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产品展示

筋骨疼冷敷还是热敷-筋骨痛冷敷敷料作用大吗为什么

筋骨疼冷敷还是热敷-筋骨痛冷敷敷料作用大吗为什么

好处:防止便秘,滋养皮肤,健康长寿

缺点:空腹喝蜂蜜水容易使体内酸性增加,时间长了就会胃酸过多而得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建议在饭后1.5-2小时后喝蜂蜜水.

注意:如果本身肠胃不好的人最好是用30度的水泡着喝,否则容易引起腹泻、肠胃炎等

中医有句话:“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说的意思是:每天早起空腹喝淡盐水,每天晚上睡前喝蜂蜜水。

这样的理由是:早上喝淡盐水可以稀释一觉起来很粘稠的血液,而且有少许消炎作用,润肠胃通大便;晚上喝蜂蜜水有助于美容养颜,并补充各种微量元素。所以,更科学的办法是把蜂蜜水留在晚上喝,而早上起来喝淡盐水。

当然,也有的人大便艰难,那么早起喝蜂蜜水就有助于排便了,还是要分个人身体情况而定的。

我个人推荐的饮用方法是: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

由于牛奶含钾多,而蜂蜜含有丰富的镁。而研究表明,钾对神经冲动的传导、血液的凝固过程都起重要的作用,它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及减少经期失血量;镁对大脑中枢神经具有镇静作用,能调节心理,消除紧张心理,减轻压力。因此对女性是很有帮助的,此外,牛奶蜂蜜富含的B族维生素,有舒缓安眠的作用。

营养分析表明,蜂蜜中含有大约35%葡萄糖,40%果糖,这两种糖都可以不经过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蜂蜜还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B1、B2、B6及铁、钙、铜、锰、磷、钾等。蜂蜜中含有淀粉酶、脂肪酶、转化酶等,是食物中含酶最多的一种。酶是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和一系列物质代谢及化学变化的促进物。蜂蜜的气味芳香可口,从营养和保健价值来看,不仅是滋补、益寿延年之品,又是治病之良药。

蜂蜜作为药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功效良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润燥也;解毒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创伤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在临床上,蜂蜜不仅可以治疗胃炎,还可以在蜂蜜中加上某些药物治疗溃疡病。如每晨用温开水冲蜂蜜6克,空腹服或用丹参15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煎汁冲蜂蜜服,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各种胃痛症。为什么蜂蜜有此疗效呢?原来蜂蜜是一种潜在的碱性食物,它所含的锰等无机盐,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同化作用,从而减轻胃肠负担而缓解症状。

若用蜂蜜30克,炒枣仁末15克,分2次冲服,有很好的宁心安神作用,可治心慌、失眠、健忘、多梦。如加入五味子9克,柏子仁9克,还可以增强记忆力,改善智能。

如果高血压、肝脏病、心脏病患者,早晚空腹饮1杯蜂蜜水,对上述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若用丹参、首乌各15克,水煎取汁,冲蜂蜜1汤匙内服,功效更佳。用蜂蜜30克,精盐3克,加凉开水调匀,每天早晚各服1次,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尤其适宜于老年人、体弱者、病后有便秘的患者。

当有呼吸道病变,出现阴虚肺燥,久咳无痰时,可用款冬花10克,百合15克,玉竹15克,煎水取汁,调入蜂蜜2汤匙饮用。也可在空心雪梨中放进蜂蜜适量,隔水炖服,可消除因气候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燥、发痒的感觉,并有利于气管中的积痰顺利咳出。因此,呼吸系统疾病治好之后,如能经常饮服蜂蜜,不但可防止旧病复发,还有强壮之功。

对于生长期的儿童,蜂蜜常是他们紧喜爱的食物,蜂蜜中含有铁和叶酸,常吃可以预防和纠正儿童的贫血。

此外,蜂蜜还有润肌白肤的作用,由于蜂蜜营养丰富而多样化,又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皮肤有滋润作用,尤其是冬季气候干燥时,多吃蜂蜜能防止皮肤皲裂。很多高级的化妆品,是由蜂蜜提炼而成的,可见它对皮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如能长期内服及外敷外涂,有助美容,还能益寿延年。

