仁,使君子仁,置乳钵中边研边加上述药粉,调成稠膏状,灭菌即可。

功用消疳健脾,泻热通便,安蛔驱虫。

主治小儿疳积。

方解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大黄、玄明粉清热消肿解毒,润燥软坚;白胡椒温中散寒,下气消痰;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杏仁润肠通便;使君子杀虫消积。

药理胡黄连有利胆,抑菌作用;桃仁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抗凝,抗炎,抗菌,抗过敏的作用;杏仁含苦杏仁苷等成分;苦杏仁苷经苦杏仁酶水解,产生氢青酸和苯甲酸,氢靑酸是剧毒物质,所以苦杏仁直接内服易中毒,煎熬后毒性大减,微量的氢青酸不致引起中毒,可作用于呼吸中枢而镇咳平喘,对细菌有抑制作用;栀子有降压,利胆,解热,镇静,抑菌作用;胡椒有抗炎作用,口服可以促进胆汁分泌;使君子可麻痹蛔虫头,有明显驱蛔虫、驱蛲虫作用;大黄有促进排便、抗感染、健胃、止血、降压的作用;芒硝所含主要成分为硫酸钠,能使肠道引起机械性的刺激,促进肠蠕动而致泄。

用法治疗时用消疳脐敷膏适量填满脐部,胶布固定,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治疗6次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2~4个疗程。

方九小儿化积散

出处《实用中医药杂志》

组成炒山楂、建曲、炒鸡内金、炒麦芽、黑白丑各15克,槟榔、制龟板、鳖甲、白蔻、白术、茯苓各10克,共制成粉。

功用消食导滞健脾。

主治小儿疳积。

方解建曲,鸡内金,麦芽健胃消食;槟榔,黑白丑化积泻火通便;龟板,鳖甲滋阴补肝肾,养血益心脾;白蔻、白术、茯苓健脾除湿。

药理白术能增加消化系统的分泌,刺激造血系统,提高红细胞血红蛋白;山楂含有山楂酸,枸木缘酸,维生素C等,能增加胃中的酶,而促进消化;鸡内金促进胃腺分泌,起到了消积化食的目的;鳖甲能提高淋巴母细胞转化率,延长抗体存在时间,增强免疫功能;小儿化积散含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有助补充营养,促进患儿消化吸收功能,从而起到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用法每次3克,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15天为一疗程,连用2个疗程。

方十资生丸加味

出处《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山药各30克,扁豆、苡仁、芡实、莲子、甘草各20克,砂仁、白蔻、陈皮各10克,神曲、山楂、麦芽各15克,桔梗、藿香各6克,黄连5克。

功用攻补兼施,健脾益气。

主治小儿疳积。

方解方中参、苓、术、草、炒扁豆、炒苡仁之甘温健脾阳益肺气;以芡实、莲子、山药之甘平滋脾阴;并以陈皮、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去积;砂仁、白蔻、桔梗、藿香开胃健脾;黄连小量清心热;加肉豆蔻温脾阳;苍术燥湿以止泻;黄芪益气固表补肺气。全方是重在补而辅以消,补消得当,阴阳兼顾,升降和运,运转乾坤。

药理补脾益肺药物有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消食类药物含脂肪酶,淀粉酶,及维生素B等能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强肠管蠕动,排出肠腔积气积物,具有促进消化,代谢,增强食欲的作用。

用法每天取药末12克,开水浸泡后取药汁20毫升,进食前0.5小时服用5毫升,30天为1疗程。

方十一验方

出处《中国民间疗法》

组成内服汤剂:鸡内金20克,炒麦芽10克,使君子10克,山药10克,胡黄连6克,银柴胡6克,五谷虫10克,白术10克,木香6克。同时用中药敷脐:白头翁10克,使君子10克,山栀子6克,香附6克,共研细末,加麻油适量调为糊,贴敷脐部。隔日换药1次。

功用扶脾健胃,清热消积。

主治小儿疳积。

方解鸡内金消食力强,且具运脾健胃之功,常与炒麦芽同用于食积不化及小儿疳积;使君子常用于小儿脾胃不健而引起的各种疾病,与五谷虫同用,消疳积之力更强;银柴胡味甘性微寒,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发热;山药补脾胃,白术健脾益气生血,胡黄连反佐山药,白术之甘温,同时有消积,清虚热之功;木香能行肠胃滞气,和胃健脾,且可减滋补药物呆滞之弊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外敷方中,香附长于消积聚;白头翁,山栀子善除肠胃热毒蕴结;使君子具消积杀虫之功。内服外敷结合应用,可在短时间内收到通导脏腑之气机之功,使升降得畅,积食得消。

药理栀子有降压,利胆,解热,镇静,抑菌作用;香附含挥发油、酚类物质、葡萄糖、果糖、淀粉等,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并能缓和其肌张度,水煎剂有降低肠管紧张性和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有镇痛作用;白头翁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杆菌以及一些皮肤真菌等,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有镇静,镇痛,抗惊厥,强心作用;鸡内金、炒麦芽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可助消化;使君子可麻痹蛔虫头,有明显驱蛔虫、驱蛲虫作用;木香能行肠胃滞气,和胃健脾,且可减滋补药物呆滞之弊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

用法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3~6克。红糖水送服。

方十二健脾消积汤

出处《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组成生晒参6克,白术6克,茯苓10克,鸡内金10克,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