刮痧拔罐的功效以及禁忌.详细点,怎么办

黑豆可直接煮粥或煮熟直接食用,也可以制成豆浆、豆腐等豆制品,还可以与乌鸡一起炖汤喝。

1、煮粥,黑豆熬成粥,尤其是黑米黑豆粥是日常人们最爱的一道十分有营养的粥类食品。黑米黑豆粥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口味鲜美。再加入粳米、苏木、鸡血,加红糖搅拌均匀,有补肾活血、通络止痛之功,适用于气滞血淤型血管性头痛者食用。

2、煮着吃,黑豆洗净后,放进锅里煮,撒一些盐。煮熟后,等黑豆冷却后就可以吃了。通常用塑料袋装在包里或在口袋里可以,你想吃的时候,你抓一把慢慢吃,坚持一个月左右,补肾效果是非常好的。

3、黑豆打出来的豆浆富含蛋白质、铁质、胡萝卜素和维生素,是养生的好食物,也可以补肾。先把黑豆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倒入温水泡7-8个小时,等黑豆泡软后,把水倒掉,然后就可以把黑豆倒入豆浆机中打成鲜豆浆。是须发早白、脱发患者的食疗佳品。

4、黑豆乌鸡汤,补血养颜,乌发,养心安神。黑豆有滋补肝肾、活血补血、丰肌泽肤等功效,久服可使皮肤变得细白光洁。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鸡健脾补中、养阴退热。红枣健脾和胃、益气生津,多食可使人脸色红润。另外,黑豆与羊肉、狗肉一起炖,能够补肾阳,尤其适合肾虚的人食用。

扩展资料:

黑大豆别名乌豆、冬豆子、大菽等。我们经常食用的豆豉,就是用黑豆发酵制成的,可以作为调味使用。黑豆很多不为人们熟知的好处:

1、美化肌肤。黑豆含有丰富的低聚糖、粗纤维和果胶,这些成分对美化肌肤、保持肌肤的年轻很有帮助。同时,又能增强肾脏的功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以及老旧废物的排泄。

2、降低胆固醇。黑豆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卵磷脂、食物纤维等,能有效地抑制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预防肥胖与一些慢。

3、维持血压平稳。黑豆所含有的皂甬玳,黑豆皮为黑色,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来源,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尤其是在胃的酸性环境下,抗氧化效果好,养颜美容,增加肠胃蠕动。

4、缓解膝盖疼痛。黑豆中含丰富的钙、镁、磷等矿物质,有强化骨骼的功效;而黑豆中的亚油酸具备消炎作用,能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此外,中医学认为,老人膝盖疼痛与肾、肝、脾功能的衰弱有密切关联,而黑豆能强化肝、肾、脾等脏器的作用,从而缓解膝盖疼痛。

5、黑豆中微量元素如锌、铜、镁、钼、硒、氟等的含量都很高,而这些微量元素对延缓人体衰老、降低血液粘稠度等非常重要。

6、预防便秘,黑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良好的通便作用,能促进排毒,预防便秘。

7、提高机体免疫力,黑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黑豆能补充蛋白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参考资料:

人民网-黑豆能强肾补脾胃 但如何吃黑豆效果最好

人民网-为你解读“豆中之王”——黑豆的那些事儿

人民网-黑豆也能当药用 如何用黑豆治病

刮痧拔罐的功效

(一)调节阴阳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核心。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以及跌仆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理变化,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证候。刮痧保健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刮痧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腧穴配伍和刮痧手法来实现的。例如:病在经络、在皮肉者属表,刮痧宜轻刮;病在脏腑、在筋骨者属里,宜重刮。刮痧对阴阳平衡的调节是呈双向性的,如血压不稳者,经刮拭躯干、四肢腧穴后,偏低的血压可升高;偏高的血压亦可降低。