木香5克,佛手5克,玳玳花5克,刘寄奴6克,蜈蚣1条。

功用益气健脾,理气消积。

主治小儿疳积。

方解生晒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鸡内金,山楂,曲消食开胃;木香,佛手,玳玳花行气导滞;方用刘寄奴(又称化食丹)性温,味苦,入心脾二经,苦能降下,辛温通行,故既能破血下胀,又能消食化积,使滞者破而即通;用蜈蚣,源于绍兴民间单方,考药典,蜈蚣辛温,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衄凝聚之处皆能开之,验临床,确为消疳积之良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理气消积之功。

药理人参大补元气,增加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血液循环,利于炎症的吸收;白术,茯苓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收敛止泻;木香能行肠胃滞气,和胃健脾,且可减滋补药物呆滞之弊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消食类药物含脂肪酶,淀粉酶及维生素B等,能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强肠管蠕动,排出肠腔积气积物,具有促进消化,代谢,增强食欲的作用。刘寄奴有加速血液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促进血凝,抗缺氧,抗菌作用;蜈蚣有抗惊厥,抗菌,改善微循环,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黏度,镇痛,抗炎的作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对于服药困难的患儿,可采用多次少饮法服药,不必强调每日2次尽剂。

概述乳腺炎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又称为乳痈。好发于产后1个半月以内的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为多见。本病的特征是乳房肿块,红肿热痛,溃后脓出稠厚,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生于哺乳期的称“外吹乳痈”;发生于怀孕期的称“内吹乳痈”,临床上较为少见;不论男女老少,在非哺乳期和非怀孕期的称为“不乳儿乳痈”。

本病的发生除产后抵抗力下降外,主要与细菌入侵和乳汁郁积有关。细菌多通过破损的乳头经淋巴道侵入乳腺组织;或通过输乳孔潜伏于乳腺导管内,一旦有各种原因导致乳汁郁积就易发生感染,也有通过血循环传播细菌到乳腺组织内而发病的。致病菌以金**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常见。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内有肝胃郁热,或夹风热毒邪侵袭,引起乳汁郁积,乳汁闭阻,气血瘀滞,从而腐肉酿脓而成乳痈。

治疗1.气滞热壅证症状乳房结块,排乳不畅,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恶寒发热,头痛不适,胸闷呕吐,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等。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数。方一瓜蒌牛蒡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瓜蒌3克,牛蒡子3克,花粉3克,黄芩3克,生山栀子3克,连翘3克,皂角刺3克,金银花3克,甘草3克,陈皮3克,青皮1.5克,柴胡1.5克。

功效疏肝清胃,通乳散结,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柴胡、青皮疏肝理气;山栀、黄芩、连翘、银花清热解毒;牛蒡子疏散风热;瓜蒌开郁化痰,消肿散结;花粉清热生津;皂角刺活血消肿散结,溃疮排脓;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治疗肝郁热壅所致的乳痈初起。乳汁不畅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川木通;肿块明显者,加当归、赤芍、桃仁;热重者,加石膏、知母。

2.热毒炽盛证症状乳房结块增大,肿痛加重,焮红灼热,继之结块中软应指。伴壮热不退,口渴喜饮。或切开排脓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减,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方一①五味消毒饮合②透脓散来源①《医宗金鉴》②《外科正宗》组成①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②生黄芪12克,当归6克,川芎9克,穿山甲3克,皂角刺5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托毒溃脓。

用法水煎服后加酒一、二勺和服,每日一剂,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方解方中用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野菊花、蒲公英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诸药合用,清热解毒之力尤强。加酒少量通利血脉以助药效。生黄芪大补元气,托毒排脓;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穿山甲、皂角刺善穿透消散,软坚溃脓,直达病所。

按语本方以局部红肿热痛,或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舌红脉数等一派阳证、实证。

3.正虚毒恋证症状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清稀不尽,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伴面色少华,神疲乏力,或低热不退,饮食量少。舌质淡,苔薄,脉弱无力。方一八珍汤来源《正体类药》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白茯苓9克,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药9克,熟地9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效益气补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不拘时温服。

方解方中人参、熟地益气养血,为君药。白术、茯苓助人参益气;当归、白芍助熟地养血,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为佐药。炙甘草益中并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之功。

按语失眠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食少者,加陈皮、砂仁醒脾和胃;气虚甚者,加黄芪以增补脾益气之力。肝阳上亢所致头面眩晕禁用本方。

4.肝旺郁热证症状发生于怀孕期,乳房肿痛结块,皮色不红或微红,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数。方一逍遥散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炙甘草15克,当归30克,茯苓30克,芍药30克,白术30克,柴胡30克。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用法为末,每次6克,加烧生姜1块、薄荷少许,水煎去渣热服,不拘时。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且可以作为肝经引经药;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薄荷、生姜辛散达郁。

按语肝郁气滞甚者,加香附、陈皮;血虚甚者,加熟地。

5.气血凝滞证症状初期应用大量抗生素或寒凉中药后,乳房结块,质硬不清,微痛不热,皮色不变或暗红。舌质正常或边有瘀点。苔薄白或黄,脉弦涩。方一四逆散来源《伤寒论》组成炙甘草6克,枳实6克,柴胡6克,芍药6克。

功效疏肝理气,祛瘀散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白芍敛阴养血,柔肝缓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炙甘草益脾和中并调和诸药。

按语惊悸者,加桂枝;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泻利下重者,加薤白;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