(二)活血化瘀

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在局部产生淤血,使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若瘀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时在局部或相应腧穴刮拭,可使淤血消除,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这就是刮痧活血化瘀的作用。

(三)清热消肿

根据中医治法中“热则疾之”的原理,通过放痧手法的刺激,使热邪疾出,以达清热之目的,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以清体内之瘀热、肿毒。

(四)祛痰解痉,软坚散结

由痰湿所致的体表包块及风证,通过刮痧、放痧治疗,使腠理宣畅,痰热脓毒外泄,有明显的止痉散结效果。

(五)扶正祛邪

刮治病变相应腧穴的皮肤,使之出现青、紫充血的痧痕,使腠理得以开启疏通,将滞于经络腧穴及相应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瘀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透达于外,使经络得以疏通。

刮痧的禁忌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风。 

2.刮痧后最好饮用一杯温开水(淡盐水为佳),30分钟内忌洗澡,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夏季刮痧不要对着风扇,冬季刮痧治疗后应注意保暖。 

3.刮痧后1~2天内,如刮拭部位出现疼痛、痒、虫行感、冒冷/热气或皮肤表面出现风疹样变化等现象,均为正常。 

4.如用于美容时,可用具有润肤紧肤作用的刮痧油或膏,手法宜轻。 

5.刮拭第七颈椎(大椎穴)手法宜轻。

6.胸部乳头禁刮。 

7.孕妇腰腹部禁刮。 

8.年老体弱者应轻手法刮拭。 

9.皮肤病如溃疡、严重过敏、痣瘤、皮下有不明原因包块、新鲜的伤口禁刮。 

10.骨折病人骨折部位禁刮。 

11.凝血机制障碍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禁刮。 

12.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的患者,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拭,用轻手法。 

13.保健刮痧和头部刮痧可不用介质,可隔衣刮,手法宜轻。给小儿手法宜轻,隔衣刮。 14.空腹、过度疲劳、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患者忌刮;低血压、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15.再次刮痧时间需待上次痧疹消退(5~7天左右)后再进行。 

16.经过正确的刮痧治疗数次后,若病情没有减轻或反而加重,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并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17.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症状多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等。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首先要冷静,立即让患者平卧并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如无明显好转,要及时送往医院。

拔罐的禁忌

一、禁忌证

1.皮肤过敏,全身枯瘦或皮肤失去弹力者。

2.全身剧烈抽搐或烦躁不安者。

3.浮肿病,或水肿者。

4.重度失血、出血性疾患及出血倾向者。

5.妇女月经期。

6. 妊娠妇女的下腹及腰骶部。

二、注意事项

1.拔罐部位的皮肤要平坦,肌肉应比较丰满,最好先洗净擦干。

2.如用棉棒或棉球蘸酒精或用液酒精法,所用酒精不要过多,燃烧时注意不要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局部皮肤。

3.骨性突出部位、血管丰富部位,以及心尖搏动处、乳房等部位,一般不宜拔罐。

4.拔罐可机械地刺激皮肤,反射地影响大脑皮层,通经活络。拔罐的种类有充血性火罐(罐吸引后达到皮肤潮红)、瘀血性火罐(罐吸引后达到皮下出血,皮肤呈紫点或紫斑)、感冒、头痛宜在太阳穴拔充血性火罐;支气管炎、哮喘可在背部肺俞穴拔瘀血性火罐。

5.根据病情拔罐,一般为轮流取穴,一次不宜过多。局部瘀血尚未消退时,不应再于原部位重复拔罐。

6.拔罐过程中,体位切勿移动,以免火罐脱落。

7. 拔罐时注意保温,防止受风着凉。

8. 防止灼伤或烫伤。局部如有烫伤时,可涂龙胆紫等药物。局部起水泡时,小的不需处理,消毒包扎即可;大的则应在消毒后用无菌空针吸出积液,保留疱膜,然后涂用清凉油,也可覆盖凡士林纱布及敷料后包扎,或用大黄、地榆、寒水石各等份,共研细面,用麻油调膏外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